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羊场小反刍兽疫的防控
小反刍兽疫防控方案

小反刍兽疫防控方案1. 疫情背景小反刍兽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在繁殖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同疾病的侵袭。
为了保障小反刍兽的健康生长和繁殖,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疫情防控方案,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2. 预防措施2.1 完善兽医检疫工作•加强对小反刍兽入栏的检疫,特别是从其他地区引进的小反刍兽,应进行必要的隔离观察,并进行疫病检测。
•加强兽医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监测和诊断能力。
•建立健全的兽医信息系统,方便兽医人员及时获取动态疫情信息,进行疾病预警和应对措施。
2.2 加强动物饲养管理•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水平,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
•合理安排小反刍兽的饲料,确保其营养均衡,并定期检测饲料的质量。
•对小反刍兽进行规范的养殖管理,包括控制密度、避免过度饲养等,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
•维护小反刍兽的健康状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2.3 防止疫病传播•加强小反刍兽的免疫预防工作,按照兽医建议对小反刍兽进行疫苗接种,并严格遵循疫苗使用要求。
•定期进行小反刍兽的疫病监测,尤其是易发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羊肺疫等,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对疫情发生的地区进行封控,禁止小反刍兽的流通和运输,以阻断病原体传播途径。
•强化饲料和水的质量监控,防止病原体通过饲料和水传播。
3. 应急响应措施3.1 疾病预警与监测•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网络,定期收集、汇总小反刍兽的疫情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估。
•加强与周边地区和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预警工作。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疫情发生后的处置流程,并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3.2 疫情处置措施•防疫人员应及时排查和隔离受感染或疑似感染的小反刍兽,并进行进一步检测和诊断。
•在疫情发生的区域实施封控措施,限制人员和动物的流动,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对确诊为感染的小反刍兽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其所在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3.3 健康宣教与群众参与•加强兽医宣教工作,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与综合防控

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与综合防控羊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羊小反刍兽病毒感染致死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反刍动物中的细胞,特别是在肺和脾脏中。
该疾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传播等途径传播,如不加以控制,将对养殖业产生严重影响。
针对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控措施非常重要。
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典型症状对于防控羊小反刍兽疫至关重要。
羊小反刍兽病毒感染后,动物体内出现发烧、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咳嗽、体重下降等症状。
通过实验室检测可以确诊疾病。
了解病原体特点和临床表现可以帮助饲养人员识别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建立严格的养殖环境管理和动物健康监测制度是防控羊小反刍兽疫的关键。
饲养场应定期进行卫生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通风。
加强对畜禽生产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隔离疑似病例,防止疫情的扩散。
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培训和宣传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
饲养人员要了解疫情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学习正确的消毒和隔离操作,提高对疫情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饲养人员普及养殖知识,提高养殖人员的防控意识。
开展群体免疫和控制疫源也是防控羊小反刍兽疫的重要措施之一。
针对特定地区或养殖场所,可以通过疫苗接种等方式进行群体免疫,提高动物的抵抗力,减少疫情的发生。
对于已经发生羊小反刍兽疫的地区,应及时采取隔离和扑杀病源动物,阻止疫情的传播。
加强疾病监测和报告体系,健全防控机制是确保有效防控羊小反刍兽疫的关键环节。
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和报告体系,通过动物卫生监测和信息交流,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以便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
