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竞赛-0071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论文资料-

合集下载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文基于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针对工况不同要求温度的变化,设计了一种通过PID控制算法实现温度控制的系统。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温度值和反馈的实际温度值进行比较,并通过PID算法进行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该温度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关键词:温度控制系统;PID控制;控制性能;稳定性1.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温度控制在很多工业和生活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对温度的监测和控制,可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大量的温度控制系统的需求。

2.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

传感器负责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温度值和反馈的实际温度值进行比较,并通过PID控制算法进行控制。

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操作,调节系统的温度。

3.PID控制算法PID控制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算法,通过对控制器进行参数调节,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PID算法主要包括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三部分,通过对每一部分的权值调节,可以得到不同的控制效果。

4.实验设计为了验证温度控制系统的性能,我们设计了一组温度控制实验。

首先,我们将设定一个目标温度值,然后通过传感器对实际温度进行监测,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设定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并计算控制信号。

最后,我们通过执行器对系统的温度进行调节,使系统的温度尽量接近目标温度。

5.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PID控制算法,我们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在设定目标温度值为40℃的情况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0.5℃,响应时间为2秒。

在不同工况下,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6.结论本文基于PID控制算法设计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温度控制-毕业论文

温度控制-毕业论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院(部)名称: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学号:20070014指导教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论文提交时间:_____________论文答辩时间:_____学位授予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工业生产中温度是常用的被控参数,而采用单片机来对这些被控参数进行控制已成为当今的主流。

本文介绍了数字温度测量及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阐述了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主要组成部分:AT89C52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显示电路、温度控制电路。

它可以实时的显示和设定温度,实现对温度的自动控制。

而且设有超温报警程序。

测试表明,本设计对温度的控制有方便、简单的特点,大幅提高了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

温度信号由温度芯片DS18B2C采集,并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给单片机。

文中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温度检测与温度控制电路。

单片机通过对信号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实现温度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温度自动控制,AT89C52 DS18B2Q PID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 nt of scie nee and tech no logy, temperature is used to be con trolled parameter i n in dustrial producti on. Con trolli ng con trolled parameter by microcontroller has been main trend in today's socie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 n of digital temperature measureme nt and automatic con trol system .It con sists of AT89C52 microc on troller, temperature sen sor, show circuit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circuit. It is able to display and set temperature in real-time. The purpose is to achieve the control of temperature. Besides, it has over- temperature alarm program. Tests show that this desig n not only con trols temperature convenien tly and simply but also improve the tech ni cal in dicators of con trolled temperature greatly. With as the core of microc on troller, this desig n achieves the con trol of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sig nal is collected by temperature chip DS18B20 and transmitted to microcontroller in the form of digital signa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ardware of the system including temperature detect ion and temperature con trol circuit. Microc on troller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temperature con trol by process ing sig n corresp ondin gly.KEY WORDS: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 trol, AT89C52 , DS18B20, PID目录刖言 (1)第1章系统总体设计 (2)1.1 系统设计任务与要求 (2)1.1.1 系统设计任务与要求 (2)1.1.2重点研究内容 (2)1.1.3 实现途径及方法 (2)1.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第2章系统硬件各功能模块的设计 (5)2.1 主控模块的设计 (5)2.1.1 AT89C52单片机简介 (5)2.1.2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6)2.1.3复位和时钟电路的设计 (9)2.1.4 温度采集电路 (10)2.2 人机接口设计 (11)2.2.1 键盘的设计 (11)2.2.2 显示电路的设计 (11)第3章软件设计 (13)3.1主程序模块 (13)3.2数据采集和显示模块 (14)3.3输入模块 (21)第4章PID控制和参数整定 (24)4.1 PID调节器控制原理 (24)4.2 PID控制的分类 (25)4.3数字PID参数的整定 (26)4.3.1 采样周期选择的原则 (27)4.3.2 PID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7)4.4 PID计算程序 (29)第5章仿真 (36)5.1 PROTEUS^件简介 (36)5.2仿真 (36)致谢 (38)参考文献 (39)附录 (40)附录1:源程序 (40)附录2:原理图 (45)附录3:英文原文 (46)附录4:中文译文 (54)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高云2007080104专业名称通信工程申请学士学位所属学科工科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刘磊讲师2011年 05月 30日摘要摘要温度是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医药,冶金,航空和化工中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温度的高低可以影响着许多产品的质量和使用的寿命!因此, 研究高性能的温度控制系统是现今的主要任务, 本文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做出了相应的探讨,并且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温度检测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设计主要从硬件和部分软件介绍了AT89C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简单说明如何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并对硬件原理图和程序框图作了简洁的描述。

