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羟胺和N-甲基羟胺盐酸盐的自催化分解特性

合集下载

盐酸羟胺的游离

盐酸羟胺的游离

盐酸羟胺的游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盐酸羟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也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农药、农药和环保等领域。

盐酸羟胺以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用途,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盐酸羟胺的化学结构式为H2NC6H4OH,也叫做羟苯胺。

它是一种白色固体,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盐酸羟胺是一种弱碱性化合物,它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酸盐。

它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医药领域中,盐酸羟胺常用作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如合成激素类药物等;在染料领域中,盐酸羟胺可用于染料合成;在农药领域中,盐酸羟胺可用于合成农药;在环保领域中,盐酸羟胺可用于废水处理。

盐酸羟胺的游离态是指它不与任何其它物质形成化学键而以单质存在的状态。

在化学反应中,盐酸羟胺的游离态往往具有更大的反应活性,因此在有机合成反应中,通过将盐酸羟胺制备成游离态,可以提高反应的速度和选择性,从而提高化合物的合成效率。

盐酸羟胺的游离态制备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将盐酸羟胺固体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分解为游离态;采用化学还原剂将盐酸羟胺转化为游离态;利用特定催化剂催化盐酸羟胺的游离态生成等。

盐酸羟胺的游离态在有机合成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盐酸羟胺游离态可作为亲电试剂,还原剂或跟踪剂,可用于合成氨基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等。

盐酸羟胺游离态还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用于催化酯化、烷基化、缩合等反应,促进反应的进行。

盐酸羟胺的游离态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在有机合成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医药、染料、农药和环保等领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盐酸羟胺的游离态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进步。

第二篇示例:盐酸羟胺,化学式为NH2OH·H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医药、染料、农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羟胺和盐酸的盐类,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的固体。

盐酸羟胺分子量

盐酸羟胺分子量

盐酸羟胺分子量盐酸羟胺(hydroxylaminehydrochloride)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试剂,其分子式为NH2OH·HCl,分子量为69.49。

在有机合成中,盐酸羟胺可以用作还原剂、氧化剂、偶合剂、氨基化剂等,广泛应用于药物、农药、染料、香料等领域。

本文将从盐酸羟胺的性质、制备、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盐酸羟胺的性质盐酸羟胺是一种白色结晶性固体,易溶于水、乙醇、甲醇、醚等有机溶剂,不溶于苯、四氢呋喃等非极性溶剂。

其水溶液呈酸性,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盐酸羟胺在空气中容易受潮变质,应保存在干燥通风处。

盐酸羟胺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可以与许多化合物发生反应。

例如,它可以将硝基还原为氨基,还原炔烃、醛、酮等有机化合物;它也可以氧化醛、酮、烯烃等有机化合物。

此外,盐酸羟胺还可以与醛、酮、酰胺、酰氯等发生偶合反应,生成相应的氨基化产物。

二、盐酸羟胺的制备盐酸羟胺的制备方法较多,以下介绍其中两种常见的方法。

1. 氨水还原法将氨水和硝酸钠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至70℃左右,滴加过量的硫酸,使反应液pH值下降至4左右,然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使反应液pH值上升至8左右,即可得到盐酸羟胺。

反应方程式为:NaNO2 + 2NH3·H2O → NH2OH·HCl + NaOH + H2O2. 氨基化法将硝基苯溶于甲醇中,加入氨气,然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使反应液pH值上升至8左右,即可得到盐酸羟胺。

反应方程式为:C6H5NO2 + NH3 + NaOH → C6H5NH2OH·HCl + NaNO2 + H2O三、盐酸羟胺的应用1. 还原剂盐酸羟胺可以将硝基还原为氨基,常用于合成氨基化合物和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

例如,将硝基苯还原为苯胺:C6H5NO2 + NH2OH·HCl → C6H5NH2 + H2O + HCl2. 氧化剂盐酸羟胺可以氧化醛、酮、烯烃等有机化合物,生成相应的羟基化产物。

盐酸羟胺MSDS

盐酸羟胺MSDS

盐酸羟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中文名:盐酸羟胺英文名:hydroxylammonium chloride分子式:H4ClNO相对分子质量:69.5CAS号:5470-11-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白色至黄色粉末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药及有机合成中的缩合,重排和开环等反应中。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燃烧爆炸危险:本品不燃,有毒。

健康危害:本品剧毒,对皮肤有刺激性。

接触途径:由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侵入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切勿嘴对嘴呼吸。

就医。

食入;催吐。

不得吃任何东西。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氧化氮。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根据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将泄漏物转移至指定位置,禁止用水冲洗。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盐酸羟胺 分解

盐酸羟胺 分解

盐酸羟胺分解盐酸羟胺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其分解机理及特性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了解。

