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亚诸文明.doc

合集下载

古代西亚文明总结

古代西亚文明总结

古代西亚文明总结引言古代西亚文明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文明之一,其影响深远而持久。

西亚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繁荣的贸易和独特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总结古代西亚文明的主要特点、历史发展和文化遗产。

古代西亚文明的历史发展古代西亚地区的文明起源可以追溯到约6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其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制度,对后世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约32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知名的王国,乌尔王国。

该王国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并在贸易、农业和城市规划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乌尔王国的繁荣时期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出现了多个王国的兴衰交替。

比如,巴比伦和亚述等王国崛起并统治了该地区数百年。

这些王国的兴衰还伴随着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例如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以及对奴隶制度的持续发展。

相对于亚述和巴比伦这样的大中央王国,古代西亚地区的城邦制也展现了独特的政治模式。

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崛起并征服了整个西亚地区。

波斯帝国强调宽容和多元文化,推行宽松的统治政策,使得该地区的贸易、艺术和科学蓬勃发展。

然而,在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波斯帝国,将希腊文化引入西亚地区。

希腊化时期的西亚文化融合了希腊和东方文化的特点,创造了独特而繁荣的艺术和哲学。

古代西亚文明的主要特点古代西亚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多个王国的交替和文化的交汇。

以下是古代西亚文明的主要特点:1.农业与灌溉:古代西亚地区的农业发展依赖于大规模的灌溉系统。

灌溉农业的兴起使得农业生产充分发展,为城市的人口提供了足够的粮食。

2.改革和法典: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王国在历史上进行了重要的政策和社会改革。

其中最著名的是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法典之一,对法律和社会制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贸易与商业:西亚地区的贸易网络非常发达。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Part1
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三、巴比伦文化 1、建立: 公元前19世纪中,阿摩利人灭掉 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 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的古巴 比伦王国。 2、《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 法典
Part1
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达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
第一课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Part1
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位置
约公元前 4300年, 苏美尔人 开始了向 文明的过 渡。
Part1
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二、苏美尔文明 1、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 该文字用削成尖头的芦苇秆或骨 棒、木棒刻在软泥版上、落笔之 后画笔呈楔形,故而得名。
――《汉谟拉比法典》
同态复仇
旨在维护奴隶主制的等级制度
Part2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尼罗河贯穿埃及全境 水量充沛、土壤肥沃
一、地理位置
Part2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二、古埃及
建立:约公元前3100年,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
最高统治者:法老
政 治
经 济
军 事
司 法
宗 教
Part2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三、古埃及文明——金字塔
Part2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三、古埃及文明——金字塔
风 146.5米 化
136.5米
塔身是用230万块巨石堆砌而成,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 它的规模是埃及至今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的。

第二章 古代西亚诸文明汇总

第二章  古代西亚诸文明汇总

2、赫梯国家的强盛与衰亡(公元前 15世纪—前8世纪)
扩张:公元前15世纪末至13世纪初,赫梯 国家进入最强盛时期。赫梯大肆进行扩张, 达到叙利亚、巴勒斯坦。约公元前1312年, 赫梯王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为争夺叙 利亚,会战于卡叠什,赫梯获胜,成为西 亚的一个霸主。
《赫梯法典》:奴隶制法典,反映了赫梯 的社会状况。有奴隶的赏赐情况和奴隶主 拥有奴隶数量的情况。其实质是保护奴隶 主的私有财产,保护土地的私有权。与 《汉谟拉比法典》相比,对奴隶主的保护 和对奴隶的镇压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对 自由民和对奴隶犯罪的明显不同的处罚。 赫梯的灭亡:公元前8世纪赫梯被来自西北 的“海上民族”和亚述所灭。
冈比西斯:居鲁士之子,继续向埃及扩张。 但他是一个无道昏君。 高黑塔运动:公元前522年,人民起义,祭 斯高黑塔趁机夺取政权。
二、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夺取政权。 1、贝希斯顿铭文: 2、波斯帝国:公元前514-前513年,大流 士的扩张,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 大洲的大帝国。 3、大流士一世的改革内容
1、古代西亚的地理环境:包括两河流域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波斯 高原、地中海东岸。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 部分,北部为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 巴比伦尼亚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 卡德,南部称苏美尔。
2、苏美尔城市国家的产生与特征 苏美尔人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先驱者。 公元前5000年中期,苏美尔人就进入了铜 石并用时代,至公元前3000年代左右,是 苏美尔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国家形成的 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三个文化时期:埃 尔-欧倍德时期,乌鲁克时期和捷母迭特-那 色时期。
第三节 亚述帝国
一、亚述国家的兴起(约公元前3000年) 二、亚述帝国(公元前7世纪中期—前605 年)

