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冰心作品中的童心意识
冰心寄小读者读后感(精选12篇)

冰心寄小读者读后感(精选12篇)冰心寄小读者读后感(精选12篇)冰心寄小读者读后感篇1她就是亲爱的冰心奶奶。
《寄小读者》是冰心奶奶和小朋友之间的通讯,它宛如闪烁的繁星,照耀一代又一代的心。
冰心奶奶对孩子的爱是真诚的,永远充满尊重。
她说,只有在童心来复时拿起笔,绝不敢以成人繁杂之心,来写通讯。
在她的眼里:藕荷色的小蝴蝶,背着圆壳的蜗牛,嗡嗡的蜜蜂,甚至于水里每夜乱唱的青蛙,在花丛中闪烁的萤火虫,都是极温柔及其孩子气的。
她在异国生病了,仍不忘祖国的小朋友,瞒着医生给小朋友写信。
她调皮地说,病中不必装大人,自然不妨做小孩子。
医生和看护都不来拘管你,正是童心再现的时候。
冰心奶奶真像一个小孩子!冰心奶奶对孩子的爱又是那么深沉,给予我们无限的希望。
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她曾满怀激情地说:“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正是年富力强的时节,正在以灿烂的青春,贡献给壮丽的事业,做一个历史的主人。
”这种情怀和梁启超先生的,“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是多么相似啊!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少年的强盛与衰败,也是国家的强盛与衰败。
冰心奶奶爱孩子,更爱祖国母亲。
记得G20小记者培训的时候,周继山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小记者采访冰心奶奶的经历。
那时,99岁高龄的水心奶奶卧病不起,身体十分的虚弱。
她早已拒绝所有的媒体的采访,周继山老师也担心冰心奶奶的拒绝,最后,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带领小记者走进病房,没想想,冰心奶奶接受了采访,这也是她最后一次接受采访。
这是多么高贵的品格啊,因为她爱孩子,所以她永远不会让孩子失望。
冰心奶奶给我们的是爱,是希望!冰心寄小读者读后感篇2《寄小读者》是冰心于1923年在出国留学前后,她为《晨报》副刊“儿童世界”专栏撰写的一系列散文通讯,最后结集成为这本书。
《寄小读者》中的文字优美,描写细致,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小朋友们的心灵。
你看,她是这样描写“银湾”的,“山雨欲来,湖上漫漫飞卷的白云,亭中尤其看得真切,大雨初过,湖净如镜,山青如洗。
浅析冰心《寄小读者》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浅析冰心《寄小读者》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作者:邓华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02期摘要《寄小读者》是冰心最早关注儿童文学的通讯散文合集,这部作品以母爱、童心、大自然为主题,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以爱和美为基调的思想艺术特色。
作品具有纯真的童心美,歌唱童真,珍视童心;具有圣洁的母性美,热情讴歌母爱;具有亲切的自然美,热切地歌唱自然美。
作品以其真挚的感情、新颖的形式,柔婉的语言为“五四”以来的小朋友们开起了一扇启迪心灵的窗户。
关键词寄小读者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Ideological Content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Bin Xin's "To the Young Reader"DENG Hua(Lengshuijiang Industry School, Lengshuijiang, Hunan 417505)Abstract"To the Young Reader" is the first concern Bing communication prose collec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this work to maternal love, innocence, nature theme, full of rich lyrical, formed the ideological tone of love and beauty for the Arts characteristics. Works of pure innocence with the United States, singing innocence, cherish innocence; with the holy Mother the United States, enthusiastically eulogize maternal love; a kind of natural beauty, natural beauty eagerly singing. Works with its sincere feelings, the novel form, soften the language of the "May Fourth" the children since the Enlightenment, opened a window to the soul.Key words To the Young Reader; content ideas;artistic characteristics1 前言从小在这个充满着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冰心,在以后的创作中,“爱”这个字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她的艺术体验生成与她的童年经验有着主要的联系。
