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学期刑法学作业4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刑法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精选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刑法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精选《刑法学》作业一及参考答案第一题答:对王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爆炸罪。
爆炸罪,是指故意引起爆炸物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客观方面表现为以爆炸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本案中,王某(44岁),为了报复其妻刘某,把爆炸装置带到“游人云集的山头”,然后引爆,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
王某的行为足已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虽然他的是故意杀害刘某,但在使用杀人手段上已危及公共安全,因此应认定为爆炸罪。
第二题答:对谢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过失致人重伤罪。
答案要点:(1)谢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2)谢某虽然预见到可能致人受伤甚至死亡,但轻信能够避免,因而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而不是间接故意或者疏忽大意的过失。
(1)谢某的行为造成他人死亡,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学》作业二及参考答案第一题答:胡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
!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是指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
本案中,胡某以吴女士的名义制作假身份证,并到银行办理同名信用卡,用吴女士卡在商场刷卡购买约5600元人民币的物品。
其行为符合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构成要素。
第二题答:赵某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主观方面必须是具有杀人的故意。
本案中,赵某(15岁),为了逃避追捕,开枪打死公安人员崔某,其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其行为也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特征,因此赵某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至于他盗窃枪支、绑架的行为,由于犯罪主体要求已满16周岁,因而,赵某的其他行为不构成犯罪。
国开电大法学本科选修课《刑法学》在线形考(作业练习1至3、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法学本科送僮钵《利/号》在线形考(作业秣Rl至3、期未考被)祺象及答案钝明,费科卷殖孑2023耳10Mo作业株习1套题备答案1.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是犯罪的故意和犯罪的过失。
()A.正确B.错误[答案]B2.罪刑法定原则派生出以下原则: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明确性原则;严格解释原则;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
()A.正确B.错误[答案]A3.并非有生命的人类个体即每个自然人都能够成为犯罪主体,而只有那些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因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够成为犯罪的主体。
()A.正确B.错误[答案]A4.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就是在形式上坚持绝对的平等。
()A.正确B.错误[答案]B5.刑法施行前按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有效判决,继续有效,不属于刑法溯及力的问题。
()A.正确B.错误[答案]A6.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A.正确B.错误[答案]A7.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者物,一切犯罪行为都会侵害到具体的人或者物,所以一切犯罪都有犯罪对象。
()A.正确8.错误[答案]B8.刑法中的“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行为实施的违反禁止性规范的危害行为。
()A.正确[答案]A9.犯罪的一般客体是对同类客体的抽象和概括。
()A.正确B.错误[答案]B10.对下列哪些情节依法应当从重处罚()。
A.甲于1997年11月因聚众斗欧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1999年11月刑满释放,同年12月犯刑衅滋事罪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B.甲某利用职务之便挪用价值3万元的抢险物品C.甲某非法拘禁乙某并对其进行暴力殴打,造成乙某受轻微伤D.D、甲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乙某盗窃[答案]ABCD11.可以依法单处罚金的情形有:()。
A.犯罪情节较轻,不致再危害社会并属被胁迫参加犯罪的B.犯罪情节较轻,不致再危害社会并具有全部退脏并有悔罪表现的C.犯罪情节较轻,不致再危害社会并具有其他可以依法单处罚金的情形D.犯罪情节较轻,不致再危害社会并属偶犯或者从犯的[答案]ABCD12.下列哪些属于《刑法》第Ill条规定的“情报”?()A.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尚未公开的事项B.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依照规定的不应公开的事项C.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D.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己经公开的事项[答案]AB13.一般预防的途径()0A.通过对犯罪人判处刑罚,对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起到警戒与抑制作用,使其不敢或者不愿犯罪B.通过对犯罪人判处刑罚,宣告了犯罪的非正义性和同犯罪作斗争的正义性,有利于号召社会成员防止和抵制犯罪C.通过刑罚对犯罪人的教育改造,使犯罪人不再犯罪D.通过剥夺犯罪人的自由、生命,使其不能再次犯罪[答案]AB14.有期徒刑与拘役的区别()。
中央电大形考答案刑法四