还介绍了在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中的一些主要技术关键环节,该系统主要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由温度检测电路,模、数转换电路,过零检测电路, 报警指示电路,光电隔离与功率放大电路等组成。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温度检测;温度控制IAbstractABSTRACTTemperature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 as a factor crucial in the pharmaceutical and chemical metallurgy aviation plays a relevant role in temperature can affect the level of product quality and use of many of the life! Therefore, the study high-performanc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the main task of the present paper, based on a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to make the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nd introduces the AT89C51microcontroller bas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The design of the main parts from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introduces the AT89C51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design, a brief description of how to achieve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hardware schematics and made a concise description of the block diagram. Also introduced in the SCM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sign of some keytechnology areas, the system mainly in AT89C51 as the core, the temperature detection circuit, analog, digital conversion circuit, the zero detection circuit, the alarm indicating circuit, optical isolation and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etc.Keywords: microcontroller; temperature sensor; temperature detection; temperature controlII目录目录1. 引言 ..................................................................... ........................................................................ . (2)1.1 绪论 ..................................................................... (2)1.2 课题展望 ..................................................................... . (2)1.3课题举例简介...................................................................... ................................................... 3 2 设计思想及系统结构 ..................................................................... .. (5)2.1 系统的设计思想 ..................................................................... . (5)2.2 具体设计 ..................................................................... . (5)2.3元器件介绍...................................................................... . (6)2.3.1温度传感器DS18B20 ................................................................ (6)2.3.2AT89C51 ................................................................ (7)2.3.3ADC0809 ................................................................ .. (9)2.3.4DAC0832 ................................................................ (10)2.4 光电隔离电路...................................................................... (11)2.5 PID控制算法 ..................................................................... .................................................. 11 3 各元器件设计...................................................................... .. (13)3.1键盘单元 ..................................................................... (13)3.2 温度控制及超温和超温警报单元 ..................................................................... .. (14)3.3温度控制器件电路...................................................................... .. (14)3.4 显示单元 ..................................................................... .. (15)3.5接口通信单元...................................................................... ................................................. 15 4 电源输入 ..................................................................... ................................................................. 18 5 程序设计...................................................................... (19)5.1 程序结构分析...................................................................... (19)5.2 主程序 ..................................................................... ............................................................ 19 结束语 ............................................................................................................................................. ... 21 参考文献 ..................................................................... .......................................................................22 致谢 ..................................................................... ........................................................................ (23)III泰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1 引言1.1 绪论温度在工业自动化、家用电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汽车工业中, 都是最基本的检测参数之一。

温度控制系统论文温度控制器论文

温度控制系统论文温度控制器论文

温度控制系统论文温度控制器论文耦合温度控制系统中的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摘要:目前我国工业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传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已跟不上工业发展的步伐。

为了提高了温度控制的实时性、稳定性和精确度,新的温度控制方法应运而生。

本文基于模糊控制技术,介绍耦合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和算法分析,并通过测量结果反证系统的可行性。

关键词:耦合温度控制模糊技术算法分析测量结果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被控对象的非线性、时滞性和环境的不稳定性使生产过程日益复杂,导致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温度控制系统多为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传统控制技术越来越不适合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需要。

