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光光度法

合集下载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
二、定义
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称为吸光光度法。包括:比色法、可见及紫外吸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本章重点介绍:可见吸光光度法。在选定波长下,被测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中的吸光物质的浓度有简单的定量关系。吸收光波范围是紫外,可见和红外光区。它所测量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对光的吸收,测量所需的仪器是特殊的光学电子学仪器,所以光度法不属于传统的化学分析法,而属于近代的仪器分析,这里只是按照我国现行教学习惯把可见光的光度法作为化学分析部分的一章。
(一)朗伯一比耳定律的推导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任何均匀、非散射的固体、液体或气体介质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溶液,一部分被器皿表面反射。设入射的单色光强度为I0,反射光强度为Ir,吸收光强度为Ia,透过光强度为It,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I0=Ir+Ia+It
因为λ射光常垂直于介质表面射λ,Ir很小(约为λ射光强度的4%)又由于进行光度分析时都采用同样质料,同厚度的吸收池盛装试液及参比溶液,反射光的强度是不变的。因此,由反射所引起的误差可校正,抵消。故上式可简化为:
ΔE=hc/λ
这里,ΔE=E2-E1,表示某一能吸级差的能量。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其组成与结构不同,它们所具有的特征能级不同,能级差也不同,所以不同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就具有选择性,有的能吸收,有的不能吸收。在电子能级发生变化时,不可避免地也伴随着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分子光谱又成为带状光谱.
2、溶液有色的原因。
具有单一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在可见光中,通常所说的白光是由许多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组成的复合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些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白光。进一步的研究又表明,只需要把两种特定颜色的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就可以得到白光,如绿光和紫光混合,黄光和蓝光混合,都可以得到白光。

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简介

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简介

1.物质的颜色与吸收光的关系电磁波谱: X射线 0.1~100 nm远紫外光 10~200 nm近紫外光 200~400 nm可见光 400~760 nm近红外光 750~2500 nm中红外光 2500~5000 nm远红外光 5000~10000 nm微波 0.1~100 cm无线电波 1~1000 m2日光:紫蓝青绿黄橙红2014-11-33♥复合光: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光。

如白光(太阳光)♥单色光:只具有一种波长的光。

要求:∆λ=±2nm 。

♥互补色光:如果把两种适当颜色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也可以得到白光,这两种光就叫互补色光。

♥物质的颜色是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的吸收作用而产生的。

如:CuSO 4呈兰色。

♥物质呈现的颜色和吸收的光颜色之间是互补关系。

光的互补:蓝 黄日光7♥ (1)不同物质吸收曲线的形状和吸收波长不同。

MnO 4-531吸收曲线2014-11-38♥(2)同一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同一物质不同浓度,其吸收曲线形状相似。

♥吸收曲线是特性的,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之一;吸收曲线是定量分析中选择入射光波长的重要依据。

3.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耳定律λ吸光度A: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

定义:A=lg(I0/I t)A越大,表示对光的吸收越大,透过光越弱。

9λ1760年朗伯(Lambert)阐明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层厚度的关系:A∝b•1852年比耳(Beer)又提出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物浓度之间也具有类似的关系:A∝c二者的结合称为朗伯—比耳定律,A∝bc1011朗伯—比耳定律数学表达式:A =lg (I 0/I t )= εb c 式中:A ,吸光度,无量刚; b ,液层厚度(光程长度),cm ; c ,溶液的浓度, mol · L -1 ; ε称为摩尔吸光系数,L·mol -1·cm -1,仅与入射光波长、溶液的性质及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6.分光光度法

6.分光光度法

第六节分光光度法(一)基础知识分类号:W6-0一、填空题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答案:符合程度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涮洗,或用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二、判断题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构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 )答案:正确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4.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三、选择题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 )A.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B.非吸收光的影响C.非单色光的影响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答案:A2.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

