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过程
三叉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治疗PPT精选课件

治疗 Treatment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通过显微 外科手术解除颅内微血管对三叉神 经的压迫解除疼痛,由于能完整保 留神经功能而为目前治疗原发性三 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
手术适用征:诊断明确,无手术禁忌。
Treatment
22
手术体位
Treatment
23
减压方法
Treatment
该病以40岁以上中老年多见,男女发病率 大致相等。
3
三叉神经痛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其病因主要有桥小脑角、桥脑和小脑外侧的肿瘤,如最多 见胆脂瘤、听神经瘤、脑膜瘤以及三叉神经鞘瘤等,少见的有 动脉瘤、炎症等。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4
三叉神经痛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病因不确定,目前认为与微血管压迫有关, 但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尚可能包括下列原因: 如病毒感染、先天性颅底畸形、多发性硬化、 神经脱髓鞘病、颅底蛛网膜粘连增厚等。
5
Pathophysiology
三叉神经痛的发生机理
神经短路学说 神经冲动总和
1.神经短路学说 一方面神经受邻近血管的长期压迫,使得神经 的供血动脉硬化、闭塞,神经缺血,营养代谢 紊乱致神经髓鞘缺血坏死,脱落,神经纤维裸 露,轴索萎缩变性,继而神经纤维的动作电流 出现短路,导致电兴奋叠加,当叠加到一定程 度时即形成一种爆发式下传,引起疼痛发作。
6
三叉神经痛的发生机理
Pathophysiology
2.神经传导的总和现象
另一方面,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冲动传导 的特性之一是总和现象,既突触末梢传来的 一次冲动及其引起的递质释放的量,常不足 以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扩布性兴奋,因此此 时引起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达不到应有的临 界水平。如果由同一突触末梢连续传来一系 列冲动,或是许多突触前末梢连续传来以排 冲动,引起了较多的递质释放,各自产生的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就能总和起来,从而爆发 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扩布性兴奋。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手术配合

外科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安排在较大手术间施术。 术前准备充分 、 各仪器性能 良好 、 特殊物品准备 细 致到位 、 体位摆放安全准确及器械护士熟练有序的 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 的保证 。
参考文献 :
显微镜下操作 , 器械护士要耳听术者声音 , 眼观显 示器 , 医护 随时交 流而进 行准 确无误 的 主动传递 。 2. . 1开骨窗 4 传递气钻 、 乳突牵开器 、 小咬骨钳 。
钻 颅 时备 骨 蜡 用 于乳 突部 位 滋养 血 管 破 裂 出血 和 封闭乳 突小 房 。 硬脑 膜切 开后 递显微 器械 。 24 岩静脉处理 .2 .
张桂 英 , 坤 , 刘 刑建
( 保定市第一医院 , 河北 保定 0 10 ) 7 00
关键词 : 微血管减 压术 ; 显 三叉神经痛 ; 面肌痉挛 ; 手术配合
中 图分 类 号 : 6 62 R 1.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4 0 ( 00)O — 0 3 0 17 — 9 X 2 1 一 10 7 — 2
显 微 血 管 减压 术 通 过 显 微 手术 解 除颅 内微 血
素、 蜡 、 骨 明胶 海 绵 、 血 纱 布 、 脑 胶 、e o 止 耳 T f n棉 、 l 温盐 水等 。
管对颅神经 的压迫 , 从而解除患者痛苦 , 即在全麻 气管插 管下侧 卧位 , 于耳后发 迹 内 0 m作一切 .c 5 口, 常规进入颅腔后使用显微镜 和显微器械操作 , 在 责 任 血 管 和 神 经 根 部 之 间插 人 绝 缘 材 料 Tf n eo l
术 前 后 常 规不 需 置 尿 管 , 性 无 需 剃光 头 发 , 女 只需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手术配合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手术配合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而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常于40岁后起病,女性较多。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是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动为特点,无神经系统其他阳性体征的周围神经病[1]。
此病影响美观,病人往往会有自悲心理,严重影响病人身心健康。
