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主要农产品竞争力与中亚国家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目标 市场 上 的竞 争力 。刘 英 杰 , 惠 兰 (09 运 马 20 )
用 显 示性 比较 优势 指 数 , 出 口贸 易指 数 和 国际 净
市场 占有率全 面地分析 了中国新疆与 中亚五 国 主要农产 品贸易竞争力 , 并系统地总结 了新疆与 中亚 国家 农 产 品 贸易 中存 在 问题 以及 贸 易 结 构
的互 补性 。庞 德 良, 琼 洁 (00 运 用市 场 相 似 郑 21)
Xl  ̄G ST NJ A RMS ECONOM Y

农 产 品 贸 易
新 疆 农 星 经

( ) 型介 绍 二 模
2 1 . o1 6
性 指数 、 示 性 比较 优 势 指 数 、 出 口贸易 指 数 显 净
近年 来 , 国学 者 针对 区域 问农 产 品 贸易 竞 我 争性 以及互 补性 研究 越来 越 多 。吕玲 丽 (04 采 20 )
用 显性 比较优 势指 数 (R A)对 中 国和 东 盟各 国 C
农 产 品 的 出 口比较 优 势进 行对 比 , 通 过 对 主要 并 农 产 品 的分类 计 算 , 析 了 中国 与东 盟 国家 不 同 分 类 农产 品 的 出 口比较 优 势 , 出 中 国在农 业 上 的 得 比较 优势 不及 东盟 主要 国家 , 在农 产 品加 工方 但
RA C:丝 丝
1/ , () 1
研 究 涉 及 中 国与 中亚 国家 间农 产 品 贸 易竞 争 性
及 互 补性 研 究 。鉴 于此 , 文 将采 用 显示 性 比较 本
Xv表示 i i 国农 产 品 出 口额 , t x 表示 i 国所 有 产 品 出 口额 ,w X v表 示世 界 农 产 品 出 口额 ,w表 X 示世 界 所有 产 品 出 口额 。 ( ) 于测 算 中亚 国家 1用

新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新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区域经济·《新疆财经》2016年第1期新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原帼力,彭世璞(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内容提要:本文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新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测算发现,新疆农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新疆农产品出口规模较小,出口结构不合理且种类单一、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

因此,在新疆农产品面向中亚市场拓展过程中,应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外向型龙头企业以及开拓新兴市场等方面下功夫,以提升新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新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出口市场潜力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76(2016)01-0049-09DOI:10.16716/ki.65-1030/f.2016.01.006一尧问题的提出. All Rights Reserved.新疆是农业大区,其地域辽阔,拥有充足的耕地和光热等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且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八国接壤,是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面向中亚的“前沿窗口”和“桥头堡”。

而中亚国家的风俗习惯、消费偏好又与新疆极为相似,其农产品消费市场与新疆农产品生产市场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故市场潜力巨大。

因此,在新疆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形势下,研究如何充分发挥新疆自身独特的地缘、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优化出口结构,将地缘、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出口竞争优势,对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新疆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测度和评价,国外学者大多采用单个评价指标的方法来进行。

Maria Sassi(2003)运用相对比较优势指数(ICS)、相对贸易优势指数(RT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对20世纪世界各区域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Jo H.M.Wijnands,Harry J.Bremmers,Bernd M.J.van der Meulen,Krijn J.Poppe(2008)运用国际经济学的方法,构造出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的增长、Balassa指数的增长、劳动生产力的增长、整个经济实际增加值的增长、特定产业实际增加值的增长等五项竞争力指数,并利用这五个指数测度、评估了欧盟食品产业与加拿大、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四个竞争对手的现实竞争力,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比较。

新疆农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疆农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疆农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疆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农业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气候条件,种植业在当地占有重要地位。

新疆农产品以瓜果、蔬菜、干果、棉花等为主要出口商品,出口市场辐射面广泛,主要出口对象包括中亚、东欧、俄罗斯等地区。

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加和中国自身农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新疆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新疆农产品出口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质量标准不符合国际要求、物流成本高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新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出口效益。

