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地方教案10-18课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8课 有趣的生肖邮票 ▏人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8课 有趣的生肖邮票 ▏人美版

还想再考考大家,让大家画画生肖,看来这对同学们来说太简单了,老师有个有趣想法,请你来挑战一下,用一个圆画出十二生肖,能不能做到?老师来试试看。

出示幻灯——圆形图案2、师示范画猪,师示范画龙(画出圆,请同学猜测画的是哪个生肖动物),把复杂的外形简单化成于一个圆出示幻灯——十二生肖圆形卡通形象。

师:这些生肖都完成了吗,老师觉得他还少了什么,他的身体去哪里了,出示范画,你觉得哪个身体组合最有趣,有趣在哪里,用了什么办法做到的。

出示课题有趣的3、出示范画——十二生肖圆形卡通形象。

出示对比图片(涂色的生肖鸡形象和没有涂色的其他生肖形象)师:这些生肖中,谁最漂亮,怎样做才能够快速的妆扮你的生肖动物,点、线、面的装饰。

四、学生实践1、任务一:学生创作一个有趣的生肖形象,要求:主题图案突出,构图饱满,色彩鲜艳。

2、设疑导出本课要教学任务师:老师有一封信想要寄给同学们的,可是没有寄出去,你们帮老师看看,缺了什么?生:邮票师:今天就要麻烦同学们了,帮忙设计邮票,以我们刚刚学过的生肖为主题出示课题:邮票。

3、出示邮票幻灯片资料,分析邮票的组成:面值、票面纹样、发行时间、发行地区。

师摆一摆位置。

4、看图找规律:出示优秀的生肖邮票作品,师:这些组成部分是随意摆放的吗?请你找找摆放的规律。

A、占的面积最大的是哪个(纹样)(左下方、右下方、右上方)。

B、比较明显的位置是(面值)。

C、发行地区在纹样的下方或两侧。

D、发行时间和文字标记最小,放在最不显著的位置上。

5、艺术实践:在完成的生肖形象的基础上,合理布置邮票组成部分,完成生肖邮票设计。

考邮票上图案的创作方法。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电脑美术-“喷笔”画画》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电脑美术-“喷笔”画画》人教新课标(2023秋)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观点较为分散,缺乏统一的方向。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将在下一次课中,加强对学生讨论的引导,确保讨论主题明确,让学生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好的成果。
此外,在课堂总结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不够全面。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喷笔”工具。
2.观赏并分析利用“喷笔”创作的美术作品。
3.创作一幅以“美丽家园”为主题的喷笔画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互相评价,学会欣赏他人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喷笔画画作品,提高学生对色彩、形状和空间关系的敏感度Βιβλιοθήκη 增强审美感知。2.教学难点
(1)喷笔工具的细腻调整:学生在使用喷笔工具时,往往难以掌握细腻的笔触调整,导致作品效果不佳。
举例:如何通过调整喷笔的透明度、流量等参数,使画面过渡更加自然。
(2)创意思维的发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难以发挥出独特的创意。
举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家园,尝试运用新颖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5.美术鉴赏能力:让学生在欣赏和分析作品过程中,提升审美品味,培养对美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喷笔工具的基本操作:学生需熟悉喷笔工具在电脑美术软件中的位置、功能及基本使用方法,包括调整喷笔大小、颜色、透明度等,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举例:如何选择喷笔工具,调整喷笔笔触大小以适应画面需求。
(3)作品评价的客观性:学生在评价他人作品时,可能受到主观喜好影响,难以做到客观公正。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资料]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资料]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地方文化,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环境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1. 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景观,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家乡的人文历史1. 学习家乡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历史人物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传统,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念和文化自觉。

第三章:家乡的民俗风情1. 学习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民间艺术等。

2. 引导学生体验家乡的民俗风情,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第四章:家乡的经济与社会发展1. 学习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特点、社会事业等。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第五章:家乡的名人故事1. 学习家乡的名人成就、事迹、名言等。

2. 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追求。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家乡的名人故事,从中汲取启示。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采用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民俗活动等,增强他们的实践与体验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关爱环境的情感以及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培养程度。

3. 学生在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与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下册地方课》2. 课件: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图片、视频等。