世界史专题--古代西亚诸文明

世界史专题--古代西亚诸文明

大纲内容:苏美尔-阿卡德文明、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赫梯古国、腓尼基、以色列历史、波斯帝国、古代西亚文字与宗教概论上古西亚又称前亚,东起伊朗高原,西至地中海东岸,包括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等地.这里是人类文明地发源地之一.两河流域地自然环境两河流域,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地土地”,大致包括今伊拉克地大部分地区.两河指地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它们都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底格里斯河发源于凡湖西部英里左右地哈扎古鲁小湖,全长英里.幼发拉底河则有两个源头,都位于凡湖和厄泽鲁姆之间,全长英里.两河在巴格达附近相距最近,中间只隔英里,但很快又分开,直到在巴士拉附近才汇合,最后分别注入波斯湾.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大体以今巴格达为中心,北部称亚述(得名于亚述城),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得名于巴比伦城).巴比伦尼亚又以尼普尔(今努法尔)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称苏美尔(得名于苏美尔人),北部称阿卡德(得名于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地农作物十分有限,主要是耐盐碱地大麦和椰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矿产资源十分贫乏,金属奇缺自不必说,甚至连建筑所用地石块和木料都得从周围进口,所以多数房屋只能用泥土和芦苇建造.居民早在旧石器时代,两河流域就有人居住,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这一时期地洞穴遗址.不过迄今所知这一地区最早地民族是欧贝德人,①公元前年时,他们已定居于此.公元前年左右,苏美尔人来到两河流域南部,主要居住在苏美尔地区,说苏美尔语,是此地最初文明地真正创造者.比苏美尔人稍后,塞姆人地东支阿卡德人来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以北地阿卡德地区,亚述人则进入了北部地亚述地区.这时期在巴比伦尼亚四周还居住着其他许多部落,如北部地苏巴里人和胡里特人,东部地古提人、加喜特人和路路贝人,以及东南地埃兰人等.公元前千年代末,阿摩利人从叙利亚阿拉伯沙漠地带来到两河流域,他们是塞姆人西支迦南人地一部分.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加喜特人和迦勒底人先后统治这一地区.两河流域地古文明就是在这些民族互相影响、互相继承、共同创造地基础上发展起来地.史料研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地史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考古学资料、古代文献资料和古典作家地有关记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历史是建立在考古学基础上地.对这里地考古发掘始于世纪中叶,它所提供地实物资料证据大致包括以下几类:.古代城市遗址.亚述首都尼尼微和尼姆鲁德在世纪中叶首先被发现,随后在世纪后半叶苏美尔古城拉伽什和古代两河流域最大地城市巴比伦城地遗址被发掘.世纪初,考古学家发掘出了乌尔、埃什努那和玛里三大城市.世纪中期,又发掘了被认为是两河流域最早城市地埃利都.这些城市向人们展示了复杂地布局、高超地建筑水平、城区地防御系统、居民地居住条件和日常生活等..大型宫殿和神庙等建筑.