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掌握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和情节发展。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

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和寓意。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和小组讨论法。

利用多媒体材料辅助教学。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

第二章: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2.1 故事梗概简要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和情节发展。

突出故事中的主要事件和冲突。

2.2 人物介绍介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分析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章:冲突和解决方式的分析和讨论3.1 冲突的类型分析故事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冲突。

引导学生理解冲突的重要性和作用。

3.2 解决方式的分析探讨故事中人物冲突的解决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作品中的主题和寓意4.1 主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分析和表达故事中的主题。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读作品。

4.2 寓意的理解解释故事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和反思。

强调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的理解。

5.2 拓展活动设计相关的阅读拓展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第六章:教学评估与反馈6.1 评估方法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分享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估。

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6.2 反馈机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7.1 教材和辅助材料推荐适合的教材和辅助材料,如相关的小说、评论和研究文章。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和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7.2 教学资源的使用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会他们如何查找和使用相关资源。

第八章:教学计划调整与反思8.1 教学计划的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

灵活应对教学中的突发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9篇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9篇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感悟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3、学习抓关键词、读句子、想画面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中,体会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对联引入:(1)课前准备读古诗。

由此引入师:听到了大家这悦耳的的读书声,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明朝顾宪成这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出示)一起来读读。

(2)、引出文中的对联。

课文中也有一幅对联(出示)指名读,再齐读。

师:仅仅改了几个字,但是在我们的耳边响起的还是琅琅的读书声吗?(不是)而是——?2、观看洪灾片段:师;是呀,风声雨声涛声又把我们带到了1998年的夏天,此时的长江早已失去了它往日的面目,大家看——(放录像洪灾片段)3、交流观后感受。

4、预想决堤后果。

师:是呀,长江洪水泛滥。

而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密集,是我国工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整个平原区地面高度又普遍低于高洪水位数米至10余米,完全依靠两岸的江堤来抵挡洪水。

万一大江决堤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5、感情渲染,个性化读课题师:此时此刻,与洪水抢时间,保卫大堤,就是最迫在眉睫的任务。

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来了,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读题:大江保卫战);他们将与洪魔进行殊死的搏斗,进行了一场的惊心动魄(读题:大江保卫战)。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12篇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12篇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12篇《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1一、复习分角色朗渎课文。

二、指导造句1.找出艰苦燃眉之急这两个词所在的句子2.讨论:艰苦可以与哪些词语搭配?(岁月,环境)你觉得什么情况才可以称为燃眉之急?你碰到过燃眉之急的时候吗?3.同座讨论造句。

4.指名造句、评价。

三、总结课文:在这篇课文中你学到什么?四、实践活动:讲述有关彭德怀的小故事。

五、作业:1、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

2、小练笔: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22、大江保卫战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5节。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时间:两教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

3、能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意,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解决课文中字词。

2、能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意,了解主要内容。

预习提纲:1、自学课文。

(1)读文,简单旁注感受、质疑;(2)组词、抄词,解词。

(3)试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2、收集有关1998年人民子弟兵抗洪的资料。

教学流程:导入、揭题,了解学情读文,检查字词自学情况读文,理清课文脉络小结作业,教学步骤:一、导入、揭题,了解学情1、又对解放军的认识谈起。

2、揭题。

读,说说读题后想到了些什么?读文后知道了些什么?3、教师口头渲染大江保卫战的过程。

二、读文,检查字词自学情况1、指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注意停顿。

听得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他(她)读的怎样?(教师伺机正音,同学评议。

)2、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五年级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

五年级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

五年级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五年级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五年级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 1【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外延伸作业,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2、情感目标: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灾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大江保卫战》,请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请你回忆一下,每个部分在写什么?师小结并板书:告急;决战;铭记,让我们打开文本118页,通过字里行间再次走近1998年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去经历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去感受人民子弟兵与洪水决战的动人情景!分析:课堂伊始,教师激情而又简练的语言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师生共同走入文本,进行情感交流。

师感情诵读:1998年的夏天。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眼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师:文本开篇短短的三句话拉开了大江保卫战的序幕。

