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中国传媒大学专业介绍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

合集下载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介绍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介绍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介绍
2015考研今年9月底就要开始网上预报名了,现在已是8月,还有很多考研考生还没确定自己要报考的专业,新东方在线小编从实务出发,以就业方向为导向为大家整理了2015年考研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希望大家可以以此作为参考并结合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考研专业。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隶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一门以电磁场理论、光导波理论、光器件物理及微波电路理论为基础,并和通信系统、微电子系统、计算机系统等实际相结合的学科。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就业方向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性比较强,由于无线通信的迅速发展,该专业就业范围也变得更为广泛,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如下:
(1) 在IT行业、通信行业、国防、航空、航天、公安、安全等部门从事微波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电磁场工程等科学研究、系统设计、产品开发与生产、设备运行维护、科技管理、市场营销。

(2) 在国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进一步深造或从事科研教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相关职位
电磁场与微波研发、设计(射频电路方向),天线与微波技术,微波应用工程师,微波设计工程师,微波产品工艺师,微波射频电路,微波辐射计接收机研发,微波无源遥感系统研发,射频目标系统技术研究,射频目标系统技术研究(数据来源:招聘网站)。

2014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录取名单-新祥旭考研辅导

2014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录取名单-新祥旭考研辅导

2014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录取名单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取名单现在开始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与eecsgrs@或62757487联系。

初取名单:序号准考证号姓名录取专业笔试总成绩面试成绩总成绩英语听力备注114480145黄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37485.080.800.9 214480147钱程电路与系统37888.083.60 1.8 314480180李胜电子科学与技术(量子电子学)37691.085.10 2.0 414040027周叶电子科学与技术(量子电子学)37290.084.80 2.6514480316周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7692.086.00 2.4614480326黄智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7986.582.050.9714480321关清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5887.081.10 1.8814480333刘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2692.080.00 1.4914480119王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4087.579.45 1.71014480112刘丹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5186.079.30 1.21114480221李紫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3387.078.70 1.91214480276刘天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3787.078.50 1.31314480352李海腾计算机软件与理论90.090.00留学生1414480069杨小东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7390.084.70 2.41514480136齐龙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9585.084.10 2.1强军计划1614480225杜睿桓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7589.083.50 1.51714480046李杨珂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6090.083.40 2.41814480033代彬丁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6690.083.10 1.51914480062王虎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5490.082.80 2.42014480268杨祖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7088.082.80 1.82114480040何天健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8086.082.50 1.52214480229周鲁东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6885.081.70 2.42314480256林凤绿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4590.080.50 1.02414480271王小宁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5685.080.20 2.12514480041胡文翔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5085.079.80 2.32614480244杨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3885.078.10 1.82714480137陈宇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0976.269.900.9强军计划2814480053孟佳计算机系统结构33090.079.40 1.42914480092王轲计算机应用技术36383.679.20 1.13014480233高晓旸计算机应用技术34381.277.60 2.73114480240王钊计算机应用技术35978.476.60 1.53214480295赵鑫计算机应用技术34775.673.300.83314480139武聚凡计算机应用技术29179.871.00 2.0强军计划3414480138李晨计算机应用技术26177.265.90 1.2强军计划3514480188牛学军通信与信息系统39195.088.20 1.63614480201彭啸锋通信与信息系统34393.083.20 2.43714480003黄一鸣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41291.089.20 2.53814480011周正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9087.084.10 1.63914480152曲佳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8788.083.400.74014480167李睿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7782.080.90 2.24114480129田啸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3575.072.10 1.1强军计划4214480159赵至真物理电子学36095.085.30 1.84314480189朱天枢信号与信息处理34393.083.50 2.74414480205史亚博信号与信息处理33292.080.50 1.3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4。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认识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认识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认识简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是一门涉及电磁场与无线通信原理、技术和应用的专业。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介绍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应用领域。

电磁场基础知识电磁场是指存在电荷和电流时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的总和。

了解电磁场的基本理论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认识的基础。

包括静电场、静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波等内容。

掌握电磁场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无线通信和电磁波传播的原理。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等。

无线通信的核心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息的传输和接收。

在现代社会中,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手机通信、无线网络、卫星通信等。

电磁场与生活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不仅在通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电磁场技术在医疗、能源、交通、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子设备充电中的应用等等。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的学习与应用,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的发展和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无线通信技术的提速和智能化将会在未来继续推动这一专业的发展。

同时,新兴技术如5G、物联网等的出现,也将带来更多的应用和挑战。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的学子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是对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的简要认识,希望能帮助读者了解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应用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一专业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介绍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新祥旭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介绍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新祥旭

