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对磨耗检测中多通道DSP数据接口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DSP的多通道高精度信号处理平台的设计

基于DSP的多通道高精度信号处理平台的设计
G AO i 一. ANG Ha g . Je W n MA igmi Jn — n
(.Sh o o 1 col f
a dI fr t nE g er g C iaU iesyo nn dT c n lg ( e ig , n nomai n i ei , hn nvri Miiga eh o y B in ) o n n tf n o j
0 引 言
路 、 动复位 电路 、 P D逻辑控 制 电路 、 储器 电路 、 D 17 手 CL 存 A S 28
基于 T 30 C 5 9 以下 简称 V 5 0 A) A S 28 MS2 V 5 0 A( C 5 9 和 D 17 , 成功研制出了一种 可独立运行 和上电 自举加 载程序 的多通道 、 高精 度信 号处 理平 台。该 平 台已经应用 于课 题组研 发 的惯性 测量单元项 目中 , 可实现卡尔曼滤波等复杂算 法。
B in 0 03, hn ;. h n d n nv ri f c n ea dT c n lg , n d o26 1 , hn ) e ig10 8 C ia 2 S a g o gU es yo i c eh o y Qig a 6 5 0 C ia j i t Se n o
关 键 词 : S ; D 17 ; 口设 计 ; D P A S2 8 接 多通 道 ; 携 式 便
中图分类号 :P 9 T 3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2—14 (0 0 0 10 8 1 2 1 ) 4—06 0 05— 2
M u t—ha e n H ih- r cso S g a lic nn la d g - e iin i n l p Pr c si a f r s d n DS o e sng Pl to m Ba e o P

基于DSP的轮对空转试验系统的设计

基于DSP的轮对空转试验系统的设计

基于DSP的轮对空转试验系统的设计
于跃
【期刊名称】《铁道车辆》
【年(卷),期】2007(045)001
【摘要】介绍了新一代基于DSP的轮对空转试验系统,阐述了系统的功能、运行原理、软硬件结构及实现方法,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机速度捕获方法.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于跃
【作者单位】中国北车集团电力牵引研发中心,辽宁,大连,116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70.331+.1
【相关文献】
1.基于DSP的水田平地机倾角传感系统设计与试验 [J], 杨伟伟;胡炼;周浩;赵润茂;许奕;林潮兴
2.基于dSPACE的AMT电控操纵系统试验台设计 [J], 曹淼龙;李强;杨礼康
3.基于PLC多组轮对空转试验系统的设计 [J], 顾建凯
4.基于DSP的100kV动车组交流耐压试验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J], 徐顺; 邴晨阳; 张洪月; 耿天宇
5.基于DSP的多通道惯性导航试验系统设计 [J], 青泽;牟东;廉璞;李东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SP技术在列车安全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DSP技术在列车安全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态 , 常 是 南于 列 车 在 运 行 过 程 中 通
发生异常制动等原因造成的 , 典
的 平轮 状 态 如 图 1 爪 。 轮 会 引 所 平
1 列车安全检测系统总体方案 AD转 换 器 将 模 拟 信号 转 换 成 数 字
起 轮 轨 间 产 生 周 期性 的 振 动 冲 击 ,
当车轮在钢轨上滚至平轮处时 , 轮
第第一 图型态 咎 _ 1平 朋 典状 轮
第 2 8 3
维普资讯
DP S 技术在 列车安 全检测 系统 中的应用
马庆春 等
信 号 , 任 DS 控 制 I 数 据 传 人 并 P 、 l 把 片 外 存 储 器 。 S 对 振 动 信 不 间 D P
断 地 采 集 , 处 理 是 受 丰 机 控 制 、 1 CP 采 条
道选 择 , 置 Mc S  ̄ DMA寄 存 配 B P: I J 器 祠1 西 存 储 器 资 源 等 。 分 由 r 川 DMA的 自动 缓 冲 模 使
轨 之 间便 产 生 瞬 时 冲 击 , 从 使 整 个 车 辆 、 道 系统 产 生 耦 合振 动 , 轨 给 轮 轨 系 统 带来 极大 危 害 。 列 车 安 全 检 测 系 统 根 据 振 动
学 原 理 , 用 加 速 度 传 感 器 检 测 平 采
轮 对 钢 轨 冲 击 所 产 生 的 振 动信 号 , 并 运 用 现 代 数 字 信 号 处 理 方 法 判 断 平 轮所 在 位 置 及 大 小 。 此 , 振
关键 词 :铁路 ;车辆 ;踏面擦伤 ;安全检测 系统
第一 轴 经 过 C 时 开 始采 集 , 到 第 2 直
二 轴 经过 c 时 停 I 采 集 。 卜 动 信号 采 集 的真 实 性和 有 效 性成 为 削断 的 前 提 条 f 。 丁实 际 的 信 , 由 卜 DS P与 主 机 之 间 的 数 据 交 互

