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中数学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1-经典通用宝藏文档

高中数学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1-经典通用宝藏文档

函数模型的运用实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数学1(必修),3.2.2 函数模型的运用实例的第一课时。

经过对例3,例4的教学让先生学习领会利用已知的函数模型解决成绩和建立确定的函数模型解决理论成绩,进而掌握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理论成绩的普通步骤。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根据图象和表格提供的有关信息和数据,发掘隐含条件,建立函数模型;2.领会分段函数模型的理论运用,规范分段函数的标准方式;3.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已知函数类型的函数模型;4.学会验证数学模型与理论情况能否吻合的方法及运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5.会利用建立的函数模型解决理论成绩,掌握求解函数运用题的普通步骤;6.培养先生浏览理解、分析成绩、数形结合、抽象概括、数据处理、数学建模等数学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过实例分析,巩固练习,结合多媒体教学,培养先生读图的能力;2.经过实例使先生感受函数的广泛运用,领会建立函数模型解决理论成绩的普通过程;3.浸透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经过切身感受数学建模的过程,让先生体验数学在理论生活中的运用,领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验数学在解决理论成绩中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味与动力,加强学好数学的认识。

2.培养先生的应意图识、创新认识和勇于探求、勤于考虑的精神,优化先生的理性思想和求真务虚的科学态度。

三、教材分析本课时共有2个例题,其中例3是根据图形信息建立确定的函数模型解决理论成绩;例4 是利用已知的确定的函数模型解决理论成绩,并验证求解出的数学模型与理论情况的吻合程度及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分别在汽车和人口成绩这两种不同运用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建立函数模型来解决理论成绩.教学重点1.根据图形信息建立函数模型解决理论成绩.2.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函数模型并运用.3.将理论成绩转化为数学成绩的过程。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导学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导学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3.2.2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使用说明及预习指导】1. 认真阅读教材106101-P ,再思考完成课本第P104的练习题;2. 限时40分钟,规范完成探究案,适当总结。

【重点难点】重点:选择适当的函数模型解决问题;难点:建立确定性函数模型和拟合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1.能选择适当的函数模型解决问题;2.通过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的学习,熟悉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总结规律,提炼解题步骤。

探 究 案 探究一 给出函数模型的问题例1 某电子公司生产一种电子仪器的固定成本为20 000元,每生产一台仪器需增加投入100元,已知总收益满足函数R(x)=⎩⎪⎨⎪⎧400x -12x 2,0≤x ≤400,80 000,x>400.其中x 是仪器的月产量.(1)将利润f(x)表示为月产量x 的函数;(2)当月产量为何值时,公司所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元?(总收益=总成本+利润)思考题1 (1)某厂日产手套总成本y(元)与手套日产量x(副)的关系式为y =5x +4 000,而手套出厂价格为每副10元,则该厂为了不亏本,日产手套至少为( ) A .200副 B .400副 C .600副D .800副(2)加工爆米花时,爆开且不糊的粒数占加工总粒数的百分比称为“可食用率”,在特定条件下,可食用率p 与加工时间t(单位:分钟)满足函数关系p =at 2+bt +c(a ,b ,c 是常数),如图记录了三次实验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实验数据,可以得到最佳加工时间为 ( )A .3.50分钟B .3.75分钟C .4.00分钟D .4.25分钟探究二 根据条件建立函数模型例2 某市原来民用电价为0.52 元/kwh.换装分时电表后,峰时段(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的电价为0.55 元/kwh ,谷时段(晚上九点到次日早上八点)的电价为0.35 元/kwh.对于一个平均每月用电量为200 kwh 的家庭,要使节省的电费不少于原来电费的10%,则这个家庭每月在峰时段的平均用电量至多为多少kwh?思考题2 为了预防甲流感,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释放过程中,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毫克)与时间t(小时)成正比;药物释放完毕后,y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y=(116)t -a (a 为常数),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从药物释放开始,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毫克)与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②据测定,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降低到0.25毫克以下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药物释放开始,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小时后,学生才能回到教室.探究三 已知图象或表格的应用问题例3 甲,乙两人连续6年对某县农村甲鱼养殖业的规模(产量)进行调查,提供了两个方面的信息如图所示.甲调查表明:每个甲鱼池平均出产量从第一年1万只甲鱼上升到第6年2万只. 乙调查表明:甲鱼池个数由第一年30个减少到第6年10个,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说明: (1)第2年甲鱼池的个数及全县出产甲鱼总数;(2)到第6年这个县的甲鱼养殖业的规模比第一年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说明理由. (3)哪一年的规模最大?说明理由.思考题 3 医学上为研究传染病传播中病毒细胞的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将病毒细胞注入一只小白鼠体内进行实验,经检验,病毒细胞的总数与天数的数据记录如下表:已知该种病毒细胞在小白鼠体内的个数超过10的时候,小白鼠将会死亡,如注射某种药物,可杀死其体内该病毒细胞的98%.(1)为了使小白鼠在实验过程中不死亡,第一次最迟应在何时注射该种药物?(2)第二次最迟应在何时注射该种药物,才能维持小白鼠的生命?(答案精确到天,已知lg2=0.301 0) 小结:。

【数学】2010-2011学年同步精品学案(人教A版必修1):第3章 函数的应用 §31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新