通过耦合解决多个独立的单变量系统进行控制是最常用的温度控制方法。

一个耦合双输入双输出温度系统,是一个耦合双输入双输出温度系统,以加热元件和热风速度作为输出,采用加权模糊解耦控制策略与具有解耦功能的模糊控制器相结合,设计对线形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的无交互作用,成功地实现了温度控制。

1、耦合温度控制系统设计(1)两种耦合器的介绍。

定向耦合器在无内负载时往往是一四端口网络,常用于对规定流向微波信号进行取样。

而光耦合器主要由光敏器和光发射器两部分组成。

定向耦合器直接输出和耦合输出端口在结构上不相邻,输出往往是90度或180度的相位差,另一端口不输出任何能量,而是作为分支线定向耦合器,用于强耦合场合。

耦合端输出功率与主线输入功率之比在其余端口接匹配负载的情况下,其值可作耦合度。

根据定向耦合器的特点,一定能量传输到耦合端而引起主线输出功率减少,其值即是耦合损耗。

光耦合器以透明树脂灌封充填作光传递介质,管脚作输入端,引脚作为输出端,信号投射到光敏器,通过电信号转换传输,实现电气隔离。

主要的性能特点有:隔离性能好,光信号单向传输,光信号不受电磁干扰,抗共模干扰能力强,易与逻辑电路连接,无触点,工作温度范围宽等。

(2)基于加权模糊解耦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思路。

模糊的基本原理是总结操作人员的经验,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模糊集的隶属函数对所有控制规则形成“IF…THEN…”式的语言控制规则。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论文资料(经典)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论文资料(经典)

摘要:本设计采用直接数字控制(DDC)对加热炉进行控制,使其温度稳定在在某一个值上。

并且具有键盘输入温度给定值,LED数码管显示温度值和温度达到极限时提醒操作人员注意的功能。

一.概述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因此温度控制是生产自动化的重要任务。

对于不同生产情况和工艺要求下的温度控制,所采用的加热方式,燃料,控制方案也有所不同。

例如冶金、机械、食品、化工等各类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等;燃料有煤气、天然气、油、电等;控制方案有直接数字控制(DDC),推断控制,预测控制,模糊控制(Fuzzy),专家控制(Expert Control),鲁棒控制(Robust Control),推理控制等。

本设计的控制对象为一电加热炉,输入为加在电阻丝两断的电压,输出为电加热炉内的温度。

输入和输出的传递函数为:G(s)=2/(s(s+1))。

控温范围为100~500℃,所采用的控制方案为直接数字控制(DDC)中的最少拍控制。

二.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采用典型的反馈式温度控制系统,组成部分见下图。

其中数字控制器的功能由微型机算机实现。

三.温度控制系统结构图及总述图中由4~20mA变送器,I/V,A/D转换器构成输入通道,用于采集炉内的温度信号。

其中,变送器选用XTR101,它将热电偶信号(温度信号)变为4~20mA电流输出,再由高精密电流/电压变换器RCV420将4~20mA电流信号变为0~5V标准电压信号,以供A/D转换用。

转换后的数字量与与炉温的给定值数字化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到实际炉温和给定炉温的偏差。

炉温的设定值由键盘输入。

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数字控制器按最小拍进行运算,计算出所需要的控制量。

数字控制器的输出经标度变换后送给8253,由8253定时计数器转变为高低电平的不同持续时间,送至SCR触发电路,触发晶闸管并改变其导通角大小,从而控制电加热炉的加热电压,起到调温的作用。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第一章设计背景及设计意义 (2)第二章系统方案设计 (3)第三章硬件 (5)3.1 温度检测和变送器 (5)3.2 温度控制电路 (6)3.3 A/D转换电路 (7)3.4 报警电路 (8)3.5 看门狗电路 (8)3.6 显示电路 (10)3.7 电源电路 (12)第四章软件设计 (14)4.1软件实现方法 (14)4.2总体程序流程图 (15)4.3程序清单 (19)第五章设计感想 (29)第六章参考文献 (30)第七章附录 (31)7.1硬件清单 (31)7.2硬件布线图 (31)第一章设计背景及研究意义机械制造行业中,用于金属热处理的加热炉,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且温度控制是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

