第1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高考地理重难点精讲(自然地理)
押大题11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解析版)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押大题11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有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
泰加林的分布南界一般在55°N,而在我国大兴安岭西坡南延到了48°N.当地树木形态特征显著,叶子为针状,树冠呈塔形,侧根发达。
调查发现,在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比南坡高。
泰加林中可见大量倒木,当地人把成片的倒木叫“倒木圈”。
在地势较平坦的区域,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会积水演变成小池塘。
下图为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示意图(左图)和泰加林根系发育示意图(右图)。
(1)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分析当地树木显著形态特征的成因。
(2)分析在大兴安岭西坡,泰加林分布的南界明显偏南的原因。
(3)分析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高于南坡的原因。
(4)被清理的倒木圈区域演变成小池塘并逐渐扩大加深,简述这种现象的形成过程。
【答案】(1)为了适应低温,保持体内水分,叶片缩小成针状;有利于积雪下滑,减少树冠积雪过多,压断树木,树冠呈塔状;当地气候寒冷,土(壤)层薄,有冻土,根系无法深扎,多横向生长,侧根发达。
(2)大兴安岭海拔较高,气温较(同纬度两侧)低﹔西坡是冬季风(西北风)的迎风坡,气温较低。
(3)大兴安岭西坡为夏季(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水分条件是影响当地泰加林分布的主要因素﹔向西延伸的山脊北侧是阴坡,光照较弱,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土壤水分条件比山脊南侧好。
(4)倒木清理后,地表裸露,夏季时阳光直接照射地面,地温比有树木覆盖时偏高,冻土层融化的宽度和深度加大,导致地面沉降(塌陷)形成洼地并积水成小池塘;雨季小池塘积水增多,把热量向更宽、更深处传递,导致更大范围冻土融化,小池塘逐渐扩大、加深。
【分析】树木形态显著的主要原因要从自然因素角度经进行分析。
地理高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整理

地理高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整理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能够粗略分为两个较小的领域:人文地理学及自然地理学。
小编预备了地理高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试说明要求:1、明白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明白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3、明白得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4、明白得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要紧知识点:1、自然地理环境由、、、、、等地理要素组成。
地理环境各要素形成一个相互、相互和相互的整体。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1)改变;(2)改变的化学成分,改善的水分状况;(3)加快了的分化,促成了的形成。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了新功能,如功能和功能。
4、生产功能是指的能力,要紧依靠于作用,是自然环境的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5、平稳功能是指,的能力。
6、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进展演化是的,一个要素的演化相伴着的演化。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是自然地理环境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7、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及的改变,即。
这也是自然地理环境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试说明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2、明白得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要紧知识点:1、地球表面相应的、和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呈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地域分异规律3、山地垂直带是在地带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山麓与带一致。
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紧密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海拔越,垂直带数目越,垂直带谱越。
4、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使得农业生产产生了地域差异,这是因为自然地理环境是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的一个全然缘故。
高中是人一辈子中的关键时期,大伙儿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伙儿整理的地理高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期望大伙儿喜爱。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思维导图+4大知识点+5个能力拓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茎
粗壮,储水量大;倾斜,说明当地风力大
分布特点
簇状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强风、保暖、耐土壤贫瘠
花色鲜艳
可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
生长速度
某一季节生长速度快可适应当地暖季短或雨季短的特点
5.天然植被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世界气候类型
冰原
气
候
苔
原
气
铰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极
叶面呈鳞片状、刺状或呈无叶类型
植物覆盖稀疏、 热带、亚热带荒
种类单一的地
漠;温带荒漠 面景观
肉质茎或叶 茎叶覆盖绒毛
根系发达
主要目的
减少植物水分蒸腾
贮存水分 抵抗灼热 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
2、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
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了以下功能,如表所示:
红色土壤是因为含有大量氧化铁,黑色土壤是腐殖质含量多;腐殖质含量 土壤颜色
越高,土壤肥力越高
①“收”:大气降水、地下水、灌溉用水。
土壤含水量 ②“支”:蒸发、植物吸收和蒸腾、水分渗漏和径流(壤中流)。
③“储”:最大储水量受土壤孔隙空间大小制约
受土壤孔隙空间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响。
①土质疏松、土壤含水量小,土壤透气性好(但水分不足时,植物会凋萎); 土壤透气性
矿物质
20?0% 10% 空气
有机质
组成
特征
作用
关系
矿物质
①土壤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风化壳或
①彼此间有
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 主要成分,土壤中矿物 密切联系,
高考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ppt

1、寒温带针叶林-漂灰土地带 2、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暗棕壤地带 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地带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 、热带雨林、季雨林-砖红壤地带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优秀课件

地域分 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
分异规律(纬度地带 性)
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影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响 重要因素
水分
热量
因 素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 影响,从赤道向两极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 方向变化
递减
地域分 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 分异规律(纬度地带 性)
第(2)题,纬度高、气温低,植物生产量少,相应地, 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都较少;山地多,地形复杂, 适宜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小;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 冬季寒冷漫长,也不利于野生动物越冬。
考法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误区防错
