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考化学复习 滚动小专题(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练习
【火线100天】中考化学 滚动小专题(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与应用

滚动小专题(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与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既是规律性的知识,又是必备的工具性的知识,所以在中考中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考查一直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必定“亮相”。
作为中考必考的一个重点、焦点和热点知识,学生必须牢记并理解、掌握其应用。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的主要途径(1)通过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氧气越容易反应。
(2)通过金属能否与酸发生反应。
若能,则是活泼金属,就要看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即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氢气越多,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
(3)通过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
若能发生,说明反应物中的金属活动性强于盐中的金属。
2.实验现象观察(1)金属与氧气反应主要看反应所需的条件及剧烈程度。
(2)金属与酸反应主要看能否反应及产生气泡的情况。
(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主要看金属表面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及盐溶液的颜色变化。
3.实验中注意事项(1)实验前金属必须打磨除去氧化层或污物。
(2)金属与酸反应时酸一般为稀盐酸或稀硫酸,不能为硝酸或浓硫酸等强氧化性酸。
(3)金属与盐反应时,盐一定要溶于水且金属不能为钾、钙、钠。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判断在溶液中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及反应现象。
2.用于判断置换反应后金属的组成和溶液中溶质的存在。
3.用于判断置换反应后盐溶液的质量变化。
4.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和质量守恒定律解答比较复杂的综合型计算题。
类型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例1 (2014·菏泽)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Zn、Ag、CuSO4B.Cu、ZnSO4溶液、AgNO3溶液C.Zn、Ag、稀硫酸、ZnSO4溶液D.Zn、Cu、稀硫酸、AgNO3溶液思路点拨: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突破限时精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突破限时精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知识点一、制取H2①相同条件下,金属Mg、Al、Zn、Fe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H2的速度由快到慢的是Mg>Al >Zn>Fe。
②过量的金属Mg、Al、Zn、Fe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制取的H2的质量比为1:1:1:1。
拓展:产生1gH2所需要的四种金属的质量分别是Mg:12g;Al:9g;Zn:32.5g;Fe:28g。
画出图像1:(X-时间,Y-H2的质量)③等质量的金属Mg、Al、Zn、Fe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制取的H2,产生H2的量由多到少的是Al>Mg>Fe>Zn。
画出图像1:(X-时间,Y-H2的质量)图像2:(X-HCl的质量,Y-H2的质量)拓展:如何判断金属产生H2量的多少?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越小,等质量时产生的H2的量越多。
④等质量金属与Mg、Al、Zn、Fe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量由大到小的是Zn<Fe <Mg<Al。
⑤生成相同化合价的金属(假设X、Y均为+2价),产生H2的量越小,相对分子量越大。
知识点二、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知识点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1)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a.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反应条件:①金属必须排在氢前面②酸一般指盐酸或稀硫酸b.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条件:①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②盐必须可溶于水③金属不包含K、Ca、Na(2)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
如向CuSO4,AgNO3混合液中加铁粉,反应后过滤,判断滤液和滤渣成分。
铁与CuSO4和AgNO3溶液反应有先后顺序,如果铁足量,先将AgNO3中的Ag完全置换后再置换CuSO4中的Cu,那么溶液中只有FeSO4;如果铁的量不足,应按照“先后原则”分别讨论滤液和滤渣的成分。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或根据反应速率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中考化学专题:《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顺序)专题练习题(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顺序)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再将甲加入到丙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
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两B.甲>丙>乙C.乙>丙>甲D.丙>甲>乙2、下列金属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的是()A.Ag B.Fe C.Zn D.Al3、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4、验证Zn、Fe、Cu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的试剂组合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FeSO4溶液、Zn、CuB.ZnSO4溶液、稀盐酸溶液,Fe、CuC.ZnSO4溶液、FeSO4溶液、CuD.ZnCl2 溶液、Fe、CuCl2溶液5、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放出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对X、Y、Z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X>Y>Z B.Y>X>Z C.X>Z>Y D.无法判断6、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合理解释的是()A.实验室不能用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C.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D.锌粉、铁粉分别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前者产生气泡速率较快,说明锌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7、已知化学反应:X+YSO4 = Y+XSO4,根据此反应信息判断正确的是()A.X一定是金属铁B.Y一定是金属铜C.X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D.Y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8、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铸迹斑赶。
湖南省中考化学复习 滚动小专题(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练习

滚动小专题(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1.[2017·黄石]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只有甲可使溶液中析出铁单质,再将三者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只有乙不能使溶液中析出银单质,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C.甲>丙>乙 D.无法判断2.[2016·重庆A]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G2-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图G2-13.取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G2-2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图G2-2A.乙、甲、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4.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加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G2-3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G2-3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B.产生氢气的速率顺序为X>Y>ZC.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Z>Y>XD.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5.在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后,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足量的Zn、Fe、Ag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盛有等质量的CuSO4溶液的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其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变化关系如图G2-4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G2-4A.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均发生置换反应B.①中加入的是Fe,③中加入的是ZnC.反应后③试管的溶液为浅绿色D.三支试管所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③>②>①6.[2016·孝感]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图G2-57.[2016·宿迁]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 )A.Zn、NaCl、CuCl2(过量)B.Fe(过量)、Cu(NO3)2、AgNO3C.Fe(过量)、KNO3、CuCl2D.Cu(过量)、FeCl2、HCl8.[2017·常州]向盛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M和溶液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锌有剩余时,M中一定有Fe、Cu和ZnB.锌有剩余时,N中一定没有FeCl2和CuCl2C.锌无剩余时,M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D.锌无剩余时,N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9.[2017·荆门]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③滤渣中一定有Ag④滤液中一定有Cu(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有Mg(NO3)2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0.[2017·内江]金属及其金属制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考化学复习 滚动小专题(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与应用专题练习