( )A.之和B.之差C.乘积答案:B3.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常用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合物的分裂能的原理和方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合物的分裂能的原理和方法

1.1962×10-2 kJ ·mol-1相当于1 cm-1,则得hc = 1。
配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 λmax 处吸收的能量即为分裂能。当 波长的单位为 nm ,波数单位为 cm-1 时,分裂能为:
ES
hc
hc
max
1
107 (cm1)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一定浓度的 [Ti(H2O)6]3+ 溶液,用分光光度计 测定不同波长 λ 时的吸光度A ,再做A-λ 曲线,即得 [Ti(H2O)6]3+ 的吸收光谱曲线。பைடு நூலகம்出曲线最大吸收峰对应的波
长λmax,按上式即可求算 [Ti(H2O)6]3+ 的分裂能。
三、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分光光度计,吸量管(5 mL),容量瓶(25 mL)3个,洗耳球,擦镜纸。
2. 试剂:
TiCl3溶液(150 ~200 g·L-1),HCl溶液(2 mol·L-1)
四、实验步骤
1. 计算150 ~200 g·L-1 TiCl3 溶液的浓度。 2. 移取5 mL、3 mL、2 mL上述溶液,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用 2mol·L-1 HCl溶液稀释至刻度,即得 [Ti(H2O)6]3+ 测量液。 3. 用分光光度计测出上述 [Ti(H2O)6]3+ 溶液在不同波长时的吸光度。 4. 绘制 A-λ曲线。以 λ 为横坐标,A为纵坐标作图,在吸收曲线上找 出 [Ti(H2O)6]3+配离子最大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 λmax。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 170 g·L-1 TiCl3 溶液的浓度c =_________。 2. [Ti(H2O)6]3+ 测量液的浓度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不同波长下,三种不同浓度的 [Ti(H2O)6]3+ 配离子溶液的吸光度A: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

光度法的优点
与目视比色法相比,光度法的优点: 1. 用光电仪器进行测量可消除轻度色盲、眼睛 疲劳等主观误差。 2. 有其他物质共存时,可选适当的入射光和参 比溶液来消除干扰,提高选择性。 3. 对于大批试样分析,校正曲线可简化手续, 提高分析速度。
2.3.2.测量条件的选择(1)
(1)选择合适的入射光 由于溶液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因此 必须选择溶液吸收最大的波长作为入射光的波 长。 (2)控制适当的吸光度范围 用光度计测量吸光度,都存在着误差。当 测量小于0.2和大于0.7吸光度时,误差会迅速 增加。为了使测量误差落在0.2~0.7之间,可 以控制试样的称取量。对于组分含量高的试样, 可减少称取量,或是稀释;对于含量低的溶液 可增加称样量或浓缩的方法来提高浓度。
图2-8 721分光光度计的光学系统
几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 几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三)
图2-9 7530G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几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 几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四)
图2-10 7530G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
检测器和读数装置 (2)
2. 光电管. 是一个二极真空管由一个阳极和一个光敏阴 极组成。 3. 光电倍增管。 是利用光敏阴极把光信号放大的装置。 4. 读数装置。 读数装置常用的是微安计或检流计。
几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 几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一)
图2-7 721分光光度计
几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 几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二)
2.分光光度法 2.分光光度法
光度可用光电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进 行测量。 测定时常用的是校正曲线法或比较法。
(1)校正曲线法
校正曲线法,又称工作曲线或标准曲线法。 当溶液厚度b固定时,吸光度A与溶液浓度c成 正比.取一系列不同浓度标准溶液(5-7图), 分别测定其吸光度,以浓度c为横坐标,吸光 度为纵坐标,作校正曲线.试液用同样条件显 色,测定吸光度,从曲线上求得试液浓度。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于分析、确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物质溶液通过一束光束,然后通过光学系统使光束分成两部分,分别通过样品液和对照液,最终两束光束再重合形成一个荧光强度差。

