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中国印染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印染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印染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纺织前处理是指将原始纺织品进行洗净、漂白、降维、酵素处理等工艺,以达到后续印染工艺的要求。

印花和染色环节是将经过前处理的纺织品进行花样设计、颜料着色,并通过印花、染色等工艺将色彩固定在纺织品上。

整理和印后处理环节是将经过印花和染色处理的纺织品进行定型、整理、漂白、柔软等工艺,以使其具有良好的手感和外观。

中国印染行业产业链的全景分析显示,这一产业链中从纺织前处理到整理和印后处理环节,主要涵盖了纺织品生产的全过程。

目前,中国印染行业的产能规模较大,产品品种丰富,技术水平较高。

印花和染色工艺方面,中国具有较强的设计和开发能力,能够生产出多种风格的花型和颜色。

整理和印后处理方面,中国的工艺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能够满足不同纺织品的整理要求。

然而,中国印染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目前行业面临着原材料成本上涨、环保压力增加等问题,这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其次,由于竞争加剧,一些低端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而高端产品市场的开发相对滞后。

另外,由于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一些企业对人工成本的依赖度较高,导致成本压力增大。

在行业发展趋势方面,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者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中国印染行业正逐渐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首先,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增加,印染工艺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技术和工艺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再者,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印花等新技术将逐渐应用于印染行业,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

总之,中国印染行业产业链包括纺织前处理、印花和染色、整理和印后处理三个环节,是我国纺织行业的重要下游环节。

行业发展具有较大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环保技术的应用和数字化印花等新技术的推广。

印染节能减排转型升级发展方向探讨

印染节能减排转型升级发展方向探讨
Ab s t r a c t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a n d u p g r a d e d i r e c t i o n o f d y e i n g f o r e n e r g y - s a v e a n d e mi s s i o n r e d u c t i o n wa s d i s c u s s e d .
F U J i — s h u
( Z h e j i a n g Yi c h u a n g P r i n t i n g a n d D y e i n g L i mi t e d C o mp a n y ,S h a o x i n g 3 1 2 0 8 0 ,C h i n a )
傅 继 树
( 浙 江 怡 创 印 染 有 限 公 司 ,浙 江 绍 兴 3 1 2 0 8 0)

要 论述 了印染节 能减排转型升级 的发展方 向 , 提 出企业转型升级要因地制宜 , 根据各 自特点优化产品结构 、
提高产 品质量 术创新 , 精细化管理 , 绩效考核 ,
p e fo r r ma n c e a p p r a i s a l
目前 ,我 国 印染企 业 共 同面 临着 各种 能 源 、资 源涨价 ,劳 动力 紧张 ,人 工成本大幅上升 ,节能减排
悠久 的历 史 ,不 少 大学都 设有 相关 的专业 ,从设 备 生产 到染 料 、助剂 的生产 和研 发都形 成 了非 常完整
t h e p r o d u c t mi x wa s o p t i mi z e d ,t h e p r o d u c t q u a l i t y wa s i mp r o v e d a n d t h e e n e r g y — s a v i n g e q u i p me n t wa s u s e d, e s p e c i a l l y , a u t o ma t i c o n — l i n e d e t e c t i o n s y s t e m a n d a u t o ma t i c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we r e i mp r o v e d . T e c h n i q u e i n n o v a t i o n , i f n e ma n a g e me n t a n d p e fo r r ma n c e a p p r a i s a l s h o u l d a l s o b e f o c u s e d O i l b y c o mp a n i e s .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e n t s r e l y o n b o t h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u p g r a d e a n d e n e r g y - s a v i n g e mi s s i o n r e d u c t i o n . Ke y wo r d s e n e r g y - s a v i n g a n d e mi s s i o n r e d u c t i o n;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u p g r a d e ;t e c h n i c a l r e f o r m; f i n e ma n a g e me n t ;

印染工作规划方案

印染工作规划方案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印染行业在纺织产业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升印染行业整体水平,保障环境安全,满足市场需求,特制定本规划方案。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印染行业发展的政策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规划目标1. 提升印染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产品品质,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2.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印染行业向高端、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

3. 强化环保意识,实现印染行业污染物达标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4. 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印染企业。

四、规划内容1. 技术创新与研发(1)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升印染工艺水平。

(3)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 产业升级与转型(1)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更新改造力度,提高生产效率。

(2)发展新型印染材料,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3)推广绿色环保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

3. 环保治理与减排(1)加强废水、废气、固废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2)实施清洁生产审核,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3)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人才培养与引进(1)加强印染行业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2)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5. 行业管理与服务(1)完善行业管理制度,规范市场秩序。

(2)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3)提供政策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五、实施步骤1.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2.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3. 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印染行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4. 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目标实现。

