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配套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练习新人教版(2)(含试卷)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名校讲坛1.知识链接路透社由英国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于1850年创办,是世界上最早创办的通讯社之一,也是目前英国最大的通讯社和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
路透社提供新闻报道给报刊、电视台等各式媒体,向来以迅速、准确享誉国际。
2.写作背景诺贝尔奖从1901年开始,颁奖仪式在每年12月10日下午四点半(诺贝尔逝世时间)举行。
本文就是对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情况的报道。
3.主题解说《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交代了诺贝尔奖获奖者名单及获奖者所做的贡献,颁发机构、时间、地点及背景,表达了对诺贝尔及获奖者崇高的敬意。
4.考点链接拟写新闻标题【解题技巧】(1)提取要素:新闻的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人(物)、何事、何故”包括了新闻的基本内容。
当然,有些新闻本身要素不完整,压缩时不必逐一落实;有些要素压缩时应根据留主去次的原则,进行恰当的取舍。
(2)摘引导语:新闻的导语一般概括了其基本内容。
有些导语过于概括,应根据新闻主体的内容,对其加以充实,使之更加准确具体;有的导语过长,则需要删减,使之更加精练概括。
(3)综合概括:首先,通读新闻,理清思路,找准要点。
然后,结合题目要求,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点。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8,“综合性学习”T12。
01 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nuò)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ān(颁)发了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yí(遗)嘱.(zhǔ),“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2.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发明发现)了X射线。
(2)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建立建设)了红十字会。
3.文学常识填空。
诺贝尔,瑞典(国籍)化学家、工程师。
他将自己的遗产作为基金创立了诺贝尔奖。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同步提升试卷新人教版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前预习记录月日星期★我来读课文1.文学常识填空。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________,依据这则消息的背景知道诺贝尔奖是依据________(国)闻名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________的遗嘱设立的,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________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2.指出下列句子属于新闻的哪一部分。
(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日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____)(2)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独创了黄色炸药,以后又独创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收入。
(____)(3)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____)文学常识对对碰。
3.新闻的基本结构:(1)_______: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
标题包括主标、引标、副标。
并非全部消息的标题都如此,可依据消息状况敏捷运用,有的消息只有一个主标。
引标,用来说明意义,引出主标;副标,则是对主标作阐述和补充。
(2)_______: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基本领实或主题,给读者以总体的印象。
(3)_______:新闻的躯干,它用足够的事实表现主题,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
(4)_______和_______:消息的结语一般是最终一句或者一段话,常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的小结,对新闻事务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料,或依据所报道的事实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5)_______、______、____是不能缺少的。
_______ 和_______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6)_______:在报道开头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交代稿子的来源和发稿的时间。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他们感动着古城襄樊,他们的故事传颂在襄江两岸。
2008年3月25日晚,由襄樊市委宣扬部主办的2007年度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评比结果揭晓。
被评比出的感动襄樊2007年度十大人物是:年复一年的抚养、教化40多个“问题孩子”的江建军;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地成就一番事业的王国良;重病在身,却把最终的能量献给山区教化的肖永才;面壁十载,临摹永乐宫壁画的“画痴”刘庸之……他们身份各异,经验不同,但都有共同的一点,那就是拥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气。
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1)第③句表达欠妥,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应将“博物馆”放在“不仅”前。
(2)第④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你提出修改 意见。 答案:将“革命纪念馆”后面的逗号改为顿号。
(3)第⑤句成分残缺,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删去“随着”或“使”。
1234567
【活动三:了解新闻知识】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在疫情到来时,他不负人民的嘱.( zhǔ )托,为我们拨 开“疫”云。他有忠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崇高品
质,党和人民授予.( yǔ )他“共和国勋章”,习近平总 书记亲自为他颁.( bān )发奖章。他的名字和功绩,将 永远juān( 镌 )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1234567
【活动二:社会热点采集】 2. [2024·北京清华附中月考]2023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
1234567
【活动五:参与采访实践活动】 7. [2024·盐城盐都区月考]班级开展“与文学有约”采访
实践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并参与活动。 2023年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进
行第六轮投票,产生了《雪山大地》《宝水》《本巴》 《千里江山图》《回响》5部获奖作品。其中,杨志军的 《雪山大地》票数最高。
时间
2023年9月28日(星期四) 8:00—10:00
采访对象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杨志军
采访目的 ① 采访获奖作者,了解文学创作奥秘
采访方式 网络直播连线
1234567
采访用具 电脑(含摄像头、麦克风)、纸、笔
您得知《雪山大地》获奖时,感受如何?