18.《风向和风力》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三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18.《风向和风力》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三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风向和风力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5. 合作与交流:在小组合作制作风向标、记录风向风力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形成合作精神。
6. 科学态度: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形成对科学的热爱。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的阶段,对周围的自然现象充满兴趣。在知识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能够理解简单的科学原理,但在实际操作和实验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在能力方面,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正在逐步发展,但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来提高。在素质方面,他们具有较好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欲望,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18.《风向和风力》 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三年级下册科学 苏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8课《风向和风力》。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 风的形成原理,解释风吹动树叶、旗帜等物体飘动的原因。
2. 风向的表示方法,学习使用风向标测量和记录风向。
3. 风力的分级,学习风力等级的划分,了解不同风力等级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8.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如共同制作风向标、记录风向风力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9. 自主学习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风向和风力变化图,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部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童年的水墨画 人教(部编版)

教育部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童年的水墨画 人教(部编版)

18.童年的水墨画【课标内容】3.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设计理念】《童年的水墨画》编排了三首童趣盎然、想象丰富的儿童诗,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场景,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反复通读,读出诗歌的味道,并想象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联系上下文说说难懂句子的意思,通过朗读儿童诗,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进行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

【教材分析】《童年的水墨画》是一组儿童诗,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典型场景:孩子们或是呼朋引伴去溪边钓鱼、去江上游泳,或是到林中采摘带着雨珠的小蘑菇,尽情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

诗的语言生动活泼,感情直率明朗,融童心、童趣于一体,多角度地展现了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及无穷趣味。

课文以“童年的水墨画”为题,中国的水墨画,写意而不写实,用笔往往简约、凝练,而本课的每一首诗都符合水墨画的特征,多数笔就勾勒出一幅幅儿童生活的欢乐画卷,诗中有画,令人回味无穷。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从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儿童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儿童诗是诗歌体裁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尤为适合,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创作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墨、染”等6个字,会写“墨、染”等11个字,会写“水墨画、垂柳”等13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

背通《溪边》。

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

【教学重点】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这组诗的韵律美。

2.通过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理解诗的内容。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18富饶的西沙群岛《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优美、内容详实的课文,通过介绍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课文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点明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总领全文。

第2~5自然段按照顺序分别从美丽的海水、海底多样的生物、海岛上众多的海鸟三方面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西沙群岛必将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美丽富饶,首尾呼应。

为了生动地描述神秘的西沙群岛,作者还大量运用了生动的书面语言,用词准确,富有儿童情趣。

如:交错、五光十色、绽开、蠕动、威武、千奇百怪等。

这些文字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比如,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珊瑚是“各种各样”的,形状像“花朵”“鹿角”;海底有“懒洋洋地蠕动”的海参;大龙虾“全身披甲”,样子很“威武”,这些语言把事物的具体特征描写地形象而生动。

第5自然段围绕多得数不清的海鱼来写,在描写海鱼时,“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像插着好些扇子”“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些充满情趣的描写把海鱼的模样刻画地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画面感极强。

1.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方式会认“饶、优、瑰”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生字和“位于、部分”等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理解“富饶、五光十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3.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教案

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重难点:结合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

第一课时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朋友自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朋友间的故事。

2、揭示课题:20、她是我的朋友3、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二、初步感知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1)弄清文中的主要人物。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圈出生字和词语。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1)她:小姑娘(小伙伴)我:阮恒指点“恒”的读音。

(2)课文主要讲的是小男孩阮恒为了挽救小伙伴的生命,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

(3)检查词语:医院消息确认输血迫在眉睫血型是否掩盖啜泣拳头竭力制止轻柔周围三、再读课文,思考问题1、A、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5~11)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

B、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2、交流:A、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

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

B、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

C、分别指名读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这篇课文是写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这篇课文分段。

4、朗读课文四、讲读课文第一部分(1~4)1、指名读课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输血的请用三角形标出关键的词语。

并画出有关的重点句。

2、出示:A、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B、输血迫在眉睫。

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C、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有趣的生肖邮票》人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有趣的生肖邮票》人美版

《有趣的生肖邮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趣的生肖邮票》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十八课的内容。

