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胫骨高位截骨、膝关节单髁置换和全膝关节置换的适应症

合集下载

保膝治疗之——胫骨高位截骨术

保膝治疗之——胫骨高位截骨术
保膝治疗之——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关节骨关节炎X片分级(Classification):
0级:正常; 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II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III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
较小; IV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
对胫骨外侧轴进行加压
术前计划
如何确定矫正度数
Coventry建议内翻畸形至少矫正至股骨胫骨解剖外翻角8°; Hernigou等发现患者术后机械外翻角在3°-6°时临床效果较好; Fujisawa等发现如果HTO术后力线通过胫骨外侧平台的30%-40%,软骨破坏
则 不 再 进 展,若 通 过 胫 骨 平 台 外 侧 的 62% , 则 为 最 佳 点 , 此点被定义为 Fujisawa点。
两种截骨对比
OWHTO
VS
CWHTO
OWHTO和CWHTO 同样可获得良好临床 疗效。但CWHTO存 在腓总神经损伤的风 险。
胫骨高位截骨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
Cengiz Sen等治疗53例, 取得良好疗效。相对于采 用内固定术治疗,外固定 支架可避免矫正度数丢失, 胫骨近端骨缺失等,可以 延缓关节炎进展。
双平面截骨,第一刀沿水平面在胫骨后2/3进行截 骨,保留外侧合页约10mm,第二刀沿冠状面在胫骨 前1/3进行截骨,两刀截骨角度呈110°
撑开器逐渐缓慢加大骨缝,注 意保留外侧合页
力线杆定位,撑开至力线 杆经过Fujisawa点
Tomofix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坚 强内固定。
是否植骨?
认为可以不植骨: Zorzi等研究发现OWHTO是否植骨不影响术后临床效果。 Turkmen等认为内侧张开胫骨高位截骨术是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有效的手术

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近中期效果比较分析

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近中期效果比较分析

系统医学2021年4月第6卷第8期DOI:10.19368/ki.2096-1782.2021.08.044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近中期效果比较分析张伟■>,陆林21.长春市中心医院骨科,吉林长春130051;2.长春市中心医院医务科,吉林长春130051[摘要]目的分析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实施单課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近中期临床效果。

方法选入该院于2017年4月一2018年5月期间进行治疗的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以随机数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为50例。

参照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研究组行单課置换术,对比手术后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变化,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后3d血红蛋白的下降量。

结果研究组的手术优良率94.00%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2,P<0.05)。

且术后,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变化均比参照组理想,术中出血量和术后3d血红蛋白的下降量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而言,采用单課置换术治疗,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创伤较小,缩减了手术的出血量,更有助于膝关节各项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单髁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782(2021)04(b)-0044-03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Unicompartmental Arthroplastyan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Unicompartmental Knee Osteoarthritis in the Near and Mid-termZHANG Wei1,LU Lin21.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Changchun Central Hospital,Changchun,Jilin Province,130051China;2.Department ofMedical Affairs,Changchun Central Hospital,Changchun,Jilin Province,13005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unicompartmental arthroplasty an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unicompartmental knee osteoarthritis.Methods A total of100patients with knee unicompartment osteoarthriti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April2017to May2018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in the form of a random number table,50cases each.The reference group underwent total knee arthroplasty,and the study group underwent single condyle replacement.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operation,the knee functio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the changes in knee flexion angle,as well as the amount of 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decrease in hemoglobin in3d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oper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94.00%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x2=4.332,P<0.05).After the operation,the knee function scores and the changes in knee flexion angl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the decrease in hemoglobin3d after surgery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unicompartmental knee osteoarthritis, unicompartmental replacement surgery has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less trauma,reduced surgical bleeding,and is more helpful to the recovery of various knee joint functions.[Key words]Unicondyle replacement;Total knee replacement;Single-compartment knee osteoarthritis;Clinical effect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作为常见的慢性老年骨科疾病,一般以中老年人为主要的发病群体,且随着国内人口的老龄化,患病人数在不断增加。