现有企业多采用常规仪表加接触器的断续控制,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这类设备对温度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除控温精度外,对温度上升速度及下降速度也提出了可控要求,显而易见常规控制难于满足这些工艺要求。

随着微电子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功能强、体积小、价格低的智能化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加热炉已成为现实。

自动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中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温度控制是控制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控制类型之一。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单片机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日益成为今后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

例如:在冶金工业、化工生产、电力工程、造纸行业、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对工件的处理温度要求严格控制,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使温度控制指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采用MCS-51单片机来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电子设计竞赛水温控制系统(程序+电路图+报告)喜欢就拿去

电子设计竞赛水温控制系统(程序+电路图+报告)喜欢就拿去
2.1.3 PT100
PT100温度传感器为正温度系数热电阻传感器,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①测量范围:-200℃~+850℃;
②允许偏差值 ℃:A级 ,B级 ;
③响应时间<30s;
④最小置入深度:热电阻的最小置入深度≥200mm;
⑤允通电流≤Biblioteka mA。另外,PT100温度传感器还具有抗振动、稳定性好、准确度高、耐高压等优点。
Key word:PID,Relay,Cooling plate, Fan,Heater,PT100 temperature sensor,0P07
1
1.1
(1)方案一:此方案是采用传统的模拟控制方法(方案框图如图2-1-1),选用模拟电路,用电位器设定给定值,反馈的温度值与给定的温度值比较后,决定加热或者不加热。器特点是电路简单,易于实现,但是系统所得结果的精度不高并且调节动作频繁,系统静差大,不稳定。系统受环境的影响大,不能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而且不易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及对温度的显示,人机交换性能差。
2.2发挥部分:
1.测温精度提高到±0.5℃。
2.降低功耗。测量温度点供电电压5V时,发射功耗≤15mA,待机功耗≤10uA。
3.能够按照温度变化情况改变采样速率(当20秒内温度大于5℃时,加大采样密度到每10次),主机报警。
4.其他。
水温控制系统
摘要:为了完成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我们介绍了STC89C51单片机的自动
第一级放大倍数U01=-(U1-U2)*R1/R5=9
第二级放大倍数U02=(R9+R10)/R9=3.6
总放大倍数U=U01*U02=32.4
2.1.5 HD7279
HD7279A是一片具有串行接口的,可驱动8位共阴式数码管(或64只独立LED)的智能显示驱动芯片,该芯片同时还可连接多达64键的键盘矩阵,单片即可完成LED显示、键盘接口的全部功能。

毕业论文:水温控制系统设计与总结报告

毕业论文:水温控制系统设计与总结报告

水温控制系统设计与总结报告水温控制系统设与总结报告摘要本设计是制作一水温测试系统,采用单片机89C51完成对水温的控制。

采用DS1820温度传感器对水温进行测量,系统能够实现在一定范围内人工设定、自动控制温度等性能。

同时还扩展具有报警提示、时间提示,加热状态提示,过温保护等功能,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