1. 微波与卫星通信方向微波与卫星通信的理论基础涉及微波技术,天线技术,电波传播理论,通信原理,模拟和数字技术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的主要研究内容有:Ku 波段雨衰对卫星的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的影响,数字卫星广播系统的性能分析,直播卫星的特性参数,Ka波段卫星通信广播的研究,地面数字微波中继线路,DVB在微波中继系统中的应用,数字微波中继线路的误码分析等等。

本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微波与卫星通信方面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系统掌握微波与卫星通信的理论和专门知识,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微波与卫星通信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2.光纤传输与通信技术方向光纤通信是以激光光波作为信号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技术则是当代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已成为现代通信的基石。

光纤传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光纤的传输理论,光纤的损耗、色散、偏振和非线性特性,光纤参数测量方法,光纤有源和无源器件,光纤网络通信技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多媒体应用。

本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光纤传输与通信技术方面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系统掌握光纤传输与通信技术理论和专门知识,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光纤传输与通信技术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3.电磁兼容方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各种电子设备之间会产生各种干扰,严重时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为了确保各种电子电气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必须研究电子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情况和在复杂环境下各种设备之间的共存能力。

在电磁兼容的研究中,主要研究内容有:电磁干扰及其抑制技术,电磁兼容分析技术,电磁兼容设计技术,电磁兼容测量技术。

本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电磁兼容方面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系统掌握电磁兼容理论和专门知识,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电磁兼容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080904)研究生培养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080904)研究生培养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080904)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硕士研究生:牢固树立爱校、爱国、爱中华民族的思想,具备坚持真理、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品质以及科学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

具备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知识面。

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验技能,对与本学科相邻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具备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掌握一到二门外国语,能用英语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并撰写科学论文。

2、博士研究生:牢固树立爱校、爱国、爱中华民族的思想,具备坚持真理、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品质以及科学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所达到的要求基础之上,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理论和实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与本学科相邻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在独立从事科研工作中,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在开展所从事研究方面的前沿研究工作中,具备创新和发展的能力。

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发展新动向。

掌握一至二门外语,能用英语熟练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并能撰写并在国际会议上宣读科学论文。

二、学科介绍1、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1) 极高频段电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 人工电磁材料及在无线电技术中的应用;(3) 射频、微波及光电子器件与应用。

2、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本学科师资力量较雄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一批优秀学者,成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目前有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和高工4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以电子学、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现代实验技术作为手段,探索新型电子材料,研究其中有关物理过程和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据以开发新型的微波和太赫兹电子器件和系统,并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目前,本学科不仅开展了大量国际前沿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同时也开展应用和工程化研究,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录取名单公示-新祥旭考研辅导

2015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录取名单公示-新祥旭考研辅导

2015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录取名单公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取名单公示发布时间:2015-4-28:55:00作者:yjsjw浏览量:4118【字体:大中小】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取名单现在开始公示,公示时间为2015年4月2日—4月15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联系eecsgrs@或62757465。

初取名单如下:序号准考证号姓名专业名称初试成绩复试成绩英语听力总成绩115480094吴云峰电磁场与微波技术33985278.4 215480287李烨电路与系统34788 2.581.2 315480131曹沁阳电子科学与技术(量子电子学)39093388.5 415480084高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7690284.6 515480291吴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8785283.2 615480279马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8085282.5 715480289陆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4190 2.581.6 815480292尚泽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5388281.3 915480085葛钟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4190281.1 1015480018张雪松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9780382.7 1115480224王佳康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9390387.3 1215480058叶孝慈计算机软件与理论41885387.3 1315480044邱昭鹏计算机软件与理论40987.5 2.487.05 1415480061岳星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8290 2.485.6 1515480025丁浩钰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9685385.1 1615480238于少青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5990383.9 1715480190孙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9582.6 2.683.4 1815480301陈耀棠计算机软件与理论80 2.482.4 1915480172位冰镇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6086.4 2.181.3 2015480195胡涛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5285380.7 2115480194戴鹏飞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3185378.6 2215480051王文翰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2385 2.477.2 2315480102徐龙龙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2589380 2415480101修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2387.8 2.5578.8 2515480161章扬斌计算机系统结构34091382.5 2615480159程建计算机系统结构33385 2.2578 2715480209董平计算机系统结构35485 2.180 2815480164宋嘉文计算机应用技术32192381.1 2915480160谢文京计算机应用技术36480278.4 3015480234杜耀计算机应用技术37691386.1 3115480027高坤伦计算机应用技术36482.6 2.780.43215480212李云龙计算机应用技术37375276.8 3315480250袁玉鑫计算机应用技术39391.8 1.9587.2 3415480066艾永琦计算机应用技术35094 2.484.4 3515480072徐奎计算机应用技术35488.8 2.181.9 3615480270曹兴超计算机应用技术34085 2.779.2 3715480108张雨计算机应用技术29585.40.973.1 3815480285何浏源计算机应用技术39880281.8 3915480137田文晗通信与信息系统34090382 4015480133曾湘通信与信息系统34988280.9 4115480134王敬通信与信息系统32890380.8 4215480099李健通信与信息系统29688275.6 4315480120朱懂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42886.8 2.5588.75 4415480125刘粮魁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9185 2.8584.45 4515480009张津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7586.6 2.5583.35 4615480119张小飞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8480.2 2.2580.75 4715480298李登融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75.6 2.778.3 4815480297陈国兴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75.4 2.778.1 4915480124李美杰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5480.2 2.5578.05 5015480003李海达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5379 2.5577.35 5115480114范泽新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6676.8 2.177.1 5215480006潘涛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2778.4 2.2574.15 5315480007秦强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6569.2 1.9573.05 5415480111余睿玲物理电子学33590 2.581 5515480142蒋德林信号与信息处理35085279.5 5615480136肖文浩信号与信息处理32075271.5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5年4月2日。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考研方向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考研方向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考研方向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考研方向主要有:1.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该方向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学科,主要涉及电磁场理论、光导波理论、光器件物理及微波电路理论等。

