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枣保鲜技术
大枣保鲜技术

大枣保鲜技术鲜枣果实外观美,脆甜可口,营养丰富,素有“活维生素丸”之称,但其很难贮藏,室温下不做任何处理,3—5天即失去新鲜状态,果实失脆,口感差,营养价值大大降低,通过科学合理的冷库贮藏可以延长枣果的保鲜期。
一、采前措施1、在采前半个月对树冠及枣果喷10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加%氯化钙溶液或150倍的高脂膜,可防止霉菌感染。
2、采前5—7天停止浇水。
二、适时采摘贮藏用果实一般依据果面转红的程度分成全红(着色100%)、半红(着色约50%)和初红(着色约25%以下)3种成熟度,一般贮藏用果应在半红期采收,此时枣果味甜质脆,果实糖分含量较高,较耐贮藏。
三、采摘方式用于贮藏的枣果全部用手采摘,轻拿轻放,要选果分级,挑出病果、虫果、裂果、无柄果、烂果、落地果和全红果,好果率达到100%。
四、入库前处理措施1、将选好的枣果用%的氯化钙加300倍的甲基托布津洗果3—5分钟,或用10公斤清水1克乙酰水扬酸洗枣果、浸泡10分钟。
2、预冷。
将浸泡过的枣果放在7—8℃的条件下预冷1—2天,散发田间热和乙烯。
3、冷库消毒。
入库前3天,用硫磺粉按20克/米3的用量熏库,入库前一天打开换气窗换气。
4、存放形式。
一般用—毫米的无毒聚氯乙烯保鲜袋,在袋的双面各打4个孔,孔径5毫米左右,每袋装果不超过5公斤。
五、入库果实装袋后,入箱立即入库上架,也可码垛。
每次入库的枣果数量不能超过总库的10%,如一次入总库量太大,库温回升快,降温较难,容易促使枣果衰老。
果实入库预冷1—2天后将袋口扎住。
六、贮期管理温度是枣果贮藏最重要的条件。
库内温度控制在-2℃左右,袋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氧不低于10%,二氧化碳不高于3%。
枣果对低氧和高二氧化碳都较敏感,应及时检查,避免造成损失。
七、挑选上市枣果贮藏100天后,灰枣、鸡心枣、九月青等品种可全部变红,先挑灰枣等鲜食或上市出售,留下较耐贮藏的九月青和鸡心枣等品种继续冷藏至春节前后再陆续上市。
鲜枣的冷冻保鲜及小包装贮藏技术

CATALOGUE 目录•鲜枣的冷冻保鲜技术•鲜枣小包装贮藏技术•鲜枣冷冻保鲜及小包装贮藏技术的优势•鲜枣冷冻保鲜及小包装贮藏技术的实际应用•鲜枣冷冻保鲜及小包装贮藏技术的未来发展低温降低酶活性低温保持鲜枣营养低温抑制微生物繁殖0102031小包装贮藏的原理23小包装贮藏能够保持鲜枣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防止鲜枣在贮藏过程中失去水分和营养价值。
保持鲜枣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小包装贮藏能够有效地延长鲜枣的贮藏期,避免鲜枣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和微生物污染。
延长贮藏期小包装贮藏能够提高鲜枣贮藏的稳定性,避免鲜枣在贮藏过程中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提高贮藏的稳定性小包装贮藏的方法精选优质鲜枣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充氮包装清洗和消毒在包装前需要对鲜枣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微生物。
小包装贮藏的效果保持鲜枣的新鲜度小包装贮藏能够将鲜枣的贮藏期延长至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有效地解决了鲜枣季节性生产的问题。
延长贮藏期提高附加值保持鲜枣的色泽保持鲜枣的口感保持鲜枣的品质延长贮藏时间通过小包装贮藏技术,可以将鲜枣的保质期延长至数月甚至一年以上,满足消费者对长期贮藏的需求。
减少营养流失在冷冻保鲜及小包装贮藏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鲜枣中营养成分的流失,保留更多的营养价值。
延长鲜枣的保质期提高鲜枣的经济价值提高销售价值增加附加值03延长鲜枣供应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01提高鲜枣产量02增强鲜枣品质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开发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保障食品安全在商业流通中的应用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小包装贮藏技术,可以使鲜枣在运输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高效,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扩大销售范围通过冷冻保鲜技术,可以使鲜枣销往更远的地区,扩大销售范围。
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小包装贮藏技术,可以使鲜枣在市场上更加美观、大方、实用,提高市场竞争力。
010302进一步研究鲜枣的生理特性总结词了解鲜枣的生理特性是进行冷冻保鲜及小包装贮藏技术的前提。
鲜枣贮藏保鲜技术要点

