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怡:越老越美丽
美神维纳斯【不老的美神】

美神维纳斯【不老的美神】王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就职于上海松江区某部门。
出版散文集《那些人那些景》等多部;主编《语文新阅读》等十多种书籍,作品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等书种。
秦怡早已经不年轻了,岁月的风霜和人世的磨砺无情地夺走了她的青春芳华。
然而,不年轻了的秦怡仍旧是美丽的。
天生浅金色的头发让她显出一种难得的“洋气”;皮肤出奇的白,与年轻时白玉般透润的肌肤不同,现在呈现出的是一种冬雪般的莹白;脸上红润的气色来自于内心的坚强;清澈的眼神中流淌出的是真纯和坦然。
年轻时的秦怡并不是那么美的,丰润的嘴唇和略显坚毅的下巴并不符合传统审美观念中“瓜子脸”的标准,却显示出一种与激荡的大时代休戚相关的“铿锵玫瑰”般的刚强。
时光终将带走生命中的一些东西,但上天也会给那些善良坚毅、奋斗不止的人们留下岁月的礼物,气度、成熟,或者更多。
走近不老的美神,走进一段关于奉献的人生。
秦怡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封建大家庭。
在时代剧烈变革的时期,这个家庭正在渐渐地走向没落。
年少的秦怡已经显示出了对戏剧强烈的喜爱,她会沉浸在大银幕上的故事里,然后在脑海里一遍遍揣摩、推想。
在中华职业学校念商科时,秦怡已经出落成一个明朗、秀美的少女了。
她加入了学校的剧社,演出田汉先生的名剧《放下你的鞭子》。
她在剧中释演贫穷的卖唱女孩香姐。
故事发生时,香姐清亮的歌声仿佛一条软索,索住了路人匆匆的脚步。
忽然,歌声戛然而止,香姐因为饥饿难熬而晕倒在地。
她的父亲非但没有上前搀扶,反而举起了长鞭意欲挥打上去。
故事进展到了高潮,香姐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嗓音讲述起了自己悲凉的身世。
年轻的秦怡并没有任何谈得上演技的东西,她是将自己真正地变做了那个背井离乡的苦难少女,用自己的真情激起观众的爱国豪情。
1938年,秦怡从学校毕业了。
她向父母讲起了自己从影的志愿,毫无意外地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年轻的少女选择了反抗,远走重庆加入中华电影制片厂。
从那时起,在秦怡七十多年的演艺人生中,她一共主演了四十四部电影。
九旬秦怡人不老

九旬秦怡人不老作者:于滨力来源:《科学养生》2015年第11期近日,有媒体报道,《铁道游击队》将复拍,著名表演艺术家、93岁的秦怡担任艺术总监。
年过九旬还出来工作,真有点匪夷所思。
其实,秦怡一直没有停下工作的脚步,稍加留意,在当今的电视屏幕上,也能时常看到她的身影。
她几乎每年都接拍电影,媒体追逐访谈者络绎不绝。
秦怡1922年生于上海一个大家庭,自幼就对文艺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中华职业学校读商科的时候,她就参加了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的演出。
不久,参加中万剧团。
1938年进入演艺界,1946年凭借在影片《遥远的爱》中的演出成名。
建国后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演员剧团副团长。
1956年秦怡在电影《铁道游击队》中饰演芳林嫂、又主演电影《马兰花开》中的马兰,被国内观众所熟悉。
以后,她几乎每年都出演不同角色,为我国电影事业贡献了大半生的精力。
由于她半个多世纪的卓越贡献,2005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2008年获选第7届中国十大女杰;2009年获得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及第1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终生成就奖。
