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竞赛讲义-动力学
新版高一物理竞赛讲义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力学部分目录第一讲:力学中的三种力第二讲: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第三讲:力矩、定轴转动物体的平衡条件、重心第四讲:一般物体的平衡、稳度第五讲: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六讲:相对运动与相关速度第七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第八讲:抛物的运动第九讲: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第十讲:力和直线运动第十一讲:质点的圆周运动、刚体的定轴转动第十二讲:力和曲线运动第十三讲:功和功率第十四讲:动能定理第十五讲:机械能、功能关系第十六讲:动量和冲量第十七讲:动量守恒《动量守恒》练习题第十八讲:碰撞《碰撞》专题练习题第十九讲:动量和能量《动量与能量》专题练习题第二十讲:机械振动《机械振动》专题练习第二十一:讲机械波第二十二讲:驻波和多普勒效应第一讲: 力学中的三种力【知识要点】(一)重力重力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一般来说,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静止在地球表面的物体,其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充当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但向心力极小。
(二)弹力1.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又发生非永久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或发生非永久性形变的物体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间),两物体间的弹力的方向和接触面的法线方向平行,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2.弹力的方向确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3.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能计算,只能根据平衡法或动力学方法求得.但弹簧弹力的大小可用.f=kx(k 为弹簧劲度系数,x 为弹簧的拉伸或压缩量)来计算 .在高考中,弹簧弹力的计算往往是一根弹簧,而竞赛中经常扩展到弹簧组.例如:当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的若干个弹簧串联使用时.等效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倒数为:nk k k 1...111+=,即弹簧变软;反之.若以上弹簧并联使用时,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k 1+…k n ,即弹簧变硬.(k=k 1+…k n 适用于所有并联弹簧的原长相等;弹簧原长不相等时,应具体考虑) 长为0L 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则剪去一半后,剩余2L 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k (三)摩擦力 1.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超级完整版)(1)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5)二、知识体系 (5)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6)第一讲力的处理 (6)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8)第三讲习题课 (9)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3)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5)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6)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6)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24)第三部分运动学 (2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4)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6)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8)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3)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5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3)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7)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66)第七部分热学 (66)一、分子动理论 (66)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68)三、理想气体 (70)四、相变 (77)五、固体和液体 (80)第八部分静电场 (81)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1)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84)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9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5)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98)第十部分磁场 (107)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7)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11)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17)第一讲、基本定律 (117)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2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2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27)第一节黑体辐射 (127)第二节光电效应 (130)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36)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40)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hO)① 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超级完整版)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5)二、知识体系 (5)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6)第一讲力的处理 (6)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8)第三讲习题课 (9)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3)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5)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6)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6)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24)第三部分运动学 (2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4)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6)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8)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3)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5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3)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7)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66)第七部分热学 (66)一、分子动理论 (66)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68)三、理想气体 (70)四、相变 (77)五、固体和液体 (80)第八部分静电场 (81)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1)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84)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9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5)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98)第十部分磁场 (107)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7)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11)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17)第一讲、基本定律 (117)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2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2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27)第一节黑体辐射 (127)第二节光电效应 (130)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36)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39)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oh)① 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之刚体动力学

其轴的转动惯量与圆盘的相同。
球体绕其直径的转动惯量
将均质球体分割成一系
列彼此平行且都与对称轴垂
直得圆盘,则有
JO
1 dm r 2 2
1 2
r 2dz
r
2
R 1( R2 z2 )2 dz
R 2
8 R5 2 mR2
15
5
z
r
z
dz R
om
JO
2 mR2 5
设任意物体绕某固定轴O的转动惯量为J,绕 通过质心而平行于轴O的转动惯量为Jc,则有
0 t 2 gt R
达到纯滚动时有: vc R
解得作纯滚动经历的时间:
t v0 2g h R
3 g
3 g
2)达到纯滚动时经历的距离:
x
v0t
1 2
at 2
v02
3 g
1 2
g
v02
3g 2
5v02
5h R
18 g 9
例 5 质量为 mA 的物体 A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和一质量不计的绳索相连接,绳索跨过一半径为 R、质
J 1 ml2 3
球壳: 转轴沿直径
J 2 mr2 3
竿
子
长
些
还
是
短
些
较
安
飞轮的质量为什么
全
大都分布于外轮缘?