手术讲解模板: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

手术讲解模板: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

手术资料: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
概述:
深在而增添操作的困难,亦不利于术后进 行康复锻炼。Coventry建议病例宜选日常 生活中活动量较大者,术后能够拄拐,且 具有足够的肌力进行关节活动和康复锻炼。 术前医师还应向病人阐明肌力锻炼的重要 性,并开始指导病人进行股四头肌等功能 锻炼,为术后的康复治疗奠定基础。
手术资料: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
概述:
前拍摄单下肢负重位关节在内或外翻应力 作用下X线片,通过内、外间隙的X线征象 间接判断膝关节的侧方稳定。严重功能性 不稳定亦可出现髌骨脱位或半脱位,须事 先予以矫正再考虑行胫骨高位截骨术。 Mynert随诊发现术后疗效与术前膝关节的 稳定性无关,有些病人最大侧向活动 12.5°,但术后效果满意
手术资料: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
概述:
通过矫正膝关节轴线和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以改善膝关节功能。1958年Jackson首先 提出胫骨上端截骨术(upper tibial osteotomy)和股骨髁上截骨术治疗伴有 内外翻畸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使疼痛得 以缓解。1961年Jackson和Waugh报道了胫 骨结节下截骨术,治疗
胫骨近端高位 截骨术
手术资料: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
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
科室:骨科 部位:小腿骨
手术资料: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
麻醉: 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病人仰卧 位,膝关节保持在屈曲90°位,以使膝关 节后方的腘动、静脉和腓总神。
手术资料: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
概述:
胫骨上端高位截骨术用于骨关节炎的手术 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常可伴有膝内翻或 膝外翻畸形,并产生关节内的持重应力分 布的改变。在膝关节内翻时,应力集中在 膝关节的内侧部分,并使发生在膝内侧的 退行性改变进展加速。相反,如膝关节畸 形呈外翻位,则这些变化均发生在膝关节 的外侧部分。截骨的主要目的是

第3章 胫骨高位截骨、膝关节单髁置换和全膝关节置换的适应症

第3章 胫骨高位截骨、膝关节单髁置换和全膝关节置换的适应症

3胫骨高位截骨、膝关节单髁置换和全膝关节置换的适应症1前言单间室骨关节炎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的常见病理改变。

手术者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手术选择和病人(尤其是年轻病人)的高期望值。

选择时不仅要考虑医学因素还要考虑文化差异。

如果医疗机构治疗大量的膝关节病人,则应具备开展各种手术的能力。

作者的科室每年截骨术和单髁置换数量几乎相同,另有近一半为全膝关节置换术(Fig3-1)。

Fig 3-1 作者医院2007年所行单间室骨关节炎手术这一章节对胫骨高位截骨、膝关节单髁置换(UKA)和全膝关节置换(TKA)适应症的现有知识进行了总结。

2 患者选择指南手术选择的主要患者因素:*骨关节炎的分期*韧带的稳定性'*畸形的分型和可复性*年龄*膝关节活动范围*肥胖*患者一般状况骨关节炎的分期截骨术是生理性手术,旨在将最大负荷区域从内侧间室向中间和外侧转移。

内侧间室少量软骨缺失行截骨术可获得良好效果,随着骨关节炎进展,截骨术的效果也随之下降。

应告知患者如果内侧骨关节炎已达4级,并有内侧相对不稳定,截骨术后的疼痛缓解有限。

HTO不适用于内侧严重骨缺损,外侧间室关节面倾斜的宝塔型胫骨平台(Fig3-2),在这种情况下,很难选择合适的矫正角,矫正不足或过度矫正导致的失败很常见,因而建议行膝关节单髁置换。

HTO也不适用于外侧半月板大部切除和严重外侧骨关节炎的病例。

MRI扫描对软骨缺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低,不应作为手术选择的依据。

关节镜检查常高估外侧间室的软骨病变。

胫骨软骨面的软化是成人的常见表现,不应作为HTO的禁忌症,而股骨侧软骨的表面磨损则与之不相关,可以忽略不计,重要的是负重区的缺损区域或外侧半月板缺失。

对有疑问的病例,我们更依赖于应力位X线片,外翻应力位外侧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是HTO和单髁置换的排除标准(Fig3-3)。

Fig 3-2严重骨关节炎和胫骨畸形(宝塔型)是截骨术的禁忌症。

:Fig3-3a-b 应力位X线片对HTO和UKA的适应症选择非常重要。

胫骨内侧高位截骨(HTO)在保膝手术中的适应症选择!