盐酸羟胺的化学式为NH2OH·HCl,是一种无色结晶固体。

它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但在高温或加热的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

盐酸羟胺的分解产物主要有水和氮气。

盐酸羟胺的分解反应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NH2OH·HCl → H2O + N2↑在实验中,我们常常利用盐酸羟胺的分解反应来制备氮气。

这是因为氮气作为一种常见的气体,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盐酸羟胺的分解反应是制备氮气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

盐酸羟胺的分解反应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一般来说,分解反应的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其他条件,来调节盐酸羟胺的分解速率。

盐酸羟胺的分解反应不仅在实验室中有应用,还在一些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某些化工过程中,盐酸羟胺可以作为还原剂使用,参与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其分解产生的氮气可以用于提供反应过程中所需的惰性气氛。

盐酸羟胺的分解反应还可以产生一定的副产物。

例如,在一些条件下,盐酸羟胺的分解反应可能会产生一氧化氮等氮气化合物。

这些副产物的生成需要我们在实验和工业应用中加以注意和控制。

总结起来,盐酸羟胺的分解反应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化学反应。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使用,我们能够调节该反应的速率和产物分布。

对盐酸羟胺的分解反应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化学性质和应用价值,为实验室合成和工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盐酸羟胺热分解

盐酸羟胺热分解

盐酸羟胺热分解1. 引言盐酸羟胺(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简称HAH)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和化学试剂。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在医药、农药、染料和聚合物等领域。

然而,盐酸羟胺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热分解,这对于使用和储存盐酸羟胺的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对盐酸羟胺的热分解进行详细介绍。

2. 盐酸羟胺的基本性质2.1 化学式和分子结构盐酸羟胺的化学式为NH2OH·HCl,它是羟胺(NH2OH)与盐酸(HCl)形成的盐酸盐。

盐酸羟胺的分子结构中包含一个羟胺分子和一个氯化氢分子。

2.2 物理性质盐酸羟胺是无色结晶状固体,可溶于水和醇类溶剂。

它的熔点约为151-153℃,沸点为87-88℃。

盐酸羟胺具有还原性,可以与氧化剂反应。

2.3 化学性质盐酸羟胺是一种亲核试剂,可以与酰基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羟胺酯。

它也可以与醛或酮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氧胺化合物。

此外,盐酸羟胺还可以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羟胺。

3. 盐酸羟胺的热分解盐酸羟胺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热分解,产生氮气、水和氯化氢等物质。

其热分解反应如下:NH2OH·HCl → N2 + 2H2O + HCl3.1 热分解条件盐酸羟胺的热分解温度范围约为120-16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盐酸羟胺会发生自发的热分解反应。

此外,热分解速度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3.2 热分解机理盐酸羟胺的热分解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但有几种可能的反应途径:•羟胺分子自身发生分解,生成氮气和水。

•羟胺分子与氯化氢发生反应,生成氮气、水和氯化铵。

这些反应途径可能同时存在,其相对比例取决于实际的反应条件。

4. 盐酸羟胺热分解的影响因素4.1 温度温度是影响盐酸羟胺热分解速度的重要因素。

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会增加,因为高温有利于反应物分子的能量转移和碰撞频率的增加。

4.2 压力压力对盐酸羟胺热分解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该反应是自发的热分解反应,不需要外界压力的影响。

盐酸羟胺

盐酸羟胺

稳定 强氧化剂 酸性腐蚀品 吸入、食入 目前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 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有不适感,就医
Page 89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灭火方法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者生理盐水冲洗,如不适,及时就医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饮足量温水,催吐,有不适感,就医 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化学安全防护眼
相对密度
相对蒸汽:无资料 闪点(℃【%(V/V)】: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
易溶于水,溶于醇、甘油,不溶于冷水、醚
主要用途:
第二部分
用作还原剂和显像剂等
稳定性和反应性及危险性和防护措施
稳定性 禁忌物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燃爆危险 皮肤接触
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
物。
Page 89
常用物料 MSDS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理化特性
盐酸羟
化学品中文名: 英文名称:
外观和性状:白色晶

盐酸羟胺,
Hydroxylamine
体,易潮解
羟基氯化铵
hydrochloride,
Hydroxylammonium
chloride
分子式:HONH3Cl 分子量:69.49
熔点(mp):
沸点(bp):
152℃(分解)

盐酸羟胺的游离

盐酸羟胺的游离

盐酸羟胺的游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盐酸羟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常用于医药、染料、陶瓷、农药等领域。

具有强还原性,易与氧气发生反应,故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在实验室中,盐酸羟胺的游离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化学本质和实验操作。

盐酸羟胺的分子式为NH2OH·HCl,化学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具有刺激性气味和毒性。

