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逻辑思维训练
帮助孩子培养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

帮助孩子培养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逻辑思维能力成为孩子们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逻辑思维是指人们根据事实、规则和推理来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那么,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培养逻辑思维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途径。
1. 启发式问题解决启发式问题解决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给孩子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建立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逻辑推理训练逻辑推理训练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训练孩子进行逻辑推理,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逻辑推理训练可以包括数学题、谜题、推理游戏等形式,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水平。
3. 批判性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的能力。
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训练孩子对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4. 游戏化学习游戏化学习是一种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中,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游戏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通过设计各种类型的教育游戏,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5. 多元化学习方式多元化学习方式是指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来进行学习,帮助孩子全面发展各方面能力。
在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时,可以采用多元化学习方式,如阅读、实践、讨论、观察等形式,从不同角度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结语总之,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启发式问题解决、逻辑推理训练、批判性思维培养、游戏化学习以及多元化学习方式等有效途径,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0道小学生逻辑思维训练题

50道小学生逻辑思维训练题1.如何问问题?有甲、乙两人,其中,甲只说假话,而不说真话;乙则是只说真话,不说假话。
但是,他们两个人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只通过点头与摇头来表示,不讲话。
有一天,一个人面对两条路:A与B,其中一条路是通向京城的,而另一条路是通向一个小村庄的。
这时,他面前站着甲与乙两人,但他不知道此人是甲还是乙,也不知道"点头"是表示"是"还是表示"否"。
现在,他必须问一个问题,才可能断定出哪条路通向京城。
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问?2.他们的职业是分别什么?小王、小张、小赵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中间其中一个人下海经商,一个人考上了重点大学,一个人参军了。
此外他们还知道以下条件: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
请推出这三个人中谁是商人?谁是大学生?谁是士兵?3.谁做对了?甲、乙、丙三个人在一起做作业,有一道数学题比较难,当他们三个人都把自己的解法说出来以后,甲说:"我做错了。
"乙说:"甲做对了。
"丙说:"我做错了。
"在一旁的丁看到他们的答案并听了她们的意见后说:"你们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做对了,有一个人说对了。
"请问,他们三人中到底谁做对了?4.鞋子的颜色小丽买了一双漂亮的鞋子,她的同学都没有见过这双鞋了,于是大家就猜,小红说:"你买的鞋不会是红色的。
"小彩说:"你买的鞋子不是黄的就是黑的。
"小玲说:"你买的鞋子一定是黑色的。
"这三个人的看法至少有一种是正确的,至少有一种是错误的。
请问,小丽的鞋子到底是什么颜色的?5.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赵女士买了一些水果和小食品准备去看望一个朋友,谁知,这些水果和小食品被他的儿子们偷吃了,但她不知道是哪个儿子。
,为此,赵女士非常生气,就盘问4个儿子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
增强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五个训练方法

增强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五个训练方法数学逻辑思维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这种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还能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增强数学逻辑思维,以下将介绍五种训练方法。
一、拼图游戏拼图游戏是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逻辑思维的经典方法之一。
拼图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空间想象力、观察力和集中注意力。
透过选择正确的拼图块,并将其安排在正确的位置上,孩子们能够训练自己的排序和推理能力。
