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合集下载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提升。

电力能源传输往往受传输距离的影响,出现很大的损耗,在节能减排成为社会普遍共识的情况下,电力传输过程中的能源损耗问题愈加突出,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能源的长距离输送和能源资源的配置。

随着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不断成熟,长距离输电过程中的能源损耗问题可以被解决。

基于以上认识,文章从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应用意义出发,探究了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希望能够为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特高压;输变电;电力传输1.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应用意义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建立特高压网络,能够进一步提升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可以彻底解决电网跨区弱连接导致的电力网络安全问题,为我国东部地区的生产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电力网络支撑;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可解决高负载区域电网短路电流超限问题,并减少走廊回路数量、节省土地资源。

计算和实际应用证明,±800kV的直流输电线路比±600kV的直流输电线路回数明显减少,可节约输电通道面积300km2。

在传输100000kW的电能,传输距离为800km时,使用500kV交流线路需8~10回,而使用特高压输电网络仅需2回,可缩短传输通道宽度0.3km,节省传输通道面积240km2,具有较明显的经济优势。

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和特高压电网有助于构建跨区域的大规模网络,实现错峰、调峰、水火互惠、减少电网损耗;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也能减少煤炭运输压力,推进煤炭的集约利用。

目前,我国能源分布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较丰富,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消耗大,存在能源紧张问题。

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有助于西电东输,可以使西部地区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同时降低中部和东部地区的能源压力,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我国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研究现状我国开展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科研工作已有30余年。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分析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分析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资源需求量持续增加,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力事业发展。

用户对用电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包括安全、稳定等方面,特高压直流输电输电能力更强、输电效率更高,可以满足实际发展所需。

文章先介绍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价值,再分析目前应用现状,最后论述具体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电力资源。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1 前言电力技术发展及应用关系着群众的用电安全,而特高压直流输电作为我国发展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世界电力工业史上的奇迹。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中还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需要电力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对策进行解决,进而保障电力的可持续运输,提高群众的用电质量和用电安全。

2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特点2.1电网结构简单,易调控特高压直流输电采用大功率、远距离、点对点的输送模式,无中间落点,直接将电力输送到负荷中心。

当确定了送、受端之后,采用直流输电方式可实现交、直流电网并联输电,或者异步联网输电,电网结构清晰易调控。

2.2 短路电流易限制能够对系统的短路电流进行良好的限制,当企业选择使用直流输电线路对两个不同的交流系统进行连接的时候,直流系统通过使用自身的定电流控制这一功能,从而有效的将短路电流限制在额定功率周边,这样就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保障短路容量不会因为交流系统的并联出现增加的问题,从而有效的互联两个交流系统。

2.3 系统高可靠性利用可控硅换流器,在直流输电技术中可快速调整有功功率,实现电流方向的改变。

另外,在正常状态下,直流系统可保证稳定输出,在事故情况下,可实现健全系统对故障系统的紧急支援。

因此,当交、直流电网互联时,假若交流电网线路出现短路,可通过短暂增大直流输送功率的方式,来控制电源端的发电机转子速度,从而提高系统可靠性。

2.4 年电能损耗小,线路造价低就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对于架空线路的建设来说,交流输电一般需要使用三根导线,但是直流输电只需要两根双极导线或者是一根单极导线就可以。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现状分析和发展研究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现状分析和发展研究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现状分析和发展研究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输变电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电能传输的要求。

为了实现更高效、更可靠、更安全、更环保的电网运行,特高压输变电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对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是指输电电压等级达到UHV(Ultra High Voltage)的输电技术。

目前,国际上专业学者普遍认为,UHV的起始电压应为800千伏或更高。

特高压输变电主要包括输电线路技术和变电站技术。

输电线路技术输电线路是电力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高压输电线路技术主要包括两种: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

