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方案

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方案

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方案一、工作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校园周边的交通状况日益严峻。

校园周边交通拥堵、停车难、乱停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师生的出行安全和校园周边的环境。

为了保障师生的出行安全,提高校园周边交通秩序,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1. 改善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状况,确保师生出行安全。

2. 规范校园周边停车秩序,解决停车难、乱停车问题。

3. 提高校园周边交通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三、工作措施1. 优化交通组织(1)合理调整校园周边交通信号灯配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在校园周边设置临时停车位,满足接送学生的家长停车需求。

(3)在校园周边增设交通标志、标线,引导车辆有序通行。

2. 加强交通管理(1)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加大对违法停车、逆行、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2)加强对校园周边道路的巡逻管控,确保交通秩序良好。

(3)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在学校周边增设人行横道、过街天桥等交通安全设施,保障学生过街安全。

(2)在学校周边增设自行车停放设施,鼓励师生绿色出行。

(3)在学校周边增设公交车专用道,提高公交车通行效率。

4. 加强部门协作(1)加强与教育、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工作。

(2)定期召开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协调会,研究解决整治工作中的问题。

(3)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整治工作效率。

四、工作步骤1. 调查摸底阶段(2023年4月)对校园周边交通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交通拥堵、停车难、乱停车等问题,为整治工作提供依据。

2. 方案制定阶段(2023年5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目标、措施和责任分工。

3. 组织实施阶段(2023年6月-2023年12月)按照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各项整治措施,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方案范文

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方案范文

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方案范文一、背景及意义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学校周边交通拥堵、车辆乱停乱放、学生上下学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学校周边道路通行效率,制定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整治目标1.加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出行安全;2.优化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3.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保障家长接送孩子的高效便捷;4.增强师生及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三、整治内容与措施1.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在学校周边道路增设交通标志、标线,明确道路功能和行驶规则;(2)设置专用接送车道,引导家长车辆有序停放和通行;(3)增加人行横道、行人过街设施,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

2.加强交通秩序管理(1)加强警力部署,加大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严查闯红灯、逆行、超速、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2)实行学校周边高峰期交通管制,限制部分车辆通行,确保师生出行安全;(3)优化公交线路和班次,引导学生和家长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3.开展交通安全教育(1)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2)开展家长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家长的安全责任意识;(3)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4.加强部门协作(1)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工作,确保交通秩序井然;(2)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3)交通部门要优化公共交通线路,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四、实施与保障1.制定详细的整治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2.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整治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3.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4.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

学校周边交通管理方案

学校周边交通管理方案

学校周边交通管理方案一、问题的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学校规模的增大,学校周边交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给学校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制定有效的交通管理方案势在必行。

二、现状分析1. 学校门口交通状况混乱,存在车辆违规停放、车辆乱穿马路等现象。

2. 学生安全出行困难,过马路难以保证安全,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 周边道路交通拥堵,上下学高峰期交通压力大,影响了学生的正常上学时间。

三、分析问题原因1. 学校人流车流量大,道路容量不足。

2. 缺乏有效的交通组织与引导,导致交通秩序混乱。

3. 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普遍较低,容易忽视交通规则。

四、解决方案1:交通设施的改善1. 增设过街天桥和人行横道,方便学生过马路。

2. 加强道路照明设施,提高夜间交通安全。

3. 增设公共自行车站点,鼓励学生骑自行车上学,减少汽车数量。

五、解决方案2:交通组织与引导1. 定期安排交通警察在学校门口执勤,引导车辆有序停放。

2. 加强与周边交通部门的合作,共同制定交通路线与时间规划,分流交通流量。

六、解决方案3:交通安全教育1. 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 组织学生学习交通法规,提高交通规则遵守率。

3. 进行模拟交通场景演练,提高学生应对交通情况的能力。

七、解决方案4:公众参与与宣传1. 鼓励家长步行接送孩子,减少私家车辆进出学校。

2. 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屏等渠道宣传关于交通管理的相关信息。

3. 组织家长会议,介绍学校周边交通管理方案和相关政策。

八、实施计划1. 先期改善交通设施,如增加过街天桥和人行横道。

2. 逐步引入交通组织与引导措施,先尝试交通警察执勤。

3. 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与家长、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4. 在实施过程中持续观察效果并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九、预期效果1. 学校门前交通秩序明显改善,车辆停放规范,学生过马路更加安全。

2. 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提高,遵守交通规则的比例增加。

中小学与幼儿园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

中小学与幼儿园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

ICS03.220.20R 80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1215—2014中小学与幼儿园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layout of road traffic facilities around primary and secondaryschool2014-12-31发布2015-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目次前言...................................................................... .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要求 (2)5 设施设置 (2)5.1 交通信号灯 (2)5.2 交通标志和标线 (2)5.3 人行设施 (3)5.4 分隔设施 (3)5.5 停车设施 (3)5.6 监控设施 (3)5.7 照明设施 (4)附录A(资料性附录)示例 (5)参考文献 (1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方庆、赵长军、陈宏飞、刘拥辉、洪炯、王国华、彭亮、丁旭东、杨辉、孙巧丽、王立明、张苗、张科、顾莉、梁宇钟、刘静慜、郭敏。

