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档案事业史(第三版)PPT (18)[52页]

合集下载

外国档案事业史(第三版)PPT 第十六章

外国档案事业史(第三版)PPT 第十六章

(四)加纳
受英国档案工作传统的影响,加纳采用分散式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 加纳国家档案馆成立于1946年。 ▪ 除国家档案馆以外,加纳还设有7个地区档案馆。 加纳没有全国性的档案工作管理中心,中央政府与地区分权管理档案,各档案馆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五)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国家档案馆是在1935年建立的南罗得西亚公共档案馆基础上建成的。 国家档案馆隶属于内政部,馆内设有档案中心、图书馆、口述历史室、档案研究室、照相室、修复 和装订室、出版室、政府图书服务处和陈列室等部门。 津巴布韦档案机构建设的特点在于图书馆是附设在档案馆内的。国家档案馆内的图书馆负责集中保 管
第十六章
非洲和大洋洲代表性国家 档案事业的现实特色
【本章提要】
非洲档案事业的总体水平比较低,而且各国档案事业发展也很不平衡。大洋 洲的澳大利亚目前是档案事业水平较为先进的国家。本章选择的代表性国 家是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对非洲诸国则进行整体评述。
目录
CONTENTS
1/非洲国家档案事 业的现实特色
(二)整理
非洲诸国中阿尔及利亚和扎伊尔在档案整理 和保管上均接受了苏联的原则和方法。
尼日利亚国家档案馆中保存的文件按 照来源原则进行整理。每一个文件序列都 有一个包含序列内文件各项特征的索引。 这个索引是利用者查找文件时最有价值的 查找工具,在阅览室中可以利用这份索引。
阿尔及利亚在《国家档案法令》中规定建立 “国家档案全宗”,由政党、国家组织、立法机关、 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私立 机构和个人产生或收到的文件和材料组成,不论这些 文件现存何处、属何年代。国家档案馆对接收文件实
(一)接收
非洲一些国家对档案馆接收文件的范围和要求,在法规中做出了明确规定。 例如:

外国档案事业史PPT 第二章 档案管理活动的萌芽与档案法规、档案教育的起源

外国档案事业史PPT 第二章  档案管理活动的萌芽与档案法规、档案教育的起源

二、档案教育的萌芽
与档案立法一样,档案教育的源头也 可以上溯至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不过更 确切地说,应当是古代两河流域。
思考题
1、综述奴隶社会时期外国档案管理活动的主 要特点。
2、简述奴隶社会时期外国法 规、档案教育的起源
第一节 档案管理活动的萌芽
随着档案的产生和档案机构的出现, 奴隶社会时期的人们也开始了档案管理活 动。但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科技 的落后,档案管理各环节都只是萌生了一 些简单的方法和手段,尚未形成系统、科 学的制度。
一、档案整理和分类
奴隶社会时期古代东方已经出现了简 单的档案整理和分类。
二、档案保管和编目
(一)保管 (二)编目
三、档案鉴定和利用
(一)鉴定 (二)利用
第二节 档案法规和档案教育的起源
严格地说,奴隶社会尚未出现专门的 档案立法活动和成文的档案法规,也没有 真正意义上的档案教育。它们都产生于近 代时期,只是其源头可追溯至奴隶社会时 期。
一、档案法规的起源
奴隶社会开始出现档案立法的萌芽。 但严格地说,奴隶社会尚未出现专门的档 案立法活动和成文的档案法规。

精编外国档案管理PPT资料

精编外国档案管理PPT资料
挑战之源—电子文件 首先,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需要新的解释。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主要是为针对当时纸质文件 生命过程而提出的,文件直线式的生命过程, 各阶段都很清晰,易区分;
而电子文件可能会在特定情况下做逆向运动, 或同时处于不同阶段,难以划分各阶段界限。
其次,中外档案界对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阶 段划分提出不同看法。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否适用于电 子文件,后者对前者有哪些挑战1
组员:张颖 陈梦娇 王双双 戴其峰
什么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三个特点)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研究文件从最初形成到最 终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整个运动过程、研究文件属性 与管理者之间行为关系的一种理论,是对文件运动 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
概括提炼出三个基本点: 1、文件从其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 的运动过程; 2、由于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这一完整运动过程 可划分为若干阶段; 3、文件在每一阶段因其特定的价值形态而与服务 对象、保存场所、管理形式之间存在一种内在对应 关系。
收集、整理
电子文件登记、积累
鉴定、著录、标引、编目
电子文件归档
上交档案馆 电子文件信息数据库
备份
索引
安全措施
电子文件信息备份数据库 电子文件保存
拷贝
迁移
再生性保存
电子文件长期保存
电子文件永久保存
电子文件鉴定
7/18/2019
电子文件销毁
网络
用户
安全措施
电子文件开发利用 安全措施
拷贝
直接利用
ICA将电子文件生命周期化分为三个阶段 设 计、形成维护
这一划分方法借助 “软件生命周期 ”的分法, 区别与文件生命周期的分法;
着眼点不再是文件本身,而是电子文件管理 信息系统本身;