试析冰心《寄小读者》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试析冰心《寄小读者》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摘要:《寄小读者》是冰心最早关注儿童文学的通讯散文合集,这部作品以母爱、童心、大自然为主题,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以爱和美为基调的思想艺术特色。
作品具有纯真的童心美,歌唱童真,珍视童心;具有圣洁的母性美,热情讴歌母爱;具有亲切的自然美,热切地歌唱自然美。
作品以其真挚的感情、新颖的形式,柔婉的语言为“五四”以来的小朋友们开起了一扇启迪心灵的窗户。
关键词:寄小读者思想内容艺术特色1前言从小在这个充满着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冰心,在以后的创作中,“爱”这个字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她的艺术体验生成与她的童年经验有着主要的联系。
我们从冰心的诗歌、散文里,都能读出字里行间的深深爱意,如春风拂面。
在《寄小读者》的作品中,爱与美两大主题被酣畅淋漓的表现出来,用“爱的哲学”去歌颂母爱,歌颂童真,歌颂自然,形成了以爱和美为基调的思想艺术特色。
2《寄小读者》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2.1纯真的童心美歌唱童真,珍视童心,这是冰心《寄小读者》其中的一个主题。
冰心以“童心来复”的情愫象一位知心的大姐与小朋友促膝谈心一般,写作“行云流水似的,不造作,不矜持,说我心中所要说的话”,因而产生了心弦共鸣的效果。
冰心正是从儿童的特点出发“一切思想,也都照着极小的孩子的径路奔放发展“。
通过自己幼年的琐事,教育儿童要同情、怜悯弱者,珍惜生命。
《通讯二》中,她忏悔自己“伤害”了一支出来寻食的小鼠,从内心谴责自己的这一“罪孽”,这就使儿童在故事中受到了教育,在儿童的天真,纯洁的心灵中播下了爱的种子。
冰心对童心看得十分珍贵。
认为“可爱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
”她竭力模仿小孩子口气,说天真的话,讴歌儿童神态的天真烂漫和心灵的晶莹剔透。
因为她从小就得到无限的爱,认为“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失爱于父母”,觉得一个人能在父母亲的膝下怀前,姊妹兄弟的行间队里过快乐甜柔的时光,是一种“浓福”。
《通讯十》就是充分体现了这一深挚而甜蜜的爱的一篇。
冰心读后感(15篇)

冰心读后感(1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冰心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冰心读后感1今天,我看了《小学生冰心读本》中的文章《梦》。
这篇文章主要讲:冰心的童年如同梦一般美好。
在她的童年里,她一直男装到十岁,还未满十岁时,她的父亲经常带她去军人娱乐的宴会,因为她的父亲是一位巡洋舰的副舰长。
在她小时候一点也不喜欢女孩子喜欢的东西,但到了十岁,回到了故乡,换上了女孩子的服装。
即便如此,她还经常拿出父亲送给她的刀把玩。
她和一把刀、一匹马,便堪过尽一生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到:虽然此刻的童年如同一场梦,但是这一场“梦”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我可以开心的自由玩耍,可以伤心的尽情哭泣,哪怕偶尔被人欺负了,还有无限的快乐日子,你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因为这都是你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
正如冰心奶奶所说,童年如同梦一样美好。
梦并不是真实的,但是,如果你过了一很快乐的日子,你就会觉得这像做梦一般快乐、难忘。
或许有的时候你被谁责备了,但如果过去了就会觉得这一次所发生的事情像做了一场噩梦很快就过去了。
珍惜你现在的童年吧。
只要你珍惜你现在的童年,你就会留下美好的记忆。
冰心读后感2很早就很欣赏散文的语言,形散神不散。
使得我不由自主翻开了冰心奶奶写的散文集。
冰心说:散文可以写得铿锵得像诗,雄浑得像军歌,生动曲折得像小说,活泼精锐得像戏剧对话。
读了几篇我深有同感。
挑选了一篇名为《闲情》,我感受到的不只是一种闲适的感觉,还有冰心奶奶那享受生活的境界。
就如文末所说那几句:“东坡云‘因病得闲殊不恶’,我一生平善病者,故知能,闲真是大功夫,大学问。
如能养神之外,偶阅《维摩经》犹妙,以天女能道尽众生之病,断无不能自己其病也!恐扰精神,余不敢及。
”冰心把这种爱化为一种极为清丽,极为温婉的文笔,写成了散文……散文里有另外一个世界,有一个充满爱,也是冰心所向往的世界……这篇读后感十分仓促,但却是内心之感啊!冰心读后感3冰心用清新、明丽的笔调写了谈生命一问,此文用形象的比喻阐述了人的生命历程,除了给读者语言美的享受之外,哲理性的语言还给读者生命上的启迪。
浅析儿童文学作家的“童心

浅析儿童文学作家的“童心摘要:“童心”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一生所追求的生命境界。
冰心用一颗不老的孩童般的真善美之心去观察、体悟和表达世界,在她的诸多散文、诗和中寄予了美好的理想。
关键词:儿童文学作家童心冰心儿童文学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面既有童话、寓言,也有儿童诗、儿童散文,还有幻想小说和动漫卡通等,形式多样,内容繁多。