已经93岁高龄的秦怡,虽然已是满头银发的耄耋老人,但她依然热情洋溢,依然是温婉的笑容、灵活的身姿、红润的脸庞,端庄而美丽,风采不减当年。
即使靠近来看,秦怡也要比实际年龄小得多,皮肤依然白皙富有弹性,没有太明显的皱纹。
秦怡如何保养得这么好?她有哪些值得人们借鉴的健康养生之道呢?秦怡强调精神上要永远乐观开朗。
她认为,心情愉悦、心态平衡是健康养生的基础。
她自己一直保持着乐观、阳光的心态,她强调,人生不会一帆风顺,遇事要想得开,尤其是在磨难面前,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要调动自己乐观的积极性。
调节得好,就能够渡过难关挺过来,否则,精神就可能被压垮。
秦怡的人生充满了坎坷和曲折,她第一次婚姻因家庭暴力而结束,后来的婚姻也不顺利。
她唯一的儿子有严重的精神病,全靠她一人独自抚养。
2007年,儿子病逝,秦怡遭遇晚年丧子的剧痛。
96岁的秦怡自述养生之道

96岁的秦怡自述养生之道96岁的秦怡自述养生之道▲秦怡(右)和日本女演员吉永小百合有这样一位女性,先后生过四次大病,开过7次刀,换过脂肪瘤、甲状腺瘤,摘除了胆囊,最后被诊断出患有肠癌,医生断言“活不久……” 有这样一位女性,上天送她了一位折翼的天使——患精神分裂症的儿子。
为了照顾儿子,她走到哪儿都带着他,这一带就是40多年……9年前,儿子去世了,她一度不想活下去。
她,就是秦怡,被新凤霞誉为中国演艺界最美丽的女人,是施瓦辛格最崇拜的中国影星。
在人们记忆中,她总是那样的美得一丝不苟,恬淡的笑容在岁月打磨下愈发闪耀出动人光芒。
她说“我已经90多岁了。
人生就好像一个时钟,总有停止的时候。
但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不想停下来。
” 前段时间,在一档电视节目中,95岁的秦怡思维清晰地为大家讲述了自己的身世:临近中年失去爱人,同时照顾病重的儿子,不久又痛失爱子,但这一切没有让她终止自己的演艺事业,更没有摧垮一个柔弱的女子! 是什么成就了秦怡跨越苦难、跨越世纪的美丽?自1939年投身电影,近80年的努力为她换取事业上的成功,有着传奇般的故事,但家庭生活却有些悲凉,在光影交错的时光中,痛苦多于快乐,眼泪多于欢笑,委屈多于喜悦。
至于如何消解苦难、笑对生活,她赠送给自己一段话:“如果生命还能反复一次,我一定不会像3800字,我就想这个事情做得完吗?我想一定做得完的,今天写完了睡觉正好是平时的睡觉时间,我明天再增加20个字,后天再增加20个字,只要有勇气,只要坚持就是胜利。
”▲《青海湖畔》剧照在海拔近3800米的拍摄地,秦怡精神矍铄,全无高原反应。
如今问起秦怡,想起在近四千米的高原上拍戏是否有些后怕,秦怡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
“我在高原上,没什么反应,其他年轻人的反应比我还大。
”秦怡还曾调皮地调侃说,看着导演们都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她为了宽慰导演装模作样地让自己喘一喘。
▲《青海湖畔》剧照近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清晨5时就要起床拍摄,来回六个小时的车程,秦怡在路上也忙着看剧本。
银幕女神秦怡:95岁不“退休”

几 乎 从 没 退 休 过
进 入 2 0世 纪 8 0年 代 ,
煮 饭 无 法 全 熟 ,吃 的 东 西 放 在
看 来 ,“ 只要 有 理 想 、有 追 求 ,
保 温 盒 里 也 变 冷 了 ,这 些 困难 就 会 永远 年 轻 !”(
o 者 塞 垦
的表 演 风 格 。
就 起 床 拍 摄 ,来 回 6个 小 时 的 难 ,永 远 表 现 为 从 容 不 迫 。 ” 车 程 , 秦 怡 在 路 上 还 忙 着 看 剧 本 。 由于 海 拔 高 气 候 寒 冷 ,
多 年 来 , 秦 怡 坚 持 为 中
国 电 影 站 台 公 益 服 务 。 在 她