这是一节设计·应用课,引导学生感受设计“物以致用”的原则和设计艺术的时代美感。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可以借助一些设计组合原理,了解设计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贴近生活的设计和装饰。

从而促进学生感受中国文化内涵,激发其美化生活的愿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教学目标1.了解生肖的知识及邮票的构成,运用多种方法设计富有艺术性的生肖邮票。

2. 在感受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了解邮票知识、尝试在方寸之间设计邮票的过程中,运用剪、刻、贴等多种方法表现生肖邮票。

3.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文化艺术,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增强学生探究民族艺术的热情和审美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用喜欢的艺术形式设计一枚生肖邮票。

2. 教学难点:生肖动物造型的设计及邮票版面的布局。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视频:《十二生肖》。

过渡语:谁能说出视频中都有哪些动物?2.小结:原来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呀。

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一个属相,这是祖先送给大家的礼物。

今天,我们学习以属相为主题制作一枚邮票。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1.了解生肖相关知识。

(1)十二生肖的由来。

①提问:同学们,你知道十二生肖的由来吗?②小结:最早可能与图腾有关。

也有人认为,十二生肖首先出现于记时。

古代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辰。

同时他们在观天象时,依照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时辰,确定十二生肖。

(2)十二生肖的作用。

①你们知道十二生肖的作用是什么吗?小结:生肖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纪年. 一种动物代表一年,每12年一轮回,后来就以人出生的这年是哪种动物,他的属相就是什么。

②同学们,这些生肖除了记时和记年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啊?小结:咱们一起来看看属相的艺术作品吧,生肖的形象可以应用于多种艺术形式中,装点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湖路小学课时教案 2014— 2015 学年

学科 地方 年级 三 主备人 孙蓉 授课时间

课题 第10课 农业发展出人才 课时 安排 1课时 改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新疆的农业情况,以及与农业相关的气候自然环境。 能力目标:掌握农业发展的因素。 情感价值:喜欢新疆,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理解农业发展出 人才的含义,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农业,了解农业发展。 教学难点是了解新疆的自然条件。

教法与学法

直观教学法 ,愉快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关于新疆各种自然情况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打开书一起阅读第33页阅读角“鲁明善” 了解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继承和发展我国周 秦以来的农本思想,认为以农桑为本才能使百姓 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2 这段文字表达了农业对国家对百姓的重要作 用,发展农业是民生之本。 3 他编纂了《农桑衣食掇要》一书,根据季节、 物候,将一年中的农事活动逐月进牧,伐木、果 蔬,各种农产品守住、加工、制作以及相关水利, 填补以往农书的空白。 4新疆地域辽阔,气候干旱,降水少沙漠戈壁广 布,但是新疆各族人民没有被恶劣环境 吓到, 二十运用智慧改善环境,发展生产,创造着美好 的生活。 5展示新疆农民为农业奋斗的图片。 小结:新疆属于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上的进一步 发展必然要求人们开发出更多的地下水源。通过 千百年的生产劳动的实践和内外文化技术经验 的交流,人们找到了开发利用水的最好形式--坎 儿井。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地下开发水利工程, 吐鲁番各族将火炉版干旱地复地变成绿野,创造 生命奇迹。

6 活动员 查资料,找一下新疆各族人民兴建的水利工程有哪些?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第10课 农业发展出人才

教 后 反 思 神湖路小学课时教案 2014— 2015 学年

学科 地方 年级 三 主备人 孙蓉 授课时间

课题 第11课 科学技术促发展 课时 安排 1课时 改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能从身边的事情发现科学在生活中重大作用。 情感价值:培养学生从小就喜欢科学热爱科学,培养一种善于研究和发现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懂得科学在当今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真正的对科学产生兴趣,善于探究与发现。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对科学事物的探知。