中小学与幼儿园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的设置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的设置。

高等院校或其他学生集中出入的场所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14886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T 18833 道路交通反光膜GB/T 24969 公路照明技术条件GB 50688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CJJ 45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GA/T 832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995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学校周边交通整治方案(精选3篇)

学校周边交通整治方案(精选3篇)

学校周边交通整治方案(精选3篇)学校周边交通整治方案篇1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周边交通管理,有效解决上放学重点时段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按照市教育局相关工作要求,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充分调研论证,科学制定“一校一策”治堵方案如下:一、学校基本情况1.学校共有中小学生20__人,其中步行1660人,乘坐公交200人,私家车接送140人。

2.学校共有三个校门用于错时上放学,其中东门临某某胡同,南门和东南门临某某路。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一个校门错时上学,两个校门错时放学。

东门不临主街,放学时段交通压力不大。

南门和东南门上放学时段交通压力较大。

3.学校按照要求在校门前设置硬隔离设施,同时上放学时段由学校值班人员、保安、家长志愿者组成“护学岗”,疏导校门前交通秩序。

4.学校东南门有交警在校门前的扶余路疏导交通。

二、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双重机制和安全主体责任,本着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原则,根据学校所在区域实际,认真分析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情况,科学论证,优化方案,先治标后治本,确保校园周边道路安全畅通。

三、学校周边交通状况及造成交通拥堵原因1.紧邻居民小区,东侧是单行线,南侧和西侧是双向通行,这些路段多为师生上放学必经道路,校门前和两侧非停车位经常有社会车辆随意停放,影响学生上放学,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2.学校附近商铺、居民区、胡同较多,车辆、人员密集,存在车辆随意掉头、加塞等违法行为,加剧了上下学期间区域交通拥堵。

3.学校东南门(上放学门)前及附近存在某路交通站点(某某站),造成上放学交通拥堵。

4.学校南门和东南门所临某某路道路狭窄且双向通行,允许车辆掉头或车辆长时间停放造成拥堵,交通指示标识不足,影响上放学交通通行。

四、具体措施1.实行错时错峰上下学措施。

根据本校实际,中小学部科学安排学生错峰上下学,分散化解学生集中入校、离校压力,减轻上下学高峰期间家长接送学生造成的交通拥堵状况;建议步行15分钟以内的学生上放学采取步行方式,超过该距离的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学。

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指导意见

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指导意见

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指导意见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和我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学校门口的交通状况,因地制宜,按照“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原则,落实相关交通安全设施。

一般交通安全设施:1、学校门口人行设施:视校门区域长度施划人行横道线1-2组,宽度6-8米,配套设置停车线和菱形人行横道提示标线。

2、减速设施:学校路段可采用减速震荡标线、横向减速标线或纵向减速标线,支路处设置减速带和警告标志,具体视道路情况而定。

3、区域限速和注意儿童标志:在学校路段大门150米区域间双向设置,建议使用单悬臂结构,净空高度不低于5.5米。

限速值应科学合理。

4、网状线:学校门口禁止停车区域,视需要施划黄色网格标线,禁止以任何原因停车。

其他交通安全设施:1、交通信号灯、黄闪灯:一般双向设置黄闪灯2组,交通流量较大的应设置信号灯,并采取分时段配时。

2、道路监控:设置高清视频监控一组,相邻路口信号灯应设置电子警察。

3、隔离设施:学校门口应设置隔离设施,约束通行区间,规范交通流向,宜采用防撞型。

4、停车设施:应开辟接送车辆停放场地,规范停车位标线施划、标志设置和停车诱导。

临时停车位可分时段限制停放。

5、测速设备:可根据实际情况单向或双向设置测速设备。

学校、幼儿园限速区域应以上下学时段测速为主。

6、人行过街天桥或人行过街地下通道:在校园门前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可视情设置人行过街天桥或人行过街地下通道。

注:1、标志标线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等技术要求。

2、交通信号灯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等技术要求。

3、隔离护栏设置应符合《隔离栅技术条件》(JT/T374-199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等技术要求。

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指导意见

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指导意见

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指导意见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和我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学校门口的交通状况,因地制宜,按照“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原则,落实相关交通安全设施。

