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尝试用操作系统控制硬件
操作系统常见故障解决办法

操作系统常见故障解决办法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与应用软件之间的桥梁,它的正常运行对于计算机的稳定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操作系统可能会发生各种故障。
本文将介绍一些操作系统常见故障的解决办法。
1. 蓝屏错误(Blue Screen of Death,BSOD):蓝屏错误是操作系统发生严重错误时的一种保护机制,它使得计算机无法继续正常运行。
解决蓝屏错误的办法包括重启电脑、检查硬件是否完好、升级或重新安装驱动程序、修复操作系统或恢复系统备份等。
2. 死机(Freeze):死机是指计算机无法响应任何操作,通常是由于系统资源耗尽、软件冲突或硬件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死机的办法包括使用组合键强制关机、更新或卸载可能引起冲突的软件、修复操作系统或恢复系统备份等。
3.病毒感染:病毒是一种潜在的致命威胁,它可以损坏文件、窃取个人信息、操纵系统等。
为了解决病毒感染,可以使用杀毒软件进行全面扫描和清除,同时保持杀毒软件的最新更新。
4. 软件冲突:由于不同软件之间的不兼容性或软件本身的bug,可能导致操作系统崩溃或运行异常。
解决软件冲突的办法包括升级软件至最新版本、卸载冲突软件、重置软件设置或重新安装软件等。
5.文件丢失或损坏:文件丢失或损坏可能是因为误删除、存储介质故障、电源故障等原因。
解决文件丢失或损坏的办法包括使用数据恢复软件进行数据恢复、备份和恢复重要文件、修复文件系统或恢复系统备份等。
6.系统速度缓慢:操作系统运行速度缓慢可能是因为系统资源不足、磁盘空间不足、病毒感染、应用程序过多等原因。
解决系统速度缓慢的办法包括清理磁盘、关闭无用的后台进程、更新硬件或升级操作系统、使用优化工具等。
7.蓝牙或Wi-Fi连接问题:连接问题可能导致无法正常使用蓝牙或Wi-Fi功能。
解决连接问题的办法包括重新启动设备、检查设备之间的距离和障碍物、确保设备已打开并正常工作、更新或重新安装驱动程序等。
8.更新问题:操作系统的更新可能引起系统稳定性问题、应用程序不兼容等。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 汤小丹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促进作用可以整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做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同时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化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请问:os首先在裸机上全面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同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方式的第一层次抽象化;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同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方式的第二层次抽象化。
o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加装多层系统软件,进一步增强了系统功能,暗藏了对硬件操作方式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同时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化。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д沟闹饕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升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便利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请问:脱机i/o就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放入纸带输出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掌控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出至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掌控顺利完成,就是在瓦解主机的情况下展开的。
而联机i/o方式就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就是在主机的轻易掌控下展开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同时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就是什么?应当如何化解?请问:关键问题就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当能够及时发送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够拒绝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回到给用户。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1.设计现代 OS 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 1)有效性( 2)方便性( 3)可扩充性( 4)开放性2. OS 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 1) OS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 ) OS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 ) 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 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 OS 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 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1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 )方便用户;( 3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 I/O 和联机 I/O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 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设计现代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回答:(1)有效性(2)便利性(3)可扩展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操作系统实现了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多通道形成和试加工系统的描述?勾心斗角的驱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自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不断升级设备;(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什么是离线I/O和在线I/O?答:脱机i/o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图解释推动分时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主要表现为:CPU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的能力使用户能够直接控制自己的操作;主机共享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并独立处理他们的工作。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 (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可表现在哪⼏个⽅⾯?答:(1)OS作为⽤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先在裸机上覆盖⼀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层次抽象;在第⼀层软件上再覆盖⽂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是什么?答:主要动⼒来源于四个⽅⾯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计算机资源的利⽤率;(2)⽅便⽤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装⼊纸带输⼊机或卡⽚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到磁带上。
该⽅式下的输⼊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的。
⽽联机I/O⽅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是更好地满⾜⽤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机交互能⼒使⽤户能直接控制⾃⼰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户能同时使⽤同⼀台计算机,独⽴地处理⾃⼰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户在⾃⼰的终端上键⼊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户。
解决⽅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户从各个终端上输⼊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户键⼊的命令或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信息技术教案6—1
【课题】尝试用操作系统控制硬件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究身边的信息设备”中的微
项目二“探究软件的装配”。旅行需要用数码相机拍摄,用手机导航,用笔记本电脑处理图像
等,这些功能都是由软件提供的。本节旨在让学生掌握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区别,了解日
常生活中软件应用。
【学情分析】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上硬件、软件资源。学生对于WINDOWS系统并不陌
生,也熟悉其界面和操作方法,用鼠标即可完成相应操作;而对于DOS操作系统并不了解;
从播放操作系统发展史的视频开始,让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发展有全面的了解,并通过设备管
理器、虚拟内存、控制面板等实际操作来进一步了解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进一步优化系统
性能。
【教学目标】
1. 了解控制面板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 掌握控制面板的几种启动方法。
3. 掌握显示器、鼠标、键盘和日期时间的设置方法。
4. 了解桌面设置、系统查看、虚拟内存、软件安装与卸载及其他有关设置的
方法。
【教学重点、】
重点:虚拟内存设置、软件安装与卸载。
难点:控制面板的功能
【教学策略】
本节课从先观看操作系统的发展史的视频资料入手,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创设情境,课堂贯穿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以小组生成性作品展示形式,极大的提
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观看视频,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2
讨论
(1)你使用什么操作系统?有哪些经验?
(2)手机、Pad的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在使用上有什么异同?
教师总结:在计算机中,查看图片、观看电影等操作我们都不陌生。可是,这其中很多并不
是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操作系统更重要的工作近视一,是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等系统
资源。
(二)探究过程: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领到相应的探究任务,组长合理分配子任务。
1. 项目探究一:体验设备管理器
(1)右击“开始”菜单,选择“设备管理器”
查看电脑中有哪些正常运行的设备?
查看哪些设备运行不正常?
哪些设备需要更新驱动程序?
(2)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打开“设备管理器”?
(3)小组组织材料,准备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2. 项目探究二:尝试优化虚拟内存
(1)右单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在“系统属性”中依次执行“高级”“性能”等命
令。
(2)虚拟内存别称虚拟存储器(Virtual Memory)。
电脑中所运行的程序均需经由内存执行,若执行
的程序占用内存很大或很多,则会导致内存消耗殆尽。
为解决该问题,Windows中运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即
匀出一部分硬盘空间来充当内存使用。当内存耗尽时,
电脑就会自动调用硬盘来充当内存,以缓解内存的紧
张。若计算机运行程序或操作所需的随机存储器(RAM)
不足时,则 Windows 会用虚拟存储器进行补偿。它
将计算机的RAM和硬盘上的临时空间组合.
(3)小组组织材料,准备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3. 项目探究三:探索控制面板
(1)讨论:
3
如何选用无线连接?(包括计算机、手机、PAD等)
显示器分辨率的设置?
时间设置?
(2)小组组织材料,准备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项目交流】
小组发言人按照准备好的展示材料,到教师机进行展示探究成果,并引导其他小组同学
掌握展示内容的核心知识点。
教师展示课件:引领学生总结归纳本节知识点。
【课堂小结】
师生点评评价项目探究成果,取长补短互相进步。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