在一定条件下,盐酸羟胺会发生游离现象,即NH2OH分子从盐酸离解出来,形成游离态。

这种游离态的盐酸羟胺在实验室中常见,尤其是在高温或高浓度的条件下更易发生。

盐酸羟胺的游离不仅会影响实验结果,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盐酸羟胺的游离现象与实验操作密切相关。

实验室中常用盐酸羟胺进行化学反应或合成过程,如氧化反应、酸碱中和等。

在这些实验中,不同操作方式和条件可能导致盐酸羟胺的游离,如高温加热、相容性不佳的试剂反应、储存条件不当等。

实验人员的操作技巧和经验也对盐酸羟胺的游离起着重要作用,不当的操作可能会引发游离现象,造成实验失败或安全事故。

为了避免盐酸羟胺的游离现象,实验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实验条件。

在进行盐酸羟胺相关实验时,应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控制温度、浓度、反应时间等条件,避免发生游离现象。

2.注意储存条件。

盐酸羟胺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防止发生游离现象。

3.正确选择试剂和操作技巧。

在与盐酸羟胺反应的试剂中,应注意其相容性和浓度,避免产生游离现象。

操作时应注意细致和谨慎,避免造成实验失败或安全事故。

盐酸羟胺的游离是实验室中常见的现象,其原因主要与化学本质和实验操作有关。

为了有效避免盐酸羟胺的游离现象,实验人员应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储存条件和操作技巧,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和安全性。

在日常实验中,每一位实验人员都应该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化学品,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安全。

【盐酸羟胺的游离】的控制是实验室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希望广大实验人员能够重视并加以重视。

硫酸羟胺的自加速分解温度和稳定性研究

硫酸羟胺的自加速分解温度和稳定性研究

硫酸羟胺的自加速分解温度和稳定性研究
赵磊;曹居正;黄飞
【期刊名称】《安全、健康和环境》
【年(卷),期】2012(012)009
【摘要】通过快速筛选热分析试验对硫酸羟胺热危险性进行定性分析,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初步研究,获得温度、压力变化规律;再运用C80微量热仪对硫酸羟胺进行深入分析,得到硫酸羟胺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根据Semenov模型计算其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试验结果表明:由RSD初步筛选试验得到硫酸羟胺在164.2℃时即发生分解放热;用C80法得到硫酸羟胺的起始热分解温度为137.1℃,并计算了该物质在3种典型包装下的自加速分解温度.由SADT得到储存、运输过程中硫酸羟胺的控制温度,从而为减少硫酸羟胺事故的发生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
【总页数】5页(P35-39)
【作者】赵磊;曹居正;黄飞
【作者单位】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硫酸羟胺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J], 王犇;黄文君;黄飞;李程;谢传欣
2.盐酸羟胺和N-甲基羟胺盐酸盐的自催化分解特性 [J], 闫姣姣;陈利平;陈网桦;吕家育;李焓;陈莹莹
3.磷酸羟胺法生产己内酰胺工艺中羟胺分解问题的研究 [J], 季锦林
4.解耦合法研究1,1'-二羟基-5,5'-联四唑二羟胺盐(TKX-50)热分解 [J], 祝艳龙; 安静; 丁黎; 毕福强; 周静; 梁忆
5.不同纯度和粒度的1,1′-二羟基-5,5′-联四唑二羟胺盐热稳定性研究 [J], 晁慧;王小军;马骁;王娜;张得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南 京 理 工 大 学化 S - 学 院 ,江 苏 南 京 2 1 0 0 9 4 )