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 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 漠带。
2.陆地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
异规律 规律(纬度地带性)
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 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
定义
向做有规律地更替,或者说 方向做有规律地更替, 每个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 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
行地伸展,呈条带状 展,呈条带状
答案 (1)山脉大致呈南北 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 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的气候 垂直差异显著。
(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 ,食物供给量少;环境空间差异 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 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A、自然天文环境的全体性主要表如今以下方面:〔1〕组成天文环境的大气、水分、土壤和生物等天文要素间不时停止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流,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组成一个全体的天文环境;〔2〕天文要素间相互作用发生新功用,自然天文各要素经过物质和能量交流(即相互作用),使自然天文要素的性质坚持动摇的才干,这就是自然天文环境的平衡功用.;消费功用是自然环境的全体功用。
消费功用主要依赖于光协作用,分解无机物;〔3〕组成天文环境的每一个要素都作为天文环境的一局部而开展、演化,某一要素的变化,会招致整个天文环境的变化,即自然天文环境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4〕天文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不只会招致外地天文环境的变化,还会对其他地域的天文环境发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会形成严重影响。
B、自然天文环境的差异性一、天文环境差异性1、差异性表达在不同的空间尺度。
2、陆地环境的差异性表达——自然带〔1〕概念〔2〕构成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地带性分异规律〔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热量为主导要素〔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水分为主导要素〔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水热为主导要素2、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影响要素【附录】1、北半球理想大陆气候带和自然带对照散布图2、表1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自然带更替方向主要要素〔成因〕典型地域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东西方向〔纬线方向〕南南方向热量低纬和高纬地域3、表2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自然带更替方向主要要素〔成因〕典型地域从沿海到内陆分异规律南南方向〔经线方向〕东西方向水分中纬度地域4、表3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自然带更替方向主要要素〔成因〕典型地域垂直地带分异规律水平方向垂直方向〔随高度上升〕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赤道地域的平地5、表4分异规律表现方式主导要素由赤道到两极沿纬线变化方向更替热量由沿海到内陆大致沿经线变化方向更替水分垂直地带性由山麓到山顶,垂直更替水热非地带性无一定方式海陆散布、地形坎坷、洋流散布等更多高考天文专题温习资料,尽在查字典天文网!。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思维导图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及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从沿海向内陆,干湿度差异很大,即主要以水分为基础。
3.垂直地域分异。
水分条件,热量条件等组合的垂直变化。
度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点

度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开展,天文知识的积聚,逐渐构成一门研讨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迷信。
小编预备了高一天文自然天文环境的全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点,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全体性一、天文要素间停止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流二、天文要素间相互作用发生新功用1、消费功用:指自然天文环境具有分解无机物的才干消费功用主要依赖于光协作用。
2、平衡功用:各自然天文要素经过物质和能量交流,使自然天文要素的性质坚持动摇的才干。
(大气自身不具有减缓co2 添加的功用,但是在自然天文环境中经过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弭局部新增的co2)三、自然天文环境具有一致的演化进程1、自然天文环境各要素时辰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2、天文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开展的,而是作为全体的一局部开展变化着。
一个要素的演化随同着其他要素的演化。
四、天文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差异性一、自然带1.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域,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反,水热组合不同,构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一致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构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散布的陆地自然带。
2。
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应用气候图对照剖析自然带的散布。
二、天文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低纬地域:自然带由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过渡高纬地域:自然带由亚热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过渡 (2)由沿海向内陆的干湿度地带性在大陆中纬度表现清楚大陆西岸大陆外部大陆东部受西风控制深居内陆,离海较远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多水分趋于增加降水较多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3)垂直地带性(重点--了解背诵,学会运用)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山麓带基本上与外地自然带相分歧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天文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要素有关中低纬度高海拔山脉表现最清楚同一自然带向海拔高处倾斜的一坡为阳坡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高中,编辑教员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天文自然天文环境的全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 地理要素变化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 避免地影响其他地区
举例说明
意义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 产、生活实践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 的家园——地球
(2018·高考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 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 mm的地区,林草植 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 mm 的地区(地表1 m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 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 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分析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肥沃的自然原因
该地暖季草类茂盛,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多; 海拔高,食草动物较少,对草原破坏小; 冷季漫长,气温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质分解缓慢; 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与保存。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非地带性