基于DSP的无线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DSP的无线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DSP的无线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作者:袁博查晨东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8年第23期摘要:针对可穿戴装甲装备测试设备的数据采集功能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F28335和ADS8557的无线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可实现对炮控36路信号采集,采集数据通过蓝牙无线传输给可穿戴主机,具有多通道、低功耗、便携性特点。

关键词:数据采集;DSP;模数转换DOI:10.16640/ki.37-1222/t.2018.23.1231 引言数据采集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设备监控、医疗卫生等领域[1],利用传感器技术能够实现电压、温度、压力、速度等多种物理数据的测量。

DSP又称为数字信号处理器,在体积、功耗与性能上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常应用于数据采集与处理中。

本文采用德州仪器生产的TMS320F28335芯片和ADS8557模数转换芯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某型坦克炮控系统测试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在数据传输上面采用MS96SF1蓝牙模块[2],该模块支持蓝牙4.2协议,能够实现数据采集系统与可穿戴主机的无线数据传输的目的。

2 需求分析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包含了测试资源分配,待测信号调理,信号的AD/DA转换,测量数据传输等功能[3]。

炮控系统测试资源较多,某型坦克炮控系统包含有炮控箱和操纵台共有36路AD信号,数据采集系统通道数应能满足测试资源需求。

常用数据采集系统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1)同步数据采集系统。

该方法常用于精密仪器控制和高速高精度采样等场合中,能够实现多路信号的同步采集功能,但难以做到对体积与成本的控制,功耗也相对较大。

(2)分时复用数据采集系统。

该方法利用一组数据线对多通道数据进行循环采集,在同一时间点只有一路信号占用该通道。

该方法在数据采集速率要求不高的场合具有易于设计、经济高效的优势。

但也存在采集速率不高、无法得到同一时刻的多通道数据。

由于实际测试信号对同步采集需求不高,为降低硬件成本,减小数据采集系统体积,采用分时复用数据采集系统实现36路信号的循环采样[4]。

基于双DSP的POS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双DSP的POS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维普资讯
第2 9卷 第 9期
20 08年 9月
仪 器 仪 表 学 报
C ie e J u n lo ce t l n t me t h n s o r a fS in i c I sr t u n
Vo . 9 0 9 12 N . S p. 2 0 e 08
p o e sng s se a e n do bl r c si y t m b s d o u e DSP
Ya g S e g a g Ja c e g n h n ,F n i n h n
( colfIs u et c neadO t—et n sE gnei B iagU i rt, eig10 8 C i ) Sho o t m n Si c n poe c oi n i r g, e n n esy B in 0 03, hn nr e l r c e n h v i j a
q r me ti c iv d. uie n s a h e e
Ke o d : oio yw r s p si t n& oi t inss m( O ) d t aq it n S dt snho i t n r na o yt P S ; a c usi ;D P; a y crnz i e t e a io a ao
Ab t a t:Th sp p rprs n saPOS d t c u sto n o e sn y tm a e n d u e DS sr c i a e e e t aa a q ii n a d pr c si g s se b s d o o bl P.T ss se u ii i hi y t m tl — z sFPGA o a q r l — ha n lp le fI n e ev S d t i la e u l .On p c a P sa o td e t c uiemu t c n e u s so MU a d r c ie GP aa smu tn o sy i e s e ilDS i d pe t e ie e r rc mp n ai n o MU,u pa k GP t n i y c r nz t n b t e MU a a a d GP aa. o r a z ro o e s to fI l n c S daa a d tme s n h o ia i ewe n I o d t n S d t Th t e ih p roma c P s u e o e e u e i tg a e a i ain ag rt m. T e HPIi tra e b t e wo e oh r h e r n e DS i s d t x c t n e r td n vg t l oih g f o h n e c ewe n t f DS i mp o e o a h e e h g —p e aa ta s s in.Th a d t n r c s e e u t r u p t t o g P s e ly d t c i v i h s e d d t r n miso e r w a a a d p o e s d r s l ae o t u hru h s Et ene .Fi l hr t nal h e d n mi x e i n so OS a e c rid o to e tc r y,t y a c e p rme t fP r are u n a ts a .Th e u ts o a h sP aa e r s l h ws t tt i OS d t h a q iiin a d p o e sn y t m a n u e s se p e iin a d e h n e r a —i ro a c c usto n r c s i gs se c n e s r y t m r cso n n a c e lt mepef r n e,a d t e d sg e m n h e in r —

