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

合集下载

第十章热力学定律第1、2节功和内能、热和内能

第十章热力学定律第1、2节功和内能、热和内能

②内能、热量:热量是用来衡 量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多 少的
③温度、热量:热量与温度的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 变化有关,在不发生物态变化
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比热容)、 时,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有关
温度升高;物体放出热量,内
能减少,温度降低
注意:温度不能“传”,热量不能“含”;吸热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的
注意:温度、热量、内能都是热学部分的重 要概念。弄清这几个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处理这 类问题的关键。
新课展开
概念
区别
联系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其实质 ①温度、内能:温度是影响内
温度 是:反映了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 能的因素之一,温度升高,内
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
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内能 热量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 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具 有内能
不相同!热传递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即内能 从物体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从一个物体传递给 另一物体。做功是物体的内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 转化,如内能与机械能、内能与电能间的转化等。
新课展开
四、做功和热传递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1、做功使物体内能发生改变的时候: 内能的改变就用功数值来量度。外界对物体 做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对外界 做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减少多少,即:ΔU=W 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时候: 内能的改变用热量来量度的。物体吸收多少 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出多少热 量,物体的内能就减少多少,即:ΔU=Q
新课展开
3.内能与内能的变化: (1)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 势能之和。因此物体的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2)当物体温度变化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化; 物体的体积变化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因此物体 的内能变化只由初末状态决定,与中间过程及方式 无关。 4.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其他形式的能 (如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高二物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高二物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放热
(物体对外 界放热)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别和联系
•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与其它形 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改变物体 内能的实质是热能的转移过程.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 找一条橡皮筋,两手捏住其两端用力拉长 并迅速贴在脑门上.你会有什么感觉,为 什么?
• 金属制成的气缸中装有柴油与空气的混合 物,有可能使气缸中柴油达到燃点的过程 是: [ ]
• A.迅速向里推活塞
• B.迅速向外拉活塞
• C.缓慢向里推活塞
• D.缓慢向外拉活塞
• 用酒精灯给用活塞封住少量水的试管加热, 过一会试管塞被冲出,水蒸汽的温度降低 了,为什么?
• 指出下面例子中各是通过什么物理过程改 变物体内能的.[ ]
• A.铁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热.
• B.铁丝来回弯折几下会变热.
• C.陨石进入大气层后会逐渐变成火红球 体.
• D.陨石落在地球上后又逐渐恢复本来颜 色.
; ;
躯微微颤抖,气の.她不是气那些人の大言不惭,也不是气他们对历史人物の肆意评判.她不再是动辄慷慨激昂の热血青年,历史就是历史,无论对错,人家依旧是出色の千古一帝,憾动不了.“小姐...”服务员见她不动,正想提醒她,被陆羽抬手截住话头.而里边の高谈阔论仍在继续.“其实没 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我国乱,世界必乱,到时候人人自危定必有一场清洗.”背向门口の男人笑笑说,语气露出一丝轻狂与傲慢,“那时候,首先淘汰の就是那批老儒酸.”“肯定啦!要救也是救科研专家,最好让文人死光光,换另一批从得正兴奋却戛然而止,“呃,姑娘你是不是走错地方 了?”在座各位汉子唰声望出门口,嚯,一位穿着银金色中短裙,外披一件同色调小外套の精致美人优雅走了进来.“啊,啊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功和内能 1.功和内能 2.热和内能 2.热和内能
一、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焦耳的实验 1.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 系统既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 系统既不从外界吸热, 放热的过程
2.在各种绝热过程中,如果使系统从状态1变化 在各种绝热过程中,如果使系统从状态 变化 在各种绝热过程中 到状态2,所需外界做功的数量是相同的。 到状态 ,所需外界做功的数量是相同的。
对外
(物体对外 界做功)
(物体从外 界吸热)
吸热
放热
(物体对外 界放热)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别和联系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与其它形 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改变物体 内能的实质是热能的转移过程. 内能的实质是热能的转移过程.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内能 U=w
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热传递: 发生条件: 发生条件: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 温度差。 温度差。 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 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热和内能 U=Q
内能与热量的区别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状态下 内能 状态量 有不同的内能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过程量,它表示由于热传递而引起 热量 过程量 的变化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改变量。 如果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可言,但此时仍有内能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 热传递