【数学】2010-2011学年同步精品学案(人教A版必修1):第3章 函数的应用 §31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新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意义,理解它们的增长差异性.2.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函数图象及数据表格,对几种常见增长类型的函数的增长状况进行比较,初步体会它们的增长差异性;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自学导引函数性质y=a x(a>1)y=log a x(a>1)y=x n(n>0) 在(0,+∞)上的增减性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图象的变化随x的增大逐渐变“陡”随x的增大逐渐趋于稳定随n值而不同xan(1)对于指数函数y=a x和幂函数y=x n(n>0)在区间(0,+∞)上,无论n比a大多少,尽管在x的一定范围内,a x会小于x n,但由于y=a x的增长快于y=x n的增长,因此总存在一个x0,当x>x0时,就会有a x>x n.(2)对于对数函数y=log a x(a>1)和幂函数y=x n(n>0),在区间(0,+∞)上,尽管在x的一定范围内,log a x可能会大于x n,但由于y=log a x的增长慢于y=x n的增长,因此总存在一个x0,当x>x0时,就会有log a x<x n.一、一次函数模型例1为了发展电信事业方便用户,电信公司对移动电话采用不同的收费方式,其中所使用的“便民卡”与“如意卡”在某市范围内每月(30天)的通话时间x(分)与通话费y(元)的关系如图所示.(1)分别求出通话费y1,y2与通话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请帮助用户计算,在一个月内使用哪种卡便宜.解(1)由图象可设y1=k1x+29,y2=k2x,把点B(30,35),C(30,15)分别代入y1,y2得k 1=15,k 2=12.∴y 1=15+29,y 2=12x .(2)令y 1=y 2,即15x +29=12x ,则x =9623.当x =9623时,y 1=y 2,两种卡收费一致;当x <9623时,y 1>y 2,即如意卡便宜;当x >9623时,y 1<y 2,即便民卡便宜.点评 由图象给出的函数关系的应用问题,要先确定函数类型,然后,通过待定系数法列方程求解.变式迁移1 商店出售茶壶和茶杯,茶壶每个定价20元,茶杯每个定价5元,该店推出两种优惠办法:(1)买一个茶壶赠送一个茶杯;(2)按总价的92%付款.顾客只能任选其一.某顾客需购茶壶4个,茶杯若干个(不少于4个),若购买茶杯数为x 个,付款数为y (元),试分别建立两种优惠办法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讨论两种办法哪一种更省钱.解 由优惠办法(1)可得函数关系式为 y 1=20×4+(x -4)×5=5x +60 (x ≥4); 由优惠办法(2)得:y 2=4×20×0.92+x ×5×0.92=4.6x +73.6 (x ≥4) 当购买34只茶杯时,两办法付款相同; 当4≤x <34时,y 1<y 2,优惠办法(1)省钱; 当x >34时,y 1>y 2,优惠办法(2)省钱.二、指数函数模型例2 某化工厂生产一种溶液,按市场要求,杂质含量不能超过0.1%,若初时含杂质2%,每过滤一次可使杂质含量减少13,问至少应过滤几次才能使产品达到市场要求?(已知:lg 2=0.301 0,lg 3=0.477 1)分析 每次过滤杂质含量降为原来的23,过滤n 次后杂质含量为2100·⎝⎛⎭⎫23n,结合按市场要求杂质含量不能超过0.1%,即可建立数学模型.解 依题意,得2100·⎝⎛⎭⎫23n ≤11 000,即⎝⎛⎭⎫23n ≤120.则n (lg2-lg3)≤-(1+lg2),故n ≥1+lg2lg3-lg2≈7.4,考虑到n ∈N ,即至少要过滤8次才能达到市场要求.点评 一般地,形如y =a x(a >0且a ≠1)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而在生产、生活实际中,以函数y =b ·a x +k 作为模型的应用问题很常见,称这类函数为指数函数模型.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为模型的实际应用问题通常与增长率、衰减率有关,在现实生活和科学技术领域,诸如人口普查中的人口增长、细胞分裂次数的推算、考古中根据碳-14的衰减推算年代以及药物在人体内残留时间的推算等问题都属于这一模型.变式迁移2 2004年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数为13亿,如果从2004年开始按1%的人口年增长率来控制人口增长,那么,大约经过多少年我国人口数达到18亿?解 设大约经过n 年,我国人口由2004年的13亿增加到18亿,则13×(1+1%)n =18.∴1.01n=1813,即n =log 1.011813=lg1813lg1.01=lg18-lg13lg1.01≈1.255 3-1.113 90.004 3=32.883 7≈33(年)即从2004年开始,大约经过33年,我国人口总数可达18亿.三、对数函数模型的应用例3 燕子每年秋天都要从北方飞向南方过冬,研究燕子的科学家发现,两岁燕子的飞行速度可以表示为函数v =5log 2Q10,单位是m/s ,其中Q 表示燕子的耗氧量.(1)计算:燕子静止时的耗氧量是多少个单位?(2)当一只燕子的耗氧量是80个单位时,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分析 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①已知飞行速度是耗氧量的函数;②第(1)问知v ,求Q ;第(2)问知Q ,求v .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给变量赋值.解 (1)由题知,当燕子静止时,它的速度v =0,代入题给公式可得:0=5log 2Q10,解得Q =10.即燕子静止时的耗氧量是10个单位. (2)将耗氧量Q =80代入题给公式得:v =5log 28010=5log 28=15 (m/s).即当一只燕子的耗氧量是80个单位时, 它的飞行速度为15 m/s.点评 直接以对数函数为模型的应用问题不是很多.此类问题一般是先给出对数函数模型,利用对数运算性质求解.变式迁移3 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条件下,火箭的最大速度v (m/s)和燃料的质量M (kg)、火箭(除燃料外)的质量m (kg)的关系v =2 000ln ⎝⎛⎭⎫1+M m .当燃料质量是火箭质量的多少倍时,火箭的最大速度可达12 km/s?解 由12 000=2 000ln⎝⎛⎭⎫1+M m ,即6=ln ⎝⎛⎭⎫1+M m , 1+M m =e 6,利用计算器算得Mm≈402.即当燃料质量约是火箭质量的402倍时,火箭的最大速度可达12 km/s.1.根据实际问题提供的两个变量的数量关系可构建和选择正确的函数模型.同时,要注意利用函数图象的直观性,来确定适合题意的函数模型.2.常见的函数模型及增长特点(1)直线y =kx +b (k >0)模型,其增长特点是直线上升; (2)对数y =log a x (a >1)模型,其增长缓慢; (3)指数y =a x (a >1)模型,其增长迅速.一、选择题1.在我国大西北,某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每年平均比上年增长10.4%,专家预测经过x 年可能增长到原来的y 倍,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大致为( )答案 D2.能使不等式log 2 x <x 2<2x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0,+∞)B .(2,+∞)C .(-∞,2)D .(0,2)∪(4,+∞) 答案 D3.下列函数中随x 的增大而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 .y =1100e xB .y =100ln xC .y =x 100D .y =100·2x 答案 A4.已知镭每经过100年衰变后剩留质量是原来质量的95.76%,设质量为1的镭经过x 年后剩留质量为y ,则x 与y 之间的关系为( )A .y =0.957 6xB .y =0.957 6x100C .y =1-0.042 4x 100D .y =⎝⎛⎭⎫0.957 6100x答案 B5.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15分钟分裂一次(由一个分裂成两个),这种细菌由1个繁殖成4 096个需经过( )A .12小时B .4小时C .3小时D .2小时 答案 C解析 设共分裂了x 次,则有2x =4 096, ∴2x =212,又∵每次为15分钟,∴共15×12=180分钟,即3个小时. 二、填空题6.国家规定的个人稿酬纳税办法是:不超过800元不纳税,超过800元不超过4 000元的按超过800元的14%纳税,超过4 000元的按全部稿酬的11%纳税,某人出版了一本书,共纳税420元,他的稿费为________元.答案 3 800解析 ∵3 000×14%=420元, 所以他的稿费应为3 800元.7.某工厂一年中十二月份的产量是一月份的a 倍,那么该工厂这一年中的月平均增长率是________.答案11a-1解析设这一年中月平均增长率为x,1月份的产量为M,则M(1+x)11=a·M,∴x=11a-1.8其中x,呈幂函数型变化的变量是______.答案y3y2y1三、解答题9.某公司预投资100万元,有两种投资可供选择:一种是年利率10%,按单利计算,5年后收回本金和利息;另一种是年利率9%,按每年复利一次计算,5年后收回本金和利息.哪一种投资更有利?这种投资比另一种投资5年可多得利息多少元?(结果精确到0.01万元) 分析这是一个单利和复利所获得收益多少的比较问题.可先按单利和复利计算5年后的本息和分别是多少,再通过比较作答.解本金100万元,年利率10%,按单利计算,5年后的本息和是100×(1+10%×5)=150(万元).本金100万元,年利率9%,按每年复利一次计算,5年后的本息和是100×(1+9%)5=153.86(万元).由此可见,按年利率9%每年复利一次计算的比年利率10%单利计算的更有利,5年后多得利息3.86万元.10.某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随身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如果超过规定的质量,则需购买行李票,行李费用y(元)是行李质量x(kg)的一次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数据,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问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是多少?分析 因为所求函数关系是一次函数,所以可先设出解析式,再通过图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免费携带,即y 的值为0,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应是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解 (1)设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由图象可知,当x=60时,y=6;当x=80时,y=10.∴⎩⎨⎧=+=+1080660b k b k 解得k=51,b=-6.∴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51x-6 (x ≥30).(2)根据题意,当y=0时,x=30.∴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为30 kg.。

