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9-2020年高一10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

化学H:1C:12O:18K:39Mn:55Fe:561.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燃烧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 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 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D.化石燃料属于一次能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2.全球变暖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推广“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推进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缓解地方用电困难,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C.推广“绿色汽油”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O 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D.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3.下列关于反应热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H <0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由C(s)+1/2O 2(g)=CO(g)的反应热为110.5kJ ⋅mol −1,可知碳的燃烧热为110.5kJ ⋅mol −1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1molNaOH 分别和1molCH 3COOH、1molHNO 3反应放出的热量:CH 3COOH <HNO 34.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实验可知,(a)、(b)、(c)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将实验(a)中的等质量的铝片更换为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C.实验(c)中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铁质搅拌棒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若用NaOH 固体测定中和热,则测定结果偏高5.甲烷与CO,可用于合成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H 4(g)+CO 2(g)==2CO(g)+2H 2(g),1gCH 4(g),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kJ 的热量,下图中能表示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的是()A.B.C. D.6.已知充分燃烧a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H=−2b kJ ⋅mol −1B.C 2H 2(g)+52O2(g)═2CO2(g)+H2O(l)△H=+2b kJ ⋅mol −1C.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H=−4b kJ ⋅mol −1D.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H=+b kJ ⋅mol −17.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2SO 2(g)+O 2(g)==SO 3(g)为放热反应,则SO 2的能量一定高于SO 3的能量B.若C(石墨,s)==C(金刚石,s)△H >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 2O(l)△H=-57.4kJ ⋅mol −1,则20.0g NaOH 固体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 的热量D.已知2C(s)+2O 2(g)==2CO2(g)△H 1;2C(s)+O 2(g)==2CO(g)△H 2,则△H 1>△H 28.今有如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H 2(g)+1/2O 2(g)=H 2O(g)△H1=-a kJ ⋅mol −1(1)H 2(g)+1/2O 2(g)=H 2O(l)△H2=-b kJ ⋅mol −1(2)2H 2(g)+O 2(g)=2H 2O(l)△H3=-ckJ ⋅mol −1(3)关于它们在下列表述中的原因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原因结论A H 2的燃烧是放热反应a、b、c 均大于零B 方程式(1)和(2)的物质种类和系数均相同a=bC 方程式(1)和(3)中H 2O 的状态不同,系数不同a、c 不会有任何关系D方程式(3)的系数是(2)的2倍△H2<△H39.已知:①CO(g)+1/2O 2(g)═CO 2(g)△H =−283.0kJ ⋅mol −1②H 2(g)+1/2O 2(g)═H 2O(g)△H =−241.8kJ ⋅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状况下,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 ⋅mol −1B.由①可知,1molCO (g)和1/2molO 2(g)反应生成1molCO 2(g),放出283.0kJ 的热量C.可用右图表示2CO 2(g)═2CO (g)+O 2(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D.分解1molH 2O (g),其反应热为−241.8KJ10.已知:①Zn(s)+O 2(g)═ZnO(s)△H 1=-351.1kJ ⋅mol −1Hg(l)+O 2(g)═HgO(s)△H 2=-90.7kJ ⋅mol −1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H 3.其中△H 3的值是()A.-441.8kJ ⋅mol −1B.-254.6kJ ⋅mol −1C.-438.9kJ ⋅mol −1D.-260.4kJ ⋅mol −111.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对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肉类食品进行低温冷藏,能使其永远不会腐败变质B.在化学工业中,选用合适的催化剂一定能提高经济效益C.夏天面粉的发酵速度与冬天面粉的发酵速度相差不大D.茶叶的包装袋中加入的还原性铁粉,能显著延长茶叶的储存时间12.将5.6g 铁粉投入盛有100mL 2mol ⋅L −1稀硫酸的烧杯中,2min时铁粉刚好溶解完全。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高二5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高二5月月考化学试题考试范围:烃和烃的衍生物;难度:中等;考试时间:90分钟第I 卷(选择题)1.从香荚兰豆中提取的一种芳香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 8H 8O 3,遇FeCl 3溶液会呈现特征颜色,能发生银镜反应。
该化合物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2.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 .碳酸B .汽油C .蔗糖D .合成纤维 3.下列物质中,属于烃类的是A .C 2H 5OHB .CH 3ClC .C 9H 8D .C 6H 5NO 2 4.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A .溴苯B .对二甲苯C .丙炔D .丙烯5.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 OHCH 2CO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 .1mol 苹果酸可与3mol NaOH 发生中和反应C .1mol 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 反应生成生成1mol H 2D .HOOCCH 2CH COOH 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6.有关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B .乙烯和溴水能发生取代反应C .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D .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7.与互为同分异构体且遇FeCl 3溶液不能呈现紫色的芳香族化合物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 CH 2COOH OH,它可以发生反应的类型有①加成 ②消去 ③水解 ④酯化 ⑤氧化 ⑥加聚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⑤C .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9.某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该物质可能是( )A .乙酸B .苯酚C .丙醇D .乙酸乙酯 10.下列各项操作,有错误的是( )A .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B .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C .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 .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 11.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12.