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F4 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

合集下载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TAT4基因mRNA和血清中IL-12、IFN-γ的表达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TAT4基因mRNA和血清中IL-12、IFN-γ的表达

The Ex pr e s s i o n Le v e l s o f S TAT4 m RNA a n d Se r u m Le v e l s o f
I L-1 2 and I FN - i n Pat i e nt s wi t h Sys t e mi c Lupus Er y t hem at os us
mR N A的表达.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S T A T 4 ;S L E D A I ;I L 一 1 2 ;I F N 一 [ 中图分类号]R 7 5 8 . 6 3[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3 — 4 7 0 6( 2 0 1 3 )0 4 —0 0 3 5 —0 8
杨 小蕾 ,邓 丹琪 ( 昆明 医科 大 学第二 附属 医院 皮肤科 ,云 南 昆 明 6 5 0 1 0 1 )
[ 摘要] 目的 研究 S L E患者 S T A T 4的表达与患者血清 中细胞 因子 I L 一 1 2 、I F N 一 的关系 ,探讨它们在 S L E 应用 Q P C R检测 患者血液 中 S T A T 4的表达.应用 E L I S A方法
发病 中的作用与狼疮 疾病活动程度 的关 系. 方法
检测 正常对照组 与 S L E患者血清 中 I L 一 1 2 、I F N一 的水平.所有 数据资料用 P l i n k 1 . 0 6 及S P S S 1 6 . 0软件进 行统
计分析.结 果 ( 1 )S L E病人 S T A T 4 mR N 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 ( P<0 . 0 1 ) ,S T A T 4表达水平与 S L E D A I 评分成 正相关 ( r =O . 3 8 5 ,P< 0 . 0 5 ) ; ( 2 )r s l O 1 8 1 6 5 6 G等位 基因 的突变 与 S T A T 4 m R N A的表达水平升 高有关 ; ( 3 )S L E组 I F N — r、I L 一 1 2含量高 于正常组 ( P<0 . 0 1 ) ;I F N — r、I L 一 1 2含量与 S L E D A I 评分呈正 相关 ( P<0 . 0 5 ) ; ( 4 )S T A T 4 mR N A的表达与 I F N 一 ( r =0 . 3 3 5 ,P<0 . 0 5 ) 、I L 一 1 2 ( r =0 . 4 0 1 ,P<0 . 0 5 ) 显著正相关 ,与其他 临 床及 实验 室指标 蝶形 红斑 ( r =0 . 4 7 1 , P<0 . 0 0 0 ) 、粘膜 溃疡 ( r =0 . 5 5 2 ,P=0 . 0 0 0 ) 、 浆膜 炎 ( r =0 . 3 1 1 ,P= 0 . 0 1 4 ) 、肾损 害 ( r =0 . 2 4 7 ,P=0 . 0 4 2 ) 、血液损害 ( r =0 . 2 5 6 ,P=0 . 0 0 3 7) 成正相关 ( P<0 . 0 5 ).结 论 ( 1 ) S L E患者 中 S T A T 4基 因 的表 达水平 增高并 与 S L E疾病活 动相关 ,可 以作为监 测病 情活 动性 的检测 指标 ; ( 2 ) S L E患者的 I F N 一^ y 、I L 一 1 2异常高表达 ,而且与 S L E D A I 评 分呈正相关 ,I F N 一 、I L 一 1 2可 以作 为判 断 S L E疾病 活动 的参考指标.S T A T 4对 I L 一 1 2 、I F N 一 的表达有正相调节作用 ,在基 因水平上调控 I L 一 1 2 、I F N 一 并促进其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细胞因子的检测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细胞因子的检测

