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字词文翻译9学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学案:(古文字、词、文翻译2019.3.12-3.16

3.12复习学案古文初,琦以国用未足,币重货轻,乃请铸乾元重宝钱,以一当十行用..之。
及作相,又请更铸重轮乾元钱,一当五十,与乾元钱及开元通宝钱三品并行。
既而..死亡,..谷价腾贵..,饿殣枕藉道路,又盗铸争起,中外皆以琦变法之弊,封奏..日闻。
乾元二年十月,贬忠州长史,既在道,有告琦受人黄金二百两者,遣御史刘期光追按.之琦对曰二百两金十三斤重忝.为宰相不可自持.若其付受有凭.即请准法科..夷..罪期光以为此是琦伏罪..也,遽.奏之,请除名,配流州,驰驿发遣,仍差纲领送至彼。
【重点字词】①行用,使用②既而,不久③腾贵,飞涨④饿殣,饿死的人⑤封奏,密封奏事⑥按,审问12配流,发配流放⑦持,拿⑧凭,证据⑨法科,按刑法⑩伏罪,认罪○11遽,急忙○【译文】当初,第五琦因国家用度不够,币少货贱,就请求铸造乾元重宝钱,按一枚值旧钱十枚使用。
到任宰相,又请求再铸造重轮乾元钱,一枚值旧钱五十枚,和乾元重宝和开元通宝三种钱同时流通。
不久谷价飞涨,饿死的人,相叠于路,同时伪造铸钱风行,朝廷内外都认为是第五琦改革的弊病,每天都有攻击他的奏本。
乾元二年(759)十月,第五琦被贬为官忠州长史,走在路上,有人告发第五琦接受别人黄金二百两,朝廷派御史刘期光追来审问。
第五琦回答说:“二百两黄金有十三斤重,身为宰相,不能自己拿。
如果能有交谁拿的凭证,就请按法治罪。
”刘期光认为这就是第五琦认罪了,急忙奏报,请求削去第五琦的官职,将他流放到夷州,派快马告知驿站遣送,又派官员押送他到那里。
3.14复习学案古文宝应初,起为朗州刺史,甚有能政..,入迁太子宾客。
属吐蕃寇陷京师,代宗幸陕,关内副元帅郭子仪请琦为粮料使、兼御史大夫,充.关内元帅副使。
未几,改京兆尹。
车驾克.复.,专判度支,兼诸道铸钱盐铁转运常平等使。
又加京兆尹,改户部侍郎。
前后领.财赋十余年。
鱼朝恩伏诛..,出为处州刺史,历饶、湖二州。
上以其材,将复任用,..,琦坐.与款狎召还京师,信宿..而卒,年七十,赠太子少保。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字、词、文翻译)12学案

(古文字、词、文翻译)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
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
或不给..,则加鞭箠焉。
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
”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
”曰:“然则吾何假于彼..伺...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
狙公卒馁而死。
【重点字词】①狙:猴子②实:果实③自奉:奉养自己④不给:交不足⑤树:这里是动词,栽、种⑥与:同“欤”,表示疑问的语气词⑦假于彼:假,借助;彼,指狙公⑧既:完了⑨寤:同“悟”,11柙:关野兽的笼子。
是醒悟、觉悟⑩相与:互相一起○【译文】楚国有一个靠养猴子为生的人,当地人都叫他“狙公”。
每天旱晨,他都在院子中给群猴分派任务,让老猴子率领群猴到山中去采摘草木的果实,从中征收十分之一,用来养活自己。
有谁交的不够数,就拿鞭子抽打。
群猴又怕又恨,谁也不敢违抗。
一天,有个小猴对群猴说:“山上的果树是狙公栽的吗了”群猴答道:“不是,是天生的。
”小猴又问:“不经狙公同意就不能摘取吗?”群猴答道:“不是,是谁都可以摘取的。
”小猴又说:“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靠着他而受他的使唤呢?”他的话还没说完,群猴就都醒悟过来了。
那天晚上,群猴一起暗中察看狙公睡下了,就毁坏了栅栏和笼子,取出狙公的积蓄,互相拉着手逃到山林中去,再不回来了。
狙公最后也就饿死了。
8.4复习学案古文商於子驾豕.商於子①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
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
宁毋②先生过而尤.之日:“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
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
宁毋先生日:“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日:“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学案:(古文字、词、文翻译):(12-25-2-29)

12.25复习学案古文赵璜,字廷实。
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
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
出为济南知府。
猾吏舞文..为蠹.。
