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2.9《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学案(教科)
高中物理第2章8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教案教科版选修3_1

8 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简单的逻辑电路及表示符号. 2.通过实验理解“与”“或”和“非”门电路在逻辑电路中的结果与条件的逻辑关系,会用真值表表示一些简单的逻辑关系.(重点、难点) 3.初步了解集成电路的作用及发展情况.一、常见的逻辑电路 1.逻辑电路(1)概念: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一定逻辑关系的电路.(2)最简单的逻辑电路——有触点的开关电路:手动或继电器控制. ①电路如图1 ②真值表如表1图1 表12.常见的逻辑电路 (1)开关“与”电路①“与”逻辑关系:一个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 ②开关“与”电路(如图所示). ③真值表(2)开关“或”电路①“或”逻辑关系:一个事件的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事件就会发生. ②开关“或”电路(如图所示). ③真值表(3)①“非”逻辑关系:输出状态与输入状态相反.②开关“非”电路(如图所示).③真值表二、用二极管实现“与”电路和“或”电路1.特点(1)动作速度快.(2)可靠性极高.2.实现方法:“与”电路和“或”电路可以用二极管来实现,而“非”电路需用三极管来实现.三、集成电路1.应用:逻辑电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2.优点:体积小、方便、可靠,适用于系列化、标准化生产等.3.发展进程(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2)1947年,晶体三极管的发明给计算机提供了新的电子器件,1956年研制成功的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成为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开端.(3)1958年研制出第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4)1964年生产出由混合集成电路作为电子器件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如果一个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这种关系叫作“与”逻辑关系.( )(2)如果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某事件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作“或”逻辑关系. ( )(3)一个“与”门电路和一个“非”门电路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复合门电路,称为“与非”门.( ) (4)在生产生活中,逻辑电路是自动控制电路的核心. ( )[答案] (1)√ (2)√ (3)√ (4)√2.(多选)在基本逻辑电路中,何种逻辑门电路当其所有输入均为“0”时,输出不是“1”的是( )A .“与”门电路B .“或”门电路C .“非”门电路D .都不可能AB [当所有输入都为“0”时,“与”门电路输出为“0”,“或”门电路输出为“0”,“非”门电路输出为“1”,A 、B 选项正确,C 、D 选项错误.]3.在如图所示的复合电路中,A 、B 、C 为门电路的输入端,现欲使Y 输出“0”,如果C 输入端为“0”,则A 、B 两端分别输入( )A .0 0B .0 1C .1 0D .1 1A [当C 端输入“0”,“非”电路输出“1”,输出端Y 输出“0”时,可知“或”电路的输出端必须为“0”,则A 、B 端的输入分别为0,0,A 正确.](1)开关“与”电路的输出电压P随时间变化的关系;(2)开关“或”电路的输出电压P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思路点拨:①“与”逻辑关系是当两个输入端都有信号输入时,输出端才有信号输出.②“或”逻辑关系是当两个输入端的任意一个有信号输入时,输出端均有信号输出.[解析](1)对“与”电路,先做出A、B、P的真值表,然后再确定输出电压P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所以U P(2)对“或”电路,先做出A、B、P的真值表,然后再确定输出电压P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所以U P[答案]见解析对“与”电路、“或”电路及真值表中“0”“1”的理解(1)“与”“或”电路有两个输入端,输出由两输入共同决定,而“非”电路只有一个输入端,其输出跟输入恰好相反.(2)逻辑电路中的“0”和“1”不是表示数量而是表示事物矛盾双方的一种符号.为了保障行驶安全,一种新型双门电动公交车安装了如下控制装置:只要有一扇门没有关紧,汽车就不能启动.如果规定:车门关紧时为“1”,未关紧时为“0”;当输出信号为“1”时,汽车可以正常启动行驶,当输出信号为“0”时,汽车不能启动.能正确表示该控制装置工作原理的逻辑门是 ( )A.“与”门B.“或”门C.“非”门D.“与非”门A[只要有一扇门没有关紧,汽车就不能启动,所以只要有一个输入为“0”,输出就是“0”,所以应该是“与”门.]1逻辑功能,要对门电路的种类进行合理地选取,这就要求:(1)准确地分析一些实例的条件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2)熟记“与”“或”“非”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和真值表.(3)理解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2.