对这两种疾病药物和局部神经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
我院自2009年年成功为16例病人施行了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后经过精心护理, 均获较好治疗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给大家共享。
1临床资料1.1病人共为16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4例,最人年龄72岁,最小年龄31岁,平均年龄53岁。
1.2适应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2麻醉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3用物准备3.1巡回护士用物准备。
3丄1器械准备:脑血肿清除器械,脑科专用显微器械。
3.1.2仪器准备:吸引器、双极电凝、单极电刀,脑科显微镜。
3.1.3 —般用物准备:软枕3个,约束带3根,小型头圈一个。
3.2器械护士用物准备:一次性骨蜡一片,明胶海绵一包,脑棉片若干(剪成梯形),20ml 注射器一副(打水垫分离头皮用)20x30手术巾一张去针芯静脉留置针一枚,10ml注射器一副抽吸8ml 盐水桶释10mg地塞米松备用,吸引管一根,双极电凝线及蹑子各一,电刀线一根,无菌显微镜套一个,20#、21#刀片各1片,0#、7#、1#丝线各1包,手术衣包大孔巾包各1个,各种型号灭菌手套若干,医用垫棉1片,硬脑膜修补材料1片。
4手术准备4.1术前准备:认真核对病人,留置尿管,开通静脉通道,配合麻醉师麻醉。
4.2手术体位,病人侧卧,患侧朝上,头部垫小型头圈固定头部。
要求头面部想健侧旋转10。
, 头像面倾,下颌距胸骨约两横指肩部用绷带想臀部牵连固定使头颈肩夹角大于90。
头的正中线应向下斜15。
使头顶部降低,可使颅神经充分暴露,腋下垫软枕以防臂丛神经损伤,紙尾部耻骨联合处垫小枕,膝关节处垫软枕,并妥善固定病人于手术床上以免患者向两侧倾斜,注意不要影响腹部换气卞肢自然分开小腿部垫以软枕,以约束带固定于床两侧,体位摆好后, 患者身上遮盖保暖并避免与金属接触以防灼伤,用眼膏涂盖双眼保护眼睛,耳朵塞上棉球并贴上贴胶以免消毒液烧伤耳部皮肤和流入耳内。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手术病例

七尺男儿当众落泪,只因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彻底”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例误以为牙痛,反复治疗未见效果张义民(化名)今年49岁,两年前出现左侧面部疼痛,尤其是进食后咀嚼时明显加重,一直认为是上火牙痛,没有特别处理,直到两个月后喝水都无法张口疼痛难忍,只好到西京医院口腔医院就诊,检查后并无异常,医生告诉他很可能是三叉神经痛,这样的病人比较多,最好到相关科室进行就诊。
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治疗该病比较强权威,在门诊医生告诉张义民,他的这种情况比较多见,不用过分担心,根据目前的治疗情况可以考虑两种治疗方案,一是采取药物进行控制,药物只是控制疼痛,不能延缓或者治愈疾病;二是进行外科手术,但是目前还未接受药物治疗可以暂时不用考虑。
门诊给张义民进行口服卡马西平以及芬必得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可以有效的控制疼痛,但是咀嚼食物以及喝凉水还会有隐隐的刺痛感,经过两年的药物治疗,药量从之前的每次一片,每天两次增加到每天三次,每次三片,但是疼痛无法控制,而且出现了不良反应头晕恶心而且每天无精打采,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生活。
但是因为惧怕手术,张义民一直没有考虑手术,他带着希望做过各种治疗,针灸、封闭等等都未见效果,因为实在无法忍受剧痛,让他才彻底下定决心通过手术来改变这一切。
详细咨询,终获“新生”经过详细咨询,张义民了解到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贾栋主任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比较擅长,于是带着之前的检查资料以及病例来到贾栋主任的门诊,贾主任详细了解病情后告诉张义民目前他的情况只能是选择手术,药物剂量已经达到最大剂量,而且已经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能再加量。
决定手术的张义民向主管医生江伟叙述病情因为疼痛几乎三四秒就抽痛一次,让他十分痛苦,几次落泪。
经过详细的检查,终于在入院后三天安排了手术,由贾栋主任亲自实施了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术后麻醉清醒后,张义民觉得自己的右侧面部已经没有了疼痛的感觉,但是自己还是不相信,于是让家人端来一杯凉开水小心的抿着水没什么感觉,于是大口的喝了一口还是没什么感觉……尝试了好几次,疼痛都没有再次出现。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频 治 疗后 复发 有 患 者术 前 经 M I 所 R 检查 排 除颅 内 占位 引 起
的 继 发性 疼 痛 . 术 前 断 层 薄 扫 MR 可 见 患侧 三 叉 神 经 与 8例 I 血 管关 系 密切 . 2例 未 见 明 显 异 常 血 管 。 另
患 者 可 考 虑 外 科 手 术 。 术 治 疗 目前 主 要 采 用 MV 手 D术 , 因其
手术 。
1 . 术方法 2手
手 术 在 全 身 麻 醉 下 进 行 ,侧 卧位 , af l M yi d三 e