六、保障措施1. 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印染行业创新发展。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20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20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安政办[2016]33号【发布部门】安阳市政府【发布日期】2016.05.17【实施日期】2016.05.1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安政办[2016]3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安阳市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5月17日安阳市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印染是纺织行业产业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升纺织服装产品档次、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增强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积极推进全市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实现规模化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安阳市印染行业概况安阳是中国针织服装名城,纺织行业是我市七大产业之一,企业总数达4025家,形成了纺织、印染、服装加工和专业市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年产棉纱11万吨、坯布21万吨、针织印染布20万吨,年产针织服装9亿多件(套),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从业人员15万人,针织内衣在国内集聚区市场占有率约20 %左右。

2013年纺织服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57亿元,比2012年增长40.4 %,2014年、2015年分别比上一年增长57.4 %、35.2 %,是我市发展较快的行业。

当前制约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瓶颈是印染环节的滞后,全市31家印染企业均不符合准入条件,严重影响了纺织服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安阳市印染企业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印染企业31家,年生产规模20多万吨。

现能正常生产的企业20家,总投资3.72亿元,职工2713人,年产量11.113万吨(不含小型印花),主营业务年收入4.4亿元,年排放 COD 1547.615吨、氨氮131.495吨、废水2020.241万吨。

《印染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印染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印染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一、前言印染行业作为纺织工业重要的组成部份,是纺织品生产链中产品深加工、提升品质、功能和价值的重要环节,是高附加值服装面料、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等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

“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整体保持平稳发展。

虽然部份经济指标增长趋缓,但科技、管理、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较好的完成为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的市场变化将越来越快,对印染行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

为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指导意见,指导未来五年印染行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由 2022 年的 601.65 亿米减少到 2022 年的 509.53 亿米,年均增长-3.27%; 主营业务收入由 2022 年的 2777 亿元提高到 2022 年的 3906. 53 亿元,年均增长 7.06%;利润总额由 2022 年的 134.37 亿元提高到 2022 年的 202.63 亿元,年均增长8.56%;印染企业 500 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实际完成投资由 2022 年的 125.22 亿元提高到 2022 年的 429.73 亿元,年均增长 27.97%;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由 2022 年的144.71 米增加到 2022 年的 206.59 亿米,年均增长 7.38%;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金额由 2022 年的 144.66 亿美元增加到 2022 年的 243.10 亿美元,年均增长 10.94%。

“十二五”以来,在印染布产量下降的情况下,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投资、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科技创新得到加强,全行业共有 126 项科技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 11 项、二等奖 41 项、三等奖 74 项,126 项科技成果中, 1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 .doc

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 .doc

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框架思路征求意见)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〇一九年十月目录第一章前言3第二章背景分析4第一节国家印染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4第二节苏州市纺织产业链现状分析及发展要求7第三节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及竞争力分析8第三章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升级的意义11第一节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分析11一、苏州市印染企业基本情况11第二节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面临瓶颈问题11第三节苏州市印染产业升级的基础及意义12第四章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及路径14第一节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指导思想14第二节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的定位及目标14第三节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的路径与规划15第一章前言纺织产业是苏州市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在吸纳社会就业、出口创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苏州纺织产业历史悠久,在苏州的GDP总量中占有重要份额。

而纺织产业链中的印染环节在提高纺织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印染行业的能力提升将有效提高中国纺织业的竞争力。

将印染行业定为重污染行业是不严格的,为了促进苏州市印染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对接国家、江苏省、苏州市等系列上位规划,结合苏州市发展实际,研究明确印染产业的产业重点、发展路径和政策保障,用于推动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提升苏州纺织业的综合竞争力,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主要依据:《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 浙江行动纲要》《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印染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7)《2018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章背景分析第一节国家印染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印染业是纺织品精加工和提高附加值的关键行业,在整个纺织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是纺织业发展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

中国印染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印染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印染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国印染行业是我国传统的轻工纺织行业之一,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印染产品生产国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中国印染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中国印染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1.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中国印染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印染行业已经形成了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地为代表的一批产业集聚区。

在丝绸、棉纺、化纤等各个细分领域都有着不俗的实力。

2.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随着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不断推进,中国印染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环保等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3.受益于外贸政策和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印染行业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受益匪浅,出口市场不断扩大。

同时,中国政府也提出了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为印染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未来趋势1.转型升级,向高端化迈进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中国印染行业将加速产品结构调整,向高端化迈进。

注重设计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向高档、精细化方向发展。

2.绿色环保成为主流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难题,中国印染行业也面临严峻的环保压力。

未来,印染企业将加大环保投入,推进绿色制造,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加速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智能制造的趋势,中国印染行业将加速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能利用率。

4.加强与国际接轨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中国印染行业将加强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全球竞争。

加快国际认证,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国际市场。

从以上分析可见,中国印染行业的发展现状良好,未来趋势也十分乐观。

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相信中国印染行业在未来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企业也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印染技术 应用方案(一)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印染技术 应用方案(一)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印染技术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中国纺织业的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印染技术的改革和创新成为了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纺织品的质量、环保、健康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提升,推动着印染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二、工作原理1.数字化: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数字化。