?
例1 一长为 l 质量为 m 匀质细杆竖直放置,其
下端与一固定铰链 O 相接,并可绕其转动. 由于此竖
直放置的细杆处于非稳定平衡状态,当其受到微小扰
动时,细杆将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绕铰链O 转动.
压力N 和刹车片与圆盘间的摩擦系数均已被实验测出.试
高一物理竞赛第6讲 刚体力学.学生版

第六讲刚体动力学1.刚体动力学描述方式。
2.转动惯量的理解以及转动定律的运用。
3.寇尼西定理的运用。
说明:学习刚体力学最重要的是把刚体的几个基本概念建立起来:转动惯量,质心,力矩,力矩冲量,角加速度。
质心动能,相对质心动能等等。
概念清晰了,对于公式的记忆和使用并不难,完全类比质点力学体系就可以了。
某种程度上本讲也是对质点力学体系的一次很好的复习。
比较难的问题是联立平动方程与转动方程处理的问题,不过初学的同学做起来不痛快仅仅是因为不熟练而已,本讲整体上不算难。
第一部转动惯量描述刚体运动的方法与参数引入:刚体就是不考虑形状改变的物体,生活中刚体旋转的例子很多,我们本讲带领大家学习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
首先我们注意观察刚体的旋转的描述方式,不难发现刚体上每一个点都在绕着一个轴运动,所有的点角速度一致。
进一步的分析陀螺的运动我们会发现,我们用鞭子抽打,让陀螺越转越快,刚体的动力学也可以用伽利略的观点“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去理解。
只不过,我们如何去定量描述呢?知识模块本讲提纲知识点睛1. 转动惯量:先研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一跟长为L 的轻杆,一段可以围绕着固定点O 无阻力的转动,另一端用一个外力F 垂直作用在上面,现在在距离O 点r 远处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质点,质点的运动情况如何?首先我们去描述这种运动,质点做圆周运动,F 的作用点与质点位移x ,速度v ,加速度a 并不一样,但是它们的转动角度θ,角速度ω,角加速度β(有些参考书用α,不过这个字母太容易和a 弄混)是一样的。
复习一下它们的关系: r v ω= 且 r a β=注意r 为到圆周运动圆心的距离。
那么解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可以使用牛顿定律进行计算,注意到轻杆受合外力为零,所以质点对杆的力必然向下,设这个力大小为N ,根据力矩平衡:Nr FL = (想不起为什么了?)再隔离质点,由牛顿定律知道: N=ma代入得: β2mr FL =写成这样的式子原因是因为这根杆角加速度一致,用这个参数更加能高效率的描述这种加速转动。
新版高一物理竞赛讲义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力学部分目录第一讲:力学中的三种力第二讲: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第三讲:力矩、定轴转动物体的平衡条件、重心第四讲:一般物体的平衡、稳度第五讲: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六讲:相对运动与相关速度第七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第八讲:抛物的运动第九讲: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第十讲:力和直线运动第十一讲:质点的圆周运动、刚体的定轴转动第十二讲:力和曲线运动第十三讲:功和功率第十四讲:动能定理第十五讲:机械能、功能关系第十六讲:动量和冲量第十七讲:动量守恒《动量守恒》练习题第十八讲:碰撞《碰撞》专题练习题第十九讲:动量和能量《动量与能量》专题练习题第二十讲:机械振动《机械振动》专题练习第二十一:讲机械波第二十二讲:驻波和多普勒效应第一讲: 力学中的三种力【知识要点】(一)重力重力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一般来说,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静止在地球表面的物体,其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充当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但向心力极小。
(二)弹力1.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又发生非永久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或发生非永久性形变的物体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间),两物体间的弹力的方向和接触面的法线方向平行,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2.弹力的方向确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3.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能计算,只能根据平衡法或动力学方法求得.但弹簧弹力的大小可用.f=kx(k 为弹簧劲度系数,x 为弹簧的拉伸或压缩量)来计算 .在高考中,弹簧弹力的计算往往是一根弹簧,而竞赛中经常扩展到弹簧组.例如:当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的若干个弹簧串联使用时.等效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倒数为:nk k k 1...111+=,即弹簧变软;反之.若以上弹簧并联使用时,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k 1+…k n ,即弹簧变硬.(k=k 1+…k n 适用于所有并联弹簧的原长相等;弹簧原长不相等时,应具体考虑) 长为0L 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则剪去一半后,剩余2L 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k (三)摩擦力 1.