滚动小专题(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与应用类型一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1.(2018·菏泽)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X无氢气放出。
将Y投入Z的盐溶液中,Y的表面没有发生变化。
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B)A.X>Y>Z B.Z>Y>XC.X>Z>Y D.Y>Z>X2.(2018·德州)金属锰与氯化亚铁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Mn+FeCl2===MnCl2+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C.锰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3.(2017·娄底)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B)A.甲>乙>丙 B.乙>甲>丙C.丙>甲>乙 D.丙>乙>甲4.(2018·滨州)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M加入到足量的Y(NO3)2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A.X>Z>M>Y B.Y>M>Z>XC.X>Z>Y >M D.Z>X>M>Y类型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5.(2018·山西)验证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B)A.MgSO4溶液 B.KCl溶液C.稀盐酸 D.ZnCl2溶液6.(2017·广州)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方案。
甲乙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7.下列验证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中(“-”表示未进行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8.(2017·西宁)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练习

金属活动性顺序从金属与O2反应的难易、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分析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1)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采用“五元素一句”的方法记忆,即”捡个大美女;身体细纤轻;总共一百斤“。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①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
②判断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位于金属不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③判断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金属能把位于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注意:a 不能用K、Ca 、Na与化合物的溶液反应,因为它们太活泼,能与溶液中的水反应。
b 化合物必须溶于水,金属与化合物的固体不能发生置换反应c 选择铁的化合物时只能选含Fe2+的化合物,Fe3+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不活泼金属反应.⑶优先置换原理∣←近→∣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远→∣①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混合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例:在AgNO3和C u(N 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先和AgNO3进行置换反应,只有当AgNO3反应完了,铁才和C u(N O3)2进行置换反应。
②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近”。
例:锌粉和铁粉同时放入CuSO4溶液中,锌先和CuSO4反应,锌反应完了铁才和CuSO4反应。
例1、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铜,应选用的试剂是()A.盐酸 B.铁粉 C.碳粉 D.氢气例2、下列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Fe + CuCl2 = FeCl3 + Cu B.Fe + 2HCl = FeCl2 + H2↑C.Cu + ZnSO4 = Zn + CuSO4 D.2Cu + O2 2CuO例3、下列物质不可能是通过相应的金属跟稀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是()A.硫酸铁B.硫酸锌C.氯化镁D.氯化亚铁例4、欲判断三种金属X、Y、Z的活动性顺序,没有必要验证的结论是()A.Y能置换含X的化合物溶液中的X B.X能置换酸中的氢C.Y能置换酸中的氢D.Z不能置换酸中的氢例5、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完毕后过滤,在滤液里肯定含有的溶质是()A.Fe2(SO4)3B.CuSO4C.FeSO4D.H2SO4例6、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A. B. C. D.习题:1、小兰家中收藏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有X 、Y 、Z 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发现Y 的表面有气泡产生,X 和Z 的表面无气泡产生,将Z 放放入X 的金属化合物溶液中,Z 的表面无变化,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X>Y>ZB .Y>X>ZC .Y>Z>XD .Z>Y>X 2.为验证Zn 、Cu 和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A .将Zn 、Cu 分别加入AgNO 3溶液中B .将Zn 、Cu 和Ag 分别加入稀盐酸中C .将Zn 、Ag 分别加入CuSO 4溶液中D .将Zn 分别加入CuSO 4、AgNO 3溶液中3.取一定量的Al 放入Cu(NO 3)2和AgNO 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固体中一定有Ag 与CuB .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AgNO 3 Cu(NO 3)2 Al(NO 3)3C .AgNO 3一定完全反应D .Cu(NO 3)2 一定没有参加反应4.与下列实验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Cu+2AgCl=CuCl 2+2AgB .实验室制取氧气:22222MnO H O H +O ↑↑C .稀盐酸除去铁锈:6HCl+Fe 2O 3=2FeCl 2+3H 2OD .煅烧石灰石生产生石灰:32CaCO CaO+CO ↑高温5.某实验探究小组想验证Zn 、Cu 、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的试剂组合如下,其中能达到目的的试剂是①Zn 、Ag 、CuSO 4溶液①Zn 、Cu 、Ag 、H 2SO 4溶液①Cu 、Ag 、ZnSO 4溶液①Cu 、Zn (NO 3)2溶液、AgNO 3溶液,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6.对比法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下列探究活动没有采用对比法的是 A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B .用锌、铁与稀硫酸反应,比较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D .探究燃烧条件7.下列金属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的是A.锌B.铁C.铝D.银8.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有关金银分离的工艺记载:“欲去银存金,则将其金打成薄片剪碎,每块以土泥裹涂,入坩埚中鹏砂熔化,其银即吸入土内,让金流出,以成足色。
中考化学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20)金属活动性顺序(含答案)

