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农业检测题(有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含真题)地理同步测试及答案:42农业

农业基础演练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生产活动不属于农业生产的是()A.种植草药B.种植葡萄C.养殖珍珠D.制作沙发2.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A.工业B.农业C.交通业D.旅游业3.下图反映的农业生产部门是()A.种植业B.牧业C.渔业D.林业甲、乙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大豆、油菜、甘蔗、棉花)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经济作物的排序与图中主要分布区一致的是()A.①油菜②大豆③棉花④甘蔗B.①大豆②油菜③甘蔗④棉花C.①甘蔗②大豆③棉花④油菜D.①棉花②大豆③油菜④甘蔗5.③经济作物分布区的作物熟制是()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三熟读“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回答6~7题。
6.下列农产品主要产区与产品的连线,正确的是()A.新疆——畜产、水产B.黄淮海平原——玉米、甘蔗C.长江流域——水稻、油菜D.华南——大豆、棉花7.图中我国各产区耕作制度和种植品种差别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耕作习惯B.地形C.土壤D.气候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完成8~9题。
8.图中各地段较为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A.①村落②林地③耕地B.①耕地②村落③林地C.①林地②耕地③果园D.①林地②果园③耕地9.假如此区域位于我国淮河以北,比较适合种植下列哪种农作物?()A.小麦B.油菜C.甘蔗D.水稻10.下列关于我国农业与饮食文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南方居民以米食为主B.北方居民以面食为主C.内蒙古高原地区人民喜食醋D.藏民饮食“四宝”能够帮助其抵御高寒气候二、综合分析题。
11.读“我国农牧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四大牧区。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比较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的南北差异。
地区耕地类型熟制主要农作物秦岭-淮河以北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长江中下游平原真题演练一、单项选择题。
度地理初二上册人教版农业同步测试及答案

度地理初二上册人教版农业同步测试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9•荣昌区模拟)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适宜成长的农业类型是()A.渔业 B.牧区畜牧业C.林业 D.种植业2.(2019•荣昌区模拟)在以下活动中,哪项不属于农业生产活动()A.草场放牧 B.水塘养鱼 C.野外探矿 D.植树造林3.我国西北、北部草地广布,适宜放牧。
我国四大牧区是指()①青海②山东③西藏④内蒙古⑤海南⑥新疆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③④⑥4.我国东部与西部农业区划分的边界是()A.800mm等降水量线B.200mm等降水量线C.400mm等降水量线D.1600mm等降水量线5.下列关于我国经济作物漫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菜子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B.甘蔗的最大产区为海南省C.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丘陵、山地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D.山东、河南两省为花生的主要产区6.我国北方地区出产的水果主要有()A.苹果、梨B.柑桔、桃C.哈蜜瓜、荔枝D.菠萝、葡萄7.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A.亚热带和热带B.中温带C.暖温带D.寒温带8.造成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泥土D.水源9.在东北平原的春小麦产区,农作物的熟制是()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C.两年三熟D.一年三熟10.下列地区中,农作物为一年一熟的是()A.松嫩平原B.台湾西部平原C.成都平原D.江汉平原1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B.热量C.水分D.泥土12.兰兰的故乡阵势平展,泥土肥沃,夏季高温多雨。
从自然条件思虑,她的故乡最适宜成长()A.畜牧业B.林业C.渔业D.种植业13.我国最大的油菜籽产区是()A.长江流域 B.珠江三角洲C.淮河流域 D.东北平原二、综合题(共2题)14.(2019•福建)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主要农作物种子的自主选育。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城市中,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的城市是()A.武汉 B.北京 C.哈尔滨 D.兰州2.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形主要以________为主A.荒漠 B.盆地 C.山地 D.平原3.为防治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绿化荒山②禁止毁林开荒③禁止陡坡垦地④退耕还草⑤修建水库()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4.我国小部分的河流流入内流区,其余则分别流入三大洋,其中流域面积最广的是()A.太平洋流域 B.北冰洋流域 C.印度洋流域 D.内流区5.下列关于长江与黄河的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流经了华北平原 B.防洪是治理的关键C.冬季都有结冰现象 D.中上游水能丰富6.按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广州市属于()A.暖温带、湿润地区 B.暖温带、半湿润地区C.亚热带、湿润地区 D.亚热带、半湿润地区7.被称为“紫色盆地”的地形区是()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8.《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这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别指的是()A.巴颜喀拉山脉---东海 B.唐古拉山脉---渤海C.唐古拉山脉---东海 D.巴颜喀拉山脉---渤海9.长江、黄河都发源于哪个省()A.西藏自治区 B.四川省 C.青海省 D.云南省10.关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南北温度相差不大 B.东部等温线稀疏且与纬线平行C.全国普遍高温 D.西部等温线较密且与经线平行11.长江支流众多,新中国成立后,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A.川江 B.虎跳峡 C.荆江 D.三峡1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限确定的主导因素()A.受降水影响 B.受地形影响C.受夏季风影响 D.受纬度影响1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下列哪个地区的天气状况()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南部沿海 D.青藏高原14.读下图,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黄河流域无结冰期 B.①河段水流平缓C.②河段有凌汛现象 D.③河段有地上河15.读黄河水系图,图中黄河主要支流⑤为()A.汾河 B.渭河 C.湟水 D.洮河16.某号台风某日移动路线如下表。