② 您为什么将小说创作目光投向雪域高原?
采访问题 ③
您想对爱好文学阅读和文学创作的青少年说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单元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布》 同步练习

1.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联盟(méng)血清(xuè)巨额(é)B.遗嘱(shǔ)渗透(shèn)挪威(nuó)C.颁发(fēn)即日(jí)首届(jiè)D.仲栽(cái)拔款(bō)利息(xī)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参透压定律。
B.诺贝尔奖的评意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C.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拔款。
D.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3.结合句意解释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德国的贝林(生物学奖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卓有:有突出的)B.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建树:成就,功绩)C.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颁发:发布)D.取代它们的是印着欧洲建筑式样的7种纸币。
(式样:样子,形状)4.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________了诺贝尔奖。
(2)________它们的是印着欧洲建筑式样的7种纸币。
(3)对民族自尊心的唯一________将是欧元的硬币,采用欧元的12个国家,可以在这小小硬币的一面自由选择一种图案。
(4)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________。
A.颁布代替宽慰卓有成就B.颁发取代安慰卓有成效C.颁布替代宽慰成绩卓著D.颁发取代安慰卓有成就5.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课前测:第一单元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参考答案版)

课前测:《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颁发(bān)仲裁(zhòng)颇有(pō)B.遗嘱(zǔ)巨额(é)逝世(shì)C.联盟(mén)纪念(jì)奖金(jiǎng)D.挪威(nuó)渗透(sèn)仪式(yí)2.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__________了诺贝尔奖。
(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______.A.颁布卓有成就B.颁发成绩卓著C.颁布成绩卓著D.颁发卓有成就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B.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t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C.《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表达了作者对获奖者的羡慕之情。
D.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顸重要的“住”,能够有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⑥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A.①④③②⑤⑥B.⑥①④⑤②③C.①④⑤②③⑥D.⑥①④③②⑤【参考答案】1.A【解析】B.嘱zhǔ。
C.盟méng。
D.渗shèn。
2.D【解析】(1)“颁布”指公布、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
“颁发”有“授予”的意思。
根据语境,“诺贝尔奖”应该是“颁发”,不应该用“颁布”。
(2)“卓有成就”形容有突出的成就。
“成绩卓著”指在成绩方面突出。
根据语境,使用“卓有成就”更为恰当。
据此,答案为D。
3.C【解析】《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表达了作者对诺贝尔及获奖者崇高的敬意。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同步测试A卷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同步测试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 野蛮(mán)抵赖(lài)警惕(tì)国行公祭(jì)B . 悼念(diào)颠倒(diān)呓语(yì)铸兹宝鼎(zī)C . 隆重(lóng)修宪(xiān)大肆(sì)祀我国殇(shāng)D . 大阪(fǎn)变迁(qiān)誓言(shì)辱没真相(mò)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清冽飘渺霎时头晕目眩B . 脸颊梦寐寒颤变换多姿C . 嘹亮朗润寥阔一代天娇D . 贮蓄晌晴应和玲珑剔透3. (2分)下列加线词的解释不符合句意的是()A . 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比喻海浪)B . 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
(形容色彩繁杂)C . 其妖艳绰约不如花。
(形容花木的美姿)D . 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
(丰盛饱满)4. (2分)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反问)B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排比)C . 呜呼!其真无马邪?(反问)D .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比喻)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 (2分) (2020八上·右玉期末)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请写成一句话新闻,并谈谈对你的启示。
昨日,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对2016年高考招生中少数民族问题处理情况的通告》: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份的考生被取消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资格。
《通告》称,鉴于31名考生中大多数系未成年人,为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本着“教育和保护相结合”和有利于青年学生成长的原则,故不对外公布这31名考生的姓名及相关信息。
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每组词语注音都正确的是()A. 遗嘱yí zhǔ巨额jù’éB. 载重zǎi zhóng 栽树zhāi shùC. 渗透cān tóu 悲惨bēi cǎnD. 颁发fēnfā掺和chān huo2.解释词语:颁发:建树:3. 用给出的词语填空:A.经过老师的努力,考试成绩已经()完毕。
B.经过专家的(),这批出土文物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00年。
○1评定○2鉴定4.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2018年,世界上已有逾900多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
删去“逾”或“多”B.通过实地研究,使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改革方案。
