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 放大镜下的晶体1练习题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3课 《放大镜下的晶体》习题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六下第一单元第3课《放大镜下的晶体》习题一、判断题1.可以根据味道来区分盐和糖。
()2.食盐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晶体,玻璃球外形也有规则,也是晶体。
()3.有的晶体很大,有的晶体很小。
()4.晶体的形状是很有规则的,都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5.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的。
()6.所有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缓慢地生长。
()7.自然界中的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者由晶体组成。
()8.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9.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10.自然界中的晶体都是有一定的规则。
()11.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三种。
()12.玻璃、琥珀和珍珠是晶体。
()13.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14.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些晶体的形状有规则,有些没有规则。
()二、填空题15.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我们把这样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
16.制作一个大的晶体,可以用(____)或(____)。
17.我们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
如(____)、(____)、(____)、(____)等。
18.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____),有的像(____),有的像一簇簇的(____)。
19.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等物质都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__。
20.制造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21.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我们把这样的物质称为________。
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2.许多岩石是由________集合而成的,显微镜下的花岗岩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矿物的晶体。
23.花岗岩中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晶体。
24.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_____________),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晶体。
六年级科学下册1.1《放大镜》练习题教科版

5、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化学变化在进行着。
(√ )6、化学变化过程中只能出现颜色的改变。
(× )7、化学变化的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 )8、淀粉遇到碘酒变蓝是一种化学变化。
(√ )9、物质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快的。
(× )10、油和水混合后会放出很多气体。
(× )11、物质只要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物质。
(× )12、沙和黄豆混合后,我们观察到的两中物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 ) 1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物质可以使火柴烧得更旺。
(× ) 14、蔬菜当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
(× )15、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黑色。
(× )16、小苏打和醋混合后,留下的液体仍然是醋。
(× )17、铁和铁锈实际上就是一种物质。
(× )18、硫酸铜与铁反应能产生一种红色的物质。
(√ )综合练习1、用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观察物体的(图像)变大,获得的(物体信息)更多,同时(视野)变小,球形放大镜放的最大,特别是(玻璃球)。
2、镜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例如(装满水的玻璃球、烧瓶)。
3、显微镜至少要(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4、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晶体的方法是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
我们在课堂上利用(蒸发)来减少水分。
6、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7、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
后来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8、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
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由组成的。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下的晶体》检测题含答案

3、《放大镜下的晶体》检测题一、填空题1.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或由组合而成。
晶体的形状,但都很有。
3.在显微镜下观察,花岗岩是由、、三种晶体构成。
4、制造晶体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______ 。
二、选择题1、食盐的晶体是晶莹剔透的()颗粒。
A 立方体B 六边形C 三角形2.下面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A 白糖、碱面、食盐B 水晶、雪花、玻璃C 食盐、味精、珍珠D 味精、玻璃、冰块三、判断题1.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2.有的晶体很大,有的晶体很小。
()3.只有借助放大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4.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5、晶体可以是固体物质,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物质。
()6、自然界中的晶体都是有一定的规则。
()四、实验题在完成教材中“制作一个大的晶体”的活动时,子辰按照书上的方法制作食盐晶体,却发现很难成功,因此他对实验进行了以下改进:在制作饱和的食盐溶液时,他一边加热烧杯中的饱和的食盐溶液,一边加食盐。
等到饱和的食盐溶液冷却后进行过滤,并倒入一个清洁的烧杯内,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悬吊一根细线,在细线下拴上一小块食盐晶体,并浸泡在饱和的食盐溶液中。
1、静置数天后,子辰不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
A 悬挂的食盐晶体会变大B 悬挂的食盐晶体消失了C 烧杯底部也会出现食盐晶体2.请你分析一下,子辰为什么这样改进实验?一、3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规则几何晶体2、晶体晶体3、多种多样规则4、长石、云母、石英5、减少水分(蒸发法)、降低温度二、选择题 A A三、判断题 1、√ 2、√ 3、×4、×5、×6、√四、实验题1、B2、子辰一边加热烧杯中的饱和的食盐溶液,一边加食盐。
水的温度越高,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度越快,这样在短时间内水中可以溶解更多的食盐。
这样改进实验,成功的概率会增大。
六年级科学下册1.1放大镜练习题教科版

