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专题报道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专稿

服务大局促和谐司法为民创佳绩——记“全国优秀法院”水城县人民法院【核心提示】:水城县人民法院成立于1952年, 服务1个镇,32个乡,总面积3584平方公里。
人口万人。
现有干警 90人,派出八个人民法庭。
“十一五”期间,水城县人民法院党组一班人团结带领全体干警,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三个至上”牢牢把握“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坚持“严打”方针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加大民商事审判、行政审判和执行工作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与此同时,扎实抓好审判管理、队伍建设和法院基础建设,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大发展。
多项工作因成绩突出,受到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表彰。
2007年荣获“全国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荣获“全国优秀法院”称号,2011年荣获“全国法院党建先进集体”称号。
2007年荣获全省“勤政廉政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7月荣获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称号,2008年12月荣获全省“文明单位”称号,2010年7月荣获全省“全省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党组”称号。
2006年和2007年荣获省高院“优秀人民法院”称号,2009年2月被省高院荣记“集体二等功”一次。
省档案局表彰1次;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表彰24(项)次,被市中院荣记集体三等功1次;2007、2008、2009、2010连续四年目标考核为县直部门前列。
——服务大局创载体,拓展为民新渠道。
“十一五”期间,水城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法院工作主题,党组一班人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坚持工作到位、服务到位,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服务。
一是创建便民诉讼载体。
2005年,针对人民法庭服务面积大,群众诉讼不便的实际,在没有法庭的24个乡分别设立了巡回审判点和诉讼接待站。
人民法庭干警定期到巡回审判点接待群众,就地立案,就地审理,方便群众诉讼。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党建篇:服务大局

经济社会大发展,党的建设是关键。
近年来,我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紧紧抓住服务、推动科学发展“牛鼻子”,围绕“立足岗位、找准定位、力求作为、谋求地位”工作方略,自觉把组织工作融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各项工作在探索中得到加强,在改革中得到推进,在创新中得到提升。
既注重总体,加强组织工作宏观指导,又抓好具体,以务实举措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经济社会取得新发展从去年3月开始,全市2623个单位、36789名党员干部,分两批参加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市委和各级基层组织把这项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和载体,紧紧把握“矢志发展,科学跨越”的主题,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强化保障,注重实践,在完善工作思路、理顺重大关系、推进项目建设和系统加强领导班子、干部作风、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群众对两批活动的满意率都在99%以上,省委、娄底市委指导检查组多次来涟源检查指导、调研推介工作经验。
通过活动开展,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解决了一批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既注重抓好党建第一工程,又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将组织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宗旨,不断将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工作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提供组织保证。
一是将干部因素转化为发展因素,不断凝聚推动科学发展的骨干力量。
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的基础上,把发展实效作为衡量和鉴别干部的重要“参照系”,提出“围绕发展选用干部,在发展中选用干部,选用发展型干部,选用、储备有发展潜力干部”的工作导向,根据发展需求考察选用干部,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选用什么样的干部,哪些干部为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就提拔重用哪些干部,对贯彻执行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不主动、不作为的干部,果断进行调整。
全国铁路建设_十一五_回顾及_十二五_展望

FEATURE专题报道“十一五”期间全国铁路建设成就“十一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业成就卓著。
其中,铁路建设规模之大、标准之高,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
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增速先升后降“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98万亿元,是“十五”投资的6.3倍。
从图1可见,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国家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大幅增加了对交通基建设施的投资,导致当年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处于最高位,基建投资额度为2007年的2倍。
铁路营业里程稳步增长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0万公里,居世界第二,比2005年底增加了1.56万公里,增长了20.7%。
截止到2010年底,电气化铁路里程达到4.2万公里,电气化铁路比重由2005年的31.2%提高到46.2%,增加了15个百分点,电气化铁路运营里程跃居世界第二。
由图2可见,由于2008年四万亿刺激计划令铁路建设大大加快,2009年底,大量铁路投产运营,当年新增营业里程6000公里,营业里程增长率为7.5%,为2008年的3倍。
铁路动力稳步提高2010年,全国铁路客运量达16.76亿人,旅客周转量8762.2亿人公里,货运量36.43万吨,货物周转量27644.1亿吨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长45.0%、44.5%、35.3%、33.4%,年均分别增长7.7%、7.6%、6.2%、5.9%。
“十一五”期间,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72.8亿人,发送货物163.0亿吨,分别比“十五”增长35.9%、42.9%,均创历史新高。
“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目标“十二五”全国铁路建设总体目标“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
——基本建成发达完善铁路网。
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西部铁路5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全国铁路建设 “十一五”回顾及“十二五”展望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蓝 兰FEATURE专题报道60%。
回顾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 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 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贯彻 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 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 行的五年。走过五年,我们科学 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 坚定。
