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有奇树》课件PPT

合集下载

《庭中有奇树》PPT课件【完美版课件】

《庭中有奇树》PPT课件【完美版课件】
庭院里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 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 意盎然。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 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 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 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 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重点赏析
一是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 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 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 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 很快就会败落,那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用 花比喻女主人公的青春不长,红颜易老。
二是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诗的最后两句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这从前面六句来 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 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 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 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 无论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 同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解读
庭中有奇树 佳美、珍贵的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华,
花。滋,繁盛。
花。木本之花 攀条折其荣读,作将wè以i,遗给予所,思馈赠。。
曰荣,草本之
花曰华,这里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思念的人。
上下句互通。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送达。
历时很久。
诗句品读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 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主旨归纳
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 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 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 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 梅花给他。

《庭中有奇树》PPT课件优秀课件

《庭中有奇树》PPT课件优秀课件
重点赏析
一是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 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 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 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 很快就会败落,那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用 花比喻女主人公的青春不长,红颜易老。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庭中有 奇树》P PT课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庭中有 奇树》P PT课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庭中有 奇树》P PT课件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 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 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 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庭中有 奇树》P PT课件
二是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诗的最后两句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这从前面六句来 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 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 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 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 无论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 同样的思想感情。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庭中有 奇树》P PT课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庭中有 奇树》P PT课件
诗歌解读
庭中有奇树 佳美、珍贵的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华,
花。滋,繁盛。
花。木本之花 攀条折其荣读,作将wè以i,遗给予所,思馈赠。。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庭中有 奇树》P PT课件

《庭中有奇树》PPT课件【优质版】

《庭中有奇树》PPT课件【优质版】

庭院里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 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 意盎然。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 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 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 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 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 得格外突出。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 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 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 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 相思怀念之情更加无法解脱。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写到了国内 媒体对 机器人 新闻的 重视, 但前者 重在介 绍机器 人新闻 写作新 样态, 后者重 在介绍 新闻写 作机器 人的应 用情况. 2.机器人新闻,具有“多、快、好” 的特点 ,主要 在体育 、财经 、地震 报道几 个领域 取得了 巨大成 功,正 在不断 满足受 众的个 性化阅 读需求 。 3.“奇点”的来临虽然对写作者产生 了巨大 的冲击 ,但人 工智能 并不理 解那些 数值背 后的含 义,更 缺乏写 作者的 个性化 思考。
4.人工智能不仅可将人从日常繁重的 写作流 水线上 解脱出 来,而 且还可 以促进 人以更 富有创 造性的 方式与 流水线 竞争。 今天, 高校美 术专业 学生缺 乏工匠 精神的 表现可 概括为 两方面 ,即鄙 夷传统 价值观 和精神 追求, 追求快 餐式作 品;轻 视基础 ,急 5.本文细致介绍了张小姐的书架,这 一细节 描写颇 有意味 ,既表 现出张 小姐的 家庭、 文化背 景,又 暗示出 人物特 点。 6.情节围绕方鸿渐买皮外套展开,相 亲路上 初见外 套,麻 将桌上 惦记外 套,最 终买到 外套, 情节紧 凑,趣 味横生 。功近

《庭中有奇树》PPT课件【优秀课件】

《庭中有奇树》PPT课件【优秀课件】

重点赏析
一是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 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 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 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 很快就会败落,那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用 花比喻女主人公的青春不长,红颜易老。
二是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诗的最后两句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这从前面六句来 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 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 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 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 无论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 同样的思想感情。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 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主旨归纳
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 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 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 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 梅花给他。
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 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 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诗歌解读
庭中有奇树 佳美、珍贵的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花开得正繁盛。华,
花。滋,繁盛。
花。木本之花 攀条折其荣读,作将wè以i,遗给予所,思馈赠。。
曰荣,草本之
花曰华,这里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思念的人。
上下句互通。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送达。
历时很久。
诗句品读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奇 树
《 古 诗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补充资 料
植物意象在古诗词中的表述功能主要包括描述、拟 情和指意,读者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通过抽象的植 物意象及其所营造的特定的情感氛围,能够身临其境地 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彻底深刻地把握诗歌所传 递的主旨思想与文化内涵。
补充资 料
《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末年,此时社会动荡,政局混乱, 作为主要知识分子的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只能借诗歌来 表述其境遇和感受,或直抒自游子之口,或借托于思妇之情,总而 言之,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 是《古诗十 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而植物意象置于其中,也与这 种时代的大众普遍情绪结合了起来。“草”意象表达了思妇的绵绵 幽情与游子的生命感悟,“松柏、白杨”意象则集中反映了当时落 魄士子的伤时感世与自我意识的觉醒。“兔丝、女罗”以及本诗中 的“奇树”“华滋”所象征的“折芳寄远”的思念,则是当时战争 频繁,人们生活动荡不安的另一种侧面反映。
这19首诗,在内容上,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文人士大夫 的失意郁闷心情。叙事委婉曲折,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形 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
1
huā zī
华滋
3wèi遗来自正字音2pān
攀条
4
xīn
馨香
朗 读诗文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前面着重渲染, 之后情感逆转,眼前之物不再那么重要,令人伤感的 是离别太久,增添思念之苦,至此全诗情感得到升华,
深入探 究
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写景层层推进
从“奇树”到“绿叶 ”,从“绿叶”到“发华 滋”,从“发华滋”到“ 攀条”,从“攀条”到“ 折其荣”,一步步将人带 到诗境中来。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庭中有奇树 课件(共29张PPT)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庭中有奇树  课件(共29张PPT)