指名读。

师:这是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生: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奔腾不息的长江比作了一条暴怒的巨龙。

你能读读这个句子吗?师: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谁能读出长江水的肆虐。

师评价读:你读出了长江水的肆无忌惮,通过你的读让我感受到了危险就在眼前。

齐读这个句子。

师:捍卫家园的“千里江堤”如果塌陷了,城市、工厂、田野,我们辛辛苦苦经营的幸福家园都会毁于一旦,所以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电脑出示句子,指导读好三个感叹句(读时语速要快,声调要高)省略号表示什么?生死抉择,危急的关头,读出紧张的气氛。

《大江保卫战》的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的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的教案设计第一章:电影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影《大江保卫战》的背景及主题。

1.2 教学内容:播放电影《大江保卫战》的预告片,引导学生关注电影的主题和情节。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大江保卫战?这场战争对我国有什么意义?1.3 教学方法:采用电影导入法,通过观看预告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1.4 教学步骤:播放电影《大江保卫战》的预告片。

引导学生关注电影的主题和情节。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大江保卫战?这场战争对我国有什么意义?第二章:战争背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战争的背景。

2.2 教学内容:介绍《大江保卫战》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分析战争对我国的影响和意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战争背景和相关知识。

介绍《大江保卫战》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分析战争对我国的影响和意义。

第三章:战争过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战争的过程。

3.2 教学内容:介绍《大江保卫战》战争的主要过程和事件。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战争过程和相关知识。

3.4 教学步骤:介绍《大江保卫战》战争的主要过程和事件。

第四章:英雄人物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中的英雄人物。

4.2 教学内容:介绍《大江保卫战》中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英雄人物的事迹。

4.4 教学步骤:介绍《大江保卫战》中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第五章:战争影响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战争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分析《大江保卫战》战争对我国的影响和意义。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战争影响和相关知识。

5.4 教学步骤:分析《大江保卫战》战争对我国的影响和意义。

第六章:战争后的重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战争后的重建工作。

6.2 教学内容:介绍战争结束后,我国在重建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重建工作的相关内容。

大江保卫战教案(优秀5篇)

大江保卫战教案(优秀5篇)

大江保卫战教案(优秀5篇)《大江保卫战》篇一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吗?我国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袭击着荆襄大地。

平日里温顺柔美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一旦长江大堤被冲毁,后果将不堪设想,怎么办?怎么办?瞧!解放军官兵来了,他们与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进行简单标注,学习作读书笔记。

)2、提自读要求: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②、画出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词)典,理解本课词语;③、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反复多读几遍。

思考:它为什么让你感动?3、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①、指名逐段读。

②、教师相机正音,正句。

③、引导学生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简单说说让自己感动的原因。

三、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1、请同学们再次默读文章,细细品味让你心头为之一震的句子,批注原因或感受。

2、交流:①、文中哪些句子或段落让你感动呢?(指名说)第二自然段。

评价:你读得比较流畅,能说说它让你感动的原因吗?生答:这段话让我看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让我犹如身临现场。

②、你能说说“惊心动魄”的意思吗?(板书:惊心动魄)惊心动魄就是让人心灵震撼,完全使人心神撼动的意思。

(评价)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令你惊心动魄的词或句。

指名交流。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我是从“顿时”“一条长龙”感受到解放军官兵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竟然来了那么多!可见解放军官兵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兄弟啊!指名说“官兵们肩扛着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大堤,保住大堤!”谈感受。

师:是啊,他们肩扛在泥水中来回穿梭脚趾被割破了却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什么念头?)生答:保住大堤!指名读这句话,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情节发展和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中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大江保卫战》课文,掌握故事情节。

2. 故事梗概:总结课文内容,概括故事主题。

3.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4. 词语解释:解释课文中遇到的生僻词语,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掌握生僻词语。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课文中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分析人物形象。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选取课文中的具体情节,让学生分析人物行为和心理。

4. 情感教育法: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大江保卫战》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3. 故事梗概:总结课文内容,概括故事主题。