目前,直流输电技术已经成为特高压输电的主要技术路线。

直流输电线路具有输电距离远、输电能力强、输电损耗小等优点。

同时,直流输电线路也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需要克服电气、机械、材料、环保等方面的问题。

变电站技术变电站是实现电能传输、分配、控制的重要设施。

在特高压输电中,变电站技术也面临很多挑战。

特高压变电站需要满足更高的电压等级、更大的容量、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严格的环保要求。

同时,特高压变电站还需要运用先进的数字化、自动化、通信等技术,对变电站进行监控及实时调度。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发展可谓是世界范围内的热点。

在我国,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也是电网建设的现代化方向之一。

首先,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将进一步改善电网运行质量。

通过特高压输电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输电损耗,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减少电网故障率和停电次数。

其次,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将促进电源的优化布局。

特高压输电技术可以实现电源与负荷之间任意距离的长距离传输,可以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新型负荷等方面的需求。

通过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可以实现多区域跨越、多能源协同等新型运行模式。

最后,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也将对环保带来重要的意义。

随着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电力线路建设将逐渐退役,电网排放将逐步降低,使得能源利用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浅谈对我国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分析与研究

浅谈对我国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分析与研究

浅谈对我国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分析与研究摘要:从世界范围看,特高压输电技术将长期发展。

根据中国电网的发展趋势,特高压电网将由1000kV级交流输电系统和±800kV级直流系统组成。

根据特高压交流和直流2种输电方式不同的技术经济特性,比较分析了两者的适用场合,并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可靠性、稳定性、电磁环境、绝缘子选型和交直流配合等技术问题,分别展开比较。

关键词:特高压交流;特高压直流;防雷;可靠性;稳定性;电磁环境;绝缘子;交直流配合一、特高压输电特高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

交流输电电压一般分为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

国际上,高压(HV)通常指35-220kV电压。

超高压(EHV)通常指330kV及以上、1000kV以下的电压。

特高压(UHV)定义为1000kV及以上电压。

而对于直流输电而言,高压直流(HVDC)通常指的是±600kV及以下的直流输电电压,±800kV(±750kV)以上的电压称为特高压直流(UHVDC)。

二、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1、特高压直流输电现状:20 世纪 80 年代前苏联曾动工建设哈萨克斯坦—中俄罗斯的长距离直流输电工程,输送距离为2400km,电压等级为±750kV,输电容量为 6GW;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共同开发的伊泰普工程采用了±600kV 直流和 765kV 交流的超高压输电技术,第一期工程已于 1984 年完成,1990 年竣工,运行正常; 1988到1994 年为了开发亚马逊河的水力资源,巴西电力研究中心和 ABB 组织了包括±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研发工作,后因工程停止而终止了研究工作。

2、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由于输送容量大,电压等级进入特高压范畴,换流站和线路工程在电磁环境影响、绝缘配合、外绝缘特性、无功补偿配置、换流阀组、直流场接线以及总平面布置等方面均有其自身特点,技术难度大,也是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技术内容,需要结合工程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两端电网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初步确定其主要技术原则和方案。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现状分析和发展研究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现状分析和发展研究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现状分析和发展研究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是指在1000千伏以上的电压等级下进行输电和变电操作的一种电力传输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加,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将针对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研究。

1. 技术水平目前,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技术水平已经相当成熟,我国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在输电能力、输电距离、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已经成为大规模电网建设的主要选项,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 项目建设近年来,我国特高压输变电项目建设进展迅速,特高压交流和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铺设。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不仅提高了电网的输电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能源互联互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技术创新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

我国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如输电线路、变电设备、控制保护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些技术创新为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发展研究1. 技术提升未来,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发展将侧重于提升技术水平,提高输电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需要不断提升其输电能力和稳定性,以满足电力系统对高质量电力的需求。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还需要在智能化控制、故障诊断和维护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其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

2. 系统优化未来,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发展还将着重于电力系统的优化和集成。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需要与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等新兴技术进行紧密结合,形成高效、可靠、清洁的电力系统。