人教a版必修1学案: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含答案)

人教a版必修1学案: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含答案)

3.2.2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自主学习1.掌握几种初等函数的应用.2.理解用拟合函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了解应用实例的三个方面和数学建模的步骤.1.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临实际问题,自己建立函数模型的步骤:(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5)________;(6)______________.对点讲练已知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例1】 某公司生产一种电子仪器的固定成本为20 000元,每生产一台仪器需增加投入100元,已知总收益满足函数:R (x )=⎩⎪⎨⎪⎧400x -12x 2 (0≤x ≤400)80 000 (x >400).其中x 是仪器的月产量.(1)将利润表示为月产量的函数f (x );(2)当月产量为何值时,公司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元?(总收益=总成本+利润)变式迁移1 为了预防流感,某学校对教室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释放过程中,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 (毫克)与时间t (小时)成正比;药物释放完毕后,y 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y =(116)t -a (a 为常数)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从药物释放开始,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 (毫克)与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据测定,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降低到0.25毫克以下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药物释放开始,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小时后,学生才能回到教室.自建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例2】某公司每年需购买某种元件8 000个用于组装生产,每年分n次等量进货,每进一次货(不分进货量大小)费用500元,为了持续生产,需有每次进货的一半库存备用,每件每年库存费2元,问分几次进货可使得每年购买和贮存总费用最低?变式迁移2 某工厂拟建一座平面图为矩形且面积为200 m2的三级污水处理池(平面图如图所示),由于地形限制,长、宽都不能超过16 m,如果池外周壁建造单价为每米400元,中间墙建造单价为每米248元,池底建造单价为每平方米80元(池壁的厚度忽略不计,且池无盖).(1)写出总造价y(元)与污水处理池长x(m)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其定义域.(2)求污水处理池的长和宽各为多少时,污水处理池的总造价最低?并求出最低总造价.函数模型的选择【例3】某工厂今年1月、2月、3月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分别是1万件、1.2万件、1.3万件,为了估测以后每个月的产量,以这三个月的产品数量为依据,用一个函数模拟该产品的月产量y与月份x的关系,模拟函数可以选用二次函数或函数y=ab x+c(其中a,b,c为常数,a≠0),已知4月份该产品的产量为1.37万件,请问用以上哪个函数作为模拟函数较好,并说明理由.变式迁移3 某地西红柿从2月1日起开始上市,通过市场调查,得到西红柿种植成本Q (单位:元/102kg)(1)Q 与上市时间t 的变化关系;Q =at +b ,Q =at 2+bt +c ,Q =a ·b t ,Q =a ·log b t ;(2)利用你选取的函数,求西红柿种植成本最低时的上市天数及最低种植成本.1.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1)设:合理、恰当地设出变量;(2)写:根据题意,抽象概括数量关系,并能用数学语言表示,得到数学问题; (3)算:对所得数学问题进行分析、运算、求解;(4)答:将数学问题的解还原到实际生活问题中,给出最终的答案. 2.在中学阶段,用函数拟合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是: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现准备用下列函数中的一个近似地表示这些数满足的规律,其中最接近的一个是( )A .V =log 2tB .V =log 12t C .V =t 2-12D .V =2t -22.计算机成本不断降低,若每隔3年计算机价格降低13,则现在价格为8 100元的计算机,9年后的价格可降为( )A .2 400元B .900元C .300元D .3 600元3. 一个高为H ,盛水量为V 0的水瓶的轴截面如图所示,现以均匀速度往水瓶中灌水,直到灌满为止,如果水深h 时水的体积为V ,则函数V =f (h )的图象大致是( )4.某种电热水器的水箱盛满水是200升,加热到一定温度可浴用.浴用时,已知每分钟放水34升,在放水的同时注水,t分钟注水2t2升,当水箱内水量达到最小值时,放水自动停止.现假定每人洗浴用水65升,则该热水器一次至多可供几人洗澡() A.3人B.4人C.5人D.6人二、填空题5.60年国庆,举国欢腾,某旅游胜地的客流量急速增加.某家客运公司为招揽游客,推出了客运定票的优惠政策:如果行程不超过100 km,票价是0.4元/km;如果超过100 km,则超过100 km的部分按0.3元/km定价.则客运票价y元与行程公里x km之间的函数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右图表示一位骑自行车和一位骑摩托车者在相距为80 km的两城镇间旅行的函数图象,由图可知:骑自行车者用6 h(含途中休息的1 h),骑摩托车者用了2 h.有人根据这个函数图象,提出了关于这两个旅行者的如下信息:①骑自行车者比骑摩托车者早出发3 h,晚到1 h;②骑自行车者是变速运动,骑摩托车者是匀速运动;③骑摩托车者在出发1.5 h后追上骑自行车者.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7.