防控羊小反刍兽疫需要全面综合的策略。
在了解疫情发生原因和临床症状的基础上,采取严格的环境管理和动物健康监测制度,加强养殖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开展群体免疫和控制疫源,健全疾病监测和报告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
也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努力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

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1. 引言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反刍动物,如绵羊、山羊和牛等。
病毒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可导致高死亡率和严重经济损失。
为了防止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以确保在疫情爆发时能够快速响应和采取必要措施。
2. 防控措施2.1 健康监测•对养殖场的反刍动物进行定期健康监测,包括体温、食欲、呼吸等指标的观察记录。
•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进行隔离处理。
2.2 临床症状监测•定期对反刍动物进行临床症状监测,包括呼吸困难、腹泻、贫血等症状的观察记录。
•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并进行病原学检测。
2.3 有效隔离•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防止病毒的传播。
•隔离区域需严格控制出入口,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提供必要的隔离设施和防护用品,确保工作人员和病例的安全。
2.4 信息报告和沟通•当发现疑似病例时,必须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提供详细信息和数据。
•及时进行病例数据的沟通和交流,为防控措施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2.5 供应链管理•对于受疫情影响的养殖场和市场,应及时调整供应链,确保正常的生产和销售。
•加强对动物产品的检验检测,确保无病原体的产品能够正常流通。
2.6 消毒措施•对养殖场和市场进行定期的消毒工作,确保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加强对养殖设备、器具和运输工具的消毒,防止病毒的传播。
2.7 人员防护•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对接触患病动物的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并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
3. 应急响应3.1 疫情爆发预警•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获取疫情信息。
•在疫情爆发预警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应对方案。
3.2 疫情调查与分析•对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病毒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进一步了解疫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后续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3.3 应急指挥中心•成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和资源调配。
羊小反刍兽疫综合防控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46 ·2021.080 引言近年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羊、猪、牛等大型牲畜的养殖数量在持续增加,同时养殖质量要求也有所提升,这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所驱动的必然方向。
其中羊养殖经济效益的保障需要从2点进行重点考量,第一,通过合理饲喂来增加肉羊自身的价值,第二,通过疫病防控防止肉羊价值受到影响,因此养殖户应高度重视羊疫病的防控。
加强对羊小反刍兽疫的研究和防控,切实降低该疫病对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基层畜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羊小反刍兽疫概述1.1 病原羊小反刍兽疫的病原为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 ),该病毒有着明显的多形性,通常表现为粗糙球形,而且可在胎绵羊肾、胎羊及新生羊的睾丸细胞、Vero 细胞上增殖,进而引发细胞病变,导致羊只染病。
1.2 流行病学小反刍兽疫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具有极强传染性。
在现代化、规模化的羊养殖中,羊小反刍兽疫一旦流行和扩散,将会对大量羊只的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和威胁,而且患病严重的羊只甚至可能会死亡。
该病流行和扩散没有季节限制,缺乏明显的发病期,即1年中任何时候都可能爆发,尤其是在气候较为恶劣的情况下更易爆发和扩散。
在长期多雨或干燥气候下,羊小反刍兽疫更易流行。
本病通过直接或间接传播,病畜和无症状的带毒畜是主要传染源,接触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经消化道感染,呼吸道、眼结膜、子宫内均可感染发病。
1.3 临床症状羊小反刍兽疫通常具有4~7 d 潜伏期,最长可达21 d 。