为了更好地推动新疆农产品出口工作,提高新疆农产品出口的质量和竞争力,需要深入分析新疆农产品出口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这将有助于新疆农产品出口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1.2 问题意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农产品出口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作为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之一,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然而在农产品出口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新疆农产品出口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竞争对手众多,价格战层出不穷,导致新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难以获得竞争优势。

新疆农产品出口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致使各地农产品出口工作难以协调和统一。

由于新疆地处偏远,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产品运输成本高,影响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提高新疆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在未来的发展中,新疆应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市场调研和规划,找准市场需求和定位,拓展新的出口市场;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优化出口政策,降低出口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对策措施,新疆农产品出口才能实现真正的提升和突破。

【字数:306】2. 正文2.1 新疆农产品出口现状分析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但在农产品出口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新疆农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疆农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疆农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之一。

近年来,新疆农产品出口面临着诸多问题,导致出口量不断下降,给当地农民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本文将对新疆农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新疆农产品出口的发展。

一、新疆农产品出口现状问题1.市场需求不足新疆农产品出口主要面向中亚国家和东欧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于高端农产品的需求量有限,造成新疆农产品出口市场受限。

2.产品质量不稳定新疆地处边疆地区,交通不便,气候条件复杂,这些因素给农产品的生产和质量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难保证出口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3.出口通关流程复杂新疆农产品出口需经过严格的通关手续,包括检疫、质检、报关等环节,这些流程繁琐,耗时长,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使得新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4.市场竞争激烈除了市场需求不足外,新疆农产品出口还面临着其他国家农产品的竞争。

在国际市场上,来自南美、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农产品在品质和价格上具有一定优势,给新疆农产品出口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二、对策分析1. 调整出口市场针对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新疆可以通过调整出口市场,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开拓出口市场。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量大,对于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也更为广泛,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新疆农产品的出口量和市场份额。

2. 提高产品质量为解决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可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控制水平。

加强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生产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能力,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 简化通关手续针对出口通关流程复杂的问题,可以着手简化通关手续,降低企业的出口成本。

加大政府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简化出口手续和流程,提高通关效率。

4. 提高产品附加值针对市场竞争激烈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来增加竞争力。

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摘要:中亚五国与中国毗邻,双⽅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前景⼗分⼴阔,随着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

本⽂运⽤修正的显⽰性⽐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进⾏了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中国与中亚五国在农产品⽣产要素和农产品贸易⽅⾯均存在互补性,且贸易互补性与⽣产要素的互补性相吻合。

然⽽,双边贸易规模还较⼩,双⽅潜在的互补性未能充分转化为现实的互利性,因此,中国要加强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合作。

关键词:中亚五国;⽣产要素;农产品贸易;互补性1.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的贸易现状1.1.农产品贸易总量与趋势中亚五国与中国毗邻,地域辽阔,⼟地资源丰富,属于典型的⼤陆⽓候,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产条件,农业⽣产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中亚五国在以⼟地密集型为主的农产品⽣产上具有较强的⽐较优势,但在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农产品⽣产上还⽐较⽋缺,如反季节⽔果、蔬菜以及加⼯农产品等。

中国是农业⽣产⼤国,农业⽣产的优势不在于农业⽣产资源⽽在于农业⽣产⽔平⾼,因此,中国与中亚五国在农业合作领域,尤其是农产品贸易⽅⾯存在着⼗分⼴阔的合作前景。

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由贸易区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和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会得到更进⼀步的发展。

总的来说,积极开展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加强农业区域经济合作,对于中国农业“⾛出去”战略和农产品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对于提⾼中国粮⾷安全和资源性短缺农产品的供给具有⼗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由来已久,闻名于世的古丝绸之路就是双⽅经济贸易与⽂化往来的有⼒见证。

在经贸交往的过程中,中国与中亚五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形成了较好的历史基础。

⾃2000年以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进⼊了⼀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给双边农产品贸易搭建了⼀个良好的平台。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及优势分析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及优势分析

