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1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盐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后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后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除杂所选试剂正确的是A.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铁粉B.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C.用浓硫酸吸收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D.用稀盐酸除去氧化铁中的碳酸钙2.“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它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C.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明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D.某固体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则该固体中一定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3.古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中蕴含了如图所示三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aO俗名叫生石灰,是一种氧化物B.“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的是反应①的变化C.反应①发生时,会放出热量D.反应①是化合反应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K2SO4、NaCl、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①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Na2SO4,一定没有Na2CO3B.步骤①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C.步骤①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有Na2SO4或K2SO4,一定没有NaClD.步骤①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可能有NaCl5.一定温度下,向ag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e(OH)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ng B.P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达到饱和状3态C.生成Fe(OH)的质量为(n﹣b+a)g D.M点对应溶液能使酚酞显红色36.为了除去粗食盐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用于沉淀的试剂均过量)。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 .Na 2CO 3溶液呈碱性B .NaHCO 3固体难溶于水C .“苏打”是碳酸钠的俗名D .NaHCO 3可用作发酵粉 2.下列物质名称与化学式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烧碱—NaOH B .纯碱—Na 2CO 3 C .小苏打—NaHCO 3D .熟石灰—CaO3.下列有关盐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 B .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渍食品 C .小苏打可用于焙制糕点D .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4.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用途对应正确的是 A .烧碱 Na 2CO 3 碱 制玻璃 B .生石灰 CaO 化合物 干燥剂 C .食盐 NaOH 盐 除铁锈 D .酒精 C 2H 6O 氧化物 燃料 5.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2NaOH+HCl=NaCl+H O B .2ΔCO+CuO CO +CuC .2322H CO +CuO=H O+CO ↑D .22Fe+2HCl=FeCl +H ↑6.下列物质能够发生反应,且生成气体的是 A .向稀硫酸中滴入Ba(OH)2溶液 B .向NaCl 溶液中滴加K 2SO 4溶液 C .将CuCl 2溶液滴入KOH 溶液中D .将(NH 4)2SO 4和熟石灰混合研磨 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不变的是 A .氧化镁和稀硫酸 B .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D .盐酸和硝酸银溶液8.下列酸碱盐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的一组是 A .碳酸钾与氯化钡 B .氯化钾与硝酸银 C .氢氧化铜与稀盐酸D .氢氧化钠与氯化钡9.下列各组内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Cl、AgNO3、K2SO4B.KOH、NaNO3、H2SO4C.Ba(OH)2、NH4Cl、CuSO4D.KNO3、MgCl2、ZnSO410.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A.HCl、Na2CO3、K2SO4B.KNO3、Ba(OH)2、NaClC.KCl、AgNO3、HNO3D.NaOH、FeCl3、(NH4)2SO411.草木灰的有效成分是K2CO3,草木灰属于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12.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A.KNO3B.K2SO4C.Ca3(PO4)2D.CO(NH2)2 13.某班学生以“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为主题进行小组辩论,正方的观点是施肥有利。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练习)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火眼金睛1、若不用其他试剂,而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下列四种溶液:①硫酸镁溶液②氢氧化钾溶液③硫酸铜溶液④氯化钠溶液。

鉴别的正确顺序是()A. ③②①④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③①④②2、取适量某白色固体依次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已知该固体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铜中的一种,则依实验结果判断白色固体是()实验现象(1)加水观察其溶解情况易溶解,得无色溶液(2)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无变化A.CuSO4B. NaClC.Na2CO3D. CaCO33、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①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A. ①②B. ①③C. ①D. ①②③4.如图,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再加入足量多稀硝酸后为无色溶液的是()5、现有甲、乙、丙、丁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是稀盐酸、氯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按下表中实验顺序两两混合进行实验,现象如表所述。