羊只染病后体温会有所升高,烦躁不安,食欲减退,口干舌燥,同时表现出流黏液脓性鼻漏、呼出恶臭气体等症状,而且口腔黏膜充血严重[1]。
随着病程发展,病羊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腹泻症状,粪便中甚至带有血水,脱水严重,体温逐渐下降,咳嗽,频繁,呼吸困难,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很可能死亡。
尤其是幼年羊只染病后,死亡几率更高。
山羊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

健康养殖·防控2021.02 畜牧业环境67摘 要:本文就某地发生山羊输入性疫情后所采取的小反刍兽疫的疫情综合防控措施进行整理分析,为各地防控该疫病提供帮助。
关键词:山羊;小反刍兽疫;防控1 前言小反刍兽疫又称小反刍兽假性牛瘟、肺肠炎、口炎肺肠炎综合征等,是由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olivirus)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主要感染小反刍兽,特别是山羊和绵羊高度易感。
2007年我国首次在西藏地区确证了小反刍兽疫的发生。
自此我国后先发生多起疫情,对养羊业的生产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
其中尤以山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临床上以发热、坏死性口炎、肺炎、血样腹泻为主要特征,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2 发病情况2014年4月某地排查到该地区某养殖户从外省购进疑似染疫小反刍兽疫的山羊。
该农户从未饲养过山羊,因从网络上了解到外省的羊便宜,并与其朋友于2014年3月26日前往省外某地畜牧开发区购进15~20kg山羊40只,途中死亡13只,实际到场进圈27只,先后死亡12只,排查时剩余的15只山羊,均已发病。
3 临床症状小反刍兽疫潜伏期一般为7d,急性高烧至41℃以上,咳嗽、食欲废绝,眼鼻出现脓性分泌物,口腔黏膜充血、坏死、生成黄色伪膜,呼出恶臭气体,流涎,严重病例可见坏死病灶波及齿龈、腭、舌头等处,出现血样腹泻,后期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
4 采取的主要防控措施4.1 及时处置该地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迅速反应,按照“早、快、严、小”的处置原则,就地扑杀深埋无害化处理该户15只病羊,全场消毒500m2(含圈舍消毒100m2),快速把疫情消毒灭源在最小范围内,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4.2 摸底排查 紧急免疫到位该地截至2014年4月30日,紧急免疫山羊2711只;2014年5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适时补免3535只。
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

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小反刍兽疫是一种严重的动物传染病,也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为了保护动物和人类的生命安全,预防控制小反刍兽疫的爆发尤为重要。
下面是一份小反刍兽疫防控的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1. 组织建设:a.成立小反刍兽疫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各项疫情防控工作;b.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
2. 疫情监测:a.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及时了解动物健康状况;b.加强对动物饲养场、市场等场所的监测和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3. 防控措施:a.封控疫区,禁止动物交易;b.开展紧急广播,提醒公众注意动物疫情,采取自觉隔离措施;c.加强消毒工作,特别是对动物饲养场、市场等公共场所进行高强度消毒;d.对受感染的动物进行隔离治疗或扑杀,阻止疫情扩散。
4. 宣传教育:a.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力度,提高大家的疫情防控意识;b.向公众普及小反刍兽疫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c.培训相关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
5. 国际合作:a.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享经验和信息;b.加强国际间的检疫措施,防止疫情跨国传播。
6. 应急预案评估:a.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和评估,不断完善和优化;b.总结疫情应急处置经验,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
7. 紧急救援:a.建立一支紧急救援队伍,具备抢救、救治、转运等专业能力;b.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三、总结小反刍兽疫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政府、科研单位、农民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健全的组织机制、加强疫情监测、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广泛宣传教育和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小反刍兽疫的传播,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动物健康。
四、疫情监测与预警(1)建立动物疫情监测网络,监测和报告动物健康状况,及时掌握动物疫情信息。