. 72 0 占 乌兹别克斯 坦进 口增 长 1 3倍 。新 植 物油 、 、 、 脂 蜡 精制 食用 油脂 的贸 贸 易 额 为 0 3 6亿 美 元 , 7 新疆从 吉尔吉斯 斯 疆 与中亚 国家 的农产 品贸易主要集 易额 为 0 2 . 56亿美 元 , 占 O 7 60 %。这 一年 , 0 . %; . 4
中在粮食 、 料 、 油 蔬菜 和瓜 果 , 近几 出 口食 品 、 饮料 、 、 、 酒 醋 烟草 及其制 坦 进 口的活 动物 、动物产 品贸易 额 年新疆对 中亚 国家 的出 口额逐年增 品 贸 易 额 为 02 6 9 .1 9亿 美 元 . 占 为 0 0 4 . 02 亿美元 ,占 自吉尔 吉斯 0 长 。2 0 0 6年 以来 . 新疆 各 口岸 出 E 3 .2 这一年 . l 96 %。 新疆从 哈萨克斯坦 斯 坦 进 口所 有 农 产 品 贸 易 额 的
从 哈 萨克 斯 坦 进 口增 长 1 . 从 1. % ; 出 口植 物 产 品 贸易 额 为 额为 0 0 1 8 %, 2 76 2 . 3 1 亿美元 , 0 1 出 0 占 . %; 5
吉尔 吉斯 斯 坦 进 口增 长 5 . , 2 % 从 2 3 8 . 66亿 美元 , 4 .6 出 E动 口食 品 、 料 、 、 、 3 占 26 %: l 饮 酒 醋 烟草 及其制 品
良好的条件 。 同时 , 新疆与 中亚 国家 自身农 业资 源 的比较优势 ,努 力提 实 睦邻友好关 系 的建立 、中亚 国家谋 升农 产 品 市场 国际 国 内竞 争 力 ,
求 加入世界 贸易组 织 以及 上海合 作 现农业 的可持续 发展 。 客观上 说 , 某 组 织的合作 机制逐 步完善 ,为新 疆
本文 为新 疆 维吾 尔 自治区 社科 基金 项 目

新疆棉花产业竞争力分析

新疆棉花产业竞争力分析

新疆棉花产业竞争力分析,不少于1000字新疆是中国传统的棉区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棉花种植、生产和出口基地。

棉花是新疆的优势农产品之一,其发展对于新疆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新疆棉花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分析新疆棉花产业的竞争力。

一、优势分析1. 地理优势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核心地带,是连接中亚、农业中东和欧洲的重要通道。

这种地理优势为新疆棉花的生产和出口提供了便利,新疆棉花可以借助其独特的地缘优势,深入到中亚和欧洲市场。

2. 丰富的自然资源新疆棉花生产区面积广阔,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使得新疆棉花的品质分布广泛。

新疆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资源,为棉花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这也是新疆棉花产业具有比较大的竞争优势之一。

3. 产业链完整新疆棉花产业整个生产链条较为完整。

新疆棉花产业不仅仅局限于种植和采摘,而是围绕着包括棉纤维纺织、印染、成衣等环节的产业链。

通过垂直整合和水平扩张,新疆棉花在纺织和成衣领域也展示了其自身优势。

4. 资金优势新疆棉花产业得到了国家政府和新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新疆棉花产业正获得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投资环境,因此新疆棉花产业在资金上也具有优势。

二、劣势分析1. 市场准入门槛高新疆棉花产业在竞争中要面对着市场准入门槛的高压,在国际市场上所面临的制衡、反倾销和纷争风险也在加剧,新疆棉花产业面临更大的困难。

为此,新疆棉花产业必须具有更好的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战略。

2. 生产效率低在生产领域,新疆棉花产业依附大量的人工操作,而无法快速发展具有高效的大规模现代化种植。

当然,这也表明新疆棉花产业在进一步规模化发展的必要性,如果小农户改善生产效率,可以使新疆棉花产业在多个方面得到提升,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机遇分析1. 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全球棉花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新疆棉花产业凸显的竞争优势,预计在未来五年内。