第5次实验是把乙和丁混合,将出现的现象是(提示:反应中生成的碳酸银难溶于水)()实验顺序溶液编号实验现象1 甲+乙有气体产生2 甲+丙有沉淀生成3 丙+丁有沉淀生成4 乙+丙无明显现象5 乙+丁A.有气体产生B.有沉淀产生C.无明显现象D.不能确定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HCl和Ca(OH)2B、Na2CO3和H2SO4C、AgNO3和BaCl2D、KCl和CuSO4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干冰不是冰B、金刚石不是金C、食盐不是盐D、铅笔芯中不含铅8、蒸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里加入些纯碱,其作用是()A、使馒头变白B、既除去生成的酸,又使馒头轻而体积大C、加快面团的发酵速度D、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馒头质量变大9、下列物质中,能跟CuSO4、FeCl3、Mg(NO3)2、Na2CO3四种溶液都发生反应的是()A.AgNO3溶液B. BaCl2溶液C. Ba(OH)2D.稀盐酸画龙点睛1.如右图所示,甲、乙两个相邻的工厂向河水中排放的废水中分别含有硫酸铜、氢氧化钠、氯化钡、氯化铁四种物质中有两种。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10.1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习题(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10.1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习题(含解析)

10.1常见的酸和碱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是一些生活物品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酱油pH=4.5B.牛奶pH=6.5C.鸡蛋清pH=7.8D.厨房的清洁剂pH=12.52.以下“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A.食盐水B.氨水C.汽水D.蒸馏水3.化学上有“酸去锈、碱去油”的说法。

某课外活动小组用炉具清洁剂和厕所清洁剂开展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pH试纸测得炉具清洁剂的pH为13B.炉具清洁剂可使紫色石蕊变红C.在大理石上滴厕所清洁剂会产生气泡D.厕所清洁剂去除铁锈后溶液显黄色4.现有50克40%的H2SO4溶液与过量锌反应,为减缓反应速度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已知:一定条件下,同一反应速度快慢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应向H2SO4溶液中加入适量试剂是()A.5%的Na2SO4溶液B.5%的Na2CO3溶液C.5%的H2SO4溶液D.5% HCl溶液5.镍(Ni)是一种金属元素,其金属活动性比铅强。

已知镍的化合物NiCl2和Ni(NO3)2易溶于水,Ni(OH)2微溶于水。

下列不能直接反应得到NiCl2的是()A.Ni和HCl B.NiO和HClC.Ni(OH)2和HCl D.Ni(NO3)2和HCl6.在常温下,向pH=3 的苹果汁中不断地加水,则该苹果汁的pH 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不断变小B.一直变大C.可能等于6D.可能等于8 7.如图是一些物质的近似pH.下列关于这些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苹果汁能使石蕊溶液变蓝B.稀释厨房清洁剂可使其碱性增强C.酸雨的酸性弱于苹果汁D.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弱8.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选项现象解释A铁比铝容易生锈铁比铝的活泼性强B氯化铜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铜溶液呈现蓝色溶液中含有铜离子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OH﹣D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固体析出铁的活动性比铜强A.A B.B C.C D.D9.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固体硝酸铵和水②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氯化钠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⑤10.如图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等质量的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B.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C.向一定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二.填空题11.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改良碱性土壤B.不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D.12.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口会看见瓶口有,这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性;浓硫酸具有性,所以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11单元 盐 化肥)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11单元  盐 化肥)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5分钟训练】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盐。

2.常见的盐的组成填表:名称化学式阴离子阳离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硫酸铜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酸、碱、盐,请写出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1)建筑用的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面中的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消毒用的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胃酸中的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配制波尔多液的硫酸铜__________________。

4.上海医疗器械厂的科研人员研制成的不用电的化学冰箱,其原理是将一种物质溶解于水时的吸热作用作冷源,达到降温目的。

这种物质可能是( )A.浓硫酸B.氢氧化钠C.石灰石D.硝酸铵【参考答案】1.答案: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2.答案:名称化学式阴离子阳离子氯化钠NaCl Cl- Na+CO Na+碳酸钠Na2CO3 -23HCO Na+碳酸氢钠NaHCO3 -3CO Ca2+碳酸钙CaCO3 -23SO Cu2+硫酸铜CuSO4 -243.答案:(1)CaCO3 (2)Na2CO3 (3)NaCl (4)KMnO4 (5)HCl (6)CuSO44.解析:利用物质溶解于水可以制冷的原理。

这四种物质中只有硝酸铵溶于水能够吸收热量。

答案:D【10分钟训练】1.中国著名的制碱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侯德榜为纯碱、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纯碱(化学式为Na2CO3)属于( )A.氧化物B.酸C.碱D.盐2.某建筑工地发生民工食物中毒事件,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