要: 采 用 等温 差 示 扫 描 量 热 ( DS C ) 和 中断热 加 速 量 热 法 ( A R C ) , 鉴 别 盐 酸 羟胺 ( HH) 和N 一 甲基 羟 胺 盐
关 键 词 :盐 酸 羟 胺 ( HH) ;N 一 甲基羟胺盐酸盐 ( N MHH) ; 热 分 解 ;自催 化 ; 差 示扫描量热 ( D S C ) ; 绝 热加速量热 ( AR C ) 中 图分 类 号 : T J 5 5 ;O6 5 文 献 标 志码 : A D OI : 1 0 . 1 1 9 4 3 / j . i s s n . 1 0 0 6 — 9 9 4 1 . 2 0 1 5 . 1 1 . 0 2 0
和P o n t i u s 采用绝 热 加速 量热 法 ( AR C) , 依 据钴 酸 锂
化合物( L i C o O ) 、 黑索 今 ( R D X) 热 分 解 过 程 中 温 升 速率 的变 化 快 慢 , 判定 L i C o O 、 R D X 的 热 分 解 具 有
酸 羟胺 ( HA N) 在 h e a t — s o a k — s e a r c h( H S S ) 和 h e a t —
尽管 D S C能快 速 鉴别样 品是否 具有 自催 化 特 性 , 但 是 DS C分 析样 品量 小 , 且检测灵敏度较低 , 其 实 验 结 果一 般无 法直 接应 用 于工 程 设 计 , 而 常用 于 筛 选 及 基础 研究 。 因此 , 人 们 常 常在 DS C  ̄ , 0 试 之 后 仍 需 要 采
数 一 。
如果 通 过绝热 量 热测试 在 获得 样 品绝热 分解 特 性 的 同时 , 也能 够判 断 出该 样 品分 解 是 否 具 有 自催 化 特 性, 则 不需 要再 进行 DS C或其 它能 够鉴 别 物质 热 分解 是 否 具有 自催 化分 解 特 性 的 实 验 , 以减 少 物 资 和 时 间 耗 费 。采 用绝 热量 热 方法鉴 别 物质 热分 解是 否具 有 自 催 化 分解 特性 的工 作 较 少 , 如, Ma c Na i l 等 及 B o h n
闰 姣 姣 ,陈利 平 ,陈 网桦 ,吕家 育 , 李 焓 ,陈 莹 莹
文 章 编 号 :1 0 0 6 — 9 9 4 1( 2 0 1 5) 1 1 — 1 1 4 0— 0 7
盐 酸 羟 胺 和 M 甲基 羟 胺 盐 酸 盐 的 自催 化 分 解 特 性
闫姣姣, 陈 利平, 陈网 桦, 吕 家育, 李 焓, 陈莹莹
化 分解 特性 进行 研究 时 , 提 出了一 种采 用 动态 DS C测 试 判别 物质 分解 是否 具有 自催 化 分解 特性 的方 法——
中断 回扫法 。
自催 化分 解特 性 , 这 一 判 据 比较 抽 象 ;We i 等 采 用
压力 自动 跟踪 绝热 测 试仪 ( AP T A C) 测试结果 , 依 据 硝
法 是差 示扫 描量 热法 ( D S C) , 其 中等 温 D S C测 试是 目
前 最可 靠且 使 用 最 多 的 方 法 。此 外 , 杨 庭 等 在
R o d u i t 等人 理 论预 测 的基 础上 , 采 用 动态 和 等 温 D S C
分 析对 过氧 化氢 异丙 酯 、 2, 4 一 DN T等 四 种 物 质 的 自催
酸盐 ( NMHH) 的热 分 解 是 否具 有 自催 化 分 解 特性 , 分 析二 者 的热 分 解 危 险性 。动 态 D S C 及等 温 D S C 结果 均 表 明 :H H 和 NMH H 的 热 分解 均具 有 自催 化 分 解 特性 ;1 0℃ ・ mi n 温 升速 率 下 , H H和 N MHH 的放 热 量 分 别 为 2 2 8 4 . 8 5 J ・ g 和 2 1 8 8 . 4 1 J ・ g ~, 放 热 量 较 大 。A R C 结 果 显 示 :HH 和 N MHH 起 始 分 解 温 度 分 别 为 1 1 0 . 6℃和 9 0 . 7 o C, 热分 解 均 在 3 0 mi n内分 解 完 全 , 最 大 温 升 速 率 分 别达到 1 9 3 . 4℃ ・ mi n 。 。 和2 1 8 . 9 q C ・mi n ~, 热 分 解 剧 烈 。对 确 认 有 自催 化 分 解 特 性 的 HH、 N M HH、 三 硝 基 甲苯 ( T NT ) 、 奥 克 托 今( H MX ) 、 黑索今( R D X) 和过 氧 化 苯 甲酰 ( B P O) , 以 及 确 认 不 具 有 自催 化 分 解 特 性 的 过 氧 化 苯 甲酸 叔 丁 酯 ( T B P B ) 、 硝 酸 异 辛 酯 ( E HN) 和过氧化二 叔丁基( D T B P ) 的A R C 数 据 对 比分 析 , 发 现 非 自催 化 分 解 反 应 从 检 测 到 放 热 至 最 大 温 升 速 率 的 时 间 ( t o … ) 均 远 长 于 自催 化分 解 反 应 对 应 时 间 , 且 热修正系数变化对该规 律不产生影响 , 由此 判 断 可 以 采 用 绝 热 量 热 数 据 … 鉴 别 物 质 热 分 解 是 否 具 有 自催 化 分 解 特 性 。
用 绝 热量 热 的方 法获 取 更 可 靠 物 质 / 物 料 的 热 安 全 参
1 引 言
自催化 分解 反应 由于引 发 因素 的多样 性 和热量 释 放 的突 然性 及 由此带 来 的高风 险 性而 备受 关 注 。检 测
和 表 征 物 质 热 分 解 是 否 具 有 自催 化 分 解 特 性 常 用 的 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