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实录2
推荐精品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苹果为什么落地》优质课教案2

2、提问:现在你知道苹果成熟时,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吗?你能试着解释刚才游戏中人 落地的原因吗?其他类似苹果落地的现象又怎么解释呢?
3、谈话:下面我们做个“抓尺子”的游戏,进一步来体验重力的存在和重力的方向、速度。
三、月亮为什么不掉下来
1、谈话:由于重力的原因,苹果会落地,可为什么月亮不掉下来呢?牛顿的第二个解释是什么?
教学反思
板
书
设
计
4.3苹果为什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落地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游戏:请全班同学原地跳高,比比谁跳得高。
2、提问:有谁能跳起来而不落下来吗?为什么人跳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呢?
3、讨论并回答
4、欣赏故事:牛顿的故事
5、提问:你们还能说出一些类似苹果落地的现象吗?
二、认识重力、解释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2、游戏:旋转水桶,水会洒出来吗?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活动情况
5、谈话“这个游戏的道理就是牛顿的第二个解释,你能试着说一说这个道理是什么?并解释月亮不掉下来的原因吗?
6、播放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的录像,提问,为什么宇宙飞船可以飞出地球到太空遨游呢?
7、学生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欣赏故事
学生游戏活动
学生讨论交流
班 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 题
4.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教 学
目 的
和 要
求
1、能够举例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
2、2、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3、了解牛顿的贡献。
重 点
难 点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实录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地球引力的存在,认识重力的概念及方向。
2 初步感知万有引力和失重知识。
过程与方法1 经历体验地球引力的过程,体会“推理法”“假设法”作为重要的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2 模拟科学探究中猜想、实验及对现象进行记录并分析原因的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牛顿研究苹果落地故事,知道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之路是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科学总结的结果,找到自己与科学家的差别。
2 通过宇航员的失重工作环境,体会科技进步需要航天工作者的辛苦付出。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验地球引力的存在,理解重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探究重力的方向三教学准备1 考考眼力,仙人摘豆教师展示打乱三碗顺序,找一颗豆子的游戏,学生通过找到豆子之后,用排除法得出其余碗中就没有豆的事实。
认识到由看到的现象到看不到的本质之间存在关系,而我们要用推理的科学研究方法揭露其联系。
此环节为学习抽象的地球引力及重力方向,这些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奠定方法基础。
2 实验器材:沙包积木纸片纸团羽毛毽子四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情景引入PPT播放苹果落地的小故事,学生听并交流汇报收获。
1 师生共同回顾交流对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的认识。
2 教师介绍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苹果落地现象”的研究历史,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牛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实验、善于总结的科学素养。
找到自身弱点,并树立向科学家学习的信念。
3 引入研究课题“苹果为什么落地”,师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苹果落地现象”。
(二)动手实验推理事实教师引导结合生活经验,课上实验重新体验物体落地现象。
1 活动探究一:体会“神秘力量”师:试验之前要做好准备,先认识一下实验器材。
生:沙包积木纸片纸团羽毛毽子师:现在能开始了吗?生:还要明白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师:哪些问题?具体说一说生:安全第一,还要注意小组合作,爱护实验器材。
生:我要补充,还要注意填写实验报告单。
教师补充活动提示:分工明确,小组配合1号同学负责分发实验器材,2号、3号同学填写实验记录单,实验完毕4号同学收好实验器材。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教学实录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苹果为什么落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对课前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采用简单的仪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感觉重力的存在,做好简单的记录。
2、能用测力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并作简单记录;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会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理解重力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善于猜想,乐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乐于合作、积极交流、敢于质疑、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感知问题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你喜欢春天吗?谁能来说一说春天有什么变化?师:看来大家都是爱观察的好孩子,善于观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观察中得到启示。
