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技术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一、引言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物质输送至胃肠道的方法,常用于无法正常进食或吸收营养的患者。

护士在进行鼻饲操作时,需要熟悉鼻饲操作流程,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士鼻饲操作的标准流程。

二、准备工作1. 确认医嘱: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护士需要核对医嘱,确保患者需要进行鼻饲,并了解鼻饲的具体要求。

2. 准备设备:准备好所需的鼻饲器材,包括鼻饲管、注射器、生理盐水、营养液等。

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3.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鼻饲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并征得其同意。

确保患者处于适宜的体位,并准备好安全带以固定患者的头部。

三、操作流程1. 洗手: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护士应该先洗手,并佩戴干净的手套,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 测量鼻饲管长度:使用一根标有刻度的鼻饲管,将其从患者的鼻孔插入至胃肠道。

在插入过程中,护士需要测量鼻饲管的长度,以确保其达到正确的位置。

通常,鼻饲管的长度应该等于从患者鼻尖到耳垂再加上胸骨下缘至肚脐之间的距离。

3. 准备鼻饲管:将鼻饲管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检查其通畅性。

确保鼻饲管没有弯曲、结块或其他损坏。

4. 润滑鼻饲管:在插入鼻饲管之前,使用适量的润滑剂(如明胶润滑剂)涂抹鼻饲管的前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插入的阻力。

5. 插入鼻饲管:护士将润滑好的鼻饲管缓慢插入患者的鼻孔,直至鼻饲管达到预定的长度。

在插入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或窒息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插入,并及时处理。

6. 确认位置:插入鼻饲管后,护士需要通过抽吸胃液或X光检查等方法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在抽吸胃液时,护士需要将注射器连接到鼻饲管的连接器上,并抽取一定量的胃液进行检查。

正确的胃液颜色为黄绿色或透明,pH值在1-5之间。

7. 固定鼻饲管: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正确后,护士需要使用透明敷料或固定带将鼻饲管固定在患者的鼻部,以防止其脱落或滑出。

8. 进行饲养:在鼻饲管固定后,护士可以通过注射器将营养液缓慢注入鼻饲管,以实现饲养的目的。

鼻饲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鼻饲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鼻饲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液或药物输入胃部的方法,常用于无法正常进食或消化吸收功能受损的患者。

鼻饲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

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洗手并穿戴手套,准备好所需的鼻饲管、营养液或药物、注射器、生理盐水等器具。

2.选择合适的鼻孔:让患者坐直或半躺,选择较为通畅的鼻孔进行鼻饲。

3.测量鼻饲管长度:将鼻饲管从鼻孔插入,测量出合适的长度,一般为鼻尖到耳垂的距离。

4.润滑鼻饲管:在鼻饲管的插入部分涂抹少量润滑剂,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5.插入鼻饲管:缓慢而轻柔地将鼻饲管插入鼻孔,直至达到预定的长度。

6.确认位置:通过听诊器或X光等方法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避免误入气管或误伤黏膜。

7.注入营养液或药物:连接注射器或输液器,缓慢地将营养液或药物注入胃部,避免过快过多导致不适。

8.拔出鼻饲管:完成鼻饲后,缓慢而轻柔地拔出鼻饲管,避免引起不适或损伤。

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仔细检查器具是否完好,避免使用损坏的鼻饲管或注射器。

2.操作时需轻柔细致,避免过度用力或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3.注意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或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向医护人员求助。

4.每次操作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器具,避免交叉感染。

5.定期更换鼻饲管,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管道堵塞或感染。

总之,鼻饲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在进行鼻饲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患者及其家属也应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积极配合治疗,以促进康复和健康。

鼻饲法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鼻饲法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鼻饲法操作流程
评估:询问身体状况→了解有无插管经历→鼻腔有无肿胀→炎症等
用物准备:洗手戴口罩准→备齐用物→携物至床旁。

病员准备:查对、解释→取舒适卧位,颌下铺治疗巾→清洁鼻腔
插胃管:测量胃管长度标记,润滑胃管前端→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到咽喉部嘱做吞咽动
作,随后迅速插入,昏迷者插管前将头后仰,插至咽喉处(14—
16cm)时,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再插胃管。