外国档案事业史(第三版)PPT (22)[38页]

外国档案事业史(第三版)PPT (22)[38页]
▪ 日本档案机构设置的特色是公文书馆、文书馆与文化机构相邻,档案、图书、情报三 位一体管理。日本的史料馆一般包括档案、图书、情报三部分。这样的管理形式,使利用 者既可查找档案资料,又可查找图书,还可获得所需的技术情报。
▪ 日本档案机构的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名为“公文书馆 ”的机构。
目录
CONTENTS
1/东亚国家档案事业的 现实特色
2/南亚国家档案事业的 现实特色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南亚国家档案事业 的现实特色
第一节
东亚国家档案事业的现实特色
日本档案事业的现实特色 韩国档案事业的现实特色
01
日本档案事业的现实特色
(一)档案事业的总体特征及其原因 日本是亚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经济大国。但长期以来,日本档案事
(2)学界不太重视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为阻碍档案事业发展的主观原因。 (3)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延缓了日本档案事业的发展进程。第二次世界 大战给亚洲各国制造了严重的灾难,同时也使日本自身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档案领域也未 能幸免。
(二)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和档案机构设置的特色
▪ 日本实行分散式管理体制,政府不起统一领导作用,也没有设立全国性档案行政管理 机关。国内各种类型、各种级别的档案馆均各自为政,大多数档案馆既无隶属关系,也无 业务指导关系。
5.全国历史资料保存利用机关联络协议会
简称全史料协,1988年成立,其宗旨是通过会员的相互联系,以研究协议的方式进行档案研究和学术 交流活动,促进档案管理、使用和研究工作的开展。
(三)档案管理活动的特色
(1)收集
国立公文书馆由公文书科专门负责档案收集。公文书科下又设有三股一室:收集保管股主要负责接收与 收集国家行政档案,并进行妥善保管;编目股负责档案的整理和分类,编制档案目录和索引;借阅股负责档案阅 览、陈列和其他利用工作,并对利用情况进行统计;档案业务研究室负责制定鉴定、分类等专业标准,编纂和 出版档案资料,以及开展馆际交流。通过这三股一室的明确分工,国立公文书馆井然有序地开展档案管理工 作

外国档案事业史课件第十一章

外国档案事业史课件第十一章
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同样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而且这一过程应纳入统一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之中”。 ②文件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发生变化。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原有的第二个基本点可以修正为“电子文件
的完整运动过程依据电子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也可以分为若干阶段,但不同阶段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处 于后阶段的电子文件具有向前阶段转化的可能”。
第三节
文件管理的机构设置——文件中心
文件管理机构是实现文件有序管理的组织保证。它是临时保存机关现行文件,主要 是半现行 文件的场所。国外文件管理机构有两种形式:一种属于机关的内部机构,一种独 立于机关之外。
一、文件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文件中心(Records Centre)是一种独立于机关之外的新型文件管理机构,它最早出现在美国。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事机关形成的文件数量急剧增加,迫于战争需要,海军部于1941年设置了造价低 廉的临时库房,集中保存平时已不常使用却也不宜销毁或向档案馆移交的大量半现行文件,取得了较好的效 果。这种临时性库房就是文件中心的最初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受到了美国文件中心的启发,认为文件中心是集中保管半现行文件的经济、有 效的组织形式。于是,文件中心或类似的机构在一些国家便应运而生。
第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视角集中在文件自身,考察的是文件实体从形成直至销毁或永久保存的运 动过程及规律,而文件连续体理论选取的独特研究视角是文件保管形式与业务活动和业务环境之间的互动, 考察的是文件从最小保管单位直到组成最大保管单位的运动过程和规律。
第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主要运用平面的、单维的研究方法,这种直线式的方法对描述电子文件运动的复 杂状态很可能会有力不从心之感,而文件连续体理论将文件置身于一个多元时空范围,转而运用立体的、多 维的研究方法,全方位地考察文件运动过程及规律,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难题。