细胞 因子产生 的平 衡 ,在严 重 自身免疫性 疾病 诱 导
和 发 展 中 起 着 关 键 角 色 ,校 正 lT2平 衡 在 实 践 /h
^ IG .5克 隆) P 标 记 的 IN 单 抗 ( g ,B F , E F. 鼠 kG ,4 —5克 隆) E 标 记 的 抗 I. 1 51 ,P L2单 抗 ( 鼠 IG a 7 8 克 隆 ) E标 记 的 抗 I. 抗 ( g 2 .N 4 A ,P L4单 鼠 IG ,8 .2 隆 ) IC标 记 的 鼠 I g 1 F1 克 ,FT g G1同种 型 对 照免 疫球 蛋 白 ( G 克 隆 ) E标 记 的 鼠 IG MC 1 ,P g 1同 种 型对 照 免 疫 球 蛋 白 ( G 克 隆 ) E标 记 的 鼠 MC 1 ,P lG a同种 型对 照 免疫 球 蛋 白( G a克 隆) g2 MC 2 ,佛 渡 醇 乙酯 ( M ,离 子 霉 素 (oo yi 和莫 能 霉 素 P A) i mc n n)
维普资讯
( 海 免 疫 学杂 志 )02年第 2 卷 第 2 上 20 2 期 文 章 编 号 : 10 . 7 2O 0 .13 1 0 12 8cO2J202 ̄3 4
系统 性 红 斑 狼 疮 患者 外 周 血 C 4 D T细胞 细 胞 因子 的 检测
11 病例选 择 . 4 例 患 者均符 合 18 1 92年关 于美 国
风湿 病学 会 ( R 修 订 的 S E诊 断标 准 _ 。男 性 2 A A) L 6 例 ,女性 3 9例 ,平 均 年 龄 3 . ,病 程在 0 6~ 17岁 . 2 O年间 ,平 均病 程 4 2年 ,其 中活动 期 l 患 者 . 8例 系深圳 市人 民 医院就 诊 的患 者 ,稳 定 期 2 3例患 者 系医 院 门诊 随 访 的 S E患 者 ,活动 期 判 断 标准 参 L 照 SE A 法 【 L D I .采用 临床 症 状评 分 ≤1 0分者 为稳 定期 , >1 分为 活 动期 。对 照 组 l 1 5例 .选 用性 别 和年龄 相配 的健 康 志 愿 者 ,其 中男 性 2例 ,女 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IFN-α、IL一10、TGF—β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IFN-α、IL一10、TGF—β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2 1 两 组血 清 中 IN 、L1 、 G — 水 平 比较 . F — I一 T FB 0 见表 1 L 。S E患 者 组 血 清 中 ,F 一 和 I一0水 平 呈 IN 仅 L1 正 相关 ( =0 8 , 0 0 ) I —0和 T F p水 平 呈 r .0 尸< . 5 ,L l C— 负 相关 ( 一 . 5 P<0 0 ) IN 和 T FB水 r= 0 4 , . 5 ,F — C— 平 无相 关性 ( = 一 . 1P> . 5 。 r 0 3 , 0 0 )
活 动 期 低 于稳 定 期 ( 0 0 ) S E组 血 清 及 P MC 中 的 IN 0 I一0及 其 mR A 呈 正 相 关 ( = . 0 0 7 , 均 P< .5 ;L B s F 【 L1 、 N r 0 8 、. 5 P
< .5 , 一0 T FB及其 m N 00 ) I 1、G - L R A呈 负相关 ( =一0 4 、 . 5 P均 <00 ) IN d T F B及 其 m N r . 5 一0 2 , .5 , — 、 G . F R A无相 关 性。S E组血清及 P MC 中 IN 、L1 、 G — L B s F — I-0 T FB与其相应 的 m NA呈正 相关 ( = .0 0 8 、. 1P均 <00 ) R r 0 9 、.2 0 9 , .5 。
摘要 :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 ( L ) S E 患者外周 血中 o干扰素(F . ) 白介 素 1 (L1 ) 转化生长 因子 B 【 IN o 、 【 0 I一 、 0 采用双抗体夹心 E A法检测 9 HS 8例 S E患者 ( L L S E组 ) 5 及 5例健 康
(G -) T FB 的表达变化 , 并探讨其意义 。方法 T FpmR A。结果 G ・ N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细胞miR-31的表达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细胞miR-31的表达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细胞miR-31的表达范薇;唐元家;曲波;崔慧娟;黄新芳;陈顺乐;沈南【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细胞微小RNA(miR-3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36例SLE患者和23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ACD抗凝血,Real-Time PCR检测miR-31表达.分析SLE患者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肾脏受累程度指标(Renal-SLEDAI积分)及临床用药与外周血细胞miR-3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的外周血细胞miR-31表达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LE患者的外周血细胞miR-31表达与SLEDAI 积分和Renal-SLEDAI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330,P=0.043;r=-0.337.P=0.044),与临床用药情况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细胞miR-31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及肾脏损害程度相关,作为重要生物标志物有可能为SLE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icroRNA (miR-31) in peripheral blood cells of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matosus ( SLE).Methods Thirty-six patients with SLE and 23 healthy controls were selected, peripheral ACD anti-coagulation blood was obtain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miR-31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miR-31 in peripheral blood cells and 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 parameters of degree of renal injury ( RenaI-SLEDAI score) and clinical medication was analysed.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miR-31 in peripheral blood cells of patients with SL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healthy controls (P<0.001).The expression of miR-31 in peripheral blood cells of patients with SL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LEDAI and RenaI-SLEDAIscore (r = - 0.330, P = 0.043; r = - 0.337, P = 0.044), while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miR-31 and clinical medication ( P <0.05).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miR-31 in peripheral blood cells of patients with SLE may be related to disease activity and degree of renal injury, and may serve as an important biomarker in the early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assessment of SLE.【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31)001【总页数】4页(P39-42)【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微小RNA;miR-31【作者】范薇;唐元家;曲波;崔慧娟;黄新芳;陈顺乐;沈南【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上海市风湿病学研究所,上海,200001;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分子风湿病学研究组,上海,200025;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分子风湿病学研究组,上海,200025;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分子风湿病学研究组,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上海市风湿病学研究所,上海,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上海市风湿病学研究所,上海,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上海市风湿病学研究所,上海,200001;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分子风湿病学研究组,上海,20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4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PXK 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