新北川中学映ຫໍສະໝຸດ 新城重建后的什邡红白小学• 作为东道主的 中国代表队, 表现出色,取 得了51枚金牌, 首次登上金牌 榜首位,并且 总奖牌数也达 到了100枚的 历史最好成绩。
履带自行榴弹炮方队
海军05式两栖步战车方队
空中方队
• 核导弹方队
中 国 航 天 事 业 的 发 展
神七飞天
•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 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 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 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 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 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 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 小时27分钟。宇航员翟志刚成 为进入太空的中国第一人。
3、社会建设方面
• (1)统筹城乡发展
• 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等涉农税费的取消,推进 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 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粮食购销 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全面推进。 •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 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加 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 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2、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完全符合我 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 “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 : 一是在发展方向上,要做结构上的战略调整; 二是在发展理念上,要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是在发展目标上,要关注民生、注重保障; 四是在发展重心上,要把节能减排、环境协调作 为突破口; 五是在发展动力上,要坚持改革开放。
辉煌“十一五”展望“十二五”——银川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及“十二五”展望

城市品位 、功能 以及宜 居水平显著 3 .5平方 米 。农 民人 均 生活 用房 基本失业保 险职工 2 . 万人 , 88 91 3 参加 提 升 , 市面貌焕然一新 。 城 面 积从 20 0 5年 的 3 .7平 方 米 扩 基本 医疗 保 险职工 8 . 11 2 8万人 。全 7 市 8. 8 %以上农 业人 口参加 了新 型 6
8城 市功 能 日益 健全 , 市 建 人 均 住 房 建 筑 面 积 从 20 . 城 0 5年 的 初步形成 。2 1 0 0年末 , 全市参 加基 设展现 新面貌。 市建设 突飞猛进 , 2 .6平 方 米 扩 大 到 2 1 城 52 0 0年 的 本养老保 险 职工 4 . 39 2万人 ,参加
2 .%下 降 1 24 . 百 分 点 ;0 0年 64 J快 68 百 分点 。 民人均 院 、 2个 21 .%/ I .个 农 卫生 院 9 9个 , 疾病 预 防控 制 中 末 , 全 市 金 融 机 构 贷 款 余 额 消费 支 出 由 2 0 0 5年 的 2 3 8 6元 , 上 心 8个 , 幼保 健 院 ( 、 ) 妇 所 站 5个 ,
21 0 0年 , 全市运 营线路 网长度 大到 2 1 的 3 . 0 0年 88 5平 方米 。 4 0公里 ,市 内公交 线路达 6 2 0条 ,
1 .% , 十 五 ” 均 增 速 1.% 上缓解 了城市供水 问题 。 90 比“ 年 27 加 快 63个百 分点 。全市外 贸进 出 .
技进 步奖 2 5项 ,银川市科技 创新 2
9 居 民 收 入 大 幅 增 长 . 民 生 奖 8 项 ,登记科技成果 2 7 , . 居 8 7 项 科
政 收 入 由 20 0 5年 的 2 . 49 3亿 元 , 20 0 5年 的 18 , 十一五 ” .倍 “ 年均 增 视 台 6座。全 市广播综合覆 盖率和
回顾与展望——十一五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辉煌“十一五”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要务不动摇,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有利时机,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克服金融危机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综合实力跨上了新台阶。
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一、。
十一五”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一)经济发展大跨越,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905.03亿元增加到2009删溅裂湓雀盏警麓汪蟋监黔一全区生产总值将超过l万亿元,跨上了新台阶。
人均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029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5897美元,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0位前移至第7位。
预计2010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接近7000美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277.4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850.86亿元,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0位前移至第13位。
“十一五”前四年,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8.3%,高出“十一五”规划目标5个百分点,也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幅1.2个百分点以上。
在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15.1:45.4:39.5调整为2009年的9.5:52.5:38.0。
内蒙古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提升的发展新阶段。
(--)产业结构大调整,新型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务业的构成由2005年的48.3:4.1:45.4:0.7:1.5调整为2009年的46.6:5:45.9:0.8:1.7。
2009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981.7万吨,比2005年增加319.5万吨,已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1750万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全区肉类产量达到234.06万吨,牛奶产量达到903.12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加4.15万吨和212.04万吨,牛奶、羊肉、羊绒产量稳居全国首位。
绘就“十一五”的华章 再塑“十二五”的辉煌

十一五回顾和十二五展望5.16

减排为先质量改善莱芜市“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巡礼“十一五”这五年,对莱芜环保来说,是跨越发展、果实丰硕的五年。
这五年,环保系统上下紧紧围绕打造“绿色钢城”、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狠抓污染减排,牢牢把握全局发展方向,团结务实,敢想敢为,奋力拼搏,在创新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在突破中争一流,队伍素质全员提高,执法水平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全新提优,实现了各项工作的大幅提升,事业发展的大步迈进。
片花科学谋划,强力推进,圆满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治污减排既是改善环境质量的环境工程,也是考核各级政府的约束性指标。