一般交通安全设施:1、学校门口人行设施:视校门区域长度施划人行横道线1-2组,宽度6-8米,配套设置停车线和菱形人行横道提示标线。

2、减速设施:学校路段可采用减速震荡标线、横向减速标线或纵向减速标线,支路处设置减速带和警告标志,具体视道路情况而定。

3、区域限速和注意儿童标志:在学校路段大门150米区域间双向设置,建议使用单悬臂结构,净空高度不低于米。

限速值应科学合理。

4、网状线:学校门口禁止停车区域,视需要施划黄色网格标线,禁止以任何原因停车。

其他交通安全设施:1、交通信号灯、黄闪灯:一般双向设置黄闪灯2组,交通流量较大的应设置信号灯,并采取分时段配时。

2、道路监控:设置高清视频监控一组,相邻路口信号灯应设置电子警察。

3、隔离设施:学校门口应设置隔离设施,约束通行区间,规范交通流向,宜采用防撞型。

4、停车设施:应开辟接送车辆停放场地,规范停车位标线施划、标志设置和停车诱导。

临时停车位可分时段限制停放。

5、测速设备:可根据实际情况单向或双向设置测速设备。

学校、幼儿园限速区域应以上下学时段测速为主。

6、人行过街天桥或人行过街地下通道:在校园门前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可视情设置人行过街天桥或人行过街地下通道。

注:1、标志标线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等技术要求。

2、交通信号灯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等技术要求。

3、隔离护栏设置应符合《隔离栅技术条件》(JT/T374-199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等技术要求。

4、测速设备及电子警察设置应符合《枣庄市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使用管理工作规范(试行)》以及《机动车测速仪》(GB/T21255-2007)、《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09)等技术要求。

校园周边的交通管理规定

校园周边的交通管理规定

教育内容
遵守交通规则:学生应了解并遵守校园周边的交通规则,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等。 安全意识培养:教育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认识到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和后果。
宣传教育方式:通过课堂教育、宣传海报、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校园周边的交通管理,共同维护学生出行安全。
限速规定
特定时间段内禁止机动车通 行
校园周边道路限速30公里/ 小时
校门口附近设置减速带和警 示标志
违规者将面临罚款和扣分等 处罚
停车规定
校园周边禁止停车路段允许停车区域及时间限制停车收费标准及缴费方式
违规停车的处罚措施
交通信号灯规定
绿灯:允许通行,行人、车 辆可以正常行驶
红灯:禁止通行,行人、车 辆必须等待
20XX
校园周边的交通管理规定
汇报人:XXX
目录
01
校园周边交通 管理规定的目 的和意义
02
校园周边交通 管理规定的内 容
03
校园周边交通 管理规定的实 施与监管
04
校园周边交通 管理规定的评 价与改进
05
校园周边交通 管理规定的宣 传和教育
06
校园周边交通 管理规定的未 来发展
01
校园周边交通管理规定的目 的和意义
管理创新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新型 交通方式:鼓励绿色出行, 缓解交通压力
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利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 高交通管理效率
交通文化宣传:提高市民交 通安全意识,倡导文明出行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 策,鼓励企业进行交通管理
创新
社会参与
鼓励市民参与交通管理规定制定和监督 加强媒体宣传,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 建立志愿者团队,协助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 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交通安全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指导意见
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和我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学校门口的交通状况,因地制宜,按照“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原则,落实相关交通安全设施。

一般交通安全设施:
1、学校门口人行设施:视校门区域长度施划人行横道
线1-2 组,宽度6-8 米,配套设置停车线和菱形人行横道提示标线。

2、减速设施:学校路段可采用减速震荡标线、横向减速标线或纵向减速标线,支路处设置减速带和警告标志,具体视道路情况而定。

3、区域限速和注意儿童标志:在学校路段大门150 米区域间双向设置,建议使用单悬臂结构,净空高度不低于5.5 米。

限速值应科学合理。

4、网状线:学校门口禁止停车区域,视需要施划黄色网格标线,禁止以任何原因停车。

其他交通安全设施:
1、交通信号灯、黄闪灯:一般双向设置黄闪灯2 组,交通流量较大的应设置信号灯,并采取分时段配时。

2、道路监控:设置高清视频监控一组,相邻路口信号
灯应设置电子警察
3、隔离设施:学校门口应设置隔离设施,约束通行区间,规范交通流向,宜采用防撞型。

4、停车设施:应开辟接送车辆停放场地,规范停车位标线施划、标志设置和停车诱导。

临时停车位可分时段限制停放。

5、测速设备:可根据实际情况单向或双向设置测速设备。

学校、幼儿园限速区域应以上下学时段测速为主。

6、人行过街天桥或人行过街地下通道:在校园门前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可视情设置人行过街天桥或人行过街地下通道。

注:1、标志标线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 GB5768-2009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GB51038-2015)等技术要求。

2、交通信号灯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
装规范》(GB14886-2006)等技术要求。

3、隔离护栏设置应符合《隔离栅技术条件》(JT/T374-1998)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等技术要求。

4、测速设备及电子警察设置应符合《枣庄市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使用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以及《机动车测速仪》(GB/T21255-2007)、《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GA/T496-2009 )等技术要求。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