多通道模数转换器AD7890与DSP的接口设计

多通道模数转换器AD7890与DSP的接口设计

多通道模/数转换器AD7890与DSP的接口设计作者:黄浦杨秀丽李军等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第22期摘要:为提高现代数字控制系统中多通道模/数转换的效率,介绍串行多通道模/数转换器AD7890工作原理。

选用TMS320F2812作为处理器,给出AD7890与DSP串行外设接口的硬件实现方法、电平转换方法及软件实现流程。

实际应用表明,系统的A/D转换效率较高,性能稳定。

为实现多轴数字控制系统的A/D转换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关键词:多通道模/数转换器;DSP;串行外设接口;转换效率中图分类号随着工业技术进步,对数字控制伺服系统中执行效率和集成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比如用单处理器控制多个伺服系统时,对多通道A/D转换的效率要求较高。

以往较多地使用多路模拟开关与单通道A/D转换器来实现,效率较低,使用模拟开关带来的噪声也比较严重。

在此,选用串行多通道A/D转换器AD7890与TMS320F2812处理器的SPI接口组成A/D转换模块,非常适合应用于多轴伺服系统。

AD7890是一款8通道12位串行A/D转换器,具有高转换效率(转换时间仅为5.9 μs)、高速灵活的串行接口、多通道等优点\[1\。

其中,AD7890[CD*2]10输入电压范围为-10~+10 V。

TMS320F2812处理器上集成了多种先进的外设,为实现电机及其他运动控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它所提供的SPI接口通常用于DSP处理器和外部设备及其他处理器之间的通信。

SPI分主、从两种工作方式,数据长度可编程(1~并能同时进行接收和发送操作,通常用于DSP处理器和外部外设以及其他处理器之间的通信,这使它能很方便地与AD7890采用主/从模式进行通信。

1 AD7890工作模式和原理AD7890的SMODE引脚是工作模式控制输入端,它决定了器件是工作于外部时钟模式(作为从设备),还是内部时钟模式(作为主设备)。

当SMODE置于高电平时,器件工作在外部时钟模式,由主设备提供时钟信号SCLK和接收帧同步信号-],AD7890可接收的最大串行时钟频率达10 MHz;当SMODE置于低电平时,器件工作在内部时钟模式,自身提供时钟信号SCLK和接收帧同步信号-],其时钟频率由CLK引脚输入时钟频率决定。

基于AD2S82A的多通道测角系统及与DSP接口设计

基于AD2S82A的多通道测角系统及与DSP接口设计

( a oa U i ri f e n eT c n l y h n sa4 0 7 ,C ia N t n l nv syo f c eh oo ,C agh 10 3 hn ) i e t D e g
ABS TRACT: Usng h r s lert ・ gt l o et r i t e e o v ・o diia c nv re AD2S 82A , d sg e a e i n d mul c nn l n l i t ha e a g e me s rn y t m. The pa r i to u e h p i c p e ft s a g l me s rn y tm rt t n a u g s se i pe n r d c d t e rn i l d o hi n e a u g s se f s , he i i d s u s d t nt ra e c r ui e we n ic s e he i e f c ic t b t e AD2S8 A a d 2 n DS c n r le n de al At l s , g v n P o tol r i t i. at i e a mulic nn la g pe d i t ra e c r ui wh c s c mpo e f3-t t a c e n n sa l t ha e nd hih s e n e f c ic t i h i o s d o sa e l t h s a d mo o t b e
基 于 A 2 8 A 的 多通 道 测 角 系统 及 与 D P接 口设 计 D S2 S
袁保伦 ,陆煜明 ,饶谷 音
( 国防科技大 学 光 电工程系 ,长沙 4 0 7 ) 10 3

