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考研化工原理3、4章复习a
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国矿大 初试自命题科目 化工学院 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2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
一、 考试目的与要求 考试目的: 为了正确、客观、真实地选拔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专业优秀本 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保障硕士研究生入学质量,提 高有机化学研究生教学质量,促进有机化学教学、研究的发展,采 用标准化考试对考生进行有机化学知识水平测试。为帮助考生明确 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考试要求: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知识和理论原理,理解测定结构的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谱的方法,并能解析简单的谱图。掌握各类重要有机化合 物的来源、工业制法及其主要用途,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和原理。 二、 考试范围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合成和物理化学性质,包括 烷烃、单 烯烃、 炔烃和二烯烃、脂环烃、对映异构、芳烃、有机化合物的波谱 分析、卤代烃、醇、酚、醚、醛和酮、羧酸、羧酸衍生物、含氮有机化、 杂环化合物 。 三、 试题结构(包括考试时间,试题类型等) 考试时间:3 小时 试题类型及比例: 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命名 (要求系统命名法命名, 并标出立体构型) 15% 2、 完成有机化学反应(要求写出主要产物及次要产物,并标出其立体 构型)20% 3、 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反应机理 10% 4、 回答问题并做出合理解释 15% 5、 合成题 15% 6、 推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15% 7、 实验题 10% 注意事项:不允许自带计算器
5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三、 试题结构(包括考试时间,试题类型等)
考试时间:180 分钟。 试题类型: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解答题综合分析题。 分布比例:基本概念 25%;基本理论 45%;基本方法 20%;知识综合运用 10%。
化工原理考研复习指导

《化工原理考研复习指导》是一本针对化工原理学科的考研复习指导书籍,其 目录包含了以下内容:
2热力学第二定律
3实验技术在化工原理中的应用与实验设计方法。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化工原理考研复习指导》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化工原理考研复习指导》这本书提供了全面的化工原理知识和复习指导,对 于化工专业的学生和考研生来说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参考书籍。
阅读感受
在我深入阅读《化工原理考研复习指导》这本书之后,我深感其内容的丰富性 和深度,对于我个人的化工原理知识体系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下是 我个人的几点读后感。
这本书的编写风格清晰,逻辑严谨。从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开始,逐步 深入到复杂的工业应用。每个章节都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进行阐述,重点突出, 使得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同时,各章节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 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保持思维的连贯性。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涵盖了化工原理的各个方面。从基本的流体动力学、热力 学,到复杂的传质、传热、分离过程,都有详细的论述。而且,书中还涉及了 许多实际案例,使得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得以有机结合。这不仅增加了学习的 趣味性,也提高了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者,这本书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每个章节的都设有相应的例题和练 习题。这些题目既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实际应用背景。通过做题,我们可以进 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提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化工原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方法,这些 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工过程和设备的性能,并预测和控制化工过程 的效率和产量。”
“化工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实验技术、数据处理 和误差分析方法,以及参观和学习实际化工工厂的方法。”
化工原理各章知识点汇总

恒速过滤:
颗粒
沉降
概念
曳力;表面曳力;形体曳力;离心分离因素;流化床;固定床;散式流化;聚式流化;沟流;腾涌;起始流化速度(或知识点)
曳力系数;颗粒沉降速度;降尘室生产能力;分级器特点;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空隙率计算;流化床主要特性(及最大特性);起始流化速度;
重要理论
重要理论
傅里叶导热定律:
对流给热系数及其方程(无相变管内对流给热):
总传热速率方程:
热阻分析:
蒸发
概念
温差损失;生产强度;蒸发操作的经济性;