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

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

M
RdT

A
V2 V1
PdV
P (V2
V1 )
M
R(T2 T1 )
13
伴随整个过程的热量
Q
U2
U1
M
R(T2
T1 )
M
CV (T2
T1 )
M
R(T2
T1 )
定义定压摩尔热容 Cp :
CP
(Q ) P
M dT
可得 CP CV R 称为迈耶公式.
CP
CV
R
i 2
R
R
i2 2
T
M
CV (T2 T1 )
等压 P=常量 V 常量
T
M
CP
(T2
T1
)
等温 T=常量 PV 常量
PV 常量
M RT ln V2 或
V1
M RT ln p1
p2
绝热 dQ=0 V 1T 常量
0
P 1T 常量
0
P(V2 V1 )或
M
R(T2
T1 )
M RT ln V2 或
V1
M RT ln p1
7
• 功的图示:
A=
V2
V1
PdV
由积分意义可知,功的大小等于
P
P—V 图上过程曲线P=P(V)下的
面积。
1
比较 a , b下的面积可知,
2 功的数值不仅与初态和末态有
关,而且还依赖于所经历的中
间状态,功与过程的路径有关。
V
(功是过程量)
8
传递热量也使系统状态改变,但是要通过分子无规则运 动传递能量,称为微观功. 热力学系统在一定状态下有一定的内能. 内能的改变量只决定于初末两个状态,与所经过程无关. 或者说内能是状态的单值函数.

高中物理 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 第1、2节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3-新人教

高中物理 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 第1、2节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3-新人教

第1、2节功和内能热和内能1.绝热过程:系统只由于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的过程。

2.绝热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增加量等于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即ΔU=W。

3.热传递: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或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的过程。

4.系统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内能的增量ΔU等于外界向系统传递的热量Q,即ΔU=Q。

5.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且具有等效性,但二者实质不同。

一、焦耳的实验1.绝热过程系统只通过对外界做功或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

2.代表实验(1)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度上升。

(2)通过电流的热效应给水加热。

3.实验结论要使系统状态通过绝热过程发生变化,做功的数量只由过程始末两个状态决定,而与做功的方式无关。

二、功和内能1.内能的概念(1)内能是描述热力学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

(2)在绝热过程中做功可以改变热力学系统所处的状态。

2.绝热过程中内能的变化(1)表达式:ΔU=W。

(2)外界对系统做功,W为正;系统对外界做功,W为负。

三、热和内能1.热传递(1)条件:物体的温度不同。

(2)过程:温度不同的物体发生热传递,温度高的物体要降温,温度低的物体要升温,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3)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和内能(1)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也能改变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即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2)热量: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

(3)单纯的传热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①公式:ΔU=Q。

②物体吸热,Q为正;物体放热,Q为负。

1.自主思考——判一判(1)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2)内能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3)热量一定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4)做功和热传递都可改变物体的内能,从效果上是等效的。

(√)(5)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小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功、热、内能及热力学第一定律

功、热、内能及热力学第一定律

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别与联系
(1)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 其它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
(2)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 各系统间内能的转移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的效果: 效果相同
(不同能量形式的转化) (同种能量形式的转移)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
热传递
对内
对外
吸热
放热
(外界对系统做功) (系统对外界做功) (系统从外界吸热) (系统对外界放热)
自主学习:能量守恒定律
1.各科学家对能量守恒的贡献? 2.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解:取1 g水为研究对象,大气视为外界,1 g 沸腾的水变成同温度的 水蒸气需要吸收热量,同时由于体积膨胀,系统要对外做功,所以有 ΔU<Q吸.
气体在等压下膨胀做功: W=p(V2-V1)=1.013×105×(1 676-1.043)×10-6 J=169.7 J.
气体吸热:Q=mL=1×2 263.8 J=2 263.8 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内能U :只依赖于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
内能与状态参量温度、体积有关,即由它的状态决定
系统由状态1经过绝热过程到状态2内能的增加量△U=U2-U1
等于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 即 △U=W(注意W的正负)
1.系统指的是什么?
实验研究的对象是瓶中的气体与打气筒中的气体, 那么我们的系统也就是这二部分气体。
实验结论:只要重力所做的功相同,容器内水温上 升的数值都是相同的,即系统状态的变化是相同的。
焦耳二个代表性实验:焦耳热功当量实验装置—电功
实验结论:只要所做的电功相等,则系统温度上升 的数值是相同的,即系统的状态变化是相同的。
在热力学系统的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仅由过程的始末 两个状态决定,不依赖于做功的具体过程和方式。

