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工程全套标准
建筑智能化工程资料全套标准

一、前期准备阶段 0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02.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1)3. 设备材料供货时间表 (2)4. 工具借用清单 (3)5. 技术交底纪要 (4)6. 图纸会审记录 (5)7. 设备材料进场检验单 (6)8. 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使用报验单 (7)9.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 (8)10. 工程开工报告 (9)二、施工过程阶段 (10)11. 施工日志 (10)12. 设计变更表 (11)13. 工程洽商会议记录 (12)14. 工程签证 (13)15. 设备安装记录 (14)16. 管道、线缆安装记录 (15)17.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6)三、施工收尾阶段 (17)18. 工程竣工报告 (17)19. 工程延期说明 (18)20. 系统调试合格证书 (19)21. 系统调试及试运转记录 (20)22. 设备材料验收交接单 (21)23. 报验申请表 (22)24. 移交资料清单 (23)25. 验收报告 (24)26. 工程总结报告 (25)一、前期准备阶段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备注:1、项目经理、业务负责人及现场施工负责人接收并保存。
2.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3. 设备材料供货时间表备注:1、以上内容由产品采购部填写,并分交项目经理、现场施工负责人及仓管人员;2、如有设备不能按计划供应或型号更换时,应及时通知项目经理与甲方进行协商,以便不影响工程工期。
4. 工具借用清单工程名称:现场施工负责人(签字、日期):仓管员(签字、日期):5. 技术交底纪要6. 图纸会审记录备注:本纪要在技术交底时进行,由现场施工负责人委派人员填写。
7. 设备材料进场检验单备注:1、本记录适用于采购物资进货前进行的进货检验。
2、由仓管人员进货检验员填写并存档。
3、本记录进货检验设备材料类别应与采购计划或合同要求相对应。
4、对于大批量设备材料的进货检验需填写本记录。
一般情况下,进货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不准接收入库。
建筑物智能化工程设计标准

建筑物智能化工程设计标准一、引言智能化建筑是当前和未来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将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与先进的技术相结合,提供更智能、高效、舒适的建筑环境。
而建筑物智能化工程设计标准则是指导智能化建筑设计与施工的规范和准则。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建筑物智能化工程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
二、智能化系统设计1. 系统设计原则智能化系统设计应符合功能明确、稳定可靠、使用方便、开放性强的原则。
系统应具备自动化控制、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操作的特点,使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具备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2. 智能化设备选型在智能化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智能化设备。
设备应具备先进的技术、高效能、可靠性和节能性,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三、智能化网络设计1. 网络拓扑结构智能化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应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易维护性。
一般采用分层结构,将各个子系统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网络。
2. 网络传输协议智能化网络的传输协议应满足高效传输、安全可靠和扩展性的要求。
目前常用的协议有Modbus、BACnet、LonWorks等,设计中应选择适合的协议。
四、智能化控制策略设计1. 能耗控制策略智能化建筑应具备合理的能耗控制策略,使建筑物的能耗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可以采用定时控制、传感器控制、自适应控制等策略来实现能耗的最优化。
2. 安全管理策略智能化建筑必须考虑安全管理的策略,包括入侵检测、烟雾报警、视频监控等。
各个智能系统之间应具备相应的安全保障机制,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
五、智能化监测与管理1. 设备监测与管理智能化建筑应具备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与管理功能,能够迅速识别故障设备并进行维护与修复,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数据监测与分析智能化建筑通过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对能耗、室内环境等方面进行监测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报告和建议,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和优化。
六、智能化工程验收与评估1. 技术验收标准智能化建筑工程的验收应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包括系统功能完备性、设备性能达标、网络通信稳定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1. 引言建筑智能化工程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相结合,通过引入智能化系统和设备,提高建筑的节能性、安全性、舒适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资质标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建筑智能化系统功能完善的重要指导依据。
2.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资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设计人员资质要求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关工程设计资格,并能熟练运用智能化软件和工具进行设计。
2.2 设计文档要求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编制相应的设计文档,包括设计方案、施工图纸、设备选型及参数等。
设计文档应清晰明确地描述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2.3 设计检验要求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检验,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设计检验应包括对智能化系统的功能性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
3.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资质标准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资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施工现场布置等。
施工组织设计应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和施工人员,保证施工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3.2 施工人员资质要求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网络通信等方面的知识。
施工人员应持有相关工程施工资格,并熟悉智能化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操作。
3.3 施工质量控制要求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质量控制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控制、设备安装检验等环节。
3.4 施工验收要求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检查施工质量和智能化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应包括对系统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等。
智能化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相关规范、标准、规程

智能化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相关规范、标准、规程一、智能化系统配置通用办公建筑为例。
1.信息化应用系统1.1、公共服务系统1.2、智能卡应用系统1.3、物业管理系统1.4、信息设施运行管理系统1.5、信息安全管理系统2.智能化集成系统2.1、智能化信息集成(平台)系统2.2、智能化信息应用系统3.信息设施系统3.1、信息接入系统光纤到楼层、光纤到桌面等等。
3.2、综合布线系统3.3、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3.4、无线对讲系统3.5、信息网络系统3.6、有线电视系统3.7、公共广播系统3.8、会议系统3.9、信息导引与发布系统3.10、用户电话交换系统4.建筑设备管理系统4.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4.2、建筑设备能效监管系统5.公共安全系统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2、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访客对讲系统、停车库管理系统。