例如,(出示课件)中国古代科学家鲁班观察到带齿的野草发明了锯;英国科学家瓦特观察到热水汽顶起壶盖的现象,创造发明了蒸汽机;美国科学家莱特兄弟观察到在空中自由飞翔的蜻蜓,发明了飞机,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中,像科学家那样用思索的眼睛去观察,去探究,好不好?探索体验解决问题(一)认识地球引力:1、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回忆一下秋天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到秋天的苹果园里去看看吧,(出示课件)你看到什么现象?(苹果落地了)(板书:苹果落地)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出示课件)三百多年前,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曾看到过这种现象,并且进行了深入探究。
师:其实,生活中类似的“苹果落地”现象还有很多,你知道吗?来,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汇报。
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些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图片,边看边解说)师:看到这么多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它们为什么落地?)(补充板书课题)同学们真聪明,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也像科学家牛顿那样来探究这个问题。
2、猜想假设为什么它们会落到地上,而不落向天空呢?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是什么原因?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实录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20 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通过对周围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保持与发展对身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善于猜想,乐于合作交流。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得出重力及其方向。
教学难点:利用活动的方法来研究重力及其方向。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毽子、沙包、水桶、小篮球、木质哑铃、科学课本演示材料:铁架台,毛线,铁片,磁铁,多媒体实施过程(一)、课前准备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交流交流,你们平时都收到过什么样的礼物?(生自由回答)今天,老师也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想送给大家,是什么那?看!(出示问号),老师把这份礼物送给大家,同学们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送给大家这样一份礼物?预设:生:问号可以帮助我们开发智力。
(说的真好)生:老师想让我们带着问号上课,积极思考问题。
师:真不错,我们想到一块了。
(同学生握手)看到老师送的这份礼物,在课堂上你们有没有礼物想送给老师呢?(学生自由发言,如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等。
)师:同学们的礼物我收下了,老师希望你们在这节课上能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
因为提出疑问,解决疑问这就是科学探究,许多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就是从问号开始的。
大家准备好上课了吗?(二)创设情境,发现暗箱师:(出示牛顿像)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科学家吗?生:牛顿师:真棒!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牛顿。
牛顿从小就注意认真观察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他非常善于问问题。
(出示牛顿树下思考图)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牛顿身上的故事,在三百年前的一天,牛顿正在苹果树下看书,忽然树上一个苹果落到地上,使牛顿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同学们猜一猜,他想到了什么问题?生:苹果为什么落地?生:苹果为什么向下落,不往天上飞?师:真聪明,老师发现你们已经具备科学家的头脑了,牛顿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啊,牛顿当时还想到了一个问题:假如苹果树非常高,月亮就是这棵树上的一个苹果,那么月亮为什么没有落到地球上来呢?同学们说,牛顿的想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生:他的想法很奇妙。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苹果为什么落地》教案.doc

21.《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目标:1、能通过对周围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能用测力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2、保持与发展对身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善于猜想,乐于合作交流。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一一重力,会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教学难点:重力的概念、方向的理解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铁架台、细线、石块、棉花、测力计、钩码、橡皮、尺子、纸片、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牛顿与苹果树,介绍牛顿的故事从而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1、了解生活中类似“苹果落地”的现象⑴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的有关现象⑵小组汇报:组长汇报讨论结果⑶课件展示:一些常见的物体下落现象2、实验探究⑴演示实验:①细线悬挂小石块,剪断线,石块落下。
②细线悬挂棉球,剪断线,棉球落下。
学生观察并小结:重的、轻的物体都会下落。
⑵学生实验,动手体验:跟老师一起做,分别观察橡皮、尺子、纸片的下落现象。
学生谈发现:很多物体都会落向地面。
⑶分析现象:各种物体都会落地。
提出问题:为什么物体会下落?是谁在吸引它们呢?得出结论:是地球在吸引它们下落。
⑷介绍重力的概念、方向①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板书)②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板书)举例说明:不是“垂直”物体放在水卡面上时,重力物体放在斜面上•重力竖竖直向下,与地面垂直。
直向下’不与地面垂貳3、认识并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⑴小组学习:了解测力计的种类、结构、单位、量程(板书)等知识。
⑵介绍测力计的用法(调零、视线、读数、记录数据)⑶小组合作实验,练习测量物体重力并记录数据。
⑷小组汇报测量结果,做出评价。