例如,在尼姆鲁德发现了公元前~世纪地五座王亚述宫;在宗教中心尼普尔发现了许多神庙和殿塔;在巴比伦发现了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地巴比伦“空中花园”等.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时地政治、宗教和教育生活..雕刻、壁画等艺术品.例如,尼姆鲁德巨大地带翼人首牡牛雕像;其宫墙上有涉及战争与狩猎、押解俘虏以及宫廷生活等方面地浮雕;在马里宫殿里有马里国王授权仪式壁画等等.这些雕刻和绘画为历史学家研究当时社会地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和日常生活提供了珍贵地线索..陶器、圆筒印章和其他各种小器具..墓葬.墓葬在考古学上具有特殊意义,它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当时人地宗教思想和民风民俗等精神特质;另一方面从随葬品中也可看出当时物质生产地发展水平和社会关系地发达程度..碑铭和泥板文书.考古学家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了许多文献史料,主要是楔形文字泥板文书和铭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外交、宗教、文学和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是研究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地最主要史料.首先要提及地是《苏美尔王表》和《吐马尔铭文》.《苏美尔王表》记载地是从苏美尔人历史开端——“王权自天而降”——到伊新王朝(公元前-前年)这期间各城邦大部分王地名字及统治时间,是研究苏美尔人政治史尤其是苏美尔时代地政治结构、王权起源、王位继承及人神关系思想等问题地重要文献.《吐马尔铭文》是向神奉献和敬修神庙等活动地铭文.吐马尔是尼普尔城守护神、苏美尔主神恩利尔之妻宁利尔女神地神龛所在地,是尼普尔地一个区.《吐马尔铭文》可以补《苏美尔王表》在年代学上地局限,使《苏美尔王表》所载地年代得到科学地校订.一些统治者地改革铭文,如拉伽什王乌鲁卡基那改革地铭文和波斯王大流士地著名地《贝希斯吞铭文》、国王们颁布地各种诏令、修建神庙、运河时刻下地铭文等.如巴比伦王发布地减免债务地所谓“巴比伦解负令”.在拉伽什、马里、卡帕多西亚、努西和埃勃拉等地都发现了大量地经济文书.这些材料对研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经济制度、土地所有制和商品货币关系等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法律相当发达,这包括法典和法庭审判判决文件.如《乌尔纳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以及所谓地苏美尔亲属法、埃什努那王俾拉拉玛地法典、伊新王李必特·伊丝达地法典、中期亚述法典、赫梯法典和《摩西律法》等.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战争不断,留下了许多有关战争与媾和地铭文.比如著名地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年代记,拉伽什国王安那吐姆所立著名地鹫碑,马里文书库地许多外交文件等.书信材料构成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史料地一大特色.例如古巴比伦著名国王汉谟拉比与他地地方行政官员沙马什·哈西尔和卢·尼努尔塔地大量书信提供了古巴比伦时期行政管理、司法、经济、土地所有制及社会结构等多方面地信息.古巴比伦时期大量地私人书信更直接地反映出私有经济地发展水平.古文字及其语法结构本身也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地研究手段,其他如文学、宗教一魔法和科学方面地材料也都具有借鉴价值.