4.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5. 词语解释:解释课文中遇到的生僻词语,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复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并书写读后感。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倾听他人意见和综合分析能力。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小说背景与人物介绍1.1 小说背景:介绍《大江保卫战》发生的时代背景,如地理环境、社会状况等。

1.2 人物介绍:简要介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关系等。

第二章:故事情节梗概2.1 开端:介绍小说的起始情节,引发读者兴趣。

2.2 发展:概括小说中的主要事件,展示故事的推进。

2.3 高潮:描述小说中的紧张冲突,引发读者的紧张感。

2.4 结局:介绍小说的结局,给人以启示和感悟。

第三章:主题分析3.1 主题提炼:从小说中提炼出主要主题,如友情、奋斗、成长等。

3.2 主题阐述:结合小说情节和人物,详细阐述主题的表现和意义。

第四章:文学特色分析4.1 叙述方式:分析小说的叙述方式,如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等。

4.2 人物塑造: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如外貌描写、内心独白等。

4.3 情节安排:分析小说的情节安排,如悬念、转折等。

第五章:教学设计5.1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5.2 教学方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等。

5.3 教学步骤:设计详细的教学步骤,包括导入、新课、巩固、拓展等。

第六章:章节内容分析6.1 内容概述:对小说的每个章节进行简要概述,提炼每个章节的核心内容。

6.2 内容分析:深入分析每个章节中的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的内容,解读其含义和作用。

第七章:人物关系与冲突分析7.1 人物关系:梳理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亲情、友情、爱情等。

7.2 冲突分析:分析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如利益冲突、观念冲突等,并探讨其对情节和主题的影响。

第八章:象征意义与寓言分析8.1 象征意义:分析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如物品、场景等,探讨其深层含义。

8.2 寓言分析:分析小说中的寓言性质,探讨其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和反思。

第九章:教学评价与反思9.1 教学评价: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以评估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学难点:
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感知、理清思路、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述: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请听——《为了谁》。

2、过渡: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

3、板书课题:
大江保卫战
4、教师简介背景
5、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出几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
第一段: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赞扬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一段
1、范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概括归纳:一、灾情危急,二、奔赴战场
2、圈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并体会。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以及三个“!”。

3、指导朗读。

4、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

“日夜兼程”、“挺进”
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们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

6、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内容。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一段,说说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
默读。

交流概括。

板书小标题:
大堤抢险
铁汉本色
勇救群众
2、学习事迹之一:大堤抢险
听录音、看插图、画句子,“——”画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画战士们是怎样想的。

①交流所画的句子
②逐句交流、体会、朗读。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
☆“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看媒体播放战士们抢险的场面,身临其境地体会战士们的心情。

把你想到的用笔写下来,在交流。

指导朗读,面对险情,战士们的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3、学习事例之二:铁汉本色
师过渡:如果第一层写的是子弟兵的群体形象,那么第二层就是特写个体形象,黄晓文的事迹。

自由读,说说这一层主要讲了什么?
你觉得黄晓文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准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黄晓文的事迹,先同桌说,再集体交流。

体会“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

,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课前搜集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迹?
再次朗读这句话。

齐读第四节。

4、学习事迹之三:勇救群众
师过渡:在大江保卫战中,子弟兵们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轻声读第五节,画出你受感动的句子。

①同桌先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

②再集体交流。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体会了这么多,那么在你们心目中,子弟兵们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用笔把他们写下来。

再交流。

朗读,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齐读这一节。

5、总结,引读第六节,板书铭记

英雄
6、有一首歌《为了谁》,唱的就是这群可歌可泣的抗洪英雄,让我们一起再来聆听,永远记住这群英雄,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三、回顾全文
1、概述全文的思想内容。

2、课文中哪些句段令你感动,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说话训练
1、以“当长江大堤遇险时”领起说一段话。

2、1998年洪涝灾害后,许多人失去了家园。

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五、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五节
2、摘抄课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
板书:
大堤抢险铭记
大江保卫战铁汉本色↓
勇救群众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