刑法学#-0004试卷总分:100判断题(共15题,共15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1分)在我国,公安机关也可以行使部分刑罚权。
√×2.(1分)甲欲杀害其仇人张三,某日8时对其所喝牛奶下毒,1小时后毒性必定发作,张三一定会死。
但张三服毒后坐飞机去外地出差,8时45分飞机故障坠毁,张三死亡。
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甲不构成犯罪。
√×3.(1分)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5年。
√×4.(1分)于某流氓成性,一天深夜越墙闯入年轻妇女赵某家,意欲强奸赵某遭受拒绝,于某便拔刀威胁。
这时赵某计上心来,口头表示同意并往床上退,于某以为得逞,放松警惕,积极逼近赵某。
赵某便从身后的床上操起一把大剪刀朝于某腹部猛捅数次,致其死亡。
赵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5.(1分)有犯罪必然会受到刑罚处罚。
√×6.(1分)李四被抓获归案后,向公安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李四不成立自首,不可以从轻处罚。
√×7.(1分)许某将一辆车开到甲家,说是偷来的车暂时在甲的院子里存放几日。
甲在许某离开之后就联系买主将车卖掉了。
许某后来向甲索要时,甲拒不交出,甲构成侵占罪。
√×8.(1分)齐某想出国,无奈手中缺钱,某日趁自己做生意的朋友吕某之子小东放学之机,骗其到自己事先租用的一所房子内,电话要挟吕某用20万换孩子。
吕某报警,齐某发现后将小东杀死。
对齐某的行为应当以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9.(1分)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也属于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
√×10.(1分)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1.(1分)危害结果未必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客观必备要件。
√×12.(1分)甲从行驶的火车上趁人不备将他人的一箱货物抛下,价值1万元。
尔后甲返回抛货地点寻找,没有找到。
刑法学作业4 (2)

刑法学(2)作业4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第一题:案情:陈某,男,48岁,1995年3月被任命为××海关关长。
陈某上任××海关关长不久,经朱××(男,35岁,××海关工作人员,陈某的下属)牵线,认识了某石油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方××。
为了少交税款,方××通过朱××多次宴请和送礼物给陈某。
陈某共收受方××所送财物折合人民币15万余元、现金人民币10万余元、美元1万元。
朱××收受方××所送财物折合人民币2万余元、现金人民币2万余元。
1995年9月至1998年6月间,陈某明知方××所在公司不符合从××海关办理和领取《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登记手册》的条件,仍违反海关法规,越权操作,先后给方××所在公司核发《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登记手册》38本。
方××所在公司持这38本《手册》,多次从海关将本应以“一般贸易”应税进口的20余万吨蜡油、基础油假报成进料加工项下的保税货物进口,导致该公司偷逃应纳税款8238万元。
试分析:对陈某、朱××、方××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答:1、本案中,陈某,男,48岁,是某海关关长,其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在陈某任职期间,共收受方某所送财物折合人民币2万余元、现金人民币2万余元、美元1万元。
陈某收受方某财物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明知方某所在公司不符合从某海关办理和领取《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登记手册》的条件,仍违反海关法规,越权操作,先后给方某所在公司核发《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登记手册》38本。
致使方某所在公司持这38本《手册》,多次从海关将本应以“一般贸易”纳税进口的20余万蜡油、基础油假报成进料加工项下的保税货物进口,导致该公司偷逃应纳税款8238万元2、朱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介绍贿赂罪。
《刑法学》作业

《刑法学》作业第一篇:《刑法学》作业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刑法学》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划分为两种类型(B)A、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B、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C、成年人主体和未成年人主体D、法人主体和非法人主体2、刑法上的不作为是指(C)A、消极行为B、无意识行为C、消极地不实施应当实施的行为D、危害不大的行为3、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并罚方法是(A)A、先减后并B、限制加重C、绝对相加D、先并后减4、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告之自己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
”甲的行为属于哪种犯罪形态?(D)A、实行终了的未遂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C、未实行终了的未遂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2年后,减为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D)A、有认罪表现B、有悔改表现C、悔改并有立功表现D、没有故意犯罪6、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A)A、1/2B、1/3C、2/3D、1/4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7、国家工作人员肖某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某公司的回扣40000元,归个人所有,肖某的行为构成(B)A、贪污罪B、受贿罪C、介绍贿赂罪D、贪污罪和受贿罪8、背叛国家罪的主体是(A)A、中国公民B、外国人C、无国籍人D、任何人9、伪造信用卡的,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先伪造信用卡,然后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应(B)A、二罪并罚B、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C、吸收犯,重罪吸收轻罪D、连续犯原则处理10、我国刑法规定,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B)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15周岁11、农民孙某深夜偷割正在使用的通讯电缆,被偷割电缆价值500多元,中断通讯持续12小时。