… …
难 。 秦 怡 却 毫 不 动 摇 ,她 硬是 中 向 往 已久 的 电影 。
不 拿一 分 酬 金 ,坚持 拍这 部 心
跃 在 电影 舞 台 上 。
影 片 中 ,9 3岁 的 秦 怡 饰
上 海 电影 黄 金 年代 的象征 福 家 味 道 ; 0岁 的 女 科 学 家 , 无 论 台 2 0 1 5年 担 任 电 演 6
消 沉 ,她 反 而 更 加 从 容 淡 定 。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 秦 怡 先 后 主
演 了 一 系 列 脍 炙 人 口的 影 片 。
著 名 剧 作 家 吴 祖 光 曾 在 随 笔
秦 娘 美 里 写 道 ,“ 秦 怡 具 有
其 中 , 由 著 名 导 演 谢 晋 执 导 的 影 片 女 篮 五 号 》 堪 称 秦
银 幕女神秦 怡 : 9 5岁 不“ 退休’ ’
口钱 力
已届花 甲的秦 怡 又转 战荧 屏 , 出 演 了 一 系 列 耳 熟 能 详 的 电
秦怡的不老养生之道

秦怡的不老养生之道作者:刘枫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21年第06期秦怡生于1922年,但至今仍然脸色红润、思维敏捷,如果不是满头银发,很难想象她已是近百岁的老人。
秦怡青春不老的神话是怎样实现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她的养生之道。
秦怡是我国老一辈的艺术家,她扮演的《青春之歌》中的林紅、《女篮5号》中的林洁、《雷雨》中的鲁妈等艺术形象,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曾获得金鸡、百花终生成就奖,被周总理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女性”。
调整心态秦怡在艺术上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但她的人生充满了坎坷和曲折,她第一次婚姻因家庭暴力而结束,后来的婚姻也不顺利,她唯一的儿子患有精神疾病,全靠她一人独自抚养。
十年浩劫,秦怡曾经遭到批斗、抄家等折磨,并因此患上直肠癌。
对于生活中的苦难,秦怡始终能够以乐观向上的精神来对待,她认为人不能总是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伤痛来了,哭是没有用的,要积极调整心态,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促进健康。
她很注重心理的放松,认为人不能太爱自己,否则负担过重反而容易失去更多东西。
老年的秦怡热心慈善活动,经常参加为灾区义演、为失学儿童募捐等公益活动,其博大的胸怀和爱心也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坚持运动秦怡从小就坚持体育锻炼,青少年时代喜欢篮球、单双杠、体操等运动,为身体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很赞同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说的“步行是人类最好的补药”,每天坚持步行10 000步,她在很多场合都向人们介绍步行的好处,并盛赞步行增强了她的体质。
秦怡还自已创编了一套健身保养的方法,其中有冷水洗脸、洗澡,据说她坚持了五十多年;还经常做呼吸放松身体的放松功,这些都对其健康长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饮食有节最初秦怡对于饮食顺其自然,有什么吃什么,粗茶淡饭不嫌弃,鸡鸭鱼肉也不过分追求。
她一生从不吃任何保健品,没有挑食和偏食等不良习惯,这样的饮食之道能够让其获得均衡的营养,对健康很有好处。
到了六十岁之后,秦怡注重在饮食中控制油和盐的摄入,并且每餐只吃八分饱,这很符合现代养生科学要求。
揭秘92岁的秦怡,美人为何不迟暮!