基本理论
(或知识点)
蒸发操作的特点;蒸发器类型;蒸发辅助设备及其功能;单效蒸发计算;
重要理论
单效蒸发计算(不计浓缩热):
物料衡算:
热量衡算:
章次
内容汇总(下册)
重要理论
相平衡方程:
连续精馏过程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操作线方程、q线方程、最小回流比):
逐板计算法;
气液
传质
设备
概念
液沫夹带;气泡夹带;漏液;夹带液泛;溢流液泛;板效率;返混;湿板效率;正系统;负系统;填料的特性(比表面积、空隙率、几何形状)
基本理论
(或知识点)
传质设备分类;板式塔构件;填料塔构件;筛板塔气液接触状态分类;筛板塔阻力(组成、各自特点);气液两相非理想流动;负荷性能图(组成、操作弹性、调节);液体成膜的条件;填料塔的持液量;填料塔液泛;填料塔实际气速与液泛气速的关系;填料塔的附属机构;
基本理论
(或知识点)
固体去湿方法;对流干燥特点;间歇干燥过程计算;连续干燥的一般特性;理想干燥及其计算;
重要理论
干燥参数计算:
间歇干燥过程计算:
化工原理第三章题库.doc

沉降与过滤一章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一密度为7800 kg/m 3的小钢球在相对密度为1.2的某液体中的自由沉降速度为在20℃水中沉降速度的1/4000,则此溶液的粘度为 (设沉降区为层流)。
D⋅A 4000 mPa ·s ; ⋅B 40 mPa ·s ; ⋅C 33.82 Pa ·s ; ⋅D 3382 mPa ·s2、含尘气体在降尘室内按斯托克斯定律进行沉降。
理论上能完全除去30μm 的粒子,现气体处理量增大1倍,则该降尘室理论上能完全除去的最小粒径为 。
DA .m μ302⨯;B 。
m μ32/1⨯;C 。
m μ30;D 。
m μ302⨯ 3、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取决于 。
BA .沉降面积和降尘室高度;B .沉降面积和能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C .降尘室长度和能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D .降尘室的宽度和高度。
4、降尘室的特点是 。
DA . 结构简单,流体阻力小,分离效率高,但体积庞大;B . 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但流体阻力大,体积庞大;C . 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体积小,但流体阻力大;D . 结构简单,流体阻力小,但体积庞大,分离效率低5、在降尘室中,尘粒的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 无关。
C A .颗粒的几何尺寸 B .颗粒与流体的密度 C .流体的水平流速; D .颗粒的形状6、在讨论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时,临界粒径这一术语是指 。
CA. 旋风分离器效率最高时的旋风分离器的直径;B. 旋风分离器允许的最小直径;C. 旋风分离器能够全部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的直径; D. 能保持滞流流型时的最大颗粒直径 7、旋风分离器的总的分离效率是指 。
DA. 颗粒群中具有平均直径的粒子的分离效率;B. 颗粒群中最小粒子的分离效率;C. 不同粒级(直径范围)粒子分离效率之和;D. 全部颗粒中被分离下来的部分所占的质量分率 8、对标准旋风分离器系列,下述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化工原理考研整理资料

化工原理考研整理资料1. 前言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内容涉及化工基础理论、工艺流程设计、化工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考研复习阶段,整理资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对化工原理考研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
2. 基础知识2.1 化学平衡2.1.1 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在化学平衡反应中,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仍然在相互转化, 但反应前后宏观物质的性质保持不变, 称为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互相转化的过程中, 产生的生成物的物质量和反应物是相等的, 反应前后的物质性质保持不变, 称为静态平衡。
2.1.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书写形式。
它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化学平衡的方程式表达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物质的定量关系。
2.1.3 平衡常数在化学平衡反应中,平衡常数(K)是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相对浓度的一种量化指标。
平衡常数的值可以用于预测平衡位置以及反应条件的选择。
2.2 流体力学2.2.1 流体的性质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的力学学科。
流体的性质包括密度、压力、温度等。
了解流体的性质对于化工过程中的流体流动及传热有重要意义。
2.2.2 流体流动流体流动是指流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运动现象。
流体流动可以分为稳定流动和非稳定流动。
稳定流动稳定流动是指流体在同一时刻和同一位置的速度和其他流体属性都是固定的,不随时间和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非稳定流动非稳定流动是指流体在某一时刻和位置的速度和其他流体属性随时间和位置的改变而变化的流动现象。
2.2.3 流体传热流体传热是指流体通过传导、传热和辐射传热的过程,将热量从一个区域传递到另一个区域。
了解流体传热的原理对于化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控制有重要意义。
3. 工艺流程设计3.1 反应器设计3.1.1 反应动力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常数之间关系的科学。
了解反应动力学的原理对于反应器设计和工艺条件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考研必备《化工原理》第四章1