某产品的总成本y(万元)与产量x(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3 000+20x-0.1x2(0<x<240,x∈N*),若每台产品的售价为25万元,则生产者不赔本时(销售收入不小于总成本)的最低产量是多少.8.某厂生产某种零件,每个零件的成本为40元,出厂单价定为60元.该厂为鼓励销售商订购,决定当一次订购量超过100个时,凡多订购一个,订购的全部零件的出厂单价就降低0.02元,但实际出厂单价不能低于51元.(1)当一次订购量为多少时,零件的实际出厂单价恰降为51元?(2)设一次订购量为x个,零件的实际出厂单价为P元,写出函数P=f(x)的表达式;(3)当销售商一次订购500个零件时,该厂获得的利润是多少元?如果订购1 000个,利润又是多少元?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答案自学导引1.(1)利用给定的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建立确定性的函数模型解决问题 (3)建立拟合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2.(1)收集数据 (2)描点 (3)选择函数模型 (4)求函数模型 (5)检验 (6)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对点讲练【例1】 解 (1)设每月产量为x 台,则总成本为20 000+100x ,从而f (x )=⎩⎪⎨⎪⎧-12x 2+300x -20 000 (0≤x ≤400)60 000-100x (x >400).(2)当0≤x ≤400时,f (x )=-12(x -300)2+25 000,∴当x =300时,有最大值25 000;当x >400时,f (x )=60 000-100x 是减函数, f (x )<60 000-100×400<25 000. ∴当x =300时,f (x )取最大值.∴每月生产300台仪器时,利润最大, 最大利润为25 000元.变式迁移1 (1) y =⎩⎨⎧10t , 0≤t ≤110,⎝⎛⎭⎫116t -110, t >110(2)0.6解析 (1)设y =kt (k ≠0),由图象知y =kt 过点(0.1,1),则1=k ×0.1,k =10, ∴y =10t (0≤t ≤0.1);由y =⎝⎛⎭⎫116t -a过点(0.1,1)得1=⎝⎛⎭⎫1160.1-a , a =0.1,∴y =⎝⎛⎭⎫116t -0.1(t >0.1).∴y =⎩⎨⎧10t , 0≤t ≤110,⎝⎛⎭⎫116t -110,t >110.(2)由⎝⎛⎭⎫116t -0.1≤0.25=14,得t ≥0.6, 故至少需经过0.6小时.【例2】 解 设每年购买和贮存元件总费用为y 元,其中购买成本费为固定投入, 设为c 元,则y =500n +2×8 000n ×12+c=500n +8 000n +c =500(n +16n )+c=500(n -4n )2+4 000+c ,当且仅当n =4n,即n =4时,y 取得最小值且y min =4 000+c .所以分4次进货可使得每年购买和贮存元件总费用最低.变式迁移2 解 (1)设污水处理池的长为x m ,则宽为200xm ,总造价为y .∴y =400(2x +2×200x )+248×200x ×2+80×200=800(x +324x )+16 000.∵⎩⎪⎨⎪⎧0<x ≤160<200x≤16,∴12.5≤x ≤16.故其定义域为[12.5,16].(2)先讨论y =800(x +324x)+16 000在[12.5,16]上的单调性.设x 1,x 2∈[12.5,16]且x 1<x 2,则y 1-y 2=800[(x 1-x 2)+324(1x 1-1x 2)]=800(x 1-x 2)(1-324x 1x 2).∵x 1,x 2∈[12.5,16],x 1<x 2, ∴x 1·x 2<162<324.∴1-324x 1x 2<0,x 1-x 2<0.∴y 1-y 2>0.∴此函数在[12.5,16]上单调递减. ∴当x =16时,y min =45 000(元),此时,宽为20016m =12.5 m.∴当池长为16 m ,宽为12.5 m 时, 总造价最低为45 000元.【例3】 解 设f (x )=px 2+qx +r (p ≠0),则有 ⎩⎪⎨⎪⎧f (1)=p +q +r =1,f (2)=4p +2q +r =1.2,f (3)=9p +3q +r =1.3.解得p =-0.05,q =0.35,r =0.7. ∴f (x )=-0.05x 2+0.35x +0.7,∴f (4)=-0.05×42+0.35×4+0.7=1.3. 设g (x )=ab x +c (a ≠0),则有 ⎩⎪⎨⎪⎧g (1)=ab +c =1,g (2)=ab 2+c =1.2,g (3)=ab 3+c =1.3.解得a =-0.8,b =0.5,c =1.4. ∴g (x )=-0.8×0.5x +1.4,∴g (4)=-0.8×0.54+1.4=1.35.经比较可知,用g (x )=-0.8×0.5x +1.4作为模拟函数较好. 变式迁移3 解 (1)由表中数据知,当时间t 变化时,种植成本并不是单调的, 故只能选取Q =at 2+bt +c .即⎩⎪⎨⎪⎧150=a ×502+b ×50+c 108=a ×1102+b ×110+c 150=a ×2502+b ×250+c, 解得Q =1200t 2-32t +4252. (2)Q =1200(t -150)2+4252-2252=1200(t -150)2+100, ∴当t =150天时,西红柿的种植成本最低,为100元/102 kg. 课时作业 1.C 2.A3.D [考察相同的Δh 内ΔV 的大小比较.] 4.B [设最多用t 分钟,则水箱内水量y =200+2t 2-34t ,当t =172时,y 有最小值,此时共放水34×172=289(升),可供4人洗澡.]5.y =⎩⎪⎨⎪⎧0.4x ,0<x ≤100,40+0.3(x -100),x >1006.①②解析 ③错,骑摩托车者出发1.5 h 时走了60 km ,而从图中可看出骑自行车者走的距离大于60 km.7.解 由题意得⎩⎪⎨⎪⎧3 000+20x -0.1x 2≤25x 0<x <240解得150≤x <240,x ∈N *∴生产者不赔本时的最低产量是150台.8.解 (1)设每个零件的实际出厂价恰好降为51元时,一次订购量为x 0个,则x 0=100+60-510.02=550(个).∴当一次订购量为550个时,每个零件的实际出厂价恰好降为51元. (2)当0<x ≤100时,P =60; 当100<x <550时,P =60-0.02(x -100)=62-0.02x ; 当x ≥550时,P =51.∴P =f (x )=⎩⎪⎨⎪⎧60, 0<x ≤100,62-0.02x , 100<x <550,51, x ≥550(x ∈N +).(3)设销售商一次订购量为x 个时,工厂获得的利润为S 元,则 S =(P -40)x =⎩⎪⎨⎪⎧20x , 0<x ≤100,22x -0.02x 2, 100<x <550,11x , x ≥550(x ∈N +)当x =500时,S =22×500-0.02×5002=6 000(元);当x =1 000时,S =11×1 000=11 000(元).∴当销售商一次订购500个零件时,该厂获得的利润是6 000元;如果一次订购1 000个零件时,利润是11 000元.。