在门电路的问题分析中,门电路往往要和一些常用的电学元件(如电阻、开关、热敏电阻、光敏电阻、二极管等)一起构成电路,通过电路中某一部分的变化(开关的通断、电阻的变化等)实现门电路输入端的电压变化,即电势的高低变化,从而通过门电路的输出端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因此在分析这类问题时,除熟练掌握各种门电路的作用外,还要熟练掌握电路的动态变化规律,准确判断出电路,尤其是门电路部分的电势高低的变化,从而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例2】如图为监控汽车安全带使用情况的报警电路.S为汽车启动开关,汽车启动时S闭合,R T为安全带使用情况检测传感器,驾驶员系好安全带时R T阻值变大.要求当驾驶员启动汽车但未系安全带时蜂鸣器报警.则在图中虚线框内应接入的元件是( )A.“非”门B.“或”门C.“与”门D.“与非”门C[系好安全带,电阻R T变大,未系好安全带,电阻R T变小,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未系好安全带时,与R T相连的输入端为高电势,同时启动汽车,蜂鸣器报警,满足这些条件的门电路是“与”门电路.]复合逻辑电路真值表的确定方法(1)如果A、B输入分别经过一个“非”电路,它们各自的输出Y1、Y2又组成一个“与”电路或“或”电路,最后输出Y,则Y的值直接取决于Y1、Y2.(2)判断复合逻辑电路的最终输出结果时,分析思路一般是“从前向后”,先分析第一个逻辑电路的输出结果,再判断第二个,依此类推.在车门报警电路中,两个按钮开关分别装在汽车的两扇门上,只要有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报警灯就发光.能实现此功能的电路是( )D[只要有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报警灯就发光属于“或”门电路,分析电路可知,只有D 项正确.]1.以下关于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说法正确的是 ( )A.数字信号在大小上不连续,时间上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B.数字信号在大小上连续,时间上不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C.数字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不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D.数字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C[根据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特点可知,数字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不连续,模拟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连续,故选项C正确.]2.(多选)如图所示是一个三输入端复合门电路,当C端输入“1”,输出端P输出“1”时,A、B端的输入分别可能是( )A.0、0 B.0、1C.1、0 D.1、1BCD[由于C、P均为“1”,而该电路为“与”门,则另一输入必为“1”,此输入为“或”门的输出,由此知A、B应为“0、1”、“1、0”或“1、1”,即选项B、C、D正确.] 3.下表是某逻辑电路的真值表,该电路是( )D[ “与”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是两个输入端只要有一端是“0”,输出端就是“0”,真值表是:可见D。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逻辑电路》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逻辑电路》word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明白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概念,了解数字电路的优点。
2、明白“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特点、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在实际咨询题中的应用二、预习内容1.数字电路:处理的电路叫做数字电路。
2.门电路:确实是一种开关,在一定条件下它承诺;假如条件不满足,信号就被阻挡在“门”外。
3.假如一个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我们把这种关系叫做。
具有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
4.假如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某件事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做,具有的电路叫做“或”门电路。
5.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出现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具有的电路叫做“非”门电路。
三、提出疑咨询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庞大改变;2、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3、突出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二、学习过程1.按照输入和输出关系的不同,能够将差不多的逻辑门电路分为“与”门、“或”门、“非”门等。
(1)“与”门明白得:当几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显现某一结果,这些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称为“与”逻辑,具有这种逻辑的电路称为“与”门。
符号:如图特点:①当A、B输入都为“0”时,Y输出为“0”;②当A输入为“0”B输出为“1”或A输入为“1”B输出为“0”时,Y输出为“0”;③当A、B输入都为“1”时,Y输出为“1”。