观察鲜枣表面和内部是否有霉菌生长,以评估其贮藏过程中的卫生状况。
营养成分检测
要点一
维生素C含量检测
维生素C是鲜枣的重要营养成分,通过检测其含量判断保鲜 效果。
要点二
糖分检测
检测鲜枣中的糖分含量,以评估其在贮藏过程中的甜度变 化。
05
鲜枣贮藏保鲜技术应用与展望
技术应用现状
低温冷藏技术
气调贮藏技术
技术发展展望
生物保鲜技术
利用天然生物拮抗剂或基因工程改造 果蔬自身抗病性,提高保鲜效果。
智能监控系统
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贮 藏环境参数,实现精准调控,提高保 鲜效果。
纳米包装材料
利用纳米材料制成的包装膜具有优异 的气体阻隔性能和抗菌性能,提高保 鲜效果。
技术推广策略
01
加强科研合作与技 术创新
注意事项
使用保鲜剂前应先进行小规模试验,确保其对果 实无害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04
鲜枣贮藏保鲜效果评估
感官评价
感官评价
通过观察鲜枣的外观、色泽、质地和气味等指标,评估其新鲜度和品质。
口感评价
品尝鲜枣的甜度、水分足不足够等口感指标,判断其保鲜效果。
微生物检测
细菌检测
通过培养和计数方法检测鲜枣表面和内部的细菌数量,判断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低温保鲜
将鲜枣贮藏在低温环境下,抑制 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延缓 鲜枣的腐败变质。
温度调节
根据不同品种和季节,调节贮藏 温度,保持恒温,避免温度波动 对鲜枣品质的影响。
湿度调节
湿度控制
保持适当的湿度,避免鲜枣失水和干瘪,维持其新鲜度和口 感。
湿度调节方法
采用吸湿剂、加湿器或定期洒水等方式调节湿度,保持贮藏 环境湿润。
红枣怎么保存方法

红枣怎么保存方法
红枣的保存方法如下:
1. 干燥保存:将红枣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然后放入干燥、阴凉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确保红枣完全干燥,以防止霉菌生长。
2. 冷藏保存:将红枣放入塑料袋或密封容器中,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
这样可以延长红枣的保鲜期,但注意避免与其他食物产生异味。
3. 冷冻保存:将红枣放入密封袋或密封容器中,放入冰箱冷冻室中冷冻保存。
这种方法可以延长红枣的保鲜期,但解冻后的红枣质地可能会变软。
不论使用哪种保存方法,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 红枣保存前应该清洗干净,并将表面的沙尘、杂质去除干净。
- 尽量避免红枣受潮,以免发霉。
- 在保存期间定期检查红枣的状态,如发现变质、有霉迹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大枣冷库保鲜

查
3采摘 方式 用 手 采 摘 . 拿 轻 放 . . 轻 要选果 分级 , 出病 果 、 果 、 果 、 挑 虫 裂 无 柄 果 、 果 、 地 果 和 全 红 果 , 果 率 达 烂 落 好
时及 时捞 出
4量 准 备 好调 味粉 调 味 粉 的 配 法 : 熟 取 米粉 7%. 5 白糖 l % , 盐 3 , 椒 粉 4 精 % 花
3 . 椒 粉 3 , 椒粉 1 , 朱 1 , % 胡 % 辣 % 姜 %
味 精 适 量 . 白糖 外 各 物料 混匀 即可 除 3 .拌 和 将 玉 米 粉 入 锅 煮 成 玉 米
厘 米× - 米 见方 的 小块 33厘
脆 米 片 加 工 技 术 薄 拍 匀 .厚度 为 0. 米 左 右 ,然后 在 表 3厘
-
4 备 料 无霉 变 的 早籼 米 ( 陈 米 ) 0 或 l I一 份 粘 性 较 好 的糯 米 3份 . 米粉 、 玉
.
白糖 各 l份 将 早籼 米 、 米 淘 洗除 沙 , 糯 分别 进 锅 . 水 煮 成透 烂 的 米饭 加 2 调 味 粉 的 制作 按 上述 料 重 的 1 . /
lO 、 红 ( 色约 5 %) 初 红 ( 色 O %)半 着 0 和 着
约 2 %以 下 ) 5 _ 成 熟 度 . 般 藏 用 二种 一 果 应 在 半 红 期 采 收 . 时 品 质 佳 且较 耐 此
住袋 口
6 .贮 期 管 理 库 温 控 制 在 一 ℃ 左 2 右 .袋 内相 对 湿 度 保 持 在 9 %~ 5 . 0 9% 氧
鲜枣的贮藏方法