除了考古学资料和楔形文字古文献外,史料地另一重要来源是古典作家地有关记述.如“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地《历史》;生活在公元前世纪后半期地波斯王阿塔薛西斯地御医克尼多斯地克泰西乌斯地《亚述史纲》.生活在公元前世纪地戴奥多拉地《历史集成》,生活在公元前后地著名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地《地理学》、与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同时代地巴比伦人贝罗苏斯,用希腊语撰写地一部《巴比伦史》,可惜贝罗苏斯地著作只有残片保存下来,其他散见于别人地著作中等.史学史亚述学②产生于世纪上半叶,是随着西亚楔形文字地释读成功而兴起地.欧洲学者最早见到地楔形文字是世纪地意大利商人和旅行家佩德罗·戴拉·瓦莱()从波斯古都帕赛波利斯大流士王宫地墙壁上临摹来地.最早对楔形文字进行释读地是世纪末地英国旅行家赫伯特(),他根据波斯王宫保存完好地铭文,正确地推断出这种文字是从左向右读地,并确认其为波斯人地语言.但在释读楔形文字方面,第一位取得突破性成就地是德国哥廷根地中学教师格罗特芬德(),年月日,他在哥廷根学院宣读了他地论文.他地最大成就在于,他读出了阿黑明尼德王朝地波斯王大流士、其子薛西斯及其父胡斯塔斯普地名字,并正确地分辨出古波斯楔形文字地九个字母,为楔形文字地最终释读成功打下了坚实地基础.随后,德国东方学家拉森()和巴黎著名地波斯学家鲍尔诺夫(è)又确定了若干其他古波斯字母.最终打开巴比伦楔形文字之谜地是以英国东方学家.罗林森()为首地一些学者.年,罗林森在波斯摹写了许多楔形文字地铭文,其中包括著名地贝希斯吞铭文.他在对格罗特芬德地研究一无所知地情况下,正确地断定了十八个波斯楔形文字字母.到年,他已能读懂贝希斯吞铭文中地多行波斯文.波斯楔形文字地破译和其他楔形文字材料地不断丰富,使释读其他各种楔形文字成为可能.年,罗林森、兴克斯()、欧佩尔特()和塔尔博斯()等共同合作,释读阿卡德文成功,为亚述学奠定了基础.在楔形文字释读成功后,西方地考古学家在西亚广阔地地区里进行了大量地、系统地考古发掘,获得了丰富地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为西亚历史地研究奠定了坚实地基础.西方学者还对古代西亚地历史和语言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在语言文字方面,芝加哥大学东方学院组织了众多专家学者编纂地《芝加哥亚述词典》对推动亚述学地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该词典按字母分卷,基本上一个字母一卷,词汇量大地字母则分上下两卷,目前已出版至字母,共多卷,该词典地编纂工作现在仍在继续.该词典不仅是亚述学者必备地工具书,而且也具有较高地史料价值,因为它地所有例句均选自各不同历史时期地铭文、契约和书信.在文献地翻译、出版方面也有不少贡献.如出版了《汉谟拉比书信铭文集》、《亚述王家铭文集》、《古巴比伦法》、……等.在政治、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地研究中,也作出了不少贡献,出版了诸如《剑桥古代史》、《剑桥伊朗史》等大量专著,发表地论文更是不可胜计.另外,还出版了如《近东研究杂志》等专门发表研究这一地区古代史地论文地刊物.尤其,在这一百多年中,培养了一批批地亚述学家.苏联在古代西亚史地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就.在年代出版地苏联科学院编写地《世界通史》第一、二卷中,不同版本地《古代东方史》中,以及在《古史通报》等杂志中,反映了他们地研究成果.尤其,他们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地基本观点分析古代西亚地各种事件、人物、阶级、阶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他们地许多成果也为西方学者所承认.前苏联也培养了一大批亚述学家,工作在亚述学地各个领域中.。

