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第6章人机界面设计

控制器设计应便于维护和修理,降低维护成本和时 间。
CHAPTER 04
交互设计
交互方式的类型与选择
文本输入
提供文本输入选项,允许用户通过键盘或手 写输入信息。
语音识别
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允许用户通过语音与系 统进行交互。
图形界面
使用图形元素,如按钮、图标和菜单,提供 直观的操作方式。
触摸屏
提供触摸屏界面,使用户能够通过触摸操作 与系统进行交互。
交互界面的设计要素
布局
合理安排界面元素的位置,确 保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功能
。
色彩搭配
选择适当的颜色,以增强界面 的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
字体选择
使用清晰易读的字体,确保用 户在阅读信息时不会感到疲劳 。
图标与按钮
设计简洁明了的图标和按钮, 以便用户快速识别和操作。
信息可读性
显示信息应清晰、易读,避免产生视觉疲劳和误读。
可视化友好
对于视觉显示,应采用易于理解的图表、符号等可视 化元素,提高信息传达效果。
CHAPTER 03
控制器设计
控制器的类型与选择
1 2 3
机械式控制器
利用机械原理实现控制功能的控制器,如开关、 旋钮等。选择时应考虑其可靠性、耐久性和稳定 性。
提供一定程度的个性化 设置选项,满足不同用 户的习惯和需求。
人机界面设计发展趋势
整合多种交互方式,如语音、手势、 触摸等,提供更加自然和便捷的交互 体验。
将情感因素融入界面设计,增强用户 与界面的情感联系,提升用户体验的 愉悦感和满足感。
智能化
多模态交互
无障碍设计
情感化设计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界面的自适 应、智能推荐等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大单元整体设计 -(课件)

评价任务 1.借助生活实例 引入图形.2.认识 立体图形和平面 图形.3.通过练习 巩固
1.引入从不同方 向观察物体所得 到的平面图形和 展开图的概念.2. 学生动手操作.3. 总结常见立体图 形的展开图
课题
7.理解角的概念,能比较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等角的 度量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计算角的和、差.
8.理解余角、补角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 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
教学目标 1.能从简单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理解立体图形和平
面图形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几何图形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 图形,能准确识别棱柱与棱锥. 2.从不同方向观察常见几何体及它们的组合体,并能画出从正 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能画出简单的 几何体的展开图. 3.认识点、线、面、体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用它们解释生活 中的现象.
7.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能根据图形分析得出角的和、差 关系,并进行计算.
8.理解并掌握角的平分线、等分角的概念,能运用角的平分线 的概念解决问题,能进行角的乘除运算.
9.了解余角、补角的概念,能借助简单的推理,归纳出余角、 补角的性质,并能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课题
6.1.1 第1课时 立体图形与平 面图形
课时目标
达成目标
评价任务
6.1.2 点、线、面、 体
认识点、线、面、 知道点、线、面、 1.生活中的现象 体及它们之间的关 体是构成几何图形 引入.2.从静、动 系.区分平面和曲 的元素,能用它们 两个角度体会.3. 面、直线和曲线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通过练习感受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直线、射线、 线段
第六章 电磁兼容性设计

设备电磁兼容设计流程
①方框1、2提供原始数据,即电磁环境电平和系统效能的定 量规定。方框5、6和10确定敏感度门限和耦合电平、预测 电磁易损性。
②方框ll确定防护要求,对于防护要求低于30dB的设备,一 般不需要附加防护措施,设计将被提交批准,如果防护要 求在30~70dB之间,则需附加防护措施,如果预测表明 将出现电磁易损性,或防护要求超过70dB,则应进行复 审或重新设计,可以要求修改对预期环境的规定,或对系 统效能重新进行说明。
6.1 电磁兼容性设计的一般概念
6.1.2 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 费效比 措施 结构 屏蔽 滤波
开发进程
概念 设计 产品 市场
电磁兼容设计基本方法是指标分配和 功能分块设计, 首先根据标准把整 体电磁兼容指标逐级分配到各功能 块上,细化成系统级、设备级、电 路级和元件级的指标。然后,按照 要实现的功能和电磁兼容指标进行 电磁兼容设计,如按要实现的功能, 按骚扰源类型,按骚扰传播的渠道 以及按敏感设备的特性等
(2)电磁兼容设计的主要参数
①敏感度门限和干扰允许值
敏感度门限指敏感设备对干扰所呈现最小的 不希望有的响应电平。是确定干扰允许值 的基本出发点。干扰允许值必须小于能在 敏感设备中引起错误响应的电平值,应考 虑设备或系统工作受干扰时,在最敏感的 频率和最危险的状态下所允许的干扰电平, 在统计性设计时,应考虑设备或系统干扰 电平的概率。
(1)电磁兼容设计的具体内容
④设备及电路的电磁兼容设计