教法与学法

直观教学法 ,愉快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准备科学实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打开书一起阅读第36页阅读角打开少数民族信息化大门的吾守尔〃斯拉木院士,1984年步入计算机领域,成功研制了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文的电脑录入、显示、编辑排版及办公套件等应用软件,并开发了多文中智能输入时手机。 2 这段文字表达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处理 事业不断想着智能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新水 平迈进,为新疆少数民族打开了信息之门。 3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新疆各族人 民积极进取,用勤劳和智慧 推动者社会的发展。 4新疆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科技人才培养, 取得一些新型科技成果,产生 了良好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 5展示科技产品 北山羊的克隆实验。 6 查找相关资料,新疆还有哪些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同学们在班里介绍他们的事迹和成果。 小结:疆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科技人才培养, 取得一些新型科技成果,产生 了良好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

板书设计

第11课 科学技术促发展

教 后 反 思 神湖路小学课时教案 2014— 2015 学年

学科 地方 年级 三 主备人 孙蓉 授课时间

课题 第12课 民间文学集智慧 课时 安排 1课时 改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民间文学题材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学会欣赏内容丰富的文学形式。 情感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者的情感和理想。

教学重难点

学会欣赏内容丰富的文学形式。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者的情感和理想

教法与学法

愉快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分组学习法。

教具准备 图片资料及有关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S一、引入: 师:你们阿凡提的故事吗吗?你们知道阿凡提的 故事象征的什么吗? 生:(略)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民间文学集智慧。 2翻开书第39页一起学习阅读角阿凡提的故事。 3请学生自己读一遍故事内容。 4 指名请学生分段读,并思考讲了阿凡提的什么 故事? 5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做好发言备。 6 班内小组代表反馈,知道阿凡提是智慧的象 征。他的故事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贪婪,嘲笑 了为富不仁的愚昧 、无知,体现了劳动人民智 慧、乐观、豁达向上、富裕智慧和正义感的优秀 品质。 小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在新疆这个地域 辽阔的民族众多的广袤土地上,既有对平凡人物 的赞美,也有对英雄独特的表达方式,赞扬了英 雄的勇敢、智慧和奋斗精神。

作业:把今天学的知识说给自己的好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第12课 民间文学集智慧

教 后 反 思 神湖路小学课时教案 2014— 2015 学年

学科 地方 年级 三 主备人 孙蓉 授课时间

课题 第13课 欢迎您到我家来 课时 安排 1课时 改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热情好客是新疆 各族民族共同特点,知道新疆是个好地方。

能力目标:知道新疆的地方特色。 情感价值: 培养做一个学生热情、真诚、好客的新疆人。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新疆的饮食文化地域特色。

培养学生热情好客的情感和理想

教法与学法

愉快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分组学习法。

教具准备 图片资料及有关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S一、引入: 师:同学们想不想邀请外地的朋友到我们新疆做 客?你们知道我们新疆人事怎样招待远道而来 的客人吗? 生:(略)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欢迎您到新疆来。 2翻开书439页一起学习阅读角我的新疆行。 3请学生自己读一遍故事内容。 4 指名请学生分段读,并思考新疆人是如何招待 朋友的? 5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做好发言备。 6 班内小组代表反馈,哪些现象表现了新疆人热 情好客。为什么说朋友的这一趟新疆行,心灵、 行囊都收获满满,请同学们回答问题。 小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说乎!”热情好客是新疆各民族共同特点。 每一位来新疆的 人,不仅可以享受鲜美的瓜果、 可口的美食,而且还欣赏传统的工艺品、具有民 族风格的歌舞,更会被新疆人的热情真诚好客打 动,都会感慨的说新疆是个好地方。 作业:学唱歌曲 甜甜的歌儿迎宾客

板书设计

第13课 欢迎您到我家来

教 后 反 思 神湖路小学课时教案 2014— 2015 学年

学科 地方 年级 三 主备人 孙蓉 授课时间

课题 第14课 五湖四海是朋友 课时 安排 1课时 改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新疆生活着许多外国朋友

能力目标:知道新疆有哪些国家的留学生。 情感价值: 感受新疆独特的风光和文化魅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新疆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元的民族文化。

继续培养学生热情好客的情感和理想

教法与学法

愉快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分组学习法。

教具准备 图片资料及有关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S一、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在新疆有哪些国家的留学生吗? 你们知道知道他们为什么留在新疆吗? 生:(略)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湖四海是朋友。 2翻开书46页一起学习阅读角在新疆生活得外国 留学生。 3请学生自己读一遍故事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