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及说明

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及说明

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及说明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电机电流计算: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是380,相电压是220,线电压是根号3相电压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的电压就是相电压,导线的电压是线电压(指A相B相 C相之间的电压,一个绕组的电流就是相电流,导线的电流是线电流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3相电压。

三个绕组的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的电压是220伏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

绕组是直接接380的,导线的电流是两个绕组电流的矢量之和功率计算公式 p=根号三UI乘功率因数是对的用一个钳式电流表卡在A B C任意一个线上测到都是线电流极对数与扭矩的关系n=60f/p n: 电机转速 60: 60秒 f: 我国电流采用50Hz p: 电机极对数 1对极对数电机转速:3000转/分;2对极对数电机转速:60×50/2=1500转/分在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机的极对数越多,电机的转速就越低,但它的扭矩就越大。

所以在选用电机时,考虑负载需要多大的起动扭距。

异步电机的转速n=(60f/p)×(1-s),主要与频率和极数有关。

直流电机的转速与极数无关,他的转速主要与电枢的电压、磁通量、及电机的结构有关。

n=(电机电压-电枢电流*电枢电阻)/(电机结构常数*磁通)。

扭矩公式T=9550*P输出功率/N转速导线电阻计算公式:铜线的电阻率ρ=,R=ρ×L/S(L=导线长度,单位:米,S=导线截面,单位:m㎡)磁通量的计算公式:B为磁感应强度,S为面积。

已知磁场定律为:Φ=BS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H = N × I / Le式中:H为磁场强度,单位为A/m;N为励磁线圈的匝数;I为励磁电流(测量值),单位位A;L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磁路长度,单位为m。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电功率:物理学名词,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是用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它的单位是瓦特(Watt),简称"瓦",符号是W。

作为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用电器功率的大小数值上等于它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

如果在"t"(SI单位为s)这么长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SI单位为J),那么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就是P=W/t(定义式)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

(P=U·I)。

对于纯电阻电路,计算电功率还可以用公式P=I^2*R 和P=U^2 /R。

每个用电器都有一个正常工作的电压值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

串联电路: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I1=I2=I总(电流处处相等且等于总电流)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总=U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x分压原理U1:U2=R1:R2 =P1:P2串联电路比例关系W1:W2=R1:R2=U1:U2 =P1:P2=Q1:Q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x 或U^2/R1+R2.....+Rx电流与电功率和电压之间的关系:I=P/U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Pe/Ps=(Ue/Us)的平方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总=I1+I2各处电压相等U1=U2=U总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各电阻之和R总=(R1*R2)/(R1+R2)1/R=1/R1+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x分流原理I1:I2=R2:R1=W1:W2=P1:P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 或U^2/R总并联电路比例关系I1:I2=P1:P2=R2:R1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 或U^2/R总电流的求法:I=P/U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W1:W2=R2:R1=I1:I2 =P1:P2=Q1:Q2电压相同时,越串联总功率越小,越并联总功率越大推导:①当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阻时,总功率为P总=U^2/R②当电路中有两电阻并联或串联时,设电阻相等。

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电机功率是指电机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通常用瓦特(W)来表示。

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是:功率(P)= 电压(V)×电流(I)。

在这个公式中,电压是电机所接收到的电压,单位是伏特(V),电流是电机所消耗的电流,单位是安培(A)。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机的功率,从而了解电机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是基于电学原理和功率的定义推导而来的。

根据电学原理,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即为功率,这是由欧姆定律和功率定义公式推导而来的。

因此,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公式,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机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对于电机的设计、选择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电机的工作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电机的功率。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机的实际工作情况,从而为电机的设计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电机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和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机功率计算公式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含义。

电压是指电机所接收到的电压,它是电机工作的基础,通常由电源提供。

电流是指电机所消耗的电流,它是电机工作时的主要参数,可以反映电机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通过测量电机的电压和电流,我们可以利用功率计算公式来计算电机的功率,从而了解电机的工作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需要根据电机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来计算电机的额定功率。

电机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是电机设计时确定的重要参数,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机的额定工作状态和性能。

通过电机功率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根据电机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来计算电机的额定功率,从而了解电机的额定工作情况。

除了额定功率,我们还可以根据电机的实际工作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电机的实际功率。

电机的实际工作电压和电流通常会有一定的波动,通过功率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电机的实际功率,从而了解电机的实际工作情况。

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机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对于电机的设计、选择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机计算公式大全

电机计算公式大全

电机计算公式大全
在电机的计算中,常见的公式包括:
1.电机功率(P)计算公式:
P = V × I
其中,V为电压,单位为伏特(V);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A)。

2.电机转矩(T)计算公式:
T = K × I × φ
其中,K为定子齿槽数与极对数的比值;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A);φ为磁通量,单位为韦伯(Wb)。

