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状况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
很高兴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感兴趣。

根据相关研究,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

大学生网络成瘾是指过度使用互联网和电子设备,以至于对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行为模式。

以下是一些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结果和报告摘要:
1.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互联网和手机具有依赖性,无法控制其使用时间和频率。

2.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包括长时间沉浸于社交媒体、网络游戏和手机应用中,以及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业和日常生活活动。

3.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包括焦虑、抑郁和社交障碍等。

4. 一些调查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与学业成绩下降、人际关系问题以及身体健康问题有关。

5. 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需要积极的干预和治疗,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

重要的是,为了帮助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我们应该提倡积极的网络素养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康的网络使用观念和习惯。

此外,学生自我管理和社会支持也是应对网络成瘾的关键因素。

大学生网瘾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大学生网瘾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大学生网瘾调查报告(精选多篇)大学生网瘾调查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有关大学生网瘾的调查报告有关在校大学生网瘾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随着1994年我国引入互联网,各大高校纷纷投入极大的财力和物力建设校园网络。

信息丰富、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影响范围广便是网络的的显著特点。

这也促使大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利用网络平台把自己锤炼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网络带给我们方便和效益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和冲击,其中一些身心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无节制地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自制力和自控力差,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按时就餐,夜不归宿,通宵达旦,影响纪律;生物钟混乱,影响健康;社会交往简单,人际关系淡薄等问题现象的出现。

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扭曲了美好的心灵,荒废了学业。

在网上的信息资料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均有专家学者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上网成瘾者,而且由网瘾引发的荒废学业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大学生网瘾问题在我国情况不容乐观,并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而且有关专家甚至指出21世纪的上网成瘾对社会的危害绝不亚于毒品上瘾。

为此,针对此大学生网瘾问题,我将作出此次有关大学生网瘾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式上网查找关于大学生网瘾问题的相关资料;通过与身边的同学当面交流沟通,了解当今大学生对待网络的态度;网上聊天,与网友、同学讨论大学生网瘾现状;制作网上问卷调查,对部分大学生网瘾进行可靠数据收集;私下出访校内外网吧,大概了解网吧上网人群。

三、调查结果通过网上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我国现有的网迷中,60%以上的是大学生,在此当中10%的大学生有网络综合症的倾向。

早在年2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就对全国13所高校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情况不容乐观,在大学生中断学业的调查结果分析有80%的大学生是因为网络成瘾。

据北京公安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中3/4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

关于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状况调研报告[5篇范文]

关于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状况调研报告[5篇范文]

关于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状况调研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关于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状况调研报告关于大学生玩游戏状况的调研报告一、前言1、调研背景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电脑逐步普及与泛化,作为主要电脑拥有者之一的大学生群体,也成为了重要的电脑活动的参与群体。

其中,网络游戏就是很重要的一项电脑活动,由于网络游戏既具备游戏的娱乐性,又具备网络的可以交流互动的特点,所以近十年来,中国的网游事业一直是欣欣向荣。

由最初的《传奇》、《魔兽世界》到现在风靡全球的《英雄联盟》,中国的网游市场成长迅速,网游的影响也一步步扩大。

如今,网络游戏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常见的消遣方式。

其具有的娱乐性强、运行方便、消费相对低等特点更是使网络游戏在大学里风靡。

很多人认为网络游戏的诞生丰富了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让学生们的生活的品质更高,生活更快乐。

但绝大多数人认为,大学生过多的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会使其学习退步、伤害眼睛、增加花销等。

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游戏世界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必须关注游戏对大学生现实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让大学生能够正确地享受自己的游戏人生。

2、调研目的1.了解当代大学生玩游戏状况2.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念3、调研内容1.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以及玩游戏的时间和地点2.大学生喜欢的网络游戏的类型3.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目的4.大学生游戏花费占生活费的比例5.大学生个人对玩网络游戏的看法二、调研方法文案法1、确定查询渠道。

互联网图书馆2、进行文献检索。

在图书馆检索出相关文献,用文献资料筛选法获取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利用搜索引擎、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检索“大学生网络游戏状况调研”。

3、实施文献收集。

查明可利用的数据文献内容及资料来源,广泛收集文献资料。

4、展开文献鉴别。

对互联网和图书馆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汇总,过滤文献资料、评估分析文献资料的适用性及整理摘要,进行文字摘录,得到所需的第二手资料。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了网络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