点 头 架 固 定 , 侧 枕 下 乳 突 后 作 直 切 口( 后 发 际 内) 长 约 患 耳 , 6 m, 窗开 颅 , 径 约 3 m, 至横 窦 , 至 乙状 窦 边 缘 , c 骨 直 c 上 外 硬 膜 弧 形 切 开 , 手 术 显 微 镜 下 锐 性 打开 桥 池 侧翼 或 小 脑 延 髓 在
( %为 小 脑 上 动 脉 ’、 前 下 动 脉 1 %, 余 为 基 底 动 脉 、 8 0 ,脑 J 5 其 三
叉 动 脉 、 名 动 脉 )静 脉 性 压 迫 1 %左 右 【 国 内 大 宗 病 例 报 无 , 5 2 】 ,
脑上 动脉 , 例 为 基 底 动 脉 , 例 为 小 脑 前 下 动 脉 。 1 l 8例 中 3例 有 明显 压 迹 , 与 小 脑 上 动 脉 紧邻 , 形 成 压 迫 。 2例 未
手 术 关 键 在 于 寻找 和判 定 压 迫 神 经 的 责 任 血 管 . 底 解 彻 除 神 经 压 迫 。大 多 数 学 者认 为病 理改 变在 三又 神 经 R Z区 , E 故 仔 细探 查该 区域 非 常 重 要 。 据 文 献 报 道 , 大 多 数 患 者 术 绝 中均 能 发 现 三 叉 神 经 根 受 到 压 迫 .其 中 8 %是 动 脉 性 压 迫 2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麻醉处理

颅 内压升高。吸人麻醉药有脑保护作用 , 目前脑外科麻醉 为
主要药物之一 . 吸人麻醉药并用静脉麻醉药维持可显著降低
吸人麻醉药的 MA C。异氟醚、 芬太尼 、 依托咪酯 、 异丙 酚均可
增强维库溴胺 的效应 , 减少维 库溴胺 的用量 。 32 麻醉管理 . 麻醉处理是否恰 当对于颅 内压 的影响事实 上远较麻醉药的所谓脑保护作用更为重要 。 麻醉期 间患者兴 奋或发生躁动均可 引起颅 内压增高和脑氧代谢率增加 。 显然 不利 。 脑外科手术过程 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极 为重要 的工作 内容 。呼吸道阻塞时上腔静脉 因胸 内压 升高 而妨 碍 回心血 流, 导致脑血容 量增 加和颅 内压升高 : 通气 不 良而致 二氧化 碳蓄积和缺氧 . 对脑组织体积 和颅 内压的影响 比任何麻醉药 的影响都更为重要 。因此, 脑外科手 术过程中应特别注意Ⅱ 乎
效快 、 苏醒迅速而完全 , 良反应少等特点 , 不 异丙酚能降低 颅
内压 , 减少脑耗 氧量和脑血流量 , 术后恶心 、 吐少见 , 呕 但镇
痛作用 微弱 ; 芬太尼 是强效麻醉镇痛 药 , 镇痛效 力约为吗 其 啡 的 10倍 , 0 与异丙酚配合可增 强异丙酚的镇 痛 、 镇静作 用 ,
33 患 者体 位 . 显 微 血 管 减 压 术 治 疗 三 叉 神 经 痛 患 者 的体
本组患者手术 时间 10 10 n 平均 10 i, — 8mi. 1 5 mn 麻醉诱 导
过程中生命体征基 本保持平稳 ,术 中患者无 1 出现躁动 , 例
维普资讯
实 用 医 药 杂 志 20 0 7年 1 0月第 2 4卷 第 1 0期 Pa Me rcJ d& P am.o 2 .0 7 1 o1 h r V l 42 0 — 0N . 0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全程

三叉神经痛咨询网–国内最大的三叉神经痛咨询门户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全程脑神经进入或发出脑干处是中枢与无髓鞘外周神经的过渡区,最易受到损害。
当搏动性动脉横跨此处能引起髓鞘退行性变或增生,使相邻的神经纤维之间形成“短路”,出现神经疼痛、肌肉抽搐等临床症状。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指在手术显微镜下将位于三叉神经、面神经等脑神经根部走行异常、并对脑神经造成压迫的血管推移离开,解除血管对颅神经根部的压迫,从而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显微血管减压术目前主要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以及顽固性眩晕、耳鸣、神经原性高血压、痉挛性斜颈等疾病。
我过于上世纪引进此技术,治疗效果较好,但副作用很大。
改进后的手术方法在明显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同时,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但仍然有一定手术风险,特别是患者中中老年人占有较大比例,常患有心脑血管等基础病变,为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风险,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包括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排除继发病变,评价患者身体的健康状况,积极治疗伴发疾病。
术前检查:常规检查主要包括血、尿化验;血液生化、离子;血液病毒学检查;凝血情况检查;心电图;胸部X 光片;腹部B 超; 以及头颅CT 或MRI 等。
显微血管减压术前准备:术前一天,患侧耳后枕部局部剃发(上界至耳廓上缘水平,沿发迹向后5cm),洗澡,3.0 克蕃泻叶泡水后饮用,便于术前排净大便。
术日清晨禁饮食。
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术前要经正规治疗,将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以降低手术风险。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过程: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中患者毫无痛苦。
尿管在麻醉后留置。
手术切口在患侧耳后发际内,切口长5cm 左右,颅骨钻一直径2cm 小孔,在手术显微镜下找到病变脑神经,将压迫神经的异常血管攀游离后推移离开神经,同时放置特制棉片固定血管,以防血管攀复位。
