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艳线下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教案新部编本)马艳华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学生解浮力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在解题时,常常有学生惊呼:“这道题不是和我们做的实验一样吗?”“这道中考题不是和我们提的实验方案一样吗?”浮力计算题在学生眼中不再是那么抽象、呆板和枯燥,而是与自己设计或讨论过的实验方案紧密相连的,学习的物理知识可以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是紧密相连的。
(3)测盐水的密度(利用已测出的石块的密度)。
作业或预习课ຫໍສະໝຸດ 后习题自我评价教学过程设计科学,内容适中,效果良好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有的教师评论说:“没想到像中学这样普通校的学生在课上表现出来的素质如此之高,完全可以和择优录取的重点中学的学生相比。”本校别的学科听课的教师感叹到:“没想到×××同学(学习差生)在物理课上表现得这么积极。如果我们课都上成这样,学生还会感到负担重吗?还会有学生厌学吗?”
共进行三组实验:
(1)测密度大于水的石块的密度;
(2)测密度小于水的蜡烛的密度;
(3)测盐水的密度(利用已测出的石块的密度)。
板书设计
一、基本概念
二、讨论、实验、验证
1.学生提出实验方案并讨论;
2.利用给定的器材进行分组实验,测出物质的密度;
( 1)测密度大于水的石块的密度;
(2)测密度小于水的蜡烛的密度;
有的教师除了教学大纲要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愿多做实验,认为耽误时间。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可以全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事实证明,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动手做实验,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散思维、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部编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课《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课《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自相矛盾》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5课,主要讲述了楚国的一个卖盾和矛的人夸大其词宣传自己的商品,结果被一个围观者问得哑口无言的故事。
文章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矛盾的逻辑错误,告诉我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要言行一致,不要言过其实。
课文以寓意深刻的故事为载体,引导学生体会哲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能够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但是,对于一些较难的词汇和句子,学生可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品质,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相关资料、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寓言故事?故事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然后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楚国卖盾和矛的人的故事,看看这个故事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2. 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朗读课文。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生字的发音和词义的理解。
朗读结束后,教师简要概括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教案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自相矛盾故事阅读与理解•第二课时:自相矛盾故事分析与讨论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故事中的自相矛盾现象。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
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15自相矛盾》。
2.精心准备故事相关的图片或幻灯片。
3.各种教学辅助工具和素材。
第一课时:自相矛盾故事阅读与理解教学内容1.引入:介绍自相矛盾的概念,并引入《15自相矛盾》的故事背景。
2.阅读:让学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3.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自相矛盾的表现形式,并提出相关问题。
活动安排1.朗读:请学生自愿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自相矛盾现象。
3.课堂展示:随机选择几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自相矛盾故事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1.回顾: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重点是自相矛盾现象。
2.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自相矛盾,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3.讨论:组织全班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和疑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安排1.小组活动:让学生按小组讨论故事中的逻辑矛盾点,并提出解决方法。
2.全班讨论:邀请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促进思维碰撞。
3.总结回顾:老师总结当天讨论内容,强调自相矛盾的智慧意义。
教学反思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自相矛盾的概念并掌握其表现形式。
同时,通过讨论和分析,培养他们逻辑思维和言辞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做到理性思辨,不被表面现象迷惑。
巧用部编教材,让学生爱上语文

巧用部编教材,让学生爱上语文发布时间:2022-11-19T18:21:27.89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0月4期作者:潘盈盈[导读] 小学语文教育部编教材从开始使用至今,争议不断;教材推广使用后,每年也在不断地修改,部编教材秉承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特点,按照“内容主题”和“语文要素”组织单元。
由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以及快乐读书吧五个主要板块组成。
教师要准确理解编者意图,正确把握各个板块的主要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本文是在结合这两年使用教材后的感受提出个人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在一定程度缓解新教材难度带来的困惑。
潘盈盈江苏省常州市金坛西城实验小学【摘要】小学语文教育部编教材从开始使用至今,争议不断;教材推广使用后,每年也在不断地修改,部编教材秉承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特点,按照“内容主题”和“语文要素”组织单元。
由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以及快乐读书吧五个主要板块组成。
教师要准确理解编者意图,正确把握各个板块的主要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本文是在结合这两年使用教材后的感受提出个人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在一定程度缓解新教材难度带来的困惑。
【关键词】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插图;融入生活;诵读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10-108-02小学语文教育部统编教材使用至今感觉新教材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难度无疑是加大的。
首先,课本的尺寸变大。
由原本的16开变成现在的A4大小,显然知识容量增加不少;其二,古诗文篇目的增加。
一年级上册的必背古诗词已达5首(这还没有算上每单元里的日积月累部分的名言名句),而旧版教材的需要学生背诵的古诗词大约也就两首,部编教材每册要求学生认识的字多达300以上,面对知识量丰富得多的部编教材,教师一味地抱怨学生难以跟上是不能改变现状,而且还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取。
吴艳教案新部编本 -