鲜枣的贮藏方法鲜枣采摘后在自然条件下贮藏,惟独几天的鲜脆期,果肉会很快软化褐变,失去商业价值。
今日,我将向你介绍鲜枣的贮藏办法。
鲜枣的贮藏办法:利用控制相宜的贮藏环境,鲜枣的贮藏期可达60天以上,有的品种贮藏90天以上,脆果率仍超过70%。
采收时光和外观采收成熟度对贮藏寿命有显著影响。
成熟度越低越持久,但果实失水速度比成熟度高的果实快。
三个成熟期的果实,即全红果(着色)、半红果(着色约50%)和初红果(着色小于25%)都是初红果,而全红果不是,所以初红果应当是鲜枣贮藏的主要果实。
贮藏温度是影响鲜枣贮藏寿命的主要环境因素。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贮藏效果越好,但低于冰点时会浮现。
普通半红期鲜枣冰点低于-2.3,全红期鲜枣冰点低于-4.8。
因此,全红期鲜枣的温度应适当降低,不宜与半红期和早红期鲜枣在同一环境下贮藏。
贮藏湿度湿度是影响鲜枣脆度的重要因素,鲜枣是一种简单失水的水果。
在0贮藏温度和湿度低于85%的条件下,鲜枣在15天内会失水软化。
同等条件下,鲜枣的失水率比山楂、苹果等水果严峻得多。
冷藏条件下,相宜鲜枣贮藏的湿度为90% ~ 95%。
鲜枣种呼吸强度高的水果,在缺氧条件下会快速转为厌氧呼吸,增进水果变质。
在储存温度相宜的环境中,氧气含量应在3%以上。
只要控制好其他指标,氧气含量在3% ~ 15%范围内,贮藏效果十分临近。
鲜枣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不适合全密封保鲜袋贮藏。
二氧化碳含量高于5%会加速鲜枣的软化和褐变。
鲜枣贮藏的相宜气体成分为氧气3% ~ 5%,二氧化碳含22%。
鲜枣的耐贮性因品种、栽培面积、成熟度而差异很大,但对上述贮藏条件的要求是共同的。
只要有一台具备机械制冷系统和配套测控技术的冰箱,满足鲜枣的贮藏条件并不难。
尤其是一些晚熟的枣品种,如蒙阴大雪枣,11月中旬左右成熟。
存放一段时光后,夜间自然界的低温会降到0以下。
冷库的通风系统能够用来降低夜间温度,能够大大降低仓储成本。
这里介绍鲜枣的贮藏办法。
鲜食红枣的贮藏技术

栏主 : 卑 目持 郭 人文
鲜食红枣的贮藏技术
口
红 枣 属 于 干 果 , 但 鲜 枣 的 营 养 价 值 远 比 干 枣 高
得 多 , 这 是 因 为 红 枣 有 一
和
达
蔬 冰 点 的 适 宜 低 温 环 境 条 件 下 进 行 贮 藏 的 方 法 。 枣 果 采 收 后 ,要 尽 快 清 洗 、 预 冷 、装 袋 , 然 后 放 入 冷 藏 库 ;果 实 贮 藏 期 间 , 库 内 温 度 宜 维 持 在 0 o C左 右 ,相 对 湿 度 控 制 在 9 %~ 5 ; 枣 果 不 能 忍 受 体 0 9% 积分 数 超 过 5 %的 C , 库 内 要 适 时 通 风 换 气 ; 长 O 时 间 贮 藏 会 引 起 某 些 果 实 的 生 理 伤 害 , 耐 低 温 细
藏 架 上 ,装 枣 时 注 意 轻 装 轻 放 ,装 好 后 随 即 封 口 ,
封 口 以 热 合 密 封 包 装 的 贮 藏 效 果 最 好 ,但 要 注 意 定
水果 的影 响 。采 用气 调 库贮 藏 不 宜建 造 大 型库 房 , 每 个 贮 藏 间 也 不 宜 过 大 。 其 关 键 技 术 是 控 制 C 的 O:
目前 较 好 的 办 法 是 采 用 国家 农 产 品保 鲜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中 心 研 制 生 产 的 大 枣 液 体 保 鲜 剂 浸 果 ,可 有 效 地
抑 制 果 实 的软 烂 以及 褐 斑病 的发生 ;鲜 枣装 袋 后 , 要 贮 放 在 阴 凉 的 凉 棚 内 , 塑 料 薄 膜 袋 依 次 放 在 离 地
含 量 防 止 中 毒 ,保 持 较 高 的 湿 度 防 止 失 水 。贮 藏 包 装 主 要 采 用 塑 料 周 转 箱 。气 调 贮 藏 温 度 和 湿 度 是 影
大枣保鲜的技术