胫骨内侧高位截骨(HTO)在保膝手术中的适应症选择!

感谢聆听
• 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 只置换三个间室的一个间室,只置换内侧间室的关节面,可矫正 轻度内翻,保留了患者所有的韧带和外侧半月板,缓解关节内侧 疼痛疗效确切,适用于单纯AMOA并达到内侧全层软骨磨损的患者。
因素1:内翻来源
确认内翻膝OA 膝关节内翻畸形来源:
因素5:活动度
膝关节活动度正常(至少屈膝>100°),屈曲挛缩畸形<15°。文献表明,屈 曲挛缩过大,会导致髌股间室压力增加,导致膝前痛。
HTO适应症的选择
1.膝内翻: 内翻来源关节外, 且在胫骨干骺端,内翻畸形足够大,
MPTA角小于85°或TBVA大于5° 2.内侧骨磨损:
内侧0磨损—部分磨损,未达到骨磨骨 3.外侧间隙:正常,无骨磨损 4.韧带:功能要求不高,无严重功能缺失 5.活动度:
(1991年 Goodfellow突出的贡献)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早期图1-2:(0磨损--部分软骨磨损、内侧有关节间隙) 中期图3-4:(内侧软骨全层磨损或软骨下骨磨损、内侧无关节间隙、前内侧磨损终末期:骨磨骨)
晚期 图5:(内侧软骨下骨磨损更重、内侧无关节间隙、ACL和MCL失功能、不稳、或累及外侧间室等)
虽然机械轴得到纠正,截骨术后 的疼痛缓解短暂且不持久,失败 率较高。
因素2:内侧磨损情况
膝OA发展具有阶段性,根据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选择治疗 措施 阶梯治疗、保膝治疗
前内侧骨关节炎(AMOA)理论 胫骨内侧平台前方骨磨骨,股骨内侧髁远端骨缺损,平 台后方和股骨内侧后髁软骨全层,外侧全层软骨,MCL 无挛缩,ACL功能完好。
内翻应力

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内骨折 、 下肢长度增加 、 髌骨高位和可能的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力最高点 落于内外侧间室之间。
2 病例的选择与术前评价
3 3 弧形圆顶截 骨: . 胫骨结节水 平以上弧形截骨 , 弧形向下并 环绕胫骨结节 ; 两根斯 氏针 固定上 下两 断端 , 者 的起 始夹角 二 即为所需 纠正之角度 。该术式 不缩短下 肢长度 , 骨角度可精 截 确控 制 , 不改变胫 骨结节 的位置 , 而且 适用于需纠正度数在 1 。 5 以上 的截骨 , 但因稳定性较差而常需辅行 外固定。 3 4 开放截骨并骨痂分 离 : . 术后 于内侧行外 固定架 固定 如 I l - i rv 固定架 。该 固定架有 延展装 置 以调 节 内侧 截骨 处 zo外 a 开放 的角度 。术后很快 即可部分负 重 , 一般 在术后 7~1 0d开 始延展外 固定架 , 每天 增加 1m 持续延 展约 2周。2周后 锁 m,
31 闭合楔形截 骨并槽式 钢板或 钢板 内固定 : . 以胫骨 外侧 面
为基底 的楔形截骨 , 骨水平距膝关节线 以下约 2~ . m, 截 2 5c 计 算截 骨角度 时 , 由于截骨在关 节线 以远 , 同样高 度 的截 骨所纠
炎症减轻 , 累关节软骨出现 了整体再生 , 受 在浅层出现了富含 1
维普资讯
20 0 7年 5月第 3 第 l 4卷 O期
Ceta Pan nr l l sMei l o r a Ma.0 7 3 N .O i dc u n l y2 o ,V l 4, 0 1 aJ
・61 ・ Fra bibliotek・综