中国新疆与中亚诸国贸易竞争力与贸易互补性的实证研究

中国新疆与中亚诸国贸易竞争力与贸易互补性的实证研究

表示 i 国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 , 表示 k w 类商品 的世界出 口总额 , 表示所有商品的世界出 口总 w
额。 R A 当 C 指数越大时 , i k 则 国 类商品越具有 比较优势 , 其国际 出口竞争能力越强。 以下给出由 日 本贸易振兴协会根据 R A值判 C 定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出的一个通行标准 : ( 见表 1 ) ( 中国、 二) 中国新疆与中亚诸 国产 品出口竞
RCA ( : wo ) = Xi i w
资料来 源: 转引 自台湾经济研 究院(9 9 19 )
争 力指数 分 析
其 中, C 代 表 i RA 国在 k 商品上 的显性 类 比较优势指 数 , j i k x 为 国 类商 品的 出口额 , l X
本文采用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IC 1 S ) 位数数 T 据 ,数 据 来 源 于 联 合 国统 计 署 贸 易 数 据 库
明中国出 口产品 的竞争力仍然体 现在劳动力资 源方面。同时应注意到 , 机械电子设备 、 运输设备
和办公通讯器材产 品 (IC )的竞 争力虽然较 S 7 T 弱, 但却呈逐年提高 的趋势 , 20 年该类产品 到 02 的竞争力指数接近 1 。因为该类商品主要属 于资 本技术密集型产品 , 因而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贸 易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 与中亚诸 国以及俄罗斯相 比,中国在机械类商品方面的竞争力指数较弱 , 同时在食品及农业 原料 (IC 、IC 、 T 2 上 S 0 S 1S C ) T T I
1 5 .6
6 8 .0
0 1 .9
0 4 .4
1 2 .7
0 1 .4
0 1 .8
5 6 .0
注: 数据来 源于联 合国统计署 、 中国统计年鉴 、 新疆统计年鉴 ; 由于数据 的可获得性 , 乌兹别 克斯坦 、 塔吉克未进行 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主要农产品竞争力与中亚国家的比较研究朱磊王新(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石河子大学新疆石河子832003)一、引言新疆是农业大省,其出口的农产品份额近年来不断扩大,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及经济状况与新疆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状况都有紧密的联系,他们之间的贸易也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哈萨克斯坦现在是新疆重要的出口对象,2006年对哈的出口金额为370757万美元。

所以研究新疆主要农产品与中亚国家比较的国际竞争力,在当前对保障边疆民生、实施经济戍边战略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新疆主要的农产品棉花、粮食、番茄、畜禽产品的竞争力与中亚国家进行比较,以期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二、新疆棉花的国际竞争力分析(一)新疆棉花发展现状新疆是我国最早种植棉花的区域之一。

新疆光热资源丰富、干燥少雨、宜棉区域占总量的40%还有数量可观的后备耕地资源和稳定的水利灌溉保障。

这些使新疆具备了建设大规模高产棉区的良好条件。

新疆棉花总产、单产、调出量已连续14年位居全国首位。

2006年棉花播种面积为1286.55千公顷,比去年扩大了11.1%,占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3.61%。

棉花产量为218.01万吨,比去年增加了11.4%。

但是原棉出口数量为1178吨,同比去年下降了53.9%。

出口金额为270万美元。

同比下降了43%。

新疆作为国家需[摘要]本文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对新疆与中亚国家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新疆自身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在逐渐减弱,所以提高新疆农产品和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势在必行。

同时发现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低于哈萨克斯坦但高于吉尔吉斯斯坦,说明新疆在中亚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具备潜力,但由于相似的产品出口结构也会增加竞争的激烈程度。

新疆应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大对农产品科技投入从而不断增强新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中亚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基金项目]本课题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06XGJ001)、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2005DGS3D090)、国家软科学课题(05JA790056)的资助。

[作者简介]朱磊,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博导,天津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副院长,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企业理论。

王新,硕士研究生,专业为产业经济。

要“稳定发展”的主力棉区,长期以来新疆棉业一直享受着国家的价格补贴和优惠政策。

但是加入WTO后,新疆植棉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市场条件频繁波动,新疆棉花承受低关税进口棉的冲击和压力。