我国特高压发展和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特高压发展和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特高压发展和应用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而特高压输电技术作为当前国内外电力行业最先进的技术之一,是满足我国大范围长距离能源输送和电网规模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我国特高压发展的历程、技术水平和应用现状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特高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特高压发展的历程特高压输电技术即输电线路电压在1000千伏及以上,是一种高压超长距离输电的新技术。

1982年,我国在云南兴建了首条1000千伏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标志着我国特高压技术实现了突破。

此后,我国特高压技术不断获得了创新性突破,逐步形成了特高压直流和交流输电技术,并在输电线路、变压器等领域累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特高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资金投入,国家“西电东送”、“北送南输”等一系列输电工程的实施,为特高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特高压输电技术在减少线损、提高输电效率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得到了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和电力企业的高度重视。

二、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高压交流技术和特高压直流技术已经逐步成熟。

在特高压交流技术方面,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千伏级交流输电线路、变压器等核心设备,并成功实施了一系列特高压交流工程,如西北—华东交流1000千伏示范工程。

在特高压直流技术方面,我国已完成了南方—北方1000千伏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打破了世界范围内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长距离输电记录。

我国的特高压技术已经实现了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高温高压等方向的发展。

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的特高压技术研发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特高压变压器、特高压换流站等核心关键技术,并且在特高压输电线路铁塔、特高压电缆、特高压智能终端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还积极探索特高压技术在新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特高压技术的全面升级和发展。

高压输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高压输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高压输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概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而高压输电作为电力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对于能源供给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压输电发展的现状,并分析未来的趋势。

一、高压输电发展现状1. 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压输电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交流输电技术广泛应用于高压输电领域,包括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UHVAC)、超高压交流输电技术(UHVDC)、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力输送效率和稳定性,同时降低了输电损耗。

2. 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在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方面,目前已建设了大量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和超高压输电线路。

特高压输电线路可以将电能传输距离提高到数千千米,超高压输电线路提高了输电电压,减少了输电损耗。

这些线路的建设不仅改善了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3. 高压输电市场的竞争格局高压输电领域存在着一定的市场竞争,国内外企业都在争夺高压输电项目。

一些传统电力企业以及跨国能源企业在高压输电领域的布局非常积极。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一些新兴科技公司也加入了高压输电领域,推动了市场竞争的加剧。

二、高压输电发展趋势1. 智能化与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和数字化成为高压输电发展的趋势。

未来,高压输电系统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和调控高压输电线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2. 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高压输电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来接入这些能源。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高压输电系统需要更高的输电能力和稳定性来适应这些能源的输送。

因此,超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性交流输电等技术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

3. 能源互联网的构建未来,高压输电将与电力系统的其他部分更加紧密地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以能源为中心的互联网。

特高压交流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损耗及经济性分析

特高压交流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损耗及经济性分析

特高压交流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损耗及经济性分析摘要:特高压交流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损耗对于输电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具有直接重要的影响,对于提高输电系统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促进电力资源优化合理配置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特高压交流;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损耗分析;经济分析在我国覆盖全国电网的整体输电系统中,输电系统运行损耗都是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运行损耗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输电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性。

其中,关于特高压交流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这一在整个电网中占有重要比重的输电系统的运行损耗和相关经济性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特高压交流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及其经济性概述中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四大的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形复杂多样,并且由于地形地势气候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资源能源需求量呈现西低东高的阶梯式分布。

与其相反的是,我国的能源资源分布却是西高东低,具体到与电力相关的资源能源来说,我国目前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水力资源在西南,有大约百分之七十五的煤炭资源储存西北,风电和太阳能等能够用于发电的可再生能源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

因此,这种电力资源能源分布和电力资源需求的极不平衡性,决定着我国能源分配面对的巨大压力,以及通过多种方式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其中,特高压交流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就是当前技术成熟,应用较为普及的两种主流输电方式,它们为我国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大好局面,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所以,不断地分析和研究特高压交流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也是提高电力资源配置效率和质量的必然要求。