5.3、安全防范综合管理(平台)系统6.机房工程6.1、信息接入机房6.2、有线电视前端机房6.3、信息设施系统总配线机房6.4、智能化总控制室6.5、信息网络机房6.6、消防控制室6.7、安防监控中心6.8、智能化设备间二、系统集成《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三、安防工程主要规范《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安全防范工程建设与维护保养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A/T 70-201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GA1081-2013)《安全防范工程监理规范》(GA/T 1184-2014)《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676—2010)《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要求》(GA 38-2015)《银行自助设备、自助银行安全防范的规定》(GA 745-2008)《银行自助服务亭技术要求》(GA 1003-2012)《银行业务库安全防范要求》(GA 858 2010)《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571—201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2002)《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治安防范要求》GA 837-2009《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2000)《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GB10408.2—2000)《微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GB10408.3—2000)《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10408.4—2000)《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10408.5—2000)《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GB10408.6—2009)《振动入侵探测器》(GB/T10408.8—2008)《磁开关入侵探测器》(GB15209—2006)《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GAT 1127-2013《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644—2006)GAT 761-2008《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四、消防工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农村防火规范》(GB50039—2010)《建筑防雷设计规范》(DB32/T1198-200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50156—201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15)《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6—2010)《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2—201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消防技术文件用消防设备图形符号》(GB4327—2008)《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4717—2005)《消防词汇》(GB/T5907.5-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执行)《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五、楼宇自控(BA)《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2013)六、电视系统卫星电视、闭路电视(有线电视)、传输《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T11318.9—1996)《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GYJ41—8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七、广播系统公共广播及紧急广播系统《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GYJ41—8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9)《工业企业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629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八、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CECS119—2000)九、图例图集《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合》(00DX001)《电工术语》(GB/T2900)《消防文件用设备图形符合》(GB/T4327—2008)《消防词汇》(GB/T5907.5-2015)《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合》(GB/T4728)《电气设备图形符合》(GB5465.2—2008)《电气技术用文件的编制》(GB/T6988)《导体的颜色或数字标识》(GB7947—201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2—2007)《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合》(YD/T5015—2015)《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合》(GA/T74—2000)《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合》(GAT229—1999)《管路系统的图形符合》(GB/T6567.1—2008)《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10)《电气工程CAD制图规则》GB 18135-2000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施工图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集6_弱电工程。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智能建筑是指集成了智能化技术和系统的建筑。
智能建筑通过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建筑环境的智能化和高效化管理。
在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和验收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一、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标准1. 施工单位资质要求: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建筑工程施工资质,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证书。
2. 设计要求:智能建筑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3. 材料选用:智能建筑工程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的建筑材料,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和耐久性。
4. 施工工艺: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应按照相关工艺流程进行,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5. 环境保护: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二、智能建筑工程验收标准1. 工程质量验收:智能建筑工程竣工后,应进行工程质量验收,检测建筑结构、设备设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
2. 安全检测验收:智能建筑工程应进行安全检测验收,检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确保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安全隐患。
3. 设备功能验收:智能建筑工程中的智能化设备设施应进行功能验收,测试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和联动,确保智能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使用环境验收:智能建筑工程应进行使用环境验收,检测建筑室内外环境的舒适性和适宜性,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
5. 监理验收:智能建筑工程验收过程中应有独立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督和验收,确保验收结果的客观和公正。
结语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和验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建筑施工单位和验收单位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遵守标准和规范,确保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和验收工作顺利进行,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建筑环境。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规范要求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规范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智能化成为了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实施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范要求,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规范要求,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一、电气设计规范1. 电气接线: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电气接线应符合国家标准,例如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电线电缆,并按照规范进行线路的布置和连接。