基于DSP的油路磨粒检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DSP的油路磨粒检测系统的设计

的数据经 过算 法处 理转换成颗粒 的特性 , 这些特性 包括颗 粒 的
类 型 ( 性 与 非 磁 性 ) 颗 粒 的尺 寸 大 小 和 分 级 , 而 统 计 出 颗 磁 , 进
粒 的变化趋 势等 。把 这些数 据传 给上 位机 让使 用者 了解旋 转
系统硬件状 况。系统总体框图如 图 1 所示 。
L s ,t d h a awhc a eb e r c se o te u p rma h n .T i v r id s s m n iae h t t a tb l y a c rt a t i ma et e d t ih h v e n p o e s d t h p e c i e h s e f y t id c tst a ssa i t , c u ae i e e ih i
22 AD转 换模 块 .
除噪声 。颗粒经过 电感式传感器 …时所产 生 的信 号 , 过模拟 经 电路 的调 理使 信号达到 A D的转 换范 围 , 把信 号送 入 A 再 D转
换器 中 , S 接收到转 换过 来 的信 号值 进行 处理 , 处 理好 D P把 把
工业现 场 A D转换器要不 间断 的对模拟 信号进行 采样 , 要 求A D的稳定性 比较高 , 以选用 的是 A S0 , 是一 款稳定 所 D 82它 性 高的 1 2位低功耗的 A D转换器 , 有 1 的采样 率 , 具 0M 采取单
6 13 ) 1 7 1 ( 电子 科 技 大 学 自动 化 工 程 学 院 , 四川 成 都
摘 要 : 道 里 颗 粒 的性 能反 映 出旋 转 系统硬 件 的 破 损 程 度 和破 损 的部 位 , 中设 计 出 一 款 检 测 油道 里 颗 粒 特 性 的 系 油 文 统 。 该 系统 即 能检 测磁 性 ( 铁 颗 粒 ) 质 也 能检 测 非 磁 性 物 质 ( 钢 、 颗 粒 ) 在 前 端 用 到 电 感 式 传 感 器提 取 油道 里 如 物 如 铜 。 颗 粒 和 产 生 的 信 号 和 噪 声 信 号 , 经 过 模 拟 电路 的调 理 把 信 号 送 到 A 转 换 器 中 , 后 经过 D P的 控 制 把 数 据 传 到 D P 再 D 然 S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 州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然 科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Ha n g z h o u D i a r m i Un i v e r s i t y ( Na t u r l a S c i e n c e s )
D S P 方案I 3 ]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 D S P的轮对磨耗在线检测硬件系统的实现方案 , 对高速数据接
口缓 存进 行详 细分 析和设计 , 并 通过 实验 验证 了设计 系 统 的有 效性 。
1 基于 F P G A+ D S P的 多通道轮对 图像 处理 系统
多通 道 D S P轮 对磨耗 检测 系统 示意 图如 图 1 所示 , 包 括 4通 道 图像 采 集单 元 、 采 集控 制 中心 、 以太
!( / C E+ / A R E) , w d _ c n=! ( / C E+ / A WE) 。
w u k a i h u a @h d u . e d u . c n .
5 6
杭 州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2 0 1 5正
2 . 2 基于 E MI F的轮对 图像数 据接 口
