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理论·证据——谈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复旦大学陆铭)

合集下载

9.17郑桂华老师:写作教学改善的关键

9.17郑桂华老师:写作教学改善的关键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陈满铭主编.限制式写作之理论与应用[M]. 台北:万 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 仇小屏编著.新式写作教学导论[M]. 台北:万卷楼图 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 叶嘉青编译.儿童文学与写作教学[M]. 台北:心理出 版社,2011. 王瓊珠编著.故事结构教学与分享阅读(第二版)[M]. 台北:心理出版社,2010. 王鼎钧.文学种籽[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王鼎钧.作文十九问[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 司,2007. 王鼎钧.作文七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王鼎钧.讲理.[M].台北:大地出版社,2007. 岑绍基.作文量表互改研究与实践[M].香港:香港教育 图书公司,2005.
《语文学习》201003

《“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样章》 《怎样编故事》 《论证》 《理想的与实现的 ——“如何选择作文材料”教学 实录与反思》 《语文学习》 200803 《类比构思》 《中文自修》 200802 《描写的奥秘》 《语文学习》 200709 《作文构思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育科学论坛》 200703 《语文学习》200710 《语文教学通讯》200807-8B 《语文教学通讯》200811B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 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 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 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 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 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 间。……

复旦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规范 .doc

复旦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规范 .doc

复旦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规范(2005年修订版)印刷本论文规范一、论文封面制作要求(一)、学位论文封面使用云彩纸。

博士学位论文封面颜色为淡棕色,硕士学位论文封面颜色为淡蓝绿色。

(二)、论文封面制作要求如下:1、封面内容(封一):(1)学校代码(10246);(2)学号(研究生)或学员号(同等学力人员);(3)学校名称(复旦大学);(4)学位论文的类别;(5)30个汉字以内的论文题目;(6)院系(规范正式的)名称;(7)专业;(8)姓名;(9)指导教师;(10)完成日期(涉密论文需注明论文密级和保密年限,参见附件1:《复旦大学涉密论文归档与管理暂行办法》)。

对于同等学力人员,必须在论文左上角注明:“同等学力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字样;对于专业学位论文,必须在论文封面“复旦大学XX学位论文”下面注明“专业学位”字样。

2、论文封面(封一)请严格按标准样本制作。

标准样本的下载地址为:3、论文封面(封三)须打印并签署“论文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声明”的下载地址为:(三)、论文书脊上印: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二、论文内容编排要求(一)、论文统一按word格式A4纸(“页面设置”按word默认值)编排、打印、制作。

正文内容,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

(二)、论文撰写格式:1、扉页:指导小组成员名单2、目录:3、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4、英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5、引言(前言):6、正文7、参考文献:(全文参考文献一览,各类参考文献编排格式须符合国家标准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见附件2:《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8、后记:(致谢等内容)(三)、注释位置:硕士学位论文采用篇末注、博士学位论文采用章末注。

如所在学科有特殊需要,也可适当采用脚注。

(四)、字数要求:(1)文科:硕士:一般不少于3万字;博士:一般不少于10万字;(2)理科、医科: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确定。

第七讲 实证分析研究与论文写作

第七讲 实证分析研究与论文写作

实证研究
研究样本
主要样本: 主要样本: 并购重组事件(分为股权转让, 并购重组事件(分为股权转让,资产重组与吸收合并三类 ) 选择理由: 选择理由:
1.样本数量充足(已发生上千起并购重组事件); 1.样本数量充足(已发生上千起并购重组事件); 样本数量充足 2.并购重组中容易滋生内幕交易(目前已以内幕交易定案查处的8起案件中, 2.并购重组中容易滋生内幕交易(目前已以内幕交易定案查处的8起案件中, 并购重组中容易滋生内幕交易 有4起涉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起涉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3.便于进行国际比较,以检验假说2 3.便于进行国际比较,以检验假说2. 便于进行国际比较
.
相关概念界定
内幕交易
拥有内幕信息的人自己买卖证券; 拥有内幕信息的人根据内幕信息建议他人买卖证券; 拥有内幕信息的人向他人泄露内幕信息,使他人利用 该信息买卖证券.
相关概念界定
操纵(Manipulation) 操纵(Manipulation) Ross(1991)对操纵的定义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Fischel and Ross(1991)对操纵的定义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交易的目的是使价格朝某一特定方向运动; 交易的目的是使价格朝某一特定方向运动; (2)交易者不知道如果没有他的交易,价格是否会向该方向运动; 交易者不知道如果没有他的交易,价格是否会向该方向运动; (3)交易者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他影响价格的能力,而不是因为他掌握了有价 交易者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他影响价格的能力, 值的信息. 值的信息.
检验假说3 检验假说3时,以五类重大事件为样本
政 府 持

