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对比

合集下载

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层物性演化特征

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层物性演化特征

以是 烃类 、也 可 以是水 ,因此 有效 储层 包含 有效 油层 。有 效储 层物性 下 限是指 储集 层能 够成 为有效储 层 应具 有 的最低 物性 ,通 常用孔 隙度 、渗 透率 的某个 确定值 来度 量[ 。有效储 层 物性 下 限值 的确 定方 法 3 叫] 很多 ,如测试 法 、经验 统计法 、含 油产 状法 、最 小有效孔 喉半 径法 、分布 函数 曲线法 等 口 。针 对研 究 ] 区资 料情况 ,综合 运用 物性 、试 油 、压 汞等 资料 ,分别 采 取分 布 函数 曲线 法 、试 油法 、测 试 法 等方 法 , 求取 了东 营凹陷北带 东 部 ( 民丰 、胜坨 地 区)和北 带西部 ( 津地 区)近 岸水 下扇 不 同埋藏 深度范 围 内 利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9 5 (0 8 6 2 1 4 0 0— 7 2 2 0 )0 —02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东 营凹 陷北带是 由陈 南铲 式 扇 形 边 界 断 层 所控制 的近东 西 走 向 的 陡斜坡 构造 带 ,西 起 滨县 凸起 ,东 到 青 坨 子 凸 起 ,南 邻 利 津 、 民丰洼 陷 ,北 到陈 家 庄 凸起 ,平 面 上 自西 向 东 划分 为利津 地 区 、胜 坨 地 区、 民丰 地 区和
石 油天 然 气 学报 ( 汉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 20 年 1 月 第 3 卷 第 6 江 08 2 0 期 Jun l f l n sT cn l y (.P ) D c20 V 1 0 N . o ra o dGa eh o g JJ I Oia o e.08 o 3 o6 .
石 油 天 然气 学报 ( 汉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 江
2 0 年 1 月 08 2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 沉积学特征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的岩石类型主 要包括砾岩、砂砾岩、含砾粗砂岩、细砂岩和深灰色 泥岩。砾石成分复杂,以灰岩为主,亦有泥砾、碎屑 岩砾石。其中内扇为巨厚的砾岩沉积,砾石富集且 粒径大,一般在!.4 以上,最大可达7#.4,可见少 而薄的灰色泥岩夹层。砾岩分选、磨圆差,多为次棱 角状,层理不发育,为厚层块状,具有近源快速堆积 的特点。底部见冲刷面,泥岩夹层处伴生小型的同 生正断层,是断裂带活动的遗留标志。中扇为砾岩 层与薄层深灰色泥岩层、砂质泥岩层间互出现,砾石 粒径相对内扇明显减小,泥岩夹层在岩心中频繁出 现,反映了沟道的频繁改道,常见冲刷构造和强烈的 同生变形构造。外扇为深灰色泥岩夹薄层粗砂岩、 含砾砂岩,为扇体沉积末期小型沟道的延伸。
的正旋回,平面上主要分布于陈南断层东段下降盘和滨县凸起东南侧紧邻凸起的地区,其扇体根部为巨厚的砂砾岩
沉积,砾岩体积分数超过*".,砂岩和砾岩总体积分数超过%".。受断层活动期次和横向活动差异的影响,近岸水 下扇具有在平面上与扇三角洲间互出现,剖面上与扇三角洲相互叠置的特点。尽管近岸水下扇的形成受古构造、古
$"#以上,并且与深大断层的形成时期和发育位置 相对应,主要分布在沙三早、中期的滨南断裂带附近 和陈南断裂带东段,而北带其他地区的砂砾岩体则 为扇三角洲沉积,从而出现平面上近岸水下扇与扇
形进积体。扇体发育的中心地带砂砾岩体积百分含 量一般高达 !"# 以上,砾岩 体 积 百 分 含 量 也 多 在
三角洲间互出现的现象(图%,图&)。
万方数据
图#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三下沉积相平面分布
第#+卷 第’期
鄢继华等: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四段砂岩成岩作用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四段砂岩成岩作用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四段砂岩成岩作用东营凹陷是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在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四段发育有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沉积等砂岩。

砂岩的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储集性能有重要影响。

文章在对大量薄片和岩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铸体薄片观察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四段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地区沙河街组四段砂岩主要受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的影响比较大,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空隙的形成具有破坏作用,溶蚀作用对空隙的形成具有建设性作用。