(2)“或”门明白得:当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具备就能显现某一结果,则这些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称为“或”逻辑,具有这种逻辑的电路称为“或”门。
符号:如图特点:①当A、B输入都为“0”时,Y输出为“0”;②当一个输入“0”另一个输入为“1”时,Y输出为“1”;③当A、B输入都为“1”时,Y输出为“1”。
(3)“非”门明白得:当一种结果显现时,另一种结果一定不显现。
即输出Y是输入A的否定,这确实是“非”逻辑,具有这种逻辑的电路称为“非”门。
高中物理逻辑电路问题教案

高中物理逻辑电路问题教案
一、课时内容
本课将学习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包括逻辑门、逻辑表达式和逻辑电路的搭建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逻辑门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逻辑表达式的编写和理解。
3. 能够根据逻辑表达式设计简单的逻辑电路。
三、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逻辑门实物样品或图片,以及逻辑表达式案例。
2. 学生预习相关知识,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简单介绍逻辑电路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逻辑电路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讲解逻辑门的种类(与、或、非门)及其功能和特点;介绍如何通过逻辑表达式描述逻辑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3. 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为例,演示如何根据逻辑表达式设计逻辑电路,让学生理解逻辑电路的搭建过程。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在实验室里用逻辑门实物或模拟软件搭建逻辑电路,并验证其逻辑表达式的正确性。
5. 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逻辑电路在数字电子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加强自己的能力。
五、课堂作业
1. 练习编写逻辑表达式,设计更复杂的逻辑电路。
2. 阅读相关物理书籍或资料,了解逻辑电路的发展及应用。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逻辑电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他们的创新和发展。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2.9《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学案 教科版选修3-1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2.9《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学案教科版选修3-1核心解读:一、对真值表的理解真值表是包含各种可能性在内的逻辑关系表,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所有输入逻辑变量的各种可能组合;另一部分是相应的输出。
例:如图所示为一种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我们把开关接通记为1,开关断开记为0;灯亮记为1,灯灭记为0。
它的真值表为:二、对三种基本逻辑电路的理解1.对“与”电路的理解(1)如果一个事件和几个条件相联系,当这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这种关系叫“与”逻辑关系。
具有这种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电路.如图所示,如果把电键A 闭合作为条件A满足,把电键B闭合作为条件B满足,把电灯L亮作为结果C成立,则“与”逻辑关系可以示意:,或A×B=C。
(2)“与”电路的特点①开关之间是串联关系.②当A、B输入都为“0”或A、B中有一个输入为“0”时,输出为“0”,当A、B输入都为“1”时,输出为“1”。
2.对“或”电路的理解(1)如果一个事件和几个条件相联系,当这几个条件中有一个满足,事件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或”逻辑关系.具有这种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电路。
如图所示,如果把电键A闭合当作条件A满足,把电键B闭合当作条件B满足,把电灯L亮当作结果C成立,则“或”逻辑关系可以示意为:或A+B=C。
(2)“或”电路的特点①开关之间是并联关系.②A、B输入都为“0”时,输出为“0”;A、B输入都为“1”或A、B中有一个输入为“1”时,输出为“1”。
3.对“非”电路的理解(1)如果条件A满足时,另一个条件B则不满足,条件A不满足时,另一个条件B则满足,它们的逻辑关系是相反的,这种关系叫“非”逻辑关系。
具有这种逻辑关系的电路叫“非”电路.如图所示。
(2)“非”电路的特点①单刀双掷开关.②当A输入为“1”时,B输入为“0”;当A输入为“0”时,B输入为“1”。
典题精讲:类型一:根据真值表判断逻辑关系【例题1】某逻辑电路的真值表如图,此逻辑电路为_______________电路,在真值表中X处的逻辑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步步高3-1物理第二章 学案11

学案11 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
第二章 直流电路
学案11 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
学习目标定位
1
学案11 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
初步了解简单的逻辑电路.
2
通过实验理解“与”、“或”和“非”电路在逻辑 电路中的结果与条件的逻辑关系,会用真值表表示 一些简单的逻辑关系.