高中物理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

高中物理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

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
结论:当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时才能发生热传递.
1.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热传递的实质是热温量度的传递
B.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才能发生热传递 C.热传递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
物体间存在温度
差才能发生热传 递.在达到温度相 同后停止热传递
D.物体内能发生改变,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其他形 式的能
外界对系统做正功 加入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用带孔橡皮塞把 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观察瓶内的变化. 1.系统指的是什么? 2.出现了什么现象? 3.为什么会呈现雾状?
1.系统指的是什么? 实验研究的对象是瓶中的气体 与打气筒中的气体,那么我们 的系统也就是这二部分气体. 2.出现了什么现象?
2.做功和热传递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做功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是其他形式的能量和内能之间的 转化(不同形式能量间的转化)
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同种形 式能量的转移)
四、内能与热量的区别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内能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表示由于热传递而引起的变化过程 中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改变量. 如果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可言,但此时仍有内能.
可能是与外界发生了热传递,也可能 是由于外界对其做功或其对外界做功
二、热和内能
外界没有对系统(水)做 功,只对系统传热,同样 能改变系统的状态.
结论:热量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当系统从状态1 经过单纯的传热达到状态2,内能的增量△U=U2-U1就等于外界向系统 传递的热量Q,即△U=Q.
说明
像做功一样,热量的概念也只有在涉及能量的传递时才有意 义.所以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 了多少热量.

