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排舞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高校排舞推广现状与策略构思——以广州地区高校为例

摘
要: 主要 运 用 问卷 调查 与 专 家访谈 法 对广 州 高校排 舞 的推 广 现 状进 行 调 查 , 分 析 得 出广 州地 区 高校排 舞
推广学校少、 推广形式单一、 针 对教师专业培训少, 与全国及广东省 目前排舞推广局 势存在一定差距。为 了促 进学生了解排舞并参加排舞运动 , 扩充学校体育教 学内容 , 丰富校 园体育文化, 针 对高校排舞推广提 出几点策 略。力求为广州高校排舞推广与发展提 出建设性的意见, 为我国排舞运动的推动和健康发展 , 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 高校 ; 排舞推广 ; 现状 ; 策略构思
Abs t r a c t : Wi t h me t h o d s o f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a n d e x p e r t —i n t e r v i e w.t h e p a p e r i n v e s t i g a t e s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p o p u l a r i z i n g l i n e—d a n c e i n c o l l e g e s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o f G u ng a z h o u .A n a l y s i s r e v e ls a l i t t l e p o p u l a r i t y o f l i n e— d a n c e i n c o l l e g e s nd a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o f G u a n g z h o u i n s i mp l i f i e d f o r m;f e w p r o f e s s i o n r t e a c h e s; r d i s t a n c e e x i s t s b e t w e e n t h e s i t u a t i o n o f p o p u l a r i z i n g l i n e—d a n c e i n c o l l e g e s o f G u ng a z h o u nd a t h a t o f G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a n d n a t i o n a l l e v e 1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mo t e s t u d e n t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n d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o f c o l l e g e l i n e—d a n c e , e x p a n d c o l l e g e P . E .t e a c h i n g c o n t e n t nd a e n i r c h c a mp u s s p o t s c u l t u r e ,t h e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s s e v e r a l s t r a t e g i e s or f
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

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目前,高校舞蹈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课时分配不合理、师资力量过于薄弱以及舞蹈教学的硬件设施过于落后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应不断促进课时分配的均匀化、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改善高校舞蹈教学的硬件设施。
舞蹈是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素质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舞蹈学习,学生一方面可以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磨练自己不怕吃苦的坚强意志,另一方面,舞蹈将艺术的想象力、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肢体语言完美结合起来,可以极大的唤起学生内心的舞蹈情感和对艺术的热爱。
舞蹈作为一门需要专业培养的艺术,近年来在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大高校的音乐专业或艺术专业等相继增加了许多舞蹈课程。
高校舞蹈教学发展势头良好,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舞蹈教学或多或少的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一、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通过查阅资料和对某些高校舞蹈教学情况的了解,可以看出,目前高校舞蹈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课时分配不合理据了解,目前很多高校在设置舞蹈课程时,课时安排过于集中,要么是将舞蹈教学集中在某一学期,要么是集中在某几个星期进行集中训练。
集中安排课程,对于某些简单易学的课程来说具有一定的意义,但舞蹈是一种需要长期进行练习的技能,尤其是舞蹈的许多基本功更是需要学生长期不间断的进行练习才能保证技能的熟练度,不能一蹴而就。
一般来说,高校中许多学生的舞蹈基础过于薄弱,集中安排舞蹈教学,极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练习时间缩短,这对于舞蹈的长期学习十分不利。
(2)师资力量过于薄弱在目前的高校舞蹈教学中,师资力量是决定舞蹈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近年来,我国陆续培养了许多舞蹈专业人才,师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总体来讲,舞蹈教学的师资力量还是过于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优秀舞蹈教师稀缺,目前很多高校的舞蹈老师整体教学水平偏低,要么是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要么是舞蹈动作不标准,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二是教学的教学策略有待提高,一些老师认为舞蹈教学只是简单的动作示范而已,只要教给学生一些标准动作,学生的舞蹈水平自然就能得到提升,这种教学策略忽略了对学生舞蹈理论知识和情感的培养,舞蹈的精髓在于通过优美的肢体动作表达舞者的丰富情感和内心世界,单靠一些华丽的标准动作是难以真正打动观众的。
高校排舞教学的开展现状及发展研究

高校排舞教学的开展现状及发展研究作者:郭秀清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5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摘要本文研究的是高校排舞教学的相关问题。
文章在简要阐述了高校排舞教学的开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方面、师资方面、教学设施方面入手总结归纳了影响高校排舞教学发展的常见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排舞教学高校教学现状发展策略一、高校排舞教学的开展现状排舞运动作为一项积极向上、健康阳光,且互动性强的体育健康项目,在进入高校之初就受到了高校学生的广泛欢迎。
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和资料检索与分析发现,高校排舞教学具有良好的运动项目基础,在开设了排舞教学课程的高校中,接触过排舞教学与训练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示非常喜欢排舞运动,而且有相当高的比例的学生认为排舞运动非常适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希望能够多开始与排舞运动相关的教学活动、比赛活动或是各种展演活动。