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3C.+4D.+53. 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强设计了如右图的实验进行探究,以下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有气泡产生B.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C.贝壳逐渐溶解D.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4.请根据课本的“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指出下列盐的溶解性:(1)硝酸钾(KNO3)____________,硫酸钾(K2SO4)____________,碳酸钾(K2CO3)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练习-第十一单元第1课-生活中常见的盐(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练习-第十一单元第1课-生活中常见的盐(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K +、Cl ﹣、Ca 2+、Ba 2+、SO 24-、CO 23-。

现取两份100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的Ba(NO 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 .一定存在Cl ﹣ B .一定存在CO 23-,可能存在Ba 2+C .一定存在K +D .一定存在SO 24-可能存在Ca 2+2.下列变化,能通过加盐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① AgNO 3→HNO 3 ②Fe 2O 3→FeC12 ③Fe→FeCl 3 ④Cu(OH)2→CuC12A .①②B .②④C .①④D .③⑤ 3.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KMnO 4、KClO 3粉末 鉴别 观察固体颜色 BNaCl 溶液、蒸馏水 鉴别 取样,分别蒸干,观察现象 CN 2(O 2) 除杂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 D NaCl 固体(NH 4HCO 3) 除杂 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4.下列有关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及常见用途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俗名 化学式 类别 常见用途 A生石灰 NaOH 碱 作建筑材料 B石灰石 CaO 氧化物 作食品干燥剂 C 小苏打 NaHCO 3盐 治疗胃酸过多第1课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1单元5.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H+、Na+、Ba2+、Cl-、SO2-4、CO2-3六种离子。

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A.H+、Na+、Ba2+ B.H+、Ba2+、Cl- C.Na+、SO2-4、CO2-3D.H+、SO2-4、CO2-3二、填空题:6.在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为( )A.纯碱B.烧碱C.生石灰D.熟石灰2.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

下列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H2SO4、Na2CO3、NaClB.Ca(OH)2、HCl、Na2SO4C.NaOH、H2CO3、NaClD.H2SO4、NaOH、Na2CO33.下列变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AgNO3→AgClB.Cu→H2C.CuO→CuSO4D.CaCO3→CO24.下列溶液分别能跟硫酸铜、盐酸、碳酸钠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A.AgNO3B.Ca(OH)2C.H2SO4D.NaOH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相互反应后不产生沉淀的是( )A.BaCl2、H2SO4B.NaCl、AgNO3C.Na2CO3、HClD.Na2CO3、Ca(OH)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路上的积雪可用氯化钠来消除B.碳酸钠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天安门前的华表是用大理石做的,碳酸钙还可用做补钙剂D.熟石灰可用做干燥剂7.下列物质不能..用复分解反应制取的是( )A.FeB.CaSO4C.HNO3D.Ca(OH)2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 Cl- OH-B.K+ Ca2+ CO32-C.H+ Cl- CO32-D.Na+ Fe3+ OH-9.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如图所示。

箭头代表水流方向。

如果在a处取得水样经检测只有少2-。

在c处取得水样经检测pH=7、且只含有少量NaCl。

则b量OH-、SO处水中含有的物质应是下列那一组?( )A.MgSO4、 NaClB.H2SO4、 Ba(NO3)2C.BaCl2、 HClD.H2SO4、 MgCl2二、填空题11.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小林按照课本“活动与探究”的要求做粗盐提纯实验。

⑴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在实验中用得最多的仪器是_________(填序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课时常见的盐01知识管理1.氯化钠化学式:________,食盐的主要成分。

物理性质:________色粉末状固体,________溶于水。

用途:作调味品、制生理盐水、农业选种、消除公路积雪、工业原料等。

特别提醒: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注意:有的盐是有毒的,如工业用盐中含有亚硝酸钠,不能食用。

2.碳酸钠化学式:________,俗称纯碱、苏打。

物理性质:________色粉末状固体,________溶于水。

用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3.碳酸氢钠化学式:________,俗称小苏打。

物理性质:________色晶体,可溶于水。

用途: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医疗上,治疗____________的一种药剂。

4.碳酸钙化学式:________,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物理性质:________色固体,________溶于水。

用途:建筑材料、补钙剂。

02基础题1.郴州市万华岩是一处规模宏大至今仍在发育的地下河溶洞,属于我国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的主要成分是CaCO3。