标签: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成岩作用Abstract:Dongying sag is an important oil-gas rich area. In member 4 of Shahejie formation of the north steep slope belt,there developed sandstone like nearshore underwater fan and the fan delta deposit. The diagenesis of sandsto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ervoir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thin slices and cores,the diagenesis of sandstone reservoirs in member 4 of the steep slope zone in the north of Dongying sag is studied by means of casting thin section observa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ndstone in member 4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the steep slope zone of the northern Dongying sag are mainly affected by diagenesis,such as compaction,cementation and dissolution. Compaction and cementation play a destructive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voids,and dissolution plays a constructive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voids.Keywords:Dongying sag;member 4 of Shahejie formation;diagenesis1 研究區概况东营凹陷是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渤海湾裂谷盆地中济阳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盆地,它具有北断南超、盆地基底北陡南缓的特点。

东营凹陷北带不同类型砂砾岩扇体“相-势”控藏作用

东营凹陷北带不同类型砂砾岩扇体“相-势”控藏作用

多 物源 、 构造 活动 强烈 、 水体 变 化 频 繁 等 特 点 , 而 因 在 不 同部位 、 同层 系 发 育 不 同类 型 的砂 砾 岩 体 。 不 勘探 实 践证 实 , 究 区主要 发 育 6类 砂 砾岩 体 , 研 即近
岸 水下 扇 、 三 角洲 、 扇 深水 浊 积扇 、 积扇 、 冲 辫状 河 三
好, 含油 性越 好 。
砾岩体所拥有的巨大勘探潜力 , 在精细解剖典型砂 砾 岩扇 体 的沉 积物 性 和现今 地层 异常 高压 分布 的基
础 上 , 结 了 砂 砾 岩 体 “ ” “ ” 藏 特 征 以 及 总 相 、势 控 “ 相一 势 ” 合 控 藏 模 式 , 建 立 了 砂 砾 岩 扇 体 耦 并
“ 相一 势” 藏定 量评 价公 式 。 控
1 “ 控藏特征 相”
在对 东 营 凹陷北 带砂 砾 岩扇体 进行 地质 分析 和 精确定量描述的基础上 , 精细解剖了近岸水下扇 、 深 水 浊积 扇 和扇三 角洲 等 3类 扇 体 。在对 扇体不 同微
东 营 凹陷北 带指 位 于东 营 凹陷 中央 断裂背 斜带 以北 、 陈家庄 凸起 和 滨县 凸起 以南 的地 区 , 西 长 约 东 lO m, O k 南北 宽约 1k 勘探 面积 约 为 150 m , 5 m, 0 k 占 凹陷面 积 的 14以上 , 东 营 凹陷 的 主要 油气 聚集 / 是
近 岸水 下扇 可 细分 为扇根 、 中和 扇端 , 中扇 扇 其
根 以主水 道微 相 为 主 , 中可 分 为辫 状 水 道 、 道 扇 水 间、 前缘 等微 相 。对 该 区西段 沙 四段上 亚段利 8 5近
角 洲和 滑塌 浊积 扇 , 中以前 3种扇 体最 为发 育 J 其 。 由于东 营 凹陷北 带 砂 砾 岩 扇体 类 型 多样 , 层 压 力 地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_鄢继华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_鄢继华

1 沉积学特征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的岩石类型主 要包括砾岩、砂砾岩、含砾粗砂岩、细砂岩和深灰色
泥岩。砾石成分复杂, 以灰岩为主, 亦有泥砾、碎屑 岩砾石。其中内扇为巨厚的砾岩沉积, 砾石富集且 粒径大, 一般在 3 cm 以上, 最大可达 15 cm , 可见少 而薄的灰色泥岩夹层。砾岩分选、磨圆差, 多为次棱 角状, 层理不发育, 为厚层块状, 具有近源快速堆积 的特点。底部见冲刷面, 泥岩夹层处伴生小型的同 生正断层, 是断裂带活动的遗留标志。中扇为砾岩 层与薄层深灰色泥岩层、砂质泥岩层间互出现, 砾石 粒径相对内扇明显减小, 泥岩夹层在岩心中频繁出 现, 反映了沟道的频繁改道, 常见冲刷构造和强烈的 同生变形构造。外扇为深灰色泥岩夹薄层粗砂岩、
表 1 近岸水下扇扇体砂砾岩、砾岩厚度和体积百分含量
砂砾岩厚度 砾岩厚度 砂砾岩含量 砾岩含量
砂砾岩厚度 砾岩厚度 砂砾岩含量 砾岩含量
层位 井号
h s/ m
h l/ m
Vs/%
Vl/ % 层位 井号
h s/ m
h l/ m
V s/ %
Vl/ %
盐 11
121
15
82. 0
10. 5
盐 11
138
116
98. 6
83. 0
盐 181
375
沙 三 中
永 85 单 12
168 59
单 25
177
164
77. 0
33. 8
盐 181
214
98 50
100. 0 78. 0
58. 0 65. 8
沙 三 下
永 85 单 12
188 37
175
73. 0