揭秘92岁的秦怡,美人为何不迟暮!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请把中医健康养生观念传播给更多的人!新凤霞说:秦怡是中国演艺界最美丽的女人。
施瓦辛格说:秦怡是我崇拜的中国影星。
秦怡的明星故事很传奇,家庭生活却有点悲凉,在光影交错的时光中,痛苦多于快乐,眼泪多于欢笑,委屈多于喜悦。
那到底是什么成就了秦怡跨越苦难、跨越世纪的美丽?根据秦怡老师自述的养生之道,归纳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精神上要永远乐观;二是要心态平衡;三是饮食“三控制”;四是要学会动中取静;五是要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持之以恒;六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精神上永远乐观谈到养生之道,秦怡老师强调首先在精神上要永远乐观。
秦怡老师如是说:人有4种年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
出生和生理年龄我们不能选择,人的年龄逐步增大是不可抗拒的,但心理和社会年龄可塑性很大,人的精神状态不能因为年龄增大而松弛下来,体型也不注意保持了,衣服也拖沓起来,不仅会给人一种苍老的印象,而且本身的自我感觉和潜意识的自我暗示也会越来越显得苍老。
我就不是这样,从精神上说,无论什么情况下,我都尽量保持开朗、乐观。
50岁时,我就设法保持三四十岁时的精神状态;60岁时,又要努力体现四五十岁的精神状态。
一个人只要精神上乐观就会始终充满青春的活力。
2、心态平衡是健康的基础心态很重要,遇事要想得开,尤其是在磨难面前,要学会心理调节,调节得好就能挺过来,否则就可能彻底被压垮。
我先后生过4次大病,开过7次刀,患过脂肪瘤、甲状腺瘤,摘除了胆囊,还得了肠癌,但我并没有被病魔压倒,反而成功地降伏了病魔,还被选为“抗癌明星”。
面对疾病,要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从而调动了体内的积极因素,增强了抵抗力,病魔的虎威一下子就被压下去。
希望那些身患疾病的朋友,不要被来势汹汹的疾病所吓倒,要坚强起来,与疾病抗争。
3、饮食“三控制”60岁以后,饮食“三控制”是我很重要的一条养生之道。
三控制是:控制摄入的油量(选择橄榄油最健康)、盐量与食量。
不老秦怡常练放松功

龙源期刊网 不老秦怡常练放松功作者:张岩松来源:《婚育与健康》2014年第09期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前不久宣布开拍《青海湖畔》,自导自演零片酬参演。
在镜头前,90多岁高龄的她身姿灵活、端庄美丽,风采不减当年。
秦怡身体并非一直很好,40多年前,秦怡曾动过一次大手术。
那是1966年的春节,她被查出患上了肠癌,很快就接受了手术治疗。
术后,一位医生断言,秦怡活不长了。
但手术后没多久,她就动身赴干校参加劳动,一去就是两年。
两年时间里,病情不仅没复发,而且奇迹般地痊愈了。
“主要是心态比较好,病魔就被压下去。
”回忆起这段经历,秦怡颇为感慨:“要坚强起来,与疾病抗争。
乌云过去就是黎明,灿烂的明天就在前头!”如今回归影坛的秦怡还表示,“不要老觉得自己老了,不行了,不然就真的什么事都做不了。
”谈到自己现阶段的健身之道,秦怡说:“我平时靠散步与快走来锻炼身体,每天平均走上五千到一万步。
外出办事时,只要距离不是很远,我一定步行前往。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步行是人类最好的补药。
”60岁以后,“三控制”是秦怡重要的一条养生之道。
即控制摄入的油量、盐量与食量。
秦怡表示,自己从来不吃任何保健品,一日三餐吃好就行了。
什么菜上市就吃什么,不挑食、不偏食。
天然的金黄色头发、白雪般的肌肤是秦怡的典型标志,她是怎么养颜护肤的呢?秦怡有不少小秘诀,如用吃剩的酸奶擦脸,“洗掉以后感觉蛮好的,皮肤很光滑。
不过晚上要洗得非常干净。
”从春天到深秋,秦怡每天都用冷水洗脸、洗澡,已经坚持了几十年。
秦怡表示,洗完以后要稍微用力地搓搓,脸上的血液流通了,皮肤就看起来很滋润。
秦怡还常练一种放松功:“就是手随便搁在腿上或者其他地方也好,全部松下来,一点劲都不要用,思想里也是放松,一点一点全身放松……”有医生表示,“放松功”是一种非常好的健康运动。
现在生活节奏那么快,“动”得太过就需要“静”,抽空“放松”一下很有益处。
越剧十大名家及唱段

越剧十大名家及唱段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起源于浙江省绍兴市,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戏曲之一。