待测物质会对入射光束进行吸收,导致出射光束的强度减弱,而对照液不会对光束产生吸收作用,出射光束强度不变。

通过测量两束光的强度差异,可以推断待测物质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使用光栅或棱镜使入射光束通过色散,然后通过滤光片选择特定波长的光,再通过样品液和对照液后,出射光会被光电池或光电二极管接收,转化为电信号。

根据输出的电信号强度,可以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灵敏度高、操作简便。

它可以在高浓度样品中进行测量,可以使用各种波长的光来进行分析。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对色散(波长漂移)的影响比较大,需要定期校准光谱仪器。

此外,分光光度法对于有色物质的测量更准确,对于无色物质的测量精度较低。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

三、测量条件的选择
1、入射光波长的选择
一般应该选择λmax为入射光波长。
如果 λmax 附近有干 扰存在,选择灵敏度 稍低但能避免干扰的 入射光波长(曲线较 平坦处)
2、参比溶液的选择
❖ 选择参比溶液的原因
由于入射光的反射,以及溶剂、试剂等对光的 吸收会造成透射光通量的减弱。为了使光通量 的减弱仅与溶液中待测物质的浓度有关,需要 选择合适的溶液作参比溶液。
单色光和互补光
➢ 单色光:具有同一波长的光。 ➢ 复合光:含有多种波长的光。如:日光,白炽灯光。
➢ 可见光:400~760 nm
➢互补色光:适当颜色的两种色光按一定强度 比例可以混合成为白光,这两种色光叫做互 补色光。
一、物质的颜色
物质的颜色是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 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而产生的。
物质的颜色显示其吸收光的互补色。
(2)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其吸收曲线的 形状相似,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一样。在同一波 长下吸光度A有差异。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
(3)不同物质其吸收曲线形状和λmax各不 相同,因此吸收曲线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 息,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之一。
§3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一、朗伯-比耳定律 朗伯-比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3.工作曲线不过原点 存在系统误差:吸收池不完全一样;参比溶液选择 不当等。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一、仪器的基本组成部件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信号显示系统
1、光源
在使用波长范围内提供连续的光谱,光强应 足够大,有良好的稳定性,使用寿命长。
➢ 可见光光源:钨灯,辐射 波长范围325~2500nm。
有机显色剂:种类繁多
三元配合物显色体系:一种金属离子同时与两种不同 的配位体或一种配位体与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形成的 配合物