观察处理:有无恶心、→胃管是否盘在口中或误入气管
检查胃管:有胃液抽出→注入10ml空气,听到气过水声→胃管末端放置水中,呼气时无气泡溢出。

固定:固定胃管于一侧鼻翼及面颊部。

鼻饲:一手折胃管末端固定,另一手吸流食缓慢注入→鼻饲后温开水20—50ml冲净胃管→末端盖好盖、妥善固定。

操作后:拔管方法正确→协助病员舒适卧位→清理用物,整理床单元
→记录。

鼻饲法操作评分标准
时间:科室:姓名:成绩:。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胃部的方法,常用于无法正常进食或需要补充营养的患者。

护士在执行鼻饲操作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以下是护士鼻饲操作的详细步骤:1. 准备工作:a. 洗手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

b. 确认医嘱和鼻饲液体的类型和剂量。

c. 检查鼻饲管的完整性和通畅性。

d. 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并获得其同意。

2. 患者准备:a. 让患者坐起或半卧位,头稍微后仰。

b. 使用纱布清洁鼻孔和周围皮肤,确保清洁无菌。

c. 让患者用鼻腔抬头的手指夹住鼻孔,以防止鼻饲管误入气管。

3. 鼻饲管插入:a. 涂抹适量的润滑剂或生理盐水于鼻饲管的顶端。

b. 轻轻将鼻饲管插入患者的鼻孔中,同时要求患者做吞咽动作以帮助鼻饲管顺利通过喉部。

c. 当鼻饲管插入到胃部时,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些不适,这是正常的反应。

4. 确认鼻饲管位置:a. 连接鼻饲管与鼻饲泵或注射器。

b. 向鼻饲管注入适量的空气,并用听诊器听取胃部的“呃嗝”声,以确认鼻饲管已经进入胃部。

c. 可以通过抽取胃液进行酸碱性检测,以确保鼻饲管位置正确。

5. 鼻饲液体输注:a. 将预定的鼻饲液体连接到鼻饲管上。

b. 根据医嘱设定合适的输注速度和时间。

c. 监测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如呼吸困难、呕吐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6. 鼻饲管护理:a. 每次输注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鼻饲管,以防止堵塞。

b. 每天更换鼻饲管,避免感染和不适。

c. 注意观察鼻饲管周围皮肤的情况,如有红肿、渗液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7. 患者教育:a.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鼻饲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b. 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和如何处理。

c. 提供饮食建议和口腔护理指导,以维持患者的营养和口腔健康。

护士在执行鼻饲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护士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调整鼻饲液体的剂量和输注速度。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物质直接送入胃部的方法,常用于患有吞咽困难、消化功能障碍或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

下面将详细介绍护士鼻饲操作的流程。

一、准备工作1. 确认医嘱: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首先要确认医生是否下达了鼻饲的医嘱,并核对医嘱内容的准确性。

2.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口腔状况等,以便选择合适的鼻饲管和操作方法。

3. 准备设备: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鼻饲管、注射器、生理盐水、固定带、消毒液等。

二、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鼻饲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取得其同意,并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可以选择坐位或半卧位。

2. 洗手消毒:按照洗手消毒的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操作的无菌性。

3. 准备鼻饲管:打开鼻饲管包装,检查鼻饲管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没有损坏和污染。

4. 测量鼻饲管长度:将鼻饲管从患者的鼻孔插入,通过鼻腔到达胃部,使用标尺测量鼻饲管的长度,通常应该超过胃底10-20cm。

5. 固定鼻饲管:在鼻饲管插入到位后,使用固定带或绷带将鼻饲管固定在患者的鼻子上,确保鼻饲管不会意外脱落。

6. 进食前操作:在进食前进行鼻饲操作时,需要先将胃内的残留物排空。

可通过连接注射器,用生理盐水冲洗胃内,直至排出的液体清澈为止。

7. 注入营养物质:将预先准备好的营养物质注入注射器中,根据医嘱确定注入的量和速度。

插入注射器的连接管到鼻饲管的接口,缓慢注入营养物质,避免过快引起不适。

8. 检查鼻饲管位置:在注入营养物质后,用注射器注入适量的空气,然后用听诊器或观察患者的反应,确认鼻饲管是否在胃内,避免误吸入气管。

9. 完成操作:完成鼻饲操作后,将注射器和鼻饲管与患者分离,将注射器和鼻饲管等废弃物妥善处理,将患者的鼻子清洁干净。

三、注意事项1. 操作前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同意。

2. 操作时要注意个人卫生,洗手消毒,戴好手套,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鼻饲技术操作流程