经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各项功能几乎已经达到题目的要求。

关键词:测温控制,报警,电路保护Take off WantThis design is to manufacture one water temperature test system, adopting a machine 89 C51s to complete the control toward the water temperature.Adopt the temperature of DS1820 spreads the feeling machine to carry on the diagraph to the water temperature, the system can carryout to set in the certain scope wife work, the automatic control temperature etc. function.Still expand to have to report to the police to hint at the same time, time hint, heating the appearance to hint, over protection etc. function, strengthenned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Was express by the experiment test, various functions of that system almost have already attained the request of the topic.Keyword:Measure control, report to the police, the electric circuit protection目录1. 系统设计------------------------------------------------------------------------------1.1 设计任务及要求--------------------------------------------------------------------1.2 总体方案设计、比较-------------------------------------------------------------1.2.1 控制方案的确定-----------------------------------------------------------------1.2.2 键盘输入与显示模块-----------------------------------------------------------1.2.3 测温模块--------------------------------------------------------------------------1.2.4 报警与状态显示模块-----------------------------------------------------------1.2.5 电源模块--------------------------------------------------------------------------2.单元电路的设计------------------------------------------------------------------------2.1 控制模块的设计--------------------------------------------------------------------2.2 键盘与显示最小系统的设计-----------------------------------------------------2.3 测温电路的设计--------------------------------------------------------------------2.4 报警与状态指示模块的设计-----------------------------------------------------2.5 电源模块的设计--------------------------------------------------------------------3.软件设计---------------------------------------------------------------------------------- 3.1 开发软件简介------------------------------------------------------------------------ 3.2 键盘输入与显示模块--------------------------------------------------------------3.3 测温控制电路的设计--------------------------------------------------------------4.系统测试--------------------------------------------------------------------------------- 4.1 测试使用的仪器--------------------------------------------------------------------- 4.2 指标测试和测试结果-------------------------------------------------------------4.2.1 测试结果与分析-----------------------------------------------------------------5.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1 元器件名细表---------------------------------------------------------------------附录2 程序清单------------------------------------------------------------------------附录3 硬件电路原理图------------------------------------------------------------------1.系统设计1.1 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水温控制系统,控制对象为0.5L净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设计背景及设计意义 (2)第二章系统方案设计 (3)第三章硬件 (5)** 温度检测和变送器 (5)** 温度控制电路 (6)** A/D转换电路 (7)** 报警电路 (8)** 看门狗电路 (8)** 显示电路 (10)** 电源电路 (12)第四章软件设计 (14)4.1软件实现方法 (14)4.2总体程序流程图 (15)4.3程序清单 (19)第五章设计感想 (29)第六章参考文献 (30)第七章附录 (31)7.1硬件清单 (31)7.2硬件布线图 (31)第一章设计背景及研究意义机械制造行业中,用于金属热处理的加热炉,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且温度控制是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

现有企业多采用常规仪表加接触器的断续控制,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这类设备对温度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除控温精度外,对温度上升速度及下降速度也提出了可控要求,显而易见常规控制难于满足这些工艺要求。

随着微电子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功能强、体积小、价格低的智能化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加热炉已成为现实。

自动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中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温度控制是控制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控制类型之一。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单片机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日益成为今后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

例如:在冶金工业、化工生产、电力工程、造纸行业、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对工件的处理温度要求严格控制,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使温度控制指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采用MCS-51单片机来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第二章系统方案的设计这次课程设计题目为热电偶构成的热处理炉的温度控制系统,技术要求:1.设定温度范围为0~999°2.温度显示为0~999°3.到设定温度报警热处理炉炉温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是:单片机定时对炉温进行检测,经A/D 转换芯片得到相应的数字量,经过计算机进行数据转换,得到应有的控制量,去控制加热功率,从而实现对温度的控制。

如下图所示:进行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如下问题:1.炉温变化规律的控制,即炉温按预定的温度——时间关系变化。

2.温度控制范围:如0~1000℃,这就涉及到测温元件、电炉功率的选择等。

3.控制精度、超调量等指标,这涉及到A/D转换精度、控制规律选择等。

温控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仪、执行装置、被控对象四个部分组成,其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被控制对象是大容量、大惯性的电热炉温度对象,是典型的多阶容积迟后特性,在工程上往往近似为包含有纯滞后的二阶容积迟后;由于被控对象电容量大,通常采用可控硅作调节器的执行器,其具体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