三、知识总结结合板书内容进行总结四、拓展延伸展示月球、卫星图片进行讨论,提出失重问题,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苹果为什么落地青岛版六年制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20 《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通过对周围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保持与发展对身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善于猜想,乐于合作交流。
相信科学,善于观察思考,爱提问题。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知道重力的方向是是竖直向下的。
教学重难点:保持与发展对身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善于猜想,乐于合作交流。
相信科学,善于观察思考,爱提问题。
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经过三年级一年的科学探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现象探究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探究方法。
力又是学生常见的,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也时刻能感受得到,学生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应该很有兴趣。
但地球引力、重力仍是比较抽象且难于理解的,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从多方面感知力、认识力,为此,课堂上应放手给学生,教师注意引导,使其对地球引力、重力有一个科学上的认识。
《苹果为什么落地》一课教科书设计了准备-研究-自由活动-拓展四个环节,本课以“苹果为什么落地”为载体,引入本课学习探究的目标,向学生渗透地球引力的知识,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
通过观察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而发生的现象,感受地球引力的存在,启发学生提出和思考一些关于地球引力方面的问题,同时了解重力及重力的方向。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广泛联想的习惯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师:老师听说咱们班同学知识特别丰富,想考考大家,同学们请看这是谁?师:同学们有一双慧眼,一眼就认出了牛顿,(介绍牛顿的故事)(三百多年前,牛顿在家乡躲避瘟疫时,见到苹果从树上落到地下,对此产生了思考。
于是他在休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在实验室潜心研究,苹果为什么落地)【提问】师:你知道苹果为什么落地吗?学生回答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见解,那苹果落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探索苹果为什么落地?(板书课题)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回答环节二【提问】师: 苹果可以落地,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苹果落地一样的现象?学生联系生活谈生活中的物体落地现象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
(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青岛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20课《苹果为什么落地》二、教材解析:《苹果为什么落地》一课教科书设计了准备-研究-自由活动-拓展四个环节,本课以“苹果为什么落地”为载体,引入本课学习探究的目标,向学生渗透地球引力的知识,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
通过观察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而发生的现象,感受地球引力的存在,启发学生提出和思考一些关于地球引力方面的问题,同时了解重力及重力的方向。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广泛联想的习惯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三、教学目标:1.能通过对周围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保持与发展对身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善于猜想,乐于合作交流。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
四、教学难点:重力及其方向五、教学准备:铁架台、砝码、细线、小球、毽子、沙包、水桶、漏斗、尺子、玻璃杯、羽毛、铅球等。
下载视频,制作课件。
六、教学过程:课前师生互动变魔术:分离的吸管。
一、创设情境,展示暗箱不小心碰掉物品,引发观察,出示问题:像这种物体落地的现象,生活中还有很多,你能举个例子吗?生自由回答播放课件,出示问题:以上图片有什么共同现象?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呢?生自由回答引出课题:苹果为什么落地二、依据事实,猜测暗箱猜想“苹果为什么落地”生自由猜想引导学生猜想苹果落地是因为地球引力三、模拟验证,揭示暗箱1、引导生利用手中的器材讨论并制定方案2、生汇报实验方案,师给予指导(提示学生方案中:选择哪些实验器材;应当注意什么问题;如何进行实验记录等)3、课件出示温馨提示,生实验,师到各组参与研究4、生汇报,师记录重要信息师生共同分析:1、重力的概念师拿一小球向上抛师:小球向上飞是因为小球受到哪个方向的力?谁给它的呢?生:向上,手师向前抛小球师:小球向前飞是因为小球受到哪个方向的力?谁给它的呢?生:向前,手师拿小球自然松手师:小球向下落是因为小球受到哪个方向的力?又是谁给它的呢?生:向下,地球师出示悬挂磁铁和钩码的铁架台师:如果让钩码靠近磁铁会发生什么现象?生:钩码被磁铁吸住师:说明磁铁对钩码有一种吸引力。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2《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案例-8页文档资料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20、《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青岛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20课)一、案例设想《苹果为什么落地》一课教科书设计了准备-研究-自由活动-拓展四个环节,本课以“苹果为什么落地”为载体,引入本课学习探究的目标,向学生渗透地球引力的知识,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