不仅如此,高校排舞教学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绝大多数的学校领导和体育任课教师的认可与肯定,在开展了排舞教学的高校中,很多体育任课教师均表示,通过排舞运动的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而且即使是在没有开展排舞运动的高校,部分对排舞教学有所了解的体育任课教师也表示,排舞运动具有改善学生心肺功能、消除学生的大脑疲劳、缓解学生的精神紧张问题,提高学生机体的灵活性、柔韧性以及协调性等诸多的功能,应在学校情况允许的情况下科学的开设高校排舞教学,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排舞运动,从而为排舞教学在高校的推广和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虽然说,高校排舞教学在我国高校已经具有了良好的运动项目基础,高校领导和体育任课教师对高校排舞教学的认可和肯定也为排舞教学在高校的推广和普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纵观目前我国高校排舞教学的教学实践却发现并不理想,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受主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的,因此,为了找到影响我国排舞教学发展的症结所在,下文就对影响我国高校排舞教学发展的常见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普通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

普通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舞蹈艺术产生兴趣,并选择进入高校学习舞蹈专业。
然而,普通高校舞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种种问题和挑战。
因此,本文将就普通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首先,普通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是多样化的。
通过对一些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查发现,有些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有些学校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创作和思考能力。
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同的领域中展现自己的专长,但同时也使得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因此,针对不同的学校和学生需求,可以考虑建立更加具体和明确的教学目标。
其次,普通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舞蹈教育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需要具备丰富的舞蹈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另外,可以鼓励优秀的舞蹈艺术家和专家参与到高校舞蹈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综合的教育资源。
再次,普通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存在着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
舞蹈是一种注重实践的艺术形式,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演出来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然而,在一些高校中,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缺乏与专业舞团和艺术机构合作的机会。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增加实践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提供更多与舞蹈行业合作的机会,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最后,在普通高校舞蹈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更是涉及文化、历史、心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体系。
因此,通过加强通识教育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舞蹈艺术。
同时,应鼓励学生进行舞蹈创作和研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可以为他们今后的舞蹈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舞蹈教学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发展探讨

舞蹈教学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发展探讨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和发展是一个广泛讨论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文化艺术水平的不断需求,舞蹈教学在高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和发展。
首先,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是多样化和专业化的。
如今,各个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舞蹈学院或舞蹈系,培养了一批批专业化的舞蹈人才。
同时,各个高校也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舞蹈教学课程,涵盖了不同的舞蹈形式和风格,既有古典舞、民族舞等传统舞蹈形式,也有现代舞、爵士舞等现代流行舞蹈形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舞蹈课程,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其次,高校舞蹈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表演能力。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舞蹈技巧的培养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表演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舞蹈作品的创作、舞台表演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演技和表达能力。
高校舞蹈教学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舞蹈作品的创作和实践,以便能够有更好的舞蹈表现和创作能力。
再次,高校舞蹈教学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
如今,社会对舞蹈专业人才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艺术团体和教育机构,还包括了电影、电视、娱乐等行业。
因此,高校舞蹈教学需要关注培养学生的跨界能力和多样化技能,如现代舞蹈与舞台表演的结合、舞蹈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等,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同时,高校舞蹈教学也要与国际接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舞蹈教学经验和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最后,高校舞蹈教学还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舞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舞蹈的精髓。