胫 骨高 位 截 骨 治 疗 内侧 间 室 骨性 关 节炎
题非常重要 , 阔筋膜张肌和股二头肌是维持 膝关 节额状面外侧 平衡 的主要力量 。膝 内翻时上述肌 肉的力量 明显降低 , 并常 出 现膝外摆 , 胫骨外翻截骨通 过缩 短膝 内侧纵 向力 的力臂 , 而达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宋银冬;王玉兰;姜鹤;张龙;范文灿;丛伟;宗毅【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腓骨截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对所有患者均随访至少12个月,并对其术前、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HSS膝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曼彻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观察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的内侧间室高度、胫股角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6与12个月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VAS评分分别于术后3、6与12个月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WOMAC评分及FTA角度高于对照组,MPT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7(007)014【总页数】3页(P222-224)【关键词】胫骨高位截骨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作者】宋银冬;王玉兰;姜鹤;张龙;范文灿;丛伟;宗毅【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总医院骨科,黑龙江大庆 163001;大庆油田总医院骨科,黑龙江大庆 163001;大庆油田总医院骨科,黑龙江大庆 163001;大庆油田总医院骨科,黑龙江大庆 163001;大庆油田总医院骨科,黑龙江大庆 163001;大庆油田总医院骨科,黑龙江大庆 163001;大庆油田总医院骨科,黑龙江大庆 16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占骨科门诊患者总量的比例越来越高[1-2]。

胫骨高位截骨术研究进展

胫骨高位截骨术研究进展

胫骨高位截骨术研究进展周羿辰;孙长英【摘要】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它主要通过改变下肢力线,将应力转移至外侧间室,从而降低内侧间室压力,缓解膝关节疼痛不适,保留膝关节原有结构,临床疗效肯定.本文综述了HTO手术适应证、禁忌证、矫形机制、手术技术、固定方式以及术后康复和生存率的研究进展.【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年(卷),期】2019(018)005【总页数】4页(P394-397)【关键词】骨关节炎;膝内翻;膝关节;截骨术【作者】周羿辰;孙长英【作者单位】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骨科,长治046000;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骨科,长治0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4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由Coventry[1]开始推广,发展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

它主要将下肢力线轴转移至外侧间室,从而减轻内侧间室负荷,延缓膝关节使用寿命[2,3]。

研究表明下肢力线纠正后关节腔内也可出现再生现象,包括关节软骨再生[4]。

我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病变多以内侧间室为主[5],常用治疗方式包括口服及关节腔注射药物、关节镜清理术、软骨移植术、髌骨切除术、腓骨截骨术(fibula osteotomy,FO)、HTO、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和关节融合术[6]。

Spahn等[7]的 Meta分析结果表明,HTO 相比UKA,其术后1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Nwachukwu等[8]的研究结果表明HTO的临床疗效等同UKA,但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较UKA术后大,年轻及轻度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可首选HTO,因为它不仅保留膝关节的本体感觉,而且能达到术后膝关节活动最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胫骨高位截骨、膝关节单髁置换和全膝关节置换的适应症1前言单间室骨关节炎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的常见病理改变。

手术者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手术选择和病人(尤其是年轻病人)的高期望值。

选择时不仅要考虑医学因素还要考虑文化差异。

如果医疗机构治疗大量的膝关节病人,则应具备开展各种手术的能力。

作者的科室每年截骨术和单髁置换数量几乎相同,另有近一半为全膝关节置换术(Fig3-1)。

Fig 3-1 作者医院2007年所行单间室骨关节炎手术这一章节对胫骨高位截骨、膝关节单髁置换(UKA)和全膝关节置换(TKA)适应症的现有知识进行了总结。

2 患者选择指南手术选择的主要患者因素:*骨关节炎的分期*韧带的稳定性*畸形的分型和可复性*年龄*膝关节活动范围*肥胖*患者一般状况2.1骨关节炎的分期截骨术是生理性手术,旨在将最大负荷区域从内侧间室向中间和外侧转移。