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积岁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
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
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阅.七年,政绩大著。
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
瑾诛,复职。
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
寻调山东。
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
曲阜为贼破,阙里林庙在旷野,璜请移县就阙里,从之。
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
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
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重点字词】①之,到②坠,落③稍,逐渐④遗,遗落⑤登,考中⑥猾吏,奸猾的官吏⑦舞文,玩弄文字⑧积岁,多年⑨蠹,损害⑩愿,质朴○11通习,贯通熟悉○12籍,登记○13勘,调查○14阅,经历○15坐,因为○16赋,给予○17振,通“赈”,救济○18佐,辅佐【译文】赵璜,字廷实,江西安福县人。
小时候跟从父亲去官任,不小心掉到江水中被救。
长大一点,在路上走的时候,捡到别人丢掉的金银,全部归还给失主。
弘治三年进士登第,授予工部主事。
出任为济南知府。
狡猾的官吏舞文弄墨,多年来像蛀虫一样危害国家人民。
赵璜选了一些质朴恭谨的人教给他们国家的法律法令,培训了二十多人,然后驱逐替代了原来的滑吏。
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的牧场长久在官府登记,招募了农民租种。
济南德王朱见潾(欲趁机将这些田产归为己有,屡屡)上奏,要求将这些牧场归其所用。
赵璜勘定还给佃农。
在济南任职七年,政绩很有名。
正德初年,升任顺天府丞,还没有上任,刘瑾与赵璜关系很不好。
因受巡抚朱钦的牵连,被逮捕下狱,除名。
刘瑾被诛杀后,赵璜复职。
不久调任山东。
有几百里河滩地,招募无地的流民开垦而免除他们的租金。
番僧请求征赋税来充实寺院的斋粮,皇帝同意了,赵璜据理力争得以免除。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字、词、文翻译)30学案

(古文字、词、文翻译)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
父世观津人。
喜宾客。
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
孝景初即位,为詹事。
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
梁孝王朝.,因昆弟...宴饮。
是时,上未立太子。
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
”太后欢。
窦婴引卮酒...敬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
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
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
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
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
【重点字词】①从兄,堂兄②朝,朝见③因,凭④昆弟,兄弟⑤从容,随口⑥千秋,人死⑦引,举起⑧卮酒,大酒杯⑨薄,轻视⑩门籍,出入宫门的名册○11朝请,古代诸侯按时朝见天子 【译文】魏其侯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
他的父辈以上世世代代是观津人。
他喜欢宾客。
汉文帝时,窦婴任吴国国相,因病免职。
汉景帝刚刚即位时,他任詹事。
梁孝王是汉景帝的弟弟,他的母亲窦太后很疼爱他。
有一次梁孝王入朝,汉景帝以兄弟的身份与他一起宴饮,这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
酒兴正浓时,汉景帝随便地说:“我死之后把帝位传给梁王。
”窦太后听了非常高兴。
这时窦婴端起一杯酒献给皇上,说道:“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应当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立下的制度规定,皇上凭什么要擅自传给梁王!”窦太后因此憎恨窦婴。
窦婴也嫌詹事的官职太小,就借口生病辞职。
窦太后于是开除了窦婴进出宫门的名籍,每逢节日也不准许他进宫朝见。
12.13复习学案古文孝景三年,吴、楚反。
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
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