因此,高校舞蹈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安排充分的实践教学环节,如舞蹈课程的实地考察、舞蹈作品的排练演出等。
同时,高校舞蹈教学也要注重理论教学,为学生提供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提升学生对舞蹈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和发展呈现多样化、专业化、时代化的特点。
高校排舞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高校排舞课程教学方法探究【摘要】本文研究了高校排舞课程教学方法,旨在探讨如何优化高校排舞课程的教学效果。
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排舞课程的教学现状,然后深入探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策略探讨,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构建了理论框架。
结论部分提出了高校排舞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方向,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校排舞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排舞、课程教学、方法探究、现状分析、案例分析、教学策略、理论框架、优化、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对于排舞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更是极为重要。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很多高校的排舞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师资不足等。
深入探究高校排舞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方法,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高校排舞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究,通过分析现状、案例分析、教学策略探讨以及理论框架的构建,进一步优化高校排舞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能力。
1.2 研究意义高校排舞课程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排舞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舞蹈表现水平。
排舞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究还可以丰富高校舞蹈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舞蹈需求的增加,高校排舞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也将为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舞蹈人才提供重要参考。
对高校排舞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高校排舞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目前很多高校排舞课程教学存在着缺乏专业教师和教学资源的情况。
由于排舞是一门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而很多高校缺乏拥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高校排舞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变化。
高校排舞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高校排舞课程教学方法探究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和社会综合实力的提升,舞蹈艺术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一种热门艺术形式。
在高校中,排舞课程的开设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许多学生纷纷报名学习排舞技巧。
针对排舞课程的教学方法却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究和完善,以保证课程教学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对高校排舞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一、现状分析随着社会对舞蹈艺术需求的增加,高校排舞课程的开设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
目前高校排舞课程教学的现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以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为主,缺乏必要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缺乏专业的舞蹈教师和教学设备,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缺乏与行业对接的培养方案和实践机会,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教学方法探究在当前的排舞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必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首先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基础功底的训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舞蹈训练,提高他们的舞蹈技能和表现能力。
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引进国内外一流的排舞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积极开展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与相关的舞蹈公司和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实施方案四、建设成果五、总结在当前舞蹈艺术的大发展背景下,高校排舞课程的教学工作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必要对排舞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通过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有望为高校排舞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高校对这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共同推动高校排舞课程教学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云南省高职院校排舞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云南省高职院校排舞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分析【摘要】云南省高职院校的排舞运动逐渐兴起,成为学生们热衷参与的活动。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高职院校开展排舞运动的现状与分析,揭示了目前排舞活动在校园中的普及程度及影响力。