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3)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3)二、知识体系 (3)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4)第一讲力的处理 (4)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6)第三讲习题课 (6)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0)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2)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2)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2)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19)第三部分运动学 (2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0)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1)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3)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24)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2)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2)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2)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4)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45)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4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45)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8)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7)第七部分热学 (57)一、分子动理论 (57)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59)三、理想气体 (60)四、相变 (66)五、固体和液体 (70)第八部分静电场 (7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70)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73)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82)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2)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86)第十部分磁场 (9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4)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97)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02)第一讲、基本定律 (102)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05)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08)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11)第一节黑体辐射 (111)第二节光电效应 (113)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19)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22)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hO)① 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高一物理竞赛第6讲 刚体力学.教师版

第六讲刚体动力学1.刚体动力学描述方式。
2.转动惯量的理解以及转动定律的运用。
3.寇尼西定理的运用。
说明:学习刚体力学最重要的是把刚体的几个基本概念建立起来:转动惯量,质心,力矩,力矩冲量,角加速度。
质心动能,相对质心动能等等。
概念清晰了,对于公式的记忆和使用并不难,完全类比质点力学体系就可以了。
某种程度上本讲也是对质点力学体系的一次很好的复习。
比较难的问题是联立平动方程与转动方程处理的问题,不过初学的同学做起来不痛快仅仅是因为不熟练而已,本讲整体上不算难。
第一部转动惯量描述刚体运动的方法与参数引入:刚体就是不考虑形状改变的物体,生活中刚体旋转的例子很多,我们本讲就是带领大家学习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
首先我们注意观察刚体的旋转的描述方式,不难发现刚体上每一个点都在绕着一个轴运动,所有的点角速度一致。
进一步的分析陀螺的运动我们会发现,我们用鞭子抽打,让陀螺越转越快,刚体的动力学也可以用伽利略的观点“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去理解。
只不过,我们如何去定量描述呢?知识模块本讲提纲知识点睛1. 转动惯量:先研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一跟长为L 的轻杆,一段可以围绕着固定点O 无阻力的转动,另一端用一个外力F 垂直作用在上面,现在在距离O 点r 远处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质点,质点的运动情况如何?首先我们去描述这种运动,质点做圆周运动,F 的作用点与质点位移x ,速度v ,加速度a 并不一样,但是它们的转动角度θ,角速度ω,角加速度β(有些参考书用α,不过这个字母太容易和a 弄混)是一样的。
复习一下它们的关系: r v ω= 且 r a β=注意r 为到圆周运动圆心的距离。
那么解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可以使用牛顿定律进行计算,注意到轻杆受合外力为零,所以质点对杆的力必然向下,设这个力大小为N ,根据力矩平衡:Nr FL =再隔离质点,由牛顿定律知道: N=ma代入得: β2mr FL =写成这样的式子原因是因为这根杆角加速度一致,用这个参数更加能高效率的描述这种加速转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动力学第一课时:复习高考(理科综合)知识点一、考点内容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2.牛顿第二定律,质量。
3.牛顿第三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4.超重和失重。
二、知识结构三、复习思路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核心,也是研究电磁学的重要武器。
在新高考中,涉及本单元的题目每年必出,考查重点为牛顿第二定律,而牛顿第一定律、第三定律在第二定律的应用中得到完美体现。
在复习中,应注重对概念的全方位理解、对规律建立过程的分析,通过适当定量计算,掌握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技巧规律,强化联系实际和跨学科综合题目的训练,培养提取物理模型,迁移物理规律的解题能力。