dt/dx——温度梯度,℃/m(或K/m),表示热传导 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 或 / , 方向上单位长度的温度变化率温度梯度的正方向总 是指向温度增加的方向。 是指向温度增加的方向。 式中负号意义: 导热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 式中负号意义: 导热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 (1) 热量传递方向总指向温度降低的方向。 热量传递方向总指向温度降低的方向。 (2) 温度梯度指向 的负方向 , 即 dt/dx为负值 , 而 温度梯度指向x的负方向 的负方向, 为负值, 为负值 热量传递的方向指向x的正向 的正向, 为正值。 热量传递的方向指向 的正向,故Q为正值。 为正值
12
1.固体的导热系数 . 各类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的数量级为: 金属, 各类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的数量级为 : 金属 , l0 ~ 102W / (m·℃) ; 建 筑 材 料 , 10-1 ~ 1W / ℃ (m·℃);绝热材料,10-2~10-1 W/(m·℃)。 ℃ ;绝热材料, / ℃。 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而变, 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而变 , 绝大多数 均匀的固体,导热系数与温度近似成线性关系。 均匀的固体,导热系数与温度近似成线性关系。 在热传导过程中, 在热传导过程中 , 物体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各不相 因而导热系数也随之而异。 同,因而导热系数也随之而异。 在工程计算中, 在工程计算中,导热系数可取固体两侧温度 的算术平均值, 下 λ的算术平均值 , 或取两侧面温度的算术平均 的算术平均值 值下的λ. 值下的
dt Q = −λA dx
上式称为热传导基本定律,或称付立叶定律。 上式称为热传导基本定律,或称付立叶定律。 热传导基本定律 付立叶定律 Q——导热速率,W; 导热速率, ; 导热速率 λ——比例系数,称为导热系数,W/(m·℃) (或 比例系数, 导热系数, / ℃ 或 比例系数 称为导热系数 W/(m·K)); / ; A— 等温表面的面积,即垂直于热流方向的截面 等温表面的面积 的面积, 积,m2;
江苏省考研化学工程与技术复习资料化工原理关键知识点梳理

江苏省考研化学工程与技术复习资料化工原理关键知识点梳理江苏省考研化学工程与技术复习资料-化工原理关键知识点梳理一、化工原理概述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介绍化学工程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重点梳理江苏省考研化学工程与技术复习资料中的化工原理关键知识点。
二、热力学基础知识1. 热力学基本定义在化学工程中,热力学是研究规定化学反应在能量和物质交变过程中的限制性原则的科学。
了解热力学基本定义对于理解化工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2. 物质的物态变化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物态,常见的物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气态和等温变化等。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关系,常见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范德瓦尔斯状态方程。
三、化工过程热力学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不能被创造或者消失,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基本定律之一,描述了自然界中发生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自发性原理,熵增原理和热机效率。
3. 理想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分析化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热力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比如通过计算反应焓变和反应熵变来判断反应的方向性和可行性等。
四、反应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1. 反应平衡的条件反应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转化不再发生净变化的状态。
反应平衡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和浓度等。
2. 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表达式平衡常数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参数,通过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反应的平衡位置和反应的强弱程度。
一般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值来表示平衡常数。
五、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1. 反应速率定义与反应速率方程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可以通过反应速率方程来进行描述。
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和反应物性质等。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818化工原理考研试题复习简答题

V AV B 。 W u , W AW B 。
2、图示,测出 A、B 两端点的压力差? 2、 p p A 测.g . R h , p p B 测.g . Z h 示 .g .R
p p A p B 测.g .Z 示 测 .g .R p 测.g .Z 示 测 .g .R 。
B 1、 图示管路中,流体作稳定流动。问: (1) 、静压头 B 图 5-1 Z A
A
p 哪个大?为什么? g
测
R
示
(2) 、体积流量 V 哪个大?为什么?