调节加热炉的温度,在工业上是通过在设定周期范围内,将电路接通几个周波,然后断开几个周波,改变晶闸管在设定周期内通断时间的比例,来调节负载两端交流平均电压即负载功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功器或周波控制器;调功器是在电源电压过零时触发晶闸管导通的,所以负载上得到的是完整的正弦波,调节的只是设定周期Tc 内导通的电压周波。

如图3所示,设周期Tc内导通的周期的波数为n,每个周波的周期为T,则调功器的输出功率为P=n×T×Pn /Tc,Pn为设定周期Tc内电压全通过时装置的输出功率。

第三章硬件的设计3.1温度检测和变送器温度检测元件和变送器的类型选择与被控温度的范围和精度等级有关。

镍铬/镍铝热电偶适用于0℃-1000℃的温度检测范围,相应输出电压为0mV-41.32mV。

变送器由毫伏变送器和电流/电压变送器组成:毫伏变送器用于把热电偶输出的0mV-41.32mV变换成4mA-20mA的电流;电流/电压变送器用于把毫伏变送器输出的4mA-20mA电流变换成0-5V的电压。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变送器可以进行零点迁移。

例如:若温度测量范围为500℃-1000℃,则热电偶输出为20.6mV-41.32mV,毫伏变送器零点迁移后输出4mA-20mA范围电流。

这样,采用8位A/D转换器就可使量化温度达到1.96℃以内。

其在控制系统的作用如下图所示:热处理炉图1:温度检测电路3.2 温度控制电路8051对温度的控制是通过双向可控硅实现的。

如图一所示,双向可控硅管和加热丝串接在交流220V、50Hz市电回路。

在给定周期T内,8051只要改变可控硅管的接通时间即可改变加热丝的功率,以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

可控硅接通时间可以通过可控硅控制极上触发脉冲控制。

该触发脉冲由8051用软件在P2.1引脚上产生,在过零同步脉冲同步后经光电耦合管和驱动器输出送到可控硅的控控制系统的制极上。

图1:调温电路3.3 A/D转换电路ADC0809是一种比较典型的8位8通道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CMOS工艺,可实现8路模拟信号的分时采集,片内有8路模拟选通开关,以及相应的通道地址锁存用译码电路,其转换时间为100μs左右,采用双排28引脚封装,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分辨率为8位二进制数;2、电压范围在0~+5V,对应A/D值00H~F FH;3、每路A/D转换完成时间100m s;4、可分时进行8路A/D转换;5、工作频率500KH z(本电路由8051A LE端输出经4分频后得到)。

引脚功能如下:I N0~I N7:8路0~+5V模拟电压输入(用IN0端);D B7~D B0:8位数字输出线,输出8位A/D转换值;S T AS T:启动A/D转换端;E O C:A/D转换完成端;O E:允许数字量输出信号;C L OC K:时钟500KH z;A D D A、B、C:I N0~IN7地址选择线;A L E:地址锁存允许输入信号。

A/D转换器0809与放大电路连接较简单,运放接成比例放大形式,放大倍数可调,总体A/D转换与8051接口电路如下:** 报警电路报警电路的作用主要是在温度超过规定的温度或低于下限温度或达到预定温度时,报警子程序就会控制报警信号的输出,温度低与或高于规定的温度范围以及达到规定的温度时,音频装置就会发出不同频率的告警信号,同时相应的LED显示,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以便与自动调节。

报警电路如下图:图1:报警电路**看门狗电路计算机看门狗控制卡是为了使计算机或工控机在系统出现异常时,能自动控制计算机进行重新启动,使系统恢复正常运行,保证系统24小时不间断正常工作。

