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案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篇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篇《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感悟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3、学习抓关键词、读句子、想画面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中,体会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对联引入:(1)课前准备读古诗。
由此引入师:听到了大家这悦耳的的读书声,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明朝顾宪成这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出示)一起来读读。
(2)、引出文中的对联。
课文中也有一幅对联(出示)指名读,再齐读。
师:仅仅改了几个字,但是在我们的耳边响起的还是琅琅的读书声吗?(不是)而是——?2、观看洪灾片段:师;是呀,风声雨声涛声又把我们带到了1998年的夏天,此时的长江早已失去了它往日的面目,大家看——(放录像洪灾片段)3、交流观后感受。
4、预想决堤后果。
师:是呀,长江洪水泛滥。
而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密集,是我国工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整个平原区地面高度又普遍低于高洪水位数米至10余米,完全依靠两岸的江堤来抵挡洪水。
万一大江决堤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5、感情渲染,个性化读课题师:此时此刻,与洪水抢时间,保卫大堤,就是最迫在眉睫的任务。
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来了,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读题:大江保卫战);他们将与洪魔进行殊死的搏斗,进行了一场的惊心动魄(读题:大江保卫战)。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 理解“大江保卫战”的背景和意义; - 分析大江保卫战的具体战役; - 掌握大江保卫战的关键词汇和重要观点。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大江保卫战”的第二个战役及其相关知识。
1. 大江保卫战的背景•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提醒学生对“大江保卫战”有一个初步了解;•引导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背景和意义。
2. 第二个战役:战斗的激烈与胜利•分析大江保卫战的第二个战役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这场战役的意义和影响。
3. 大江保卫战的关键词汇和重要观点•给学生提供并解释大江保卫战的关键词汇和重要观点,例如“政治意义”、“战略地位”、“千里长江一碧如留”等;•让学生通过案例等形式理解这些关键词汇和观点的涵义。
教学流程1. 导入与复习(10分钟)•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回答与“大江保卫战”相关的问题。
2. 引入新课(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大江保卫战”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析第二个战役(2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并分析大江保卫战的第二个战役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4. 进一步探究(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第二个战役的意义和影响,让学生互相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5. 重点词汇与观点解析(15分钟)•提供关键词汇和重要观点的定义,解释其涵义并与实际案例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6. 总结与归纳(10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并与第一节课进行对比,形成全局的认识。
教学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与反馈;•教师还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大江保卫战的总结或回顾。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大江保卫战的第二个战役,掌握关键词汇和重要观点,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于大江保卫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设计:大江保卫战 第二课时

1、同桌交流,谈谈让你感动的原因。(同桌可以先相互读读,再交
教学重点:
重点指导交流课文第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了解认识两个自然段 不同的写法,感受人民子弟兵大无畏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场面描写的不同效果。 课件准备:
部分课文片段、课文插图、解放军战士与洪水决战的场面视频、歌 曲磁带《为了谁》。
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
1、 以情激情,进入文本。 2、 以读激情,理解内容。 3、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2、交流,哪些句子最令你感动? (1)课件出示:“四百多名官兵……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提问:你读出了什么?(救援行动的神速)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你
能读一下吗? (2)课件出示:“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保住大堤” 提问:读出了什么?
①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战士们的意志坚强、奋不顾身? (课件突出重点词语:来回穿梭、赤脚奔跑、全然不顾) ②战士们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感动,更令我们敬佩,让我们通 过朗读,把对他们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指名读,集体读。
(1)视频播放解放军战士与洪水决战的场面。
【用多媒体视频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由文本进入特定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理解 课文内容。】
老师旁白:惊雷响起,闪电划破浓云密布的天空,大雨倾盆而下, 雷声、雨声、风声,响彻在天地之间……洪水冲垮大堤,冲倒房屋,打 着漩涡向前推进,吞噬着一切,于是一切都淹没在洪水之中,天地间能 看到的只有房顶、树梢、电线杆……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溧阳市埭头中心小学黄丽华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洪水画面。
2、这就是1998年的夏天。
当时是暴雨,大暴雨,是一场接着一场。
那奔腾不息的长江,转旋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就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人民解放军和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板书:大江保卫战二、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今天让我们一起透过语言文字走进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感受一下语言文字背后所描写的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请同学们自由读2---5自然段,画出让你心灵受到震撼的语句。
读一读,写下自己的感受。
三、交流。
1、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A学生交流所画的语句,并且说出自己的感受。
B “嶙峋”这个词大家是怎么理解的?C生活中手不小心被划破,哪怕是一个很小的伤口都会钻到心里疼,因为十指连心啊。
那我们的战士们被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这种疼,这种痛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大啊,可我们的战士们却——(全然不顾)。
他们全然不顾,他们不顾的仅仅是片石割破了脚趾吗?D是的,尽管——(疼痛难忍),尽管——(血迹斑斑),可战士们——(全然不顾),从这里你感受到战士们什么样的可贵品质呢?他们的精神、意志令人感动。
那么谁能把这几句话读好,读出你的感动呢?E战士们对这种疼痛为什么会全然不顾呢?(因为他们心中只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对!保住大堤就意味着保住了----(生回答)F“保住大堤”这个念头在他们新中深深扎根了。
子弟兵们都在心里默默的祈求能够保住大堤,并且决心一定要保大堤。
让我们读读他们的心声吧!2、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5下22《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课案

A、从言上:“来不及了”。(体会人物的品质)
B、从行上:猛地把铁钉一拔……(扣住“猛地”、“随即”“三下两下”“二话没说”“转身”进行教学)
画出动词:拔、扯、捆、扛、爬
比较:a、把扯换成撕、拉
b、把捆换成扎、包
c、表演
C、为什么用省略号?(痛、不忍看下去)
4.指导朗读:真是轻伤不下火线,黄晓文不觉得疼,可我们的心在疼,你能读出来吗?。(随机)
3、屏显:这是一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大江保卫战。
过渡:这是一场怎样气壮山河的保卫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文字感受那场没有硝烟却激烈得让人惊心动魄的战斗吧!