同时棉花的出口数量和金额也都大幅下降。

单位:吨、万美元图1新疆2003年~2006年新疆棉花出口数量和金额数据来源于各年《新疆统计年鉴》从表中看到新疆棉花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呈下降趋势,2004年是棉花出口竞争力的一个分水岭。

由于2003年至2004年之间数量下降的最多,从53664吨降至5669吨,降了9倍。

从2004年以后趋于稳定但还是继续下滑。

棉花金额2003年至2004年之间下降的幅度没有数量大,从2003年5853万降至1030万美元,虽然棉花的价格上升弥补了数量上的下降,但棉花出口金额还是降了6倍。

2005年,出口数量为2554吨,金额为474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减少了54.9%和54%。

06年为1178吨和270万美元,分别比上一年减少了53.9%和43%。

(二)中亚国家棉花发展现状中亚五国是重要的优质长绒棉生产国,其棉花主产区集中在从咸海东岸向东南延伸至塔吉克斯坦,再向东北延伸到巴尔喀什湖的一个宽阔的半月形地带。

这片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或半干旱气候,中亚热量资源和日照条件稍逊于新疆,但降水量略多于新疆。

棉田主要依靠灌溉,中亚长绒棉在世界上负有盛名。

20世纪50年代,中亚地区年均生产皮棉136.8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5.3%;到70年代年均皮棉产量251.2万吨,占总量的19.2%;棉花出口为其主要出口创汇产品,由于本地消化轻工业不发达,大部分棉花需要出口。

中亚各产棉国中,乌兹别克斯坦产棉最多,以盛产棉花著名,有“白金之国”之称。

土库曼斯坦居第2位,塔吉克斯坦占第3位。

土、塔、吉3国每年的原棉产量合计达150万吨左右。

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第5大产棉国,第2大出口国。

平均棉花年产量为350万吨,棉花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40%左右。

每年加工生产原棉约100~120万吨,75%出口。

05年,乌棉花产量为378万吨,共加工原棉118万吨。

出口收汇10.33亿美元。

06年,乌籽棉产量为360万吨。

土库曼斯坦夏季气温高,日照充足,非常适宜棉花生长。

05年,土棉花产量仅73.7万吨。

和预计的220万吨目标差距甚大。

06年棉花产量为80.3万吨仅完成计划220万吨的36.5%。

(三)新疆棉花竞争力分析图22002年~2005年原棉RCA指数比较。

数据来源于世界粮农组织网站和历年新疆统计年鉴由于数据所限,只能将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行比较。

此图是2002年至2005年3国原棉的RCA指数比较。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2002年是3国原棉出口竞争力最强的一年,RCA指数3国分别是新疆148.88,吉尔吉斯坦117.61,哈萨克斯坦13.16。

在2002年后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都急剧下降,分别降至2003年的23.16和73.55。

而哈萨克斯坦却是平稳下滑为10.92,然后在2004年降至这4年当中的最低点为52.14,新疆降至3.29,哈萨克斯坦为8.28。

2005年在新疆和哈萨克斯坦的RCA指数继续下降的情况下,吉尔吉斯坦却有所上升至73.53。

而其他两国分别降为1.16和7.20。

从RCA指数的一直下降的情况可以看出新疆一方面棉花的出口竞争力大大下降,由于棉花价格上涨,随之劳动成本提高。

引起棉花出口量下降。

根据2002年到2005年的《中国农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这四年的原棉出口额是不断下降,分别为15711万美元,5853万美元,10295358美元和4735667美元。

但另一方面新疆出口商品的结构也有所调整,由以初级农产品为主的商品转向以加工为主的工业制成品。

通过对棉花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发现,新疆的棉花竞争力总体呈下降趋势。

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都减少很多,曾经与中亚相比较强的棉花竞争力现在已大大减弱并低于中亚国家。

吉尔吉斯斯坦的棉花竞争力要远远强于新疆和哈萨克斯坦,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原棉的竞争力不相上下。

三、新疆粮食国际竞争力分析(一)新疆粮食发展现状新疆是全国最具土地开发潜力,有条件大规模扩大耕地的少数省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增粮空间的省区,有望成为中国不可替代的粮食生产接替区。