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相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研究

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相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研究

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相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研究摘要: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王家岗油田沙四上亚段储层的岩石类型、物性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

研究区沙四上亚段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控制,优势相带对应的储层物性最好;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双重作用。

其中,改善储层物性的作用有溶蚀作用,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等;构造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储层物性起到改善作用。

关键词:王家岗油田储层特征成岩作用控制因素引言王家岗油田位于东营凹陷的南斜坡,西北为牛庄油田、东南接八面河油田、东北与广利油田相连、西南与乐安油田相邻。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成果表明:王家岗油田沙四上亚段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1-2]。

前期已有不少学者对相似类型的油田开展了专项研究,如刘康宁、赵伟等对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滩坝储层特征及次生孔隙展布模式开展了研究[3]。

因此,正确认识王家岗油田沙四上亚段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一、储层特征1.岩石学特征研究区12口井142块样品的分析化验资料表明:储层岩性主要以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砂岩碎屑物质主要为石英、长石和岩屑,平均含量分别为62.2%、16.7%、21.1%。

分选中等,磨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属中等结构成熟度砂岩。

2.储集空间类型通过对王家岗油田沙四上亚段砂岩储层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压汞资料分析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类型复杂,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原生孔隙次之。

次生孔隙主要包括粒内溶孔、粒间溶孔、铸模孔、超粒孔、晶间孔等。

3.物性特征根据研究区王24-37井、王24-38井2口取心井(14块样品)的岩心常规分析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度集中分布在11%-18%,平均为14.6%;渗透率分布在0.3mD-7.1mD,平均渗透率为4.7mD,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

二、物性的控制因素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因素主要有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构造作用。

砂砾岩储层影响因素,以利津油田为例

砂砾岩储层影响因素,以利津油田为例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利津油田为例前言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成熟化, 隐蔽性油气藏勘探的地位日益重要。

砂砾岩体油气藏是近年来胜利油田众多隐蔽性油气藏的一种重要类型, 具有很大勘探潜力与重要的研究意义。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多种类型的砂砾岩扇体, 近年来一直是寻找隐蔽性油气藏的有利地区。

利津油田位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三、沙四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各类成因的砂砾岩储层,其中以近岸水下扇和深水浊积扇最为常见,是当前的主要勘探目标。

该类型储层复杂, 平面变化较大, 储层非均质性强,勘探开发难度大。

1、区域地质概述图1 利津油田区域位置图利津油田位于东营凹陷陡坡带西段, 滨南——利津断裂带东端。

该区东为胜坨油田, 西为滨县凸起,北为郑家、王庄油田, 南临东营凹陷最大的生油洼陷——利津洼陷。

总的构造特征为北高南低。

区内发育利津、胜北两个断裂带,对地层和沉积起控制作用。

以胜北断层为界, 将本区划分为断层上升盘和下降盘两个区域, 受断裂、沉积物源、湖盆演化阶段等因素控制, 断层上升盘和下降盘沉积特征迥异。

上升盘以发育大套厚层砂砾岩体为特征, 而下降盘则发育薄层扇体。

油层主要集中在沙二段, 而沙三下—沙四段砂砾岩扇体勘探潜力巨大, 是当前主要勘探目标, 其类型为以近岸水下扇为主的砂砾岩扇体沉积, 沉积相带变化较快, 储层埋深大、非均质性强。

2、储层特征(1)储层岩石学特征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或长石岩屑砂岩,其次为岩屑砂岩,沉积母岩主要来自周围凸起上的中古生界沉积岩和喷出岩。

岩性主要以含砾不等粒砂岩、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另见砾状不等粒砂岩、砾岩、中细砂岩、中砂岩。