PXK 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

l e u c o c y t e s o f t h e S L E p a t i e n t s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l a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t h e n o ma r l c o n t r o l ( P< 0 . 0 1 ) .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l e v e l o f P X K m R N A i n t h e S L E p a t i e n t s w a s p o s i t i v e l y c o r r e l a t e d w i t h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o f t h e a n t i — S mi t h D l a n t i b o d y ( P< 0 . 0 5 ) ;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P X K m R N A i n t h e S L E p a t i e n t s w a s p o s i t i v e l y c o r e l a t e d w i t h C 3 a n d C 4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P<0 . 0 5 ) . C o n c l u s i o n s : T h e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P X K g e n e
Ex p r e s s i o n o f PXK mI A i n
pe r i p he r a l bl o o d l e uc o c y t e s o f pa t i e n t s、 v i t h s y s t e mi c l up us e r y t he ma t o s i s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 +、CD8 +T细胞p16基因mRNA表达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 +、CD8 +T细胞p16基因mRNA表达
临床皮肤科杂志 2 1 年 3 00 9卷第 8 期
J l em t , & Q i D r ao e Cn l
0. : 1里
4 3 8
论 著
系统 性 红斑 狼 疮 患者 外 周 血 C +C 8T细胞 D4, D + p 6基 因 mR A 表 达 1 N
马 红 ,李遇梅 ,李政 亮 ,张雪静 ,刘莉萍 ,许
2 2 0,C ia 10 1 hn )
【 src】 Obet e I is d easse eepes no 1 N f eihrl l dC 4, D + el i at eo - Abt t a jci : t s t yw sesdt x rsi f 6mR A o r ea b o D C 8 ci ci rn v nh u h o p p p o T sn v i
动 期 组 (. 24 . 1 比较 ,L 37 -1 0 ) 2 -7 S E活 动期 组 (29 6 812 明 显 增 加 , 异 均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非 活 动 期 组 和对 照组 之 间差 9 .2 ±3 . ) 0 差 而
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L S E患者 p 6 因 m N 1基 R A水平在 C 4,D C D +C 8F细胞 中增高 , 提示 S E患者存在 p 6 因表达异常 。 L 1基
a p id t u n i t ey a a y e t e e p e s n o 1 NA n C C c l . Re u t : e e fp 6 mRN e p e so D4 p l q a t ai l n lz x r s i fp 6 mR e o t v h o i D4 , D8 el s s l Lvl 1 s o A x rs i n i C n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基因表达谱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基因表达谱研究

细胞 的 基因 芯片 研究 分析 显示 ,S E L 易感 基 闪能 够通 过 改变 细胞
凋亡 、信 号传 导影 响 淋 巴细胞 和粒 细胞 的凋亡 ,参 与 S E L 的发 病
1 .. 数据 分 析 :首 先 使用 Q at ry 0 0 件将 扫 描 的图像 , 15 3 unAr 4 0 软 a 信 息 转 化为 数 据 ,并 进 行 标 准 化 ,进 一 步 将 得 到 的原 始 数据 使
【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候选基 因;基因表达谱;荧光实时定量P R C
CD”
系统 性红 斑狼 疮 ( ytm cL p s rte tss L 是 S s i uu yhma u ,S E) e E o