人教版地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 农业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组1. 河姆渡文化,是指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
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
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距今约6800~6300年),位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
半坡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下图为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兰兰同学在网上博物馆看到的两张古人类生活复原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姆渡人种植的粮食作物最有可能是()A.小麦B.马铃薯C.水稻D.玉米2.半坡人当时生活的环境与当前景观最大的变化最可能是现代()A.草原变广阔了B.河流变密集了C.气候变湿润了D.植被变稀疏了2. 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
近20年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增幅全球领先。
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冬小麦收割顺序由甲→乙、乙→丙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A.纬度、海陆B.土壤、纬度C.纬度、地形D.土壤、地形2.对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影响最大的农业技术是()A.科学灌溉B.无人播种C.机械收割D.麦种培育3. 粮食丰收,全局主动。
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将创历史新高,我国粮食生产迎来第十八个丰收年景。
图为我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人均耕地面积明显上升B.人均粮食随人均耕地减少而减少C.人均粮食随人口总量增加而降低D.人口总量持续上升2.针对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A.大量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B.加大农产品的进口量C.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D.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二、选择题4. 1.“西成高铁”从西安出发,穿越秦岭,直抵成都,沿途可看到耕地类型的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成高铁起、止城市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A.陕、甘B.陕、川C.晋、川D.晋、渝2.若你机会乘坐高铁,由西安→成都沿途可看到的农田景观是()A.先旱地后水田B.先水田后旱地C.全部都是旱地D.全部都是水田3.下列哪一组农作物及产品主要产于我国南方区域?()A.棉花、哈密瓜B.大豆、甜玉米C.水稻、油菜花D.青稞、酥油茶5. 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如粮食、蔬菜、植物油、棉花等来源于()A.林业B.牧业C.种植业D.渔业三、填空题6. 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杂交水稻之父”是______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预习作业(含答案)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

第二节农业课时2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预习速填】1.农业生产与、、水、等自然条件关系密切。
2.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适宜发展业,这叫“”;降水较少,牧草生长良好的地区,适合发展业,这叫“”;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适宜发展业,这叫“”;河湖较多的地区,适宜发展业,这叫“”。
3.近年来,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安全农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国迈进的步伐。
【自我检测】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的是( )A.地形B.气候C.水源D.交通便利2.有利于种植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多,光照强②土壤肥沃③水分充足④地势平坦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我国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很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我们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合理的是( )A.内蒙古高原——耕作业B.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耕作业C.大兴安岭——畜牧业D.华北平原——水产养殖业4.下列关于我国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力开垦草原、荒地,扩大耕地面积,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B.多施化肥、农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C.增加粮食进口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5.近年来我国“温室无土栽培农业”得到推广的重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周期性特点B.热量和水分的需要C.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需要D.市场经济和农业技术的发展答案【预习速填】1.光热土2.林宜林则林畜牧宜牧则牧种植宜粮则粮渔宜渔则渔3.科学技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强【自我检测】1.D2.D3.B4.D5.D。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读中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示意图(图S-4-1),完成1~2题。