5、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化学变化在进行着。
(√ )6、化学变化过程中只能出现颜色的改变。
(× )7、化学变化的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 )8、淀粉遇到碘酒变蓝是一种化学变化。
(√ )9、物质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快的。
(× )10、油和水混合后会放出很多气体。
(× )11、物质只要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物质。
(× )12、沙和黄豆混合后,我们观察到的两中物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 ) 1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物质可以使火柴烧得更旺。
(× ) 14、蔬菜当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
(× )15、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黑色。
(× )16、小苏打和醋混合后,留下的液体仍然是醋。
(× )17、铁和铁锈实际上就是一种物质。
(× )18、硫酸铜与铁反应能产生一种红色的物质。
(√ )综合练习1、用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观察物体的(图像)变大,获得的(物体信息)更多,同时(视野)变小,球形放大镜放的最大,特别是(玻璃球)。
2、镜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例如(装满水的玻璃球、烧瓶)。
3、显微镜至少要(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4、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晶体的方法是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
我们在课堂上利用(蒸发)来减少水分。
6、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7、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
后来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8、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
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由组成的。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

1-1、放大镜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1、放大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也叫凸透镜。
2、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3、哪些工作要经常用到放大镜?用放大镜做什么工作?(网状图)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正确的使用方法:⑴眼、物不动而镜动。
⑵眼、镜不动而物动。
2、放大镜下的新发现:⑴书上的图像是由彩色点组成的。
⑵电视机和显示器上的图像是由红、绿、蓝的色点组成。
⑶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三、放大镜的特点。
1、特点:透明;中间厚,周围薄。
2、名词:直径、凸度、焦点、焦距、放大倍数、视野3、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4、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中间越厚,周围越薄;透明球体的放大倍数最大。
)⑴放大倍数=明视距离/焦距⑵怎样测量:a测焦距 b比较放大前后的字数 c 比较放大的格数 d比凸度⑶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的作用?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放大镜下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1、昆虫的耳朵:蟋蟀的“耳朵”在足内侧,蝉的在腹部,雄蚊、蚂蚁的在触角上、蟑螂的在尾须上。
2、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和复眼,复眼是由一个个小眼组成,不同昆虫小眼的个数不同。
每个小眼都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有复眼的昆虫看到的是一个物体的拼图。
昆虫的视力有限,但对移动的物体反应十分敏感。
3、昆虫的触角:蝴蝶的棒状,蟋蟀的丝状,蚕蛾的羽状,天牛的鞭状。
不同昆虫触角的形状不同(会画蝴蝶、蚕蛾、蝗虫、天牛的触角);昆虫触角的形状和着生点不同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昆虫依靠触角分辨气味,嗅觉比人的鼻子还要敏锐。
昆虫触角的作用:感触物体,分辨气味,平衡身体。
4、昆虫的翅膀:布满彩色的小鳞片,小鳞片由许多扁平的细毛组成。
5、昆虫的口器:咀嚼式,蜻蜓、蝗虫;刺吸式,蚊子、牛虻;舐吸式,苍蝇;虹吸式,蝶和蛾;嚼吸式,蜜蜂。
6、昆虫的足:步行足,蟑螂;跳跃足,蝗虫;游泳足,龙虱;挖掘足,蝼蛄;携粉足,蜜蜂。
二、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1、会画蚜虫和草蛉。
2、观察蚜虫要在10倍的放大镜下才可以看清。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各课练习题