C 免疫磁珠分离T 淋 巴细胞亚群 ,用于T 淋巴细 D 、B 、B
种 涉及 到多器 官 的 自身免 疫性 疾病 ,尽管 人们 已对 S E 生 的 L发
G n S r gMi or yA a s o wa Slo eec ) 行 eepi c a a nl i Sf r n r r y s t e( icnG nt s 进 i i 表达 差异 和聚类 分析 等 。 1 . 实时荧 光定 量P R 选 、鉴定差 异 表达基 因 。 .2 3 C筛 1 . 1c N .2 D A的准备 :提 取5例 患者 及正 常对 照外周 血及T、B 3. 5 淋
胞亚 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因芯 片研究 。
分子 机制 进 行 了一些 研究 ,但 目前 仍 不清 楚 [ 因此筛 选 与 S E 】 】 。 L 相 关 的致病 基 因 ,不 仅 有助 于 阐明S E L 的分 子 发生 机制 ,而 且更
有利 于 S E L 的诊 断 和治疗 。近年 来 ,基 因芯 片技 术 能从基 因组范 围上 进 行基 因表达 的筛选 和 鉴定 。Mad l e g a n 等对 S E 者骨 髓 e L患

增殖诱导配体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

增殖诱导配体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

b e — u n ia i e RT— R.Th o r l t n b t e h x r s i n o y s miq a tt t v PC e c r e a i e we n t ee p e so fAPRI o L mRNA n LE d s a ea tvt n e ( LE a d S ie s c i i i d x S — y DAI wa s e s d ) s a s s e .Re u t Th e e fAP L mRNA n P s ls e 1v 1 RI o i BMCs wa i nfc n l n r a e n t e a t e a d i a t e S E s sg iia t i c e s d i h c i n n c i L y v v g o p s c mp r d wih t a n t e n r 1 o t o r u ( r u sa o a e t h t h o ma n r 1g o p PG 0 0 i c . 5,PG 0 0 ,r s e t e y .Th x r s i n o RI . 1 e p ci l ) v e e p e so fAP L mR— NA n t ea tv LE g o p wa ih r t a n t e i a tv LE g o p ( i h c i e S r u s h g e h n i h n ci e S r u PG 0 0 ) Th x r s in o RI .1. e e p e so f AP L mRNA n S i LE p t n s h d a sg iia t o iie c re a i n wi LE a i t a i nfc n l p st o r l t t S DAIs o e( 一 0 6 2 5,PG O O ) e y v o h c r r . 7 . 1 .C n l s n Th x r s in o o cu i o ee p e so fA— PRI L mRNA ih l y a mp r a tr l i h a h g n ss o LE m g tp a n i o t n o e n t e p t o e e i fS . Ke r s l p s e y h ma o u ,s se c a p o ie a i n i d cn i a d; p rp e a l o n n ce rc l y WO d u u r t e t s s y t mi ; r l r to -n u i g 1 n f g e i h r l o d mo o u l a e 1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 外 周 静 脉 血 ,E DT A K2 抗 凝 ,离 心 后 获 得 白 细 胞 ;采 用
T r i z o l 总R NA一步 法提 取 细胞  ̄ , R NA l用M— ML V 逆 转 录酶 合 成第