外国档案事业史整理

外国档案事业史整理

外国档案事业史整理第一章奴隶社会时期(BC3500-AD476)第一节档案的产生一、档案的起源和发现1.档案起源的时间:奴隶社会2.档案的起源地点:古代东方3.理论:文字的产生、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档案起源的两个必备条件。

二、档案的类型1.从载体角度划分:①石刻档案②泥板档案③纸草档案④棕榈叶档案⑤羊皮纸档案⑥蜡板档案2.从内容角度划分:①宗教档案②皇权王位档案③经济档案④军事和外交档案⑤法典档案⑥科学文化档案三、中外“档案”一词的源起1.时间:明末清初;BC7世纪2.出处:1638年《清太宗皇帝实录》,1707年《柳边纪略》;希腊文APXEIóV3.含义:单义词;多义词4.特点:与装具有关;表示重要5.档案观:重存;重用第二节档案机构的出现一、古代埃及(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30年)1.法老档案库;2.宰相档案库;3.神庙档案库。

二、古代两河流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538年)1.神庙档案库;2.王宫档案库;3.王国档案图书馆;4.私人档案库。

三、古代希腊(公元前2000-公元前146年)1.王宫档案库;2.城邦档案库;3.王国档案图书馆。

四、古代罗马(公元前8世纪-公元476年)1.预言书档案库;2.贵族档案库;3.平民档案库;4.国家档案库;5.皇帝档案库。

第三节档案法规和档案教育的起源一、档案法规1.古代两河流域的档案规章①用印制度:埃勃拉、亚述②泥板保密制度:“信封泥板”③副本制度:古巴比伦④分类和编目规定:亚述2.古代希腊的档案规章①分类制度②用印制度3.古代罗马的档案规章①工作人员的分工规定②档案的防伪规定③档案的集中管理规定二、档案教育的萌芽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古代东方两河流域的苏美尔第二章封建社会时期档案工作的初步发展(AD476-1789)第一节档案载体材料的第一次变革一、中国造纸技术的发明和传播(原因、标志)1.造纸技术的发明:中国在西汉时期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2.造纸技术的外传:分两个方向:向东传至高丽、日本;向西传至新疆、撒马尔罕,由阿拉伯传至埃及、欧洲、美洲、大洋洲二、档案载体的第一次变革产生的影响1.对档案自身的影响:①推动档案的载体材料趋向统一②导致档案数量的急剧增加2.对档案工作的影响:①档案工作中开始产生了一些新的管理环节(鉴定、统计、保护)②档案工作中一些原有的管理环节的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收集、整理、检索)3.对档案机构、档案人员和档案学理论的影响:①推动了档案机构类型的进一步丰富②推动了档案人员的专职化③推动了档案学理论的萌芽第二节档案机构的丰富一、封建社会初期的档案机构①庄园档案馆②教会档案馆。

外国档案事业史课件第一章

外国档案事业史课件第一章

(三)王国档案图书馆
王国档案图书馆也是在阿卡德王国称霸时期出现的。阿卡德王国的创始 人萨尔贡一世(Sargon Ⅰ)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希拉城附近建立了尼普尔 (Nippur)城和倍洛斯神庙。后来美国考古队在倍洛斯神庙的遗址上发掘了尼 普尔档案图书馆,它的规模相当大,拥有库房80间左右,保存有大量泥板档案 。到公元前10世纪左右亚述王国统治时期,王国档案图书馆的发展达到高峰,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亚述国王阿树尔巴尼帕尔在尼尼微建造的王国档案图书馆 ,这里发掘出了大约30 000块泥板档案和图书,包括行政文件、法律文件、公 务信函、外交文件、经济报表、天文观测记录、建筑报告以及阿树尔巴尼帕 尔派人从全国各地和其他国家收集到的各种图书等。
(二)宰相档案库
宰相是仅次于法老的最高行政长官。宰相档案库设在宰相的府邸内,主 要收藏国家行政管理档案。其中法典是宰相档案库中最重要的收藏品,这是 因为宰相在处理政务或审理案件时需要随时查用法典文件。此外,宰相档案 库的馆藏还包括土地登记簿、土地赏赐记录、收支账簿、地方长官的报告、 纳税人名册、遗嘱副本、居民申请书等。
阿马尔纳信件之一
在古代两河流域比较重要的发现有三处: 一是19世纪中期英国考古队在尼尼微(Nineveh)古城(今伊拉克 摩苏尔市)遗址发现了古代亚述国王阿树尔巴尼帕尔 (Ashurbanipal)的档案图书馆,从中发掘了约25 000块泥板档案, 包括法典、王室经济报表、天文观测记录以及医学、数学和文 学类著作。 二是1877年法国考古队在拉伽什(Lagash)古城(今伊拉克首都巴 格达附近)遗址发现了一个神庙档案库,从中发掘了约50 000块 泥板档案。 三是1975年意大利考古队在埃勃拉(Ebla)古城(今叙利亚阿勒坡 附近)遗址发现了一座王宫档案库,从中发掘了16 500多块泥板 档案。这些泥板档案上的文字多为楔形文字。