(2)强化动物饲养场、市场等场所的监测和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给相关部门。
(3)完善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疫情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动物疫情数据分析和预测,提早发现疫情的蔓延趋势和风险区域,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与综合防控

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与综合防控羊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牛羊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家畜羊。
该病的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
本文将就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原因、症状特征和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介绍。
一、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原因羊小反刍兽疫主要是由牛羊瘟病毒引起的。
该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易在家畜羊之间传播。
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粪便等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未经消毒的器具和饮水系统也可能成为传播途径。
羊小反刍兽疫的症状特征主要包括高烧、食欲不振、呼吸困难、腹泻等。
患病的羊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口唇发绀,呼吸急促,腹泻,甚至出现典型的肠炎症状。
在重症情况下,患羊还会出现胸腔内积液、肺炎等症状,严重者可能死亡。
三、羊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措施1.兽医检疫制度建立健全的兽医检疫制度是预防羊小反刍兽疫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统一建立兽医检疫站,加强对羊只的定期检疫和防疫工作。
兽医检疫人员要对羊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疫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治疗措施。
2. 疫苗接种定期给羊只接种疫苗是预防羊小反刍兽疫的重要手段。
目前市面上已有专门的羊小反刍兽疫疫苗,养殖户可依据兽医的指导,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为羊只接种疫苗,提高羊只的抗病能力,减少疫情的发生。
3.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养殖场的环境卫生是预防羊小反刍兽疫的关键。
养殖户要定期进行场地清洁、消毒,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整洁。
加强饲料、饮水的卫生管理,防止病毒通过饮食途径传播。
4. 隔离管理一旦发现羊只出现疑似疫情,养殖户应该立即将患病的羊只隔离起来,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要加强对患病羊只的护理和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5. 人员防护养殖户要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和防护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疫情的认识和防范措施。
在疫情发生时,养殖户要加强员工的个人防护,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避免人员与患病羊只接触。
羊小反刍兽疫的病因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 养羊技术

小反刍兽疫实为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感染群体多为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
羊小反刍兽疫通常又被养殖户称作羊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利用空气、呼吸道作为传播途径,扩大其感染范围。
羊被感染后迅速发病,浮现体温升高、腹泻、肺炎等症状。
掌握羊小反刍兽疫的发作症状及深入探索预防措施,对地方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羊在受到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后,若未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不仅会导致其受疾病影响而生长发育迟缓,甚至病情还有可能浮现恶化,严重威胁生命。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羊小反刍兽疫的病因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1、病原羊小反刍兽疫的病原体为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麻疹病毒属,该病毒是有脂质包膜的单股负链 RNA 病毒,病毒粒子具有多形性,多数呈球状,具有囊膜。
在自然环境下,该病毒对外界的反抗力较弱,如在50℃温度下作用 th 就可被灭活,且在 pH 值小于4 的强酸和大于 11 的强碱条件下也能够失活‘1]。
病毒在冷冻状态下或者处于冷藏组织内可长期存活。
小反刍兽疫病毒对多种消毒剂都较为敏感,如乙醚、碘化物以及酚化物和碱类等消毒剂都能够将其彻底杀灭。
2、流行特点小反刍兽疫的流行和发生具有季节性特点,多发生在阴雨潮湿和寒冷干燥的季节,特殊是温度发生突变引起羊发生应激,可引起该病的暴发。