从开展排舞运动的意义和作用、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推动排舞运动的发展。
结论部分分析了排舞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在推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最后展望了未来云南省高职院校在排舞运动领域的发展方向,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高职院校,排舞运动,现状分析,意义,作用,问题,发展前景,推动,促进作用,挑战,机遇,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云南省高职院校排舞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分析云南省高职院校排舞运动是一种融合舞蹈艺术和体育运动的活动,近年来在高校校园中逐渐兴起。
随着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和审美追求的增加,排舞运动在高职院校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参与。
目前,云南省高职院校开展排舞运动的情况较为普遍,许多学校纷纷设立了排舞社团或课程,组织学生参与排舞训练和比赛。
学生们通过参与排舞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升体能,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云南省高职院校开展排舞运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强、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
这些问题影响着排舞运动的发展和推广,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解决。
云南省高职院校开展排舞运动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潜力,但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参与热情,推动排舞运动在高校中的蓬勃发展。
2. 正文2.1 云南省高职院校目前开展排舞运动的情况云南省高职院校目前开展排舞运动的情况可以说是有所开展但仍有待加强。
在云南省的高职院校中,一些学校已经开设了排舞课程或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这些排舞活动通常包括拉丁舞、街舞、民族舞等不同类型,吸引了一部分学生的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 使 学生 通 过 自身 努 力 就可 以提 高 排 舞 专 业 水 平 。 在 选 择 排 舞 课 程 内容 以 及 在 实 施排 舞 教 学 的 过 程 中 , 应 全 面 考 虑学 生 身体 素 质 、
1 . 2 排舞教 材 紧缺
可 以 用 来 练 习排 舞 的歌 曲有 很 多 , 风格 各不 相 同 , 但 由 于 高 校 年 龄 、 兴趣 爱好 、 学 习 排舞 的 目的 、 音 乐素 养 以及 自学 能 力 等等 , 应
高 校 排 舞 教 学现 状 进 行 了分 析 , 对 于 高 校 排舞 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题 ,
提 出 了一 些 对 应 策 略 , 为 高 校排 舞 教 学 提 供 参 考 依 据 。
比赛 , 让 学 生 充 分 发 挥 自身 优 势 , 为学生提供发展舞 台。
3 排舞课程 内容
的建议 , 为 高校 摊 舞 教 学 的 发 展 提 供 参 考 策略 。
关键词 : 高校 排舞 教 学 问题 中 图分 类 号 : G 8 0 7 . 0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 2 0 9 5 - 2 8 1 3 ( 2 0 1 3 ) 1 1 ( b ) - 0 0 8 8 — 0 2
对 于 提 高 学 生 的 社 交 能 力具 有 一 了解 , 排 舞 专 业 技 术水 平较 低 , 很 多 非专 业 的 排 舞 老 师 在进 行 排 舞 程 有 利 于 促 进 学 生 的 身体 健 康 , 于 高 校 排 舞 教 师 师资 不 足 , 难 以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排 舞 的兴 趣 , 因此 阻 接 受 , 简单易学 , 在 选 择 排 舞 课 程 内容 时 , 还 应 注 重 艺 术 性 和 技 巧
心 肺功 能 的 作 用 , 具备大众性、 娱乐性 、 健 身性 及 时 尚 性 的特 点 。 近 教 学 , 在 排 舞 课 程 中穿 插 理 论 课 程 , 并 对 排 舞 的 教 学 内容 进 行 优
年来, 随着 全 民 运动 的 发展 , 人们 的 健 身意 识 也逐 渐 提 高 , 排舞 作 为 化 , 建 立 完 善 的 排舞 教 学 体 系 , 在高校中大力推广排舞运动 。 完 善 新 型健 身 方式 深 受 人们 喜 爱 。 排 舞 作 为新 型体 育运 动项 目被 列入 大 排 舞 教 学 设 施 , 尽可能地筹集资金 , 完善排舞教学场地 , 进 行 舞 馆 学 课程 中 , 大 学 阶 段处 于 身心 发 展 的重 要 阶段 , 因此 , 应 重 视 体 育锻 改 造 , 为 排 舞 教 学 的物 质条 件 提 供 充分 的保 障 。 鼓 励 学 生 参加 排舞 炼, 全面 了解 排 舞 知 识 , 掌 握 排 舞技 术 动 作 , 促进 身心 发 育 。 本 文对 活 动 ,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建立学校排舞队 , 不 定 期 举 办 排 舞
排舞 是 一 种排 成 一 排 跳 的舞 蹈 , 可 以 使舞 蹈 与 音 乐进 行 有 机结 才 , 加 强 排 舞 教 师个 人 技 能 培 训 , 可 制 定 奖 惩制 度 , 提 高 高校 排 舞 合, 具 有较 好 的健 身 作用 及 娱 乐 作用 , 可 以 促进 身 心健 康 发 展 , 属 于 教 学 教 师的 整 体 素 质 】 。 加强高校排舞教学建设 , 对 高 校 排 舞 教 学 舞 蹈 健 身 运 动 项 目。 排 舞 有 利 于 身 体协 调 性 的 调 节 , 并 且 具 有 锻 炼 大 纲 进 行 统 一 , 对 于 高 校 排 舞课 时 进 行 合 理 的 安 排 , 重 视 排 舞 理 论
排 舞 专 业的 , 专 业 知识 水平 不 足 , 对 于排 舞 的 相 关 知 识 缺 乏深 入 的
教学时 , 都是边学边教 , 这 对 高 校 排 舞 发 展 造 成 了较 大的 影 响 。 由 碍 了高 校 排 舞 发 展 。
力, 并 针 对 学 生 的 个性 , 进 行 个体 训 练 , 发展 学 生 个 性 。 高 校排 舞课 定的作用 。 因此 , 高校排舞课程内容应具备大众性 , 能 被 广 大 学 生
2 01 3年 ( 第 3卷 )第 3 2期
学校体育学
高校排舞教学现状及发展策 略研 究①
王 明 明
( 江 西理工 大学理 学院 江西赣 州 3 4 1 0 0 0 ) 摘 要: 排舞是 集 艺术 、 体 育及舞 蹈于一体 的 国际性健 身舞蹈 , 具 有娱 乐性 及健 身性 , 深 受高校 学生的青昧 。 本 文对 目前高校排 舞 的教 学 情况进行 了分析 , 包括 高校排 舞课程 的教 学 内容 , 排舞教 学教材使 用情况 以及课 时安排 等情况 , 并针 对高校排舞教 学中的 问题提 出了具体
1 高校排舞教 现状
1 . 1 排舞专 业 教 师少 , 教 师教龄 短 应 对 高 校 排 舞 的 课 程 内容 进 行 细致 的 研 究 , 选 择 合 理 的 课 程
内容 , 更好的实施排舞教学课程 。 应 根 据 高校 课 程 改 革 发 展 趋 势 ,
高 校 排 舞 专 业 的 教 师 少 于 体 育 舞 蹈专 业 教 师 以 及 健 美 操 专 业 强调 课 程 内 容 的 综 合性 和 理 论 性 , 在进 行 排 舞 教 学 时 , 突 出排 舞 知 教师 , 大 多 的 高 校 排 舞 教 师 是 由健 美 操 专 业 或 是 体 操 专 业 等 转 到 识 的结 构 性 和 系 统性 , 重 视 学 生 创 造 能 力 的发 展 , 提 高学 生 学 习能
排舞 教 材 紧 缺 , 课 时 安 排较 少 的 原 因 , 使 高校 排 舞 专 业 难 以推 广 】 。 综 合考 虑 以 上 因素 , 对排舞课程进行合理选择[ 3 】 。 为 学 生 制 定 排 舞 高 校 开 设 的排 舞 课 程 通 常 为 1 ~2 个学期 , 课时 较少 , 在 这 种 情 况 课 程 目标 , 加 强学 生锻 炼 , 提 高学 生 的 锻 炼 能 力 , 使 学 生 通 过 排 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