教学
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五个家居物品类的单词和词组:bike,clock,photo,water bottle,plant
2.能力目标
能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所学的五个家居物品类单词和词组以及句型there is„
3.情感态度目标
创设多种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体验成功。
设计意图与补充说明
Step1:Warm-up
1.Let’s do(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Ss;Go to the living room. Watch TV. Go to the study. Read a book.
复习旧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出本课主题:房间
Step2: Presentation
Group work
学生分组活动,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卧室图画,用句型there is…向组员描述自己理想中的卧室(鼓励大家通过写一写,说一说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Step5:Homework :
询问更多同学的家长或家人朋友的房间,并写一篇小短文
巩固复习整节课的重点。
T: It’s a clock /plant/water bottle/photo/ bike.
Ss:It’s a key.
Ss : Yes.
Ss :There is a living room/ study/ kitchen/ bathroom.
Ss read :
Hello,now let me tell you about my room.My room is really nice .There is a big bed and a small clock.They are pink.There is an end table(床头柜)next to the bed.And there is a green plant on i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5课《自相矛盾》教案(共计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5课《自相矛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自相矛盾》内容,理解故事情节;2.能够分析人物性格,掌握事物的主旨;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理解矛盾对话的含义,促进学生思维发展;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作合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面对矛盾,勇于解决问题的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的主旨,理解故事情节;2.理解矛盾对话的内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矛盾对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2.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故事《自相矛盾》教案、教学课件、课文音频、活动题材、板书内容准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内容,准备学习用具;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通过图片、故事背景等方式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内容1.听课文录音,理解故事内容;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疑问,合作解决问题;3.教师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跟读、理解含义;三、活动设计1.分组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2.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矛盾对话场景,提出问题、解决疑问;3.总结课文主旨,分享个人观点与感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通过课前知识点回顾、问题探究等方式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二、学习内容1.师生互动讨论,澄清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疑问;2.分析课文中的矛盾对话,引导学生理解矛盾的含义;3.鼓励学生开展互动讨论,思考如何解决矛盾问题;三、活动设计1.学生分组展开讨论,为课文中的人物设计新的对话内容;2.利用情景模拟,引导学生表演新设计的矛盾对话;3.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2.写下对本节课学到的矛盾对话认识与体会;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故事的主旨?是否能深入分析矛盾对话?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与解决问题?通过反思,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含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自相矛盾》的基本含义。
2.能够准确识别文章中的自相矛盾表达方式。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逻辑思维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自相矛盾》散文的主旨。
2.掌握文章中的自相矛盾表达方式。
难点1.掌握自相矛盾的定义及其应用。
2.对文章进行深度理解,抓住关键信息。
三、教学准备1.课文《自相矛盾》散文。
2.学生课本、练习册。
3.教学多媒体设备。
4.课堂互动环节准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理解自相矛盾1.通过导入引发学生思考,简要介绍自相矛盾的概念。
2.分段教学《自相矛盾》散文,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义。
3.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自相矛盾表达方式,并进行解读。
4.针对性提问,引导学生总结自相矛盾的特点。
第二课时:理解背后的含义1.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理解。
2.分组讨论:自相矛盾表达方式的重要性及应用场景。
3.分析散文的主旨,引导学生探讨自相矛盾背后的深层含义。
4.帮助学生总结文章的重点,并进行师生互动讨论。
五、课堂作业1.思考散文《自相矛盾》中自相矛盾的作用,写出个人理解。
2.课外阅读其他内容,并找出其中的自相矛盾表达方式。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自相矛盾这一修辞手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们也在课堂上展现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和互动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相矛盾,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精品教案--服务社会

第2课时服务社会知识目标1.知道服务社会的意义。
2.学会如何服务社会。
能力目标1.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服务社会。
2.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或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努力学习,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4.增强自己热爱劳动的意识和决心,提高劳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自己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敬业精神。
2.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3.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社会。
重点1.服务社会的意义。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难点1.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
教师准备:搜集社会公益活动图片,制成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故事拓展】京东是大家熟识的网络购物平台,同淘宝一样家喻户晓。
它的老板也就是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他荣获“2016年度中国社会责任杰出人物奖”。
京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从公司创立之初,就把乐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普惠价值的事情作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理念。
在刘强东的带领下,京东依托互联网和公益的跨界,结合京东商城和京东金融的业务优势,开发慈善平台,拓展爱心捐赠渠道和模式,服务慈善事业,解决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刘强东号召京东员工关注环境保护,发起多项绿色公益项目。
2014年9月24日,刘强东作为发起人的京东公益基金会在北京正式注册成立。
京东公益基金会秉承“品质生活、快乐公益”的愿景,创新性地推出了“让爱回家”社会创新公益开放平台,融合京东商业模式的优势资源,关注妇女儿童群体,让留守妇女和儿童收获改变现状的技能和机会。
“让爱回家”项目正式启动后,中国妇女基金会、壹基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已借助这一开放平台相继发起了“女性创业公益联盟”、“公益映像节”、“陪伴计划”、“生命最初1000天”等公益活动。
未来,“让爱回家”将进一步开放这一公益合作平台,全方位赋能公益伙伴,为更多的公益合作项目提供资源服务和资金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I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任教老师:
q %宀「
紐八二V
■:无工-a
1 -.〕
'二
-pi厂二一 J :■••- ■,“•丿--• j--i ■=_•・a*応;j ■
xx 市实验学校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I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
姓名 秦艳 学科 语文 版本 人教版
年级
二年级
教学内容
找春天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 习惯。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 投身到大自
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谈话导入。
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 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 (学生说岀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 句子。
)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 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 (板书:找春天) 2、 歌曲导入。
(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
)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 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
孩子们, 春天吧! 学习新课 自读 1、 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 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
借助拼音读一读。
2、 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 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只 让我们一起去寻找 请同学们仔 遇到不认识的字, 信息技术应用
课件播放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
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借助板书背诵、看图背诵、想象情境背诵。
)
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画春天:演春天:写字
1、学写样宽。
点强调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岀春天的美。
结合
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岀自己在春天
里的发现。
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岀来。
唱唱春天的歌、
跳跳春天的舞。
野、躲、解”三个字。
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右一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2、学生仿写,体会字体的美观、规范。
1找春天
小草
野花春天
(美
)
小溪
课件播放
教学效果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