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2Na+2C 2H 5OH→2C 2H 5ONa+H 2↑ B .CH 2=CH 2+HCl −−−→−一定条件CH 3CH 2Cl C .2CH 3CHO +O 2催化剂 △2CH 3COOHD .13.分子式 C 4H 8O 2和C 5H 10O 2的两种一元羧酸与乙二醇(HOCH 2CH 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 11H 20O 4的酯最多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6种B .8种C .10种D .12种14.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分子式为C12H20O2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④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芳香族化合物,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⑤1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molNaOH⑥1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共消耗H2为3mol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15.下列化学用语能正确表示相应意义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B.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2CH3C.四氯化碳的结构式 D.苯的分子式16.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碳碳双键断裂,如:R1CH=CHR2由此推断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的氧化产物有A.2种 B.3种 C.4种 D.6种17.苯佐卡因是局部麻醉药,常用于手术后创伤止痛、溃疡痛等,其结构简式为。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

重庆第三十中学校高一化学考试(试题卷)可能用到元素的质量数:Cu-64 Fe-56 Pb-20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8分)1.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C. 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答案】B【解析】A、一般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氢原子例外,原子核内没有中子,选项A错误;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选项B正确;C、氦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选项C错误;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2.下列物质中, 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 NaOHB. Na2O2C. NH4ClD. CaCl2【答案】B【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但不含非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B.Na2O2中钠离子和过氧根之间为离子键,在过氧根中的氧原子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C.NH4Cl中含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CaCl2只含离子键,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睛】物质的类别与化学键之间的关系:①当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②当化合物中同时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③只有当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④在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铵盐除外);共价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属元素,但个别含有金属元素,如AlCl3也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铵盐;⑤非金属单质只有共价键,稀有气体分子中无化学键。
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增强B.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均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C. 同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D.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氧化性越强【答案】C【解析】【详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增多,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则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A错误;B.主族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族序数,但O、F除外,则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不一定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故B错误;C.同周期的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性减弱,则同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故C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而不能判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氧化物的氧化性强弱,故D错误;故答案为C。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10月月考试题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10月月考试题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无细胞结构,但病毒中含有与呼吸等代谢相关的酶B.原核生物虽无内质网,但也能合成磷脂C.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D.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因此原核生物均进行无氧呼吸2.下图为某种酶的磷酸化和脱磷酸化过程,通过对氨基酸残基进行磷酸基团的修饰可以使酶在高活力和低活力之间相互转变。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酶的磷酸化和脱磷酸化,细胞能够更精确、高效地调节代谢B.磷酸化和脱磷酸化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来调节酶的活性,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C.该酶的磷酸化为放能反应D.图示反应不是可逆反应3.关于真核生物体中的物质运输,下列正确的是()A.核孔是部分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的通道B.细胞的主动运输过程都会受到氧气浓度的影响C.胞吞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不能体现细胞的选择性D.同种物质进出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不同4.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的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较高C.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不同,导致细胞发生分化D.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的表达均会减弱5.下列相关实验的实验操作或结果,正确的是()A.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和染色后都需要漂洗,以达到最佳实验效果B.在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中,需三次使用低倍显微镜对细胞进行观察C.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少量CaCO3可防止色素被破坏D.用健那绿对线粒体进行染色时,可使用盐酸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利于染料进入细胞6.下图为PWS综合征和AS综合征的可能形成机制。
图中染色体都表示15号染色体,异常受精卵会随机丢失一条染色体,由图可知()A.PWS综合征和AS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数目异常B.异常配子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形成的C.推测来自母方和来自父方的染色体在子代个体发育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功能D.PWS和AS综合征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29.(7分)黄豆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约40%)和脂肪(约20%)。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及考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2.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用黑色中性笔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5秒的音乐视频所形成的娱乐速食性,并不构成人们批评抖音的绝对理由,抖音的15秒选择与当下什么都注重快速的追求是一致的。