利用不同难度的拼图游戏,孩子们能够逐渐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解决更加复杂的拼图游戏。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动手能力,并在数学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数学迷宫数学迷宫可以让小学一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迷宫中的路径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选择。
孩子们需要观察和分析迷宫的结构,运用逻辑推理找到正确的路径。
数学迷宫游戏可以在图书馆或电子学习平台上找到。
这种有趣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逻辑推理题逻辑推理题可以促进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
这类题目要求孩子们观察问题、分析规则、做出合理的推断。
例如,一个常见的逻辑推理题是给出一系列图案,孩子们需要找出规律并预测下一个图案。
通过不断练习逻辑推理题,小学一年级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在数学上的成绩,还可以加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四、数学思维游戏数学思维游戏是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逻辑思维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这些游戏可以结合数学概念和逻辑推理,并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九宫格游戏要求孩子们在一个3x3的方格中放置数字,使每一行、每一列和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相等。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对数学规律的理解。
儿童逻辑思维训练方法10篇

儿童逻辑思维训练方法10篇1.儿童逻辑思维训练方法篇一一起收拾玩具孩子的收拾玩具能力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逻辑思维的训练场所,家长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并采用数数的方法,增强孩子的数感和数学思维。
在收拾的过程中,父母可以与孩子互动,如一起数数,分类玩具等,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和分类的能力,同时又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长能将一些生活场景融入数学学习,孩子的数学记忆和兴趣都会同步提高。
比如,收拾玩具时,让孩子数数玩具的数量,分别数数放在哪个盒子里等,这样孩子数数的同时,还能加深对物品数量、物品类型的记忆,获得更好的数学思维素养。
2.儿童逻辑思维训练方法篇二猜猜里面是什么猜猜里面是什么是一种非常有益于孩子逻辑思维训练的方法,可以让孩子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观察、推理和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总是充满好奇心,对于家长的日常行为很感兴趣,因此,家长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比如,可以在吃早饭时,问孩子杯子里是牛奶还是豆浆,遮住的饭菜漏出一点点,让孩子猜是什么饭菜?这类训练既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又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逻辑思维,在猜想的过程中,孩子要不断观察、分析、判断,慢慢地就会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
如果家长帮助孩子建立逻辑思维的“框架”,在猜测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加强其逻辑思维与判断推理能力,孩子也许会获得更多的启发与进阶。
3.儿童逻辑思维训练方法篇三数楼梯的台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楼梯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场景,而数楼梯的台阶是一个非常简单而有效的逻辑思维训练方法。
在家长带着孩子走楼梯的过程中,可以试试边走边数楼梯,走一阶数一阶,从一数到十,或是从十数到一,如此反复,可以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并有效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过作为家长,应该注意的是,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是不同的,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不太适合复杂的数学计算,因此,在进行数楼梯的台阶训练时,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逻辑思维训练方法

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逻辑思维训练方法逻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适当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逻辑思维训练方法,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引导孩子进行思维训练。
幼儿阶段(3-6岁)在幼儿阶段,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处于发展初期,因此需要通过简单而趣味的方式进行训练。
以下是几种适合幼儿的逻辑思维训练方法:1. 图形拼图游戏通过给幼儿提供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拼图,让他们尝试将拼图正确地组合在一起。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 故事情节串联给幼儿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然后让他们按照故事的顺序重新排列故事中发生的事件。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理清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数学游戏利用数字卡片或玩具进行数学游戏,让幼儿学会简单的计数和排序。