2006年新疆粮食产量为895.22万吨高于2005年的877.21万吨,粮食播种面积为1492.8千公顷,总产量为877万吨,位于全国第21位,平均每公顷产量5872千克,居于全国第3位。

均高于2005年: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413.9千公顷,总产量为797万吨,位于全国第23位。

但平均每公顷产量为5633千克,位于全国第8位。

粮食人均占有量为405.8千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1.2千克。

(二)中亚国家粮食现状中亚国家目前已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有的国家还略有出口。

据当地官方机构的最新统计,中亚国家04年获得了粮食大丰收,有的国家粮产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3000万公顷,每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约1500万公顷。

哈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出口大国。

每年粮食产量约1300~1800万吨。

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占粮食作物产量的90%左右)、玉米、大麦、燕麦、黑麦,南部地区可种植水稻、棉花、烟草、甜菜和水果。

哈粮食年出口200~500万吨,主要出口品种为小麦和面粉。

2005年面粉出口量居世界第3位。

乌兹别克斯坦是古老的灌溉农业国。

农业是乌的传统产业,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30%。

出口创汇额占60%。

乌现有农业用地2237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03.4万公顷。

其中约150万公顷种植棉花,约150万公顷种植粮食作物,另外约35万公顷种植土豆、蔬菜和水果。

据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4年该国粮食产量共计552.5万吨(而原计划是580万吨),比2003年减少4.4%。

小麦总产量是542.5万吨,减少了3.3%。

国家收购的粮食达241.8万吨,比2003年减少了3.4%,其中小麦234.2万吨,减少3.6%。

吉尔吉斯斯坦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10年来,农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一直在30%~46%之间。

全国约65%人口居住在农业地区。

截止05年底,吉全国可耕地面积为123.89万公顷。

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燕麦、烟叶、棉花、甜菜、油料作物和蔬菜。

塔吉克斯坦是传统的农业国。

农村集中了全国73.5%的人口。

塔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黑麦、水稻、大麦、燕麦、玉米、马铃薯等。

截止2005年底,塔全国可耕地面积70.9万公顷。

土库曼斯坦全国可耕地面积162.17万公顷。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甜菜、棉花、水稻等。

05年农业产值为42.2亿美元,占国内总产值的18%。

05年土小麦产量为311.1万吨。

06年,小麦产量为351.5万吨。

(三)新疆粮食作物的竞争力下面以谷物为例,进行与中亚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对比。

图32002年~2005年新疆与中亚国家谷物RCA指数比较数据来源同上。

从图中可以看出哈萨克斯坦的谷物国际竞争力大大高于新疆和吉尔吉斯斯坦,RCA指数均大于1说明其谷物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在2003年达到最高点5.85随后就一直处于下滑状态中。

新疆在2004年前一直强于吉尔吉斯斯坦,但在2004年以后就弱低于吉尔吉斯斯坦,在2004年达到最低点RCA指数为0.06,处于非常弱的竞争状态中。

总体上哈萨克斯坦和新疆谷物竞争力虽然都处于下滑状态中,但是哈萨克斯坦的RCA指数始终大于1,而新疆从2002年RCA指数1.5降至2004年的0.06,说明其谷物竞争力是从较具竞争力的状态降低至不具备竞争力的状态,相差悬殊,对比鲜明,虽然2005年有所好转但竞争力指数还仅是0.13不得不令人担忧。

而吉尔吉斯坦竞争力很弱但这四年发展平缓,没有大起大落。

总体来看,新疆谷物的国际竞争力自身呈下降状态但下降幅度没有棉花那么剧烈。

但是截止2005年新疆谷物已经低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了。

(三)番茄国际竞争力分析1.新疆番茄现状。

新疆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日照长,积温多。

日温差大,十分适宜番茄的生长。

新疆番茄具有“三高二少”的品质优势:“三高”是指红色素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单产高;“二少”是指病虫害少、霉菌少。

而且新疆的番茄还有“两高一大”特点,“两高”是指新鲜度指标和粘幅度指标在世界市场上最高,比美国FDA的标准还高7%和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