㈠大堤抢险
1.读读课文,划出令你最感动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2.集体交流
A、话说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最感动?为什么?
(1)救援神速☆:“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E、在九江赛城湖大堤上,官兵们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护大堤奋不顾身的大无谓精神让人钦佩。假如你是在现场的老百姓,你想对子弟兵说些什么?
F、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用勇敢、乐观谱写了一曲感天地、泣鬼神的抗洪之歌。让我们再现九江赛城湖大堤惊心动魄的抢险场面吧!(播放视频)
3、这样的人民子弟兵,人民能忘记吗,祖国能忘记吗?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课案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引发情感。
二、研读交流,领悟情感。
(一)大堤
抢险
(二)铁汉
本色
(三)勇救
群众
三、回文朗读,强化情感。
四、学作对联,升华情感
1、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二课时教案)-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二课时教案)|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学难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感知、理清思路、学习第一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师述: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请听《为了谁》。
2、过渡: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
3、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4、教师简介背景5、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出几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第一段(1):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赞扬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一段1、范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概括归纳:一、灾情危急,二、奔赴战场2、圈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并体会。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以及三个!。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_教案bb[修改版]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_教案bb[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b3de74d4d8d15abf234ea0.png)
第一篇:《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_教案bb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案)教案背景:《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3课,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篇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
而五年级的学生,对那场世纪洪水没有亲身体验,没有这方面的情感体验,所以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课题:《大江保卫战》教材分析:《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赞扬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
教学方法:1、以情激情,进入文本。
2、以读激情,品味课文。
3、以练促学,感悟内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洪水肆虐。
1、继续学习《大江保卫战》,先读读这些词语。
2、谈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工矿企业林立,水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由于地势平缓,完全依靠两岸30000余公里的堤坝来防汛。
可是(课件示:范读)3、万一长江决堤会造成什么后果?4、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当时的情况吗?当时的情况真是——万分危急。
板书:万分危急5、洪水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了,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那几十万官兵,日夜兼程奔赴救灾前线,一起去打响这《大江保卫战》。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让我们先到九江赛城湖,去看一看官兵们齐心协力保住大堤的场景——(师配乐范读)2、相信这情景给许多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震撼人心的场面。
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流。
(1)“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可别忘了,此时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已经——(塌陷了),可是听到一声令下他们有没有丝毫犹豫?你从哪看出来的?让我们一起读出官兵们的义无反顾。
(六年级语文教案)《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六篇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六篇六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品味,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____年的夏天,那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吗?让我们通过录象再一次来感受当时的情景。
2、放录象3、谁来描述当时的情景●二、学习第一节1、课文是怎么写的呢?(出示句子),我们一起来看幻灯,谁来把这段话朗读一遍2、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势——万分危急,哪些词语告诉你情势危急?3、朗读时,这些加点词语该怎么读?三个“告急”该怎么读?4、自己练练看,注意读出当时情势的危急。
5、指名读、齐读。
6、师生接读: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三、学习第二段1、这场战斗是怎样打的呢?请同学们再看录象,再次来感受当时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2、课文第一段也向我们描写了这场战斗,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这一段课文,边读边想,从录象和课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3、小组交流从课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我们以四人小组来交流,把不懂的地方一起讨论解决4、集体交流下面我们进行集体交流,谁来先说,从第二段课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奋不顾身保大堤舍生忘死救群众5、师:战士们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伟大的抗洪精神令我们感动,课文通过哪些句子把这种精神表达出来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二段,划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令你感动?6、谁来交流,哪些句子最令你感动?(1)官兵们肩扛……保住大堤(出示)a\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战士们的奋不顾身?b\战士们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感动,更令我们敬佩,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对他们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先自己练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案)
教案背景:
《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3课,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篇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
而五年级的学生,对那场世纪洪水没有亲身体验,没有这方面的情感体验,所以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课题:《大江保卫战》
教材分析: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赞扬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
教学方法:
1、以情激情,进入文本。
2、以读激情,品味课文。
3、以练促学,感悟内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回顾洪水肆虐。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本课的字词,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现在我们来听写几个词语。
(万分危急气壮山河奋不顾身铮铮铁汉)
2、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
4、洪水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了,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那几十万官兵,日夜兼程奔赴救灾前线,一起去打响这《大江保卫战》。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我们先到九江赛城湖,去看一看官兵们齐心协力保住大堤的场景——(师配乐范读)
2、相信这情景给许多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震撼人心的场面。
(1)“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
可别忘了,此时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已经——(塌陷了),可是听到一声令下他们有没有丝毫犹豫?你从哪看出来的?让我们一起读出官兵们的义无反顾。
(2)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①“来回穿梭”,说明跑得很快,他们肩上扛着——沉重的沙包
②“全然不顾”,出示填空“子弟兵们全然不顾,顾的是。
”
引读:子弟兵们全然不顾大堤崩塌的危险,顾的是(男同学)——
他们全然不顾肩上沉重的沙包,顾的是(女同学)——
他们全然不顾浑身的伤痛,顾的是(全班同学)——
过渡:保住大堤便是保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他们不怕危险,不辞辛劳,不顾伤痛,竭尽所能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抗争,他们站着是根伫立的桩、倒下是袋拦洪的沙!