该控制卡可运用于无人职守的场所。

像采用计算机作为存储设备的数字硬盘录像系统,公路卡口监控记录设备等。

特点:●可固定在计算机内部并且不占用计算机任何插槽。

●借电方便,可利用计算机本身的软驱电源接口。

●通过计算机并口或者串口跟计算机通讯。

●计算机操作系统发生死机后,30秒(时间可设置)内控制卡控制计算机重新启动。

●控制卡内有信号灯,在正常工作时有频率稳定持续的灯光闪动。

●提供开发控件,可启动看门狗功能、停止看门狗功能、设置串口还是并口。

●有两种型号的控制卡,有自带R S232转485的功能的控制卡。

现以MAX706监控电路为例(见图1)来说明“看门狗”硬件电路的工作过程,我们知道,MAX706是一种性能优良的低功耗CMOS监控电路芯片,其内部电路由上电复位、可重触发“看门狗”定时器及电压比较器等组成[2]。

MAX706只要在1.6秒时间内检测到WCI引脚有高低电平跳变信号,则“看门狗”定时器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时;若超出1.6秒后,WCI引脚仍无高低电平跳变信号,则“看门狗”定时器溢出,WDO引脚输出低电平,进而触发MR手动复位引脚,使MAC706复位,从而使“看门狗”定时器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时,WDO引脚输出高电平,MAX706的RST复位输出引脚输出大约200毫秒宽度的低电平脉冲,使单片机控制系统可靠复位,重新投入正常运行。

图1:看门狗电路** 显示电路单片机与显示器的接口电路图图MC14495内部逻辑结构及引脚图用MC14495组成多位LED静态显示器接口程序:DIR: SETB RS0 ;保护第0组工作寄存器PUSH A ;保护现场MOV R2, #03H ;显示位数计数MOV R1, #00H ;设位码初值,初态从LED7开始MOV R0, #DIS7 ;显示缓冲区末地址送R0DIR0: MOV A, @RO ;取待显示的数据AND A, #07H ;屏蔽高3位,保留低4位BCD码MOV R3, A ;暂存R3中MOV A, R1 ;位选码值送ASWAP A ;位码交换到高4位ADD A, R3 ;合并形成输出的BCD码和位选码MOV P1,A ;输出到P1口INC R1 ;位码加1指向下一位DJNZ R2, DIR0 ;8个位未显示完重复CLR RS0 ;显示完恢复第0组工作寄存器POP ARET ;返回主程序** 电源电路本模块将交流 220V输入电压变为3组直流电压,其中5V电压为CPU等数字电路提供电源;±15V电压为运放等模拟芯片提供电源;24V电压为温度变送器提供电源。

220v市电经变压器输出两组独立的25v交流,桥堆整流,大电容滤波得到+ 35v直流,再加一个0.1uF小电容滤出电源中的高频分量。

考虑到制作过程中电源空载似的电容放电可在输出电容并上1k大功率电阻。

另外这组直流还要给7812、7912来获得 + 12v。

电源模块如下图:图1:5V直流稳压源电路图2: + 12V/24V直流稳压源的原理电路第四章软件的设计** 软件实现方法根据热处理炉在上电复位后先处于停止加热状态,这时可以用“+1”键设定预置温度,显示器显示预定温度;温度设定好后就可以按启动键启动系统工作了。

温度检测系统不断定时检测当前温度,并送往显示器显示,达到预定值后停止加热并显示当前温度;当温度下降到下限(比预定值低3℃)时再启动加热。

这样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使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之内。

启动后不能再修改预置温度,必须按复位/停止键回到停止加热状态再重新设定预置温度。

炉温控制是这样一个反馈调节过程,比较实际炉温和需要炉温得到偏差,通过对偏差的处理获得控制信号,去调节电阻炉的热功率,从而实现对炉温的控制。

按照偏差的比例、积分和微分产生控制作用(PID控制),是过程控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形式。

系统控制程序采用两重中断嵌套方式设计。

首先使T0计数器产生定时中断,作为本系统的采样周期。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启动A/D,读入采样数据,进行数字滤波、上下限报警处理,PID计算,然后输出控制脉冲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