一个“或”电路和一个 “非”电路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 “或非”电路.其真值表为 输入 A 0 0 1 1 B 0 1 0 1 输出 P 1 0 0 0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典例精析
一、常见的逻辑关系 例1
学案11 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
在登录你的电子信箱 (或“QQ”)的过程中,要有两个条件,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学习探究区
答案 (2)亮 (3) 输入 A 0 1
学案11 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
(1)条件 A 满足,事件 P 不发生,二者总是相反关系 . 熄 输出 P 1 0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学习探究区
学案11 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
[延伸思考 ]
学案11 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
如图所示,两个开关 A、B 串联起来控制同一灯泡 P,显然, 只有 A“与” B 同时闭合时, 灯泡 P 才会亮. 在这个事件中, A、 B 闭合是条件,灯泡 P 亮是结果.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学习探究区
逻辑电路高中物理教案

逻辑电路高中物理教案
教学内容:逻辑电路
教学目标:
1. 了解逻辑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逻辑门的输入输出关系。
3. 能够根据逻辑门的输入状态判断输出状态。
4. 能够应用逻辑门解决简单逻辑问题。
教学重点:
1. 逻辑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逻辑门的输入输出关系。
教学难点:
1. 根据逻辑门的输入状态判断输出状态。
2. 应用逻辑门解决简单逻辑问题。
教学准备:
1. 逻辑门实物模型。
2. 逻辑门电路图。
3. 逻辑门真值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开关电路的知识,并介绍逻辑门的概念和应用。
二、讲解逻辑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15分钟)
1. 老师介绍逻辑门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基本的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等,并介绍它们的输入输出关系。
3. 展示逻辑门实物模型和逻辑门电路图。
三、逻辑门的输入输出关系(15分钟)
1. 老师通过实例讲解逻辑门的输入输出关系。
2. 引导学生学习逻辑门的真值表,理解逻辑门的工作原理。
四、解决简单逻辑问题(15分钟)
1. 学生根据逻辑门的输入状态判断输出状态。
2. 学生应用逻辑门解决简单逻辑问题。
五、课堂练习(10分钟)
学生完成逻辑门相关的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逻辑门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理解逻辑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七、课堂总结(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示下节课内容。
高中物理《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学案教科版选修-精

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一、对真值表的理解真值表是包含各种可能性在内的逻辑关系表,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所有输入逻辑变量的各种可能组合;另一部分是相应的输出。
例:如图所示为一种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我们把开关接通记为1,开关断开记为0;灯亮记为1,灯灭记为0。
它的真值表为:二、对三种基本逻辑电路的理解 1.对“与”电路的理解(1)如果一个事件和几个条件相联系,当这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这种关系叫“与”逻辑关系。
具有这种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电路.如图所示,如果把电键A 闭合作为条件A 满足,把电键B 闭合作为条件B 满足,把电灯L 亮作为结果C 成立,则“与”逻辑关系可以示意:C B A ⇒⎭⎬⎫,或A ×B=C 。
(2)“与”电路的特点①开关之间是串联关系.②当A、B输入都为“0”或A、B中有一个输入为“0”时,输出为“0”,当A、B输入都为“1”时,输出为“1”。
2.对“或”电路的理解(1)如果一个事件和几个条件相联系,当这几个条件中有一个满足,事件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或”逻辑关系.具有这种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电路。
如图所示,如果把电键A闭合当作条件A满足,把电键B闭合当作条件B满足,把电灯L亮当作结果C成立,则“或”逻辑关系可以示意为:或A+B=C。
(2)“或”电路的特点①开关之间是并联关系.②A、B输入都为“0”时,输出为“0”;A、B输入都为“1”或A、B中有一个输入为“1”时,输出为“1”。
3.对“非”电路的理解(1)如果条件A满足时,另一个条件B则不满足,条件A不满足时,另一个条件B则满足,它们的逻辑关系是相反的,这种关系叫“非”逻辑关系。
具有这种逻辑关系的电路叫“非”电路.如图所示。
(2)“非”电路的特点①单刀双掷开关.②当A输入为“1”时,B输入为“0”;当A输入为“0”时,B输入为“1”。
典题精讲:类型一:根据真值表判断逻辑关系【例题1】某逻辑电路的真值表如图,此逻辑电路为_______________电路,在真值表中点拨:根据不同逻辑电路的真值表的特点进行判断.解析:根据真值表可判断此电路为“或”电路,根据“或”电路逻辑关系特点得X=1。
高中物理逻辑电路教案