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的应用第2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

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的应用第2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

第二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第一课时整体设计教学分析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不同的变化规律需要用不同的函数模型来描述.本节的教学目标是认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与对数增长的不同,应用函数模型解决简单问题.课本对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认识及应用,都是通过实例来实现的.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自现实生活,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是有用的.三维目标1.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函数图象及数据表格,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增长差异.2.恰当运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式、表格、图象)并借助信息技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与对数增长的不同.教学难点:应用函数模型解决简单问题.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作者:林大华导入新课思路1.(事例导入)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0.01 cm,一块砖的厚度大约为10 cm,请同学们计算将一张纸对折n次的厚度和n块砖的厚度,列出函数关系式,并计算n=20时它们的厚度.你的直觉与结果一致吗?解:纸对折n次的厚度:f(n)=0.01·2n(cm),n块砖的厚度:g(n)=10n(cm),f(20)≈105 m,g(20)=2 m.也许同学们感到意外,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这些问题会有更深的了解.思路2.(直接导入)请同学们回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本节我们将通过实例比较它们的增长差异.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①如果张红购买了每千克1元的蔬菜x千克,需要支付y元,把y表示为x的函数.②正方形的边长为x,面积为y,把y表示为x的函数.③某保护区有1单位面积的湿地,由于保护区的努力,使湿地面积每年以5%的增长率增长,经过x年后湿地的面积为y,把y表示为x的函数.④分别用表格、图象表示上述函数.,⑤指出它们属于哪种函数模型.⑥讨论它们的单调性.⑦比较它们的增长差异.⑧另外还有哪种函数模型与对数函数相关.活动:先让学生动手做题后再回答,经教师提示、点拨,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回答不准确的学生提示引导考虑问题的思路.①总价等于单价与数量的积.②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③由特殊到一般,先求出经过1年、2年… ④列表画出函数图象.⑤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函数模型.⑥结合函数表格与图象讨论它们的单调性. ⑦让学生自己比较并体会.⑧其他与对数函数有关的函数模型. 讨论结果:①y =x .②y =x 2.③y =(1+5%)x.图1 图2 图3⑤它们分别属于:y =kx +b (直线型),y =ax 2+bx +c (a ≠0,抛物线型),y =ka x+b (指数型).⑥从表格和图象得出它们都为增函数.⑦在不同区间增长速度不同,随着x 的增大y =(1+5%)x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会远远大于另外两个函数.⑧另外还有与对数函数有关的函数模型,形如y =log a x +b ,我们把它叫做对数型函数. 应用示例例1假设你有一笔资金用于投资,现有三种投资方案供你选择,这三种方案的回报如下: 方案一:每天回报40元;方案二:第一天回报1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报10元; 方案三:第一天回报0.4元,以后每天的回报比前一天翻一番. 请问,你会选择哪种投资方案?活动:学生先思考或讨论,再回答.教师根据实际,可以提示引导:我们可以先建立三种投资方案所对应的函数模型,再通过比较它们的增长情况,为选择投资方案提供依据.解:设第x 天所得回报是y 元,则方案一可以用函数y =40(x ∈N *)进行描述;方案二可以用函数y =10x (x ∈N *)进行描述;方案三可以用函数y =0.4×2x -1(x ∈N *)进行描述.三个模型中,第一个是常数函数,后两个都是递增函数模型.要对三个方案做出选择,就要对它的增长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先用计算机计算一下三种所得回报的增长情况.图4由表和图4可知,方案一的函数是常数函数,方案二、方案三的函数都是增函数,但方案二与方案三的函数的增长情况很不相同.可以看到,尽管方案一、方案二在第1天所得回报分别是方案三的100倍和25倍,但它们的增长量固定不变,而方案三是“指数增长”,其“增长量”是成倍增加的,从第7天开始,方案三比其他两方案增长得快得多,这种增长速度是方案一、方案二无法企及的.从每天所得回报看,在第1~3天,方案一最多;在第4天,方案一和方案二一样多,方案三最少;在第5~8天,方案二最多;第9天开始,方案三比其他两个方案所得回报多得多,到第30天,所得回报已超过2亿元.天,应选择方案二;投资11天(含11天)以上,则应选择方案三.针对上例可以思考下面问题:①选择哪种方案是依据一天的回报数还是累积回报数. ②课本把两种回报数都列表给出的意义何在? ③由此得出怎样的结论.答案:①选择哪种方案依据的是累积回报数. ②让我们体会每天回报数的增长变化.③上述例子只是一种假想情况,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不同的函数增长模型,其增长变化存在很大差异.图5根据图中两函数图象的交点所对应的横坐标为250,元时,由图象可知,y1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值大于+50=200,∴x=375;在销售利润达到10万元时,按销售利润进行奖励,且奖金y(单位:万元)随着利润x(单位:万元)的增加而增加,但奖金总数不超过5万元,同时奖金不超过利润的25%.