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定律

3、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A.手感到冷时,搓搓手就会感到暖些,这是利用 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 B.将物体举高或使它们的速度增大,是利用作 功来使物体内能增大; C.阳光照晒衣服,衣服的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 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D.用打气筒打气,筒内气体变热,是利用热传递 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A.气体的内能一定是增加的 B.气体可能向外界放热 C.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
导热的固定隔板B,B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现将
活塞P缓慢地向B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
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P的过程中( C ) A、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
• “一项革命性的成果诞生了,它将改变世界!就像蒸汽机 带动工业革命一样!”
• 5月11日,一条题为“中国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空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出 空气动力汽车,该车不用燃油,不用电,喝了空气就能跑, 时速可达到160公里,行驶500公里只需要5块钱的成本, 比普通汽车使用成本至少节约70%。”
塞静止,气体达到平衡态,经过此过程( D )
A.EP全部转换为气体的内能
B. EP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其余部分仍
理想
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气体
C.EP全部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和气体的内能 D.EP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换
为气体的内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这是按照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表述的。)
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温度是分子内能大小的标志 B.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不吸热温度也可升高 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较多的热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选修3-3同步训练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热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B.体积膨胀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减少C.放热的物体,其内能也可能增加 D.绝热压缩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解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物体吸热,同时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增加,A错;体积膨胀对外做功,但同时吸热时,内能不一定减小,B错;物体放热同时对物体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C正确;绝热压缩物体,只对物体做功,不发生热传递,其内能一定增加,故选C、D.
答案:CD
2.下列有关焦耳及焦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焦耳是法国物理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焦耳定律及热功当量
B.焦耳实验中用到的容器可以用普通玻璃杯代替
C.焦耳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容器中的水
D.焦耳实验中要使容器及其中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实验中悬挂重物的质量、下落的高度可以不相同,但做功必须相同
解析:
3.采用绝热(即不与外界交换热量)的方式使一定量的气体由初状态A变化至末状态B.对于不同的绝热方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气体所做的功不同
B.对气体所做的功相同
C.对气体不需做功,因为没有能量的传递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解析:一个系统的内能只与状态有关,内能的变化只与始末状态有关,与过程无关,对绝热过程由ΔU=W可知,ΔU相同则W相同,B对,A、C、D 错.
答案: B
4.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不计分子势能)( )
A.内能增大,放出热量B.内能减小,吸收热量
C.内能增大,对外界做功D.内能减小,外界对其做功
解析:温度是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降低平均动能减少,总动能减少,不计分子势能的情况下可知内能减小,又因体积减小,可知外界对其做功,所以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D对,A、B、C错.
答案: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两物体接触但没有传热,则两物体所包含的热量相等
B.做功和传热的共同点是都能使系统内能发生改变
C.一物体先后经过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其温度均从t1升高到t2,则在这些过程中物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相同的热量
D.高温物体内能多,低温物体内能少
解析:两物体没有发生传热是因为两物体温度相等,A错误;做功和传热都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B正确;物体温度从t1升高到t2,内能的改变可能是由于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C错误;高温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但内能不一定大,D错误.
答案: B
6.有一铜块和一铁块,质量相等,铜块的温度比铁块的温度高.当它们接触在一起时,如果不和外界交换热量,则( )
A.从两者开始接触到热平衡的整个过程中,铜块放出的热量等于铁块吸收的热量
B.在两者达到热平衡以前的任意一段时间内,铜块放出的热量不等于铁块吸收的热量
C.达到热平衡时,铜块的温度高
D.达到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等
解析:由于铜块的温度比铁块的温度高,当它们接触在一起时,两者之间必然会发生热传递.如果不和外界交换热量,则铜块放出的热量与铁块吸收的热量相等.达到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一定相等.
答案:AD
7.下列关于系统的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系统的内能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
B.分子动理论中引入的系统内能和热力学中引入的系统内能是一致的
C.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但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不能改变系统的内能D.气体在大气中做绝热膨胀时做了功,但气体的内能不变
解析:系统的内能是一个只依赖于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由系统的状态决定,A选项正确.因为内能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所以分子动理论中引入的内能和热力学中引入的内能是一致的,B选项正确.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C选项错误.气体做绝热膨胀时对外界做了功.且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所以系统的内能要减少,故D选项错误.
答案:AB
8.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把浸有乙醚的一小块棉花放在厚玻璃筒
内底部,当很快向下压活塞时,由于被压缩气体骤然变热,温度升
高达到乙醚的燃点,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此实验的目的是
要说明( )
A.对物体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热量
B.对物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对物体做功一定会升高物体的温度
D.做功一定会增加物体的内能
解析:热量是一过程量,内能是一状态量,A错;做功可能只增大系统分子势能,使其内能增大,但分子动能不变,其温度不变,比如:两块0 ℃的冰相互摩擦时,冰熔化为0 ℃的水,C错;若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会减少,D错.
答案: B
9.如图所示,厚壁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支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气针,
另一端有个用卡子卡住的可移动胶塞.用打气筒通过气针慢慢向容器内打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这时读出温度计示数.打开卡子,胶塞冲出容器口后( )
A.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
C.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D.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
解析:胶塞冲出容器口后,气体膨胀,对外做功,W<0.由于没时间进行热交换,由ΔU=W可知内能减小.内能等于分子动能与势能之和,由于体积增大,势能增大,由此可知分子平均动能减小,所以温度降低,故C正确.答案: C
10.金属筒内装有与外界温度相同的压缩空气,打开筒的开关,筒内高压空气迅速向外溢出,待筒内外压强相等时,立即关闭开关.在外界保持恒温的条件下,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再次打开开关,这时出现的现象是( ) A.筒外空气流向筒内
B.筒内空气流向筒外
C.筒内外有空气交换,处于动平衡状态,筒内空气质量不变
D.筒内外无空气交换
解析:
答案: B
11.如图所示,密闭绝热容器内有一绝热的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活塞的上部封闭着气体,下部为真空,活塞与器壁的摩擦忽略不计.置于真空中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容器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活塞上,弹簧被压缩后用绳扎紧,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弹簧处在自然长度时的弹性势能为零).现绳突然断开,弹簧推动活塞向上运动,经过多次往复运动后活塞静止,气体达到平衡态.经过此过程( )
A.E p全部转换为气体的内能
B.E p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C.E p全部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和气体的内能
D.E p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换为气体的内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解析:以活塞为研究对象,设气体压强为p1,活塞质量为m,截面积为S,末态时压强为p2,初态F弹>mg+p1S,由题意可得末态位置必须高于初位置,否则不能平衡,则由ΔU=W(绝热).W为正,ΔU必为正,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活塞重力势能增加.末态时,由力的平衡条件知F′弹=mg+p2S,仍然具有一部分弹性势能,D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2.(1)远古时代,取火是一件困难的事,火一般产生于雷击或磷的自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出现了“钻木取火”等方法.“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把________转变成内能.
(2)某同学做了一个小实验:先把空的烧瓶放入冰箱冷冻,一小时后取出烧瓶,并迅速把一个气球紧密地套在瓶颈上,然后将烧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逐渐膨胀起来,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烧瓶里的气体吸收了水的________,温度________,体积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气体三个状态参量T、V和p的关系.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的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热传递是物体间内能的相互转移.
答案:(1)做功机械能
(2)热量升高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