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合集下载

凸透镜成像规律与三类应用(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讲与必刷题型精练(全国通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与三类应用(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讲与必刷题型精练(全国通用)

专题09凸透镜成像规律与三类应用【核心考点精讲】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焦距在10~20cm之间)、刻度尺。

【实验步骤】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1、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在左右两侧标尺上,分别标出1倍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2、点燃蜡烛,调整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3、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把蜡烛靠近凸透镜,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当蜡烛到一定位置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结论】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u>2f f<v<2f倒立缩小实像f<u<2f v>2f倒立放大实像u<f v>u正立放大虚像u=2f v=2f倒立等大实像u=f不成像【重要规律】凸透镜成像动态规律1、f以外,物体靠近凸透镜,像远离凸透镜,像变大,即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像靠近凸透镜,像变小,即物远像近像变小。

2、f以内,物体靠近凸透镜,像靠近凸透镜,像变小,即物近像近像变小;物体远离凸透镜,像远离凸透镜,像变大,即物远像远像变大。

应用一、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1、成像特点(1)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像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在1倍焦距之内,透过凸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2、成像光路图应用二、眼睛和眼镜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明视距离为25cm。

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

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

第三课透镜及其应用基础知识过关一、透镜1.定义(1)测焦距: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当另一侧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2)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2.三条特殊光线实像和虚像1.眼睛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晶状体较厚,折光能力太晶状体较薄,折光能力考点一:透镜和焦距1.(2022•桂林)在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A.B.C.D.【答案】C【解答】解:AB、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故AB错误;C、该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为凸透镜,故C正确;D、该元件厚度相同,不是凸透镜,也不是凹透镜,故D错误。

故选:C。

2.(2022•长沙)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

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答案】C【解答】解:“水晶饼”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使太阳光发生折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2019•湘西州)某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适当调整位置后,在白纸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经过测量得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2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解答】解:某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适当调整位置后,在白纸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中心是光心,光斑和光心之间的距离叫焦距,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2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故答案为:20。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4.(2022•淄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

初二物理单元知识点整理-透镜及其应用

初二物理单元知识点整理-透镜及其应用

初二物理单元知识点整理-透镜及其应用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二物理单元知识点整理-透镜及其应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二物理单元知识点整理-透镜及其应用的全部内容。

透镜及其应用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透镜上通过球心的直线CC'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心。

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光线透过透镜折射,折射光线传播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用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到纸的距离,使纸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那么这个光斑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关于两种透镜三条特殊的光线: 1、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A。

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透镜折射过焦点B。

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C、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2、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A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B、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C、射向对侧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例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他们的光学性质都是由于光线透过时,在两侧表面发生了两次折射形成的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D。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开的例题2。

关于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成虚像时,因用光屏接收不到,所以人眼也看不到B.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D。

八年级物理上册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精细梳理新人教版(new)

八年级物理上册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精细梳理新人教版(new)

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f=12cm(最好在10~20cm之间)的凸透镜一个,蜡烛一支,用白色硬纸制成的光屏一个等.【设计实验】①把蜡烛放在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倒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量物距u和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②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重复以上操作,直到屏上得不到蜡烛的像。

【结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如下表:物距u 与f的关系像距v与f的关系像的特点应用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像与物同侧或异侧像的变化u>2f f〈v<2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u变大时,像变小;u变小时,像变大。

照相机u=2f v=2f倒立等大实像异侧测焦距f〈u<2fv〉2f倒立放大实像异侧投影仪u=f不成像测焦距u〈f v>u正立放大虚像同侧u变大时,像变大;u变小时,像变小.放大镜【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1、像,像距,随物距的变化成实像时(u〉f):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成虚像时(u〈f):物距变小像距变小像变小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实像物远像变小,虚像物远像变大)2、两个分界点:(1)u>f:成倒立的实像,物与像在凸透镜两侧;u<f:成正立的虚像,物与像在凸透镜同侧。

(2)u〉2f:成放大的像;u<2f:成缩小的像。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3、物体位置的变化,引起像的性质变化。

4、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倒立)的实像或(正立)的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的实像。

【注意事项】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要位于同一直线、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成的像位于光屏中心。

u>f时凸透镜要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在偏上方时,可以把光屏和蜡烛向上调,也可以把凸透镜向下调。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①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接受;②物距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③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以高度,虽成了实像,但光屏承接不到;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一倍焦距,成的实像很大,像距也很大,光屏也可能承接不到。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υ )像的性质应用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实像大小转折)f< u<2f>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u = f 不成像(像的虚实转折点)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2本知识点重点掌握的知识为:凸透镜成像规律与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对于规律我们可以如此记忆“一倍焦距不成像,内虚外实分界明;二倍焦距物像等,外小内大实像成,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倒立虚像正,照、投、放大对应明常见考法本知识主要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题目的难度较大;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常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八年级第三章第3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八年级第三章第3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_高度上
.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这
个像是____实____(选填“实”或“虚”)像.
14
中考链接 3
(2010.南昌)
【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
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
甲),看到手指 放大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
屋(图乙),看到房屋 缩小 的像.(选填“放大”、“
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物体到凸透 ,
镜的距离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图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
,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结论与应用】
性质);如果此时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
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
(2010.福州)小泉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
,他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点燃
蜡烛,移动光屏,发现在光屏上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
,其原因是_ 烛焰、凸透__镜__和__光__屏__的__中__心__不__在__同__一_
16
结束语 CONCLUSION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 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来自于您的声音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帮助, 大家在填写评估表的同时,也预祝各位步步高升,真心期待着再次相 会!
17
谢谢聆听


物体到 凸透镜 的距离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的目录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的目录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的目录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3、声音的特性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5、声的利用
第二章光现象
1、光的传播
2、光的反射
3、平面镜成像
4、光的折射
5、光的色散
6、看不见的光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1、透镜
2、生活中的透镜
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眼睛和眼镜
5、显微镜望远镜
第四章物态变化
1、温度计
2、熔化和凝固
3、汽化和液化
4、升华和凝华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1、电荷
2、电流和电路
3、串联和并联
4、电流的强弱
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六章电压电阻
1、电压
2、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3、电阻
4、变阻器
第七章欧姆定律
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
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第八章电功率
1、电能
2、电功率
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4、电和热
5、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第九章电与磁
1、磁现象
2、磁场
3、电生磁
4、电磁铁
5、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6、电动机
7、磁生电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1、现代顺风耳──电话
2、电磁波的海洋
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4、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3.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教学案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3.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教学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3、能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讨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应用的能力。

2、领会验证凸透镜成像的方法,感受验证过程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1、理解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及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2、理解实像与虚像的概念与区别。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引起思考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2、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二、整理概念,唤起记忆在对凸透镜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学生复习、整理相关概念(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物距、像距等),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快乐自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实验获得,也可以通过作光路图得出。

分成学习小组,分别完成u>2f 、u=2f 、f<u<2f 、u=f 、u<f 五种情况。

四、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特点。

①、五种成像情况中,实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有没有正立的实像?②、五种成像情况中,虚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有没有倒立的虚像?③、所成的像中,有虚像也有实像,能否找出成虚像与实像的分界点?④、所成的像中,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

能否找出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⑤、成实像时,物体逐渐靠近凸透镜,像是逐渐靠近凸透镜还是逐渐远离凸透镜?在靠近或远离的过程中像的大小怎样变化?3、妙记“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

(在1f以外)物近像远像变大;(在1f以内) 物近像近像变小。

物体越靠近焦点,像越大。

注意: 当 u>2f f< V <2ff<u<2f V>2f六、达标检测1、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