碎屑颗粒为次棱角状,分选差至中等,泥质杂基含量较高,以孔隙式胶结为主。

由于该套储层是断陷内多物源、近距离、快速堆积的碎屑产物, 因此其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在不同地区和层位其分布特征及组成有所不同。

(2)储层物性特征砂砾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以残余粒间孔和充填孔隙的泥质晶间微孔,未见明显的溶蚀孔隙,吼道类型主要为片状或弯片状。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分析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分析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分析摘要: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利津地区砂砾岩体由于沉积背景不稳定、储层均质性强但具有良好的含油气性。

从沉积物的沉积到最终固结成岩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在储层物性的演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控制因素很多,如沉积条件,包括颗粒的成分、粒度、分选、磨圆、颗粒间的杂基含量等,以及埋藏过程中经历的一系列成岩作用,包括压实、胶结、溶解和交代作用等。

当然,这些因素对储集物性的影响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1 砂砾岩体孔隙演化砂砾岩体在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沉积厚度约800m左右,从北部盆缘到洼陷区,水介质从弱酸性到弱碱性,变化较大,以大量的粘土杂基充填为特征。

东营组沉积前,沙三中埋深小于1800m,如北部陡坡带地温梯度取38℃/Km,则温度低于75℃,Ro值小于0.5%,有机质末成熟,属于早成岩A期,由于冲积扇、扇三角洲等快速堆积,造成沉积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

此时以机械压实作用为主,颗粒之间多为点接触,以原生孔为主。

胶结作用弱,可见早期泥晶菱铁矿、手风琴或蠕虫状的自生高岭石,几乎无石英次生加大。

东营组沉积早期,沙三中埋深在1800-2100m之间,古地温在75 -90℃之间,Ro值在0.35-0.5%,有机质成熟,处于早成岩B期。

成岩作用仍以机械压实作用为主,颗粒为点-线接触;高岭石含量较高,而碳酸盐含量较低。

明化镇组沉积早期,沙三再次深理,一般在2000-3500m左右,此时古地温在90℃-130℃之间,0.5%10%甚至更高的杂砂岩类,压实作用则普遍较强,颗粒间可出现凹凸接触,岩屑中部分软颗粒也变形为假杂基,本区碎屑岩杂基含量一般<10%,平均为7.5%,但本区刚性颗粒石英含量较低,而塑性颗粒岩屑含量较高,平均为24.1%。