CaCO3属于( )A.酸 B.碱C.盐 D.氧化物2.下列各组物质中,其成分或主要成分可以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是( )A.石灰石、大理石 B.纯碱、小苏打C.生石灰、消石灰 D.干冰、冰3.下列有关NaCl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溶于水 B.溶液呈中性C.是食盐的主要成分 D.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4.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食盐可作发酵粉B.石灰石可作建筑材料C.碳酸氢钠可制玻璃D.氢氧化钠可改良酸性土壤5.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A.苛性钠——NaOH——碱B.纯碱——KOH——盐C.苏打——NaHCO3——酸D.石灰石——CaO——氧化物6.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制香肠B.用碳酸钙做补钙剂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D.用碳酸氢钠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03中档题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还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B.纯碱属于碱类,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成C.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D.胃酸中含有适量的盐酸,帮助消化,增加食欲8.以下是四位同学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探究后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纯碱”其实不是碱,属于盐类B.可用纯碱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C.纯碱既可从内陆湖中提纯,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检验纯碱中是否混入了食盐9.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5分钟训练1.完成下表:答案:(1)将你知道的酸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酸溶液显酸性,石蕊试液遇酸变____________色,酚酞试液遇酸____________色。

(2)将你知道的碱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碱溶液显碱性,石蕊试液遇碱溶液变____________色,酚酞试液遇碱溶液____________色。

解析:复习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遇酸或遇碱的变色情况,阅读教材内容,预习常见的酸有哪些、常见的碱有哪些。

答案:(1)盐酸硫酸硝酸红不变(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蓝红3.下列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是( )A.硫酸B.盐酸C.醋酸D.石灰水解析:无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变红色。

石灰水呈碱性。

答案:D4. 《环球时报》曾报道:一种名为苹果醋(ACV)的浓缩饮料多年;风靡美国,苹果酸(C4H6O5)是其中的主要物质之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苹果醋饮料呈酸性B.苹果酸不属于氧化物C.苹果酸属于无机化合物D.苹果酸属于有机物解析:苹果酸是一种有机酸,呈酸性,属于有机化合物。

答案:C10分钟训练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俗名为火碱、烧碱、苛性钠的碱____________。

(2)胃液里含有的一种酸____________。

(3)常用于作建筑材料的一种碱____________。

(4)常用于汽车电瓶的一种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不稳定,有刺鼻气味的碱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常见酸或碱的特性、用途填空,并注意化学式书写的正确性。

答案:(1)NaOH (2)HCl (3)Ca(OH)2(4)H2SO4(5)NH3·H2O2.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其销烟的原理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会____________,将鸦片焚毁。

生石灰倒入水池中会生成____________。

解析: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过程释放出大量的热,且生成的氢氧化钙是碱,能够腐蚀物品,达到将鸦片销毁之目的。

答案:放出大量的热Ca(OH)23.鉴别盐酸、食盐水和烧碱溶液只需碳酸钠就可以检出,鉴别稀硫酸、石灰水和烧碱溶液,可以用石蕊试剂和____________;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剂,溶液显____________色;再加入过量的盐酸后,试管内显____________色。

解析:物质或溶液性质的鉴别主要根据物质的性质。

答案:碳酸钠蓝红4.某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下午却变为蓝紫色。

这是由于牵牛花中含一种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的色素,牵牛花清晨呈粉红色是因为经过一夜的呼吸作用,细胞内____________的含量增高,细胞液呈酸性;白天则由于____________作用,细胞内CO2含量降低,花由粉红色逐渐变成蓝紫色。

该色素的这种性质与实验室中常用指示剂____________的性质相似。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CO2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和释放氧气要消耗二氧化碳。

答案:CO2光合石蕊试液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A.盐酸(HCl)B.硫酸(H2SO4)C.氢氧化钠(NaOH)D.氢氧化钙(CaOH)解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利用常见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去判断化学式是否正确。

答案:D6. 下列图象与所属实验现象相符的是( )解析:碱液稀释,溶液的pH逐渐减小,但不会小于7,所以A错误;镁在空气中燃烧,质量逐渐增加;铁加入盐酸中,气体逐渐增多,但不会出现突跃;氧气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答案:B7.在已平衡的天平左右两端放两个分别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小烧杯,过一段时间后,天平会( )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解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盐酸中溶质会减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硫酸溶液质量增加。