是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电 磁兼容性设计,其内容包括控制发射、控 制灵敏度、控制耦合以及接线、布线与电 缆网的设计、滤波、屏蔽、接地与搭接的 设计等。在设计中,可针对设备、分系统 及系统中可能会出现的电磁兼容问题,灵 活地运用这些技术,并要同时采取多种技 术措施
第六章 组织设计——管理学(马工程)

一、组织结构的概念
组织结构是组织中正式确定的,使工作任务得以分解、组合和协调的框 架体系。
横纵向工作任务分解
任务组合(职能/产品/ 区域部门化)
组织协调
二、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
英国学者伯恩斯、斯托克认为,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是一系列组织 类型中的两个极端,而大多数组织介于二者之间。
机械式组织
有机式组织
数量扩大阶段 地区开拓阶段 纵向联合开拓阶段 产品多样化阶段
只需要少量职能部门就能解决问题
需要建立职能部门对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业务 进行有机整合
建立与纵向联合开拓阶段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重新考虑资源分配、部门划分、新老业务之 间的协调等问题
二、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三)技术
伍德沃德根据生产技术的复杂程度将生产技术分为三类:单件小批量生 产技术,大批量生产技术,流程生产技术。
三、组织结构形式
(四)事业部制组织——斯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组织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按照产品或类别、市场用户、地域以及流程等 不同的业务单位分别成立若干个事业部,由事业部进行独立经营和分权管理 的一种分权式组织结构。
特点:“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优点:有利于管理者专注于战略规划与决策;有利于培养通才;提高了 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缺点:机构重复设置导致管理成本上升;容易滋生本位主义。
下级能够正常履行职责,同时上 级对下级的管理不致失控
组织的发展阶段
不同阶段需要及时调整
二、层级整合
(三)组织设计中的授权问题
授权是分权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授权的具体内容:工作任务安排 ;权力转移;明确责任
分权
授权
本质不同
权力在组织系统中的分配。
第六章 挡土墙设计

4)地基为软弱土层时,可采用砂砾、碎 石、矿渣或灰土等材料予以换填。
5)当挡土墙修筑在陡坡上,而地基又为 完整、稳固、对基础不产生侧压力的坚硬 岸石时,可设置台阶基础,以减少基坑开 挖和节省圬工。
6)如地基有短段缺口(如深沟等)或挖基 困难(如需水下施工),可采用拱形基础。
a)墙趾或墙踵部分加宽;b)钢筋混凝土底板; c)换填地基;d)台阶基础;e)拱形基础
2.基础埋置深度
对于土质地基,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无冲刷时,应在天然地面以下至少1m; (2)有冲刷时,应在冲刷线以下至少1m; (3)受冻胀影响时,应在冻结线以下不少于0.25m。当冻深超过1m时,采 用1.25m,但基底应夯填一定厚度的砂砾或碎石垫层,垫层底面亦应位于 冻结线以下不少于0.25m。
(四)沉降缝与伸缩缝
设计时,一般将沉降缝与伸缩缝合并设置,沿路线方向每隔10~15m设置 一道,兼起两者的作用,缝宽2~3cm,缝内一般可用胶泥填塞,但在渗 水量大,填料容易流失或冻害严重地区,则宜用沥青麻筋或涂以沥青的木 板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沿内、外、顶三方填塞,填深不宜小于0.15m,当 墙后为岩石路堑或填石路堤时,可设置空缝。
附加力是季节性作用于挡土墙的各种力, 特殊力是偶然出现的力。
二、一般条件下库仑主动土压力计算 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向外移动时(位移或倾覆),
土压力随之减少,直到墙后土体沿破裂面下滑而处于极 限平衡状态,作用于墙背的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墙向土体挤压移动,土压力随之增大,
土体被推移向上滑动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土体对墙 的抗力。
1. 破裂面交于内边坡时(库仑主动土压力公式的推导) (1).力的大小
第六章 被试内设计

• 缺点:它有这样一个前提假设,即自变量与额外变量之间不能存在交互作
用。这个假设在很多情况下是很难保证的。 • 同时,拉丁方实验设计要求每个额外变量的水平数必须与 自变量的水平数相等。这就限制了它的应用。
单因素被试内设计
• 一、单因素被试内两水平设计
• 这种设计的特点是,研究中只包含一个因素,该因素为被试 内变量,并且只有两个水平。
• 如:规则-不规则字命名研究。同一名被试参加两个不同水平 (规则字命名A1和不规则字命名A2)
• 再如:灌输式教学方法和合作式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的 影响。
• 分析方法:t检验
单因素被试内设计
• 二、单因素被试内多水平设计
• 这种设计的特点是,研究中只包含一个因素,该因素为被试 内变量,水平数≥3。
• 四、克服被试内设计缺点的方法
• 1、完全的平衡方法 • (1)两个因素的完全平衡: • 如果实验研究中只有两个条件或两个因素时,我们可以按照
AB和BA的排列顺序将顺序效应在实验处理上加以平衡。 • 两个因素的多次实验测量:ABBA和BAAB排列; • 更多次实验测量:ABBA,BAAB,BAAB,ABBA……
D ECAB EADBC CDBEA ABECD BCADE
B AEDC CBAED DCBAE EDCBA AEDCB
被试内设计的概述
• 例如,在一项自变量有五个水平a1,a2,a3,a4,a5的研究中,我 们不仅可以把实验处理的顺序b1,b2,b3,b4,b5作为一个额外变 量考虑进来,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实验中的另外具有五个水平 c1,c2,c3,c4,c5的额外变量也可以加以考虑。这样,实验研究 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的拉丁方安排:
设计学概论第六章-设计师

• 第三层次是设计师,负责设计项目中某一部分的设计工作。 • 第四层次是助理设计师,主要是协助设计师完成其负责部分的设计制
作。
第六章 设计师
第二节 设计师的类型
二、横纵向的分类
利华大厦,SOM事务所,主要由建筑师戈登·邦沙夫特主持,美国纽约,1951—1952年
第六章 设计师
第二节 设计师的类型
一、横向的分类
1.工作性质
德威金斯设计的书籍插图,1919年
第六章 设计师
第二节 设计师的类型
一、横向的分类
2.从业方式 • 驻厂设计师,或称企业设计师,是指在工厂企业内专门从事产品设计、
视觉设计及环境设计等工作的专业设计师。 • 自由设计师,又称独立设计师,是指以群体或个体的形式创立职业性
三、法律意识
2.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指智力的创造成果, 诸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设计, 商业中使用的符号、名称和形象等。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官方网站, 该组织于1967年根据《WIPO 公约》成立
第六章 设计师
第三节 设计师的从业指南
三、法律意识
3. 规避风险 设计师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直保持一个平稳发展的态势,就需
第六章 设计师
第一节 设计师的历史演变
一、工匠
希腊雕塑家在工作,希腊化时代的宝石,公元前1世纪
在古希腊,工匠行列中也包括画家和雕塑家,他们的地位一般来说都非常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手工技术的进ຫໍສະໝຸດ ,手工行业自身内部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致。
第六章 设计师
第一节 设计师的历史演变
第六章_设计层次原理图

6.3 由主电路产生子电路I/O端口
Design/Create Sheet From Symbol
6 From Sheet
6.5 生成层次表
Reports/ Design Hierachy
6.1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思路
6.1.2 自上而下的层次图设计方法 6.1.3 下而上的层次图设计方法
子图11
子图12
子图21
子图22
子 图1 主 图
子 图2
6.1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思路
6.1.2 自上而下的层次图设计方法 6.1.3 下而上的层次图设计方法 (1)新建子原理图并打开 (2)完成子原理图并添加端口
6.1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思路
6.1.1 层次原理图设计的目的 1、电路的设计工作需要多人来完成时; 2、当电路用一张纸画不下时; 3、当电路由几个功能块电路组成时; 6.1.2 自上而下的层次图设计方法
主 子 图1 子图11 图 子 图2 子图21 子图22
子图12
6.1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思路
(3)新建主原理图并打开 (4)调子图 Design/Create Symbol From Sheet (5)完成主原理图并存盘 File/Save All
6.2 不同层次电路之间的切换
方法一、执行菜单命 Tools/Up/Down Hierachy 方法二、使用主菜单栏的工具 用鼠标单击 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为十字状。如果是 上层切换到下层,只须移动光标到方块 电路单击左键即可进入下一层,如果是 下层切换到上层,可移动光标到某个引 脚上单击左键即可进入上一层 方法三、利用项目管理器直接切换
6.1.2 自上而下的层次图设计方法 (1)新建主原理图并打开 (2)画主原理图,功能块用子图符号代替 Place/Sheet Symbol 或单击 (3)在子图符号上画引脚 (4)生成子图 Design/Create Sheet From Symbol (5)完成子图并添加端口 (6)更新流水号 Tools/Annotate (7)全部保存 File/Save Al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设计6.01概念6.01.0374地物:地面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河流、森林、道路、桥梁……6.01.0375地貌:地面上自然起伏的情况。
6.01.0376地形:地球表面上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6.01.0377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
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
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
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
6.01.0378居住空间: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
6.01.0379竖向设计:根据地形地貌和建设要求,拟定各建设项目的标高定位及相互关系的设计,如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坪、地下管线、渠道等标高和定位。
6.01.0380设计图:报政府审批之工程图.6.01.0381定位轴线:用来确定建筑物主要结构或构件的位置及其标志尺寸的线。
6.01.0382横向——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
沿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叫横向轴线。
其编号方法采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编写在轴线圆内。