③齐读,让我们尽情抒发我们的敬佩之情!
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眼看大堤就要保不住了,这可怎么办?
(3)一道人墙
谁能用朗读来为我们诠释着感人肺腑的一幕?
①很多同学都被这道人墙所打动了,同学们,洪水就在我们眼前,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你们愿意加入到这抗洪救灾的队伍中来吗?
前两排的子弟兵同学,请起立,手牵手,肩并肩,让我们一起——[课件: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
风急浪涌,你们怕不怕?
突然,巨浪袭来,连眼睛都睁不开了,顶不顶得住?
又一股肆虐的洪水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眼看战友快撑不住了,后面两排子弟兵同学,起立,让我们——“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滔滔洪水来势汹汹,可是没关系,我们身后还有千千万万的子弟兵,——[课件: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
②战士们,狂风来了怕不怕?暴雨来了怕不怕?巨浪来了怕不怕?好样的,英勇的战士们,让我们一起高喊:[课件: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③好一群勇敢的战士啊。
辛苦了!请坐,让我们来由衷地赞美我们的子弟兵。
(这真是一群的子弟兵!)
老师送给他们四个字看“铮”字是什么偏旁?
你联想到了什么?是呀他们就是钢铁一样的硬汉
④可是战士们的身体难道真是钢铁铸成的吗?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血肉之躯呀。
这里有一组血染的数据,由于温度高达五六十度,供水紧缺,不少官兵中暑,受伤。
这组数据就记录了大江保卫战中,几天时间,一个团的情况:7人,烂掉了指甲;28人,脚和手受伤;89人,因流汗过多缺少盐分,全身浮肿;292人,双脚溃烂;374人,皮肤生了红斑;420人,口腔、嘴唇干裂、溃烂;1200多人,手上起了血泡,磨破了手指这样的照片不计其数,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
(视频)
⑤有个词语深深地触动了老师的心弦——伤痕累累
“累累”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一指屡屡,二指形容累积得多。
哪项解释更恰当?是呀,旧伤未愈又添新伤,这便是伤痕累累。
你能读好这个词吗?为什么会伤痕累累?你听,大江上,似乎还回荡着那铮铮誓言——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⑥正是有这样坚定的信念——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⑦说话训练:大堤保住了,可是官兵们顾不上处理伤口,他们早已疲惫不堪了。
面对这群筋疲力尽的官兵,面对这群伤痕累累的铁汉,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⑧千言万语都凝结在这幅对联中——
小结:这便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引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子弟兵们只听到一声命令——
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面对崩塌的大堤,他们只做着同一个动作——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如果说刚才描写的是一组抗洪救灾抢险的群英图,那第四自然段就是对连长的大特写。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四自然段,想想课文是通过什么描写把黄晓文铮铮铁汉的精神表达出来的?
(1)生读
(2)生交流(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3)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出黄晓文全然不顾自身安危,顾的
(4)再来看看这朴实的话语,“来不及了!”真的来不及了吗?真的连简单的处理一下伤口的时间也没有吗?
生交流
(5)的确,从这一系列动作中,从这一句朴实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黄晓文始终把大堤,把人民放在第一位,“铮铮铁汉”这四个字他当之无愧。
(6)齐读
(7)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还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8)师范读第五自然段,生再齐读。
四、拓展练习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吗,英雄的脚步在泥泞的大堤上蹒跚,但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坚定。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吗,英雄的背影模糊在滂沱的大雨中,但却清晰地隽刻在你我的心上。
五、总结
小结:你知道吗?子弟兵们守住大堤的同时还要营救被困的群众
他们在洪水中救出了无数在死亡边缘徘徊的孩子;你看,他们用双手拖起了一个又一个明天的希望;你看,这是他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最佳写照,
他们头顶烈日,身挡激流,夜卧长堤,肩扛祖国的重托,
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我们也将永远铭记着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最后,让我们把感动升华成诗篇朗诵出来——(板书),这便是惊心动魄的——《大江保卫战》
板书:
大江保卫战
万分危急护大堤
气壮山河战洪魔
奋不顾身救群众
铮铮铁汉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