越剧以其优美的唱腔、精湛的演技、深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越剧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优秀的演员和唱段,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越剧十大名家及唱段。
一、荀慧生荀慧生是越剧界的传奇人物,被誉为“越剧之花”。
她的唱腔清亮婉转,表演细腻动人,深受观众喜爱。
她的代表作品有《牡丹亭》中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和《红楼梦》中的“秦淮河畔”等。
二、袁雪芬袁雪芬是越剧界的巨星,她的唱腔高亢激昂,表演气势磅礴,给人以震撼的感觉。
她的代表作品有《红楼梦》中的“宝钗挑选太监”和《西厢记》中的“夜深人静时”等。
三、程砚秋程砚秋是越剧界的一位老艺术家,她的唱腔深情婉转,表演细腻动人。
她的代表作品有《梁祝》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会”和《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化蛇”等。
四、梅兰芳梅兰芳是中国戏曲界的传奇人物,他不仅是越剧的名家,也是京剧的大师。
他的唱腔高亢激昂,表演气势磅礴,给人以震撼的感觉。
他的代表作品有《梁祝》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会”和《红楼梦》中的“凤姐儿讲义气”等。
五、尹桂芳尹桂芳是越剧界的一位老艺术家,她的唱腔清亮婉转,表演细腻动人。
她的代表作品有《梁祝》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会”和《红楼梦》中的“宝钗挑选太监”等。
六、秦怡秦怡是越剧界的一位老艺术家,她的唱腔高亢激昂,表演气势磅礴,给人以震撼的感觉。
她的代表作品有《梁祝》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会”和《红楼梦》中的“凤姐儿讲义气”等。
七、王文娟王文娟是越剧界的一位年轻艺术家,她的唱腔清亮婉转,表演细腻动人。
她的代表作品有《梁祝》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会”和《红楼梦》中的“宝钗挑选太监”等。
八、陈佩斯陈佩斯是越剧界的一位著名艺术家,他的唱腔清亮婉转,表演细腻动人,深受观众喜爱。
他的代表作品有《梁祝》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会”和《红楼梦》中的“宝钗挑选太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怡:越老越美丽
作者:胡喜盈
来源:《侨园》2009年第04期
那天在茶馆,秦怡就坐在我旁边,我们一桌子人不仅都愣住了,眼光盯着秦怡注视了好半天。
真是奇迹啊,87岁了,还是那么美,一双水汪汪的烔烔大眼睛,一头金发,白雪般的光滑肌肤不见一丝皱褶,嘴上涂着鲜红的唇膏,穿一件蓝色碎花长袖衬衫,气质优雅,风度雍容……岁月的流逝并没有夺去她的异彩,老年的秦怡美得光彩照人,美的倾国倾城。
17岁少女的婚姻是苦涩的
1922年,秦怡出生在上海一个大户人家,住的房子很大,前厅后堂,红木家具擦得锃亮,香炉烛台闪闪发光。
秦怡出生那天是正月初四,被认为是“小财神爷”。
秦怡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商科时,被冠名为校花“黑牡丹”,毕业时,训导处主任将扣留的一大包男孩写的情书交给秦怡。
1937年11月5日,上海沦陷。
1938年春天,17岁的秦恰孤单地离开上海,正如当时万千年轻热血青年男女一样,她一心想着奔向自由天地里去做点救亡工作。
到了汉口,她考入部队当了书记员。
但由于不适应工作,后又只身入川。
1938年冬天,她参加话剧《中国万岁》的演出,剧中秦怡出演了一个只有一句台词的小角色。
17岁时,她无奈地嫁给了一位叫陈天国的演员……陈天国嗜酒如命,对家庭和妻子完全“夫权至上”,在他酩酊大醉时,经常抓起屋里的东西乱扔。
有一次,他竟把两个瓷碗对准秦怡砸过去,尖利的碎瓷片从秦怡的大腿上划开大块肉,鲜血进出,秦怡惨叫一声,疼倒在地。
后来,陈天国远走边疆拍电影去了,留下她一人。
空袭中,她的女儿斐斐出世,没有一个人在她身旁。
早婚、早产使秦怡的生活失去了平衡,她没有精力、能力和财力抚养自己的孩子,生下的小可怜虫奄奄一息。
年后陈天国才回来,两人感情愈来愈坏,可陈天国拒绝离婚,秦怡不得不用“远走西康”的方式来抗议她所受到的不公。
不知内情的人纷纷传说“秦怡失踪了”!