当 地 政 府 政 支 府 持
政 府 持

上 市 公 司 控 股 股 东 与 关 联 人

02-7. 以假设为驱动的科学研究方法PDF课件

02-7. 以假设为驱动的科学研究方法PDF课件
➢ 凯库勒确定C6H6结构 (1865)
➢ 沃森、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1953)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1953)
复旦大学 卢宝荣
复旦大学 卢宝荣
Questions
复旦大学 卢宝荣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Scientific Methodology &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复旦大学 卢宝荣
卢宝荣
复旦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7. 以假设为驱动的科 学研究方法
复旦大学 卢宝荣
科学研究是在正确的时间提出合 理的科学问题并通过实验使问题得以 验证和解释。
—— 卢宝荣
复旦大学 卢宝荣
基础科学研究的六步法则
1. 选题 (科学问题)
5. 建立理论
2. 获取事实
4. 验证假设
复旦大学 卢宝荣
3. 建立假设
6. 理论验证/ 评价(社会)
以假设为驱动的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问题
假设验证
(实验设计&实施)
科学假设
复旦大学 卢宝荣
分析
- 结论பைடு நூலகம்- 发现 - 理论
讨论 & 举例说明

《通识写作 怎样进行学术表达》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通识写作 怎样进行学术表达》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一、学术写作 的一般要求和
常见问题
二、通识课程 论文的选题策 略
01
一、蓝海战 略:选择研 究领域
02
二、什么是 问题意识
03
三、如何提 出一个好的 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4
四、社会科 学的想象力 与理论聚焦
06
六、写作是 一场攻防战
05
五、写、写、 写才是“王 道”
01
一、找到感 兴趣的经济 学现象
02
二、提出有 价值的经济 学问题
七、批判性阅读
一、上课要获取“藏 宝图”
二、有效、有目标、 批判地阅读
三、不动笔墨不读书 四、如何写文献综述
六、知识管理的技 术辅助
五、注意学术规范
七、不忘写作的初 心
一、我写故我在
二、学术写作与登徒 子好色
三、知识与信息爆炸 时代的学术写作
四、知识和信息爆炸 时代的知识产业
六、个人知识与学 术写作
五、通识教育与学 术写作
七、关于学术写作 的一些个人知识
第二部分
4 文学论文的几种常 见形式
5 从读书笔记到论文 写作:方法与规范
6 学术史回顾的写 法——兼谈论文写作 中的...
7 立足文本、结合专 业——基于经典作品 的...
9 一个有趣问题的 经济学叙事方式
8 社会科学论文选 题策略与写作技巧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通识写作 怎样进行学 术表达》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论文
研究
社会
规范
要求
观点
文献
学术
问题
选题 知识
读书笔记
写作

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_来自中国的证据_万广华

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_来自中国的证据_万广华

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X万广华陆铭陈钊本文估计了一个包含贸易和FDI变量的收入决定函数,然后运用最新发展起来的夏普里值(Shapley value)分解法衡量了全球化和其他变量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

研究发现:(1)全球化对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贡献显著为正,并且随着时间而加强;(2)资本是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最为主要且日益重要的因素;(3)以非国有化为特征的经济改革对地区间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4)教育、地理位置、城市化和人口负担率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在减弱。

关键词全球化收入差距分解夏普里值作者万广华,1961年生,联合国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杨凌712100);陆铭,1973年生,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上海200433);陈钊,1973年生,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上海200433)。

一、引言关于全球化如何影响收入差距的讨论非常激烈。

Stiglitz、H urrell和Woods指出,全球化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因为贸易将加大教育和技能回报率的差异,全球化还导致特定人群或地区被边缘化,并且经济的自由化也往往缺乏足够的制度和治理结构作为前提。