将“方案”改为“措施”C.由于运用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一厂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改进。
将“改进”改为“提高”D.诺贝尔奖评委会通过并讨论了本年度诺贝尔奖获奖名单。
将“通过”和“讨论”互换位置5. 下列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李雷原本与同学约好一起去看球赛,却因感冒发烧无法前往,于是他给同学发了条短信。
A. 我今天不去看球了,你自己去吧!B. 我偶染贵恙,无法观赛,深表歉意!C. 我感冒了,现在还在发烧,真糟糕!D. 我生病不能去看球赛了,实在抱歉!二.阅读理解:(一)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同步作业新人教版五四制

第一单元
(2) 颁发:
(3) 建树:
(4) 卓有成就: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诺贝尔基金会是诺贝尔奖的拥有者管理这笔资金,决定诺贝尔奖的评定。
B. 诺贝尔奖是诺贝尔生前积累的巨额财产,每年都拿出一部分来奖励对人类有贡献的各类科学家。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 B. 《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给了屠呦呦启发,使她意识到可能是煮沸提取破坏了青蒿中 的活性成分,于是她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 C. 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为了得到用青蒿萃取液治疗疟疾的信心,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不仅表现了他 们献身医学事业的决心,也反映出当时我国医学研究的条件之差。 D. 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将在青蒿中提取的一种分子式为 C 15 H 22 O 5 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后经 进一步提纯研制出一种强抗疟药物“ 双氢青蒿素” 。 E. 文章以《诗经》开篇,以描写青蒿作结,不仅增强了传记的文学色彩和可读性,而且也暗示了屠呦呦的 思想品质。 (2)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请分点概括。
C. 从 1901 年 12 月 10 日起诺贝尔奖由 4 个机构颁发,于每年的 12 月 10 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
颁发。
D. 诺贝尔奖设立了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 6 个奖项。
3. 这则消息究竟有哪些原因让它成为经典? 你能找出多少个理由?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颁发( ) 仲裁( ) 遗嘱( ) 巨额( )
—6—
第一单元
A. 含有控制植物纤维素形成的特殊的酶。 B. 纤维素含量高,细胞壁的其他成分少。 C. 可能使以木材为材料的造纸业不再有污染。 D. 能使造纸业的生产效率有很大提高。 拓展提升 5.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名校讲坛1.知识链接路透社由英国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于1850年创办,是世界上最早创办的通讯社之一,也是目前英国最大的通讯社和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
路透社提供新闻报道给报刊、电视台等各式媒体,向来以迅速、准确享誉国际。
2.写作背景诺贝尔奖从1901年开始,颁奖仪式在每年12月10日下午四点半(诺贝尔逝世时间)举行。
本文就是对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情况的报道。
3.主题解说《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交代了诺贝尔奖获奖者名单及获奖者所做的贡献,颁发机构、时间、地点及背景,表达了对诺贝尔及获奖者崇高的敬意。
4.考点链接拟写新闻标题【解题技巧】(1)提取要素:新闻的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人(物)、何事、何故”包括了新闻的基本内容。
当然,有些新闻本身要素不完整,压缩时不必逐一落实;有些要素压缩时应根据留主去次的原则,进行恰当的取舍。
(2)摘引导语:新闻的导语一般概括了其基本内容。
有些导语过于概括,应根据新闻主体的内容,对其加以充实,使之更加准确具体;有的导语过长,则需要删减,使之更加精练概括。
(3)综合概括:首先,通读新闻,理清思路,找准要点。
然后,结合题目要求,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点。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8,“综合性学习”T12。
01 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nuò)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ān(颁)发了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yí(遗)嘱.(zhǔ),“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2.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发明发现)了X射线。
(2)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建立建设)了红十字会。
3.文学常识填空。
诺贝尔,瑞典(国籍)化学家、工程师。
他将自己的遗产作为基金创立了诺贝尔奖。
该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后增设经济学奖项。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基础提升】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挪威定率治疗B.利息授奖仲栽C.联盟建树巨额 D.拔款逝世渗透(解析:A.“率”应写作“律”;B.“栽”应写作“裁”;D.“拔”应写作“拨”。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央视《经典咏流传》一经播出,就引起了极大反响。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解析:A.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应在“养成”前面加上“能否”;B.“加快”与“质量”搭配不当,删去“和质量”;D.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A.你交友的标准是什么?是注重外表的美丽,还是注重内心的善良?B.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C.“今天,”LIGO项目执行主管David Reitze说:“我们开启了引力波天文学的崭新时代。
”D.如果少年不学习,青年无梦想,中年图安逸,那人生只有一片沉寂,生活也只有一潭死水。
(解析:C.说话人在中间,冒号应改为逗号。
)7.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B)①正如电磁波望远镜可以充当人类的眼睛一样,引力波探测器可以充当人类的耳朵。
②在人们的眼光中,物理学研究总是深奥莫测,艰涩难懂,引力波也是如此。
③与人们千百年来所见所闻和所理解的物质世界迥然不同。
④有了它们,意味着人类有了第六感觉。
⑤而且,引力波的晦涩和神秘莫测还在于,它可能真的会开启人类未知的世界。
⑥因此,发现引力波意味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A.①②③⑤⑥④ B.②⑤③⑥①④C.③④②⑤⑥① D.②①④⑤③⑥02 拓展阅读中国甘肃网4月22日讯据《兰州晨报》报道,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1954年7月出生于我省通渭县,197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曾任中科院寒旱所所长,现为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的姚檀栋,当地时间4月19日在瑞典王宫获颁有“地理学诺贝尔奖”美誉的2017年度维加奖。