外国档案事业史(第三版)PPT (14)[31页]

外国档案事业史(第三版)PPT (14)[31页]
CONTENTS
1/国际档案合作的起步 2/国际档案合作的发展和成熟 3/国际档案合作的主要活动和项目 3/国际档案合作的主要成就
第一节
国际档案合作的起步
一、国际档案合作的萌生 从现有资料来看,早在1905年档案领域就出现了国际合作的萌芽。在意大利首都
罗马举行的国际历史科学会议研讨了借阅和出版国家公文的法律问题,但这次会议并 没有取得实质性收获。
档案领域开始国际合作的真正起点是1910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图书与 档案人员国际大会。大会取得了两项重要成果:
一是第一次确立了档案专业的基本原则——来源原则; 二是促使各国档案人员开始认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奏响了持续至今的 和谐之音”。
二、国际档案合作的新纪元——国际档案理事会的产生
◆ 第三阶段为蓬勃发展阶段,即指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这一时期理事会蓬勃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①会员不断增加,各个地区分会相继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区档案事业的发展; ②以研究档案工作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问题为中心的各专门处、专业委员会先后成立,表明理事会的 活动正朝着专门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也表明理事会的组织机构更加健全; ③档案学理论探讨更加深入,档案培训、宣传和出版工作也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
自理事会成立以来,会员队伍不断壮大,会员的迅猛发展,表明国际档案理事会越来越具有更广泛的代 表性,在世界档案人员心目中越来越拥有崇高的威望。
(三)会徽(Bedge)
1994年以前,国际档案理事会一直采用护门神的头像作为会徽(Bedge)图案。 1994年4月,理事会执委会在瑞士伯尔尼举行会议,决定取消护门神会徽,改用新会徽。新会徽的整体图案 是一个没有闭合的圆形,由两张人脸图案组成;图案边缘是人类社会曾经使用过的各种记录符号和记录手段,包 括最初的象形符号,后来的拉丁字母,以及现代高科技社会中出现的集成电路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英国的档案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大学里开设档案专业课程;
二是英国各档案机构提供的在职培训; 三是英国档案工作者协会提供的定期培训。
英国档案教育的特色也可归结为三点: ①教育形式多元化; ②课程设置科学化; ③教学方式多样化。
(五)企业档案工作的特色
英国企业档案工作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运营模式商业化。例如,英国广播公司档案馆将其图片档案独立保存在位于英国电视中心内部的英国 广播公司摄影资料馆,资料馆以商业模式运行。 2.追求管理效益。在资金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将一些特殊档案(如重要录音、录像档案,文物档案)委托保 存在国家相关保管机构,这样既降低了本企业档案馆的保管成本,也为那些特殊档案提供了更优良的储藏 环境和管理条件。 3.馆藏档案丰富且有特色。英国企业档案馆保存了大量具有时代特色和历史意义的多种类型的档案。 4.服务对象多元化。英国企业档案馆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的业务活动,同时也逐渐注重对外服务,促进 提高公司服务质量、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5.档案服务信息化。大量的企业将本企业一些重要档案数字化,进而以在线方式提供利用,这样既能扩大 服务范围,缩小用户利用相关档案的受限条件。 6.管理人员专业化。
(2)国家档案馆作为一个为公众提供档案保 管和服务的全国性机构,有利于协助政府实现办公 现代化和融入社会的目标。
(3)为英国档案界提供了更多接近和了解用 户的机会。
(4)促使英国对数字档案保护及利用的研究 变得更加正规。
(5)国家档案馆与世界各国档案同行可分享 档案数字化保护的各种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和创新, 最终将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整个社会。
鉴定和利用
按照档案法规定,凡满30年的公共档案 和满100年的私人档案,均向公众开放。 英国各档案馆普遍重视开放档案,采取 接待查询、提供阅览、举办展览、组 织参观和出版档案目录等多种形式积 极为用户服务。 此外,档案馆还同博物馆一起,开设专题 研究或展览,吸引广大民众,激发他们对 档案的兴趣。