太后亦惭。
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让.邪?”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
孝景七年,栗太子废,魏其数.争不能得。
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
桃侯免相,窦太后数言魏其侯。
孝景帝曰:“太后岂以为..臣有爱.,不相.魏其?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学案:(古文字、词、文翻译2019.9.13-9.18)

9.13复习学案古文时诏天下言治道..既实,..之要.,制.问:“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帑廪而民重困..则为便益?..,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今之徭役何者最重?何者尤.苦?何所蠲省补役之法何可以复?盗贼之害何可以止?”【重点字词】①治道,治理方法②要,关键③制,地王的命令④登,丰收⑤帑廪,国库与粮仓⑥重困,十分穷困⑦慢,怠慢⑧尤,特别⑨蠲,减免⑩省,省去【译文】当时诏令天下陈说治国之道的关键,皇帝命令问:“徭役不曾比从前增加,征伐之事也不常有,谷子丰收了,府库仓廪也充实了,然而百姓却十分穷困,难道是做官的怠慢疏忽,做百姓的懒惰吗?现在的徭役哪一种最重?哪一种尤其烦苦?将哪一项减免省去则能得益处?用什么办法可以恢复补役之法?用什么办法可以防止盗贼的蠹害?”9.15复习学案古文韩家奴对曰:“臣伏见比年..以来,高丽未宾.,阻卜(是辽金对鞑靼的称呼)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选富民防边,自备粮糗..。
道路修阻..。
乃者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
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故戍卒之食....,人惮其劳,半途亡窜多不能给。
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
或逋役..,则..不归,在军物故复补以少壮。
其鸭渌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
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皆曰:‘严刑峻法。
’太宗笑曰:‘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重点字词】①比年,近年②宾,归顺③诚,的确④容,允许⑤已,停止⑥乃者,以前⑦粮糗,粮食⑧修阻,漫长、阻隔⑨动淹,动辄延迟⑩比,等到○11鲜,少○12倍直,两倍价格○13佣僦,雇佣○14亡窜,逃窜○15假,借○16鬻,卖○17逋役,逃役○18物故,死○19大率,大概○20滋,滋生○21嗜欲,欲望○22游幸,游乐【译文】韩家奴回答说:“臣伏见近年以来,高丽不曾宾服,阻卜仍然强大,备战防守之举,实在不能够停止。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2019.10.30)

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问题。
春中田园作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译文】屋上有一只春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
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
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
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鉴赏】此诗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结尾则表达远行者对乡土的眷恋。
全诗健康活泼,清新醇朴。
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
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
接着,诗人由春天的景物写到农事,好像是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杏花,使得农民在家里呆不住了,农民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整桑理水是经冬以后最早的一种劳动,可说是农事的序幕。
归燕、新历更是春天开始的标志。
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
旧人、归燕,和平安定,故居依然,但“东风暗换年华”,生活在自然地和平地更替与前进。
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