3.电机转速(n)计算公式:
n = (60 × f) / p
其中,f为电源频率,单位为赫兹(HZ);p为电机极对数。

4.电机效率(η)计算公式:
η = (Pout / Pin) × 100%
其中,Pout为电机输出功率,单位为瓦特(W);Pin为电机输入功率,单位为瓦特(W)。

5.电机绕组数(Z)计算公式:
Z = Kv × Zp
其中,Kv为柱绕组渡漂零时的电枢极低估绕组数;Zp为为正副级间绕组数之积。

此外,根据电机类型和应用领域的不同,还有许多其他的电机计算公式和关系式,例如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和步进电机等。

具体计算公式和拓展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研究和学习。

电机计算公式

电机计算公式

电机的相关计算公式1:反电势常数计算反电势常数V pp 表示相正弦波的峰峰值T 表示一个正弦波的周期2P表示极对数∏表示常数3、1415926电机行程1对极,才有一个正弦波直线电机(V rms /m/s)(V pp ÷(2*SQRT(2))÷(2倍极距÷T)旋转电机(V rms /rad/s)(V pp ÷(2*SQRT(2))÷(2*(2∏÷2P)÷T)2:电机功率P(KW),转矩T(N、M),转速n(转/分), 角速度w(rad/s),角加速度β(rad/s2),转动惯量J之间的关系公式备注功率P=1、732×U×I×cosφ电机转速:n=60f/p,p为电机极对数:电机转矩在50Hz以下时,就是与频率成正比变化的;当频率f达到50Hz时,电机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即额定功率;如果频率f在50Hz以后再继续增加,则输出转矩与频率成反比变化,因为它的输出功率就就是那么大了,您还要继续增加频率f,那么套入上面的计算式分析,转矩则明显会减小。

P=n*T/9550P=T *wP=F *V转矩T=J * β线速度V= w * r / V=2πr * n3:直流法相电流有效值的计算两相等效三相计算:(驱动器跑电流环只有两相电流) P 2=2i 22R 等效 P 3=3i 32RP 2= P 32i 22R = 3i 32R i 2= √(3/2) i 34:数字换向信号与反电势之间的关系u,v 与w 信号用来给转子做初始定位,这三个脉冲互差120°方波信号类似直流无刷电机位置传感器HALL 的输出信号,在一个电角度周期,三个信号的输出组成6个状态,每个状态60°电角度。

要使U,V 与W 信号能判断初始定位,需将U 相信号上升沿与电机反电势由负到正过零点位置对齐。

一般说来,根据编码器产生的脉冲方式不同,可分为增量式,绝对就是与混合式三i a i bic大类,UVW就是混合式码盘的位置信号,混合式码盘在传统的增量式码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用于检测伺服电机磁极位置的码道。

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及说明

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及说明

电机电流计算: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是380,相电压是220,线电压是根号3相电压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的电压就是相电压,导线的电压是线电压(指A相 B相 C相之间的电压,一个绕组的电流就是相电流,导线的电流是线电流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3相电压。

三个绕组的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的电压是220伏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

绕组是直接接380的,导线的电流是两个绕组电流的矢量之和功率计算公式 p=根号三UI乘功率因数是对的用一个钳式电流表卡在A B C任意一个线上测到都是线电流极对数与扭矩的关系n=60f/p n: 电机转速 60: 60秒 f: 我国电流采用50Hz p: 电机极对数 1对极对数电机转速:3000转/分;2对极对数电机转速:60×50/2=1500转/分在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机的极对数越多,电机的转速就越低,但它的扭矩就越大。

所以在选用电机时,考虑负载需要多大的起动扭距。

异步电机的转速n=(60f/p)×(1-s),主要与频率和极数有关。

直流电机的转速与极数无关,他的转速主要与电枢的电压、磁通量、及电机的结构有关。

n=(电机电压-电枢电流*电枢电阻)/(电机结构常数*磁通)。

扭矩公式T=9550*P输出功率/N转速导线电阻计算公式:铜线的电阻率ρ=0.0172,R=ρ×L/S(L=导线长度,单位:米,S=导线截面,单位:m㎡)磁通量的计算公式:B为磁感应强度,S为面积。

已知高斯磁场定律为:Φ=BS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H = N × I / Le式中:H为磁场强度,单位为A/m;N为励磁线圈的匝数;I为励磁电流(测量值),单位位A;L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磁路长度,单位为m。

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B = Φ / (N × Ae)B=F/IL u磁导率 pi=3.14 B=uI/2R 式中:B为磁感应强度,单位为Wb/m^2;Φ为感应磁通(测量值),单位为Wb;N为感应线圈的匝数;A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截面积,单位为m^2。