总体而言,利津地区压实作用较强,颗粒间多为线接触,但纵向上压实作用造成的减孔率越来越小。

胶结作用的减孔主要发生在2600米以下,这个范围内,低碳酸盐和高孔渗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个 地区近 岸水 下扇 扇中 辫 状 水 道含 砾 砂 岩储 层埋深范围相同, 成岩作用阶段相同, 因此埋深不是 导致物性差异的主要 因素。超压可 以促进溶解作 用、抑制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形成超压裂缝 [ 14- 18 ] , 但是, 胜坨地区和利津地区发育中强超压 ( 图 3) , 其 储层物性却比盐家 永北地区差, 说明地层压力不
东和北西 2组断裂形成的齿状组合, 在后期的构造 运动及风 化剥蚀 的共同 作用 下, 演化 成断坡 陡峭 ( 倾角为 15 ~ 30 )、山高谷深、沟梁相间的古地貌 特征 [ 2- 3] 。在沙四段沉积时期, 陡坡带受这种古构 造背景控制, 季节性洪水携带大量粗碎屑物质沿古 冲沟入湖, 在边界断裂面上发育多期近岸水下扇沉 积。近岸水下扇砂砾岩紧邻生油中心分布, 并与湖 相烃源岩呈指状接触, 是良好的油气聚集场所。近 年来, 东营凹陷北带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油气勘探取 得了重大突破, 但是, 由于不同地区沉积古地貌、沉 积物物源以及后期成岩演化等均存在较大差异, 导 致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和勘探效果呈现出中
摘要: 在东营凹陷北带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有效储层物性 下限计 算的基 础上, 以孔隙 度差值 和渗透率 差值为 评价参
数, 分析了盐家 永北地区、胜坨 地区、利津地区沙四段上亚段 2 800~ 3 500m 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的 差异。
结果表明: 胜坨地区沙四段上亚段 2 800~ 3 500m 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砂砾岩储集物性最好, 盐家 永北地区
∃ 10∃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年 7月
下限与深度的定量函数方程 (图 1, 图 2)。
图 1 东营凹陷北带东部近岸水下扇有效 储层 透 率 是 评 价 储 层 优 劣 的 重 要 参 数 [ 9- 11] 。但是, 随着埋深的增加, 有效储层 物性下 限逐渐减小 ( 图 1, 图 2) , 郭睿 [ 4 ] 统计了 64 个国外 油田的物性下限也发现油层物性下限随深度增加而 降低。由于有效储层物性下 限随深度的增 加而降 低, 导致相同物性的储层在深层可能是有效储层而 在浅层可能为非有效储层, 如孔隙度为 15% 的砂岩 储层在 2 000m 处由于孔隙度下限为 20% (假设值 ) 而成为非有效储层, 同样是孔隙度为 15% 的砂岩储 层在 4 000m 处由于孔隙度下限为 5% ( 假设值 ) 而 成为有效储层, 因此, 简单地选择孔隙度、渗透率作 为评价储层物 性好坏的参数存 在明显的缺陷。然 而, 孔隙度差值 ( 指某一深度处储 层的孔隙度与孔 隙度下限的差值 )、渗透率差值 (指某一深度处储层 的渗透率与渗透率下限的差值 ) 就能够避免上述问 题, 如上述 2种情况, 前者孔隙度差值为 - 5% , 而后 者孔隙 度 差值 为 10% , 显然 4 000m 处 孔 隙度 为 15% 的砂岩为有效储层。因此, 选择孔隙度差值、渗 透率差值作为评价储层物性好坏的参数更为合理。
2 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对比
图 2 东营凹陷北带西部近岸水下扇有效 储层 物性 下限与深度的关系
利用图 1和图 2中物性下限与深度的函数方程 可以计算任意深度下的近岸水下扇有效储层物性下 限。为了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分别对东营凹陷 北带东部 17口井 31层和西部 21口井 38层沙四段 近岸水下扇试油成果数据进行了检验, 特别是在物 性下限计算时未采用的试油资料。判别标准为: 若 试油结果为有效储层, 其孔隙度和渗透率高于有效 储层的物性下限; 若试油结果为非有效储层, 其孔隙 度或渗透率低于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东部和西部 检验结果正确率分别为 93. 5% 和 92. 3% ! , 说明利 用上述物性下限与深度的函数方程计算求得的近岸 水下扇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是可靠的。
图 3 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上 亚段 2 800~ 3 500m 近 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含砾砂岩储层特征
∃ 12∃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年 7月
细碎屑岩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盐家 永北地区与胜 坨地区的物源性质差异较小, 胜坨地区含砾砂岩、砂 岩、粉砂岩等储集物性好的岩石所占比例明显多于 盐家 永北地区, 因此其扇中辫状水道砂砾岩储集 物性好于盐家 永北地区。利津地区的物源性质与 这 2个地区相差较大, 早期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 储层破坏严重, 后期溶解作用对储层物性改善较小, 岩相类型对砂砾岩储集物性控制作用较弱, 如利津 地区 含砾 砂岩 孔隙 度差 值 平均 值 ( - 0. 64% ) 低 于盐家 永北地区砾状砂岩孔隙度差值平均值 ( 0. 73% ), 因此, 利津地区扇中辫状水道砂砾岩储 集物性最差。
表 1 不同地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 集物性对比
地区
岩性
有效储层所 孔隙度差值 渗透率差值平 占比例, % 平均值, % 均值 /10- 3 m 2
盐家
砂砾岩
永北地区 含砾砂岩
63. 08 77. 53
1. 14 2. 56
2. 20 4. 11
砂砾岩 胜坨地区 含砾砂岩
55. 28 59. 48
1. 32 1. 55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砂砾岩; 物性下限; 孔 隙度差值; 渗透率差值; 沙四段上亚段; 东营凹陷