¹这种观点在中国等对外开放后收入差距显著扩大的转型经济中得到了经验支持º,而在发达国家,收入差距的扩大也与贸易增长或国际分工密切相关»。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另一些研究提出,全球化使收X非常感谢Tony Shorr ocks,Eric T horbecke和Machiko Nissanke对本文初稿提出的宝贵意见。

本文的一个较早版本在联合国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院(UNU2WIDER)组织的国际会议/共享全球繁荣0上报告过(赫尔辛基,2003年9月)。

感谢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对本文数据编辑的支持和张爽提供的中文翻译。

本文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403004)和教育部课题基金的资助,特此致谢。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手册之二·开题报告
1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 导师 论文题目 所涉及的学科、专业 与导师(教研室或学科组)科研项目的关系 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院系 研究方向 专业 学号 联系电话
总第 3 页
共 14 页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手册之二·开题报告
2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途径与方法(预期思路或技术路线)
研究进度及具体时间安排 起讫日期 主要研究内容 预期结果
协助导师具体指导的人员配备情况及现有条件
课题经费预算
总第 4 页
共 14 页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手册之二·开题报告
3
专家对开题报告的评议 1.对选题依据、预期思路或技术路线的科学性、可行性、先进性及创新性的评价
2.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3.□同意 □建议修改或补充 □不同意 开题报告 专家组长签名: 年 参加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专家名单 姓名 职称 学科、专业 工作单位 月 日 Nhomakorabea总第 5 页
共 14 页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手册之二开题报告总第3页共14页1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姓名院系专业学号导师研究方向联系电话论文题目所涉及的学科专业与导师教研室或学科组科研项目的关系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手册之二开题报告总第4页共14页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途径与方法预期思路或技术路线研究进度及具体时间安排起讫日期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结果协助导师具体指导的人员配备情况及现有条件课题经费预算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手册之二开题报告总第5页共14页3专家对开题报告的评议1

11_论文的审稿及发表程序:如何与编辑沟通

11_论文的审稿及发表程序:如何与编辑沟通



复旦大学 卢宝荣
The Editor’s Role

Responsible for maintaining the reputation & competitiveness of a JOURNAL Making initial decision as to whether a submitted manuscript will be sent to reviewers Communicating with authors for their manuscript
复旦大学 卢宝荣
如何发表你的论文 ?

当你的论文投递出一段时间以后 你会收到来自杂志 Editor 的 decision letter The decision letter: reject or provisionally accept your manuscript 你将如何应对不同的decision …

复旦大学 卢宝荣
审稿专家的责任

To ticking the boxes To write their comments about any problems with the MS To suggest improvement that need to be followed before the MS can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in the journal Return their comments & recommendations to the editor


复旦大学 卢宝荣
Questions
复旦大学 卢宝荣
如何处理退(修)回的稿件? 如何与Editor 和 Reviewer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实·理论·证据──谈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陆铭*今天这个题目,如果由一个研究比我做得更好的人来讲可能更有好处。

但是现在来讲这样题目的人太少了,所以我愿意来把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也非常感谢大家来听我的讲座。

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现实·理论·证据》,这三个词摆放的位置基本上概括了今天晚上所有要讲的东西。

如果你们听完之后明白了我为什么这样摆放三个词的位置,我想你们就听明白我所讲的意思了。

我这样安排今天要说的内容:首先简单讲一下关于如何做研究;然后具体讲写论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穿插一些例子。

一、如何做研究选题(topic)做研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选题。

我们首先要区分选题和问题的差异。

经常会有学生来问我怎样做一个研究,我就问他想要研究什么问题?同学就会列出一些关键词,比如教育、农业等等。

这些关键词严格说来不是你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只是你研究的话题(topic),距离你研究的具体问题(question)还非常远。

走完了topic到question的距离,你才迈出了研究的第一步,可以真正地开始一项研究了。

选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你对什么感兴趣。

如果对一个问题不感兴趣,你很难做出出色的研究。

曾有一个硕士生跟我说,“陆老师,您有很多想法,随便给我一个我来做。

”我对他说,我没有办法帮你,在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之前,你是做不好的。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某些问题感兴趣。