1. 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A. 南北纬度的差异B. 东西温度带的差异C. 东西干湿的差异D. 南北干湿的差异2. 东部地区是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秦岭—淮河以南是旱作农业区B. 林业集中分布在华北平原地区C. 沿海地区淡水渔业发达D.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3. 山东某集团生产花生油的原料主要来自()A. 长江中下游平原B. 黄淮海地区C. 东北平原D. 南部沿海地区4.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下列关于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种植甘蔗B.福建沿海发展水产业C.长江流域围湖造田D.内蒙古发展种植业“稻客”是指近年来出现的专业帮别人收割水稻的人群,主要来自山东、河南、江苏北部等北方地区。
每年6月底,“稻客”带着小型收割机来到广东开始一年的丰收之旅,然后依次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地,9月再次来到广东、湖南等地秋收。
据此,完成5~7题。
5.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推测“稻客”()A. 规模逐渐减小B. 规模逐渐扩大C. 经济收入增加D. 经济收入减少6. “稻客”“迁徙”路线主要反映了我国各地水稻存在()①品种差异②播种期差异③熟制差异④种植技术差异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7. 每年数十万“稻客”能走南闯北的首要原因是()A. 国家政策鼓励B. 种植面积扩大C. 农业结构调整D. 交通条件改善宜宾市位于四川省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宜宾部分外出务工农民返乡承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
据此,完成8~9题。
赫章县第九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农业一、选择题1.精准扶贫,园地制宜,适合湘西山区种植的经济作物有A. 柑橘、茶叶B. 荔枝、核桃C. 甘蔗、芒果D. 甜菜、菠萝2.甲、乙两地分别为我国四大分区中的两处,都出产西瓜。
经调查,在西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7月份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 甲地所产西瓜更甜B. 甲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C. 乙地所产西瓜在本地市场狭小D. 甲地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3.如图,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适宜发展渔业的是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4.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A. 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地区B. 西部内陆地区C. 亚热带山地、丘陵、高原地区D. 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5.下列不属于发展农业所需的自然条件的是A. 光B. 热C. 水D. 技术6.下列著名畜种与牧区搭配正确的是A. 三河牛新疆牧区B. 滩羊青海牧区C. 牦牛西藏牧区D. 细毛羊内蒙古牧区7.北方地区中主要分布在东北的经济作物是A. 棉花B. 甜菜C. 花生D. 油菜8.张亮在某超市购物时发现一种水果的产地标签有错误,它是A. 品名:葡萄产地:新疆吐鲁番B. 品名:柑橘产地:江西南昌C. 品名:香蕉产地:辽宁沈阳D. 品名:苹果产地:山东青岛9.某采购员到下列四地采购农产品,对应正确的是A. 甲——辽宁省——小麦B. 乙——广东省——花生C. 丙——河北省——大米D. 丁——黑龙江省——大豆10.《晏子春秋·杂下》中有这样一段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气候B. 土壤C. 地形D. 河流11.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
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
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不包括。
2019年度地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4.2农业同步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同步训练一、选择题(共20 小题)1.(2019?荣昌区模拟)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A .渔业B .牧区畜牧业C .林业D .种植业2.(2019?荣昌区模拟)在以下活动中,哪项不属于农业生产活动()A .草场放牧B .水塘养鱼C .野外探矿D .植树造林3.我国西北、北部草地广布,适宜放牧。
我国四大牧区是指()①青海②山东③西藏④内蒙古⑤海南⑥新疆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 D .①③④⑥4.我国东部与西部农业区划分的界限是()A. 800mm 等降水量线B. 200mm 等降水量线C. 400mm 等降水量线D. 1600mm 等降水量线5.下列关于我国经济作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菜子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B .甘蔗的最大产区为海南省C.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的丘陵、山地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D .山东、河南两省为花生的主要产区6.我国北方地区出产的水果主要有()A .苹果、梨B .柑桔、桃C .哈蜜瓜、荔枝D .菠萝、葡萄7.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A .亚热带和热带B .中温带C .暖温带D.寒温带8.造成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气候C .土壤D .水源9.在东北平原的春小麦产区,农作物的熟制是()A .一年一熟B .一年两熟C .两年三熟D .一年三熟10.下列地区中,农作物为一年一熟的是()A .松嫩平原B.台湾西部平原C.成都平原 D .江汉平原1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海拔B .热量C .水分D .土壤第 1 页展(A .畜牧业B .林业C .渔业D .种植业13.我国最大的油菜籽产区是()A .长江流域B .珠江三角洲C.淮河流域 D .东北平原二、综合题(共2题)14.(2019?福建)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主要农作物种子的自主选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地理农业检测题(有答案人教版)
2.我国农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是()