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刑法学试题(附答案)

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刑法学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1 分)1、王某为报复刘某,将刘某的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
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
王某的行为构成(D)。
A、故意杀人罪B、故意毁坏财物罪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D、放火罪2、叶某利用回收的"贵州茅台"酒瓶等外包装材料用工业酒精勾兑灌装了大批所谓名牌白酒,销售后获利金额达30 余万元。
对叶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B、诈骗罪C、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D、假冒注册商标罪3. 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4、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B、使用的手段不同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5. 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余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
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
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B、非法拘禁罪C、敲诈勒索罪D、抢劫罪6.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BCD)A. 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B. 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C. 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D. 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禾还7. 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国家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行政执法人员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8、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成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
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案例题(四).doc

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案例题(四)(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0,分数:0.00)二、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0,分数:150.00)1.张某和王某在某市第二小学附近,看见小学生李某的胸前挂着一串钥匙,便一路跟随李某到李某家的住处,并潜伏在附近找机会作案。
当天下午3点左右,李某从家里走出来准备去上学的时候,在一偏僻处,张某和王某立即冲上前去,揪住李某的头部,对李某进行殴打并强行从李某胸前拽走了李某家里的钥匙。
随后,张某和王某跑到李某的家门口,用从李某身上抢来的钥匙打开李某的家门,在李某家中拿走价值8000元的笔记本电脑一台。
两人在案发的第三天被公安机关抓获。
问:两人抢走钥匙并且入室取走财物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还是盗窃罪?说明理由。
(分数:1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某和钱某系某市无业青年,早就产生过盗窃的念头。
某日,两人预谋之后,一起跑到该市某区东四胡同三单元七门处,赵某先敲了敲门,听见里面没有什么动静。
于是对钱某说:“里面可能没有人,我们可以动手了。
”于是钱某就用随身携带的环形针插进锁孔,在倒腾一阵之后把门弄开了。
两人于是入室行窃,正在找寻财物的时候,户主孙某下班回到家中。
赵某见有人回来,立即从里面屋子跑出来,双手捂住孙某的嘴,把孙某按倒在床上。
钱某拿起一块木板,往孙某的头部猛打几下,之后又拿起一个啤酒瓶子,向孙某的胸部和背部猛击。
孙某来不及喊出声音就已经当场昏迷。
赵某和钱某惊慌之下撇下孙某就往外逃窜。
孙某经法医鉴定构成中度伤害。
问:本案中,赵某、钱某两人的行为构成何罪?说明理由。
(分数:1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某在四川省某市结识钱某,两人商定用蒙汗药将运输棉纱的司机迷昏后劫取棉纱,并一同购买了蒙汗药。
刑法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四)

刑法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四)一、简答题1、犯罪的特征有哪些?答:犯罪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社会危害性,即行为人通过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
(2)刑事违法性,即犯罪行为应当是刑法中禁止的行为。
(3)应受刑罚惩罚性,即犯罪是依照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构成包括哪几个要件?答:从构成要件上进行分析,每一种犯罪都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
三、论述题。
试述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主犯的刑事责任。
答:共同犯罪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犯罪区别于单独犯罪,也区别于二人以上的共同过失犯罪。
各种不同的共同犯罪人,旨在准确辨别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地位、作用、人身危险性以及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以便于对共同犯罪人进行正确的定罪量刑。
我国刑法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为主,兼顾共同犯罪人的分工为标准,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一)主犯1、主犯的概念。