内侧间室少量软骨缺失行截骨术可获得良好效果,随着骨关节炎进展,截骨术的效果也随之下降。

应告知患者如果内侧骨关节炎已达4级,并有内侧相对不稳定,截骨术后的疼痛缓解有限。

HTO不适用于内侧严重骨缺损,外侧间室关节面倾斜的宝塔型胫骨平台(Fig3-2),在这种情况下,很难选择合适的矫正角,矫正不足或过度矫正导致的失败很常见,因而建议行膝关节单髁置换。

HTO也不适用于外侧半月板大部切除和严重外侧骨关节炎的病例。

MRI扫描对软骨缺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低,不应作为手术选择的依据。

关节镜检查常高估外侧间室的软骨病变。

胫骨软骨面的软化是成人的常见表现,不应作为HTO的禁忌症,而股骨侧软骨的表面磨损则与之不相关,可以忽略不计,重要的是负重区的缺损区域或外侧半月板缺失。

对有疑问的病例,我们更依赖于应力位X线片,外翻应力位外侧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是HTO和单髁置换的排除标准(Fig3-3)。

Fig 3-2严重骨关节炎和胫骨畸形(宝塔型)是截骨术的禁忌症。

Fig3-3a-b 应力位X线片对HTO和UKA的适应症选择非常重要。

a 内翻应力位X线片,球管平行关节面照射,显示内侧间室全层软骨缺失。

b 外翻应力位X线片,显示外侧间室完好。

HTO和UKA 需要像这样完好的外侧间室。

2.2 髌股关节许多内侧关节间室疼痛的病人也存在髌股关节的退变。

如果病人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明确的内侧骨关节炎,髌骨关节退变应予忽略,不应藉此选择行TKA。

当然应告知患者术后可能有上楼梯或下坡时不适,不过其主要症状——内侧间室疼痛将得到缓解,如同没有髌股关节病变的病人一样。

在开放楔形HTO,建议行改良的双平面截骨术,前方截骨面斜向下方(见15章“胫骨和股骨的旋转截骨术”,Fig15-4)。

这一改良避免了髌骨低位和髌股关节压力增加。

现有文献表明存在髌股关节退变的病人至少可安全的行活动衬垫UKA而不增加中期和长期翻修率。

2.3 韧带稳定性HTO在不稳定膝关节患者中有广泛的适应症,是其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膝内翻患者常合并持续膝关节不稳定、半月板已切除和内侧间室骨关节炎,适合选择开放楔形外翻/伸展胫骨截骨术。

后方或后外侧不稳定合并膝内翻需行屈曲/外翻截骨术(见11章“截骨和韧带不稳定:胫骨后倾矫正和膝关节周围联合手术”)。

HTO仅有的禁忌症是内侧副韧带严重缺陷存在继发外翻风险,这种情况作者很少遇到。

与之相反,许多术前存在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病例,术中如果未松解内侧副韧带远端部分,开放楔形截骨术可使内侧副韧带重新恢复张力(见16章“膝关节截骨术后的全膝关节置换术”,Fig16-8)。

另一方面UKA良好的功能依赖于前交叉韧带完整。

如果ACL缺陷的膝关节行UKA翻修率相当高。

为此必须理解ACL完整和ACL缺陷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形态学差别。

如果ACL完好,胫骨和股骨的相对位置恒定,骨关节炎局限于生理负荷最高的胫骨平台前方和股骨远端关节面。

由于股骨和胫骨的后方仍存在软骨面,内翻畸形仅限于膝关节伸直和轻度屈曲时,而屈曲位时畸形完全得到纠正。

膝关节伸直时内侧副韧带由于前内侧间室磨损而松弛,膝关节屈曲时完整的软骨面恢复韧带张力而使得内侧副韧带紧张。

ACL缺陷时,胫骨相对股骨前移,接触点移向胫骨平台后方,骨关节炎发生于胫骨平台后内侧,常导致胫骨平台后内侧碟形缺损,在这一期,胫骨的前方半脱位变得固定,不再能复位,虽然ACL完全缺损,临床不稳定反而变得不明显。