5.池塘里的一滴水中含有许多微小生物。( )
三.选择
1.我们可以用( )来培养生物
A.干草 B.养鱼 C.矿泉水
2.鱼缸里的水发绿是( )的作用
A.绿藻 B.霉菌 C.酵母菌
3.观察生物时.常在载玻片上放棉花纤维.目的是( )
A.固定微生物 B.增加水的营养 C.使微生物运动减缓
4.池塘里的一滴水中含有( )微生物
四填空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的图像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25x40x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随着观察的不断发展现在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作业学习参考填空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第一个发现细胞之后许多学者都开始研究起细胞
一.填空
1.(
)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进化论是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2.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
)组成的。
3.在显微镜下我观察到过(
).(
).(
)等细胞。
4.生命体细胞具有(
).(
).(
)等功能。
5.(
)第一个发现细胞之后.许多学者都开始研究起细胞。
6.叶表皮中的(
)和叶肉细胞中的(
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二.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就碰到 2 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
改正。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错误:
。
改正:
。
(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教科版小科六下 1.3放大镜下的晶体同步练习(I)卷

教科版小科六下 1.3放大镜下的晶体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 (共5题;共5分)1. (1分)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 . 玻璃B . 雪花C . 食盐2. (1分)下列各种物质不具有晶体结构的是()。
A . 食盐B . 雪花C . 石蜡D . 味精3. (1分)下列方法能使食盐溶液产生晶体的是()。
A . 在食盐溶液中加入水分B . 继续加入食盐溶解C . 将食盐溶液放在阳光下蒸发D . 在食盐中加入碱面4. (1分)制作一些浓的食盐水,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璃片上,等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看到的是()。
A . 粉末状物质B . 具有晶体结构的物质C . 液体D . 什么也看不到5. (1分)如图所示是李老师拍摄的一种水晶制品,该水晶的晶体结构形状像()。
A . 金字塔B . 立方体C . 一簇簇的针二、填空题 (共5题;共5分)6. (1分)昆虫的头部都有一对像“天线”的________,能感触物体,嗅到气味,还能平衡身体。
7. (1分)把在放大镜下看到的图像和你的新发现记录下来。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观察对象在放大镜下看到的图像我的新发现蝴蝶的翅膀蝴蝶的触角苍蝇的眼睛8. (1分)如图所示,在放大镜下观察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________。
9. (1分)如图所示的昆虫是________,科学家发现这种昆虫的耳朵长在________的内侧。
10. (1分)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我们把这样的物质称为________ 。
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判断题 (共9题;共9分)11. (1分)采集昆虫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被毒虫蜇伤。
12. (1分)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下的晶体》、《怎样放得更大》练习PPT(带解析)

中的 物镜
。(选填:“物镜”或“目镜”)
(每空0.5分,共1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已知两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都是10倍,那么这个简易
放大镜的倍数为 100
。(0.5分)
4.小文可以用这个显微镜观察( BCE )。(多选)(1.5分)
A.手上的细菌
B.苔藓
C.白糖的晶体
D.SARS病毒
E.衣服上的纤维 F.大肠杆菌
4解. 析同:种S物AR质S病的毒晶体体型形微状小,大必致须一通样过。电(子显微镜)去观察。
√ × 解5解析. 析所::有有一的的般固晶来体体说的都,晶同需体种要结物构运质比用的较放晶大大体,形镜可状或以大直者致接显是用微相肉镜同眼的才观。能察,看比到如。说(辉锑矿)、黄铜矿。 × 但6有. 自的需然要界借中助大放部大分镜或物者体显都微是镜由去晶观察体,构比成如的雪。花(、白糖。) √ 7解. 析显:微自镜然的界发中明的大带部领分人固们体进是入由晶了体一构个成崭的新。的微观世界。( )
B 5. 食盐的晶体形状是( )。
A. 针型
B. 立方体
C. 金字塔型
解析:食盐的晶体结构呈立方体形。
2020/6/8
C 6.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花岗岩是由( )三种晶体组成的。
A. 石英、长石、金刚石 B. 黄铜矿、石英、长石
C. 石英、长石、云母
解析: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晶体组成的。
一、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5分)
C 1. 自然界中的很多( )物质都是晶体。
A. 气体
B. 液体
C. 固体
解析:晶体是由大量微观物质单位按一定规则有序排列的结构,固体微粒之间的距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