短短几十年,人类在技术上拥有了比此前成百上千年更多的突破。
从秒拍、美拍到抖音,只是科技发展的自然走向,而抖音也是一款并不比其他产品更独特的消遣载体。
那么,在讨论抖音的时候,我们应该讨论什么?无疑,抖音的用户极易从软件使用中获得快乐,“停不下来”是许多青少年共同的反应。
这种心理并非是简单地满足于消磨时间。
针对某一特定对象,获取时间的短暂有时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在“体量/时间=效率”的公式推导下,耗费时间越短一定收获越多,那一瞬间对快乐的感受也最浓烈。
自然地,“看抖音视频——快乐”形成了奇妙的因果联系,而15秒的超速获取就成了打开大众快乐心情世界的超短密码。
这样的交换划算吗?看起来似乎毋庸置疑。
然而,我们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无数个15秒的叠加恰恰成了杀死时间的利器,高速和短暂为我们织出了21世纪最大的陷阱。
这也是2018年4月抖音视频正式上线“反沉迷系统”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90分钟的时间提示功能,还是单日2小时的时间锁功能,其共同指向的都是用户在这款产品上消耗了自己大量的时间。
越来越多的人表示,关闭软件之后会产生巨大的空虚感。
这种反应,正好说明快乐感觉的延续需要更大的时间成本,真正的乐趣究竟是瞬时的陶醉还是应当以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延伸时长及深度为衡量标准?对现代人来说这是一个难题。
网络时代,人们对快乐的理解更趋多元,“发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标准,很少再有人认同哲学上“所有快乐中最伟大的快乐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的说法。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最新整理)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化学试题共5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
5 Ca 40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A.白磷在260℃时转化为红磷B.石墨在高温下转化为金刚石C.NaCl熔化D.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A.胆矾、水煤气为化合物B.水银、王水为混合物C.纯碱、烧碱为电解质D.小苏打、苛性钠为钠盐3.下列情况中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B.用食醋除去水垢C.Na2CO3·10H2O失去结晶水D.氢气还原氧化铜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液态CH3COOH不导电,所以CH3COOH不是电解质C.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所以进行电泳实验时,阴极区域颜色加深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离子5.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2H+ + CO32-=CO2↑ + H2O表示的是A.HCl溶液与MgCO3反应B.CH3COOH与K2CO3溶液反应C.HNO3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D.H2SO4溶液与(NH4)2CO3溶液反应6.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以及描述,正确的是A 。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22-2021学年高一化学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元素的质量数:Cu-64 Fe-56 Pb-20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8分)1.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C. 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答案】B【解析】A、一般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氢原子例外,原子核内没有中子,选项A错误;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选项B正确;C、氦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选项C错误;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2.下列物质中, 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 NaOHB. Na2O2C. NH4ClD. CaCl2【答案】B【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但不含非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B.Na2O2中钠离子和过氧根之间为离子键,在过氧根中的氧原子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C.NH4Cl中含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CaCl2只含离子键,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睛】物质的类别与化学键之间的关系:①当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②当化合物中同时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③只有当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④在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铵盐除外);共价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属元素,但个别含有金属元素,如AlCl3也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铵盐;⑤非金属单质只有共价键,稀有气体分子中无化学键。
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增强B.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均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C. 同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D.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氧化性越强【答案】C【解析】【详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增多,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则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A错误;B.主族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族序数,但O、F除外,则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不一定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故B错误;C.同周期的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性减弱,则同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故C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而不能判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氧化物的氧化性强弱,故D错误;故答案为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4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4题,每题4分) 1.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器出现铜绿[Cu2(OH)2CO3] B.铁制菜刀生锈 C.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D.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2.下列变化过程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2ClCl B.-2II C.2-23SOSO D.CuO→Cu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态HCl、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为非电解质 B.NH3、SO3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SO3是电解质 C.铜丝、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4.已知常温下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Ce4++Fe2+=Fe3++Ce3+ ,Sn2++2Fe3+=2Fe2++Sn4+由此可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Sn2+、Fe2+、Ce3+ B.Sn2+、Ce3+、Fe2+ C.Ce3+、Fe2+、Sn2+ D.Fe2+、Sn2+、Ce3+ 5.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过滤,发现均不能通过滤纸孔隙 D.用光束分别照射稀豆浆、FeCl3溶液都可以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6.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主要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B.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C.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D.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7.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实验 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钾晶体 分离CCl4中的Br2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 装置或仪器