了解了上述机制,术者就可以通过仔细评估X线侧位片(Fig3-4)排除UKA的可能性,而存在慢性ACL缺陷患者仍适行HTO。

如果怀疑存在外侧间室骨关节炎,则建议行内外翻应力位片。

若应力位外侧关节间隙消失,不建议HTO或UKA,而应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如果屈膝20°时狭窄的内侧关节间隙不能恢复正常宽度,则存在内侧副韧带挛缩,而非典型的前内侧骨关节炎(见Fig3-3),不应行UKA。

侧位X线片骨关节炎累及整个胫骨内侧平台时,也同样不宜行UKA。

在这些病例,退变进展至全关节骨关节炎,或是与慢性ACL缺陷相关,单间室置换不能获得满意效果。

Fig3-3骨关节炎的位置对HTO和UKA的手术选择非常重要。

仔细研究侧位X线片后发现,ACL 完好时胫骨磨损位于前方,ACL缺陷时磨损则扩展至胫骨后方,最后胫骨固定前移,与股骨对应的胫骨后内侧出现碟形缺损。

2.4 畸形的类型下肢的内翻畸形和内侧间室超负荷由三种因素引起:(1)内侧半月板切除和内侧间室磨损引起内侧关节间隙变窄,导致内翻畸形。

(2)胫骨近端畸形(干骺端内翻)导致的内翻畸形(Fig3-5)。

(3)理论上,外侧韧带缺陷也可能导致内翻畸形,但在实践中这非常罕见,在本文中不做讨论。

Fig3-5a-c 下肢内翻畸形的不同原因a 须分析机械轴偏移(MAD)以确定内翻的主要因素是磨损还是骨性畸形。

b 关节内磨损,合并内侧半月板缺失引起内侧关节间隙的丢失。

整个畸形来自关节内,不存在关节外畸形。

这在ACL功能完好的情况下是UKA的理想适应症。

c 既有的干骺端内翻导致内侧间室超负荷和关节退变。

磨损是继发改变。

在退变局限在内侧间室时,这是HTO的理想适应症。

若行UKA并不能纠正关节外畸形,残留的内翻将导致假体的超负荷。

关于适应症,须理解在畸形顶点行截骨术最适于纠正固有骨性畸形。

在这种情况下,截骨术恢复了正常解剖和关节角(见第1章“下肢的生理轴线”)。

轻度的过度纠正(通常见于外翻HTO),仅仅导致关节线轻微倾斜。

然而,如果不存在骨性畸形,截骨矫正下肢机械轴将产生新的畸形和关节面的严重倾斜(Fig3-6)。

已有研究证明,这种情况下虽然机械轴得到纠正,截骨术的疼痛缓解短暂且不持续,翻修率较高(Table3-1)。

Fig 3-6a-d 干骺端内翻畸形的存在对HTO的效果非常重要a-b 胫骨内翻角(TBVA)明显时截骨矫正畸形,关节线正常,膝关节和踝关节线水平。

c-d 胫骨形态正常时HTO产生了新的畸形。

膝关节线倾斜,膝关节和踝关节线不平行。

此时导致疼痛缓解不持续,截骨术生存时间短。

Table 3-1 胫骨高位截骨术的结果与胫骨干骺端轴线的关系。

而单髁置换术是关节表面置换,适用于韧带功能正常的膝关节。

单髁置换只替代关节内磨损,不影响已存在的关节外畸形。

这意味着存在胫骨内翻等骨性畸形的病例,UKA术后将残留明显的内翻畸形,机械轴仍位于内侧间室,这与TKA不同。

由于假体的超负荷,UKA的长期效果受影响。

另外胫骨干骺端内翻畸形的病例由于关节线内倾,行膝关节单髁置换会产生相应问题。

平行外侧正常软骨植入UKA将使得胫骨假体倾斜,在聚乙烯衬垫上产生剪切应力。

垂直胫骨机械轴安放胫骨假体,将导致冠状面上内外侧胫骨平台不匹配。

这在使用固定衬垫胫骨假体时可能有问题,但活动衬垫能很好的耐受这一情况。