高中物理逻辑电路教案课题:逻辑电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逻辑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掌握逻辑门的符号、真值表以及功能。
3.能够分析和设计简单的逻辑电路。
教学内容:1.逻辑门的概念和分类。
2.基本逻辑门的符号、真值表和功能。
3.简单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教学重点:1.掌握逻辑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了解基本逻辑门的符号、真值表和功能。
教学难点:1.能够分析和设计简单的逻辑电路。
2.理解逻辑门的运作原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逻辑电路应用场景,引出逻辑电路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逻辑门的概念和分类1.介绍逻辑门的定义和分类。
2.通过示意图和举例说明各种逻辑门的功能和作用。
三、基本逻辑门的符号、真值表和功能1.介绍基本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等的符号、真值表和功能。
2.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理解逻辑门的运作原理。
第二课时:一、复习通过简单的练习题,复习昨天所学内容。
二、简单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1.讲解如何设计简单的逻辑电路,包括串联、并联等结构。
2.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学会分析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设计一个简单的逻辑电路,并交流讨论设计思路。
四、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并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教学反思: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逻辑门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并尝试设计简单的逻辑电路。
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逻辑电路的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学生能够对逻辑电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真值表是包含各种可能性在内的逻辑关系表,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所有输入逻辑变量的各种可能组合;另一部分是相应的输出。
例:如图所示为一种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我们把开关接通记为1,开关断开记为0;灯亮记为1,灯灭记为0。
它的真值表为:
输入输出
A B C Y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二、对三种基本逻辑电路的理解
1.对“与”电路的理解
(1)如果一个事件和几个条件相联系,当这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这种关系叫“与”逻辑关系。
具有这种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电路.如图所示,如果把电键A闭合作为条件A满足,把电键B闭合作为条件B满足,把电灯L
亮作为结果C成立,则“与”逻辑关系可以示意:
C
B
A
⇒
⎭
⎬
⎫
,或A×B=C。
(2)“与”电路的特点
①开关之间是串联关系.
②当A、B输入都为“0”或A、B中有一个输入为“0”时,输出为“0”,当A、B输入都为“1”时,输出为“1”。
2.对“或”电路的理解
(1)如果一个事件和几个条件相联系,当这几个条件中有一个满足,事件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或”逻辑关系.具有这种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电路。
如图所示,如果把电键A闭合当作条件A满足,把电键B闭合当作条件B满足,把电灯L亮当作结果C成立,则“或”逻辑关系可以示意为:或A+B=C。
(2)“或”电路的特点
①开关之间是并联关系.
②A、B输入都为“0”时,输出为“0”;A、B输入都为“1”或A、B中有一个输入为“1”时,输出为“1”。
3.对“非”电路的理解
(1)如果条件A满足时,另一个条件B则不满足,条件A不满足时,另一个条件B 则满足,它们的逻辑关系是相反的,这种关系叫“非”逻辑关系。
具有这种逻辑关系的电路叫“非”电路.如图所示。
(2)“非”电路的特点
①单刀双掷开关.
②当A输入为“1”时,B输入为“0”;当A输入为“0”时,B输入为“1”。
典题精讲:
类型一:根据真值表判断逻辑关系
【例题1】某逻辑电路的真值表如图,此逻辑电路为_______________电路,在真值表中X处的逻辑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入输出
A B Z
0 0 0
0 1 1
1 0 1
1 1 X
点拨:根据不同逻辑电路的真值表的特点进行判断.
解析:根据真值表可判断此电路为“或”电路,根据“或”电路逻辑关系特点得X =1。
答案:或 1
题后反思:
要牢记“与”“或”“非”电路的逻辑关系,并记住各自的真值表,并会运用真值表解决实际问题。
类型二:根据逻辑关系确定真值表
【例题2】在举重比赛中,有甲、乙、丙三名裁判,其中甲为主裁判,乙、丙为副裁判,当主裁判和一名以上(包括一名)副裁判认为运动员上举合格后,才可发出合格信号,试列出真值表。
点拨:判断三个裁判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乙和丙有“或”关系,甲和乙、甲和丙有“与”关系.
解析:设甲、乙、丙三名裁判的裁判意见为逻辑变量A、B、C,裁判结果为Y,并且对于A、B、C设:上举合格为逻辑“1”,不合格为逻辑“0”,对于Y设:上举合格为逻辑“1”,不合格为逻辑“0”。
根据题意综合上述假设列出真值表如下表所示:
A B C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