他们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上进行学习、社交、娱乐等活动。

了解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

一、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频率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网络,其中有超过80%的大学生表示每天都会花费超过4个小时在网络上。

这些时间主要用于学习、社交、娱乐和购物等方面。

而仅有不到5%的大学生表示他们很少使用网络,甚至从不使用。

在网络使用目的方面,调查显示,大学生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习和获取信息。

超过9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会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和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

大学生也会利用网络进行社交和娱乐,有约70%的学生表示他们每天都会使用社交平台进行交流和娱乐活动。

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会利用网络进行购物和生活服务等活动。

这些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学习和社交娱乐两个方面。

在网络使用习惯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比例远远高于使用电脑。

有超过8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更愿意通过手机进行网络访问和使用,而仅有不到20%的人表示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电脑。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主要的网络访问工具。

调查还发现,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进行社交和娱乐活动,其次则是使用学习网站和在线课程进行学习和获取信息。

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不仅仅是一种行为习惯,还涉及到了健康、学习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有近4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的网络使用时间已经超过了理想的范围,此外还有约2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的网络使用往往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而且,也有一些大学生表示他们的网络使用已经成为了一种依赖,甚至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在使用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时,大学生更容易沉迷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瘾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成瘾问题更加突出。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调查对象为全国各个高校的大学生,共计1000人。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对网络的使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网络成瘾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6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倾向。

首先,我们来看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每天花费3-5小时上网,其中绝大部分时间用于社交媒体和娱乐活动。

他们通过社交媒体与朋友交流、分享生活,通过在线游戏和视频平台消遣娱乐。

而少部分大学生则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工作。

这些数据表明,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的便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约有3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过多,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他们经常会因为沉迷于网络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事情,比如课堂学习、社交活动和家庭聚会。

这些大学生往往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迷失自我,无法自拔。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个人因素、社交因素和环境因素。

首先,个人因素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大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孤独感和自卑感,通过网络来寻求安慰和认同感。

他们在网络上建立了一个虚拟的自我形象,通过社交媒体获得他人的赞同和关注。

这种虚拟的认同感成为他们沉迷于网络的主要动力。

其次,社交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

大学生处于社交活动的高峰期,他们渴望与他人建立更多的社交关系。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网络社交则提供了一个无限制的平台。

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结识新朋友,扩大社交圈子,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同。

这种社交需求成为他们沉迷于网络的另一个原因。

最后,环境因素也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报告7篇2023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报告7篇2023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报告7篇2023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篇1】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网络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生活。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它不仅仅是人们表现自我的空间,更是人们为学习、工作、生活提取各种有用信息和进行种种交流的工具,网络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它既能为人们创造无限的财富,也能诱使人们掉进痛苦的深渊。

对于人类,尤其是对于我们大学生群体,网络到底是虚拟的,伊甸园还是潘多拉的盒子?网络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种种网络现象折射出的又是怎样的深层心态?为此,我们设计了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共发调查问卷103份,实际收回103份(回收率为100%)。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1性别结构,男生占40。

8%,女生占59.2%2网龄结构,A1年以下网龄的,103位中有22位,其中男生中2位;B1~3年网龄的,有59位学生,其中男生占23位;C3~5年网龄的,有17位,男生占13位;D5年以上网龄的,男生在4位中占了3位。

二、网上活动的主要内容学生上网的主要内容及所占比例是:看新闻占35%、使用免费信箱占53%、利用网络资源占65%、网上聊天占84%、网上游戏占59%、电子商务占17%、使用个人主页占4%等等。

三、大学生网民的特点1、随意性大。

从每周上网的地点及时间、收发电子邮件数来看,大学生上网存在较强的随意性。

首先,从上网的地点来看,在学校上网的18位学生中男生占5位;在网吧上网的74位学生中男生29位;在家里上网的9位学生中男生有8位。

再次,从每周上网时间来看,在小于等于3小时范围内的,40位大学生中男生有33位;4~7小时范围内的,37位学生中男生占21位;8~15小时范围内的,11位学生中男生占有4位;大于等于16小时的,13位学生中男生占3位。