新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像春天的布幕在眼前拉开了一样。
诗的前六句,都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
结尾两句,写自己的感情活动。
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好了,“物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切是那样富有生气,充满着生活之美。
诗人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此诗春天的气息很浓,而诗人只是平静地淡淡地描述,始终没有渲染春天的万紫千红。
但从淡淡的色调和平静的活动中却成功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字、词、文翻译)28学案

(古文字、词、文翻译)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
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
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
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
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痺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
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
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
”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
”【重点字词】①险愎,阴险固执②极言,极力劝谏③偃蹇,骄傲的样子④俄,不久⑤知,掌管⑥居,经过⑦侍疾,陪伴、护理患者⑧岁余,一年多⑨少,通“稍”,稍微⑩阙,朝廷○11才术,才能本领○12遂,称心如意○13发,打开○14赡,供养○15专擅,专断○16罪,治罪 【译文】不多久,房知温镇守青州,又征召颜衎做了幕僚。
房知温阴险固执,聚敛的财物多是违法的,颜衎常常极力劝谏,不考虑后果。
晋祖进入洛阳,房知温依仗兵力强而非常傲慢,颜衎劝说他向晋祖进贡。
不久颜衎被提拔为都官员外郎,充任东都留守判,后改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管理州中事务。
过了半年,收到家中的书信,得知父亲在青州身患重病,颜衎没有奏报就辞去官职回家侍候父亲,不再有当官的想法。
过了一年多,父亲病得不能起床,颜衎亲自捧屎捧尿,从没有一点倦怠。
晋祖听说后,召他为工部郎中,接连派使者催促他到朝廷,颜衎推辞说“我没有其他才能,不知道什么人误传让您听说。
希望能让我回家,遂了我奉养双亲的愿望。
”晋祖说:“我本来就了解你,不是其他人推荐的。
”11.29复习学案古文李道宗,字承范。
高祖即位,授左千牛备身、略阳郡公。
裴寂与刘武周战度索原,寂败。
道宗年十七,从秦王讨贼。
王登玉壁城以望,谓道宗曰:“贼怙.众欲战,尔计谓何..?”对曰:“武周席胜..,剡然锋...未可当.,正宜以计摧.之。
且乌合之众惮持久,若坚壁..以顿.其锐,须.食尽气老.,可不战禽.也。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学案:(古文字、词、文翻译):(8-30-9-4)

8.30复习学案古文公讳之焕,字长公,黄之麻城人。
公十岁丧父,从其母刘,居东山之沈庄,日课.书盈.寸。
倜傥..教场,使者怒,..雄俊,异于凡儿..。
年十四,为诸生。
台使者按.部阅武,骑马横绝命与材官角.射,执弓腰矢.,射九发连九中,中辄一..军大呼以笑。
长揖上马径去,使者不怿.而罢。
【重点字词】①课,研习②盈,满③倜傥,卓越④凡儿,普通人⑤按,巡视⑥横绝,穿过⑦角,较量⑧矢,动化,挂着箭⑨辄,总是⑩一,全○11怿,高兴【译文】梅公名之焕,字长公,黄州麻城人。
梅公十岁时父亲去世,他跟随母亲刘氏住在东山的沈庄,每天研习的书文(摞在一起)超过一寸厚。
他为人洒脱,英武雄壮,不同于普通的孩子。
梅公十四岁时就成为生员。
某台使巡视部属,检阅武事,梅公骑马横穿教场。
使者大怒,命令梅公与武士比赛射箭。
梅公手里拿着弓,腰上挂着箭,射九发连中九发,每射中一次,整个军队总是大呼而笑。
梅公作了个长揖后上马径自离开,使者虽不高兴也只好作罢。
9.1复习学案古文万历癸卯,与应山人杨涟同举于乡,以功名节义相期许....,视举世无如也。
..,盱衡扺掌高阳孙少师以史官同馆,性严重..,不可一世士,独推重....,坐..公。
公在馆中,语则矫尾厉角则掀髯摇扇,视馆阁诸公低头缓步,恒目..时政,慨然欲有所建置。
疏..笑不自禁也。
公扼腕屡上,不见省。
部党角立,如敌国不相下。
一无所附离,每有封驳,恒两非之。
其大指务...在破私交..,绌.党论,矫.时救弊,爱惜人才而已。
【重点字词】①期许,勉励②盱衡,读音xū héng,指扬眉举目③抵掌,击掌④严重,严肃稳重⑤推重,尊重⑥矫尾厉角,形容逞强好胜、趾高气扬的模样。
矫尾,翘尾巴。
厉角,磨头角。