(四)档案教育的特色
协会由选举产生的理事 会领导,理事会负责协 会的日常行政管理,每 年大约召开五次会议, 协会的某些职能由协会 授权的各专门小组和工 作队完成并上报理事会。
成立于1954年,是英国 档案行政领导、档案 管理员和文件管理人 员的最高专业组织,代 表全行业的整体利益。
(二)档案机构设置的特色
英国的档案机构从所有权角度主要分为官方、半官方和非官方三种类型 。
1、官方档案机构 官方档案机构主要是指由政府拨款设立的
从中央到各郡市的档案馆,全国共有130多个 。这些档案馆受同级议会领导,分别保存同级 议会和政府机关的档案。
英国国家档案馆
国家档案馆的成立有以下四点原因:
第十三章
欧洲代表性国家档案事业的现实特色
【本章提要】
欧洲是档案事业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当前档案事业的发展水平也位居世 界前列。尽管欧洲内部档案事业的发展不甚平衡,但各国均有自己的现实特 色。本章选择的代表性国家是西欧的英国和法国,中欧的德国,东欧的俄罗斯, 南欧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对北欧诸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评述。
总体而言,英国国家档案馆属于司法部,主要保管政府机构的档案。英国议会档案馆属于国会,主要 保管众参两院的档案。地方档案馆与国家档案馆没有隶属关系,有的档案馆还有其他的职责。各具馆 藏特色的非官方档案机构,与官方档案机构互相补充。
(三)档案管理活动的特色
整理和编目
英国在档案整理上采 用“档案组合”作为 馆藏整理和分类的基 本单元
(六)英国档案工作者协会
宗旨是提高英国档案 保护技术和馆藏管理 水平,通过培训提高会 员的业务水平,促进对 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学
术成果的出版。
协会的会员主要 包括会员、名誉 终身会员。此外 还有两类非选举 会员——学生会 员和团体会员。
协会通过出版专业 刊物、提供专业培 训来提高档案人员 的业务素质。 协会每年召开年会 。
保管和保护
(1)实体档案保管和保护 (2)数字档案信息保管
对外宣传
(1)英国档案部门在进行宣 传时,读者定位十分准确 (2)借助强势媒体,加强宣传 的力度 (3)借助网站,取得宣传的良 好成效
现代化建设
(1)建设国家档案馆网站 (2)加强电子文件管理 (3)建立国家数字档案馆 (4)建立英联合王国网络档案馆
首先,公众对电子文件的利用需求日益增多,推动 了国家档案馆的建立
其次,电子政务的广泛推行,促进了国家档案馆的 建立
再次,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需求,推动 了国家档案馆的建立
最后,留存国家记忆的要求也促进了国家档案馆的 建立
国家档案馆的成立重要意义:
(1)体现了英国政府对档案事业的重视和支 持,也反映了英国对档案事业集中管理的加强。
案事业领导中心,公共档案馆作为全国惟一的国家档案馆,与各郡档案馆并无上下隶 属关系。
原因:由英国的政治体制决定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分权管理、各司其职的体制特点必然 导致英国的档案工作处于分散状态。
英国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点措施来弥补分散式体制的不足: ①特别重视档案法制建设,强调全国档案工作必须依法行事 ②在国家档案馆下设立了档案管理部,负责对政府部门的档案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③通过成立档案工作者协会,加强全国档案人员的学术交流和业务联系 ④建立其他档案组织,协调全国档案工作
目录
CONTENTS
1/西欧国家档案事业的现 实特色
2/东欧和中欧国家档案事 业的现实特色
3/南欧国家档案事业的现 实特色
3/北欧国家档案事业的现 实特色
第一节
西欧国家档案事业的现实特色
英国档案事业的现实特色 法国档案事业的现实特色
01
英国档案事业的现实特色
(一)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特色 英国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属于典型的分散式体制。在英国,全国没有设立统一的档
2、半官方档案机构 半官方档案机构也是由政府拨款或给予补助的,但它们又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如:皇家历史手稿委员会和不列颠图书馆所属的印度事务部图书档案馆等。
3、非官方档案机构 非官方档案机构的类型很多,包括大学档案馆、教会档案馆、企业档案馆和私人档案馆等。
4、档案机构建设的新举措——成立国家档案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