秦恰的私生活是严肃的,婚后生活的空虚,并没有使她堕落,这要归功于她幼年时的家庭教育。
那时她还是个穷话剧演员,住的是10个人挤在一起的只有一扇天窗的房子,吃的是八个人一大盆菜汤的饭。
蒋介石看戏惹出几十年的麻烦
秦怡在话剧《清官外史》中饰演“珍妃”,演出轰动了山城,连演近百场,场场爆满,百姓爱看,社会名流和各界要人也纷纷前来观看,蒋经国和蒋纬国两位皇太子一连看了几遍。
他们对秦怡特别感兴趣,前台看了不过瘾,又到后台去看,吓得秦怡躲来躲去。
宋氏三姐妹也联袂到剧场欣赏。
消息传到蒋介石耳朵里,极少看话剧的他传令要看《清官外史》。
蒋介石要看戏,不可能到演出的剧场看,剧组就把布景、道具搬到蒋介石驻地的礼堂去演。
《清官外史》长达三个多小时,蒋介石嫌一次看完时间太长,命令分两场演出,这在话剧史上是空前的。
演出还算顺利,第二场演完蒋介石请大家吃饭。
勤务人员端上饭菜,是一人一盒的“新生活运动饭”——盖浇饭,菜是土豆烧肥肉。
吃完饭,蒋介石提议大家一起拍集体照,然后就走了。
这张照片,在当时那个年代,碰到麻烦事拿出来给人看,多少还有点用处。
解放后就成了有问题的“证据”。
文化大革命中,凡在照片上的人,没有一个不吃苦头的。
与“电影皇帝”沉重的真爱
1946年底,秦怡带着5岁女儿回到了家乡上海,除夕夜,她怎么也没想到金焰来看她了。
电影演员金焰,1933年当选“电影皇帝”。
秦怡在上海拍电影《无名氏》时,金焰常来摄影棚看她。
《无名氏》经常拍到半夜三更,南市区比较杂乱,金焰担心秦怡半夜回家不安全,他就叫秦恰如果拍片到深夜就不要回自己家了,就到金焰那里住,他们俩恋爱了。
1947年12月15日,两人举行了婚礼,郭沫若是证婚人。
尽管秦怡是第二次结婚,由于过去从未有过爱,所以如果说有真正的爱这次才是初恋。
“我在爱个人,那种希望真的能与他白头偕老的纯洁的情感油然而升。
我们到了旅馆,真奇怪,好像我们从未同居过,我等待着,珍惜着这个幸福时刻的到来!”那天晚上的秦怡是一脸的幸福。
但是,金焰醉得昏睡了两天两夜
1958年,文化部派金焰去当时的民主德国拍戏,这部戏是由世界各国多位演员一起合拍的。
回到北京后,金焰因为郁闷、过度疲劳胃大出血昏倒在他住的饭店。
当晚,秦怡接到电
报:“金焰病危,速来!”秦怡第二天买好飞机票,正准备去京时,金焰又打来加急电报:“千万别来,我明日返沪。
”金焰被人用担架抬上飞机回到上海。
秦怡问:“你为什么不让我去北京呢?”金焰说:“你在北京人生地疏,要让你去打各种交道,你不是那种人。
你晕头转向,连路都不认识,弄到最后你自己也病倒了。
所以,我刚一醒过来就立刻让你别来。
”
从1958年胃出血起,金焰基本没有再康复过。
“文革”以后,他的病加重了,除了胃切除后的综合性倾倒症,又加上肺气肿,1983年12月27日,金焰去世。
拍《女篮五号》和《铁道游击队》
解放后,秦怡一共拍了25部影片,其中被人们提起最多的是《女篮五号》和《铁道游击队》。
《女篮五号》中的林洁和《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秦怡均属配角,演配角能抓住观众,且留在观众深深的记忆中,显示了秦怡的魅力。
《女篮五号》产生的巨大影响给秦怡带来荣耀,1957年下半年,秦怡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这一当就是40余年,直到2003年因年过八十,才告别了全国政协。
《女篮五号》刚一关机,秦怡紧接着饰演《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
拍摄外景地在无锡,大队人马住在山坳里一个部队的宿舍,时值酷暑,宿舍里没有电风扇,晚上睡觉,大汗淋漓,早上起床,席子上会留下一个汗湿的“人形”。