通过这些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7-12岁)在小学阶段,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始逐渐成熟,可以进行更加复杂和系统化的训练。
以下是几种适合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方法:1. 推理解谜游戏给小学生提供一些谜题或推理题目,让他们通过分析线索和推理来解决问题。
这种游戏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逻辑思维拓展引导小学生进行一些逻辑思维拓展活动,如搭建积木、拼图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空间想象力、创造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数学逻辑训练通过数学题目或数学游戏来进行数学逻辑训练,让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中学阶段(13-18岁)在中学阶段,孩子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进行更加深入和系统化的训练。
以下是几种适合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方法:1. 辩论赛与论证分析组织中学生参加辩论赛或进行论证分析活动,让他们通过辩论和论证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2. 数学建模与问题求解引导中学生参与数学建模比赛或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
小学生逻辑思维训练

小学生逻辑思维训练小学生逻辑思维训练是教育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逻辑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分析问题、推理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方法和技巧。
一、迷题解析迷题是一种通过逻辑推理解决的难题,适合小学生进行推理思考和解答。
例如,一道迷题可以是:“A、B、C三个人说话,已知其中一个人总是说谎,一个人总是说真话,另一个人有时说谎有时说真话,问谁是在说真话的人?”通过分析题干,可以利用对话中的矛盾之处来得到答案,即在有时说谎有时说真话的人中,一定有一个说真话。
这样的题目能够锻炼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图形推理图形推理是训练孩子空间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可以通过观察一系列图形的规律、形状、排列顺序等特征,从而找到图形间的关联关系,推测出下一个图形的形态。
例如,给出一个图形序列:△、○、▲、□,可以观察到△与▲形状相同,○与□形状相同,可得出下一个图形为○。
三、数学推理数学推理训练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环节。
通过解决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可以培养孩子的推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给出一道数学推理题:“如果1+1=11,2+2=22,3+3=33,那么8+8=?”通过观察题目中的规律,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次数与数字自身相同,因此8+8=88。
四、故事逻辑通过讲述一些有逻辑关系的故事,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故事给孩子听,然后提出问题让孩子进行思考、分析和推理。
例如,讲述一个故事:“爸爸和妈妈正在看电视,妈妈喝茶,爸爸喝咖啡。
如果妈妈喝茶的话,爸爸喝的是什么饮料?”通过观察故事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爸爸喝的是咖啡。
通过以上的逻辑思维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思考过程,让他们在逻辑推理中获得快乐与成长。
小学生逻辑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小学生逻辑思维训练题及答案逻辑思维能够增强人的分辨能力。
当今世界资讯发达,呈现于人们面前的是流派庞杂、路数各异的文化形态。
如果缺乏逻辑素养,就难以对其作出正确的比较、分析和评价,更不要说通过择优汰劣来吸收优秀思想、抵御错误观念了。
而且,现实生活中人们也经常会遇到各种涉及道德取舍的问题,需要逻辑思维进行判断并付诸行动。
逻辑思维有助于人们独立思考,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10个思维游戏,希望大家喜欢!小学生逻辑思维训练题1、有两个桶,一个三斤,一个五斤,水无限,如何得出精确的四斤水。
2、夜晚过一桥,甲过需要一分钟,乙两分钟,丙五分钟,丁十分钟。
桥一次最多只能承受两人,过桥必须使用手电筒,现在只有一只手电筒。
请问4人如何在17分钟内全部过桥。
3、小赵的店里来了一位顾客,挑了20元的货,顾客拿出50元,小赵没零钱找不开,就到隔壁小韩的店里把这50元换成零钱,回来给顾客找了30元零钱。
过一会,小韩来找小赵,说刚才的是假钱,小赵马上给小李换了张真钱。
问:在这一过程中小赵赔了多少钱?4、鸡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出去觅食,为了防止小鸡丢失,她总是数着,从后向前数到自己是8,从前向后数,数到她是9。
鸡妈妈最后数出来她有17个孩子,可是鸡妈妈明明知道自己没有这么多孩子。
那么这只糊涂的鸡妈妈到底有几个孩子呢?鸡妈妈为什么会数错?5、用水果刀平整地去切一个大西瓜,一共切10刀,最多能将西瓜切成多少块?最少能切多少块?6、小李有40元钱,他想用他们买饮料,老板告诉他,2元钱可以买一瓶饮料,4个饮料瓶可以换一瓶饮料。
那么,小李可以买到多少瓶饮料?7、有一口深4米的井,井壁非常光滑。
井底有只青蛙总是往井外跳,但是,这只青蛙每次最多能跳3米,你觉得这只青蛙几次能跳到井外去吗?为什么?8、小红和小丽一块到新华书店去买书,两个人都想买《综合习题》这本书,但钱都不够,小红缺少4.9元,小丽缺少0.1元,用两个人合起来的钱买一本,但是钱仍然不够,那么,这本书的价格是多少呢?9、明明牵着一只狗和两只小羊回家,路上遇到一条河,没有桥,只有一条小船,并且船很小,他每次只能带狗或一只小羊过河。