这些专为少年儿童创作和传播的文学作品,满足了他们成长的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启发少年儿童心智、塑造少年儿童信念的重要责任。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儿童文学界名家辈出,既有冰心、叶圣陶等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也有曹文轩、郑渊洁等中生代实力作家,更有杨红樱、王一梅等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他们共同支撑起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大厦,也为初中语文课本贡献了很多优秀的篇章。
这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立足儿童,代言儿童,观察儿童的行为,激发儿童的想法,以一颗永远不老的“童心”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那么,什么是“童心”呢?儿童文学作家的“童心”对其创作有什么影响呢?下面,就以冰心为例,探究一下儿童文学作家的“童心”。
一、冰心“童心”的本质内涵冰心,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现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冰心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崇尚“爱的哲学”,以“母爱、自然、童真”作为主旋律创作了大量带有“爱心”和“童心”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散文集《寄小读者》、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等。
冰心非常喜欢小孩子,她总是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体悟人生,致力于写出儿童能看得懂、喜欢看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有着非常普遍又独到的“童心”。
“童心”是“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小孩子的天真纯朴的心;儿童具有童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保持童心实属不易,在作品中展现童心更是难事了。
然而,冰心却一如既往的在她的作品中蕴藏童心,使她的作品与众不同。
冰心的“童心”并非单是小孩子的淘气与可爱,而是以她本人特有的、孩童般的纯美之爱心并将其提升到更广的生活领域和更高的高度。
冰心儿童文学中的教育思想

冰心儿童文学中的教育思想冰心儿童文学中的教育思想冰心是现代作家中最具童心的一位,她以女性特有的审美气质和母性情怀创作了大量丰姿卓绝的文学作品,为饥渴的小读者输送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这些清新自然、美丽恬淡、新奇幽远,饱蘸着作者丰富情感的佳作,如丝丝春雨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儿童干涸的心灵,像甘美的乳汁一般哺育他们健康成长。
因此,冰心也就成了儿童挚爱的作家,成了他们知心的朋友和启蒙老师。
从先生创造出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一角度来说先生是一个文学家,而从先生影响和引导了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这个角度来讲先生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先生一生对儿童的关注从未间断,其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主要集中在前期和后期,其中期作品主要关注的是青年报效祖国和国家建设的问题,但儿童教育思想也渗透其中。
先生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比如:热爱儿童、赞美儿童的态度;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这些对于我们目前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示,能够使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在充分认识儿童天性的基础上搞好、搞活儿童教育工作,使我们的孩子在更合理的环境下健康、快乐成长。
对冰心先生文学作品中教育思想的了解一方面可以丰富对冰心先生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针砭时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与文学而言,这是对文学的一个充实和拓展,与教育而言,这是对教育思想的完善也是对教育实践的促进。
一、冰心先生文学作品中的教育思想1对儿童的热爱和赞美冰心先生对儿童始终是一种尊重的态度,她尊重孩子的天性,认为孩子是纯真的、是美好的。
她青睐孩子的坦荡、真诚、淘气天性,她塑造了许多善良纯洁、活泼天真的儿童形象,比如《陶奇的日记》中聪明、勤勉的小主人公陶奇,《雨后本文由收集整理》中活泼天真、憨态可掬的小哥哥和小妹妹,《小橘灯》.中镇定、勇敢、乐观的小姑娘。