最后,从每周收发电子邮件数来看,邮件数在小于等于2个的,有56位大学生,其中男生有36位邮件在3~5个的,33位学生中男生占18位;邮件数在6~8个的,10位学生中男生有4位;邮件数在大于9等于个的,10位学生中只有一位男生。

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调查报告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调查报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的网络生活越来越丰富多样。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使用习惯、时间分配、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以及网络对他们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

一、网络使用习惯在调查中,大多数大学生表示每天都会使用互联网,而且使用时间较长。

他们主要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上网,其中手机成为他们最常用的上网工具。

大学生们使用网络的目的也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学习和获取信息,有的是为了娱乐和社交。

二、时间分配调查显示,大学生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占据了他们一天中的很大一部分。

他们在上课、自习、休息等时间都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娱乐或者社交活动。

有些大学生甚至会熬夜上网,导致了作息不规律和精神疲劳的问题。

三、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普遍较高。

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表示如果没有网络,他们会感到焦虑和无助。

他们习惯了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对于没有网络的情况感到不适应。

此外,一些大学生还表示,他们在网络上的社交活动比现实中更多,甚至有些人更愿意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

四、网络对生活的影响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积极方面,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使他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和获取信息。

网络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方式,例如在线游戏、音乐和电影等。

此外,网络还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毕业后更好地就业。

然而,网络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在网络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导致了学习效率的下降和社交能力的减弱。

其次,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和不良内容,容易让大学生产生误导和依赖。

再次,网络上的沉迷问题也不容忽视,一些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社交平台等产生了过度依赖,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五、改善网络生活的建议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首先,大学生应该合理分配时间,避免过度沉迷于网络。

赤峰学院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赤峰学院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赤峰学院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赤峰学院是一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们对于互联网的使用日益频繁,那么赤峰学院学生的互联网使用状况又是如何呢?为了深入了解学生们的互联网使用情况,本文将对赤峰学院学生进行一次调查,并进行分析。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和互联网使用习惯相关问题,其中包括每天的上网时间、使用的主要上网方式、上网的目的等。

问卷由学校学生会协助发放,并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进行填写,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调查结果分析1. 学生基本信息在此次调查中,共有500名学生填写了问卷,其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涵盖了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

其中以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居多,占总人数的60%。

2. 上网时间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3-5小时之间,其中有近40%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5小时。

而有超过10%的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8小时。

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较高,且有部分学生存在过度使用互联网的情况。

3. 主要上网方式在问卷中,学生可以多选主要的上网方式,结果显示,超过70%的学生主要使用手机进行上网,其次是电脑和平板电脑。

而对于手机上网的方式,社交软件和短视频软件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4. 上网目的在问卷中,对于上网的目的,学生也可以多选,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学生主要用于社交和娱乐目的上网,而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比例较低。

这一结果表明,学生的上网行为主要以娱乐和社交为主,而对于学习和获取信息的使用较少。

三、问题分析与建议通过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建议:1. 过度使用互联网:调查结果显示,有一部分学生存在每天上网时间过长的情况,这可能会对学习、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互联网使用管理,建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互联网,并且提倡科学合理的上网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10-22[基金项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防御机制的跨文化比较研究0子课题项目(04XM C105)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晓峰(1976-),男,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陈中永(1955-),男,蒙古族,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8年1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J an .,2008第37卷 第1期Jou r n al of Inn er M ongolia Nor m alU n i versit y (Ph ilosophy &Social Science)Vo.l 37 No .1内蒙古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状况的调查报告杨晓峰1,2,陈中永3(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广州510631;2.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3.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摘 要] 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方便,但也导致一些用户无节制地使用网络,影响其工作和学习,损害身心健康。

/网络成瘾0日益成为国内外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

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要群体,他们的心理行为发展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

内蒙古作为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该地区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又处于何种状况呢?本研究通过问卷对内蒙古1357名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学生基本能够科学、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大学生网络成瘾群体和正常群体在网络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内蒙古大学生;网络使用;网络成瘾[中图分类号]G 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623(2008)01-0078-06 网络(Internet)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心理健康、伦理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网络的交互性、全球性、匿名性、开放性、零成本性等特点使得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同时也导致一些用户无节制地使用互联网,影响其工作、学习和生活,损害其身心健康。