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方法有哪些

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方法有哪些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的持久性较差,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思维占优势。
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概括事物的直观、具体形象的外部特点或属性的直观形象水平阶段。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方法以及好处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从五个方面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培养:学习分类法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根据某些相同点将其归为一类,如根据色彩、形状、用处等。
父母应注意引导孩子寻觅归类的根据,即事物的相同点,从而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细节,增强其视察能力。
认识大群体与小群体第一,应教给孩子一些有关群体的名称,如家具、运动、食品等,使孩子明白,每一个群体都有一定的组成部分。
同时,还应让孩子了解,大群体包含了许多小群体,小群体组合成了大群体。
如动物-鸟-麻雀。
了解顺序的概念这种学习有助于孩子今后的阅读,这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
这些顺序可以是从最大到最小、从最硬到最软、从甜到淡等,也能够反过来排列。
建立时间概念幼儿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控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必要的。
当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刻”或“立刻”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也许会更规矩些。
理解基本的数字概念有些两三岁的孩子就可以从1数到10,乃至更多。
但与其说是在数数,不如说在背数。
应当把数字具体化,如“1个苹果”、“3个人”等。
父母在孩子数数时,应多点儿耐心。
让孩子一边口里有声,一边用手摸摸物品,逐渐过渡到眼睛“默数”。
日常生活中,能够用数字准确表达的概念,父母们尽量讲得准确。
同时,还应注意使用“第一”、“其次”、“第三”等序数词。
数数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要求数数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要求,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学习数数。
但是,孩子和孩子不一样,所以学习的程度就不一样。
由于所有学生接受过学前教育,都能顺利完成百之内的数数,这时教师就应重视如何解决数数进程中的难点,而第一步让学生了解个、十、百之间的关系,则帮助学生体会到了以“十”为单位计数的优越性,也让学生感遭到学习知识的趣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逻辑思维训练
由于小学生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对学生进行逻辑知识进行由浅入深的渗透和对学生逻辑思维进行由浅入深地训练。
一、利用关联词教学,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按照一定的思维程序进行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
它要求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它是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关联词教学能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形式逻辑的知识渗透与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
例如:如果⋯⋯就⋯⋯这组关联词,属于假设关系,我将它分三类:一、为与事实相反的假设; 二、对未发生的事进行假设;三、对一般规律的行为条件和结果的假设。
第一类,与现实相反的假设。
如,如果没有水,动植物就不能生存。
现实是有水,动植物正常生存。
水是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丧失这个必要条件,逻辑推理的结果就是动植物不能生存。
讲透句子是对学生逻辑知识渗透,同时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训练。
于是,学生纷纷造出:“如果没有空气,人类就不能生存。
“如果没有五谷杂粮,我们就会陷入饥饿的境地。
“如果科学没有进步,我们的生活就停滞不前。
⋯⋯第二类,对未发生的事进行假设。
如,“假如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
明天还未来临,去秋游是未发生的事。
这里包含一个典型的三段推论:“下雨天不能秋游,如果明天下雨,结论:我们就不去秋游。
由于弄通逻辑关系,同学们造出许多有创意的句子:“我如果以后上课不注意听讲,学习成绩就不能提高。
“如果明天出炎日,我就要晒被子。
“如果我夏天独自游泳,就有可能发生危险。
⋯⋯第三类,对一般规律的行为条件和结果的假设。
如,我如果上课说话、做小动作,就会受老师的批评。
老师对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总要处理,谁上课说话、做小动作是违反课堂纪律,理所当然受老师的批评。
这又是一个逻辑判断推论。
学生弄通了关系,造出的正确句子不胜枚举。
如“如果我刻苦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考试如果粗心,就容易出差错。
我如果多看课外书,作文水平就一定能提高
⋯⋯虽“然⋯⋯但是⋯⋯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也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太阳虽然离我们太远了,但是和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