大枣保鲜技术【摘要】大枣用途广泛,不仅是果品,而且是食品、饮料、保健品、药膳、药品的加工原料,用量大,效益高。
但贮藏不当,极易生虫,冷冻冷藏是防虫蛀的有效方法。
红枣在贮藏期间,除湿度过大会引起发酵变质和生霉腐烂以外,米蛾、麦蛾、各盗等害虫,也都为害干枣,还应注意防鼠。
冬枣属优良鲜食品种,掌握好冬枣的品种特性及贮藏条件,可使保鲜期延长到70~120天。
对栆进行科学的储藏保鲜,可使栽培者大幅减少损耗,实现增产增效。
【关键词】科学储存保鲜防蛀1.鲜枣的科学采收鲜枣已在全国农村广为栽培,其果实外观艳红、味道脆甜爽口,富含多种营养。
鲜枣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60-80倍、柑桔的30倍。
对栆进行科学的储藏保鲜,可使栽培者大幅减少损耗,实现增产增效。
保障市场长期有鲜枣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1.1 栆的科学采收栆的品种繁多,成熟期不同,耐储性亦各异。
实践表明,鲜、干兼用品种比鲜食品种耐储,小果品种比大果品种耐储,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储,不易裂果比易裂果品种耐储。
鲜食栆宜在脆熟期采收;用于储藏的鲜枣在果半红时采收最好,也是最耐储藏;完熟期采收的栆适于干制。
南方多数栆品种在8月份成熟,也有的在10-11月成熟。
栆的花期长,就是同一株结果也有早迟,故宜根据成熟度分批采收。
晴天的上午露水干后采摘果最好;采收时不同品种和不同熟期的果要分开采、分开放、分开装、分开储存;病虫果、烂果、碰伤果、不够标准果采后应尽快剔除。
为提高鲜枣的耐储性,可在采前半月对树冠栆喷洒0.2%氯化钙溶液,也可喷150倍高脂膜或1000倍托布津过磷酸钠液,可防枣果感染霉菌。
2.大枣的储藏保鲜技术2.1 贮前准备2.1.1 选择耐贮品种枣的耐贮性因品种的不同差异较大,一般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耐贮;干鲜兼用品种较鲜食品种耐贮;抗裂果品种比较耐贮;大果型品种比较耐贮。
2.1.2 采收用于生食的枣必须在脆熟期采收。
脆熟期的标准为:果面绿色减褪,转为白绿色,此时果实水分多,味甜而质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枣保鲜技术
鲜枣果实外观美,脆甜可口,营养丰富,素有“活维生素丸”之称,但其很难贮藏,室温下不做任何处理,3—5天即失去新鲜状态,果实失脆,口感差,营养价值大大降低,通过科学合理的冷库贮藏可以延长枣果的保鲜期。
一、采前措施
1、在采前半个月对树冠及枣果喷10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加0.2%氯化钙溶液或150倍的高脂膜,可防止霉菌感染。
2、采前5—7天停止浇水。
二、适时采摘
贮藏用果实一般依据果面转红的程度分成全红(着色100%)、半红(着色约50%)和初红(着色约25%以下)3种成熟度,一般贮藏用果应在半红期采收,此时枣果味甜质脆,果实糖分含量较高,较耐贮藏。
三、采摘方式
用于贮藏的枣果全部用手采摘,轻拿轻放,要选果分级,挑出病果、虫果、裂果、无柄果、烂果、落地果和全红果,好果率达到100%。
四、入库前处理措施
1、将选好的枣果用0.2%的氯化钙加300倍的甲基托布津洗果3—5分钟,或用10公斤清水1克乙酰水扬酸洗枣果、浸泡10分钟。
2、预冷。
将浸泡过的枣果放在7—8℃的条件下预冷1—2天,散发田间热和乙烯。
3、冷库消毒。
入库前3天,用硫磺粉按20克/米3的用量熏库,入库前一天打开换气窗换气。
4、存放形式。
一般用0.03—0.05毫米的无毒聚氯乙烯保鲜袋,在袋的双面各打4个孔,孔径5毫米左右,每袋装果不超过5公斤。
五、入库
果实装袋后,入箱立即入库上架,也可码垛。
每次入库的枣果数量不能超过总库的10%,如一次入总库量太大,库温回升快,降温较难,容易促使枣果衰老。
果实入库预冷1—2天后将袋口扎住。
六、贮期管理
温度是枣果贮藏最重要的条件。
库内温度控制在-2℃左右,袋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氧不低于10%,二氧化碳不高于3%。
枣果对低氧和高二氧化碳都较敏感,应及时检查,避免造成损失。
七、挑选上市
枣果贮藏100天后,灰枣、鸡心枣、九月青等品种可全部变红,先挑灰枣等鲜食或上市出售,留下较耐贮藏的九月青和鸡心枣等品种继续冷藏至春节前后再陆续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