分析输电系统经济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分析输电系统的运行损耗。

对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来说,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系统经济性分析主要集中在前期建设投资、中期的输电网络运性维修、输电运行中不可避免的输电损耗和以及停电造成的损失费用四个方面。

2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系统经济性分析本文主要运用对比法分析特高压交流和直流系统的经济性,其中涉及二者经济性比较,主要从投资、运维、输电损耗和停电损失费用四个方面来进行比较,最后再进行综合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正处于稳步上
升阶段。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好地解决了当前输电技术存在的经济性
较低以及无法实现或者实现难度较大的更远距离输电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输电系
统供电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

对于当前特高压输电网而言,1000kV以及±800kV输电系统的技术经济性是重中之重。

基于此,研究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
技术经济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特高压交直流水电系统;技术经济性
引言:
1000kV与±800kV输电系统的技术经济性是发展特高压输电网的重要基础。

从我国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成功运行经验讨论1000kV与±800kV输电的技术
经济性对推进特高压输电网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1000kV和±800kV输电系统建设成本阐述
1.1 1000kV输电系统的建设成本
一般来说,都是使用单位输电建设成本来表示1000kV与±800kV输电系统的
建设成本。

同时,参照示范工程投资决算实对其施估算。

以2009年投入运行的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为例来看,其最初建设成本为56.9亿元。

根据
试验示范工程相关元器件成本以及建设成本的实际情况,使用工程成本计算方法
对其建设成本进行估算,拟使用1000kV、4410MW、1500km特高压输电系统,
其单位输电建设成本预期估算成本为1900元/km•MW。

若将500kV输电系统建
设成本按照2500元/km•MW的价格来看,那么此1000kV特高压输电系统的单位
建设成本则近似为500kV输电系统的8成左右。

1.2 ±800kV输电系统的建设成本
对于±800kV直流输电系统而言,首先需要把各发电单元机组通过电站500kV
母线汇集在一起,接着借助500kV输电线路连通到直流输电的整流站中,从而把
三相交流电更换成直流电,再使用两条正负极输电线路将其配送到逆变站中,再
把直流电转变为三相交流电,最后输送到有电压作为保障的500kV枢纽变电站中。

和其余输电系统相同,±800kV直流输电系统在进行长距离、大规模输电的过程中,也需要两个电厂作为支撑,拟将其发电机组定位6×600MW以及5×600MW,线路
总长度为1500km,通过±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数据对其输电建设成本
实施估算。

某±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的直流输电线路总长度为1891km,额定直流电流为4kA,额定换流功率为6400MW,分裂导线的规格为6×720mm2,开工建设的时间为2007年,不断对系统进行调试,最终于2010年正式投入使用。

根据系统调试以及投入运行的实际结果来看,自助研发的±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
系统及其相关设备具有较高的运行性能。

该±800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建设成本为190亿元,其中换流站与相关线路的成本均占总成本的一半。

根据示范工程建设
成本进行估算,±800kV、6400MW、1500km直流输电系统的单位输电建设成本应为1780元/km•MW。

1.3 1000kV和±800kV输电系统建设成本对比分析
一般来说,通过逆变站的输出功率对交流输电进行估算,而直流输电的估算
亦是如此;1000kV交流输电系统的单位建设成本与±800kV直流输电系统的单位
建设成本基本一致,都为1900元/km•MW,处于相同等级。

1000kV交流输电系
统的对地电压为578kV和±800kV直流输电系统极线的对地电压相匹配。

±800kV
直流输电系统的对地电压为±800kV,极线之间的电压为1600kV,两者与1000kV
交流输电系统相比,前者对地电压与极线间电压分别是后者的1.35倍以及1.6倍。

对于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的建设成本来说,其成本主要以绝缘成本为主,而绝
缘成本简单来说就是系统对地电压函数。