“此物”究竟好不好?
换个更好的东西? 如果路近又如何呢?
送到又如何呢? 如果回来了还送吗?
跟物的好坏没有关系
再好的东西 人没回来(不在身边)就不是好东西
送不了,“她”会怎样处理花?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第二天。。。。。。
深衷浅貌 短语长情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庭中有奇树”
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夜晚,作者站在后园,首先看到两株枣树孤独地分头 站在一旁:“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 也是枣树。”从修辞意义上看,这里用了反复 ;从其表达效果来看,这种写 法使枣树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更能醒人耳目。从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 来看 ,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这样说话?这样的表述传达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状态呢?首先从视觉效果来分析,“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给 人一种单调 、枯燥感 , 传达出一种孤独苦闷 、无所依托 、无所倾诉的心 理感受;再从描写的对象来看,两株枣树在空旷阔大的背景之下独立生长, 互不关联,给人一种孤苦寂寞感,而枣树高耸挺拔.直刺天空,也更能表现 其孤傲的性格和绝望的反抗精神。这看似简单的重复,却表现出一种复杂的 情致和韵味,不仅在结构上统领全文,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而且在形象 刻画的过程中暗示了诗歌的主题意义。
攀条折其荣
浮士德: 你刚一见我走进园里, 小天使,就立即把我记起? 玛嘉瑞特: 您没看出我低垂着目光? 浮士德: 我的冒昧你是否原谅? 那次你刚好走出教堂, 我竟敢那样行为莽撞。 玛嘉瑞特: 没遇过那种事,我很心慌, 还没人拿我说短论长, 我想,他怕是从我的举动 看到了轻佻失检的地方? 好像他凭着一时性起, 就对我姑娘家态度轻狂。 老实说,我不知怎么就有了 像现在对您这良好的印象。 只是我自己又气恨自己, 为什么不对您更带凶样。

《庭中有奇树》PPT课件

《庭中有奇树》PPT课件

知识备查
《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 第九首。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中国 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 斋提出《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作。李 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 者。”并认为作于东汉时期,这也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主流观点。今人综合 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 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这十九首诗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汉末献帝建安之 前的几十年间。至于《庭中有奇树》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确考。
精读细研
从“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可以看出诗歌怎样的 主旨?
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精读细研
怎么理解“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这两句诗?
这两句诗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 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人生苦短,女人也如手中的鲜 花,经不起时间的等待,更经受不起风吹雨打。
整体感知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词语解释 【华】花。 【滋】繁盛。 【攀条】攀引枝条。 【遗】给予,馈赠。 【致】送达。 【经时】历时很久。
整体感知
译文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
开满了茂密的花朵。妇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枝花,要 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丈夫。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 袖,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中。这花有 什么稀罕的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精读细研

《庭中有奇树》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庭中有奇树》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内容展示
诗词翻译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主旨点睛
这首诗表现了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委 婉含蓄,感人至深。
内容展示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Hale Waihona Puke 内容展示诗词解释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华,同“花”。滋,繁盛。 荣:犹“花”。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遗(wèi):给予,馈赠。 馨(xīn)香:香气。 致:送达。 经时:历时很久。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
庭中有奇树
-.
学习目标
1.了解古诗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古诗意境。 2.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 和审美情趣。
走近作品
创作背景
本诗选自《文选》。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 《古诗 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五言 古诗,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这组古诗语言朴素 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解读
庭中有奇树 佳美、珍贵的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华,
花。滋,繁盛。
花。木本之花 攀条折其荣读,作将wè以i,遗给予所,思馈赠。。
曰荣,草本之
花曰华,这里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思念的人。
上下句互通。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送达。
历时很久。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欢迎下载!
诗句品读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庭院里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 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 意盎然。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 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 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 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 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 得格外突出。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 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 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 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 相思怀念之情更加无法解脱。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 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主旨归纳
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 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 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 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 梅花给他。
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 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 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重点赏析
一是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 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 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 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 很快就会败落,那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用 花比喻女主人公的青春不长,红颜易老。
二是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诗的最后两句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这从前面六句来 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 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 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 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 无论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 同样的思想感情。



奇 树
《 古 诗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作者简介
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组诗。最早见于 《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 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五言 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 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