鼻饲技术操作流程

鼻饲技术操作流程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胃部的方法,通常用于需要长期卧床或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

正确的鼻饲技术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鼻饲技术的操作流程,以便医护人员能够准确地进行操作。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鼻饲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物。

包括鼻饲管、注射器、生理盐水、营养液等。

同时,需要确认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行鼻饲,包括鼻腔是否有异常情况,是否存在鼻出血等情况。

2. 术前准备。

在进行鼻饲之前,需要告知患者鼻饲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同时,需要让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以便进行操作。

医护人员需要洗手并戴上手套,以确保操作的清洁和卫生。

3. 鼻饲管插入。

将鼻饲管涂抹少许润滑剂,然后轻轻地将鼻饲管插入患者的鼻孔,直到鼻咽部。

在插入过程中,需要让患者屏住呼吸,并在插入后要求患者做吞咽动作,以帮助鼻饲管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4. 确认位置。

在插入鼻饲管后,需要通过注射生理盐水的方式,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是否准确。

通常情况下,注射生理盐水后,患者会感到有液体流入胃部的感觉,这时可以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5. 输液。

确认鼻饲管位置准确后,即可开始输液。

首先需要通过注射器将营养液抽入注射器内,然后连接到鼻饲管上,缓慢地将营养液注入胃部。

在输液的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停止输液并及时处理。

6. 完成操作。

当鼻饲液输注完成后,需要将鼻饲管缓慢地拔出,然后让患者适当休息,并观察患者的反应。

同时,需要清洗和消毒鼻饲管,并妥善保存,以备下次使用。

7. 注意事项。

在进行鼻饲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操作时要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二是注意鼻饲管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三是在操作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以上就是鼻饲技术操作流程的详细介绍,希望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一、引言护士鼻饲操作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为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士鼻饲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后续护理等内容。

二、准备工作1. 确认医嘱:在进行护士鼻饲操作之前,护士应子细查看医生的饲养医嘱,确认患者是否需要鼻饲,并了解饲养的频率和饲养液的种类。

2. 患者评估:在进行鼻饲操作前,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口腔、咽喉和胃肠道状况,以确保鼻饲的安全性和适合性。

3. 设备准备:准备所需的鼻饲管、饲养液、注射器、药物、生理盐水、手套、洗手液、消毒剂等。

三、操作步骤1. 术前准备:a. 向患者解释鼻饲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知情允许。

b. 让患者保持坐位或者半卧位,头部稍微仰起。

c. 匡助患者清洁口腔和鼻腔,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孔,以确保通畅。

d. 戴上手套,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药物。

2. 鼻饲管插入:a. 选择合适的鼻饲管尺寸,通常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型来确定。

b. 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于鼻饲管的末端。

c. 让患者向后仰头,用一只手握住鼻尖,用另一只手将润滑的鼻饲管缓慢插入鼻孔,沿着鼻腔的内侧壁向下推进,直至达到胃部。

d. 在插入过程中,要问询患者是否感到不适或者疼痛,如有不适应及时住手插入并重新调整位置。

3. 饲养液注入:a. 将饲养液连接到鼻饲管的连接器上,确保连接密切。

b. 缓慢注入饲养液,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呕吐、咳嗽或者不适感,应暂停注入并通知医生。

c. 根据医嘱确定饲养液的注入速度和总量,严格控制注入的时间和剂量。

4. 鼻饲管固定:a. 将鼻饲管固定在患者的鼻子上,可以使用透明胶带或者专用的鼻饲固定器,确保鼻饲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b. 确保鼻饲管与患者的鼻腔和口腔保持通畅,避免患者误吸。