健康羊可通过直接接触患病羊或者隐性感染羊而被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其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以及场地等发生间接感染。
感染途径以呼吸道的飞沫传染为主,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播。
某些条件下,也可经由哺乳、精液、胚胎等传染。
3、临床症状根据病程长短可将该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三种类型。
该病的潜伏期在 3~10 天,最长可达 21 天。
最急性型。
该型潜伏期较短,大约 2 天,以幼羊为主要侵害对象,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至41~43℃,病羊精神委靡,食欲下降甚至废绝,眼角和口腔有黏液性分泌物流出。
随病程发展浮现腹泻症状,排出水样稀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争 力 的重要 环 节 。对 规 模 场 而 言 , 养 殖 档 案 的建
1 环 境 管理
1 . 1 选址 以符合 国家规定 的养殖场动物 防疫条
件 中关 于选址 的相 关 要求 为基 础 , 选 择具 有天 然 屏
贵州 畜牧 兽 医
2 0 1 7年
第4 1 卷
第 1 期
王芸华 ,刘
江 , 刘
君, 杨 廷军 ,李
展
( 贵州省毕节市动物疫病预 防控制 中心 , 贵州 毕节 5 5 1 7 0 0 )
中图分类号 :¥ 8 5 8 . 2 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1 0 0 7 - 1 4 7 4 ( 2 0 1 7 ) 0 1 - 0 0 4 5 - 0 3
2 . 1 免疫
免疫接种小 反刍兽疫疫苗是保护易感
羊群 的有效举 措 。为此 , 免 疫 地 区 的养 羊 场应 做 好
羊群免疫工作 , 对新生羔羊 和新补栏的羊要及时补
.
4 6.
贵州 畜牧 兽 医
2 0 1 7年
第4 l卷
第1 期
免, 做好免疫记 录, 免疫 抗 体合 格 率 应 达 到 7 0 % 以 上 。 目前 的小反 刍 兽疫 疫 苗 免 疫 保 护 期 为 3年 . 即 免 疫接 种 1次 , 可 维持 3年 的保 护 。因此 . 对 免疫 抗 体 进行监 测 尤为 重 要 . 免 疫抗 体 达 不 到 要 求 的 可 以 采 取再行 免 疫接 种 的措施进 行 补免 。 2 . 2 标 识佩 戴 标 识是 动 物 的身份 象 征 . 是 动 物个
放 牧 草地 、 运 动场 、 饲料 加 工 房 、 氨化 池 、 药 浴池 、 兽 医室 、 防疫 消毒 池 、 无 害化 处理及 沼 气池 、 饲 料仓 库 、 围栏 设施 、 管 理房 等 。羊 场建设 应遵 循 因地 制宜 、 适
2 免 疫
小 反 刍兽疫 是 一 种外 来 动 物 疫 病 , 我 国对其 通
工作 中 , 每 天对 所 饲 养 动物 的整 体 外 貌 、 精 神状 态 、
采食状况、 运动态势等进行常态化巡查 , 及时发现异
常, 便 于疫 病 的及早 控制 。场兽 医人 员 要 对 动 物 出
现的异常情况进行 临床诊断 , 符合治疗条件 的及 时 治疗 , 并将整个诊断、 治疗 、 用药过程记录在案备查。
传染病 , 山羊 和 绵羊 易 感 , 发 病 率 和 死 亡率 可 达
1 0 0 %。小 反刍 兽疫 是 O I E法 定报 告 动物疫 病 , 也 是 全 球计 划 根除 的动 物疫 病 。我 国将 其列 为一 类动 物 疫病 , 已列 入强 制免 疫 病种 。2 0 0 7年 7月 该 病 首 次 传 人我 国 . 2 0 1 2年 国务 院办 公 厅 明 确将 其 列 入 1 3 种 重点 防范 的外 来 动 物疫 病 。我 国是 养羊 大 国 , 年
养殖量约 6 亿只, 做好小反刍兽疫 防控工作 , 直接关 系着养羊业 的健康发展和养殖经济增收。现将规模
羊 场小 反 刍兽疫 的防控 措施 介绍 如 下 , 供 参考 。
1 . 4 养殖档案管理
养殖 档案的建立是规 范动物
生产 记 录 、 防疫行 为 , 提 高动 物 免 疫 质量 , 防 控重 大
用经济、 急需先建 、 逐步完善 的基本原则 , 切忌盲 目
跟 风模 仿 。
收 稿 日期 :2 0 1 6 - 1 卜o 9
过划分免疫与非免疫地区, 采取免疫 、 监测、 扑杀、 移
动 控制 等综合 措 施进 行 防控 。
作者简 介 : 王芸华 ( 1 9 7 2 一) , 女, 助理 兽 医师 , 大专 , 主要从事 动物 疫病防控工作 。E - m a i l :  ̄ 8 2 5 5 6 5 3 @1 6 3 . c o n r 通讯 作者 : 刘江 ( 1 9 7 5 一) , 女, 高级 兽 医师 , 本科 , 主要从事 动物 疫病防控工作 。E - m a i l :  ̄ 8 2 5 5 6 5 3 @1 6 3 . c o n r
立是 必需 也是 必要 的 。 是 规模 场生 产 经营 、 疫 病 防控
以及顺利运转可追溯体系的基础和保障。养殖档案 应当载明 : 畜禽 的基础信 息 , 如 品种 、 数量 、 繁殖记 录、 标识情况、 来 源和进 出 E t 期; 兽药、 饲料信息 , 如兽药名称、 来源 、 使用对象 、 时间和用量等 , 以及饲
料、 饲 料添 加剂 等 投人 品 的有 关 情况 ; 防 疫信 息 , 如 检疫、 免疫 、 监测 、 消毒、 畜禽发 病 、 诊疗 、 死亡 和无 害
化处理 情 况等 。
障、 高燥 、 背风向阳、 水源充足无污染且取 用方便 的
地势 , 羊 舍 以座北 朝 南 或 座 西 北 朝 东南 方 向 的斜 坡 为好 。 切不 可建 在 低 凹处或 低风 口处 。 以免造 成 汛期 积水 以及 冬季 防寒 困难 。 1 . 2 基本 设 施 建 设 羊 场 的基 本 设 施 包 括 : 羊舍、
小反 刍兽 疫也 称 羊 瘟 。 是 由小 反 刍 兽 疫 病 毒 引 起 的以发 热 、 口炎 、 腹泻 、 肺 炎 为特 征 的急 性 接 触 性
1 . 3 制度 建立 因地 制 宜 , 结 合本 场 实 际 , 根 据 当 地 动物 疫病 流行 趋 势 , 有计 划 有步骤 地制 定科 学 、 合 理、 有效 的场 区管理 和 防疫 工作 制度 。如 : 饲 养管理 人 员工 作 制度 、 进 出 场管 理 制 度 、 卫 生 管 理 制度 、 消 毒 制度 、 免疫 制度 、 用 药制 度 、 监 测制 度 、 疫 病 报告诊 疗 制度 、 无 害化处 理制 度等 。以制度 管人 , 以制 度管 场, 规范 场 的生产 运作 和疫 病 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