为实现 图像数 据从 F P G A传输 到 D S P中 , D S P需 要设 计接 口与 F P G A的 F I F O相 连 , 本 文采 用 E MI F 接 口实 现该 功能 。F P G A与 D S P采用 异步 方式 连接 , 数据 宽度设 计 为 8位 传输 , 在 硬件 设计 时 预 留 3位 地 址线 和 8位数 据 线 。E MI F与 F I F O硬 件 连 接 如 图 3所 示 , E M I F分 别 连 接 一 个 读 F I F O 和 一 个 写 F I F O。 采用 同一 时钟 信号 ( r d — c l k=w d — c l k=A E C L K O U T) , 其 中读 写 的 使 能信 号 分别 为 r d — e n=
收 稿 日期 : 2 0 1 4—1 0— 3 0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6 1 3 7 2 1 5 5 ) 作者简 介 : 陈杰 ( 1 9 8 9一) , 男, 浙江 杭 州人 , 在读 研 究 生 , 精 密测 量 与 光 电检 测 技 术. 通 信 作者 : 吴 开华 教 授 , E - m a i l :
0 引 言
轮 对是 铁路 车辆 中的重 要走行 部 件 , 其状 态 是影 响 运行 安全 的重 要 因素 之 一 ¨ 。随 着列 车 运行 速 度 的提 高 , 研 究高 效率 的轮 对磨 耗在 线 检 测方 法 具 有重 要 的应 用价 值 J 。基 于 电荷 耦合 器 件 ( C h a r g e — c o u p l e d D e v i c e , C C D) 成像 技 术 的轮 对磨 耗在 线检 测是 国 内外研 究 的 重点 , 目前 国内 的轮 对磨 耗 在 线 检 测技术 只 能适应 低速 的检测 需求 , 如何 提 高图像 处理 速 度 以适应 在 线 检测 需 求 是 亟待 解 决 的关 键 问 题 之一 _ 2 - 3 3 。D S P技术在 图像 处理领 域 的发展 为基 于 D S P的磨 耗 在线 检 测 的实 现 提供 了基 础 。近些 年 , 国 内一些 研究机 构在 矿 山绞 车 轮对 检 测 中 提 出 了 D S P方 案 , 也 有 在 轨 道 表 面 磨 耗 检 测 系 统 中应用 了
网传 输 和图像 处理 单元 4部分 。采集 控 制 中心 在线 获得 4组采 集 单 元 的 图像 数 据 , 通过 以太 网传 输 至
图像处理单元进行预处理和参数计算 J 。
设计 基 于 F P G A+D S P的 4通 道 图像 处 理 系 统 , 每 个 通 道 对 应 一 组 图像 采 集 单 元 的数 据 。采 用 F P G A实现 图像数 据 的传输 和分 配 , D S P执行 图像处 理算 法 。系统 包括 1 片F P G A和 4片 D S P 。采集 控 制 中心 4组 图像 数据 经 以太 网传 人 F P G A, F P G A实 现 和 D S P之 间进 行高 速数 据交 互 。每个 D S P 自身外 扩F L A S H和 D D R, 用 于存 放各 自的程 序 和数据 , 图像 数据 在 D S P中进行 处理 , 处 理后 的数据 经过 F P G A 和 以太 网输 出到 P C存 储 以便进 一 步分析 。
V0 1 . 3 5 N o . 4
J u I . 2 0 1 5
D OI :1 0 . 1 3 9 5 4 / j . c n k i . h d u . 2 0 1 5 . 0 4 . 0 1 3
轮 对磨 耗 检 测 中 多通 道 DS P数 据接 口设计
陈 杰 , 吴开华 , 陈 梁
( 杭 州电子科技 大学生命信 息与仪 器工程 学院, 浙江 杭 州 3 1 0 0 1 8 )
摘要 : 车辆轮对磨耗在线检测对保 障轨 道交通 安全具 有重要 意义 。提 出 了基 于 F P G A+D S P的多
通道车辆轮对磨耗检测图像处理硬件系统方案 。研究并设计 了基于 F P G A的双 向 F I F O缓存 和基 于D S P E MI F的数据交互接 口, 并完成 了硬件制作 。实验 结果验 证 了硬 件系统 的有效 性并实 现了 轮对 图像 的正确传输 。 关键词 : 轨 道交通 ; 轮对磨耗检测 ; 图像处理 ; 多D S P系统 中图分类号 : T P 2 7 4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1— 9 1 4 6 ( 2 0 1 5 ) 0 4— 0 0 5 4— 0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