四、注意事项1. 操作先后要进行充分的手卫生,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2. 在操作过程中,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关注患者的反应和需求,及时解决问题。

鼻饲技术-操作流程

鼻饲技术-操作流程
水温计、营养液、 温开水、污物杯
鼻饲技术
进病房、核对、解释 取半卧位、松固定、铺巾、置弯盘、拆 鼻饲温开水20ml 做、问、观 鼻饲营养液 鼻饲温开水20ml 结束 封 观察反应 宣教 安置
鼻饲技术
处理用物 三擦、洗手、脱口罩 记录
鼻饲技术
ICU
鼻饲技术
自我介绍 抄对医嘱 三擦、洗手、戴口罩 准备用物:治疗盘、小纱布1块、一次性灌注器、听
诊器、弯盘1付
鼻饲技术
核对、围屏风 评估:解释 检查腹部、胃管 松 抽 口述 处理 消
毒手 回治疗室 汇报 准备用物:治疗盘、 一次性灌注器、一次性弯盘1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饲技术操作规程
病人病情,意识状态、耐受及合作程度。

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并擦干→戴口罩→按医嘱准备鼻饲饮食
并备齐用物→检查用物
物品→处置车、医嘱单、快速手消液、
插管用物:胃管、胃管包(治疗巾、弯盘、压舌板、止血钳、
镊子、纱布)、手套、棉签、石蜡油、胶布、别针、
听诊器、灌注器
鼻饲用物:纱布、灌注器、温开水、鼻饲饮食
拔管用物:弯盘内盛纱布、松节油、棉签、手套等环境→安静、安全
病人→取舒适卧位(最好坐位或半坐位)
插胃管→携物至床旁→核对→向病人解释→颌下铺治疗巾→戴手套→清洁并检查鼻腔→测量胃管长度→润滑胃管前端→
插管→检查胃管置入位置→固定→在胃管尾端标识留置
时间、深度→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鼻饲→核对→先检查胃管位置→注入20-30ml温开水→注食→再注20-50ml温开水冲洗胃管→关闭胃管末端→整理用物→
按规定清洁消毒鼻饲用物→洗手→签字/记录入量
拔管→核对→向病人解释→戴手套→关闭胃管末端→轻起胶布→边拔边用纱布擦拭胃管→胃管弃于医用垃圾桶中→清洁面
部→整理用物并消毒→洗手→记录
①操作中注意观察病人反应
②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表示误入气管,应
立即拔出,休息片刻重查。

③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时约15
厘米,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

④插管固定后,在胃管尾端标识留置时间、深度,告知患者注意事
项,避免胃管脱出
⑤鼻饲液温度38~40C,每次量〈200毫升,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鼻饲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⑥每天检查胃管插入的深度,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患
者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150毫升时,应当通知医生减量或者暂停鼻饲。

⑦鼻饲给药时应先研碎,溶解后注入,鼻饲前后均应用20毫升温水
冲洗胃管,防止管道阻塞。

⑧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

⑨拔管时嘱病人深呼吸,一手拿纱布,另一手在病人呼气时拔管,到咽喉处快速拔出。

①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②护士操作规范,动作轻柔、熟练、节力,关心、体贴病人。

③鼻饲管插入成功,病人无特殊不适。

鼻饲期间病人无不良反应。

④用物处理正确。

一、目的
对不能从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内灌注流质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
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

二、理论提问
1、判断胃管在胃内的三种方法?
答:(1)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回抽,抽出胃液即可证实在胃内。

(2)置听诊器于病人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毫升空气,同时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

(3)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

2、鼻饲技术操作的注意事项?
答:(1)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重查。

(2)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时约15厘米,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
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

(3)每天检查胃管插入的深度,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患者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150毫升时,应当
通知医生减量或者暂停鼻饲。

(4)鼻饲给药时应先研碎,溶解后注入,鼻饲前后均应用20毫升温水冲洗胃管,防止管道阻塞。

(5)鼻饲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6)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

护理鼻饲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监考人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