1.影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
C.光照
D.土壤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9
下表中序号①至⑥为我国六座城市。据此回答 1~3 题。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
()
() ()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1
1.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高大山脉的水热状况随 热量:一般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原因 直气候带,自然景观相应 水分: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
分析东西岸河谷自然带主要为干旱小叶 灌丛的可能原因
山高谷深,水汽难以到达,东西坡 降水量差异小;但纬度低,气温高, 蒸发旺盛;微观区域白天和夜晚的 山谷风加剧了谷底的干燥程度;山 谷中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增温减湿 加剧了河谷中的干旱。
加里曼丹岛,地处亚欧板块南部,地质稳定,几乎无活火山。岛内森林密布,树 木高大稠密。该岛土壤贫瘠,树木不能每年结果。末次冰期,一些大型动物经大 陆桥(将岛屿与附近大陆连接起来的陆地)从别处迁徙至此。随后气候转暖,大陆 冰盖融化,入海径流增加,大陆桥逐渐消失。这些外来动物在连续进化中体型逐 渐缩小。
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降水量少(低于400 mm),地下水位低, 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生长不良) 地表1 m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 系发育和下扎。 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且树干易弯曲, 枝叶稀少。
加里曼丹岛,地处亚欧板块南部,地质稳定,几乎无活火山。岛内森林密布,树 木高大稠密。该岛土壤贫瘠,树木不能每年结果。末次冰期,一些大型动物经大 陆桥(将岛屿与附近大陆连接起来的陆地)从别处迁徙至此。随后气候转暖,大陆 冰盖融化,入海径流增加,大陆桥逐渐消失。这些外来动物在连续进化中体型逐 渐缩小。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017·高考全国卷Ⅰ)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 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 2017 年 3 月 25 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 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 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回答 1~2 题。
地呈现垂直变化
-少”变化
分异 ①山地垂直自然带基本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垂直方向更替。
规律 ②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自然景观相似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2
①基带(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②山体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
垂直 ③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类似。 自然 ④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同一山体阳坡比阴坡上限(山地自然带所达到 带谱 的高度)高;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如下图所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该山地呈 A.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2.与乙地比较,甲地 A.年日照时数较少 C.年降水量较小 3.农田里可能大面积种植 A.春小麦 C.青稞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4.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 2 000~3 000 m 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30
() ()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1
(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二诊)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地海拔 200~3 100 m 植被分布 图。据此回答 1~3 题。
⑥
1 月均温(℃)
-0.3
4.7
13.3
-2.9
2.1
15.8
7 月均温(℃)
27.3
29.3
28.4
26.6
28.3
28.8
年均温(℃)
14.2
17.2
21.8
12.7
15.7
22.9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⑥→⑤→④城市 1 月均温的变化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4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 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 分布上限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2.①②③均为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影响它们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位置
C.太阳辐射
D.人类活动
3.与④⑤⑥相对应的城市最有可能是
A.成都、武汉、杭州
B.石家庄、合肥、香港
C.郑州、西安、兰州
D.长沙、郑州、广州
上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3
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 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 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 垂直带谱越复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整体性的表现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
1.明确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1)气候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4
(2)地貌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水
河流运动塑造地貌,地貌影响河流的流速及水系分布特征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5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 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根据不同山坡及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①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 拉雅山)。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7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18·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 2 500~3 400 m 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460 mm,水 量支出中蒸发占 28%,下渗占 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 1~2 题。
29
(高考全国卷Ⅰ)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 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 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回答 3~4 题。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
实际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 了变异,请说明原因。
山顶面积小,保存水分条件差;土层 较薄,保水能力差;风力较大,阳光 充足,蒸发量大,导致山顶较干旱, 发育耐旱的硬叶植被。
山地峡谷地形会影响植物生长的水热因素。一般来说,山坡的土层较薄、受阳光照射时间长,通常是 灌丛、稀树草原等低矮的旱生植物生长的环境,反之则有利于高大乔木的生长。从山谷到山顶,依次 分布着乔木-灌木-草甸,这是常见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但是在横断山区却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情况, 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反倒是谷底生长着低伏灌丛,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如下 图所示)。在横断山区,寒温带暗针叶林带的分布最广、带幅最宽、生物生产量最高,是地区代表性 植被。这些地带性类型没能成功霸占横断山的谷底,而是被挤到半山腰,这种现象被称为“倒置的垂 直地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