⑦恒,总是⑧目,动化,看⑨扼腕,惋惜⑩大指,主要意图○11务,追求○12私交,私下勾结○13绌,废除○14矫,矫正【译文】万历癸卯年,梅公与应山人杨涟在乡试中一同中举,二人用功名节义相互勉励,扬眉举目,击掌而谈,认为世上没人能比得上他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字、词、文翻译)
初,琦以国用未足,币重货轻,乃请铸乾元重宝钱,以一当十行用
..之。
及作相,又请更
铸重轮乾元钱,一当五十,与乾元钱及开元通宝钱三品并行。
既而
..死亡,枕
..谷价腾贵
..,饿殣
藉道路,又盗铸争起,中外皆以琦变法之弊,封奏
..日闻。
乾元二年十月,贬忠州长史,既在道,有告琦受人黄金二百两者,遣御史刘期光追按.之琦对曰二百两金十三斤重忝.为宰相不可
自持.若其付受有凭.即请准法科
..夷州,驰驿
..也,遽.奏之,请除名,配流
..罪期光以为此是琦伏罪
发遣,仍差纲领送至彼。
【重点字词】
①行用,使用②既而,不久③腾贵,飞涨④饿殣,饿死的人⑤封奏,密封奏事⑥按,审问⑦
12配流,发配流放
持,拿⑧凭,证据⑨法科,按刑法⑩伏罪,认罪○11遽,急忙○
【译文】
当初,第五琦因国家用度不够,币少货贱,就请求铸造乾元重宝钱,按一枚值旧钱十枚使用。
到任宰相,又请求再铸造重轮乾元钱,一枚值旧钱五十枚,和乾元重宝和开元通宝三种钱同时流通。
不久谷价飞涨,饿死的人,相叠于路,同时伪造铸钱风行,朝廷内外都认为是第五琦改革的弊病,每天都有攻击他的奏本。
乾元二年(759)十月,第五琦被贬为官忠州长史,走在路上,有人告发第五琦接受别人黄金二百两,朝廷派御史刘期光追来审问。
第五琦回答说:“二百两黄金有十三斤重,身为宰相,不能自己拿。
如果能有交谁拿的凭证,就请按法治罪。
”刘期光认为这就是第五琦认罪了,急忙奏报,请求削去第五琦的官职,将他流放到夷州,派快马告知驿站遣送,又派官员押送他到那里。
3.14复习学案古文
宝应初,起为朗州刺史,甚有能政
..,入迁太子宾客。
属吐蕃寇陷京师,代宗幸陕,关内
副元帅郭子仪请琦为粮料使、兼御史大夫,充.关内元帅副使。
未几,改京兆尹。
车驾克复
..,专判度支,兼诸道铸钱盐铁转运常平等使。
又加京兆尹,改户部侍郎。
前后领.财赋十余年。
鱼朝恩伏诛
..,出为处州刺史,历饶、湖二州。
上以其材,将复任用,召还京师,..,琦坐.与款狎
信宿
..而卒,年七十,赠太子少保。
【.重点字词】
①能政,善政②充,担任③克复,收复失地④领,管理⑤伏诛,伏罪处死⑥坐,因为⑦款狎,亲近⑧信宿,连住两夜
【译文】
宝应初年,起用第五琦任郎州刺史,他干出了很出色的政绩,后被调进京城升任太子宾客。
碰到吐蕃攻陷京城,唐代宗逃到陕州,关内副元帅郭子仪请求任命他为粮料使、兼任御史大夫、关内元帅副使。
不久,改任京兆尹。
皇帝回京,任专管度支,兼管各道铸钱、盐铁、转运、常平等使。
又加官京兆尹,改任户部侍郎。
先后管财赋十几年。
鱼朝恩被杀,第五琦因与他亲近被判罪,出京任处州刺史,后任过饶州、湖州刺史。
皇帝因为他的才干,将再次重用他,召他回京城,但过了一天他就去世了,享年七十岁,赠官太子少保。
3.16复习学案古文
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人。
幼孝友,起居..皆有礼法。
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
,补校书郎。
岁歉馑..,其家虽给.,而每饭不过一器.,岁丰乃复。
或问之,答曰:“四方病.饥,独.
能饱乎?“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愿.以右职署渠帅.....
公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立诛之,寇亦引去。
召为吏部郎中。
逾月,拜御史中丞。
李吉甫复当国..
,出为湖南观察使。
以地卑.湿,不可迎养..
,求分司东都,不听。
元和十一年,为李道古代还,除给事中,元和十一年,为李道古代还,除给事中,拜京兆尹。
【.
重点字词】 ①极谏,尽力规劝②歉馑,收成不好③给,充足④器,碗⑤病,困乏⑥独,难道⑦愿,希望
⑧右职,极高的职位○
9署,委任○10渠帅,首领○11挠,违反○12当国,掌权○13卑,地势低○14迎养,迎接奉养父母
【译文】
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县人。
年幼时,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行为都有礼法。
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补授为校书郎。
荒年歉收,他家虽然丰衣足食,但每餐饭他不超过一碗,到丰年才恢复饭量。
有人问他,他回答说:“四方的人都困苦饥饿,我怎能独自吃饱呢?”经连续提升,任开州刺史。
开州土地连着夷族部落,敌军经常逼近开州城袭扰,他属下的一个官员说:“我们的兵力不能阻止他们,希望暂时任他们的首领担任重要官职。
”公绰说:“你与他们同流合污吗?怎么能违犯法律?”立即杀了他,敌军也就领军退走了。
召回朝任吏部郎中。
过了一个月,任命公绰为御史中丞。
李吉甫再次主持朝政,让公绰外任湖南观察使。
因湖南潮湿荒僻,不能迎接侍奉父母同去,请求在东都洛阳分司任职,没有被批准。
元和十一年(816),柳公绰被李道古替代后返回朝廷,任命为给事中,拜授为京兆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