通过观察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而发生的现象,感受地球引力的存在,启发学生提出和思考一些关于地球引力方面的问题,同时了解重力及重力的方向。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广泛联想的习惯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案例设计按照教材的思路进行:课前学生讲述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从学生熟悉的物体落地现象入手,进而通过自己的实验,感知地球引力,知道这种引力对物体来说就是重力,这种力是有方向的。
自由活动中让学生对地球如果没有引力生活将会怎样展开讨论,课下了解宇航员太空情况。
二、教学目标1.能通过对周围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保持与发展对身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善于猜想,乐于合作交流。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
三、材料准备:铁架台、小球、毽子、水桶、橡皮、尺子、玻璃杯等。
四、教学过程课前师:同学们愉快的四十分钟科学之旅又和大家见面了。
科学泡泡,动手动脑。
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好不好?生:好师:课前老师让你们以小组的为单位制作了一个纸飞机,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纸飞机飞的又高又远。
生上台前放飞师:同学们那个小组的纸飞机飞的又高又远啊?嗯无论我们的纸飞机飞的再高再远我们的纸飞机都会怎么样啊?生:都会落地恩有收获没白玩儿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一)提问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来接下来看个短片好不好?看的时候要认真观察(播放苹果落地的课件)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生:苹果落到地上。
生:都竖直落到地上师: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问题吗?生: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生: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飞?师:同学们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真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师出示课题)[评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用课件引入课题,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能够深入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20 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通过对周围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保持与发展对身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善于猜想,乐于合作交流。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得出重力及其方向。
教学难点:利用活动的方法来研究重力及其方向。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毽子、沙包、水桶、小篮球、木质哑铃、科学课本演示材料:铁架台,毛线,铁片,磁铁,多媒体实施过程(一)、课前准备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交流交流,你们平时都收到过什么样的礼物?(生自由回答)今天,老师也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想送给大家,是什么那?看!(出示问号),老师把这份礼物送给大家,同学们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送给大家这样一份礼物?预设:生:问号可以帮助我们开发智力。
(说的真好)生:老师想让我们带着问号上课,积极思考问题。
师:真不错,我们想到一块了。
(同学生握手)看到老师送的这份礼物,在课堂上你们有没有礼物想送给老师呢?(学生自由发言,如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等。
)师:同学们的礼物我收下了,老师希望你们在这节课上能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
因为提出疑问,解决疑问这就是科学探究,许多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就是从问号开始的。
大家准备好上课了吗?(二)创设情境,发现暗箱师:(出示牛顿像)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科学家吗?生:牛顿师:真棒!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牛顿。
牛顿从小就注意认真观察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他非常善于问问题。
(出示牛顿树下思考图)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牛顿身上的故事,在三百年前的一天,牛顿正在苹果树下看书,忽然树上一个苹果落到地上,使牛顿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同学们猜一猜,他想到了什么问题?生:苹果为什么落地?生:苹果为什么向下落,不往天上飞?师:真聪明,老师发现你们已经具备科学家的头脑了,牛顿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啊,牛顿当时还想到了一个问题:假如苹果树非常高,月亮就是这棵树上的一个苹果,那么月亮为什么没有落到地球上来呢?同学们说,牛顿的想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生:他的想法很奇妙。
(……)师:对,这就是牛顿的极限思维,他能通过一个现象想到别人不敢想,想不到的问题,大家也这样大胆的想一想,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生:我认为,天空中有一种压力,把物体给压下来了。
生:老师,可能天空中有推力,把苹果给推下来。
生:我的推理是地下有一种我们看不到的拉力,把苹果给拉下来了。
生:我的理解是,可能是地球深处有一种引力把苹果给吸下来了。
生:我认为苹果受到了一种向下的力。
生: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有趣的磁铁》一课,我们就已经得知地球是一个大磁场,我认为苹果肯定是受到地球吸引力,才会落在地上。
师:恩,你的猜想真大胆。
我们这节课就重点研究苹果为什么落地?(板书课题)(二)依据事实,猜测暗箱师:要想研究科学现象,单凭苹果落地的一个现象来研究行不行?我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苹果一样落地的现象?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
生:把足球踢起来,足球会落到地上。
师:真不错,这位同学玩足球,玩出科学来了。
生:下雨时,雨点从天上落到了地上。
生:向远处扔石头,它会落到地上。
生:喝水时,一不小心水会流下来,落到地上。
师:你的观察非常细致生:秋天到了,杨树的叶子落到了地上。
生:石头掉到水里,会沉下去。
生:下冰雹时,冰雹落到了地上。
生:打篮球时,我一拍球,它弹起来了,后来又落到地上了。
生:运动员跳高时,跳过杆去又落下来了。