这种现象已引起了许多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并作了大量研究,将之命名为/网络成瘾0(Inter net Add i c ti o n ,简称I A )[1]、/网络成瘾障碍0(I nternet Add iction D isorder ,简称I A D)[2]或者/病理性互联网使用0(Patho l o g ica l Inte -rne tU se ,简称PI U )[3]。

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文化程度高、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

在中国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由于其自身所处的环境,自觉地走在了第一线,一直都是网络使用的主体和先锋。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公布的5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6显示,截至2006年1月,我国上网人数约11000万人,其中年龄分布在18-24岁的网民占3511%;职业分布中学生比例最大,占3511%;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网民占5316%[4]。

很显然,上网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的主流文化,互联网俨然已经成为E 时代大学生获得信息、拓展人际、休闲娱乐、交朋识友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发展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

与此同时,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因网络使用不当而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的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比如,2001年国内某大学237名退学生中,有80%是因迷恋网络而无法完成学业的;上海某大学退学、试读或转学的205名学生中,有1/3的学生无法通过考试也与无节制上网有关[5]。

通过实际观察我们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确实有一部分因为依赖于网络使用而偏离了其正常的生活秩序,呈现出人际关系淡漠、交际范围变小、社会适应性较差、日常时间管理混乱、在学业及个人发展问题上存在障碍等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6]。

#78#内蒙古作为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该地区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又处于何种状况呢?本研究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希望有关部门能根据这一调查结果对内蒙古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状况有所了解,并能采取有效措施帮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进而顺利地完成学业、实现良好的社会适应。

一、研究方法1.被试。

研究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和内蒙古医学院五所高校一至四年级在校本科大学生1588名进行测试,获得有效问卷1357份,有效率为8515%。

被试共计28个专业,覆盖文科、理工科。

其中,男生617人,女生740人;一年级462人,二年级352人,三年级307人,四年级236人;被试的平均年龄为21158?1159岁。

2.研究工具。

(1)5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6。

自编问卷,参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所用的上网情况调查问卷编制而成。

内容涉及网络使用者的网龄、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目的、花费时间最长的网络服务功能等,以了解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

(2)5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6[7](下文简称5网瘾量表6)自编量表,包括耐受性、人际健康和学业问题、强迫性、戒断性、突显性和时间管理问题共6个因素,30个题目。

量表采用利克特5点分数(1=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一般,4=比较符合,5 =完全符合),量表和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网络成瘾程度越深。

本研究将总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被试定义为/网络使用成瘾群体0,90分以下的被试定义为/网络使用正常群体0。

3.研究程序。

将5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6和5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6装订成册,以班级为单位当场对被试进行集体施测,测试时间约为20分钟。

所有主试均为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事先经过指导、学习并掌握了有关的施测程序和规则。

测试前先由主试按指导语训练被试正确填答各量表,在确认被试理解测验要求后,再开始施测。

问卷收回后,对1357份有效问卷进行编码、整理、输入SPSS1115统计软件,建立数据文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一)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11大学生上网率。

研究共收回有效问卷1357份,其中有86名大学生最近三个月未上过网,上网率为93166%(1271/1357)。

其中,男生上网率为95114%(587/617),女生上网率为92143%(684/ 740);1年级上网率为94159%(437/462),2年级上网率为9416%(333/352),3年级上网率为92183% (285/307),4年级上网率为91153%(216/236)。

21大学生网络使用基本情况。

为了说明全体上网大学生网络使用的基本情况,包括网龄、上网地点、每周上网次数、每周上网时间、上网目的和主要使用网络功能等方面,我们对1271名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概况进行了频数分析(参见图1-图4,表1 -表2)。

图1大学生网龄人数柱状图图2大学生上网地点人数柱状图图3大学生每周上网次数人数柱状图#79#图4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人数柱状图如图1)图4所示,上网大学生中网龄在4年以上的人数最多(3816%),随着网龄的降低人数也在减少;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地点是学校机房(5017%),其次是网吧(4317%)和家里(416%);上网大学生中每周上网次数在2次以下的占绝大多数(6911%),每周上网次数在4次以上的只有93人(713%);上网大学生中每周上网时间在5小时以下的占绝大多数(7219%),每周上网时间在10小时以上的只有82人(615%)。