沿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叫纵向轴线。
其编号方法采用大写字母从上至下编写在轴线圆内(其中字母i、o、z不用)。
6.01.0383基本变量:影响结构可靠度的各主要变量,它们一般是随机变量.6.01.0384设计基准期:进行结构可靠性分析时,考虑各项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取用的基准时间.。
.6.01.0385设计周期:根据有关设计深度和设计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各项基本要求完成设计文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设计周期。
6.01.0386设计状况:以不同的设计要求,区别对待结构在设计基准期中处于不同条件下所受到的影响,作为结构设计选定体系,,设计值,可靠性要求等的依据.6.01.0387设计限值:结构或构件设计时所采用的作为极限状态标志的应力或变形的界限值。
6.01.0388设计使用年限:设计规定的时期。
在此期间结构或结构构件只需进行正常的维护便可按其预定的目的使用,而不需进行大修加固。
6.01.0389结构单元:单元房屋建筑结构中,由伸缩缝、沉降缝或防震缝隔开的区段。
6.01.0390地面粗糙度:风在到达结构物以前吹越过2km 范围内的地面时,描述该地面上不规则障碍物分布状况的等级。
6.01.0391安全等级:根据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的结构或结构构件的等级。
6.01.0392房屋静力计算方案:根据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确定的结构静力计算简图。
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包括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和弹性方案。
6.01.0393刚性方案:按楼盖、屋盖作为水平不动铰支座对墙、柱进行静力计算的方案。
6.01.0394刚弹性方案:按楼盖、屋盖与墙、柱为铰接,考虑空间工作的排架或框架对墙、柱进行静力计算的方案。
6.01.0395弹性方案:按楼盖、屋盖与墙、柱为铰接,不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对墙、柱进行静力计算的方案。
6.01.0396上柔下刚多层房屋:在结构计算中,顶层不符合刚性方案要求,而下面各层符合刚性方案要求的多层房屋。
6.01.0397梁端有较支承长度:梁端在砌体或刚性垫块界面上压应力沿梁跨方向的分布长度。
6.01.0398计算倾覆点:验算挑梁抗倾覆时,根据规定所取的转动中心。
6.02模数、尺寸6.02.0399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空间、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等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和增值单位。
6.02.0400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
6.02.0401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数倍(如3M、6M……);分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分数倍(如1/2M、1/5M、1/10M……)。
P56.02.0402标志尺寸: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
P76.02.0403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的设计尺寸。
构造尺寸加上缝隙尺寸等于标志尺寸。
6.02.0404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生产制作后的实际尺寸。
(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符合允许的误差数值)。
6.02.0405建筑物的某一部位与确定的水基准点的高差,称为该部位的标高。
6.02.0406绝对标高亦称海拔高度,我国把青岛附近黄海的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全国各地的标高均以此为基准。
6.02.0407相对标高是以建筑物的首层室内主要房间的地面为零点(+ 0.00),表示某处距首层地面的高度。
6.03设计要求6.03.0408可靠性: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它包括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当以概率来度量时,称可靠度.6.03.0409安全性:结构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条件下,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的能力,以及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仍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的能力.6.03.0410适用性: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满足预定使用要求的能力.6.03.0411耐久性:结构在正常维护条件下,随时间变化而仍能满足预定功能要求的能力.6.03.0412稳定性:结构或构件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
6.04设计内容6.04.0413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
它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
建筑方案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