现有三个奖励模型:y=0.25x,y=log7x+1,y=1.002x,其中哪个模型能符合公司的要求?活动:学生先思考或讨论,再回答.教师根据实际,可以提示引导:某个奖励模型符合公司要求,就是依据这个模型进行奖励时,奖金总数不超过5万元,同时奖金不超过利润的25%,由于公司总的利润目标为1 000万元,所以人员销售利润一般不会超过公司总的利润.于是只需在区间[10,1 000]上,检验三个模型是否符合公司要求即可.不妨先作出函数图象,通过观察函数的图象,得到初步结论,再通过具体计算,确认结果.解: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作出函数y=0.25x,y=log7x+1,y=1.002x的图象(图6).图6观察函数的图象,在区间[10,1 000]上,模型y =0.25x ,y =1.002x的图象都有一部分在直线y =5的上方,只有模型y =log 7x +1的图象始终在y =5的下方,这说明只有按模型y =log 7x +1进行奖励时才符合公司的要求.下面通过计算确认上述判断.首先计算哪个模型的奖金总数不超过5万.对于模型y =0.25x ,它在区间[10,1 000]上递增,而且当x =20时,y =5,因此,当x >20时,y >5,所以该模型不符合要求;对于模型y =1.002x,由函数图象,并利用计算器,可知在区间(805,806)内有一个点x 0满足1.002x 0=5,由于它在区间[10,1 000]上递增,因此当x >x 0时,y >5,所以该模型也不符合要求;对于模型y =log 7x +1,它在区间[10,1 000]上递增,而且当x =1 000时,y =log 71 000+1≈4.55<5,所以它符合奖金总数不超过5万元的要求.再计算按模型y =log 7x +1奖励时,奖金是否不超过利润的25%,即当x ∈[10,1 000]时,是否有y x=log 7x +1x≤0.25成立.令f (x )=log 7x +1-0.25x ,x ∈[10,1 000].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作出函数f (x )的图象(图7),由函数图象可知它是递减的,因此图7f (x )<f (10)≈-0.316 7<0,即log 7x +1<0.25x .所以当x ∈[10,1 000]时,log 7x +1x<0.25.说明按模型y =log 7x +1奖励,奖金不超过利润的25%. 变式训练市场营销人员对过去几年某商品的价格及销售数量的关系做数据分析发现有如下规律:该商品的价格每上涨x %(x >0),销售数量就减少kx %(其中k 为正实数).目前,该商品定价为a 元,统计其销售数量为b 个.(1)当k =12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就能使销售的总金额达到最大?(2)在适当的涨价过程中,求使销售总金额不断增加....时k 的取值范围. 解:依题意,价格上涨x %后,销售总金额为y =a (1+x %)·b (1-kx %)=ab10 000[-kx 2+100(1-k )x +10 000].(1)取k =12,y =ab 10 000(-12x 2+50x +10 000),所以x =50,即商品价格上涨50%,y 最大为98ab .(2)因为y =ab10 000[-kx 2+100(1-k )x +10 000],此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 =501-kk,在适当涨价过程后,销售总金额不断增加,即要求此函数当自变量x 在{x |x >0}的一个子集内增大时,y 也增大.所以501-k k>0,解得0<k <1.点评: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列函数解析式建立函数模型,然后借助不等式进行讨论.光线通过一块玻璃,其强度要损失10%,把几块这样的玻璃重叠起来,设光线原来的强度为k ,通过x 块玻璃以后强度为y .(1)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通过多少块玻璃以后,光线强度减弱到原来的13以下.(lg3≈0.477 1)解:(1)光线经过1块玻璃后强度为(1-10%)k =0.9k ;光线经过2块玻璃后强度为(1-10%)·0.9k =0.92k ;光线经过3块玻璃后强度为(1-10%)·0.92k =0.93k ;光线经过x 块玻璃后强度为0.9xk .∴y =0.9x k (x ∈N *).(2)由题意:0.9x k <k 3.∴0.9x<13.两边取对数,x lg0.9<lg 13.∵lg0.9<0,∴x >lg 13lg0.9.∵lg 13lg0.9=lg31-2lg3≈10.4,∴x min =11. ∴通过11块玻璃以后,光线强度减弱到原来的13以下.拓展提升某池塘中野生水葫芦的面积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8所示).假设其关系为指数函数,并给出下列说法:①此指数函数的底数为2;②在第5个月时,野生水葫芦的面积就会超过30 m 2;③野生水葫芦从4 m 2蔓延到12 m 2只需1.5个月;④设野生水葫芦蔓延到2 m 2、3 m 2、6 m 2所需的时间分别为t 1、t 2、t 3,则有t 1+t 2=t 3; ⑤野生水葫芦在第1到第3个月之间蔓延的平均速度等于在第2到第4个月之间蔓延的平均速度.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图8解:①说法正确. ∵关系为指数函数,∴可设y =a x (a >0且a ≠1).∴由图知2=a 1. ∴a =2,即底数为2.②∵25=32>30,∴说法正确. ③∵指数函数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说法不正确.④t1=1,t2=log23,t3=log26,∴说法正确.⑤∵指数函数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说法不正确.课堂小结活动:学生先思考或讨论,再回答.教师提示、点拨,及时评价.引导方法: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来总结.答案:(1)建立函数模型;(2)利用函数图象性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业课本习题3.2A组1、2.设计感想本节设计由学生熟悉的素材入手,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由此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本中两个例题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函数模型的应用,而且体会到它们之间的差异;我们补充的例题与之相映生辉,其难度适中,是各地高考模拟经常选用的素材.其中拓展提升中的问题紧贴本节主题,很好地体现了指数函数的性质特点,是不可多得的素材.。