电机计算公式

电机计算公式

电机计算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电机的相关计算公式1:反电势常数计算反电势常数V pp 表示相正弦波的峰峰值 T 表示一个正弦波的周期 2P 表示极对数 ∏表示常数电机行程1对极,才有一个正弦波直线电机(V rms /m/s )(V pp ÷(2*SQRT(2))÷ (2倍极距÷T )旋转电机(V rms /rad/s )(V pp ÷(2*SQRT(2))÷ (2*(2∏÷2P )÷T )2:电机功率P(KW),转矩T ,转速n(转/分), 角速度w (rad/s ),角加速度β(rad/s 2),转动惯量J 之间的关系 公式备注功率P=×U×I×cosφ 电机转速:n=60f/p ,p 为电机极对数:电机转矩在50Hz 以下时,是与频率成正比变化的;当频率f 达到50Hz 时,电机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即额定功率;如果频率f 在50Hz 以后再继续增加,则输出转矩与频率成反比变化,因为它的输出功率就是那么大了,你还要继续增加频率f ,那么套入上面的计算式分析,转矩则明显会减小。

P=n*T/9550 P=T *wP=F *V 转矩 T=J * β线速度 V= w * r / V=2πr * n3:直流法相电流有效值的计算i a i bic两相等效三相计算:(驱动器跑电流环只有两相电流)P2=2i22R 等效 P3=3i32RP2= P 3 2i22R = 3i32R i2= √(3/2) i34:数字换向信号和反电势之间的关系u,v和w信号用来给转子做初始定位,这三个脉冲互差120°方波信号类似直流无刷电机位置传感器HALL的输出信号,在一个电角度周期,三个信号的输出组成6个状态,每个状态60°电角度。

要使U,V和W信号能判断初始定位,需将U相信号上升沿和电机反电势由负到正过零点位置对齐。

电机选用计算公式

电机选用计算公式

电机选用计算公式
以下是电机选用常见的计算公式:
1.功率公式:功率(P)=电流(I)*电压(U)*功率因数(PF)
-其中,功率因数是指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通常为1,除非应用中有额外的功率因数修正要求。

2. 转速公式:转速(N)= 频率(f)* 极对数(P)* 60s/min
-其中,频率为电网的频率(通常为50Hz或60Hz),极对数是电机的极对数,指一个极对上的磁极数。

3.对应电压公式:电压(U)=电压等级(V)/根号3
-微型电机的通用电压等级为110V或220V,工业用大型电机的通用电压等级为380V。

4.电流公式:电流(I)=功率(P)/(电压(U)*功率因数(PF))
-根据功率和电压计算电流,功率因数同样需要考虑。

5.额定转矩公式:额定转矩(T)=9.55*功率(P)/额定转速(N)
-该公式适用于电机在额定转速下的额定工作转矩计算。

6.额定电流公式:额定电流(I)=10^3*额定功率(P)/(额定电压(U)*功率因数(PF))
-该公式适用于计算电机在额定电压下的额定工作电流。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以上公式,还需要考虑一些实际情况以进行合理的电机选用,如:
-负载特性:负载的扭矩特性和启动特性需要考虑,以确保电机能够满足负载要求。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需要考虑,选择适合环境条件的电机。

-电机类型:根据应用场景和需要选择适合的电机类型,比如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

最终,根据计算公式和实际考虑因素,可以选择到合适的电机,并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和满足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设计程序
一、额定数据
1、额定输出功率………………………………P H= W
2、额定转速……………………………………n H= r/min
3、额定输出转矩………………………………M H= N.m
4、额定电压………………...………………. U H= V
5、额定频率……………………………………f H= H Z
6、额定效率……………………………………ηH=
7、额定功率因数………………………………cosψH
二、结构参数
1、定子外径………………………………….. D1= cm
2、定子内径………………………………….. D12= cm
3、转子外径……………………………………D2= cm
4、转子内径……………………………………D22= cm
5、铁芯长度……………………………………L=cm
6、气隙……………………………………Δ=cm
7、定子极宽……………………………………b p= cm
8、定子极高……………………………………h p= cm
9、定子轭高……………………………………h c1= cm (如非平行轭,取靠近最狭处的1/3处的轭高)
10、定子槽宽……………………………………H`=cm
11、转子槽口宽度………………………………b0= cm
12、转子槽上部宽………………………………b1= cm
13、转子槽口高度………………………………h0= cm
14、转子槽楔厚度………………………………h= cm
15、转子槽上部深………………………………h1= cm
16、转子槽深度…………………………………h2= cm
17、转子槽底半径………………………………R=cm
18、转子齿宽……………………………………t=cm (对非平行齿,t取最狭处的1/3处的齿宽)
19、转子槽数……………………………………z=
20、换向器外径…………………………………D C= cm
21、换向器片数…………………………………K=
22、电刷长度……………………………………a b= cm
23、电刷宽度………………………………….... b b= 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