考点二十:金属活动性顺序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金属活动性顺序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得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应用: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判断金属跟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类型一、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例1】【四川省乐川市】下列日常生活常见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Fe B.Cu C.Al D.Z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日常生活常见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金属铝,故答案选择C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点睛】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明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金属活动性越强. 类型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例2】【上海市】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
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答案】D【解析】考点:金属的活动性【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判断金属是否与酸是否反应的标准,只有氢前的金属才能与稀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没有氢的界限,只有前和后的顺序,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类型三、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在设计方案中【例3】【浙江省衡州市】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Ⅱ.将铜片浸入稀硫酸Ⅲ.将铁片浸入硝酸银溶液(1)上述实验(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滚动小专题(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1.[xx·黄石]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只有甲可使溶液中析出铁单质,再将三者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只有乙不能使溶液中析出银单质,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无法判断2.[xx·重庆A]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G2-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图G2-13.取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G2-2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图G2-2A.乙、甲、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4.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加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G2-3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G2-3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B.产生氢气的速率顺序为X>Y>ZC.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Z>Y>XD.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5.在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后,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足量的Zn、Fe、Ag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盛有等质量的CuSO4溶液的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其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变化关系如图G2-4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G2-4A.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均发生置换反应B.①中加入的是Fe,③中加入的是ZnC.反应后③试管的溶液为浅绿色D.三支试管所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③>②>①6.[xx·孝感]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图G2-57.[xx·宿迁]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 )A.Zn、NaCl、CuCl2(过量)B.Fe(过量)、Cu(NO3)2、AgNO3C.Fe(过量)、KNO3、CuCl2D.Cu(过量)、FeCl2、HCl8.[xx·常州]向盛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M和溶液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锌有剩余时,M中一定有Fe、Cu和ZnB.锌有剩余时,N中一定没有FeCl2和CuCl2C.锌无剩余时,M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D.锌无剩余时,N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9.[xx·荆门]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③滤渣中一定有Ag④滤液中一定有Cu(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有Mg(NO3)2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10.[xx·内江]金属及其金属制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市场上一些不法分子以假乱真,祸害百姓。
利用简单的化学知识,将其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________产生即可鉴别真伪。
(2)铝、铁、银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
对Al、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能达到目的的一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g、FeCl2溶液、AlCl3溶液②Fe、AlCl3溶液、AgNO3溶液③Ag、Fe、AlCl3溶液11.[xx·重庆A]金属钯是稀有的贵金属之一,金属钯制成的首饰不仅有迷人的光彩,而且经得住岁月的磨砺。
现有银(Ag)、铂(Pt)、钯(Pd)三种金属制成的戒指,某实验小组利用它们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把钯戒指放入稀硫酸中,戒指完好无损,可推测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铁之________(填“前”或“后”)。
(2)如果将钯粉置于盐酸中,边通入氧气边搅拌,钯粉溶解得到二氯化钯(PdCl 2)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G2-6所示,将银、铂戒指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只有银戒指表面有明显变化,推测甲烧杯中还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判断,银、铂、钯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___。
图G2-612.[xx·宁夏]M 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MSO 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 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M 、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猜想与假设] 小敏的猜想是Al >Cu >M ;小强的猜想是Al >M >Cu ;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
[设计与实验一] 小莉取M 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①②③的3支试管,进行如表实验(试管中均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
[交流与表达一] 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③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与实验二] 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 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图G2-7所示的实验。
图G2-7(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表达二] 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________(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与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评价与反思]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1)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应的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进行判断。
13.[xx·青岛]某化工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硝酸铜。
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请填写下列空格。
(1)若滤渣中有镁粉,则滤渣中除镁粉外还含有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
(2)若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3)若滤渣中没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4)反应后得到滤液的质量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前所取废液样品的质量。
14.[xx·龙东改编]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金属的用途与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G2-8中A所示,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B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根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表面会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图G2-8(3)小亮同学想设计实验来比较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现有铁和铜两种金属,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5. [xx·泰安]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G2-9所示:――→FeCl 2、H 2高温反应器――→HCl 和纳米级铁粉图G2-9高温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活动性顺序有重要的应用。
铝、铜、铁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G2-10所示实验,在A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A 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图G2-10(3)某同学在一定质量的Ag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他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几个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图G2-11参考答案1.C [解析] 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只有甲可使溶液中析出铁单质,则甲位于铁之前,乙、丙位于铁之后;将三者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只有乙不能使溶液析出银单质,说明甲、丙在银之前,乙在银之后,三者的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丙>乙。
2.D [解析] 由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图知,镁产生的氢气质量多,但无法得出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关系;a点时,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锌早已完全反应;b点时,镁产生的氢气多,锌产生的氢气少;c点时,锌与镁均还没有完全反应,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