中图分类号: TE112. 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9603( 2010) 04- 0009- 04
东营凹陷北带是由陈南铲式扇形边界断层所控
制的近东西走向的陡斜坡构造带, 西起滨县凸起, 东 到青坨子凸起, 南邻利津、民丰洼陷, 北到陈家庄凸 起 [ 1] , 平面上自西向东划分为利津地区、胜坨地区、 盐家 永北地区和永安地区。陈南断裂在早期是北
3个地区沙四段上亚段 2 800~ 3 500m 近岸水 下扇扇中辫状水道砂砾岩的岩屑类型、颗粒类型、地 层压力、成岩作用等特征与含砾砂岩相似, 但胜坨地 区砂砾岩储集物性却好于盐家 永北地区。研究结 果表明, 沉积古地貌的差异性控制了 3个地区岩相 的差异性, 进 而控制了砂砾岩 储集物性的差异 性。 在沙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 东营凹陷北带由东到西 古地形坡度逐渐降低 [ 19] , 砾岩、砾状砂岩、含砾砂岩 等粗碎屑岩所占比例逐渐降低, 而砂岩、粉砂岩等
收稿日期: 2010- 05- 04; 改回日期: 2010- 06- 11。 作者简介: 王艳忠, 男, 在读博士研究生, 从事油气储层地质研究工作。联系电话: ( 0546) 8391680, E - m ai:l w angyanzhong1980@ yahoo. com. cn。 基金项目: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 ∀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纵向演化及其量化表征研究 # ( 2008ZX 05051- 02) , 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项目 ∀ 东营凹陷古近系中深层孔隙度高值带成因机制及其量化预测研 究 # ( 40972080 ), 教育部新世纪优 秀人才支持 计划 ( NCET- 06 - 0604 ), 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优秀博士论文培育项目 ! 操应长, 袁静, 王艳忠, 等. 济阳坳陷第三系深部有效储层评价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 , 2008.
是造成 3个地区储集物性差异的主要因素。综合分 析储层特征可知, 岩屑类型差异性控制了后期压实、 溶解及胶结等成岩作用演化差异性, 是导致 3个地 区含砾砂岩储集物性差异性的主要原因。盐家 永 北地区沉积岩 ( 灰岩和白云岩 ) 岩屑含量低、片麻岩 岩屑含量高, 岩石抗压实能力强, 有利于原生孔隙保 存以及后期酸性溶解形成次生孔隙, 同时由于沉积 物源区主要为片麻岩, 原始地层水中钙离子质量浓 度低, 使储层后期胶结物含量低, 降低储层孔隙度相 对较少。利津地区灰岩岩屑和白云岩岩屑含量高, 岩石抗压实能力弱, 不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 并且原 始地层水中钙离子质量浓度较高, 碳酸盐胶结物含 量高, 储层孔隙度降低较快。胜坨地区灰岩岩屑和 白云岩岩屑含量介于盐家 永北地区和利津地区之 间, 其抗压实能力和后期胶结、溶解作用强度也介于 两者之间。
! 操应长, 袁静, 王艳忠, 等. 济阳坳 陷第三 系深部 有效储 层评价 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 , 2008.
第 17卷 第 4期
王艳忠等: 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上亚段近岸水下 扇砂砾岩储集物性对比
∃ 11∃
3 500m 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含砾砂岩储集物 性好于胜坨地区, 利津地区最差。
根据沉积特征和水动力条件等, 近岸水下扇可 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缘 3 个亚相。扇根亚相主要发 育杂基支撑砾岩相, 储集物性差, 一般为非 有效储 层; 扇中亚相发育 杂基支撑砾岩 相、块状含 砾砂岩 相、叠覆冲刷砂岩相、典型浊积岩相等, 储集物性好, 是最有利的储集相带; 扇缘亚相为典型浊积岩相, 砂 体较薄, 研究意义不大 [ 12- 13] 。由于近岸水下扇砂砾 岩有效储层主要发育于扇中亚相, 同时为了消除沉 积环境和深度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选择盐家 永北 地 区、胜坨 地区、利津 地区沙四 段上亚段 2 800 ~ 3 500m 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砂砾岩作为研究 对象, 对其储集物性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 ( 表 1) 表明, 胜坨地区沙四段上亚段 2 800~ 3 500m 近岸 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砂砾岩储集物性最好, 盐家 永北地区次之, 利津地区最差。为了进一步消除岩 相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选择上述 3 个地区沙四段上 亚段 2 800~ 3 500m 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含砾 砂岩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物性进行了对比。对比结 果 (表 1)表明, 盐家 永北地区沙四段上亚段 2 800~
第 17卷 第 4期 2010年 7月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Petroleum Geo logy and Recovery E ffic iency
V o .l 17, N o. 4 Ju.l 2010
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上亚段近岸水下扇 砂砾岩储集物性对比
王艳忠 1, 操应长 1, 李永新 2
( 1. 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 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山东 东营 257061;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 京 1000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