2. 电气保护: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电气保护措施应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例如采用漏电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等,以确保电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 接地设计: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接地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例如设计合适的接地电阻,确保接地系数符合要求,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4. 综合布线: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综合布线应合理规划,避免干扰和杂散电磁场,同时满足不同电气设备的用电需求。
二、通信网络规范1. 网络结构: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通信网络结构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规划,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无线网络,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网络设备: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网络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例如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3. 网络布线: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网络布线应符合电信行业的相关规范,例如采用合适的传输介质,保证信号质量和传输速率,同时避免干扰和信号衰减。
4. 网络安全: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网络安全措施应严格执行相关规范,例如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保护网络免受攻击和非法访问。
三、智能化设备规范1. 控制系统: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控制系统应符合相关规范,例如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或其他合适的设备,实现对建筑设备的监控和控制。
2. 感知设备: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感知设备应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产品,例如温湿度传感器、烟雾探测器等,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布置和连接。
3. 人机交互:建筑智能化工程的人机交互界面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提供友好、易用的操作界面,并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确保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标准

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标准
智能建筑是指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提升建筑物的舒适性、安全
性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建筑形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建筑在各
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然而,要想建
造一座高质量的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标准至关重要。
一、施工标准
1. 设计规范:智能建筑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结构、设备布局、智
能系统集成等因素,确保功能互补,高效协同。
2. 材料选用:施工过程中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特别是
电气设备、通讯设施等智能系统所需材料,确保安全可靠。
3. 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建筑结构牢固、设备安装准确。
4. 安全措施:安全是施工的首要任务,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通道,保障工人施工时的人身安全。
二、验收标准
1. 设备功能测试:验收时应对智能建筑的各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互动无障碍。
2. 系统稳定性检查:智能建筑的各个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验
收时应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系统正常稳定。
3. 能耗监测:对于智能建筑的节能措施进行检测,确保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达到预期目标。
4. 安全标准:验收时应对智能建筑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建筑安全可靠。
总结: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标准是确保智能建筑质量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和验收,才能建造出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智能建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在建设智能建筑时,严格执行标准,确保建筑质量和用户体验。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专业标准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是一门涵盖建筑、信息科技、电子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提高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效率,同时提升建筑物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期准备阶段 0
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0
2.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1)
3. 设备材料供货时间表 (2)
4. 工具借用清单 (3)
5. 技术交底纪要 (4)
6. 图纸会审记录 (5)
7. 设备材料进场检验单 (6)
8. 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使用报验单 (7)
9.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 (8)
10. 工程开工报告 (9)
二、施工过程阶段 (10)
11. 施工日志 (10)
12. 设计变更表 (11)
13. 工程洽商会议记录 (12)
14. 工程签证 (13)
15. 设备安装记录 (14)
16. 管道、线缆安装记录 (15)
17.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6)
三、施工收尾阶段 (17)
18. 工程竣工报告 (17)
19. 工程延期说明 (19)
20. 系统调试合格证书 (20)
21. 系统调试及试运转记录 (21)
22. 设备材料验收交接单 (22)
23. 报验申请表 (23)
24. 移交资料清单 (24)
25. 验收报告 (25)
26. 工程总结报告 (26)
一、前期准备阶段
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备注:
1、项目经理、业务负责人及现场施工负责人接收并保存。
2.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3. 设备材料供货时间表
备注:
1、以上内容由产品采购部填写,并分交项目经理、现场施工负责人及仓管人员;
2、如有设备不能按计划供应或型号更换时,应及时通知项目经理与甲方进行协商,以
便不影响工程工期。
4. 工具借用清单
工程名称:
现场施工负责人(签字、日期):仓管员(签字、日期):
5. 技术交底纪要
6. 图纸会审记录
技术负责人:单位工程负责人:填表人:备注:本纪要在技术交底时进行,由现场施工负责人委派人员填写。
7. 设备材料进场检验单
备注:1、本记录适用于采购物资进货前进行的进货检验。
2、由仓管人员进货检验员填写并存档。
3、本记录进货检验设备材料类别应与采购计划或合同要求相对应。
4、对于大批量设备材料的进货检验需填写本记录。
一般情况下,进货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不准接收入库。
8. 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使用报验单
9.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
项目名称:
注:1、本报告一式三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10.工程开工报告
注:1、本报告一式三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二、施工过程阶段
11. 施工日志
注:本日志需各现场技术员、施工员(包括施工现场负责人)都必须每天一日志。
12. 设计变更表
13. 工程洽商会议记录
14. 工程签证
15. 设备安装记录
备注:本记录由现场施工负责人或其委派施工员或技术员填写,验收前及时提交给项目经理进行审核、自检、存档,以便后期维护。
16. 管道、线缆安装记录
备注:本记录由现场施工负责人或其委派施工员或技术员填写,验收前及时提交给项目经理进行审核、自检、存档,以便后期维护。
17.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注:1、本报告一式三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三、施工收尾阶段
18. 工程竣工报告
19. 工程延期说明
20. 系统调试合格证书
21. 系统调试及试运转记录
备注:本记录由工程项目部组织建立并保存,必要时作为工程交付提供用户资料。
22. 设备材料验收交接单
注:必须和合同清单保持一致
23. 报验申请表工程名称:报验日期:
24. 移交资料清单
(1)设备安装记录
(2)管道、线缆安装记录(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各系统使用说明书(5)竣工图
25. 验收报告
26. 工程总结报告
(项目相关人员在项目竣工后,一周内对整个项目做项目的总结报告,以便总结项目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好的处理方式、好的经验积累,以提高个人工作经验,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