实验六 分光光度法测溴酚蓝电离常数

实验六 分光光度法测溴酚蓝电离常数

3.3 实验心得 在本次的实验中使用了更加精确的仪器,与以前的实验中较简单 的仪器不同, 学会了很多使用精密仪器的技巧和方法。 在实验中, 一开始很注意温度问题, 在使用 pH 计读数的时候都读得偏早, 后 来发现温度其实并非影响的主要因素,还是应该等待示数稳定下 来之后再进行读数, 使用的 0.1M 盐酸应该是因为只剩一点底部的 溶液了,水可能挥发了不少使得浓度偏高,不过由于吸光度和 pH 值是对应的, 所以虽然配出的酸性溶液 pH 值较低, 但是最后对结 果影响不大。 另外在使用 pH 计的时候应该注意每次用完之后的清 洗以及擦拭的时候不要损坏电极头。
极碱
591
0.668
0.668
0.668
表 2 实验中 pH 值及吸光度的数据
编号 1 2 3 4 5 6 7
λ
max(nm)
535 515 593 593 593 593 592
表 3 实验中各溶液最大吸收峰的波长数值 编号 pH(nm) 1 2 3 4 5 6 7 1.166 1.467 1.448 2.819 4.336 4.571 4.770 D 0.014 0.019 0.021 0.061 0.415 0.505 0.549 D-D1 0.002 0.007 0.009 0.049 0.403 0.493 0.537 D2-D 0.654 0.649 0.647 0.607 0.253 0.163 0.119 ������������ ������ − ������������ ������������ − ������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use spectrophotometry to determine the constant of ionization equilibrium of BPB, a very small constant which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by other method, according to Lamber-Beer la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上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5]《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参考)试题集》编写组.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参考)试题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命题:刘端阳
审核:徐晓力邢建池靖
3.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常用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
A.碱性重铬酸钾B.酸性重铬酸钾C.高锰酸钾
答案:A
4.分光光度计通常使用的比色皿具有性,使用前应做好标记。( )
A.选择B.渗透C.方向
答案:C
5.使用分光光度法测试样品,校正比色皿时,应将注入比色皿中,以其中吸收最小的比色皿为参比,测定其他比色皿的吸光度。( )
第六节分光光度法
(一)基础知识
分类号:W6-0
一、填空题
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
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答案:符合程度
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涮洗,或用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
二、判断题
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构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
答案:正确
9.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配制钼酸铵溶液时,应注意将硫酸溶液徐徐加入钼酸铵溶液中,如操作相反,则可导致显色不充分。( )②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将钼酸铵溶液徐徐加入300m1(1+1)硫酸溶液中。
10.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水样用压力锅消解时,锅内温度可达120℃。( )②
8.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适用于哪些水样?②
答案:适用于地表水、污水和工业废水。
参考文献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2]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11893—1989).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杜,2002.
答案:B
11.朗伯-比尔定律A=kcL中,摩尔吸光系数k值与无关。( )
A.入射光的波长B.显色溶液温度C.测定时的取样体积
D.有色溶液的性质
答案:C
12.一般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读数最多有位有效数字。( )
A.3 B.4 C.2
答案:A
五、计算题
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六价铬,已知溶液含六价铬140μg/L,用二苯碳酰二肼溶液显色,比色皿为20mm,在波长540nm处测得吸光度为0.220,试计算摩尔吸光系数(Mcr=52)。
答案:(1)计算溶液的摩尔浓度:0.19=1.1×104×C×2
C=0.19/(1.1×104×2)=8.6×10-6(mol/L)
(2)计算溶液的浓度:C=8.6×10-6×55.86=482×10-6(g/L)
(十)元素磷、总磷和磷酸盐
分类号:W6-9
一、填空题
1.水样中含砷化物、硅化物和硫化物的量分别为元素磷含量的倍、倍、倍时,对磷钼蓝比色法测定元素磷无明显干扰。①
答案:B
4.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采样时,取500ml水样后加入ml硫酸调节样品的pH值,使之低于或等于1,或者不加任何试剂于冷处保存。( )②
A.0.1 B.0.5 C.1 D.2
答案:C
5.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时,砷大于2mg/L时干扰测定,用去除。( )②
A.亚硫酸钠B.硫代硫酸钠C.通氨气
A.纯净蒸馏水B.乙醇C.三氯甲烷
答案:A