基础习题回顾1.汽车及车床等出现轴承磨损的原因之一是所用滚珠不是绝对呈球形,在下面哪种情况下生产滚珠最好:A 、在真空中生产B 、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生产C 、改造打磨技术D 、用塑料生产2.一个人站在医用体重计的测盘上,在人下蹲的全过程中,指针示数变化应是:A 、先减小,后还原B 、先增加,后还原C 、始终不变D 、先减小,后增加,再还原3.如图所示,ad 、bd 、cd 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 、b 、c 、d 位于同一圆周上,a 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 点为最低点。
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 、b 、c 处释放(初速度为零),用t 1、t 2、t 3依次表示滑环到达d 所用的时间,则:A 、t 1 < t 2 < t 3B 、t 1 > t 2 > t 3C 、t 3 > t 1 > t 2D 、t 1 = t 2 = t 34.有一箱装得很满的土豆(如上图),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上向左做匀减速运动(不计其它外力和空气阻力),其中有一质量为m 的土豆,则其它土豆对它的总作用力大小是:c ⎪⎪⎪⎪⎪⎪⎪⎪⎪⎪⎩⎪⎪⎪⎪⎪⎪⎪⎪⎪⎪⎨⎧⎪⎪⎩⎪⎪⎨⎧⎪⎩⎪⎨⎧-=⎪⎪⎪⎩⎪⎪⎪⎨⎧⇔⇔⎩⎨⎧===⎪⎩⎪⎨⎧同性质同时性相互性特征牛顿第三定律运动情况;超重和失重受力情况本问题:应用:动力学的两类基或表达式牛顿第二定律量度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原因,而不是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合/F F a ma F ma F ma F y y xxA 、mgB 、mg μC 、21μ+mgD 、21μ-mg5.在一次火灾事故中,因情况特殊别无选择,某人只能利用一根绳子从高处逃生,他估计这根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小于他的重量,于是,他将绳子的一端固定,然后沿着这根绳子从高处竖直下滑。
为了使他更加安全落地,避免绳断人伤,此人应该:A .尽量以最大的速度匀速下滑B .尽量以最大的加速度加速下滑C .小心翼翼地、慢慢地下滑D .最好是能够减速下滑6.(2003年春季高考全国理综)在滑冰场上,甲、乙两小孩分别坐在滑冰板上,原来静止不动,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
假定两板与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
已知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由于:A 、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B 、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C 、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D 、在分开后,甲的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的大小7.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Ⅲ(陕西、四川、云南等用)如图所示,一物块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用一大小为F 、方向如图所示的力去推它,使它以加速度a 右运动。
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而增大力的大小,则:A 、a 变大B 、不变C 、a 变小D 、因为物块质量未知,故不能确定a 变化的趋势8.吊在降落伞下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下落速度仍达14m/s ,为实现软着陆,在返回舱离地面约为1.5m 时开动5个反推力小火箭,若返回舱重3吨,则每支火箭的平均推力为 牛。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9.煤矿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某煤矿通过铁轨车送工人到地下工作。
假设铁轨是一条倾斜向下的直线铁轨,长1公里。
铁轨车在该铁轨上从地下到安全出口的最快速度为2m/s ,加速和减速时铁轨车的最大合外力都为车重(包括人)的0.05倍,则工人安全脱离的最少时间需要___ ___s 。
(设铁轨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达安全出口时速度刚好为0,g 取10m/s 2)。
10.某校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土火箭,设火箭发射实验时,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经过4s 到达离地面40m 高处燃料恰好用完。
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 取10m/s.求:(1)火箭的平均推力与重力的比值是多大?(2)火箭能到达的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多少?11.某同学有一次坐汽车,当汽车沿着直线公路向前行驶并处于某一稳定的运动状态时,发现车厢内用细绳悬吊的小球向车后偏离了竖直位置,且正好与竖直方向成300,如图所示,巳知小球质量为0.1 kg ,g =10m /s 2,回答下列问题:⑴该汽车的运动状态如何? ⑵计算汽车的加速度。
⑶若绳于某时期突然断了,而小车的运动状态不变,则该同学看到的小球将作什么运动?(小球未碰到车厢之前)12.一列质量为103t 的列车,机车牵引力为3.5×105N 运动中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1倍。
列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为180km/h 需要多少时间?此过程中前进了多少km ?(g 取10m/s 2)13.(2005年广州二摸大综合)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v 0=108km /h 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s =110m 处有一辆因故障停在路上维修的货车,于是急刹车.已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从发现危险到踩下刹车踏板的时间)为0.6 s .设刹车过程中车轮停止转动,汽车作匀减速运动.求车轮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至少要有多大才不会发生碰撞事故.14.(2000上海)如图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 处固定质量为2m 的小球,B 处固定质量为m 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 点,可绕过O 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 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