架空线路的建设成本受到方方面面的因
素影响,其不会随着分裂导线截面的增加而同比增大。

从理论方面以及实际试验
示范工程成本的估算结果来看:当输电线路处于1500km以内的时候,1000kV和
±800kV输电系统两者进行比较,前者的建设成本不仅低于±800kV直流输电,而
且低于超高压输电。

2 1000kV与±800kV输电系统电阻功率损耗
2.1 1000kV输电系统电阻功率损耗
1000kV输电系统的玏率和电能损耗包括变电.站、开关站和输电线路2部分。

变电站和开关站的功率损耗主要是变压器、静止无功补偿和高压并联电抗的功率
损耗,其值与参数优化和运行状态有关。

当参数优化后,主要是变压器的功率损耗。

我国1000kV变压器的功率损耗率在0.15%及以下。

根据国产设备参数估算,1000kV两变电站、两开关站的功率损耗率估算值为0.40%。

交流和直流输电线路
的电阻功率损耗率等于流过线路的电流与线路对地电压之比(I/U)乘以线路电阻。

1000kV输电系统输送功率4410MW时,电流2.546kA,电流与电压之比
4.4048×10-3。

当导线温度25℃时,8×630mm2分裂导线单位长度电阻
5.8396×10-
3Ω/km(交流)。

按照前述线路电阻功率损耗率算法,1000kV线路电阻功率损耗
率3.858%(按分布参数计算3.747%)。

将两部分功率损耗相加可得到输电系统
总的功率损耗。

1000kV,2.546kA(4410MW),1500km交流输电系统输电功率
损耗率估算值4.147%。

2.2 ±800kV输电系统电阻功率损耗
±800kV输电系统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包括整流站、逆变站和输电线路两部分。

整流站和逆变站的功率损耗包括换流变压器、晶闸管换流阀、无功补偿设备、平波电抗器和交直流滤波器等的功率损耗,晶闸管换流阀和换流变压器的功率损
耗是主要的。

由于谐波电流的存在,换流变压器的功率损耗比普通变压器要大得多。

晶闸管换流阀,除晶闸管以外,还配有阀电抗器、均压电阻和阻尼电容及电
阻等的功率损耗,其值随电压升高而加大。

我国某高压直流背靠背换流站,包括
整流站和逆变站的现场实测统计,年电量损失率为1.55%(不含换流站用电量消耗)。

根据高压直流的统计数据,±800kV整流站和逆变站的功率损耗率估算值
1.70%。

它为1000kV两变电站、两开关站的功率损耗率的4倍及以上。

±800kV换流阀额定功率运行时,直流电流4kA,电流与电压之比5.0×10-3。

当导线温度25℃时,6×720mm2分裂导线单位长度电阻6.8614×10-3Ω/km(直流)。

±800kV,1500km线路电阻功率损耗率5.146%。

将两部分功率损耗相加,±800kV,4kA (6400MW),1500km直流输电系统电阻功率损耗率估算值6.846%。

理论分析
表明:电流与电压之比高(电流大)和分裂导线电阻大(导线截面小)是±800kV
线路电阻功率损耗率高于1000kV交流输电的两个因素。

要减少线路功率损耗率,必须减少输电电流或增加分裂导线截面。

例如,±800kV输电线路电阻功率损耗率
要降低到1000kV交流的水平,分裂导线截面须增加33.4%。

如选用8×720mm2
分裂导线,则±800kV,1500km输电系统的单位输电建设成本为2109元/km•MW,系统建设成本增加10.4%,为1000kV交流的1.11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与依赖程度不断增加,
如何提高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的技术经济性是当前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

基于此,有关工作人员需要深入研究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的技术经济性。

参考文献:
[1]曾庆禹.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网技术.2013(10)
[2]彭涛.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7
[3]梁旭明,张平,常勇.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电网技术.2012(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