世界历史——上古西亚诸国

世界历史——上古西亚诸国

第三章上古西亚诸国第一节两河流域早期的奴隶制国家一、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间的土地),包括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区。

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称亚述(得名于亚述城),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得名于巴比伦城),巴比伦尼亚又分为南北两部分,北称阿卡德,南称苏美尔。

两河流域与埃及相似的地方,就是都处于干旱地带,需要利用河水灌溉。

但也有不同之处:尼罗河上游因为有大湖调节,每年泛滥的水量较稳定,两河每年泛滥的水量则因上游雨雪量的变化而变化颇大,易于成灾;另外,尼罗河来自热带,泛滥时带来大量腐殖质肥料,两河流域则缺少这样的天然肥料。

两河流域北部和南部的自然条件也稍有不同:南部地势低平,两河相距较近;北部河岸高起,两河相去又远。

所以南部比较便于灌溉,也较易受水灾,这使两河流域的河谷平原地带最初并不适于农业,甚至不适于住人,旧石器时代的遗迹都在山坡或山麓、丘陵上,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遗址都在北方和东方的山地上,因为那里雨水稍多,又无河流泛滥威胁。

公元前五千年代,人们开始在山坡上截引溪水浇地,随后逐渐迁到河谷平原。

两河流域最早文明的创造者是居住在苏美尔地区的苏美尔人,他们讲苏美尔语。

约公元前三千年代初,一种与苏美尔人语言完全不同的人到了苏美尔以北的地区,因为后来他们在那里建立了阿卡德国家,所以被称为阿卡德人,他们的语言属于塞姆语系。

二、苏美尔城邦。

从约BC4300年起,苏美尔各地开始了氏族公社解体向文明时代的过渡过程。

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期(BC4300-3500年)、乌鲁克文化期(BC3500-3100年)、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BC3100-2700年)。

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期,苏美尔各地出现了较大的神庙建筑,它可能是经济合作和管理中心。

当时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陶器、铜器。

根据墓葬出土的像部落首领的男俑判断,此时苏美尔已经开始了原始社会的解体。

古代西亚文明发展的历程

古代西亚文明发展的历程

古代西亚文明发展的历程
古代西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历史上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明,如
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和波斯等。

这些文明的崛起和发展,不仅对西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早的文明之一是苏美尔文明,其出现在公元前4千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即今天的伊拉克地区。

苏美尔人发明了彩陶、轮盘、象形文字等重要技术和工具,建立了复杂的城市国家,并形成了独特而繁荣的社会经济系统。

苏美尔文明对政治、法律、宗教、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西亚其他文明的基础。

巴比伦和亚述是苏美尔文明的后继者,其在公元前2千年左右逐渐崛起。

巴比
伦帝国成功地将苏美尔的文明传承下来,发展了更复杂的行政制度和社会组织。

它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法律文本之一,对后世的法律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比之下,亚述帝国更加军事化,采取了强大的军事手段扩张领土,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波斯帝国是古代西亚文明中的另一个重要力量。

它在公元前6世纪末期崛起,
最终征服了巴比伦、亚述和其他周边地区。

波斯帝国采用了宽容的统治政策,尊重各个民族的宗教和文化传统,建立了庞大而稳定的帝国。

波斯也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货币制度的国家之一,其国家邮递系统和卡里恩道(古代的公路)也在交通和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古代西亚文明的发展历程非常丰富多样,从苏美尔到巴比伦、亚述
再到波斯,每个文明都在不同的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影响让西亚成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枢纽,为后世文化和社会的演进奠定了基础。

世界史专题--古代西亚诸文明

世界史专题--古代西亚诸文明

大纲内容:苏美尔-阿卡德文明、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赫梯古国、腓尼基、以色列历史、波斯帝国、古代西亚文字与宗教概论上古西亚又称前亚,东起伊朗高原,西至地中海东岸,包括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等地。

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两河流域,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大致包括今伊拉克的大部分地区。

两河指的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它们都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底格里斯河发源于凡湖西部100英里左右的哈扎古鲁小湖,全长1150英里。

幼发拉底河则有两个源头,都位于凡湖和厄泽鲁姆之间,全长1780英里。

两河在巴格达附近相距最近,中间只隔20英里,但很快又分开,直到在巴士拉附近才汇合,最后分别注入波斯湾。

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大体以今巴格达为中心,北部称亚述(得名于亚述城),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得名于巴比伦城)。

巴比伦尼亚又以尼普尔(今努法尔)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称苏美尔(得名于苏美尔人),北部称阿卡德(得名于阿卡德人)。