(3) 、质量流速哪个大?为什么?(不计阻力) 1、 Z A
pA uA2 p p p uB 2 = Z B B , A B 。 g 2g g 2g . g g
5、单层圆筒壁的内、外半径分别为 r1 和 r 2 ,壁表面温度分别为 T
' 〈 T ,试写出圆筒任意半径 r 处的温度表达式?
'
和 t ' ,若 t '
Q
2 .L. . T t 2 .L.. T t = r r2 ln ln r1 r1
' '
'
. T 't ' . ln t T ' r ln 2 r1
d 2.u 2 .
2 1 。 h 2 2 .
l u2 2 1 . h1 。 d 2 2 g 16
2、 何谓气缚现象?如何防止?离心泵只能空转而不能输送液体的现象。离心泵启动前应灌 满液体。 3、何谓沉降?沉降可分为哪几类?何谓重力沉降速度?沉降是指依靠外力的作用,利用分 散物质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异, 使之发生相对运动而分离的过程。 沉降可分为重力沉降和离 心沉降。 颗粒以加速运动的末速度这一不变的速度作匀速沉降运动, 这一速度称为重力沉降 速度。 4、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问: (1) 传热管的壁温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温度? (2) 传热糸数 K 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对流传热膜糸数? (3) 那一种流体走管程?那一种流体走管外?为什么? 传热管的壁温接近于蒸汽的温度;传热糸数 K 接近于空气的对流传热膜糸数;空气走管内, 饱和蒸汽走管外。 (蒸汽散热快) 。 5、换热器的设计中为何常常采用逆流操作? 因为逆流操作:推动力大,所需的传热面积小;减少载热体的用量。 6、单效减压蒸发操作有何优点? 可以降低溶液的沸点,可以利用低压蒸汽或废气作为加热剂,可以浓缩不耐高温的溶液, 可以减少蒸发器的热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果
12.下列几类物质中,导热性能最好的是(
C、液体 C、热导率 D、蛇管式
D、气体 D、蓄热系数
14.套管换热器的换热方式为(
15.在换热器的传热量及总传热系数 K 值相同的情况下,采用( D、层流
)操作,可节省传热面积。 )。 D、λ2<λ 3<λ1
16.空气、水、固体金属导热系数分别是λ 1、λ 2、λ3,其大小顺序为( A、 λ 1>λ2>λ 3 B、 λ 1<λ 2<λ3 17.w/m .k是下列(
A、传热面积;B、流体流动状态;C、污垢热阻;D、传热间壁壁厚 A、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平方 A 2 成正比; C、过滤速率与所得滤液体积 V 成正比; 37.欲提高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主要的措施是( 38.现有一乳浊液要进行分离操作,可采用: ( A、沉降器; B、三足式离心机; ) 。 C、过滤介质和滤饼阻力之和; D、无法确定 B、滤饼阻力; 39.过滤操作中滤液流动遇到阻力是( A、过滤介质阻力; 40.多层降尘室是根据( ) 。 ) C、碟式离心机; D、旋液分离机 B、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 A 成正比; D、过滤速率与虚拟滤液体积 Ve 成反比
第 1 页 共 4 页
22. 某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 T1=400K,T2=300K,t 1=200K,t2=230K,逆流时,Δtm=( 23. 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式为 Q=αAΔt,方程式中Δt 是指( A 冷热两液体间的平均温差 C 液体进出口温度差 24. 化工厂常见的间壁式换热器是( A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57.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因为管内( C、流通面积小;