有的时候你会有这样的体验,看到一篇文章时有激动的感觉,有时则不会,这就是兴趣的差别。

一个人的兴趣与他的积累、阅读和个人经历都有关系。

来的路上王永钦老师跟我讲了一句话,我非常赞同:“大爱才能有大智慧。

”怎么理解这句话?你在做一项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去论证自己的研究是重要的。

怎么去论证研究的问题的重要性?就是这个问题的研究能改进人类社会、能为人类带来福利。

接着问下去,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那就要看我们能不能超越个人的喜乐、得失去关注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这就是兴趣的来源。

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应该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好的研究的起点是好的问题,这是成功的一大半。

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人和做学问是一致的。

如果你不去关注对社会大众重要的问题,你十有八九做不成出色的学问;如果每天都想着争名夺利,就做不成出色的研究,因为你关注的*此文根据2006年11月13日陆铭在复旦大学的演讲整理而成。

感谢陈钊、王永钦、寇宗来、张晏、章元、封进、樊潇彦的讨论。

感谢徐轶青、薛萌等根据录音进行文字稿的整理。

问题对大多数人不重要。

第二,你要对这个问题有所理解,去选取你觉得重要的方面。

数学不能告诉你什么是重要的,什么重要取决于你自己的理解。

确定研究的方向后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关注更小的方面。

比如在涉及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里,如果你觉得土地问题是最关键的,你已经往前走了一步。

再接下来,你又认为关注“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后,怎样使他们失去土地而获得社会保障”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如果你从三农问题出发,缩小到土地问题,再缩小到“如何用土地换保障”的时候,你已经从topic过渡到question了。

我举这个例子是特别想说明,中国的很多问题是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无法告诉你的。

比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居民失去土地,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都有社会保障体制的背景下发生的。

所以中国不可能像西方的圈地运动一样,圈走农民的土地,把农民往城里赶就不管了。

从国家的现代化和政治文明来讲,都不可能这样做了。

这就牵涉到“土地换社会保障”的问题。

那么土地如何作价?农民拥有的土地权力是什么权力?价格制定好后,多少钱是现金支付,多少钱放到社会保障体系里?现成的经济学理论没有告诉我们。

美国和西欧在历史上走过这个阶段时,这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是社会、政治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理论去思考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

第三,你关心的问题为什么重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上的重要和实践上的重要。

最好的研究是两者兼有。

我不能排除有些杰出的文章,是在理论上重要而实践上不重要,或者实践上重要但理论上不重要的研究,特别是经济学里那些在方法论上有开创性工作的研究,往往有学术和理论的价值,而没有直接的社会实践意义。

以上三方面,在你做一个研究或写一篇论文时需要一一加以说明。

我们很多同学把做研究理解为构建一个数学或计量模型,非常不重视“写”。

你把数学的工作完成了,计量工作完成了,我要提醒你,可能你的研究工作只完成了百分之三十,至多百分之三十。

因为你还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重要。

现在的社会科学分工,特别是经济学的分工,是非常非常细的。

所以你拿到一百篇文章你可能对九十九篇的内容根本不了解,那么这剩下的九十九篇你看哪些呢?我们在平时看文章时先看摘要,它会告诉你他研究了些什么东西,做出了什么贡献,然后再看引言(introduction),比较详细地回答前面的问题。

最后看结论,看这个研究得到什么有创见的内容。

最后才看文章的主体部分,理论和实证的模型。

如果你的摘要和引言写得不好,别人看到五百字的时候,就不看你的文章了。

如果你不重视这些,你的研究可能就产生不了它应该有的社会价值,所以一定要重视,甚至可能需要70%的时间来写引言。

一旦找到了你觉得有趣、有创新、有意义的问题,接下来你需要判断它是否可行?理论上是否可行,首先要看起点到底对不对。

数学不能告诉你起点对不对。

对于一个问题的研究你既可以采用静态的模型也可以采用动态的模型,你可以采取跨期的模型也可以采取单期的模型,你可以采取有政府的模型也可以采取没有政府的模型,这取决于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一个更常见的问题是实证。

也许你想到很好的一个想法(idea),要考虑有没有数据?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获得支撑这个研究的数据?其次要考虑研究需要的变量是否是可度量的,至少在理论上是不是有人提出过度量的方法。

还要考虑数据的样本是否足够大,比如时序数据至少需要30个观察点,但中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开始算也只有28年,用年度的数据只能是不是办法的办法。