链c DN A{T R A F 4 、0 一 a c t i n  ̄ f 物设 计 、合 成 由上 海生 物 工程 公 司设计 并合成 。T R A F 4  ̄ J i 物序 列为 A C AC C A T C C A GA G C C AC C A G
断标 准 ,S L E D AI 评 分在 4  ̄ 2 6分 之间 ; 以健 康 献血 者 1 5 例 为对 照 组。取 外周 静脉 血 , 分 离外 周血 白细 胞 ,提 取 细胞 总 R N A, 以 p肌 动
蛋白 ( D — a c t i n ) 为 内参照 ,采 用逆 转 录 一聚合 酶链 反应 ( R T - P C R )技 术 半 定量检 测 T R A F 4 m R N A 在 外周 血 白细胞 中的相 对 表达 水平 。
小 为4 6 1 b p ;D — a c t i n :G G G AC C T G AC T G A C T A C C T C( s e n s e )和 G C A T T T G C G G T GG A C G A T G G( a n t  ̄ s e n s e )。产 物大小 为5 7 5 b p ;
加 ,致 自身抗 原增加 ,与疾病 的活动程度 正相关 ,其发生机 制与F a s /
F a s L 复合物有关口 ] ,而T R A F 4 过表达 可以抑制 由F a s 介 导的细胞凋亡 。 T R A F 4 是T R AF s 家族成员之 一 ,在正常人外周 血 中只有粒 细胞和单核 细 胞表达T R AF 4 ,所以我们选 用外周血 白细胞作为研 究对象分 析S L E
【 摘 要】 目的 探 讨肿 瘤 坏死 因子 受体 相 关 因子 4 ( T R AF 4 )mR N A 在 系统 性红 斑狼 疮 ( S L E ) 患者外 周血 白细胞 中的 表达是 否存 在 异 常。 方法 收集 2 0 1 0年 8月至 2 0 0 1 2年 9月我 院 肾内科 、凤 湿科 院住 院 S L E女性 患者 2 5例 ,所有 患者 均 符合 1 9 8 2年 美 国风湿 病 学会 S L E诊
患者T R A F 4 m R N A的表达 是否存在异常 。
6 0 0 b p
4 0 0b p
1资料 与方 法 1 . I一般 资料 收集2 0 1 0 年8 月至2 0 0 1 2 年9 H 我院肾内科住院S L E 女性患者2 5 例, 年龄 1 4 - 5 6 岁 ,所有患者 均符 合 1 9 8 2 年美国风湿病学 会S L E 诊断标 准, 采用B o m b a r d i e r 等的S L E 活 动指数 ( S L E D A I )评价疾病 活动程度 , 患 者评 分在4  ̄ 2 6 分 之间 。以健 康献 血者 1 5 例为 对照 组 ,均为女 性 ,
注 :P < 0. 0 5
每 组均 以 8 一 a c t i n 作 内参照 ,分管 进行扩 增 ;取P C R 扩增 产物行 琼脂 糖凝 胶 电泳 ,在凝胶 成像仪 ( V I L B E R L 0 u R MA T )上对 产物 定量扫 描 ,参 照 电泳Ma r k e r 的条带位置 判断 目的条带 。以 目的基 因与 内对照
中图分 类号 :R 5 9 3 . 2 4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1 7 - 0 1 2 6 - 0 2
系统性 红斑狼 疮( S L E ) 是 一种典 型的 自身免疫 性疾病 ,存在 多种 免 疫学异 常…。有 文献报道 约5 0 %的S L E 患者发 生 中性粒 细胞 凋亡增
1 2 6 ・临床研究 ・
J u n e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1 7圈衄
T R A F 4 m R N A 在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 白细胞 中的表达
贺 丹 柴华 旗
( 1 常熟市第二 人民医院肾内科 ,江苏 常熟 2 1 5 5 0 0 ;2 苏 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 院。 肾内科 ,江苏 苏州 2 1 5 0 0 0 )
P - = 0 . 0 0 8 ,两 组之 间存在 显著差异 ( P <O . 0 5 )。见表1 。
表1 S L E 患者 外周血 白细胞T R A F 4 mR NA 表 达量( 爻±S )
( s e n s e )和A C C AC T G C C A T T G C C A T T G A G( a n t  ̄ s e n s e ),产物大









1 8 , - 4 2 岁。 1 . 2 治疗 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图1 S L E患者 外周血 白细胞 T R AF 4mR NA表 达
( 1 - 4 :S L E 患者 ;5 — 8 :正常对照;M:Ma r k e r )
的表 达进行 了半定量R T - P C R 分析 ,用 B — a c t i n 为内参 照,结果 以百分 数形 式出现 ,两 组T R A F 4 m R NA 的表达分 别为 ( 3 0 . 0 1 ±1 9 . 0 5 )%和 ( 4 5 . 5 8 ±1 1 . 6 5 )%,S L E 患者T R A F 4 m R N A 表达 低于正 常对照组 ,
结果 S L E患者 外周 血 白细胞 T R AF 4 m R N A 的表 达低 于正 常人 ( P<O . 0 5 ) 。结论 T R AF 4 m R NA 可 能参 与 了 S L E的发生 发展 。
【 关 键词 】 系统 性红斑 狼疮 ;T R A F 4 ;白细胞 ;R T - P C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