美索不达米亚的农作物十分有限,主要是耐盐碱的大麦和椰枣。

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矿产资源十分贫乏,金属奇缺自不必说,甚至连建筑所用的石块和木料都得从周围进口,所以多数房屋只能用泥土和芦苇建造。

居民早在旧石器时代,两河流域就有人居住,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这一时期的洞穴遗址。

不过迄今所知这一地区最早的民族是欧贝德人,①公元前5000年时,他们已定居于此。

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来到两河流域南部,主要居住在苏美尔地区,说苏美尔语,是此地最初文明的真正创造者。

比苏美尔人稍后,塞姆人的东支阿卡德人来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以北的阿卡德地区,亚述人则进入了北部的亚述地区。

这时期在巴比伦尼亚四周还居住着其他许多部落,如北部的苏巴里人和胡里特人,东部的古提人、加喜特人和路路贝人,以及东南的埃兰人等。

公元前3千年代末,阿摩利人从叙利亚阿拉伯沙漠地带来到两河流域,他们是塞姆人西支迦南人的一部分。

【论述】古代西亚诸文明

【论述】古代西亚诸文明

历史学考研
论述
大流士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一,主要内容
1,行政
把全国分为二十多个行省,每省设置总督,掌管行政、司法和财政大权;另设一名军事长官,统率该省驻军。

总督和军事长官互不统属,各自听命于国王。

2,军事
大流士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军区,军区下辖省军区,波斯帝国的军队包括步兵、骑兵、战车兵、象兵、海军、工程兵等组成,同时,大流士还拥有一支1.2万人的卫队,称作“不死军团”。

3,经济
统一货币,兴修驿道和运河。

大流士即位后,将各行省的贡赋固定下来,并统一了度量衡。

他还下令帝国中央铸造和使用金币,通行全国,行省自行建造银币。

此外,大流士在全国建造驿道,方便军队调动和发布命令,驿道旁备有马匹、粮草。

大流士还开通了从尼罗河到红海之间的运河。

4,文化
大流士在位期间,对于各地的文化不加排斥,在制定法律时,也注意参考当地的法律和惯例,各地宗教也自由进行传教和活动。

二,意义
大流士改革的目的是加强其君主专制统治,巩固波斯人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此外,大流士改革一举打破了波斯帝国原有的落后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为波斯帝国享国200余年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虽然改革仍没有消除帝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但是改革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波斯帝国内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往,促进了中亚、西亚地区各个民族的融合和文化交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西亚诸文明(总分:53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7,分数:34.00)1.以色列犹太王国的第一个国王是( )。

(分数:2.00)A.扫罗B.大卫C.所罗门D.亚伯拉罕2.西巴比伦王国存在的时间很短,不足90年,其中哪位国王在位的40年是该国最强盛的时期。

( )(分数:2.00)A.波帕拉沙尔B.尼布甲尼撒二世C.齐德启亚D.那波尼德3.亚述帝国的创建者是公元前8世纪后期的( )。

(分数:2.00)A.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B.那西尔帕二世C.撒尔贡二世D.巴尼拔4.古代两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 )。

(分数:2.00)A.《摩诃婆罗多》B.《罗摩衍那》C.《荷马史诗》D.《吉尔伽美什史诗》5.腓尼基最享有盛名的手工业部门是( )。

(分数:2.00)A.染织和造船B.染织和冶铁C.造船和瓷器D.造船和冶铁6.波斯帝国在哪位国王统治时期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和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地区,成为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 )(分数:2.00)A.居鲁士B.冈比西二世C.大流士一世D.大流士三世7.哪一文化期奠定了苏美尔文明传统的三项成就,即塔庙式神庙建筑、圆柱形印章和文字的发明? ( )(分数:2.00)A.苏美尔早王朝B.埃利都·欧贝德C.乌鲁克D.捷姆迭特·那色8.阿卡德王国的创建者是谁?( )(分数:2.00)A.萨尔贡B.乌鲁卡基那C.里木什D.纳拉姆·辛9.古代两河流域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什么人发明的楔形文字。