总之,下肢内翻畸形的原因对选择HTO还是UKA非常重要。

发现胫骨干骺端内翻畸形非常重要,这提示术者更应选择截骨术。

内翻畸形的主要原因为关节内磨损则提示选择UKA更加合理。

在临床实践中,由于骨关节炎的进展,内侧间室的关节线不再明显,这使得分析胫骨近端的解剖非常困难。

此时冠状面的机械胫骨近端内侧角(mMPTA)并不准确,建议将外侧间室正常关节线透射至内侧间室以确定既往的正常内侧关节线,或使用胫骨内翻角(TBVA)(见第5章“胫骨高位截骨的详细计划步骤”)。

TVBA角依靠X线上残存的胫骨近端骺线确定胫骨近侧干骺端轴线。

如果TBVA角明显,则应考虑行截骨术。

2.5 过度肥胖有关体重对骨关节炎发展和手术效果的重要性的讨论从未停止。

总的来说,肥胖患者膝关节负荷更重,但同时活动量更小。

除非在极度肥胖时,体重与HTO、单髁置换或全膝关节置换的结果并无明确的相关性。

新一代内固定钢板有足够的机械稳定性和负荷容许度,体重不再是内固定的危险因素。

作者医院在过去8年行超过1000例HTO,未发现体重相关的内固定失败和手术并发症。

当肥胖患者行单髁置换时,新一代的假体可以通过有限的前内侧关节切开植入,不需要破坏性的软组织切开,方便可行。

因而不能仅因肥胖就放弃行HTO或单髁置换。

与此相反,肥胖患者全膝关节假体的植入常需要扩大显露,手术风险增加。

2.6 年龄胫骨干骺端内翻畸形的病人行HTO时,术前畸形得到矫正。

由于这是预防性手术,不存在年龄的下限(骨骺未闭除外)。

不伴骨关节炎的年轻患者,手术应矫正至力线正常,即术后机械轴通过胫骨髁间嵴的内侧嵴(MAD为0)(见第1章“下肢的生理轴线”)。

当考虑HTO 的年龄上限时,HTO在高龄组效果较差。

欧美的文献和临床实践提示,男性行截骨术的年龄上限是65岁,女性更低至55岁。

结果较差的原因可能是骨关节炎广泛进展,导致许多患者全膝关节受累,以及外侧间室对负荷增加的耐受性降低。

然而在亚洲,由于伦理和文化因素,截骨术的患者年龄更高,且结果通常令人满意。

当然,这一年龄限制有时较武断,判断依赖于具体患者。

2.7活动量与其他手术相比,HTO能够容许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最高的术后活动量。

然而,应告知患者术后可能无法达到完全无痛的剧烈活动。

单髁置换患者容许中等量的术后活动,这一点在中老年组尤其明确。

目前没有低于55岁患者的相关结果。

55岁至65岁年龄组结果存在争议,而更高年龄组良好的10年生存率已有报道。

芬兰关节登记显示低于65岁的患者翻修率升高1.5倍,这一结果也得到了澳大利亚关节登记最新数据的支持。

考虑到目前罕有更年轻(50-65岁)单髁置换患者随访结果的报道,建议单髁置换患者避免跑步等剧烈运动是明智的。

年轻患者的适应症应严格限制,单髁置换广泛应用于年轻患者将导致翻修率明显升高。

另一方面,单髁置换手术风险极小(“单髁置换是老年患者的半月板切除术”),是老年患者的理想选择。

只要病变是典型的前内侧骨关节炎,选择单髁置换没有年龄上限,可以避免全膝关节置换的风险。

特别是通过使用活动垫片假体,高达1/3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适合行单髁关节置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