这些问题都要事先想过。

我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中国问题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去研究中国经济的问题?我们作为中国人,我们也许并不太知道什么问题对于美国重要,但是我们很了解中国的情况。

我们生在中国,我们对于中国的了解决定了我们知识的禀赋,从而决定了我们的比较优势。

在国外学习经济的中国研究生主要进行三方面的研究:1、理论计量,因为其抹去了经济学研究中对历史和人文知识禀赋的要求;2、跟大牌教授研究美国问题;3、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做从中国经验出发的实证和理论问题。

随着中国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也许绝对比例仍然不高)选择做第三个方向,我希望大家能重视这个选择。

要让别人来接受一个基于中国或者亚洲经济的研究,你必须让别人相信你的研究具有足够的重要性和一般性。

这里指的重要性不是指中国问题本身有多重要,而是指中国经济的一般性经验可以提供给其他国家作为参照。

我们研究的中国问题既要产生于中国的经验和历史,又要有一般性意义。

就像刚才提到的“土地换保障”问题,其它国家并没有为中国提供前车之鉴,但是我们可以为一些比中国更落后的国家提供经验。

如果发现了一个用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或不能很好解释的现象,那么这个时候你去发展一个理论就是必要的而且是创新和有贡献的。

恰恰是因为如此,现在做理论研究越来越难。

为什么?因为经济学的发展经过两百年特别是现代化的半个世纪以后,理论已经相当成熟了,现在你要找到一个不能用现有理论解释的现象越来越难,所以现在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注重应用。

什么时候需要理论创新呢?有一个现象无法用现有的理论解释,那么理论创新的机会就来了,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在中国还很多。

问题(question)如何提出问题?一定要注重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variance。

variance这个词对于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非常重要。

对于实证研究,数据里的variance构成了计量经济学的基础。

因为如果没有variance,数据就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办法看清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换句话说,一个变量动了以后,另一个变量跟着动还是不跟着动。

如果一起变动,往哪个方向变化?这在统计上就是variance所包含的信息。

这在理论上也非常重要,要想看出事物与事物的联系,就要去比较两个观察对象,发现它们之间有差别,比如它们存在制度的差别。

然后你又观察到它们另外还有差别,比如经济增长的绩效不同。

然后你要去思考这两个差别之间是否有关系。

比如,印度是一个民主的社会,但是它这个民主的社会是一个混乱的民主社会。

在经济学家里有人称印度的民主是坏民主。

但是中国不那么民主,中国有一个政治集权的结构。

但是中国的增长率很快,印度的增长率比中国慢。

这在实证上是什么?当你看到一个制度变成另一个制度的时候,作为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变量是否跟着变了,这是实证的基础。

从理论上讲,你要解释的就是增长绩效的差异与制度差异是否有关。

所以,理论和实证只是研究现实规律的两种方式而已,本质上都是在找差异。

差异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

理论上找差异的方法和实证研究中对空间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正好对应起来。

理论和实证研究只不过是识别两种variance之间关系的方法而已,本质思想都来源于现实世界。

提高经济学修养,就是要不断从现实世界中找差异,不断地思考这个差异和那个差异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发现的关系是一个在理论上没有被提出来的关系,这就是你的理论发展创新的机会。

如果你发现的这个关系是在实证上没有用数据来说明的关系,这就是你实证研究的基础。

下面我们谈谈创新。

理论和实证的创新没有什么太大的本质差别。

理论上的创新,第一要解释新的现象,第二要提出新的思想。

在经济学的研究里,你会发现第一种“解释新的现象”很像从实践到问题的思维方式。

先去看现实,当现实出现一个新的现象不能被理论解释时,你就找到了一个问题。

还有一种研究思路是从文献到问题,纯粹从文献角度来看它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就去解决,跟实践关系不大。

第一种研究路径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由它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路径。

对大家而言,你们应该避免自己过早进入第二个路径。

如果你过早走向这条路径,你可能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研究的东西到底重要不重要。

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你看到一个作者讲,他在文献的基础上作了修改,然后发展出一种新的理论。

这类文章特别容易让大家以为这些作者的研究都是从文献到文献、从文献到问题的。

并不是这样。

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这些作者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为什么会选这些问题?通常来讲,很少有人是从文献开始找到这个研究路径的。

这是学生们非常容易犯的错误,很多同学只是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不去关注现实世界,这是不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