高中数学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河北地区专用

高中数学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河北地区专用
3)应当选取何种函数模型来描述变量的关系?
4)“总收入最高”的数学含义如何理解?
根据老师的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进行解答,然后交流、进行评析.(AB)
[略解:]
设客房日租金每间提高2 元,则每天客房出租数为300-10 ,由 >0,且300-10 >0得:0< <30
设客房租金总上收入 元,则有:
比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望.
可引导学生运用方程的思想解答“鸡兔同笼”问题.
二、结合实例,探求新知
1. 例1.某列火车众北京西站开往石家庄,全程277km,火车出发10min开出13km后,以120km/h匀速行驶.试写出火车行驶的总路程S与匀速行驶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式,并求火车离开北京2h内行驶的路程.
1)本例所涉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何种函数模型来描述?
2)本例涉及到几个函数模型?
3)如何理解“更省钱?”;
4)写出具体的解答过程.
在学生自主思考,相互讨论完成本例题解答之后,老师小结:通过以上两例,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模拟现实的一种模型,它把实际问题中某些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关系抽象出来,并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这一过程称为建模,是解应用题的关键。数学模型可采用各种形式,如方程(组),函数解析式,图形与网络等.
=(20+2 )(-10 )
=-20( -10)2+8000(0< <30)
由二次函数性质可知当 =10时, =8000.
所以当每间客房日租金提高到20+10×2=40元时,客户租金总收入最高,为每天8000元.
3. 课堂练习2要建一个容积为8m3,深为2m的长方体无盖水池,如果池底和池壁的造价每平方米分别为120元和80元,试求应当怎样设计,才能使水池总造价最低?并求此最低造价.