这些被冰心写活了的小孩子形象随着她的作品一起住进了我们的心中,给我们的内心带来一股澄澈的甘泉,一方明快的天地,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和轻松。
孩子是可爱的,童年是美好的,感谢冰心先生用她独到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孩子的天真烂漫,留驻了似水飘逝的如梦似幻的童年。
浅析儿童文学作家的“童心”——以冰心为例

热爱 儿童 , 歌 自己 的金色 童年 , 是 对 “ 心 ” 讴 那 童 最 这 朵花 !” 冰心提 醒小朋 友注 意脚边 ・朵小 小 的黄
好 的诠 释 。在她 的诗集《 春水》 《 、繁星》 , 中 她不仅 尽 花 , 绕着它走 , 别踩 了它 。然后 以童话般 的笔法 写它 情地 展示 自己快乐 的童年 生活 , 而且 用优美 的笔 触 怎 么样 由一颗小 小 的蒲公英 种子 , 成 了一 朵小 小 变 写 出儿 童 的情 态美 、 心灵 美 , 纯 洁如 洗 的情 感 和 的黄花 。这首诗 赞美 了平凡 的伟大 , 把 告诉小 朋友要 大 自然 的非凡仪 态奉 献给 可爱 的孩 子们 , 孩子们 爱惜 每一个 弱小 的生命 ,保护 身边一 点一 滴 的美 。 使 得到美 的熏陶 和美 的享受 。 以下 , 我们 就来 分 析几 首小 诗 , 中发 现 冰心 从 “ 心” 童 的独 特运用 和显 现。 诗句形象 生动 , 符合 儿童 的认 知水平 包括 她 的诗在 内 , 青年冰 心所接 触到 的一切 抽
仙一 样 。,小 哥哥使劲地 踩着水 , 把水花溅起 多高 育 的婴儿 :我 们都是 自然 的婴儿 , , , / “ 卧在宇 宙 的摇 篮
… …
” 为儿 童诗 , 作 这首 诗 的最 大 特点 是 充满 儿 童 里 。 什么是 “ ” 真理 ”‘ 理 , 婴儿 的沉 默中 , ?真 ‘ 在 不在 聪
Hale Waihona Puke 情趣 , 对儿 童心理把握得 恰到好处 。既然 是孩子 , 他 明人 的辩 论里 。 什么是最好 的 “ 人” “ ” 诗 ?婴儿是伟 大
《寄小读者》读后感

《寄小读者》读后感《寄小读者》读后感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寄小读者》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寄小读者》读后感1每当细细品读冰心奶奶写的《寄小读者》这本书,我时刻感受到冰心奶奶有着一颗不泯的童心。
她老人家曾说:“可爱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
”冰心奶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出自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她享年99岁,人称百岁“世纪老人”。
我读了这本书后感受到了朋友们对冰心的帮助和祝福,更从《寄小读者》的字理行间读出了作者对我们新一代少年的殷切期望。
这本书记叙了冰心对儿童院的小朋友的关心。
留恋与不舍,记起了与他们玩耍时的情景,想念在一起的时光。
当冰心身体不好的时候,这些小朋友安慰。
鼓励她,使她能尽快战胜病魔。
另外,《寄小读者》这本书中从头到尾都体现出了浓浓的母爱,以及雏鹰长大离开母亲时,母亲舍不得,但是为了雏鹰的成长只能放雏鹰高飞的感情。
冰心奶奶对母亲有着浓浓的感情,她说:“我要尽在世的光阴,来讴歌这种无边无际的爱。
其中描写母爱的一篇文章,我特别感动,那就是《纸船》这首诗,诗人格外思念母亲,思念母亲的感情。
冰心奶奶以童心未泯的孩子口气写的,通过叠纸船,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用儿童单纯地心灵,单一希望包容了孩子对母亲最深厚的情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一定要爱自己的母亲,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冰心奶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爱的天地,让我们受益匪浅啊!读了这本书以后,对我最大的启迪是母爱的伟大,我一定要更爱自己的妈妈,妈妈每天为我们做可口的饭菜,洗脏衣服,365天从不间断,而我们有时还觉得很烦,现在,我读了这首诗,觉得自己太不懂事,一点也不体谅妈妈,一点也不懂得感恩。
《寄小读者》读后感2《三寄小读者》曾经让我十分感动,而我现在也深切地感受到,爱,就是生活中坚定的信念。
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冰心的这一句名言:“心是冷的,泪是热的;心,凝固了世界,泪,温柔了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冰心作品中的童心意识
作者:程润夏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2期
摘; 要: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也是意义不凡的。
她的文学创作特色鲜明,极具贡献性和影响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非常突出的。
在冰心的作品中,其最为著名、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儿童文学。
在冰心作品中,其童心意识的体现是其作品风格的彰显,因此本文围绕冰心作品中的童心意识展开论述。
关键词:冰心;童心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2-0-01
引言:
冰心,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其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冰心的文学成就是杰出的,但最有影响力和最有创造力的是她儿童文学的创作。
从她的超过70年的创作生涯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她的冷漠和温柔兼具的艺术风格,她总是带着热情,活泼,单纯,真诚的童心童趣。
这种孩子气的作品积累了中国和外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髓,过滤掉了世俗的尘埃,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浪潮后,仍然是纯粹的和自然的。
一、童心和童心意识的概述
冰心说,所谓的孩子气是孩子的心理特征。
儿童通常指的是3至14岁的儿童,此阶段的儿童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是以自我为中心。
这种思维的最基本特征是主体和客体认知不全,概念不分。
随着儿童智力的发展,主体和客体可以逐渐区分开,依赖性逐渐被削弱。
不同的依赖表现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泛灵性是更重要的表现之一。
儿童意识中的泛灵性指的是对应于原始意识中所有事物的万物有灵性。
儿童对外界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与原始人一样混乱,主体思维和思维对象是无法区分,另外,想象力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也是无法区分。
自然的拟人化是孩子的心理,这是儿童的一个主要特征,物质世界是有人性,有心理活动的,他们按照他们想象的规则解释世界。
儿童思维的最有特色的部分在于原始思维,所以在儿童,自然事物和人之間彼此不作区分。
成人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有很大不同。
成年人主要会关注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等,忘记了人类的自然本性。
但是,儿童具有早期人民时代的纯洁和独创性,他们拥有未被社会沉浸的自然情感和本能。
因此,许多成年人都渴望拥有孩子般的心,渴望一个没有名望和财
富的世界,没有压抑,没有虚伪。
更准确地说,成年人看待生活是一种哲学态度。
许多优秀文学作品的精髓在于回归自然,带着闪亮的童心。
如果幼稚表现出一个人心态的不成熟,那么具有童心意识作品就会反映出作者内心的丰富性和纯真性。
二、童心意识在冰心作品中的主要体现
一位长期从事文学创作的女作家,其的作品很多,影响广泛。
除了她的毅力和智慧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她有一颗孩子般的心。
冰心的作品总是像孩子般的心跳。
翻开冰心的小诗,年轻读者从她的作品中获得了教育和启示。
冰心还试图利用孩子的纯洁来拯救成年人的痛苦,净化污秽的现实世界,用孩子无辜的眼睛重新审视被世界蒙蔽的世界,并发现一些不为人知的事物,因此她的“童心”为其本身的文学增加了厚度和深度。
在冰心的文学作品中,如《离家的一年》和《寂寞》或者是散文《寄小读者》中都对童年进行了回忆和追忆,对春天花朵美丽童趣的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将成人社会中黑暗的现实与儿童的真理进行有效对比,体现人性本身的善良和美丽。
在中国古代时,对童心的理解早已存在。
老庄、孔子和孟子曾经称赞过这种天真纯洁的孩子般的心。
冰心作品中对儿童意识的体现具有丰富的内涵。
她的孩子般的心性代表着自身作品中的一种独特的风格,由她独特的个性和融合各种文化品质形成了冰心文学,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冰心对于孩子内心世界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意识的不断增强。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下,冰心的作品综合了国内外经典作品的融合,同时也深深烙下了传统文化的印记,其的重心思想注重塑造儿童的精神世界,注重儿童意识的提现。
儿童文学作家不仅要真正理解和把握儿童思想和儿童审美意识的特点,还要关注儿童。
冰心在教育儿童时,并不是以主导者进行说教,相反的她以平等和尊重的方式与儿童进行沟通。
她认为孩子是知己,不能用成人演讲的套路与小读者交谈,所以其可以无形地与孩子们融为一体。
冰心很幸运。
她对孩子的热爱在“五四”的背景下得到了宣传和发挥。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五四”的新文学作家对童心充满了热情,试图用儿童的天真纯真来弘扬美丽的人性。
例如,鲁迅的《朝花夕拾》和郭沫若的《新月》等都充满了童心的光彩,而能够体现孩子心中的真诚、热情的是冰心的《繁星》,她以诚挚心意回应了孩子,孩童般的纯真意味着对世俗枷锁的抵制,意味着人性的本性并没有丢失,这表明冰心作为一位现代女性作家对人类现代意义的积极探索,试图在儿童中运用这种自然真实性。
参考文献:
[1]杨清.冰心作品语言风格变化探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04):171.
[2]翟瑞青.儿童,冰心心中的一片绿洲——兼论冰心的儿童教育观[J].济南大学学报,1999,9(6):71.
[3]翟应增.冰心儿童文学研究的趋向[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29(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