这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在颁奖仪式上,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主席斯滕·哈格贝里宣读了姚檀栋的获奖成就。
随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向姚檀栋颁发了维加奖奖章,并向姚檀栋院士表示祝贺。
姚檀栋院士是国际上公认的冰冻圈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
过去20年中,姚檀栋领导的科研项目与美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冰岛、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获得了重要科学发现。
姚檀栋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冰芯记录、冰川变化实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不同方法的综合集成研究发现,现在是过去2 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成立于1877年。
维加奖设立于1881年,是著名地理学家和北冰洋航道开拓者阿道夫·艾瑞克·诺登舍尔德设立的。
维加奖每3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杰出的地学科学家进行海选之后评选出一名获奖者,由瑞典国王颁奖,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以表彰对全球地理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8.本文是一则消息,请为之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
【示例】甘肃籍科学家姚檀栋获“地理学诺奖”——维加奖。
9.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是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唯一”是“只有一个”的意思,“首位”是“第一位”的意思,这两个词语强调姚檀栋获“地理学诺奖”——维加奖具有里程碑意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姚檀栋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重要科学发现”具体指什么?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获得了重要科学发现......。
现在是过去2 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11.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最后一段交代了消息的背景,即“地理学诺贝尔奖”——维加奖的设立情况,为这则消息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容,使其更具有可读性。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03 综合性学习你校正在开展以“走近科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2.请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
(不超过25字)中国工程院院士首次“独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月8日上午,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获奖者均系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也是自2000年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该奖项首次被中国工程院院士“独揽”(注:2010年度获奖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师昌绪及2012年度获奖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皆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创新团队”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3.你和同学约好周末要去科技馆,妈妈却让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你怎样劝说妈妈让你去科技馆呢?【示例】妈妈,我的作业都做完了,而且去科技馆能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能增长我的见识,让我更了解科学,从而对科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您就让我去吧!14.学校通知全校八年级师生参加明天下午“魅力科学影展”活动,但你的同桌周林因为腿受伤要去医院复诊不能参加活动,请你代周林向班主任王老师写一张请假条。
请假条王老师:您好!我因腿受伤,明天下午要去医院复诊,不能参加下午的“魅力科学影展”活动,特向您请假半天,恳请批准。
周林××年×月×日12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名校讲坛1.写作背景《野望》:诗人于隋末举孝廉,授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丞。
简傲嗜酒,屡被弹劾。
时天下已乱,遂托病还乡,其后浪迹中原、吴越间。
唐初,曾待诏门下省,任太乐丞。
后弃官归田,躬耕东皋。
这首诗作于唐代初年,诗中流露出诗人避世退隐的感情。
《黄鹤楼》:诗人为求官来到湖北,登上黄鹤楼,看眼前鹤去楼空,望天际悠悠白云,睹洲上萋萋芳草,不觉慨然于岁月不再、人世茫茫,写下了这首《黄鹤楼》。
《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去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本诗即作于赴河西途中。
《渡荆门送别》:本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
青年时期的李白此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他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恰到好处。
2.考点链接描绘诗词意境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作者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方面。
【考查方式】(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句所展现的景象(或画面)。
(2)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技法点拨】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词,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现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答题格式】描绘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习题链接】见“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课内精读”T8,“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课内精读”T5。
01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东皋.(gāo) 薄.暮(bó) xǐ(徙)倚落huī(晖) 驱dú(犊)采wēi(薇) 崔颢.(hào) 千载.(zǎi) 燕.然(yān) 征蓬.(péng)2.文学常识填空。
(1)《野望》的作者王绩,字无功,唐代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