在生产线上,传感器和执行器与中央控制系统相连,实时收集并分析生产数据,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智能化:利用机器学习和专家系统等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例如,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布匹瑕疵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机器学习,预测设备故障并提前进行维护,提高生产效率。

3.绿色化: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如生物降解染料、低能耗烘干技术等,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同时,通过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过程的零废弃。

三、实施计划步骤1.技术调研:收集国内外最新的印染技术资料,了解行业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

2.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设计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印染技术方案。

3.技术研发:组织研发团队,开发相应的技术和设备。

4.试点实施:在部分生产线试点运行新方案,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5.全面推广:经过试点验证后,将新方案推广至全部生产线。

四、适用范围此方案适用于各类纺织印染企业,特别是对那些希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和环保性能的企业。

五、创新要点1.集成创新: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集成在一个系统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2.交叉创新:将不同领域的技术进行跨界融合,如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环保材料与节能技术的结合等。

3.模式创新: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基于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基于能源管理的绿色生产模式等。

六、预期效果1.生产效率提高: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
印染是纺织行业产业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升纺织服装产品档次、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增强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积极推进全市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实现规模化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X市印染行业概况
X是中国针织服装名城,纺织行业是我市七大产业之一,企业总数达4025家,形成了纺织、印染、服装加工和专业市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年产棉纱11万吨、坯布21万吨、针织印染布20万吨,年产针织服装9亿多件(套),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从业人员15万人,针织内衣在国内集聚区市场占有率约20%左右。

X年纺织服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57亿元,比X年增长40.4%,X年、X年分别比上一年增长57.4%、35.2%,是我市发展较快的行业。

当前制约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瓶颈是印染环节的滞后,全市31家印染企业均不符合准入条件,严重影响了纺织服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X市印染企业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印染企业31家,年生产规模20多万吨。

现能正常生产的企业20家,总投资3.72亿元,职工2713人,年产量11.113万吨(不含小型印花),主营业务年收入4.4亿元,年排放COD1547.615吨、氨氮131.495吨、废水X.241万吨。

X市X针织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市最大的印染企业,建有1万吨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除X市X针织有限责任公司外,其余印染企业均无完善的环评及验收手续。

这些企业大多属历史存在并经X年环保整治后保留下来的,其中20家企业在废水外排放口安装了在线监测设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布局分散,规模偏小。

全市31家印染企业,分布在2县4区。

其X县9家,X县2家,X区4家,X区11家,X区4家,市X区1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X针织有限责任公司、X针织有限责任公司、X制衣实业公司、X针织染整有限责任公司。

2.厂房简陋,设备落后。

大部分企业为简易厂房和陈旧厂房,且其印染设备普遍落后,不少企业采购的是二手三无设备(无生产厂商、型号、出厂日期),部分设备使用年限超过15年,属高耗能、低产出设备,部分染色机浴比1:10,平均每吨布耗水150吨(国家准入标准每吨布耗水100吨以下,浴比1:8以下),热风拉幅定型机箱体与环境温差超过20度,保温性能差、耗能大,造成了资源浪费。

3.管理不规范,生产环境恶劣。

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财务、质量管理、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劳动保护等制度,一线工人工作环境较差。

4.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落后。

多数企业采用传统技术和工艺,部分企业依然采用直接染料,染料上色率低,水污染重,成品布掉色率高,日晒牢度差,圆筒烘干和高温定型机工序多、热耗大,劳动强度高,产品质量不稳定。

5.生产厂区拥挤,发展空间受限。

除退城进园企业,大部分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增加设备,扩大规模,并建设污染物处理工程,致使现有厂区日益拥挤,缺乏发展空间。

二、规划提出的背景
(一)全省印染行业情况。

我省现有印染企业8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印染企业20家。

X、X、X、X是我省重要的印染基地,仅我市印染能力就占全省的30%以上。

全省印染行业产值仅占纺织行业的3.1%,印染能力仅能满足现有产业配套的40%,且主要为中低端产品,现有90%的印染企业生产工艺和装备相对落后,设备超期服役现象普遍,排污能力勉强满足环境要求。

受省内印染行业短板桎梏,坯布省内生产省外印染,再运回到省内进行纺织品加工,“南北大游行”现象短期内仍将持续,已成为制约全省承接服装加工业转移的瓶颈。

(二)国家政策要求。

1.国务院X年4月2日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X 年底前,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X年底前,印染行业实施低排水染整工艺改造。

2.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印染行业准入条件(X年修订版)》,从生产企业布局、工艺与装备、质量与管理、资源消耗、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与社会责任等六个方面,详细制定了印染行业准入条件,所有新建和改扩建印染项目必须遵照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