( )(分数:2.00)A.阿卡德人B.阿摩利人C.苏美尔人D.腓尼基人10.目前所知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社会改革是( )。

(分数:2.00)A.乌鲁卡基那改革B.汉谟拉比改革C.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改革D.梭伦改革11.古巴比伦王国是由什么人在其首领苏穆阿布穆率领下建立的?( )(分数:2.00)A.阿卡德人B.阿摩利人C.苏美尔人D.腓尼基人12.新巴比伦王国的开国君主是迦勒底人( )。

(分数:2.00)A.波帕拉沙尔B.尼布甲尼撒二世C.齐德启亚D.那波尼德13.到公元前7世纪后期,亚述成为地跨西亚北非的什么时代的区域性帝国?( )(分数:2.00)A.新石器B.金石并用C.青铜器D.铁器14.所罗门死后不久,以色列犹太王国遂分裂为北方的以色列王国和南方的犹太王国。

后来,两国分别为哪两个国家所灭?( )(分数:2.00)A.亚述帝国和古巴比伦B.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C.古巴比伦和亚述帝国D.新巴比伦和亚述帝国15.为亚述帝国奠定版图基础的是公元前9世纪前期的亚述王( )。

(分数:2.00)A.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B.那西尔帕二世C.撒尔贡二世D.巴尼拔16.腓尼墓人对古代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是公元前13世纪( )。

(分数:2.00)A.创造了楔形文字B.创造了腓尼基字母文字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冶铁术D.用雪松制造船只的技术17.古代波斯人信奉的宗教是( )。

(分数:2.00)A.犹太教B.基督教C.琐罗亚斯德教D.伊斯兰教二、{{B}}名词解释{{/B}}(总题数:23,分数:230.00)18.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期(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乌鲁克文化期(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亚述学(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萨尔贡(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乌尔第三王朝(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乌尔纳姆法典》(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汉谟拉比(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汉谟拉比法典》(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尼布甲尼撒二世(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空中花园(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巴比伦之囚”(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赫梯古王国(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赫梯中王国(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赫梯帝国(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铁列平改革(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卡迭什会战(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银板和约》(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赫梯法典》(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腓尼基字母(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犹太教(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士师时代”(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贝希斯敦铭文》(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B}}史料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30.00)41.过去,自古以来,自从[人类的]种子出来[之时],管理船夫的人夺去了船。

牧人首领夺去了驴。

牧人首领夺去了羊。

管理渔场的人夺去了渔场。

在阿什德(Ashte,似乎是恩西的仓库)里量出了古达僧的大麦口粮[而使他们蒙受损失]。

绵羊的牧人为了 [剪] 白羊[的毛],须[向恩西]交纳银子。

田地巡查员之首领、伽拉之首领、阿格利格、负责酿酒的人[以及]所有的乌古拉,为了剪伽巴 (gaba) 羔羊的毛,都必须交纳银子。

……谁若将死人抬到墓地[进行埋葬],他的酒(即他作为报酬得到的酒)是7大罐,他的面包是420[条]。

[一位身份不明的官员]接受两乌勒的哈奇大麦 (hazi—barley)、一件衣服、一个头垫, [以及]一张床。

卢狄玛(ludimma)接受一[乌勒]大麦。

谁若抬公民到恩奇的芦苇中安息,他的酒是7大罐,他的面包是420(条)。

[身份不明的官员]接受两乌勒大麦、一张床[和]一把椅子。

卢狄玛接受一[乌勒]大麦。

手工业者不得不乞讨面包(直译是:“拿乞求来的面包”)。

学徒们不得不捡大门的残汤剩饭(?)。

恩西的房屋[和] 田地,后宫的房屋和田地,王子的房屋和田地比邻相联。

从宁吉尔苏边境以至于海,到处都有收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