(B )A 球机械能减少量等于B 球机械能增加量。
(C )B 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 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
(D )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动时,A 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
动力学(初赛要求)第二课时:初赛知识要点分析一、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运动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在牛顿运动定律中,第一定律有它独立的地位。
它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运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认为“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加速度为零时的特殊情况”的说法是错误的,它掩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独立地位。
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但二者不是一回事。
牛顿第一定律谈的是物体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不受任何外力时)将做什么运动,是一种理想情况,而惯性谈的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处于一切运动状态下的物体都有惯性,物体不受外力时,惯性的表现是它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它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即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
此时,惯性的表现是物体运动状态难以改变,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可以说,物体惯性的表现是物体的速度改变需要时间。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2)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a m F =∑ 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加速度跟合外力、质量的定量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写成m F a ∑=更为准确。
不能将公式a m F =∑理解为:物体所受合外力跟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正比,而公式a F m ∑=的物理意义是:对于同一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其比值保持为某一特定值,这比值反映了该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能力。
力与加速度相连系而不是同速度相连系。
从公式at v v +=0可以看出,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即时速度,同初速度、外力和外力的作用时间都有关。
物体的速度方向不一定同所受合外力方向一致,只有速度的变化量(矢量差)的方向才同合外力方向一致。
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外力的瞬时作用效果。
物体所受合外力一旦发生变化,加速度立即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物体因受摩擦力而做匀变速运动时,摩擦力一旦消失,加速度立即消失。
刹车过程中的汽车当速度减小到零以后,不再具有加速度,它绝不会从速度为零的位置自行后退。
(3)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六个特点:等值、反向、共线、同时、同性质、作用点不共物。
要善于将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区别。
平衡力性质不一定相同,且作用点一定在同一物体上。
二、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产生加速度,物体做变速运动。
若合外力恒定,则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保持不变,物体做匀变速运动。
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物体所受恒力与速度方向处于同一直线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根据力与速度同向或反向又可进一步分为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就是例子。
若物体所受恒力与速度方向成角度,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例如,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
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外力作用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此时,外力仅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物体受到一个与位移方向相反的周期性外力作用时,做机械振动。
综上所述:判断一个物体做什么运动,一看受什么样的力,二看初速度与合外力方向的关系。
三、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外力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产生一个加速度,就像别的力不存在一样,这个性质叫做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就是这几个分加速度的矢量和。
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解题时,有时采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x x ma F =∑ y y ma F =∑分力、合力及加速度的关系是22)()(y x F F F ∑+∑=∑ 22y x a a a +=在实际应用中,适用选择坐标系,让加速度的某一个分量为零,可以使计算较为简捷。
通常沿实际加速度方向来选取坐标,这种解题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