师:同学们都非常善于观察,说出了生活中这么多像苹果一样落地的现象,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图片,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课件)师:这些物体为什么会落到了地上呢?莫非真的像刚刚那位同学猜想的那样具地球有引力吗?要想验证刚才那位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办(做实验)老师给同学们准备好了实验材料,请小组长打开实验材料袋,将材料放在桌子上并摆放整齐。
谁来介绍一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实验材料?你们能不能利用这些材料,设计出苹果落地的模拟实验,去验证和感受地球是不是真的存在引力?(能)(三)模拟验证,揭示暗箱师:好,看样子同学们信心十足啊。
下面小组之间先讨论一下,你们如何来做这个模拟实验?实验时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生讨论)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设计实验时应注意什么?生:要注意安全,同学之间不要争抢实验材料。
生:小组同学要团结合作,合理分工,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师:老师把同学们的建议归纳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课件)能做到吗?看到不少同学都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探究答案了,心动不如行动,抓紧开始你们的合作探究吧。
(各小组学生自由活动,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认真观察,人人体验,全面表述,讨论这些落地现象有什么共同点?如物体位置、状态、受力等。
)师:我发现同学们在实验探究中热情很高,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不少的收获,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各小组发言一组:用手托沙包,然后松手,发现它落到地上。
二组:用手拍球,球每次弹起来,都能落回地面。
三组:用手提水桶,感觉水桶很重,有一种向下拉的感觉。
四组:扔木质哑铃,用手接,它有一种向下的趋势。
五组:踢毽子、扔易拉罐盒,手托哑铃,感到很重。
师:你们观察得非常仔细,那同学们,当这些物体脱离手后,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他们都落回地面,我能感觉到这些物体都是受到地球的引力,才会落地的。
师:还有谁想说生:物体落地的方向是向下的。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同意)师:大家感受到地球有吸引力吗?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形象地去认识地球引力。
师(出示铁架台,上有两根细线分别系着铁片和磁铁,磁铁在铁片的上面):让它们靠近会怎样?生:磁铁会把铁片吸上去。
师(演示):果然是这样,这说明什么?生:磁铁对铁有一种吸引力。
师:如果把它们分开,我把系铁片的细线剪断,会怎样?生:会落到地上。
师:大家注意观察,铁片的落地方向?师(演示):大家的判断非常正确。
由此可以推想到什么?生:铁片刚才受到的是磁铁的吸引力,现在受到的是来自地球的吸引力,就像磁铁吸引铁片一样,地球也把铁片吸引到地面上。
师:所以我们的结论是生:(地球有引力),铁片是受到地球的引力才会掉下来的。
(板书:地球引力)师: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地球上,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那猜想一下,高空中的飞机、大雁等他们有没有受到地球的引力呢?生:它们不受这种力的作用,因为它们能飞到天上去。
师:你很勇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同学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生:我不同意,因为它们最终会落到地面上来。
师:对,就像这位同学说的,它们并没有脱离地球,最终还是落回地面,所以,它们是受到地球的引力的。
师:它们离我们远吗?生:不远。
师:科学上称这样的位置是地球附近。
我们把从地球到大气层这段距离内成为地球附近。
地球附近的物体也受到地球的引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科学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地球的重力。
(板书:重力)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板书:竖直向下)(组内的同学可以选择桌面上任意一个物体,再次观察一下物体下落的方向)师:谁再来说一下,我们刚才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课件出示: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大家一起来把它读一读。
师:研究到这里,谁能解释苹果为什么落地?生:因为它受到了地球引力。
(四)总结运用,升华暗箱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不管把物体怎么抛都会落回地面,那如果没有地球引力,世界将会发生哪些变化?猜想—小组内可以互相交流交流—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跑步:人会飘浮起来。
睡觉: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感觉一样。
吃饭:吃饭会很困难,不过可以像挤牙膏一样往嘴里挤食物。
踢足球:足球会飞离地球。
写字:假如在地球上用习惯姿势写字,整个身体就会被笔尖支撑起来,如果用力过度,也会使你不由自主的转换角度。
交通:现有的交通秩序被打乱,如汽车一开就飘走了,一定会发生许多交通事故。
总之,失重会使人类生活处于混乱状态。
)师:实际上当我们冲破了大气层来到太空当中,就摆脱了地球的引力,现在科学家们为了科学研究,在太空中,建立了国际太空站,咱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的生活情况。
(播放动画)(指生谈体会方便或不方便)师:看到同学们能辩证的去看问题,老师觉得很高兴。
(五)课堂评价,总结延伸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生: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生:平时要敢于猜想,学习牛顿善于猜想、善于研究的精神。
师: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知道了重力是自然界中一种很普遍的力,地球上以及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这种力的作用,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在今天这节课中,老师也有收获,同学们送给我一份珍贵的礼物,那就是大胆猜想,积极动脑。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保持与发展这种良好的研究状态,努力学习,深入探究,大胆实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对于重力你还想继续研究什么?生:月球上会不会有引力?……课下,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查阅有关资料,继续探究,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