我们始终把减排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实际,科学谋划,举全局之力,强力推进。
“十一五”期间,完成重点COD减排项目19个,SO2减排项目27个,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削减目标任务。
据省环保厅对全省各地市2010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核定数据,我市2010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0387.95吨,较上年降低4.91 %,十一五期间累计削减率18.3%,完成减排任务的101.66%,二氧化硫排放量61614.51吨,较上年降低3.35 %,十一五期间累计削减率23.1%,完成减排任务的113.5%,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十一五减排任务。
完成减排任务带来的突出效果是我市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据省环保厅统计监测数据,我市2010年空气质量较2009年大幅改善,全年优良天数比2009年增加39天,提高了10.7个百分点,改善率居全省第一位,2010年获得全省空气环境质量改善一等奖。
同时我市河流水质持续改善,牟汶河、嬴汶河出境断面COD 年均值稳定控制在30mg/l以下,达到国家四类水质标准。
我市连续两年获得了省政府的生态补偿,2009年、2010年分别获得了省水环境质量改善二等奖和一等奖。
片花齐抓共管群策群力政府、部门、企业形成合力减排工作取得突破进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把污染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总抓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污染减排工作的部署要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工市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区、重点排污企业层层签订了减排责任书,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辉煌“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专题报道卓尼县商贸流通业发展之缩影——卓尼县佳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纪实“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县经济和社会进入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一五”期间,我县紧紧围绕拓市场、促消费、扩内需,积极落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消费品市场整体呈现出购销两旺、持续活跃的发展态势。
全县商贸流通业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
我县城乡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初步形成,消费市场规模明显扩大,新兴业态迅速成长,商贸流通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商品流通平稳运行,城乡商业市场不断扩张。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40万元、12370万元、14095万元、16140万元,201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53万元,比上年增长20%,比“十一五”初增长1.77倍,5年年均增长16%。
回眸十一五,在我县的商贸流通领域,变化最大的当属农牧村的商品流通网络。
为解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与农村商品流通相对滞后的矛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
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县就在全国第一批启动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拉开了构建新型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大幕。
项目实施企业卓尼县佳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5月,注册资金400万元,是一家以零售业为主的商贸有限公司,总营业面积2500㎡,公司下设烟酒百货、副食、食品、化妆品、收银、桥南分店、家电家居、外阜八个部门,安排就业人员120人。
年销售额从2006年的455万元增加到2010年2000万元,年均为国家上缴税金20万元。
2009年以家电下乡政策为契机,开拓家电市场,投资200万元创办了第一个子公司——“佳美家电、家居超市”。
2009年佳美超市食品柜班组被甘肃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同年荣获团省委“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十一五”我县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载体,以农村乡镇为重点,以便民为目标,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发展连锁经营。
2006年建设改造农家店30个,佳美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720万元,是2005年的2倍。
2007年,改造建设农家店60个,为了加快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佳美公司投资万元,对主营店(佳美超市)进行改扩建,使超市营业面积达到1000㎡,年销售收入增加到860万元,比上年增长20%,上缴税金10万元。
2008年,改造建设农家店30个。
投资万元、营业面积500㎡的家电、家具超市开业,佳美公司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上缴税金15万元。
2009年,改造建设农家店25个,年销售收入达到1200万元,上缴税金17万元。
随着中央“家电下乡”政策的深入推进,至2010年底全县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台,销售额××亿元,农牧民群众得到政策性补贴×××多万元。
“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推行之后,全县共销售政策补贴汽车摩托车××辆,销售额×××万元,累计发放财政补贴××万元;一系列惠民、便民政策的出台,以及市场诚信体系的不断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群众的消费积极性。
佳美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台,占全县销售总额的。
2010年,佳美公司投资万元,再次对主营店进行改扩建,使超市营业面积增加到2000㎡,年销售收入达到1500万元,上缴税金20万元。
“十一五”期间我县积极争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国家补助资金万元,累计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175家,通过狠抓工作落实,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一个以县城主店为龙头,乡级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化商品流通网络已逐步完善,大大丰富了农村消费市场,畅通了农村购销网络,有效缓解了老百姓“买难卖难”问题。
展望十二五,我们主要是抓住中央支持西部藏区发展的政策机遇,围绕卓尼特色,健全农牧区的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完善城镇居民的生活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我县全力提速的商贸流通业,将以打造现代化高原特色商贸为中心,谱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在位于纳浪乡的纳浪村开了家小店,以前店子不足20平方米,小店加盟“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佳美超市后面积扩大到40平方米,地面、墙壁、顶棚和店堂货架、照明等设施全部按超市的式样布置,完全改变了过去面积小、商品少、设备旧的老样子,生意也比原来大了好几倍。
我县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1、城乡市场稳定发展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和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工程等一系列拉动农村消费政策的带动下,城乡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9961万元,增长19%;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8909万元,增长19.4%,乡村市场增速快于城镇市场0.4个百分点。