表1大学生上网目的的频次分析项目频数分布N(构成比%)从不很少偶尔有时经常(1)获取各种信息14(111)79(612)185(1416)434(3412)559(4319)(2)与远方的家人、朋友联系78(611)195(1513)227(1719)346(2712)425(3315)(3)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326(2516)418(3219)247(1914)170(1314)110(817)(4)休闲娱乐60(417)161(1217)261(2015)359(2813)430(3318)(5)扮演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角色746(5817)298(2315)120(914)62(419)45(315)(6)学习知识、技能49(319)209(1614)313(2416)449(3513)251(1918)表2大学生常用网络服务功能的频次分析项目频数分布N(构成比%)从不很少偶尔有时经常(1)电子邮箱(电子邮件)146(1115)352(2717)284(2213)266(2019)223(1716)(2)软件上传或下载服务(FT P)239(1818)326(2516)222(1715)236(1816)248(1915)(3)各类信息查询(WWW)29(213)71(516)192(1511)343(2710)636(5010)(4)网上聊天室(QQ)或网上寻呼机(O I CQ)117(912)172(1315)179(1411)326(2516)477(3716)(5)电子公告栏(BBS)483(3810)377(2917)199(1517)140(1110)72(516)(6)网络游戏(魔兽争霸、传奇等)789(6211)197(1515)90(711)98(717)97(716)(7)免费个人主页空间700(5511)280(2210)161(1217)79(612)51(410)(8)网上购物或网上炒股等商务活动1074(8415)106(813)49(319)34(217)8(016)(9)网上教育(如网络课堂、远程教学等)465(3616)327(2517)194(1513)197(1515)88(619)(10)多媒体娱乐(如看电影、听音乐等)36(218)117(912)237(1816)405(3119)476(3715)(11)网络电话或视频会议814(6410)208(1615)115(910)103(811)31(214)(12)成人网站(如色情书刊、影视等)886(6917)213(1618)100(719)47(317)25(119)如表1所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1)获取各种信息、(2)与远方的家人和朋友联系、(4)休闲娱乐以及(6)学习知识和技能。

如表2所示,大学生常用的网络服务功能主要包括:(3)各类信息查询、(4)网上聊天室、(10)多媒体娱乐、(2)软件上传或下载服务以及(1)电子邮箱。

(二)成瘾群体和正常群体在网络使用上的差异比较本研究根据5网瘾量表6将被试分为成瘾群体和正常群体,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不同群体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如表3:# 80 #表3成瘾群体和正常群体在网络使用上的差异及显著性检验项目成瘾群体(n=61)正常群体(n=1210)M SD M S Dt值网龄3121311109719218347110970121629**每周上网次数4142623101363211566114390251849***每周上网时间161480918106101410530412883551367***上网目的1-信息31655711223184116120193528-31181**上网目的2-联系31393411242023167851125161-11736上网目的3-交友3101641146619214372112268531032**上网目的4-休闲娱乐4154100192329316975111841661856***上网目的5-扮演角色2186891161736116529019838351818***上网目的6-学习知识21852511364263153971107325-31874***网络服务1-电子邮件3116391118575310479112878601689网络服务2-软件下载3111481140355219347114047801977网络服务3-信息查询41016411056604117691102417-11192网络服务4-聊天室4116391111326316636113440731388***网络服务5-电子公告2142621138394211537111980911510网络服务6-网络游戏3124591173835117620112199961586***网络服务7-个人主页2131151146675117959110953621708**网络服务8-购物炒股1167211116507112455016769921836**网络服务9-网上教育21295111382562130501128826-01058网络服务10-多媒体娱乐4132790192595318983110892731025**网络服务11-网络电话2132791150246116529110497231466***网络服务12-成人网站2180331145853114496018460671188*** ***P[1001;**P[101成瘾群体和正常群体在网龄、上网目的1-信息、上网目的3-交友、网络服务7-个人主页、网络服务8-购物炒股和网络服务10-多媒体娱乐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水平差异;在每周上网次数、每周上网时间、上网目的4-休闲娱乐、上网目的5-扮演角色、上网目的6-学习知识、网络服务4-聊天室、网络服务6-网络游戏、网络服务11-网络电话和网络服务12-成人网站方面存在极显著水平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