则放盐酸的左端上升,放浓硫酸的右端下沉。

答案:B8.将一定量的水加入下列物质中,充分振荡后,再滴入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A.NaClB.CO2C.CaOD.HCl解析:碱性物质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呈碱性的物质为CaO,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

答案:C30分钟训练1. 下图是某些食物的近似pH,呈碱性的是( )A B C D解析:pH的大小可以用;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pH大于7物质呈现碱性,pH等于7物质呈现中性,pH小于7物质呈现酸性,故本题选D。

答案:D2.当检验某溶液是否为酸性时,不可使用的试剂或试纸是( )A.石蕊溶液B.酚酞试液C.pH试纸D.铁粉解析:根据溶液的酸性,可以采用石蕊试液,变红;pH试纸,也变红;铁粉,产生无色气泡;但酚酞试液在酸性或中性时没有明显现象。

答案:B3.向滴有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通二氧化碳,溶液呈( )A.无色B.紫色C.红色D.蓝色解析:在学习第2章第三节时,我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溶于水能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答案:C4.很多同学都喜欢既别致又实用的树叶书签,其制作方法如下:首先选取大小适当、稍老一些的树叶(如桂树叶)放在烧杯中,加入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10—15分钟(不搅拌),取出,冲洗,将叶片压平,最后系上各色丝带,漂亮的叶脉书签便做好了。

在制作过程中:(1)需称取____________ g氢氧化钠固体。

称取时,要将其放在小烧杯中,因为氢氧化钠易____________。

称量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则应(填序号)____________。

A.增加砝码B.移动游码C.取出一些NaOH固体D.再加一些NaOH固体(2)指出如图所示装量中的两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借“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制作叶脉书签”的情景,复习溶液中溶质的计算方法,复习托盘天平及称量、酒精灯的使用及加热等实验基本操作。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称氢氧化钠固体时,砝码的量是先固定的,称量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说明药品量过多。

答案:(1)24 吸收水分而潮解 C(2)①加热时,烧杯未垫石棉网②酒精灯内的酒精过满5.某同学做了下列实验:①向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②向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剂;③向装有锌粒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④向装有带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该同学记录了以下实验现象:a.没有明显现象b.溶液呈红色c.剧烈反应,产生气泡d.反应较快,产生气泡,溶液呈淡黄色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实验现象的序号填在相应的表格内:解析:该同学所做的四个实验是酸碱指示剂、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活泼金属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能产生氢气。

氧化铁与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铁盐,颜色为淡黄色。

答案:(1)认识酸的化学性质(2)①——b ②——a ③——c ④——d(3)n+H2SO4====nSO4+H2↑6.锌、镁、铝等与盐酸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

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0 ℃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块镁片,再滴入5 mL盐酸。

试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填“吸热”或“放热”)____________反应。

(2)实验时可观察到烧杯内的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利用镁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使烧杯里澄清石灰水的温度升高。

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则溶不了的氢氧化钙会析出;,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1)Mg+H2SO4====MgSO4+H2↑放热(2)浑浊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7.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采用下列花汁制作酸碱指示剂,实验记录如下:(1)不能作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用此月季花花汁检测附近纸厂排放废水的酸碱性,溶液显黄色,则此废水显____________性。

(3)小萍用此月季花花汁测知家中花盆土壤显酸性,你认为改良此土壤加入_________最合理。

解析:只有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颜色不同的花儿才可作酸碱指示剂。

万寿菊不能作指示剂。

答案:(1)万寿菊(2)碱(3)消石灰8.小明学习了盐酸、硫酸后,知道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

由此他想通过实验探究食醋中主要成分——醋酸的化学性质。

它的推测可能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可以根据醋酸的化学性质;推断。

例如根据醋酸的性质推测食醋应该具有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能与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略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利用碳酸饮料(如雪碧)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下列实验。

请完成有关问题:(1)打开饮料瓶塞,会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试管中盛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试管中盛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的大小成正比。

(2)二氧化碳溶于水会生成碳酸而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3)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

答案:(1)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打开瓶塞时,瓶内压强减小,原已溶解的二氧化碳逸出(2)溶液变红色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10.假如你的实验桌上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未知溶液: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另有已知的试剂:铁片、贝壳、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稀盐酸、氯化钡溶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