6.04.0414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
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内容组成。
6.04.0415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或设计方案而编制的可供进行施工和安装的设计文件。
施工图设计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或首页)、图纸、工程预算等。
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 992年3月2日(建设[1992]102号)文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有关部分执行。
设计文件要求齐全、完整,内容、深度应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图纸要准确清晰,整个设计文件应经过严格的校审,经各级设计人员签字后,方能提出。
6.04.0416建筑工程施工图:建筑工程施工图简称“施工图”,是表示工程项目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外部形状、内部布置、结构构造、内外装修、材料做法以及设备、施工等要求的图样。
具有图纸齐全、表达准确、要求具体的特点。
它是设计工作的最后成果,是进行工程施工、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也是进行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技术文件。
一套完整的建筑工程施工图,一般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排水、采暖通风施工图及电气施工图等专业图纸,也可将给排水、采暖通风和电气施工图合在一起统称设备施工图。
6.04.0417建筑工程图:建筑工程图是以投影原理为基础,按国家规定的制图标准,把已经建成或尚未建成的建筑工程的形状、大小等准确地表达在平面上的图样,并同时表明工程所用的材料以及生产、安装等的要求。
它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据和重要的技术资科。
建筑工程图包括方案设计图、各类施工图和工程竣工图。
由于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任务要求不同,各类图纸所表达的内容、深度和方式也有差别。
方案设计图主要是为征求建设单位的意见和供有关领导部门审批服务;施工图是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的依据;竣工图是工程完工后按实际建造情况绘制的图样,作为技术档案保存起来,以便于需要的时候随时查阅。
6.04.0418建筑总平面图:建筑总平面图是表明一项建设工程总体布置情况的图纸。
它是在建设基地的地形图上,把已有的、新建的和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道路、绿化等按与地形图同样比例绘制出来的平面图。
主要表明新建平面形状、层数、室内外地面标高,新建道路、绿化、场地排水和管线的布置情况,并表明原有建筑、道路、绿化等和新建筑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等。
由于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及所在基地的地形、地貌的不同,建筑总平面图所包括的内容有的较为简单,有的则比较复杂,必要时还可分项绘出竖向布置图、管线综合布置图、绿化布置图等。
6.04.0419图纸目录及门窗表:图纸目录是了解整个建筑设计整体情况的目录,从其中可以明了图纸数量及出图大小和工程号还有建筑单位及整个建筑物的主要功能,如果图纸目录与实际图纸有出入,必须与建筑核对情况。
门窗表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就是门窗编号以及门窗尺寸及做法,这对大家在结构中计算荷载是必不可少的。
6.04.0420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设计总说明对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建筑设计总说明中会提到很多做法及许多结构设计中要使用的数据,比如:建筑物所处位置(结构中用以确定设防列度及风载雪载),黄海标高(用以计算基础大小及埋深桩顶标高等,没有黄海标高,施工中根本无法施工),墙体做法地面做法楼面做法...等等做法(用以确定各部分荷载),总之看建筑设计说明时不能草率,这是结构设计正确与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6.04.0421建筑施工图:建筑施工图简称“建施”,它一般由设计部门的建筑专业人员进行设计绘图。
建筑施工图主要反映一个工程的总体布局,表明建筑物的外部形状、内部布置情况以及建筑构造、装修、材料、施工要求等,用来作为施工定位放线、内外装饰做法的依据,同时也是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的依据。
建筑施工图包括设备说明和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立体图、剖面图等基本图纸以及墙身剖面图、楼梯、门窗、台阶、散水、浴厕等详图和材料做法说明等等。
6.04.0422建筑平面图:建筑平面图表示建筑的平面形式、大小尺寸、房间布置、建筑入口、门厅及楼梯布置的情况,表明墙、柱的位置、厚度和所用材料以及门窗的类型、位置等情况。
主要图纸有首层平面图、二层或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等。
6.04.0423建筑立面图:建筑立面图是将建筑的不同侧表面,投影到铅直投影面上而得到的正投影图。
它主要表现建筑的外貌形状,反映屋面、门窗、阳台、雨篷、台阶等的形式和位置,建筑垂直方向各部分高度,建筑的艺术造型效果和外部装饰做法等。
根据建筑型体的复杂程度,建筑立面图一般分为正立面、背立面和侧立面,也可按建筑的朝向分为南立面、北立面、东立面、西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