A.林业
B.牧业
C.渔业
D.种植业
3.既是小麦产区,又是棉花产区的是()
A.河套平原
B.渭河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松嫩平原
4.东北地区播种面积最大的糖料作物是()
A.花生
B.芝麻
C.油菜
D.甜菜
5.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早在氏族公社时期就已出现原始种植业的地区是()
A.珠江、长江流域
B.黄河、淮河流域
C.长江、淮河流域
D.黄河、长江流域
6.下列地区中,农作物可一年两熟的是()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海南岛
D.长江中下游平原
7.我国农业生产在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是由于()
A.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多种多样为依据
B.土地面积广大,人口众多
C.气候复杂多样,人口众多
D.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
8.我国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应建在()
A.人口稠密的地区
B.粮食生产少的地区
C.来年更是商品率高的地区
D.交通发达的地区
9.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全国性商品粮基地是()
A.江淮平原
B.成都平原
C.三江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0.导致我国南方与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二、填空题
1.种植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一方面要有_______,一般要求_______,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另一方面要有可供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足够的热量、水分、光照等_______。
2.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是_______,糖料作物是_______;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是_______,糖料作物是_______。
3.建国以来,我国的来年更是产量虽然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由于_______,
_______,人均粮食产量增长缓慢。
4.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
5.一般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以北地区主要是_______,灌溉多采用_______,种植的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甜菜等;以南地区主要是_______,广泛种植_______,此外,棉花、油菜、甘蔗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较广。
三、综合题
1.读“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上可以看出:在我国农业生产部门中, 业占主导地位;
占27%,这与世界上发达国家以 业为主的状况不同; 业、 业比重太小。
(2)针对这种状况,今后必须努力做到 ,既要保证 生产,又要使经济作物、_ 业、水产业、 业等部门全面发展。
2.读“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
(l )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地区,该地区以 为界分为北方和南
方耕作区。
导致南方与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是 。
(2)填表。
3.读资料:
节水农业要“量水而种”
面对今春引黄灌溉水量严重短缺的紧迫形势,宁夏河套灌区掀起一股打井抗旱保春耕的热潮。
许多专家学者和水利工作者提出,开发地下水资源,固然是当前解决宁夏河套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紧张状况的重要手段,但也应坚持“量水而种”的原则,大面积压缩高耗水的农作物,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找水”。
一提节水灌溉,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工程节水,如砌护渠道、实行低压管灌、上喷灌设施多,其实这只是节水农业的一个方面。
实践表明,运用科学技术调整工业种植结构进行节水,同样大有可为。
在宁夏盐池县城西滩、红寺堡扶贫开发区,近年部分农民在政府的引导下,调整种植业结构,引种耐旱饲草苜蓿,每年只需灌溉两到三次水便可获得丰收。
调整单一的农业种植结构,改变的不单单是用水方式,对农民增收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中国枸杞之乡”中宁县的农民,纷纷压缩粮食种植,扩大高效节水经济作物枸杞的种植面积,经营一亩地的枸杞,每年不仅比种粮少灌几次水,还能获得种粮5倍以上的经济收入。
(1)宁夏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宁夏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
(2)黄河流经宁夏,对宁夏而言,发展节水农业是否必要?
(3)宁夏发展“节水农业”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参考答案
答案:
一:1 B 2 D 3 B 4 D 5 D 6 D 7 AD 8 C 9 B 10 B
二:1.适宜耕作的土地地形平坦气候条件
2.花生甜菜油菜甘蔗
3.人口增长过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4.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要用科学方法种田
5.旱地水浇形式小麦棉花花生水田水稻
三:综合题
1.(1)种植业牧业畜牧渔林(2)因地制宜粮食牧林
2.(1)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秦岭—淮河气候条件(水、热条件)的显著差异。
(2)
3.(1
农业生产不利,但黄河流经这里,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引黄灌溉,宁夏平原因此被称为“塞
上江南”。
(2)农业是用水大户,发展节水农业是全国各地农业生产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宁夏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总体缺乏,黄河虽然能提供一定的水量,但黄河水已经供不应求,远远满足不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更是十分必要。
(3)除了实行工程节水,加砌护渠道、实行低压管灌。
上喷灌设施等之外,同时,运用科学技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节水。
实践表明,利用科学技术、调整农
业种植结构进行节水,不仅改变了用水方式,而且调整了单一的农业种植结构,改变的不单是用水方式,对农民增收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农民“量水而种”,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