手术操作时间约1 小时。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后治疗:手术结束后患者即可清醒,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1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配合

1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配合摘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受异常血管压迫所致。
主要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短暂性、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1]。
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手术配合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1967年Jenneta提出在手术显露三叉神经感觉根的桥脑人口处及压迫该根的扭曲血管、将二者分开,并在血管与神经之间垫入不吸收海绵片或涤纶片,或用涤纶、筋膜条吊开血管,以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2]。
2012年9月22日,我院对1例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进行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75岁。
因发作性左面部疼痛2年,加重并张口困难10天入院。
患者于2年前开始出现左面部的疼痛,表现为发作性,触及鼻部或碰到舌头时尤甚,近10天上症加重,伴张口困难,行头颅MRI示多发腔梗,病后患者神志清,无言语含糊,无肢体无力或麻木,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耳鸣耳聋,无肢体抽搐,无发热。
既往高血压3年,服用降压药治疗。
效果:术后病人恢复良好,面部疼痛完全缓解。
术后随访5个月,症状无复发。
2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右侧卧位,头架固定头颅,头颅尽量前屈。
采用左侧枕下乙状窦后直切口,上达横窦上3cm,下达枕下发际。
切开皮肤,皮下及肌肉组织,充分暴露左侧顶枕部,于左顶鳞处钻孔后咬开直径一约3cm×5cm骨窗,十字形切开硬脑膜,在显微镜下牵开小脑半球,剪开桥池蛛网膜,缓慢释放脑脊液后,显露小脑角区,探查三叉神经,仔细辨别并分离责任血管,游离出三叉神经,在微血管与三叉神经间垫入Teflon涤纶绵,把血管和神经分隔开,再用生物蛋白胶进行黏合,严密缝合硬脑膜。
置入三维钛网,塑形美观后,钛钉固定。
不置引流管,严密缝合皮肤。
3 手术配合3.1 术前访视术前访视病人时尽量减轻病人紧张情绪,使病人稳定,同时注意观察,询问病人的病变侧面,要与病例吻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叉神经为混合神经,是第5对脑神经,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主要支配脸部、口腔、鼻腔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并将头部的感觉讯息传送至大脑。
三叉神经由眼支、上颌、下颌支,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和咀嚼肌收缩。
三叉神经痛的原因
三叉神经痛是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
表现,骤发,骤停,疼痛呈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剧烈疼痛。
通常存在扳机点,如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会导致阵发性疼痛。
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目前认为三叉神经感觉根(Trigeminal sensory root,TSR)入脑桥区(Trigeminal root entry zone,REZ)受血管压迫是主要病因。
此外,多发性硬化、REZ区域的良恶性肿瘤、动静脉畸形、后颅凹畸形、局灶性脑梗塞、牙源性感染导致的颌骨骨髓炎等,也可导致三叉神经痛,均相对少见。
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前核磁检查显示血管压迫
近年来显微血管减压术是临床上治疗三叉神经痛采用最多的方法。
疗效可达90%以上,且复发率低。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的过程
1.麻醉满意患者取右侧侧卧位,于乳后方发际内画线,长约100px,常规消
毒铺巾.
2.沿画线切开头皮及枕肌,暴露出左侧乳突根部,乳头牵开器牵开软
组织,电凝止血,
3.颅钻钻孔,咬骨钳扩窗直径约50px,骨蜡封闭骨缘之血.尖刀切开硬脑膜,倒T形剪开硬脑膜,切口周围铺棉片。
4.架显微镜,进行镜下操作.
5.轻牵小脑,缓慢释放小脑延髓池脑脊液,待小脑塌陷后逐渐显露三叉神经,术中见岩静脉压迫三叉神经, 小心分离静脉并用垫棉垫离三叉神经,用垫棉将靠近三叉神经的小血管隔离神经。
使三叉神经压迫的血管都完全分离固定。
6.缝合硬脑膜,冲洗创面,放置人工硬脑膜,将骨渣放进骨孔处,耳脑胶固定,逐层缝合.
术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