2、批发零售业占零售额八成份额各商家巧借节日,举办打折、赠券、抽奖、送礼等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部分商场和超市延长营业时间方便居民购物,使居民的消费需求得到极大满足。
2010年,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93865.4万元,增长17.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1.1%,拉动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1个百分点。
3、住宿和餐饮业快速发展在节日消费、旅游消费、婚宴、家宴、商贸洽谈等活动带动下,各种住宿餐饮消费火爆。
出外就餐人数增多,有力刺激了住宿餐饮市场的繁荣兴旺。
2010年,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5004.6万元,同比增长27.7%,住宿餐饮业较批发零售业增速快10.4个百分点。
4、大型流通企业领先发展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依靠资金、技术、管理水平、信息资源的优势,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拓宽销售渠道,以良好的服务理念和营销手段,牢牢把握住市场先机,发挥了明显优势。
界首市医药公司、华联超市有限公司、明星超市有限公司等一些中高端百货店销售业绩喜人,引领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
2010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个体户)实现零售额18762.4万元,增长68.7%。
5、热点商品保持旺销2010年,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统计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实现零售总额18762.4万元,同比增长66.7%。
基本生活用品等享受发展型商品均保持较快增长。
一是基本生活用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同比增长36.2%。
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26.3%,烟酒类增长49.8%,饮料类增长33.4%;二是体现生活质量提升的商品销售热度不减,化妆品类增长20%,日用品类增长70.5%。
6、销售网络基本形成,连锁经营覆盖城乡四、“十一五”界首消费品市场回顾1、市场建设欣欣向荣“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的重心,统筹规划,重点培育,合理布局,构建市场框架,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利用流通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多样化的良机,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商投资消费市场建设,一大批中、高档商场、酒店纷纷落成,为活跃城乡流通做出了突出贡献。
2、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十一五”时期,在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界首消费品市场稳定走向繁荣,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8870万元,比2005年增长2.22倍。
3、收入支撑更加坚实“十一五”时期,是界首市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五年。
五年来,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水准大幅提高,消费结构出现新变化。
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3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1.7%,居民增收表现出不断加快的发展态势。
收入的的增长是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为消费的持续增长和内需的不断扩大提供强大动力。
4、消费结构升级显著加快“十一五”时期,随着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促进了消费结构的改善,居民在满足“吃”的同时,用于发展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增加,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影碟机、热水器等耐用消费品已逐渐成为居民家庭生活的普通用品;以汽车、家用电脑、现代通讯、休闲旅游为主的高档消费渐次进入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
5、市场热点频频涌现“十一五”时期,是消费热点孕育和不断成长的五年,汽车、住房、旅游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成为扩大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
一是城市交通环境不断完善,各级金融机构推行的汽车消费信贷政策等良好环境下,居民购买汽车成为现实,而且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逐步被多数市民看好,各类家用汽车代理商纷纷进驻我市,汽车销售普遍看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华景象。
二是居民对居住的要求越来越高。
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居环境成为每个居民家庭所向往的美好追求,住宅个性化、时尚化、高雅化的装饰成为市民消费的首选。
三是旅游消费逐步推上消费日程。
每年的“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黄金周期间,多数市民改变旧观念,纷纷选择外出旅游消费,而且大多数市民逐渐把旅游当作每年必要的一项支出来看待。
五、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1、宏观经济高位企稳今年以来,全市宏观经济发展企稳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行业运行良好,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信心不断增强,为消费品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今年以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
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推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名义增长率高出实际增长率,并且差距逐月扩大。
3、政策引导成效明显金融危机以来,在国家“扩内需”刺激消费政策推动下,电器、汽车、摩托车等商品消费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在国家相关政策扶持下,商品销售高速增长,装潢、家居、家电等消费猛增,进入新一轮销售高潮。
4、假日、旅游经济带动假日经济和旅游经济成为推动全市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带动批零住餐各行业全面增长。
节日促销推高人们消费热情,旅游综合性消费特点也带动了吃、住、行、游、娱、购等相关产业。
5、消费结构升级换代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新消费需求不断涌现,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
住房、汽车、金银珠宝等高档商品越来越多进入居民消费领域,消费档次越来越高,消费周期越来越短。
部分人群已由温饱型消费向发展型、享乐型、健康型消费转变,为安康消费市场深度和广度增长提供了更大空间。
六、几点建议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一直是短板。
而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和基本立足点。
如何扩大消费需求?关键是要让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最根本的还是要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消费环境。
1、要加大国民收入的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通过立法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保障普通居民的基本收入水平,从而相对保障其基本生活消费能力不因物价上涨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