距离远,推理结论是一般关系就疏远,但是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却却十分密切,来一个大转折。
“刘胡兰虽然牺牲了,但是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牺牲是去世,但精神活着,即永存。
死与活,又来一个转折。
“小红虽然生病了,但是她还坚持来上课。
生病,推理是一般不能上学,但是小红却来上课,还是转折。
“因为⋯⋯所以⋯⋯这组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同样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如,“因为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盘子那样大。
这里实际上也包含一个典型三段论,即:看东西近大远小,因为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小。
学生学会了这层逻辑关系,造因果关系句子轻而易举。
试举几例:“因为晓红病了,所以今天不能来上学。
“因为刘胡兰宁死不屈,所以敌人将她残忍地杀害了。
“因为我们天天坚持长跑,所以身体越来越健壮。
⋯⋯实践证明,关联词教学不仅能够渗透逻辑知识,而且能对学生进行逻辑训练。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
紫红紫的彩云。
这一段写春天的景色美。
“夏天最美是夜晚。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儿翩翩飞舞。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这一段写夏天的景色美。
“秋天最美是黄昏。
夕阳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儿,在高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
这一段写秋天的景色美。
“冬天最美是早晨。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
手捧着暖和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儿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儿,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儿。
这一段写冬天的景色美。
运用归纳法,春美、夏美、秋美、冬美归纳起来就是四季的美,
即点题又点明中心。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白桦林的低语》有这么一段:
“窗下是茫茫林海,随着山峦起伏,绣出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的绿浪。
紧靠着瞭望楼是一片白桦林。
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让学生自己分析景物特点:林海:茫茫,美; 山峦:起伏,美;绿浪: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美;白桦林树干:银白,美;树冠:灰绿,美⋯⋯这一切就归纳出大兴安岭的美。
第五自然段:“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
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而是你的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
情况--哪怕是一缕淡淡的细烟,也不能忽略轻放!你带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但除了收听天气预报,你甚至不去收听最喜爱的歌曲,因为你的双耳必须随时捕捉远近异常的音响――哪怕是有人偷伐一棵小树,你也不能将他原谅! 这一自然段写守林人戒烟——忠于职守,限时喝酒——忠于职守,不准看书报——忠于职守,不准听音乐——忠于职守。
学生独立分析守林人严格要求自己的四个限令可以归纳守林人忠
于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一夜的工作》从周总理办公室陈设简单,分析出周总理生活简朴,夜点只有一碟花生米和一杯绿茶还是分析吃周总理生活简朴,增
加一人花生米分量不增加,仍然证明周总理生活简朴,由此归纳周总理生活十分简朴。
这样训练就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进行归纳,从而训练学生的逻
辑思维。
90 年代与本世纪初,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涌现发现法、解决课题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SQ3R学习法、问题讨论法、欣赏法、观察法、局部探求法、研究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等。
一般认为,新教法一定要代替老教法。
其实不然,有些老教法如果配合适当的课文,仍然可以焕发青春。
一般来说,采用比较陈旧的教法要仔细甄选课文,如有科学小品文和说明文的课文逻辑性十分强,教学抓住课文某部分采用读者、作者、老师三者思路统一教学法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十分有效。
《太阳》第一段为:“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 亿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一段逻辑十分严密,倘若精心设计,
不拘泥于新旧教法,对学生是一次很好的逻辑训练。
先问传说意思是什么?学生答:“传说是人们口头上流传下来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
请学生讲传说。
再问:“如果步行,要走多少时间?学生答:“3500年。
“假如坐飞机呢?“20几年?“这说明什么?“说明地球距离太阳很远。
“结论是什么?“箭哪能射得到呢?“这句话是说,箭能还是不能射到?“不能射到。
“那么,可以得出传说一个什么结论?“传说不一定是真的。
这里就包含了两个典型的三段论推论知识的渗透。
其一,箭不能射得很远,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很远,结论,地球上的人射箭射不到太阳。
其二,“后羿射日不是真的,“后羿射日是传说,结论,传说不一定是真的。
由于在教学中的一问一答渗透了逻辑推论,学生在学习课文中不
知不觉地参与形式逻辑知识的学习与训练,逻辑思维无形中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