2.电路与系统:该方向主要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设计及其应用,包括电子线路、信号处理、计算机接口、电机控制等。

3.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该方向主要研究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微电子系统以及固体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制造工艺、物理性能等,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

4.物理电子学:该方向主要研究物理电子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应用,包括电子注与等离子体、真空电子学、光电材料与器件等。

5.微电子学:该方向主要研究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工艺、测试技术等,涉及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

6.信号与信息处理:该方向主要研究信号的获取、处理、传输与检测技术,涉及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多个学科。

7.通信与信息系统:该方向主要研究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应用,包括通信原理、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

8.信息与通信工程:该方向主要研究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应用,包括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编码等。

9.电子科学与技术:该方向主要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理论、技术及应用,包括电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设计等。

10.现代无线通信技术:该方向主要研究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应用,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11.物联网与射频识别:该方向主要研究物联网与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应用,包括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总的来说,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考研方向非常广泛,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向)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向)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向)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无线通信技术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适应我国科学和经济发展需要、面向未来、掌握电子信息高科技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人才。

2、培养要求(1)知识结构要求要求系统地掌握自然科学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辅助计算与设计、科研以及应用开发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熟练阅读与专业有关的外文书刊和文献资料,有听、说、读、写、译的初步能力;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具有相关的技术经济和工程管理知识以及一定的社会人文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备承担企业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和维护等工作的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1、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具有从事电子信息领域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一定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能使用电子信息领域相关工具与技术,并了解本学科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

1.1基础科学知识1.1.1 数学基础具有系统的数学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和数理统计、数学物理方法、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课程。

掌握数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概念清晰,推导演算熟练。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能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电磁场相关问题数学建模。

1.1.2自然科学基础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微波与卫星通信方向
微波与卫星通信的理论基础涉及微波技术,天线技术,电波传播理论,通信原理,模拟和数字技术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的主要研究内容有:Ku波段雨衰对卫星的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的影响,数字卫星广播系统的性能分析,直播卫星的特性参数,Ka波段卫星通信广播的研究,地面数字微波中继线路,DVB在微波中继系统中的应用,数字微波中继线路的误码分析等等。

本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微波与卫星通信方面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系统掌握微波与卫星通信的理论和专门知识,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微波与卫星通信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2.光纤传输与通信技术方向
光纤通信是以激光光波作为信号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技术则是当代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已成为现代通信的基石。

光纤传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光纤的传输理论,光纤的损耗、色散、偏振和非线性特性,光纤参数测量方法,光纤有源和无源器件,光纤网络通信技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多媒体应用。

本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光纤传输与通信技术方面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系统掌握光纤传输与通信技术理论和专门知识,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光纤传输与通信技术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3.电磁兼容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各种电子设备之间会产生各种干扰,严重时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为了确保各种电子电气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必须研究电子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情况和在复杂环境下各种设备之间的共存能力。

在电磁兼容的研究中,主要研究内容有:电磁干扰及其抑制技术,电磁兼容分析技术,电磁兼容设计技术,电磁兼容测量技术。

本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电磁兼容方面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系统掌握电磁兼容理论和专门知识,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电磁兼容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4.电磁辐射、散射与逆散射方向
电磁辐射主要是研究在不同的无线电频段以及宽带、增益、方向图的要求下,优化设计新型的天线以及所涉及的电磁理论、电磁场高效数值方法的研究。

本研究方向既有理论研究的前沿性,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并同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密切相关。

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研究是雷达和遥感的理论基础,根据电磁散射理论可以对目标特性进行分析。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同形状材料物体对电磁波的散射特性、雷达散射截面以及电参数的求解。

研究电磁波与散射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分布规律。

本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电磁辐射、散射与逆散射方面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系统掌握电磁辐射、散射与逆散射理论和专门知识,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电磁辐射、散射与逆散射
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