58.在套管换热器中,用热流体加热冷流体。操作条件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后管壁结垢,则 K( B、不变; C、变小; D、不确定 )时传热平均温度差最大。 ) 。 59.在稳定变温传热中,流体的流向选择( A、并流;B、逆流;C、错流;D、折流 60.在间壁式换热器中,冷、热两流体换热的特点是( 61.总传热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 。 A、直接接触换热; B、间接接触换热; C、间歇换热; D、连续换热 A、传热面积;B、流体流动状态;C、污垢热阻;D、传热间壁壁厚 62.有一种 30℃流体需加热到 80℃,下列三种热流体的热量都能满足要求,应选( A、400℃的蒸汽; B、300℃的蒸汽; C、200℃的蒸汽;D、150℃的热流体。 63.在管壳式换热器中,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 A、以增强冷却效果; A、粘度; B、密度; B、以免流速过快; C、速度; ) B、定期更换两流体的流动途径; D、定期排放不凝性气体,定期清洗 ) 。 C、换热器结垢严重; C、以免流通面积过小; 64.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安装折流挡板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壳程流体的( D、高度 65.在换热器的操作中,不需做的是( A、投产时,先预热,后加热; C、定期分析流体的成分,以确定有无内漏; 66.在列管式换热器操作中,不需停车的事故有( A、换热器部分管堵; B、自控系统失灵; ) 。 67.夏天电风扇之所以能解热是因为( C、增强了自然对流; A、α小的一侧; ) 。
C 不稳定的膜状 B 延长沉降时间 C 增大沉降面积 D 无法判断 )
29. 欲提高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主要的措施是( ) A 提高降尘室的高度 A 增大 B 不变 30. 球形固体颗粒在重力沉降槽内作自由沉降,当操作处于层流沉降区时,升高悬浮液的温度,粒子的沉降速度将( C 减小 D 无法判断 ) 。 D、全部正确 C、物体内分子是否运动; 31.辐射和热传导、对流方式传递热量的根本区别是( A、有无传递介质; A、套管; B、釜式; B、物体是否运动; )换热器。 C、夹套; D、热管 ) 。 D、被冷却的流体 32.可在器内设置搅拌器的是(
2
C、λ2>λ 3>λ1 B、导热系数与传热系数与给热系数 C、给热系数与传热系数碍 18.Q=KA⊿tm中⊿tm是( A、壁面两侧温度差 )。
B、流体与壁面平均温度差 D、冷热流体平均温度差 C 传热速率大 ) D 传热速率变化不大
C、壁面与流体平均温度差 19. 蛇管式换热器的优点( ) A 传热膜系数大
A、增加热阻,减少热量损失;B、节约钢材;C、增强美观;D、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果。 C、最接近环境温度的流体; B、热物料流量下降; ) 。
73.换热器中冷物料出口温度升高,可能引起的有原因多个,除了( A、冷物料流量下降; C、热物料进口温度升高; D、冷物料进口温度升高
74.冷、 热流体在换热器中进行无相变逆流传热, 换热器用久后形成污垢层, 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 与无垢层相比, 结垢后的换热器的 K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 ) 。 D、不确定
化工原理 3、4 章复习题
一、
选择题
) C.傅里叶定律 D.克希霍夫定律 B.斯蒂芬-波尔茨曼定律 B.第二层 B.逆流 C.都可以 C.第三层 D.无法确定 C、泥砂析出过程 D、滤饼 C、没有变化 D、位置 D、对流、辐射和导热 C、导热速率 D、导热体 ) 。 D、平壁两侧热量差 D、无法确定 D、泥砂结块过程
B 板式换热器 C 釜式换热器
25. 为了提高列管换热器管内流体的α值,可在器内设置(
A 分程隔板 A 降低
B 折流接板 C 不变
C 多壳程 D 都可能
D U 形管 )
26. 蒸汽中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会使它的对流传热系数α值为( B 升高
27. 当壳体和管速之间温度大于 50℃时,考虑热补偿,列管换热器应选用( ) A 固定管板式 A 泡核 B 浮头式 C 套管式 D 其它 28. 对于沸腾传热,工业生产一般应设法控制( B 稳定的膜状 )沸腾下操作。