有一场戏是芳林嫂和战友一起送政委到后方养伤,在湖边与政委告别。
故事里的情节是冬天,秦怡穿了棉袄,围上一条厚厚的毛围巾,在地表温度高达摄氏50度的太阳底下拍摄,热得火烧火燎,里面的衣服早已湿透,表面上还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还有一场拍火烧场面的戏,连战马都热得昏倒了。
《铁道游击队》另一场戏是芳林嫂扔手榴弹。
这场戏的主要人物是秦怡、曹会渠和陈述,曹会渠演刘洪,陈述演日本鬼子。
根据导演的要求,秦恰要把手榴弹扔到陈述的脚后跟。
秦怡担心扔不准。
这以后,秦怡天天有意识地盯着陈述的脚后跟看,每次试戏都牢牢盯住不放。
戏正式开拍,秦怡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陈述的脚后跟,疏忽了手的姿势,手榴弹不知是怎么扔出去的。
好似天佑神助,手榴弹在空中划了个弧形,不近不远,正好落到陈述的脚后跟。
“过了!”导演手一挥,兴奋地大叫。
秦怡狂喜不止,她真成了神投手。
人生最重要的角色是“母亲”
秦怡有个名叫小弟的儿子,学名金捷。
从某种意义上说,秦怡的后半生都是为了儿子活着。
2002年5月的一天晚上,上海波特曼大酒店举办慈善拍卖活动,秦怡带着金捷参加,同时带着金捷画的一幅水彩画《衡山公园》。
这幅画后来被中国特奥会慈善大使国际影星施瓦辛格以2 5万美元买走。
施瓦辛格动情地说:“此画不只是一件收藏品,更重要的是证明秦怡是一位伟大的中国母亲。
”
秦怡回忆起当年:“1979年,我要在海南拍《海外赤子》,因为拍摄时间长,不能常回家,便狠了狠心将小弟带去了。
那儿气温高达40多度,又湿又热很不好受。
大概因为这个缘故使儿子变得烦躁起来,开始动手打人。
”每次拍完片回招待所,金捷抓着母亲往死里打。
为了不至于脸被打伤而影响拍片,秦怡只好抱着头任由儿子抽打自己。
此后的几年中,秦怡时常面临儿子在失去理智情况下的暴力,有时她是带着青紫伤痕出现在公众场合,但她丝毫没有抱怨过儿子。
秦怡白天在外面忙,回到家里又要忙着儿子的吃饭穿衣、喝水服药。
秦怡每次出远门拍戏,三天两头要跟儿子通电话,一定要听见儿子唤上一声妈,这才放得下心来。
秦怡常说:“儿子得了这种病,最痛苦的是他自己,而最操心的是他的母亲,我必须加倍地给他最真挚的爱护和关心。
”儿子不懂事却懂亲情,母亲拍的片子他都看,看后乱蹦乱跳,对着母亲伸出大拇指。
一见母亲开门进家,儿子乖乖地从冰箱取出饮料轻声唤“妈,吃。
”
20世纪80年代,秦怡接二连三地遭受疾病的侵袭,先是肠癌,肠子被剪掉一大截,接着甲状腺开刀,后来索性连胆囊也被拿掉。
这些都被她挺过来了。
秦怡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膝盖骨也常常疼。
但她很少去医院,弄一张膏药贴上就算完事了。
秦怡自嘲地笑着说,她是家里的重体力劳动者,她有做不完的家务事。
自从1983年丈夫金焰去世后,秦怡的生活重心就完全移到了儿子和姐姐的身上。
秦怡买下两套房子,隔壁的两室一厅让给姐姐住。
自己的三室一厅和儿子、保姆起住。
姐姐没有工作,没有劳保,姐姐所有的生活费、医疗费都由秦怡承担。
姐姐平时的一日三餐,都是秦怡烧好了送过去。
儿子在世时,每一个月固定的医药费要一二千元,秦怡最害怕儿子和姐姐生病,每次住院要花几万元,为了节俭,秦怡出门常常连出租车都不舍得坐……
2007年中国话剧诞生百年时,已经86岁的秦怡应邀参加了纪念百年话剧《吁天》的登台演出。
陈薪伊导演沉重地说,秦怡的爱子小弟不久前去世了,秦怡老人家是强忍着丧子之痛应允登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