高中数学教材必修一《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教案

高中数学教材必修一《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教案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一些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感知并体会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利用函数图象、解析式等有关知识正确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个人的能力,构建数学模型,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函数模型的选取与求解。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已知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例1、一辆汽车在某段路程中的行驶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求略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并说明所求面积的实际含义;(2)假设这辆车的里程表在汽车行驶这段路程前的读数为2004 km,试建立行驶这段路程时汽车里程表读数s km与时间t h的函数解析式,并作出相应的图象。

解:(1)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0×1 + 80×1 + 90×1 + 75×1 +65×1 = 360,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汽车在这5小时内行驶的路程为360km。

(2)根据上图,有502004,0180(1)2054,1290(2)2134,2375(3)2224,3465(4)2299,45t tt ts t tt tt t+≤<⎧⎪-+≤<⎪⎪=-+≤<⎨⎪-+≤<⎪-+≤≤⎪⎩,这个函数的图象如右图所示。

h VH 小结:由函数图象,可以形象直观地研究推断函数关系,可以定性地研究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势,是近年来常见的应用题的一种题型,其出发点是函数的图象,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数形结合。

练习1:向高为H 的水瓶中注水,注满为止,如果注水量V 与水深h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右图所示,那么水瓶的形状是( )(A) (B) (C) (D)练习2:某蔬菜基地种植西红柿,由历年市场行情得知,从二月一日起的300天内,西红柿市场售价与上市时间的关系用图一的一条折线表示;西红柿的种植成本与上市时间的关系用图二的抛物线段表示。

人教A版必修一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人教A版必修一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类型一:难题,需要55的接受能力以及13 min时间,老师能否及时在学生一直达到 所需接受能力的状态下讲授完这个难题?. 思路点拨:利用所给函数关系式解决有关问题
规律方法:本题是常数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混合在一起的分段函数,自变量的取值 不同函数解析式可能不一样,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另外,函数的最值也是通过先求每一段 的最值,然后再作比较而求得. 变式训练1-1:某工厂今年1月、2月、3月生产某产品分别为1万件、1.2万件、1.3万件.为 了估测以后每个月的产量,以这三个月的产品数量为依据,用一个函数模拟该产品的月产 量y与月份数x的关系,模拟函数可以选用二次函数或指数型函数,已知4月份该产品的产 量为1.37万件,请问用以上哪个函数作为模拟函数较好,并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首先根据表中数据作出散点图,然后通过观 察图象判断问题所适用的函数模型.
这样,我们得到一个函数模型:y=2.2+1.8x.作出函数图象如图(乙),可以发现,这 个函数模型与已知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这说明它能较好地反映积雪深度与灌溉面积的关 系. (3)由y=2.2+1.8×25,求得y=47.2,即当积雪深度为25 cm时,可以灌溉土地47.2公顷. 规律方法:对于此类实际应用问题,关键是建立适当的函数关系式,再解决数学问题 ,最后验证并结合问题的实际意义作出回答,这个过程就是先拟合函数再利用函数解题. 函数拟合与预测的一般步骤是:
类型二:自建函数模型解应用题 【例2】 某市原来民用电价为0.52元/kW·h.换装分时电表后,峰时段(早上八点到晚上 九点)的电价为0.55元/kW·h,谷时段(晚上九点到次日早上八点)的电价为0.35元 /kW·h.对于一个平均每月用电量为200 kW·h的家庭,要使节省的电费不少于原来电费的 10%,则这个家庭每月在峰时段的平均用电量至多为多少kW·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2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Ⅰ)
一、学习目标:
1. 初步体会应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体会运用函数思想处理现实生活中和社会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实用价值.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运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变为数学模型. 三、 教学设想 (一)问题衔接
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其图像是一条____线,当________时,一次函数在 上为增函数,当_______时, 一次函数在 上为减函数
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 其图像是一条________线,当______时,函数有最小值为___________,当______时,函数有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二)结合实例,探求新知
例1 一辆汽车在某段路程中的行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72.3102 p ) (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并说明所求面积的实际含义;
(2)假设这辆汽车的里程表在汽车行驶这段路程前的读数为2004 km ,试建立汽车行驶这段路程时汽车里程表读数s km 与时间t h 的函数解析式,并作出相应的图象
探索:
本例所涉及的数学模型是确定的,需要利用问题中的数据及其蕴含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此例分段函数模型刻画实际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条块图象的独立性思考问题,把握函数模型的特征.
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懂得图象是函数对应关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老师提示:路程S 和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即函数的定义域),注意t 的实际意义.
例2一家报刊推销员从报社买进报纸的价格是每份0.20元,卖出的价格是每份0.30元,卖不完的还可以以每份0.08元的价格退回报社.在一个月(以30天计算)有20天每天可卖出400份,其余10天只能卖250份,但每天从报社买进报纸的份数都相同,问应该从报社买多少份才能使每月所获得的利润最大?并计算每月最多能赚多少钱?
引导学生探索过程如下:
1)本例涉及到哪些数量关系?
2)应如何选取变量,其取值范围又如何? 3)应当选取何种函数模型来描述变量的关系? 4)“所获得的利润最大”的数学含义如何理解?
例3 某桶装水经营部每天的房租、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为200元,每桶水的
进价是5元,销售单价与日均销售量的关系如表所示:
请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分析,这个经营部怎样定价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课堂练习1 某农家旅游公司有客房300间,每间日房租为20元,每天都客满.公司欲提高档次,并提高租金,如果每间客房日增加2元,客房出租数就会减少10间.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旅社将房间租金提高到多少时,每天客房的租金总收入最高?
课堂练习2 要建一个容积为8m3,深为2m的长方体无盖水池,如果池底和池壁的造价每平方米分别为120元和80元,试求应当怎样设计,才能使水池总造价最低?并求此最低造价.
(三)归纳整理,发展思维.网
归纳一般的应用题的求解方法步骤:
1)合理迭取变量,建立实际问题中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
函数模型问题:
2)运用所学知识研究函数问题得到函数问题的解答;
3)将函数问题的解翻译或解释成实际问题的解;
4)在将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中,能画图的要画图,可借助于图形的直观性,研究两变量间的联系.抽象出数学模型时,注意实际问题对变量范围的限制.
(四)布置作业
作业:教材P107习题3.2(A组)第3 、4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