A.A B.B C.C D.D 8.某无色透明的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2-2-43NaHSOCO、、、 B.2++2--43CuKSONO、、、 C.++--3NaKClNO、、、 D.2++2--4MgKSOCl、、、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2-+322CO+2H=CO+HO B.钠与水反应:+-222Na+2HO=2Na+2OH+H C.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2+2-44Ba+SO=BaSO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3+2Fe+3Cu=2Fe+3Cu 10.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1.为了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可在包装袋中放入抗氧化物质。下列属于抗氧
化物质的是( ) A.生石灰 B.还原性铁粉 C.氯化钙 D.硫酸钡 12.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lO−+4OH−=24ROn+3Cl−+5H2O,则4RO
n
中R的化合价是( ) A.+6 B.+5 C.+4 D.+3
13.为了除去粗盐中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④⑤①③ D.⑤②④①③ 14.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已知丹砂化学式为HgS) A.①中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说明水银发生了还原反应
B.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2Fe3++3Cu C.根据①可知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防止中毒 D.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二、填空题(每空2分) 15.在下列反应中: A.2F2+2H2O4HF+O2
B.2Na+2H2O2NaOH+H2↑ C.CaO+H2OCa(OH)2
D.2H2O2H2↑+O2↑ (1)水只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水只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 (2)用双线桥表示D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
16.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③CaCO3 固体;④熔融KCl;⑤蔗糖;⑥铜;⑦CO2 ;⑧H2SO4;⑨KOH固体。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3)以上物质中,溶于水且能导电的物质是__________ 17.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苏打除胃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2分) 18.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A中除加入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正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Ba2+ 、Cu2+ 、CO32- 、Cl-、Mg2+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现象: ①向此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②取少许①中所得溶液并向其中加人少量的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取②中所得上层清液并向其中加人过量的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 (1)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 (2)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选项A、B、C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大理石和酸雨的反应中,化合价都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D。 2.答案:B 解析:Cl2→Cl-,Cl元素化合价降低,A项错误;I-→I2,I元素化合价升高,B项正确;2223SOSO,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C项错误;CuO→Cu,Cu元素化合价降低,D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 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 解质,故A项错误、D项正确;NH3、SO3的水溶液能导电, 是因为它们溶于水后生成的NH3 • H2O、H2SO4能电离出 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NH3 • H2O、H2SO4
是电解质,而 NH3、SO3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所以NH3、SO3不是电解 质,故B项错误;
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 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则根据反应:Ce4++Fe2+=Fe3++Ce3+,还原性是Fe2+>Ce3+,根据反应:Sn2++2Fe3+=2Fe2++Sn4+,还原性是Sn2+>Fe2+,所以还原性顺序是:Sn2+>Fe2+>Ce3+,故选A。 5.答案:B 解析: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 液、浊液和胶体;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加热 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泥水是浊液,分 散质微粒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能 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稀豆浆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 现象,而FeCl3溶液属于溶液,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6.答案:D 解析: 7.答案:A 解析:A、植物油和氯化钠分离最好用分液,正确;B、除去氯化钠晶体中的氯化钾,用重结晶法,错误;C、分离CCl4中Br2的,用蒸馏,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应选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错误。 8.答案:C 解析:A项,+H与2--3COOH、均不能大量共存;B项,2+Cu有颜色,且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C项,溶液无色,碱性条件下不发生任何反应;D项,碱性条件下2+Mg不能大量存在。 9.答案:B 解析:A项,碳酸钙难溶于水,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CaCO+2H=Ca+CO+HO,错误;C项,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2-+442Ba+2OH+SO+2H=BaSO+2HO,错误;D项,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
铁和铜,离子方程式为2+2+Fe+Cu=Fe+Cu,错误。 10.答案:B 解析:解题时首先找出变价元素,确定其化合价的升降,然后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等的规律,标出
电子转移的数目。A项,40SiSi,得到电子,02CC,失去电子,得失电子标反了;B项,12Na2Na,失去-2e,222HOH,得到-2e,正确;C项,“得到”和“失去”标注错
误,应为,错误;D项,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时,箭头应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所以箭头应由铜元素指向硫元素。 11.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包装袋中放人抗氧化物质是为了防止食品氧化变质,说明抗氧化物质具有还原性,故B项正确。 12.答案:A 解析:根据方程式两端电荷守恒可知34322n,4ROn中O元素是-2价,所以R的化合价是+6,答案选A。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C
解析:水银是贡,属于金属,Hg→HgS应是水银发生了氧化反应,故A错误;铁和Cu2+发生置换
反应生成Fe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是Fe+Cu2+=Fe2++Cu,故B错误;S和Hg反应生成HgS,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