6.在一定操作压力下,过滤速率将随着操作的进行而( ) 。 7.热量传递是由于物体之间( )不同。 8.炉膛内烟气对炉管之间的传热方式是( 9.平壁导热过程中,传热推动力是( A、物质的导热系数 A、白体 B、黑体 10.能够全部吸收辐射能的物体称为(
11.工业上常采用带翅片的暖气管代替圆管,其目的是( A、增加热阻,减少热损失 C、节省钢材 A、金属 13.在传热中λ被称为( A、给热系统 A、间壁式 A、逆流 B、蓄热式 B、并流 ) B、传热系统 ) 。 C、混合式 C、湍流 D、增加观赏性 ) 。 B、固体非金属
A、提高降尘室的高度;B、延长沉降时间;C、增大沉降面积;D、减小沉降面积
) 原理而设计的。
A、含尘气体处理量与降尘室的层数无关; B、含尘气体处理量与降尘室的高度无关。C、含尘气体处理量与降尘室的直径无关;D、含 尘气体处理量与降尘室的大小无关。 41.微粒在降尘室内能除去的条件为:停留时间( )它的尘降时间。 A、不等于; B、大于或等于; C、小于; ) 。 C、过滤介质和滤饼阻力之和; ) ) 。 D、无法确定 B、滤饼阻力; D、大于或小于。 42.过滤操作中滤液流动遇到阻力是( A、过滤介质阻力;
1.下列四个定律中哪个是导热的基本定律。 ( A.牛顿冷却定律 A.第一层 A.并流
2.三层不同材料组成的平壁稳定热传导,若各层温度差分布 t1> t2>t 3,则热阻最大的是( ) 。 D.无法确定 3.在列管换热器中,用水将 80℃某有机溶剂冷却至 35℃,冷却水进口温度为 30℃,出口温度不低于 35℃,两流体应( )操作。 4.含有泥砂的水静置一段时间后,泥砂沉积到容器底部,这个过程称为( ) 。 A、泥砂凝聚过程 A、滤液 A、逐渐增大 A、热量 A、对流 B、温度 B、辐射 B、重力沉降过程 ) 。 C、过滤介质 B、逐渐降低 C、比热 )传热。 C、导热 ) 。 ) 。 C、热透体 B、平壁两侧温 5.工业上常将待分离的悬浮液称为( B、滤浆
B 平均传热温度差大
20. 对流传热速率=系数×推动力,其中推动力是( A 两流体的温度差速度差 C 同一流体的温度差 D 两流体的速度差
B 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 )
21.有两台同样的列管式换热器用于冷却气体,在气、液流量及进口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为使气体温度降到最低,拟采用( A 气体走管内,串联逆流操作 C 气体走管外,串联逆流操作 A 170 B 100 C 200 B 气体走管内,并联逆流操作 D 气体走管外,并联逆流操作 ) D 132 ) B 平壁两侧表面上的温度差 D 固体壁面与流体之间的温度差 ) D 蛇管式换热器 )
A、自然对流区;B、核状沸腾区;C、膜状沸腾区;D、过渡区 48.换热器经常时间使用须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内容不正确的是( A、外部连接是否完好; B、是否存在内漏; )的值才有明显的效果。 C、对腐蚀性强的流体,要检测壁厚; D、检查传热面粗糙度 49.两种流体的对流传热膜系数分别为α 1 和α 2,当α1<<α2 时,欲提高传热系数,关键在于提高( A、α1; A、隔板; A、板框压滤机; B、α 2; C、α 1 和α 2; D、与两者无关 )以强化传热效果。 D、折流挡板 D、三足式离心机 ) 。 50.列管式换热器一般不采用多壳程结构,而采用( B、波纹板; C、翅片板; ) C、袋滤器; 51.下列用来分离气—固非均相物系的是(
B、转筒真空过滤机;
52.套管冷凝器的内管走空气,管间走饱和水蒸气,如果蒸汽压力一定,空气进口温度一定,当空气流量增加时空气出口温度: (
第 2 页 共 4 页
A、增大;
B、减小;
C、基本不变;
D、无法判断
53.下列不属于强化传热的方法的是( ) 。 A、加大传热面积;B、加大传热温度差;C、加大流速;D、加装保温层 54.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列管换热器的主要构成部件。 ( A、外壳; B、蛇管; C、管束; D、封头 55.以下不能提高传热速率的途径是( 56.用潜热法计算流体间的传热量( ) 。 ) 。 B、仅适用于温度不变而相态变化的情况; D、以上均错 ) 。 )。 D、易于传热 A、延长传热时间;B、增大传热面积;C、增加传热温差劲;D、提高传热系数 K A、仅适用于相态不变而温度变化的情况; C、仅适用于既有相变化,又有温度变化的情况; A、清洗比较方便; A、变大; B、流速较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