刑法第26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2、主犯的种类。
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领导、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在犯罪集团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3、主犯的刑事责任。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要注意任何共同犯罪都必定有主犯的存在;共同犯罪中主犯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主犯既可以是实行犯,也可以是教唆犯;主犯与首要分子的相互关系。
(二)从犯1、从犯的概念。
刑法第27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2、从犯的种类。
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量刑
C、其他处理方式
D、刑罚执行
答案:A|B|C
第16题方某因伤害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之后第4年又因盗窃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在此情况下,()对方某不适用。
A、假释
B、减刑
C、缓刑
D、暂于监外执行
答案:A|C
第17题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包括:
A、剥夺政治权利
B、罚金
C、没收财产
A、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C、属于假想防卫,应当认定为过失重伤罪
D、属于假想防卫,应当认定为意外事件
答案:C
第7题某甲在无资金保证的情况下,使用行贿的手段从某银行开出400万元的银行汇票,兑成40万美元注册一公司,然后又以这40万美元作抵押,向某银行开出200万元人民币的银行汇票,将款汇入自己的帐户后提走。甲的行为构成:
答案:A|B|C|D
第20题下列行为中可以构成行贿罪的有:
A、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
B、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
C、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的
D、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但未获得不正当利益的
答案:A|B|C|D
第5题下列有关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罪的对象是枪支、弹药、爆炸物
B、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气枪的行为应以该罪论处
C、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烟花爆竹的行为应以该罪论处
D、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应以该罪论处
答案:A
第6题甲某在路上看到儿子正被二人拦截、纠缠、推打,准备上前制止,这时一名便衣警察也为制止纠纷冲上前去,在未表明身份的情况下,直接架住甲某的儿子,且动作粗暴,甲某误以为是对方的同伙,上前用扳手砸向便衣警察的头部,致其重伤,甲的行为()。
A、甲某指使乙某作伪证
B、甲某收买某军队干部进行武装暴乱
C、甲某教唆乙某吸食毒品
D、甲某收买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其提供国家秘密
答案:A|B|C|D
第10题甲乙为兄弟,二人因为甲某与丙某打架一事而与丙某结仇,一直伺机报复。某日,甲某出资由乙某买回四把斧子,以备报复之用。甲乙二人邀集丁某等六人到家中,共谋伤害丙。乙某从甲某的房间中拿出一把“五四”式手枪、四把斧子,分发众人,然后由乙某带领丁某等六人到丙某的理发店中,将丙某重伤致残。甲某独自留在家中,甲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
第3题走私淫秽物品罪的犯罪主观方面是:
A、出于犯罪故意
B、以牟利为目的
C、以传播为目的
D、以牟利或者传播为目的
答案:D
第4题以放火、爆炸的方法实施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A、属于想象竟合犯,从一重罪论处
B、属于法条竟合犯,从一重罪论处
C、应当根据数罪并罚的原则进行并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A
D、驱逐出境
E、管制
答案:A|B|C|D
第18题私分国有资产罪只能由()。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国有公司、企业
D、人民团体
答案:A|B|C|D
第19题下列情形中属于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中的“归个人使用”的有:
A、挪用者本人使用
B、供他人使用
C、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
D、公款私存,即将挪用的公款存入银行
A、贷款诈骗罪
B、金融凭证诈骗罪
C、诈骗罪
D、票据诈骗罪
答案:D
第8题某甲用假身份在某银行申请了一张人民币长城卡,然后,迅速在北京、天津、武汉等地以每次提取8000元的方式,共透支8万元。甲的行为()。
A、构成诈骗罪
B、构成信用证诈骗罪
C、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不构成犯罪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第9题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教唆犯?
A、中止犯
B、预备犯
C、既遂犯
D、主犯
答案:C|D
第11题在我国刑法中,必要的共同犯罪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A、集团性共同犯罪
B、聚合性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
D、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答案:A|B
第12题下列人员中,()必然属于共同犯罪人.
A、主犯
B、教唆犯
C、首要分子
D、胁从犯
答案:A|C第13题属源自犯罪集团成立条件的有:A、犯罪人数三人以上
B、所建立的犯罪组织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C、犯罪具有行业性或地域性
D、成立组织的目的在于实施犯罪
答案:A|B|D
第14题连续犯的特征可以包括:
A、出于同一的犯罪故意
B、出于概括的犯罪故意
C、连续实施数个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
D、数个犯罪行为之间具有吸收关系
答案:A|B|C
第15题通常意义上的追究刑事责任是从()的角度而言的。
201309学期刑法学作业4
单项选择题
第1题下列行为中,构成伪证罪的是:
A、法院书记员因疏忽,漏记了案件重要事实
B、辩护人伪造证据
C、侦查人员帮助犯罪嫌疑人伪造证据
D、鉴定人故意做虚假鉴定
答案:D
第2题盗走婴儿,通知家长用巨款赎回的,构成()。
A、盗窃罪
B、拐卖儿童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