6.朗伯,比尔定律A=kcL中,摩尔吸光系数k值表示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愈强,比色测定的灵敏度就愈高。( )
A.愈大B.愈小C.大小一样
答案:A
7.在比色分析中为了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必须选择摩尔吸光系数有色化合物,选择具有最大众值的波长作入射光。( )
答案:藻类富营养化
6.在天然水和废水中,磷几乎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它们分别为、和。②
答案: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有机结合的磷酸盐
7.对测定总磷的水样进行预处理的方法有消解法、消解法和消解法等。②
答案:过硫酸钾硝酸-硫酸硝酸-高氯酸
二、判断题
1.磷钼蓝比色法测定水中磷时,平行测定两个水样,其结果的差值不应超过较小结果的50%。( )①
答案:100 200 300
2.磷钼蓝比色法测定废水中磷时,元素磷含量大于mg/L时,采取水相直接比色。①
答案:0.05
3.磷钼蓝比色法测定废水中磷时,元素磷含量小于0.05mg/L时,采取萃取比色。①
答案:有机相
4.水中的总磷包括溶解的、颗粒的磷和磷。②
答案:有机无机
5.水体中磷含量过高(>0.2mg/L)可造成的过度繁殖,直至数量上达到有害的程度,称为。②
答案:B
6.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mg/L(吸光度A=0.01时所对应的浓度)。( )②
A.0.01 B.0.02 C.0.03 D.0.05
答案:A
7.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方法测定上限为mg/L。( )②
A.0.1 B.0.2 C.0.4 D.0.6
答案:D
四、问答题
5.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磷时,主要有哪些干扰?怎样去除?②
答案:(1)砷含量大于2mg/L有干扰,加硫代硫酸钠去除;
(2)硫化物含量大于2mg/L有干扰,在酸性条件下通氮气可以去除;
(3)六价铬含量大于50mg/L有干扰,用亚硫酸钠去除;
(4)亚硝酸盐含量大于lmg/L有干扰,用氧化消解或加氨磺酸去除;
答案:正确
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
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答案:(1)计算摩尔数:140×10-6/52=2.7×10-6(mol/L)
(2)计算摩尔吸光系数:0.220=k×2×2.7×10-6
k=4.1×104L/(mol·cm)
2.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Fe3+,已知含Fe3+溶液用KSCN溶液显色,用20mm的比色皿在波长480nm处测得吸光度为0.19,已知其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4L/(mol·cm),试求该溶液的浓度(MFe=55.86)。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不应超过较小结果的10%。
2.磷是评价湖泊、河流水质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①②
答案:正确
3.含磷量较少的水样,要用塑料瓶采样。( )①②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要用玻璃瓶采样。
4.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时,用硝酸-高氯酸消解需要在通风橱中进行。高氯酸和有机物的混合物经加热易发生爆炸危险,需将含有有机物的水样先用硝酸处理,然后再加入高氯酸进行消解。( )②
A.一位B.两位C.三位D.四位
答案:B
2.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时,磷标准贮备溶液在玻璃瓶中可贮存至少个月。( )②
A.2 B.4 C.6 D.8
答案:C
3.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时,所有玻璃器皿均应用浸泡。( )②
A.稀硫酸或稀铬酸B。稀盐酸或稀硝酸
C.稀硝酸或稀硫酸D.稀盐酸或稀铬酸
1.简述磷钼蓝比色法测定水中元素磷的原理。①
答案:元素磷经苯萃取后,在苯相加入氧化剂,氧化形成的磷钼酸被氯化亚锡还原成蓝色络合物,比色测定。
2.简述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的原理。②
答案: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用硝酸—高氯酸)使试样消解,将各种形式的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
答案:正确
11.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在酸性条件下,砷、铬和硫不干扰测定。( )②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在酸性条件下,砷、铬和硫干扰测定。
12.钼酸铵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时,抗坏血酸溶液贮存在棕色玻璃瓶中,在约4℃可稳定几周,如溶液颜色变黄,仍可继续使用。( )②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如溶液颜色变黄,应弃去重配。
A.大的B。小的C.大小一样
答案:A
8.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应选择材质的。( )
A.石英B。玻璃
答案:A
9.一般常把nm波长的光称为紫外光。( )
A.200~800 B.200~400 C.100~600
答案:B
10.一般常把nm波长的光称为可见光。( )
A.200~800 B.400(或380)~800(或780) C.400~860
3.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时,如何制备浊度-色度补偿液?②
答案:浊度—色度补偿液由两个体积硫酸溶液和一个体积抗坏血酸溶液混合而成。其中,硫酸溶液浓度为1+1,抗坏血酸溶液浓度为100g/L。
4.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时,其分析方法是由哪两个主要步骤组成?②
答案:第一步用氧化剂(过硫酸钾、硝酸—过氯酸、硝酸—硫酸、硝酸镁或者紫外照射)将水样中不同形态的磷转化为磷酸盐。第二步测定正磷酸,从而求得总磷含量。
答案: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